CN116454575A -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4575A
CN116454575A CN202310382785.2A CN202310382785A CN116454575A CN 116454575 A CN116454575 A CN 116454575A CN 202310382785 A CN202310382785 A CN 202310382785A CN 116454575 A CN116454575 A CN 116454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lter
signal transmission
cavities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827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俊
周峰
李佳琦
纪博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atfoo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8278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4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4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4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1/00Auxiliary devices
    • H01P1/20Frequency-selective devices, e.g. filters
    • H01P1/207Hollow waveguide fil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滤波器包括腔体,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端面的中心与第二端的端面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中心线;腔体包括至少三个侧面,各侧面围绕于第一中心线的四周,相邻两个侧面相交设置;其中,至少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空腔。本申请提供的滤波器,可有效提高滤波器的空间利用率,利于扩大滤波器的应用场景。

Description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中,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即能够让有用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通过,对无用信号尽可能大的衰减。
腔体滤波器是采用空腔结构的滤波器,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腔体滤波器的空间利用率不够高,尤其是当腔体滤波器应用于合路器、功分器等具有多条滤波通道的射频装置时,多个滤波通道对应的腔体均平铺设置于同一平面,极大地占用了空间,给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滤波器的应用端的设计均造成一定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及通信设备,可以改善滤波器的空间利用率不够高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滤波器,所述滤波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中心线;所述腔体包括至少三个侧面,各所述侧面围绕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四周,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相交设置;其中,至少三个所述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空腔。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由于滤波器的腔体包括至少三个侧面,且各侧面围绕于第一中心线的四周,相邻两个侧面相交设置,至少三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空腔,因此腔体上可形成有至少三个围绕第一中心线设置的空腔,即可使滤波器形成至少三个围绕第一中心线设置的滤波通道,可在一个滤波器所占体积的基础上实现原有的多个滤波器的功能,并可充分利用腔体周向的空间,可有效提高滤波器的空间利用率,利于扩大滤波器的应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侧面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为棱柱结构,所述侧面的数量为至少五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腔体为正棱柱结构;和/或,每一个所述侧面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空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信号元件,至少两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中的所述信号元件的结构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内的等效谐振电路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三个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空腔的开口,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开设有所述空腔的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凹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信号元件;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孔,至少两个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第一信号传输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内;以及
至少两个第二信号传输件,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空腔内的所述信号元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一一对应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件包括插接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抵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抵接部形成台阶结构,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孔,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空腔内并用于抵接所述空腔的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包括插接段和连接于所述插接段的抵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抵接段形成台阶结构,所述插接段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抵接段用于抵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的外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孔,每个所述第三孔与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相连通;
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所述第三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信号元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设备,所述通信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滤波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滤波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滤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6为图1所示滤波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信号传输件、第二信号传输件及绝缘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滤波器去除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一;
图9为图1所示滤波器去除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二;
图10为图1所示滤波器去除盖板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其三。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滤波器;10、腔体;11、第一端;12、第二端;101、侧面;1010、空腔;20、信号元件;30、盖板;1011、凹槽;21、第一谐振器;22、第二谐振器;23、第三谐振器;24、第四谐振器;25、低通结构;1101、第一孔;1102、第二孔;40、第一信号传输件;401、连接孔;50、第二信号传输件;51、插接段;52、抵接段;60、绝缘件;61、插接部;62、抵接部;601、第一通孔;1201、第三孔;70、第三信号传输件;80、第一连接器;90、第二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例如,第一信号传输件和第二信号传输件仅仅是为了区分不同的信号传输件,并不对其先后顺序及数量进行限定,第一信号传输件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二信号传输件,第二信号传输件也可以被命名为第一信号传输件,而不背离各种所描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并且“第一”、“第二”等术语也并不限定所指示的特征一定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抵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结构相拉结),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也即两个及两个以上;“多条”的含义是至少两条,也即两条及两条以上。
在本申请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上述词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滤波器作为一种频率选择装置,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中,用于选择通信信号,滤除通信信号频率外的杂波或干扰信号,即能够让有用信号尽可能无衰减的通过,对无用信号尽可能大的衰减。
一般而言,滤波器产品的尺寸大小通常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滤波器产品的性能要求,需要最大化的利用好空间。腔体滤波器是采用空腔结构的滤波器,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腔体滤波器通常在一侧开设空腔,导致其空间利用率不够高。尤其是在一些情况下,受到空间的限制,会影响到滤波器的排腔的大小,进而影响滤波器产品的性能指标要求(例如互调、抑制、插损、回损等)。并且,当滤波器应用于合路器、功分器等具有多条滤波通道的射频装置时,多个滤波通道对应的空腔均平铺设置于同一平面,极大地占用了空间,给滤波器的设计以及滤波器的应用端的设计均造成一定困难。
基于此,为改善滤波器的空间利用率不够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以下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器100,滤波器100包括腔体10,腔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的端面的中心与第二端12的端面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中心线a。腔体10包括至少三个侧面101,各侧面101围绕于第一中心线a的四周,相邻两个侧面101相交设置。其中,至少三个侧面101上分别开设有空腔1010,即各侧面101中存在至少三个侧面101,且该至少三个侧面101中的每个侧面101上均开设有空腔1010。空腔1010是可供电磁场进行振荡的空腔,空腔1010内形成滤波通道,一个空腔1010内可根据实际需要形成一条或多条滤波通道。
可以理解,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为腔体10沿腔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属于腔体10的一部分。第一端11的端面和第二端12的端面可以是各种形状规则或不规则的面,可以为平面或曲面。第一端11的端面的中心也可以视为第一端11的端面的重心或垂心,类似地,第二端12的端面的中心也可以视为第二端12的端面的重心或垂心。
应理解,第一中心线a并非实际存在的线,而是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的方案而定义的假想线。第一中心线a即大致平行于腔体10的长度方向。
侧面101属于腔体10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可以是平整的面,也可以是由多个共面的边缘构成的面,也可以是由多个共面的点或线构成的面。各侧面101围绕第一中心线a的四周也即各侧面101大致绕第一中心线a的周向设置;但是,各侧面101可以围绕第一中心线a均匀布置,也可以不均匀布置。相邻两个侧面101相交设置是指,相邻两个侧面101即不平行也不共面,而是两者成大于0°的夹角。
由以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滤波器100,由于滤波器100的腔体10包括至少三个侧面101,且各侧面101围绕于第一中心线a的四周,相邻两个侧面101相交设置,至少三个侧面101上分别开设有空腔1010,因此腔体10上可形成有至少三个围绕第一中心线a设置的空腔1010,即可使滤波器100形成至少三个围绕第一中心线a设置的滤波通道,可在一个滤波器100所占体积的基础上实现原有的多个滤波器的功能,并可充分利用腔体10周向的空间,可有效提高滤波器100的空间利用率,利于扩大滤波器100的应用场景。
滤波器100的每一个空腔1010对应部分可视为一个具有滤波器功能的子滤波器,因此各子滤波器的功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有利于提高滤波器100的功能多样性和适用场景的灵活性。
示例性地,在一些情况下,滤波器100的各空腔1010可以相对独立设置,即可以实现多个滤波器的功能。各空腔1010对应部分形成的子滤波器可以设置为分别具有不同的滤波功能,以能够适应于具有多种不同指标要求的场景中(例如各子滤波器可以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频段,或各子滤波器分别具有合路器、功分器、放大器、双工器、低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不同功能);当然,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两个空腔1010对应部分形成的子滤波器具有相同的滤波功能。各子滤波器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子滤波器工作,而其他子滤波器停止工作(例如可以作为备用子滤波器),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
示例性地,在另一些情况下,滤波器100的至少两个空腔1010可以信号连通(例如可以通过信号传输件或窗口等进行信号连通),即可以应用于合路器或功分器中。例如,滤波器100的各空腔1010的信号均可以连通,即可以将各空腔1010内的信号合为一路,或者将一路输入信号分配至各空腔1010。又例如,可以是两个、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多个空腔1010内的信号连通(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任意位置的多个空腔1010进行信号连通),以实现信号合路或分配,并存在至少一个空腔1010与其他至少一个空腔1010不进行信号连通。以滤波器100的空腔1010的数量为五个为例,可以是其中两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剩余三个空腔1010均相对独立而不与其他空腔1010信号连通;也可以是其中两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另外两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剩余一个空腔1010相对独立而不与其他空腔1010信号连通;也可以是其中三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剩余两个空腔1010均相对独立而不与其他空腔1010信号连通;也可以是其中三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剩余两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也可以是其中四个空腔1010信号连通,剩余一个空腔1010相对独立而不与其他空腔1010信号连通。具体可以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应用于合路器时,可以依据合路的频段及指标需求对各空腔1010进行灵活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侧面101平行于第一中心线a设置。侧面101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延伸。
可以理解,侧面101平行于第一中心线a是指侧面101大致平行于第一中心线a,允许存在一定的偏差。侧面101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延伸,也可以视为侧面101的长度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
如此设置,由于侧面101平行于第一中心线a,利于腔体10的结构更为规整,并利于侧面101上开设的空腔1010大致平行于第一中心线a,相比于侧面101倾斜于第一中心线a的方案而言,可使空腔1010更为规整,便于排腔。且由于侧面101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延伸,利于侧面101上开设的空腔1010沿第一端11指向第二端12的方向延伸,可沿腔体10的长度方向充分利用腔体10的空间,利于进一步提高滤波器100的空间利用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腔体10为棱柱结构,即腔体10整体大致呈棱柱形状,也即腔体10的横截面(垂直于第一中心线a的截面)大致呈多边形。侧面101的数量为至少五个,可以是五个、六个、七个或七个以上的多个,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在侧面101的数量为五个时,腔体10即可大致为五棱柱结构,在侧面101的数量为六个时,腔体10即可大致为六棱柱结构,依次类推,在侧面101的数量为N个时,腔体10即可大致为N棱柱结构,N为大于或等于五的正整数。
如此设置,由于腔体10为棱柱结构,且侧面101的数量为至少五个,可至少形成五棱柱结构,因此至少可以沿第一中心线a的周向开设五个空腔1010,利于使各侧面101相对紧凑设置,减少结构冗余部分,以充分利用腔体10的周向空间,进一步提高利用率。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腔体10为正棱柱结构,即腔体10的横截面大致呈正多边形。每一个侧面101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空腔1010,即侧面101上可以开设一个或多个空腔1010。
如此设置,各侧面101即可围绕第一中心线a的四周均匀布置,空腔1010也可以围绕第一中心线a的四周均匀布置,可使腔体10的结构更加规整,空腔1010的布置更加紧凑而均衡,方便滤波器100应用时设置于对应的环境下,且结构规整更加便于生产制造。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至图3,腔体10为正五棱柱结构,侧面101的数量为五个,每一个侧面101上均开设有一个空腔1010,即可形成五个空腔1010。
如此设置,相比于腔体10为三棱柱结构、四棱柱结构,或者腔体10设置三个空腔1010和四个空腔1010的情况而言,在腔体10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具有更多数量的空腔1010,利于容纳多条滤波通道,以提高空间利用率;相比于腔体10为六棱柱结构,或者腔体10设置六个及六个以上的多个空腔1010而言,在腔体10相同体积的情况下,可具有较为适中的数量的空腔1010,以降低因需要设置过多数量的空腔1010而导致空腔1010的尺寸(例如深度尺寸)较小而难以满足性能的情况发生的可能性。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腔体10也可以不是正棱柱结构,例如可以是斜棱柱结构,但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其他形状的结构。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侧面101上不开设空腔1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以及图8至图10,空腔1010中设置有信号元件20。至少两个侧面101上的空腔1010中的信号元件20的结构不相同,可以是任意两个空腔1010中的信号元件20的结构均不相同,也可以是其中至少两个空腔1010中的信号元件20的结构不相同,但存在至少两个空腔1010中的信号元件20的结构相同的情况。
可以理解,信号元件20是能够实现信号传输或信号处理的元件,例如可以是谐振器、金属片、金属板、耦合板、PCB板、低通结构等,但不限于此。两个信号元件20的结构不相同是指,两个信号元件20的种类或形状不同而使得结构不同。
如此设置,信号元件20的设置,便于在空腔1010中形成对应的等效谐振电路,利于电磁信号的振荡及传输,以实现滤波作用;由于至少两个空腔1010中的信号元件20的结构不相同,利于形成不同的等效谐振电路,可使不同的的空腔1010起到不同的效果,实现不同的滤波作用,利于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滤波器100即可具有多个不同功能的滤波通道,实现多个滤波器功能。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以及图8至图10,至少两个侧面101上的空腔1010内的等效谐振电路不相同。可以理解,空腔1010及其内部的结构可等效成电感和电容的组合,以形成等效谐振电路,实现微波滤波作用。
如此设置,由于至少两个空腔1010内的等效谐振电路不相同,利于使至少两个空腔1010可起到不同的滤波作用,可实现滤波器100功能的多样化。滤波器100即可具有多个不同功能的滤波通道,实现多个滤波器功能。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3,以及图8至图10,侧面101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一个侧面101上均开设有一个空腔1010,即可形成五个空腔1010,每个空腔1010内的等效谐振电路互不相同。可以在不同的空腔1010中设置不同的隔筋结构、谐振器、低通结构等信号元件,也可以改变隔筋结构、谐振器等信号元件的排布方式,实现不同的排腔,进而形成不同的等效谐振电路。
具体地,其中四个空腔1010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谐振器21、第二谐振器22、第三谐振器23和第四谐振器24,第一谐振器21、第二谐振器22、第三谐振器23和第四谐振器24互不相同;剩余一个空腔1010内设置有低通结构25;从而实现五个空腔1010内的信号元件20互不相同。可以理解,第一谐振器21、第二谐振器22、第三谐振器23、第四谐振器24及低通结构25均为信号元件20。
可选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空腔1010内的等效谐振电路相同。
如此设置,可使得等效谐振电路相同的空腔1010起到相同的滤波作用,在其中一个空腔1010工作时,等效谐振电路相同的另一个空腔1010则可以不工作以作为备用,以实现在其中一个空腔1010出现故障或需进行维护时,还有备用的空腔1010进行工作。因此,利于滤波器100在满足产品性能指标要求的前提下,还能够单独留出至少一个空腔1010作为备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以及图5和图6,滤波器100还包括至少三个盖板30,盖板30盖设于空腔1010的开口,且盖板30与空腔1010一一对应设置。盖板30盖合对应的空腔1010,可构成一个完整有序的滤波通道,即可实现一个滤波器功能。
可以理解,盖板30即大致为板状结构,用于与腔体10配合以密封空腔1010。
如此设置,盖板30可以密封空腔1010,以提高电磁信号在空腔1010中传输的稳定性。由于每一个盖板30对应盖设于一个空腔1010,各个空腔1010上盖设的盖板30相对独立,因此在需要拆卸或维护其中一个空腔1010时,不易干扰其他的空腔1010。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相邻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个空腔1010上盖设的盖板30相连接,可以视为多个空腔1010共用一个盖板。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5,开设有空腔1010的侧面101中的至少一个侧面101上还开设有凹槽1011,凹槽1011的内底壁上开设有空腔1010。盖板30位于凹槽1011内。
可以理解,可以是每个开设有空腔1010的侧面101上均开设有凹槽1011;也可以是开设有空腔1010的侧面101中一个或多个侧面101上开设有凹槽1011,且存在至少一个开设有空腔1010的侧面101上未开设有凹槽1011。
如此设置,凹槽1011可为盖板30提供安置空间,降低盖板30凸出于腔体10的可能性,不易占用外部空间。
可选地,请参阅图1、图2、图3以及图5,盖板30可以与凹槽1011的内底壁相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焊接、螺钉或螺栓连接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盖板30上可以设置有调谐件,例如调谐螺杆。盖板30上还可以设置耦合调节件,可用于调节两个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图7以及图8,空腔1010中设置有信号元件20。第一端11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孔1101,至少两个空腔1010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孔1102,第二孔1102与第一孔1101相连通。滤波器100还包括第一信号传输件40和至少两个第二信号传输件50。第一信号传输件40设置于第一孔1101内。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第二孔1102内,且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一端与第一信号传输件4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另一端与对应的空腔1010内的信号元件2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可以理解,第一孔1101可以是盲孔或通孔,第二孔1102为连通于空腔1010和第一孔1101的通孔。第一信号传输件40和第二信号传输件50均为用于传输信号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连接杆、连接柱、连接片、内导体等,但不限于此。图7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信号传输件40和第二信号传输件50均为连接杆的情况。第一信号传输件40和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结构可以相同或不相同。
第一信号传输件40设置于第一孔1101内是指第一信号传输件40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孔1101内,也即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设置于第一孔1101内。类似地,第二信号传输件50设置于第二孔1102内是指第二信号传输件50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孔1102内,也即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设置于第二孔1102内。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一一对应地设置于第二孔1102内是指,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数量与第二孔1102的数量相同,且一个第二信号传输件50设置于一个第二孔1102内。
如此设置,通过第一信号传输件40与至少两个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配合,可使信号从第一信号传输件40分别传输至各第二信号传输件50,进而传输至第二信号传输件50所对应的空腔1010内,可实现一个信号输入端对应多个空腔1010,利于实现信号分配,当然也可以使各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信号均传输至第一信号传输件40,即可实现一个信号输出端对应多个空腔1010,利于实现信号合路。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5、图7以及图8,滤波器100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件60,绝缘件6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第二孔1102。绝缘件60上开设有第一通孔601,第二信号传输件50穿设于第一通孔601。
可以理解,绝缘件60即至少表面为绝缘材料的结构件,以使得与导体相接触时能够相绝缘。绝缘件60一一对应地插设于第二孔1102是指,绝缘件60的数量与第二孔1102的数量相同,且一个绝缘件60插设于一个第二孔1102内。绝缘件60可以部分或全部位于第二孔1102的内部。
如此设置,第二信号传输件50即可通过绝缘件60安装于第二孔1102内,便于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安装,且可有效减小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与腔体10短路连接的可能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7,绝缘件60包括插接部61和连接于插接部61的抵接部62,插接部61和抵接部62形成台阶结构;插接部61插设于第二孔1102,抵接部62位于空腔1010内并用于抵接空腔1010的内壁,可实现绝缘件60的安装限位,且利于提高各绝缘件60的安装一致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图4、图5以及图7,侧面101的数量为五个,且每一个侧面101上均开设有一个空腔1010,即可形成五个空腔1010,每个空腔1010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孔1102,以实现通过同一个第一信号传输件40将信号经由各第二信号传输件50分别传输至五个空腔1010,或者使各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信号均传输至第一信号传输件40。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两个、三个或四个空腔1010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孔1102,以实现通过同一第一信号传输件40将信号传输给两个、三个或四个空腔1010,或者使两个、三个或四个空腔1010的信号均传输至第一信号传输件40,即存在至少一个空腔1010不通过第一信号传输件40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例如,剩余的至少一个空腔1010可以单独通过其他的信号传输件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或者剩余的至少两个空腔1010共同通过其他的信号传输件输入信号或输出信号。
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7,第一信号传输件40上开设有连接孔401,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一端插设于连接孔401,利于提高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与第一信号传输件40相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7,第二信号传输件50包括插接段51和连接于插接段51的抵接段52,插接段51与抵接段52形成台阶结构,插接段51插设于连接孔401,抵接段52用于抵接第一信号传输件40的外表面,可实现第二信号传输件50的安装限位,且利于提高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与第一信号传输件40相连接的安装一致性。
可选地,第二信号传输件50与第一信号传输件40的连接处可以进行焊接,以提高两者相连接的可靠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6以及图8,第二端12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孔1201,每个第三孔1201与至少一个侧面101上的空腔1010相连通,可以是第三孔1201与空腔1010一一对应,即一个第三孔1201与一个空腔1010相连通(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也可以是多个第三孔1201与一个空腔1010相连通(例如每个第三孔1201与空腔1010的一个滤波通道相连通),还可以是一个第三孔1201与多个空腔1010相连通,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滤波器100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第三孔120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每个第三孔1201内设置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的情况,当然也可以在一个第三孔1201内设置多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第三信号传输件70的一端用于与空腔1010内的信号元件2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第三信号传输件70可以与空腔1010一一对应设置(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当然每个空腔1010也可以对应多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此种情况下,空腔1010内可以形成有多条滤波通道,每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可用于与空腔1010的一条滤波通道相对应。这样,便于各空腔1010内的信号分别经由对应的第三信号传输件70输出或输入。
可以理解,第三信号传输件70为用于传输信号的结构件,例如可以是连接杆、连接片、连接柱、内导体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请参阅图1和图5,滤波器100还包括第一连接器80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90。第一连接器80设置于第一端11,并与第一信号传输件4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第二连接器90设置于第二端12,每个第二连接器90与至少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第二连接器90可以与第三信号传输件70一一对应设置(图6中即示例性地示出了该种情况),一个第二连接器90也可以与多个第三信号传输件70电连接或耦合连接(例如第二连接器90可以为集束连接器)。
可以理解,第一连接器80和第二连接器90是用于连接两个部件以在两个部件之间实现信号传输的连接件,可以为应用于滤波器的各种类型的连接器,例如可以是BMA连接器(盲插连接器)、SMA连接器、SMP连接器、MBX连接器、PSMP连接器、TX连接器等,但不限于此。
如此设置,信号可从第一连接器80输入,经由第一信号传输件40和第二第二信号传输件50进入空腔1010内,各空腔1010内的信号可经由第三信号传输件70后从第二连接器90输出;或者,信号可从第二连接器90输入,经由第三信号传输件70后进入空腔1010内,空腔1010内的信号则可经由第二信号传输件50和第一信号传输件40后从第一连接器80输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滤波器100。可以理解,通信设备可以是各种需要采用滤波器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通信基站等,但不限于此。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滤波器100,因而其同样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滤波器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的中心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的中心的连线为第一中心线;所述腔体包括至少三个侧面,各所述侧面围绕于所述第一中心线的四周,相邻两个所述侧面相交设置;其中,至少三个所述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中心线设置;所述侧面沿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棱柱结构,所述侧面的数量为至少五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为正棱柱结构;和/或,每一个所述侧面上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信号元件,至少两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中的所述信号元件的结构不相同;或
至少两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内的等效谐振电路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三个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空腔的开口,且所述盖板与所述空腔一一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开设有所述空腔的所述侧面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还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所述空腔;所述盖板位于所述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中设置有信号元件;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孔,至少两个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相连通;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第一信号传输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孔内;以及
至少两个第二信号传输件,一一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孔内,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空腔内的所述信号元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件,所述绝缘件一一对应地插设于所述第二孔;所述绝缘件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绝缘件包括插接部和连接于所述插接部的抵接部,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抵接部形成台阶结构,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第二孔,所述抵接部位于所述空腔内并用于抵接所述空腔的内壁;和/或
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的一端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第二信号传输件包括插接段和连接于所述插接段的抵接段,所述插接段与所述抵接段形成台阶结构,所述插接段插设于所述连接孔,所述抵接段用于抵接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的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三孔,每个所述第三孔与至少一个所述侧面上的所述空腔相连通;
所述滤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信号传输件,所述第三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空腔内的所述信号元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器还包括:
第一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每个所述第二连接器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三信号传输件电连接或耦合连接。
12.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滤波器。
CN202310382785.2A 2023-04-06 2023-04-06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Pending CN116454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785.2A CN116454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82785.2A CN116454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4575A true CN116454575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82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82785.2A Pending CN116454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45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29713B2 (en)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duplexer
CN110459840B (zh) 通信设备、介质滤波器、介质块
US5969584A (en) Resonating structure providing notch and bandpass filtering
EP0959518B1 (en) Dielectric filter, dielectric duplexer, and transceiver
US6549093B2 (en) Dielectric filter,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KR20000047623A (ko) 유전체 필터, 듀플렉서 및 통신 장치
WO2002071531A2 (en) A dielectric filter having resonators with an elliptical coupling
GB2379803A (en) Dielectric filter with through-holes having elongate sectional shape
CN116454575A (zh) 滤波器及通信设备
US20220416384A1 (en) Dielectric filter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5425382A (zh) 三模介质谐振器及介质滤波器
CN111900518B (zh) 一种具有180度移相器的介质滤波器
JP2000091810A (ja) 誘電体フィルタ、複合誘電体フィルタ、アンテナ共用器および通信装置
CN210111009U (zh) 一种微带滤波器
CN114335966A (zh) 一种兼具滤波功能的小型化基片集成波导魔t
US5705965A (en) Cavity type band-pass filter with comb-line structure
CN115997320A (zh) 介质滤波器和具有该介质滤波器的au、ru或bs
CA2270295C (en) Dielectric filter, transmission-reception sharing uni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06848515B (zh) 集成化滤波器系统、天线系统
US6362705B1 (en) Dielectric filter unit,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2001085908A (ja) 多重モード共振器装置、フィルタ、複合フィルタ装置、デュプレクサ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09075422B (zh) 介质谐振器及应用其的介质滤波器、收发信机及基站
US6507250B1 (en) Dielectric filter, dielectric duplexer, and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KR101033506B1 (ko) 커플링 소자를 구비한 광대역 공진 필터
US6137382A (en) Dielectric duplexer and a commun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such dielectric duplex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