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51203A -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51203A
CN116451203A CN202310352738.3A CN202310352738A CN116451203A CN 116451203 A CN116451203 A CN 116451203A CN 202310352738 A CN202310352738 A CN 202310352738A CN 116451203 A CN116451203 A CN 1164512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fingerprint
identity
m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2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祖金
陈德伟
刘嘉炜
邹鹤良
罗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igital Guangdong Network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igital Guangdong Network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igital Guangdong Network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igital Guangdong Network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27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512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512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512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本申请实施例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安全认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在各种应用中的安全认证问题亦成为一大关注点。大多数网站均采用输入用户账户名、账户密码进行登录,不进行额外的身份认证。这种传统的登录方式安全性较低,有些网站甚至存在明文存储的安全漏洞,极有可能会被非法分子劫持,造成用户账户和隐私的泄露。而且,实际应用中,用户通常在多个不同网站中设置相同的账户信息,当一个网站的账户名和密码泄露时,可能造成多个网站出现安全隐患。特别地,当涉及到一些敏感操作,例如交易、转账等操作时,不采取任何对于用户身份的认证而直接授权允许的方式可能直接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而目前通常采取向用户移动终端发送包含验证码的短信的认证方式,或是通过网络向用户移动终端推送认证界面的方式,前者需要用户输入验证码,操作繁琐,而后者需要在用户移动终端联网的情况下才能采用。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目前认证技术虽然广泛使用,但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弱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频繁认证失败或者短时间内认证频率过高被系统误认为恶意而导致无法操作。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响应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若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认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若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先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而在现有技术中,认证技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弱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频繁认证失败或者短时间内认证频率过高被系统误认为恶意而导致无法操作。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一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用户身份认证装置或者电子设备来执行,该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可以集成在任何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智能设备中。如图1所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地,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是该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
S102、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是,执行S103;否则,执行S104。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执行S103;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执行S104。
S103、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向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发送身份认证请求,使得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S104、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即通过指纹鼠标内的后备身份认证服务能力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先通过指纹鼠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基于用户的指纹信息在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得到指纹鼠标对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本申请将用户身份认证信息同步到指纹鼠标中,以主备的方式对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先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而在现有技术中,认证技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弱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频繁认证失败或者短时间内认证频率过高被系统误认为恶意而导致无法操作。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二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与扩展,并可以与上述各个可选实施方式进行结合。如图2所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地,用户的身份信息可以是该用户的账户名和密码。
S202、响应于身份认证请求获取互联网的信号强度。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响应于身份认证请求获取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向预先确定的一个IP地址对应的设备发送一个数据包,通过该设备回复响应的时间确定互联网的信号强度;也可以通过第三方测试工具获取互联网的信号强度。
S203、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则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在本步骤中,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S204、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在本步骤中,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前端将会请求本地指纹驱动程序,电子设备监听到发送的请求后,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同时,持续后台运行的指纹鼠标驱动,持续监听请求。具体地,电子设备在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之前,还可以先判断指纹鼠标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具体地,可以判断指纹鼠标是否同步该用户的指纹特征和该用户的身份认证用户信息。若指纹鼠标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执行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操作。电子设备在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时,可以先通过指纹鼠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然后基于用户的指纹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得到指纹鼠标对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先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而在现有技术中,认证技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弱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频繁认证失败或者短时间内认证频率过高被系统误认为恶意而导致无法操作。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三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的第三流程示意图。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与扩展,并可以与上述各个可选实施方式进行结合。如图3所示,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该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用户的身份信息。
S302、响应于身份认证请求获取互联网的信号强度。
S303、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定阈值,则判定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S304、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
在本步骤中,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指纹鼠标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具体地,电子设备在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之前,还可以先判断指纹鼠标是否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指纹鼠标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执行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操作。
S305、将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具体地,电子设备可以先在用户的指纹信息和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中分别提取出第一指纹特征和第二指纹特征,然后计算第一指纹特征和第二指纹特征的相似度,基于第一指纹特征和第二指纹特征的相似度得到比对结果。
S306、根据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得到指纹鼠标对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在本步骤中,电子设备可以判断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是否一致,若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一致,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指纹鼠标对用户身份认证成功;若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指纹鼠标对用户身份认证失败。具体地,如果第一指纹特征和第二指纹特征的相似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先设定的相似度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一致;如果第一指纹特征和第二指纹特征的相似度小于预先设定的相似度阈值,则电子设备可以判定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不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先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然后响应于该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该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该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也就是说,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通过指纹鼠标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而在现有技术中,认证技术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强,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弱网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频繁认证失败或者短时间内认证频率过高被系统误认为恶意而导致无法操作。因此,和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在网络信号不好或者在弱网情况下,可以快速地对用户进行认证;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方便、便于普及,适用范围更广。
实施例四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用户身份认证装置包括:接收模块401、判断模块402和认证模块403;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402,用于响应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所述认证模块403,用于若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40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若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402,还用于判断所述指纹鼠标是否能够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所述指纹鼠标能够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执行所述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402,还用于若所述指纹鼠标无法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模块403,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指纹鼠标获取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基于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得到所述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模块403,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根据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得到所述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认证模块403,具体用于若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一致,则判定所述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成功;若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判定所述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
上述用户身份认证装置可执行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申请任意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实施例五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框图。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电子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5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电子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电子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5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实施例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响应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若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包括:
获取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
若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小于预设阈值,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若所述互联网的信号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定阈值,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指纹鼠标是否能够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若所述指纹鼠标能够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执行所述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指纹鼠标无法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判定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通过所述指纹鼠标获取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得到所述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将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得到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
根据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得到所述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所述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的比对结果,得到所述指纹鼠标内的统一认证系统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的结果,包括:
若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一致,则判定所述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成功;
若所述用户的指纹信息与预先保存在指纹鼠标存储模块中的指纹信息不一致,则判定所述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身份认证失败。
8.一种用户身份认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判断模块和认证模块;其中,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发送的身份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身份认证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响应于所述身份认证请求判断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是否能够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
所述认证模块,用于若所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无法通过互联网为所述用户提供身份认证服务,则通过指纹鼠标对所述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身份认证方法。
CN202310352738.3A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4512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2738.3A CN116451203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2738.3A CN116451203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51203A true CN116451203A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26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2738.3A Pending CN116451203A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512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32253B (zh) 基于移动终端的客户数据安全访问方法及装置
US9769266B2 (en) Controlling access to resources on a network
CN109150907B (zh) 车载工控机登录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KR101850677B1 (ko) 웹사이트에 로그인하는 단말기가 모바일 단말기인지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US20180013747A1 (en) Controlling Access to Resources on a Network
KR101076911B1 (ko) 애플리케이션에 보안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2121221A1 (zh) 基于令牌的应用程序访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US2005018821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acilitating secure credential management
US20220043901A1 (en) Method of data transfer between hosted applications
CN108965250B (zh) 一种数字证书安装方法及系统
US11038684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companion device
CN111433770A (zh) 用户选择的密钥认证
US20220022036A1 (en) Secur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omputer device and medium
CN114938288B (zh) 一种数据访问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838951B (zh) 一种终端设备的运维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918033A (zh) 账户验证升级的系统和方法
WO2023241060A1 (zh) 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
CN113630253A (zh) 登录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210218734A1 (en) Two factor authentication using a digital one-time pad
CN103975567A (zh) 双因素认证方法及虚拟机设备
CN111901289B (zh) 一种身份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30479B (zh) 基于多卡的一键登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451203A (zh) 一种用户身份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621332B2 (en) Computer system, IoT device monitor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2187786B (zh) 网络服务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