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9202B -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9202B
CN116439202B CN202310367960.0A CN202310367960A CN116439202B CN 116439202 B CN116439202 B CN 116439202B CN 202310367960 A CN202310367960 A CN 202310367960A CN 116439202 B CN116439202 B CN 1164392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box
gear
connecting plate
cultiv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679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39202A (zh
Inventor
胡霞
谷希树
刘晓琳
何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3679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92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92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92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392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92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F24S30/42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with only one rotation axis
    • F24S30/425Horizontal axi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4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the shape of rods or tub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架,所述养殖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一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太阳能板和不完全齿轮,养殖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下端缠绕的伸缩铁片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移动环的外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铁片的底端与固定壳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与电机电性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发热棒。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养殖黑水虻的成活率较高且充分的利用了太阳能,节约了养殖黑水虻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黑水虻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还可以用来处理有机垃圾,使得有机垃圾变废为宝,进行再次利用,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而在黑水虻的养殖过程中可以发现黑水虻的幼虫具有明显的避光性。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11713462B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提出了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能够根据幼虫的生长规律划分为多个虫龄段,并对每个虫龄段的幼虫进行分别喂养,提高黑水虻的养殖成功率,根据黑水虻的生活习性,在黑水虻的养殖区域,需要适宜温度和充足的直射光线,故而在冬季或者春秋季节温度较低时,需要在养殖过程中在养殖场内安装加热装置,用以提高养殖区域的温度,进而提高黑水虻的成活率,这样一来,使得黑水虻养殖过程中的成本消耗更大,而对于养殖过程中的光照,除了利用其光照黑水虻之外,并没有其他能耗转换方面的利用,光照的利用率低,因此,我们公开了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来满足黑水虻的高成活率养殖需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具备提高黑水虻的成活率且能源消耗较低等优点,解决了黑水虻养殖过程中需要维持一定温度而带来的能源消耗等系列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架,所述养殖架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一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太阳能板和不完全齿轮,所述养殖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壳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下端缠绕的伸缩铁片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外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固定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铁片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壳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机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发热棒,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发热棒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左右两侧分别啮合有第一圆齿轮和第二圆齿轮,所述第一圆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缠绕有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一端缠绕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两端均缠绕有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板一侧固定连接有挡光布,所述挡光布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卷簧,所述太阳能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一端开设的转动槽内壁与所述卷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中部开设的孔洞与所述挡光布相适配,所述限位架中部孔洞的高度值小于所述第三连接板的高度值,所述太阳能板和所述不完全齿轮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齿轮和所述第一转动轴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板的一侧,所述挡光布位于所述太阳能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二圆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圆齿轮,所述第三圆齿轮的一侧啮合有第四圆齿轮,所述第四圆齿轮前端转动连接的皮带组的下端转动连接有圆齿轮组,所述圆齿轮组的上端啮合有第一养殖盒,所述第一养殖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养殖盒,所述第一养殖盒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与所述养殖架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养殖盒包括固定板和养殖盒,所述第二养殖盒固定板与所述养殖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养殖盒养殖盒与所述第一养殖盒滑动连接,所述圆齿轮组由两个不同直径值的圆齿轮组成。
优选地,所述养殖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球体,所述球体与所述第一养殖盒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圆齿轮、所述第三圆齿轮、所述第二圆齿轮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养殖盒底部开设的收缩槽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活动卡接于所述收缩槽的内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侧面为弧形板,所述收缩槽的侧面为L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均开设有防滑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养殖盒一侧转动连接的伸缩杆与所述养殖架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包括T字形连接杆和T字形伸缩筒,所述波纹板由所述养殖架至所述第一养殖盒的一端逐渐稀疏的开设有若干透光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判断后的电性号传递至电机,使得电机带动太阳能板进行偏转,进而调节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使得黑水虻养殖区域太阳光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避免黑水虻养殖区域因低温而造成的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且节约了成本,在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达到适合温度后扩增养殖区域,增加黑水虻的养殖效益,在黑水虻养殖区域和扩增养殖区域均达到适合温度后,关闭太阳能加热,避免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过高,保证黑水虻的成活率,且装置充分了利用了太阳光,降低了能源消耗。
2、该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通过第一养殖盒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与养殖架固定连接,且波纹板靠近第二养殖盒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透光孔,使得第一养殖盒内的遮光性较好,可利用黑水虻幼虫的避光性,引导黑水虻幼虫去向第一养殖盒的位置,避免工作人员手动移动黑水虻幼虫的步骤,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黑水虻的养殖效率。
3、该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通过第一养殖盒底部开设的收缩槽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使得第一养殖盒的底部养殖空间为倾斜的养殖区域,养殖面积更大,使得第一养殖盒内腔的黑水虻养殖区域在第一养殖盒内腔底部得到增大,且不影响第一养殖盒的收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皮带组和圆齿轮组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伸缩铁片、移动环和温度传感器的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圆齿轮组、第一养殖盒和第二养殖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二养殖盒和第一连接板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养殖盒和第二连接板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不完全齿轮、第一圆齿轮和第一转动轴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挡光布、第四转动轴和固定架的连接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养殖盒和第二养殖盒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养殖盒和波纹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运行原理流程示意图。
图中:1、养殖架;2、第一支撑板;3、电机;4、太阳能板;5、第二支撑板;6、固定壳;7、固定柱;8、伸缩铁片;9、移动环;10、温度传感器;11、电发热棒;12、不完全齿轮;13、第一圆齿轮;14、第一转动轴;15、第一钢丝绳;16、第二转动轴;17、第二钢丝绳;18、第三连接板;19、挡光布;20、限位架;21、第四转动轴;22、固定架;23、转动槽;24、卷簧;25、第二圆齿轮;26、第三圆齿轮;27、第四圆齿轮;28、皮带组;29、圆齿轮组;30、第一养殖盒;31、第二养殖盒;32、球体;33、第一连接板;34、收缩槽;35、第二连接板;36、波纹板;37、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为了解决如上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11所示,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养殖架1,养殖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一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太阳能板4和不完全齿轮12,养殖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5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壳6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下端缠绕的伸缩铁片8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9,移动环9的外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10与固定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伸缩铁片8的底端与固定壳6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10与电机3电性连接,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发热棒11,太阳能板4与电发热棒11电性连接,不完全齿轮12的一端设置有扩增养殖组件,扩增养殖组件包括第二圆齿轮25、第三圆齿轮26、第四圆齿轮27、皮带组28、圆齿轮组29、第一养殖盒30、第二养殖盒31;不完全齿轮12的另一端设置有遮阳组件,遮阳组件包括第一圆齿轮13、第一转动轴14、第一钢丝绳15、第二转动轴16、第二钢丝绳17、第三连接板18、挡光布19、第四转动轴21、固定架22、转动槽23和卷簧24,在设备使用前,黑水虻养殖区域的加热仅使用电能,使得电发热棒11工作,对黑水虻养殖区域进行加热,在设备使用后,通过伸缩铁片8缠绕于固定柱7,且固定壳6底端固定连接的伸缩铁片8受到热胀冷缩的影响,又通过伸缩铁片8顶端固定连接的移动环9外壁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0,使得温度传感器10可通过伸缩铁片8热胀冷缩后的位置从而判断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再将判断后的电性号传递至电机3,使得电机3带动太阳能板4和不完全齿轮12转动,使得太阳能板4进行偏转,进而调节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从而使得太阳能板4照射至更多或者是更少的太阳,通过太阳能板4与电发热棒11电性连接,使得太阳能板4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使得电发热棒11加热黑水虻养殖区域,使得黑水虻养殖区域太阳光得到充分的利用,提升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避免黑水虻养殖区域因低温而造成的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且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在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处于养殖温度区间后电机3带动不完全齿轮12驱动一侧第二圆齿轮25等扩增养殖组件,增大黑水虻养殖区域,提升黑水虻养殖收益,增大光照的利用,在温度传感器10检测到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高于黑水虻生长区间后不完全齿轮12驱动另一侧第一圆齿轮13等遮阳组件,遮盖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光区域,避免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超出养殖温度区间,从而减小黑水虻幼虫因温度过高因引起的成活率较低的情况产生。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7和图8,不完全齿轮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第一圆齿轮13和第二圆齿轮25啮合,第一圆齿轮13的中部与第一转动轴14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15缠绕于第一转动轴14的外壁,第一钢丝绳15的一端与第二转动轴16缠绕,第二转动轴16的两端均与第二钢丝绳17缠绕,第二钢丝绳17一端与第三连接板18固定连接,第三连接板18的一侧与挡光布19固定连接,挡光布19的中部与第四转动轴21固定连接,第四转动轴21的两端均与卷簧24固定连接,太阳能板4的两端均与固定架22固定连接,固定架22一端开设的转动槽23内壁与卷簧24固定连接,,在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和扩增区域温度均达到需要温度区间后,通过不完全齿轮12一侧啮合的第一圆齿轮13,且电机3一端的输出轴与不完全齿轮12固定套接,使得电机3可通过不完全齿轮12带动第一圆齿轮13转动,通过第一圆齿轮13与第一转动轴14固定套接,使得第一圆齿轮13可带动第一转动轴14转动,通过第一转动轴14与第一钢丝绳15缠绕,第一钢丝绳15与第二转动轴16缠绕,使得第一转动轴14转动时收缩第一钢丝绳15使得第一钢丝绳15带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通过第二转动轴16与第二钢丝绳17缠绕,第二钢丝绳17通过第三连接板18与挡光布19固定连接,使得第二转动轴16转动时收缩第二钢丝绳17,使得第二钢丝绳17通过第三连接板18带动挡光布19移动,从而使得挡光布19覆盖至太阳能板4的顶面,避免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能,造成黑水虻养殖区域持续升温,超出黑水虻养殖需温度,从而导致黑水虻成活率降低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黑水虻的成活率,在温度降低第一转动轴14和第二转动轴16回转后,卷簧24失去拉力会带动挡光布19向原位置转动,从而使得挡光布19进行收卷,使得太阳能板4再次吸收太阳能,为黑水虻的养殖区域增温,使得装置的操作方便性较强,使用方便。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1、图7和图8,太阳能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0,限位架20中部开设的孔洞与挡光布19相适配,限位架20中部孔洞的高度值小于第三连接板18的高度值,太阳能板4和不完全齿轮12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第一圆齿轮13和第一转动轴14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于太阳能板4的一侧,挡光布19位于太阳能板4的一侧,通过限位架20中部开设的孔洞与挡光布19相适配,且限位架20中部孔洞的高度值小于第三连接板18的高度值,使得限位架20可限制第三连接板18的移动位置,从而限制挡光布19收缩后的位置,避免卷簧24拉力过强使得挡光布19和第三连接板18收卷后位置不便于第二钢丝绳17的拉动,从而使得装置的再次使用顺畅,提高装置的实用性,通过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于太阳能板4的一侧,和挡光布19位于太阳能板4的一侧,避免第二转动轴16和挡光布19对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光时的影响,提高太阳能板4对太阳光的吸收率。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2、图4和图7,第二圆齿轮25的中部与第三圆齿轮26固定连接,第三圆齿轮26的一侧与第四圆齿轮27啮合,第四圆齿轮27前端转动连接的皮带组28的下端与圆齿轮组29转动连接,圆齿轮组29的上端与第一养殖盒30啮合,第一养殖盒30的与第二养殖盒31滑动连接,,在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达到黑水虻的养殖温度区间后,电机3会带动不完全齿轮12转动至与第二圆齿轮25啮合,通过第二圆齿轮25与第三圆齿轮26连接,且第三圆齿轮26与第四圆齿轮27啮合,第四圆齿轮27前端转动连接的皮带组28的下端与圆齿轮组29转动连接,使得第二圆齿轮25带动第三圆齿轮26转动,使得第四圆齿轮27的转速增加,使得第四圆齿轮27通过皮带组28带动圆齿轮组29转动,通过圆齿轮组29与第一养殖盒30啮合,使得圆齿轮组29带动第一养殖盒30移动,及时增大黑水虻的养殖区域,且工作人员易于发现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达到黑水虻的适宜养殖温度,从而扩大黑水虻的养殖。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4和图9,第二养殖盒31包括固定板和养殖盒,第二养殖盒31固定板与养殖架1固定连接,第二养殖盒31养殖盒与第一养殖盒30滑动连接,圆齿轮组29由两个不同直径值的圆齿轮组成,养殖架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球体32,球体32与第一养殖盒30转动连接,第四圆齿轮27、第三圆齿轮26、第二圆齿轮25均转动连接于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通过圆齿轮组29由两个不同直径值的圆齿轮组成,使得圆齿轮组29可增加皮带组28传递后的转速,从而使得圆齿轮组29可带动第一养殖盒30移动至需位置,通过养殖架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球体32,且球体32与第一养殖盒30转动连接,使得第一养殖盒30移动时的阻力较小,从而使得第一养殖盒30的移动平稳且顺畅,避免第一养殖盒30移动时惊扰黑水虻幼虫,进一步的提高黑水虻的成活率。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9,第一养殖盒30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36与养殖架1固定连接,第一养殖盒30底部开设的收缩槽3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第一连接板33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5,第二连接板35的一端活动卡接于收缩槽34的内腔,第二连接板35的侧面为弧形板,收缩槽34的侧面为L字形,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5的顶面均开设有防滑槽,通过第一养殖盒30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36与养殖架1固定连接,使得第一养殖盒30内的遮光性较好,可利用黑水虻幼虫的避光性,引导黑水虻幼虫去向第一养殖盒30的位置,避免工作人员手动移动黑水虻幼虫的步骤,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黑水虻的养殖效率,通过第一养殖盒30底部开设的收缩槽3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且第一连接板33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5,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5的顶面均开设有防滑槽,使得黑水虻幼虫易于沿着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5的顶面移动,使得第一养殖盒30的底部养殖空间为倾斜的养殖区域,养殖面积更大,使得第一养殖盒30内腔的黑水虻养殖区域在第一养殖盒30内腔底部得到增大,且不影响第一养殖盒30的收缩,通过第二连接板35的一端活动卡接于收缩槽34的内腔,使得收缩槽34可限制第二连接板35的移动位置,通过第二连接板35的侧面为弧形板,使得第二连接板35可进行弯曲,从而使得第二连接板35不影响第一养殖盒30的移动,通过收缩槽34的侧面为L字形,使得收缩槽34便于收缩第一连接板33和第二连接板35,且便于限制第二连接板35的位置。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参考附图4和图10,第一养殖盒30一侧转动连接的伸缩杆37与养殖架1转动连接,伸缩杆37包括T字形连接杆和T字形伸缩筒,波纹板36靠近第二养殖盒3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透光孔,通过第一养殖盒30一侧转动连接的伸缩杆37与养殖架1转动连接,使得养殖架1可通过伸缩杆37限制第一养殖盒30的位置,通过第一养殖盒30移动后的位置稳定性,使得第一养殖盒30可长期用于养殖黑水虻,通过伸缩杆37包括T字形连接杆和T字形伸缩筒,使得伸缩杆37的稳定性较强,从而使得第一养殖盒30的位置得到较强的支撑,通过波纹板36靠近第二养殖盒3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透光孔,且黑水虻幼虫具有避光性,使得波纹板36的投光孔可引导黑水虻幼虫向第一养殖盒30的一端移动,使得黑水虻的养殖区域扩大可行性较强。
本发明工作原理:黑水虻养殖过程中,通过太阳能板4与电发热棒11电性连接,使得太阳能板4吸收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后促使电发热棒11加热黑水虻养殖区域,使得黑水虻养殖区域太阳光照得到充分利用,提升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避免黑水虻养殖区域因低温而造成的成活率较低的问题,且减少其他形式的能耗输入节约成本,降低了能源消耗,并通过温度传感器10将黑水虻养殖区域的实时温度信息传输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判断该实时温度是否处于黑水虻的养殖温度区间,若是,则通过控制器向电机3发送运转命令,使得电机3带动太阳能板4和不完全齿轮12转动,进而使得太阳能板4能够伴随光照角度的偏移进行同步偏转,从而使得太阳能板4能够在不同时间段获取最佳的太阳能光照效益,进而充分利用光照能量调节黑水虻养殖区域的温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提高了光照的利用率,尤其是在黑水虻的长期养殖过程中,这一点的经济效益更加显著,另外,若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达到黑水虻的养殖温度后,电机3带动不完全齿轮12转动至与第二圆齿轮25啮合,使得第二圆齿轮25带动第三圆齿轮26转动,使得第四圆齿轮27的转速增加,使得第四圆齿轮27通过皮带组28带动圆齿轮组29转动,使得圆齿轮组29带动第一养殖盒30移动,及时增大黑水虻的养殖区域,且工作人员易于发现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达到黑水虻的适宜养殖温度,从而扩大黑水虻的养殖区域,在黑水虻养殖区域温度和扩增区域温度均达到需要温度区间后,通过电机3带动不完全齿轮12、第一圆齿轮13转动和第一转动轴14转动,使得第一转动轴14转动带动第一钢丝绳15缠绕至第一转动轴14的外壁,使得第一钢丝绳15收紧,从而使得第一钢丝绳15带动第二转动轴16转动,使得第二转动轴16收紧第二钢丝绳17,使得第二钢丝绳17通过第三连接板18带动挡光布19移动,从而使得挡光布19覆盖至太阳能板4的顶面,避免太阳能板4吸收太阳能,造成黑水虻养殖区域持续升温,超出黑水虻养殖需温度,从而导致黑水虻成活率降低的问题,进一步的提高黑水虻的成活率,且装置充分了利用了太阳光,降低了黑水虻养殖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在上述由电机3运转同步牵引扩增养殖区域伸出第一养殖盒30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养殖盒30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36与养殖架1固定连接,且波纹板36靠近第二养殖盒3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透光孔,使得第一养殖盒30内的遮光性较好,可利用黑水虻幼虫的避光性,引导黑水虻幼虫去向第一养殖盒30的位置,避免工作人员手动移动黑水虻幼虫的步骤,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黑水虻的养殖效率,通过第一养殖盒30底部开设的收缩槽3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且第一连接板33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5,使得第一养殖盒30的底部养殖空间为倾斜的养殖区域,养殖面积更大,使得第一养殖盒30内腔的黑水虻养殖区域在第一养殖盒30内腔底部得到增大,且不影响第一养殖盒30的收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架(1),所述养殖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板(2)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一端的输出轴固定套接有太阳能板(4)和不完全齿轮(12),所述养殖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一侧固定连接的固定壳(6)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下端缠绕的伸缩铁片(8)顶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9),所述移动环(9)的外壁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与所述固定壳(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铁片(8)的底端与所述固定壳(6)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0)与所述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发热棒(11),所述太阳能板(4)与所述电发热棒(11)电性连接;
所述不完全齿轮(12)的一端设置有扩增养殖组件,所述扩增养殖组件包括第二圆齿轮(25)、第三圆齿轮(26)、第四圆齿轮(27)、皮带组(28)、圆齿轮组(29)、第一养殖盒(30)、第二养殖盒(31);
所述不完全齿轮(12)的另一端设置有遮阳组件,所述遮阳组件包括第一圆齿轮(13)、第一转动轴(14)、第一钢丝绳(15)、第二转动轴(16)、第二钢丝绳(17)、第三连接板(18)、挡光布(19)、第四转动轴(21)、固定架(22)、转动槽(23)和卷簧(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完全齿轮(12)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圆齿轮(13)和所述第二圆齿轮(25)啮合,所述第一圆齿轮(13)的中部与所述第一转动轴(14)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15)缠绕于所述第一转动轴(14)的外壁,所述第一钢丝绳(1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轴(16)缠绕,所述第二转动轴(16)的两端均与所述第二钢丝绳(17)缠绕,所述第二钢丝绳(17)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接板(1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一侧与所述挡光布(19)固定连接,所述挡光布(19)的中部与所述第四转动轴(2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21)的两端均与所述卷簧(24)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板(4)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架(2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22)一端开设的所述转动槽(23)内壁与所述卷簧(2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0),所述限位架(20)中部开设的孔洞与所述挡光布(19)相适配,所述限位架(20)中部孔洞的高度值小于所述第三连接板(18)的高度值,所述太阳能板(4)和所述不完全齿轮(12)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齿轮(13)和所述第一转动轴(14)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所述第二转动轴(16)转动连接于所述太阳能板(4)的一侧,所述挡光布(19)位于所述太阳能板(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齿轮(25)的中部与所述第三圆齿轮(2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圆齿轮(26)的一侧与所述第四圆齿轮(27)啮合,所述第四圆齿轮(27)前端转动连接的所述皮带组(28)的下端与所述圆齿轮组(29)转动连接,所述圆齿轮组(29)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养殖盒(30)啮合,所述第一养殖盒(30)的与所述第二养殖盒(3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养殖盒(31)包括固定板和养殖盒,所述第二养殖盒(31)固定板与所述养殖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养殖盒(31)养殖盒与所述第一养殖盒(30)滑动连接,所述圆齿轮组(29)由两个不同直径值的圆齿轮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架(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若干球体(32),所述球体(32)与所述第一养殖盒(30)转动连接,所述第四圆齿轮(27)、所述第三圆齿轮(26)、所述第二圆齿轮(25)均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盒(30)顶端一侧固定连接的波纹板(36)与所述养殖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养殖盒(30)底部开设的收缩槽(34)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一端开设的卡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板(35),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一端活动卡接于所述收缩槽(34)的内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侧面为弧形板,所述收缩槽(34)的侧面为L字形,所述第一连接板(3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5)的顶面均开设有防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养殖盒(30)一侧转动连接的伸缩杆(37)与所述养殖架(1)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37)包括T字形连接杆和T字形伸缩筒,所述波纹板(36)靠近第二养殖盒(31)的一端开设有若干透光孔。
CN202310367960.0A 2023-04-08 2023-04-08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Active CN1164392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7960.0A CN116439202B (zh) 2023-04-08 2023-04-08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67960.0A CN116439202B (zh) 2023-04-08 2023-04-08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9202A CN116439202A (zh) 2023-07-18
CN116439202B true CN116439202B (zh) 2024-05-03

Family

ID=8713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67960.0A Active CN116439202B (zh) 2023-04-08 2023-04-08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92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58217U (zh) * 2019-01-17 2019-10-29 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黑水虻成虫繁育的太阳能led灯及自动补光控制系统
CN111713462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211960622U (zh) * 2020-04-26 2020-11-20 浙江飞普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养殖用多层自动化养殖架
CN213477802U (zh) * 2020-09-04 2021-06-18 广东中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房
CN115176762A (zh) * 2022-06-01 2022-10-1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于太阳能和蓄热材料的高原地区黑水虻幼虫养殖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5703B1 (ko) * 2012-04-03 2014-03-12 진병규 파리 애벌레 연속사육장치
US11311003B2 (en) * 2020-05-29 2022-04-26 Yu Land Biological Agriculture Co., Ltd. Mobile culture assembly for feeding larvae of black soldier fl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558217U (zh) * 2019-01-17 2019-10-29 河南恩赛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黑水虻成虫繁育的太阳能led灯及自动补光控制系统
CN211960622U (zh) * 2020-04-26 2020-11-20 浙江飞普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养殖用多层自动化养殖架
CN111713462A (zh) * 2020-07-22 2020-09-29 华南农业大学 一种黑水虻幼虫养殖装置
CN213477802U (zh) * 2020-09-04 2021-06-18 广东中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黑水虻成虫养殖房
CN115176762A (zh) * 2022-06-01 2022-10-14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于太阳能和蓄热材料的高原地区黑水虻幼虫养殖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9202A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7791B (zh) 一种光伏用太阳能多角度储能设备
CN206481703U (zh) 农光互补用采光大棚
CN116439202B (zh) 一种提高成活率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N209845810U (zh) 一种新型的农用大棚装置
CN10749406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型恒温恒湿装置
CN215301899U (zh) 一种温室用太阳能双面光伏发电内遮阴系统
CN209806619U (zh) 一种温室屋顶遮阳防晒补光装置
CN113623965B (zh) 一种用于农产品晾晒的风电干燥装置
CN210226576U (zh) 一种伸缩式小龙虾养殖用遮挡棚
CN211064348U (zh) 一种可调节光线的温室大棚
CN210641686U (zh) 一种大棚多肉种植防晒装置
CN2726294Y (zh) 一种日光温室降温系统
CN210900641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苗木遮阳装置
CN211458563U (zh) 一种养龟池的自动遮阳棚
CN218736613U (zh) 一种改良的养蜂圆桶
CN211558389U (zh) 一种羊舍的可调采光装置
CN220733645U (zh) 一种育苗补光装置
CN220606806U (zh) 一种食用菌生产温室大棚
CN218680544U (zh) 一种具有便于收卷功能的农用转光遮阳网
CN116317881A (zh) 一种扩径式渔光互补发电系统
CN215684370U (zh) 一种新型庭院太阳能灭蚊灯
CN22035981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阻燃型遮阳网
CN215301988U (zh) 一种半开式林下灵芝栽培设备
CN210782242U (zh) 一种自动改变遮阳区域的温室大棚
CN219165263U (zh) 一种水果气候培育用光照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