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6697A -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6697A
CN116436697A CN202310665682.7A CN202310665682A CN116436697A CN 116436697 A CN116436697 A CN 116436697A CN 202310665682 A CN202310665682 A CN 202310665682A CN 116436697 A CN116436697 A CN 1164366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encryption
keys
preset
encryp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656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36697B (zh
Inventor
齐继辉
沈传宝
肖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ua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ua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ua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uay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656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6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6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6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36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6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7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applying multiple layers of encryption, e.g. nested tunnels or encrypting the content with a first key and then with at least a second ke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14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a plurality of keys or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应用于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以此方式,极大的保证了加密传输数据的密钥的安全性,以此,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互联网带来各种方便与快捷的同时,用户数据的泄露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在现有技术中,数据加解密技术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常见的比如对称加密算法,其优点是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但对称加密算法的安全性取决于加密密钥的保存情况,如果一个用户使用的密钥被入侵者所获得,入侵者便可以读取该用户使用该密钥加密的所有文档,如果整个企业共用一个加密密钥,那整个企业文档的保密性便无从谈起。非对称加密算法,允许在不安全的媒体上的通讯双方交换信息,安全地达成一致的密钥,这就是“公开密钥系统”。非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公开密钥加密方法中,加密算法和加密密钥都是公开的,且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通用密钥密码体制的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通用的,即发送方和接收方使用同样密钥的密码体制,也增加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进一步地,两两重组的方式,包括:
随机两两组合和/或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包括:
根据各层级对应的预设加密算法分别对各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对应的加密包。
进一步地,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还可以是:
通过随机算法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密钥作为目标密钥;
对所述目标密钥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还可以是: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以及目标密钥的位置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解密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加密传输数据和各层级加密包;
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根据所述加密密钥确定解密密钥,并基于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加密传输数据进行解密。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包括:
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确定对应层级的解密算法解开对应层级加密包;
基于位置信息的标识和/或预设位置从解开的加密包确定目标密钥的位置后根据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密装置。该装置包括:
密钥生成模块,用于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密钥加密模块,用于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基于多个密钥进行层层重组,层层分别加密,不同层级的加密包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提高破解难度,即使加密包被破解之后,在加密密钥的位置和提取规则未知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正确的密钥,其中,不同层级的密钥提取规则设计的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加密传输数据的密钥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定在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密钥两两重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解密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加密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能够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电子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全部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100的流程图。方法100包括:
步骤110,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定预设层级数为4层,则密钥的数量为24=16个,然后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16个密钥,以此作为构建4层级的重组密钥,对真正进行传输数据加密的密钥进行保护。其中,密钥库中的每一个密钥,都有其对应的唯一私钥,它们是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生成的两两配对的公钥和私钥。如果用公钥加密,则对应的用私钥解密;如果用私钥加密,则对应的用公钥解密。
步骤120,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选定预设位置为第7位置,选中第7位置上的key7密钥作为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的密钥,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步骤130,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多个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一层级密钥:对步骤110中得到的多个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可以是随机两两组合和/或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的密钥重组流程示意图。其中,key1-key16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一层级的keyA1-keyA8密钥。其中,例如key7密钥为“K78”、key8密钥为“HD3”,那么按顺序key7密钥与key8密钥进行重组,得到keyA4密钥“KH7D83”。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二层级密钥。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的密钥重组流程示意图。其中,第一层级的keyA1-keyA8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二层级的keyB1-keyB4密钥。其中,例如key5密钥为“7wc”、key6密钥为“HCI”,则keyA3密钥为“7HwCcI”,将keyA3密钥“7HwCcI”与keyA4密钥“KH7D83”进行重组,得到keyB2密钥“7KHHw7CDc8I3”。以此类推,第二层级的keyB1-keyB4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三层级的keyC1-keyC2密钥,第三层级的keyC1-keyC2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第四层级的keyD1密钥……通过密钥多层级重组的方式,提高了密钥的安全性。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按照预设层级数4层,当每一层级的密钥都两两重组完毕,则根据预设第一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一层级加密包;根据预设第二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二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第二层级加密包;直至完成各层级密钥的加密,得到多个层级对应的加密包。其中,预设加密算法为对称加密算法:如DES、3DES、TDEA、Blowfish、RC2、RC4、RC5、IDEA、SKIPJACK等。其中,对各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可以是使用同一种加密算法,也可以是使用不同种加密算法,也可以是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加密算法。对密钥分层级进行加密处理,进一步提高了密钥的安全性。
步骤140,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步骤120得到的加密传输数据和步骤130得到的各层级加密包一并发送给接收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基于多个密钥进行层层重组,层层分别加密,不同层级的加密包对应不同的加密算法,提高破解难度,即使加密包被破解之后,在加密密钥的位置和提取规则未知的情况下,也无法得到正确的密钥,其中,不同层级的密钥提取规则设计的也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的保证了加密传输数据的密钥的安全性,以便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解密方法300的流程图。方法300包括:
步骤310,接收加密传输数据和各层级加密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步骤120得到的加密传输数据、步骤130得到的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如果是使用对加密密钥进行位置信息标识的,还需要将位置信息的标识一起发送给接收方。
步骤320,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方根据各层级对应的加密算法相同的解密算法解开各层级的加密包。其中,对于加密密钥的所处位置的确定:如果没有接收到位置信息的标识,则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密钥的位置即预设位置来确定密钥所处的位置。比如,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为第一层级加密包的解密算法为DES,接收方通过与预设第一加密算法相同的算法DES解开第一层级加密包,得到keyA1-keyA8密钥,并按预设位置从中锁定key7密钥所在的组合密钥,即keyA4密钥“KH7D83”,然后按照第一层级对应的预设提取规则:提取第1、3和5位上的数据得到加密密钥key7“K78”;以此类推,接收方还可以通过与预设第二加密算法相同的算法解开第二层级加密包,得到keyB1-keyB4密钥,并按预设位置从中锁定key7密钥所在的组合密钥,即key B2密钥“7KHHw7CDc8I3”,然后按照第二层级对应的预设提取规则:提取第2、6和10位上的数据得到加密密钥key7“K78”……以此类推,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预设提取规则。其次,将提取出的加密密钥到解密密码本中查询到对应的解密密钥,对加密传输数据进行解密。此外,为了提高解密效率,还可以将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确定为只对其中一个层级的加密包进行解密,比如,对第一层级的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加密密钥的位置信息的标识和/或预设位置确定加密密钥所在位置,并根据第一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当然,相应地,加密包所属为哪一层级可以根据加密包的文件名称来进行预先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330,根据所述加密密钥确定解密密钥,并基于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加密传输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加密密钥确定解密密钥的过程包括:获取解密密码本;所述解密密码本是事先约定的与所述密钥库中所有密钥一一对应的私钥组成的私钥集;基于所述解密密码本确定所述加密密钥对应的私钥;将确定的私钥作为解密密钥。
基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公开提供的又一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标识确定加密密钥。其中,通过随机算法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密钥作为目标密钥;对所述目标密钥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识;进一步地,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以及目标密钥的位置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方,以便接收方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确定对应层级的解密算法解开对应层级加密包;基于位置标识信息从解开的加密包确定目标密钥的位置后根据预设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随机算法选择任一密钥作为此次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的目标密钥,并且在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之前对目标密钥进行颜色标识,以便在各层级随机进行密钥两两重组时,基于颜色标识快速锁定目标密钥的位置标识信息,也可以在各层级进行密钥两两重组的过程中,对目标密钥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识。并将标识信息与加密传输数据和各层级加密包一并发送给接收方,以便在提取密钥时,可以根据标识信息快速锁定目标密钥在对应层级的具体位置。然后按照各层级对应的预设提取规则提取出目标密钥,将提取出的目标密钥到解密密码本中查询到对应的解密密钥,对加密传输数据进行解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解密效率,还可以将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确定为只对其中一个层级的加密包进行解密,比如,对第一层级的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加密密钥的位置信息的标识和/或预设位置确定加密密钥所在位置,并根据第一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当然,相应地,加密包所属为哪一层级可以根据加密包的文件名称来进行预先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解密密码本中的私钥对应密钥库中的公钥,属于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得到的一一配对的密钥,分别用于解密和加密。非对称加密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强,有两种密钥,由于公钥是可以公开的,用户只要保管好自己的私钥即可,同时,由于每个用户的私钥是唯一的,进一步提高了密钥的安全性。其中,解密密码本还可以是发送方将密钥库与接收方以共享的方式告知接收方。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方和接收方还可以将各个组合密钥进行存储,作为下次数据传输时的加密和解密的密钥进行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公开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公开,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公开所必须的。
以上是关于方法实施例的介绍,以下通过装置实施例,对本公开所述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加密装置400的方框图。如图4所示,装置400包括:
密钥生成模块410,用于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数据加密模块420,用于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密钥加密模块430,用于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数据发送模块440,用于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所述描述的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图5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电子设备旨在表示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公开的实现。
电子设备500包括计算单元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ROM502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者从存储单元508加载到RAM503中的计算机程序,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503中,还可存储电子设备5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计算单元501、ROM502以及RAM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电子设备5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输入单元506,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507,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508,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509,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509允许电子设备5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计算单元501可以是各种具有处理和计算能力的通用和/或专用处理组件。计算单元501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AI)计算芯片、各种运行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的计算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任何适当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计算单元501执行上文所描述的各个方法和处理,例如方法100和/或方法300。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100和/或方法3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508。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502和/或通信单元509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电子设备500上。当计算机程序加载到RAM503并由计算单元501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100和/或方法300的一个或多个步骤。备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计算单元501可以通过其他任何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于固件)而被配置为执行方法100和/或方法300。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在数字电子电路系统、集成电路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芯片上系统的系统(SOC)、负载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计算机硬件、固件、软件、和/或它们的组合中实现。这些各种实施方式可以包括:实施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中,该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在包括至少一个可编程处理器的可编程系统上执行和/或解释,该可编程处理器可以是专用或者通用可编程处理器,可以从存储系统、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至少一个输出装置接收数据和指令,并且将数据和指令传输至该存储系统、该至少一个输入装置、和该至少一个输出装置。
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这些程序代码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使得程序代码当由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规定的功能/操作被实施。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地在机器上执行且部分地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为了提供与用户的交互,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施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该计算机具有:用于向用户显示信息的显示装置(例如,CRT(阴极射线管)或者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以及键盘和指向装置(例如,鼠标或者轨迹球),用户可以通过该键盘和该指向装置来将输入提供给计算机。其它种类的装置还可以用于提供与用户的交互;例如,提供给用户的反馈可以是任何形式的传感反馈(例如,视觉反馈、听觉反馈、或者触觉反馈);并且可以用任何形式(包括声输入、语音输入或者、触觉输入)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
可以将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实施在包括后台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包括中间件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应用服务器)、或者包括前端部件的计算系统(例如,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或者网络浏览器的用户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该图形用户界面或者该网络浏览器来与此处描述的系统和技术的实施方式交互)、或者包括这种后台部件、中间件部件、或者前端部件的任何组合的计算系统中。可以通过任何形式或者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来将系统的部件相互连接。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
计算机系统可以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客户端和服务器一般远离彼此并且通常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交互。通过在相应的计算机上运行并且彼此具有客户端-服务器关系的计算机程序来产生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关系。服务器可以是云服务器,也可以为分布式系统的服务器,或者是结合了区块链的服务器。
应该理解,可以使用上面所示的各种形式的流程,重新排序、增加或删除步骤。例如,本公开中记载的各步骤可以并行地执行也可以顺序地执行也可以不同的次序执行,只要能够实现本公开公开的技术方案所期望的结果,本文在此不进行限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加密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两重组的方式,包括:
随机两两组合和/或按顺序依次两两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包括:
根据各层级对应的预设加密算法分别对各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对应的加密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还可以是:
通过随机算法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密钥作为目标密钥;
对所述目标密钥的位置信息进行标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还可以是:
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以及目标密钥的位置标识信息发送给接收方。
6.一种数据传输解密方法,应用于接收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加密传输数据和各层级加密包;
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根据所述加密密钥确定解密密钥,并基于所述解密密钥对所述加密传输数据进行解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对对应层级加密包进行解密,并根据对应层级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包括:
根据事先约定的解密规则确定对应层级的解密算法解开对应层级加密包;
基于位置信息的标识和/或预设位置从解开的加密包确定目标密钥的位置后根据对应的提取规则提取出加密密钥。
8.一种数据传输加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钥生成模块,用于从密钥库中随机选取多个密钥;所选取密钥的数量是基于预设层级数确定的;
数据加密模块,用于按预设位置选择所述多个密钥中的一个,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加密,得到加密传输数据;
密钥加密模块,用于依次对各层级密钥进行两两重组,得到下一层级密钥,直至满足所述预设层级数,根据预设加密算法逐次对对应层级密钥进行加密,得到各层级加密包;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加密传输数据、各层级加密包发送给接收方。
9. 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10.一种存储有计算机指令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所述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65682.7A 2023-06-07 2023-06-07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436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5682.7A CN116436697B (zh) 2023-06-07 2023-06-07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65682.7A CN116436697B (zh) 2023-06-07 2023-06-07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6697A true CN116436697A (zh) 2023-07-14
CN116436697B CN116436697B (zh) 2023-09-12

Family

ID=87079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65682.7A Active CN116436697B (zh) 2023-06-07 2023-06-07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669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6030A (ja) * 2001-06-04 2002-12-20 Cognitive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階層的暗号/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US20030182565A1 (en) * 2001-03-29 2003-09-25 Toshihisa Nakano Data protection system that protects data by encrypting the data
JP2005198187A (ja) * 2004-01-09 2005-07-21 Ntt Docomo Inc 暗号方法、暗号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US9544140B1 (en) * 2011-06-28 2017-01-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level key hierarchy for securing cloud-based data sets
WO2020037577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袁振南 通讯通道加密、解密和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器和终端
CN213817804U (zh) * 2020-10-27 2021-07-27 深圳安捷丽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产生装置
WO2022126980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2565A1 (en) * 2001-03-29 2003-09-25 Toshihisa Nakano Data protection system that protects data by encrypting the data
JP2002366030A (ja) * 2001-06-04 2002-12-20 Cognitive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階層的暗号/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5198187A (ja) * 2004-01-09 2005-07-21 Ntt Docomo Inc 暗号方法、暗号システム及び端末装置
US9544140B1 (en) * 2011-06-28 2017-01-10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Multi-level key hierarchy for securing cloud-based data sets
WO2020037577A1 (zh) * 2018-08-22 2020-02-27 袁振南 通讯通道加密、解密和建立方法及装置、存储器和终端
CN213817804U (zh) * 2020-10-27 2021-07-27 深圳安捷丽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产生装置
WO2022126980A1 (zh) * 2020-12-15 2022-06-23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6697B (zh)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u et al. An efficient privacy-preserving outsourced calculation toolkit with multiple keys
US9438412B2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rty data function computing using discriminative dimensionality-reducing mappings
JP2019517184A (ja) 安全なデータ伝送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WO2018184407A1 (zh) 一种具有隐私保护的K-means聚类方法及系统
CN110880972A (zh) 一种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区块链密钥管理系统
Gupta et al. Single secret image sharing scheme using neural cryptography
Rong et al. Mediated semi-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Murugeshwari et al. Data Mining with Privacy Protection Using Precise Elliptical Curve Cryptography.
WO2020084418A1 (en) Computer 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shares of digitally signed data
Thakkar et al. A survey for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various cryptographic algorithms used to secure data on cloud
CN113794706B (zh) 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81425B (zh) 一种业务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98236B (zh) 交易数据加、解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648891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6436697B (zh) 数据传输加解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Yin et al. Two-step efficient quantum dialogue with three-particle entangled W state
CN116405199A (zh) 基于ntru算法和sm2算法的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883199A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2377265B1 (ko) 네트워크 내의 장치
CN116248258A (zh) 一种密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Go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Data Encryption Algorithm in Computer Security Management
CN109981270B (zh) 基于量子密钥同步销毁技术的点对点文件传输方法
Kumar Advanced RSA cryptographic algorithm for improving data security
CN113874857A (zh) 用于最优信息理论安全的加密密钥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7254908B (zh) 一种云端数据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