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31865A -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31865A
CN116431865A CN202310394277.6A CN202310394277A CN116431865A CN 116431865 A CN116431865 A CN 116431865A CN 202310394277 A CN202310394277 A CN 202310394277A CN 116431865 A CN116431865 A CN 1164318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l
data
power equipment
relationship
equip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427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鹏天
陈勇
王晓辉
肖凯
李道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EPRI
Priority to CN20231039427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18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3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318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7Tre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7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系统模型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连接模型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本发明能够适应电力设备系统设备为大型复杂的、组合型设备的管理需要。

Description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系统数字化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的底层基础就是物理装置,包括物理实体终端、信息通信终端等,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感知、通信、计算和控制执行能力。物联网的核心之一就是将这些物理实体进行数字化描述。物模型是为设备等实体定义的数据模型,主要实现将实体世界的设备数字化,用来描述实体的功能,以便于在云端数字化表示。物模型基于语义物联网的标准对物体进行描述,建立物体的本体模型,并提供标准化的物体解析体系以及物体集成管理方法,主要涵盖了三个维度:属性、服务和事件,分别描述了实体是什么,实体能做什么,以及实体能对外提供什么信息。物模型能将物理设备和云端应用解耦,极大的简化了开发流程。
物模型由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服务域组成,以电能表为例,物模型的配置结果如表1-表4所示。
表1电能表静态属性
属性标识 属性名称 读写类型 数据类型
DeviceSN 设备出厂序列号 r String
DeviceName 设备名称 r String
DeciceMf 设备生产厂商 r String
DeviceType 设备类型 r String
DeviceModel 设备型号 r String
表2电能表动态属性
Figure BDA0004177061970000011
Figure BDA0004177061970000021
表3电能表消息域
消息标识 消息名称 消息类型 调用方式
OverElec 过流 告警 同步
LidOpen 开表盖 告警 同步
MagneticInterfere 恒定磁场干扰 告警 同步
ZeroDev 电能表清零 告警 同步
OutPower 掉电 告警 同步
表4电能表服务域
Figure BDA0004177061970000022
在电力物联网中,既有简单的分立设备,又有组合型设备、大型复杂设备,甚至“子系统”。但是现有的电力物联管理平台,脱胎于互联网分立设备连接(比如手机、家用电器等),侧重于针对分立设备的简单的物联及数据采集,对于工业包括电力行业常见的大型复杂的、组合型设备缺乏基本的描述与模型支持,更不能支持“子系统”建模与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采用分层思想构建系统物模型,满足电力设备系统的管理需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包括:
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的步骤中,所述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与主表主键类型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包含关系是描述对象B包含对象A的关系,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具体的,在抽象对象继承中,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其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其子孙对象的实例;在实体对象继承中,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计算关联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的步骤中,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所述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所述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述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的步骤中,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类型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系统结构分解模块,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用于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数据类型划分模块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时,所述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时,所述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与主表主键类型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
所述包含关系是描述对象B包含对象A的关系,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
所述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具体的,在抽象对象继承中,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其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其子孙对象的实例;在实体对象继承中,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
所述计算关联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系统结构分解模块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时,所述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所述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所述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述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时,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以及数据间关系,通过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采用分层思想构建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以统一方式从系统层面实现对于图状、树状等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统一建模及物联服务,实现对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网终端的系统级管理,适应电力设备系统设备为大型复杂的、组合型设备的管理需要。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关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原理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目前的物模型侧重于针对分立设备的简单的物联及数据采集,对于工业包括电力行业常见的大型复杂的、组合型设备缺乏基本的描述与模型支持,缺乏系统级管理思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提出了电力物模型系统级描述策略,针对电力系统设备特点,提出具备广泛适应能力的系统柔性分解方法,通过基础数据服务模型、构建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系统结构柔性分解三个步骤构建出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实现对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网终端的系统级管理,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S2、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S3、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S4、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S5、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必须与主表主键类型保持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包含关系,举例来说,对象B包含对象A,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抽象对象继承,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其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其子孙对象的实例,类似于Java中的Interface。实体对象继承,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类似Java中的Extends。计算关联,举例来说,对象B与对象A存在计算关联关系,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所述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所述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述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4中,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此处的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等。
请参阅图2,在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时,对逻辑传感器与逻辑执行器进行配置,分别实现领域特定系统设备配置管理和领域特定静态、动态连接配置。系统模型用于描述系统拓扑、宏观特征及节点逻辑分类,其中,系统拓扑包括图、树、线、集等,宏观特征包括机械、电磁、热工、化工等,节点逻辑分类建立系统设备拓扑岛。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连接拓扑、物理连接特性及IO特性,连接拓扑包括图、树、线、集等,物理连接特性包括物、能、信等,IO特性包括SISO、MIMO、单向以及双向等。更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力设备系统分解结构包括顶层系统结构分解和子系统结构分解,其中,顶层系统结构分解对应于逻辑传感器与系统模型的流程,子系统结构分解对应于逻辑执行器与连接模型的流程。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包括:
数据类型划分模块1,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2,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系统结构分解模块3,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4,用于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5,用于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类型划分模块1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时,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2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时,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与主表主键类型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包含关系是描述对象B包含对象A的关系,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具体的,在抽象对象继承中,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其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其子孙对象的实例;在实体对象继承中,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计算关联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系统结构分解模块3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时,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
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
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4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时,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为了便于说明,以上内容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的,可以存储在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存储装置当中,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记载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未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的步骤中,所述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与主表主键类型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包含关系是描述对象B包含对象A的关系,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均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具体的,在抽象对象继承中,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抽象模型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子孙对象的实例;在实体对象继承中,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的步骤中,所述计算关联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的步骤中,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所述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所述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述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的步骤中,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
9.一种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类型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基础数据服务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
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数据间基础关系模型,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
系统结构分解模块,用于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所述系统模型用于描述节点、分类及拓扑特征,所述连接模型用于描述边、连接的I/O特征、连接所传递物质的基本特性、连接的拓扑特性;
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用于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
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业务配置电力设备系统采集任务描述及控制描述,通过系统层面的配置实现电力设备系统物联终端的数据采集与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类型划分模块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分为结构化数据模型、非结构化数据模型和时序模型时,所述结构化数据模型以Key-Value、Vector、DataSet三种形式提供数据载体;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模型是与某个主业务对象相关的非结构化数据对象;所述时序模型提供基于设备测点以及时间线的时序数据存储服务。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间关系划分模块将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间关系分为属性关联、包含关系、继承关系、计算关联时,所述属性关联包括外键以及属性映射,从表外键的值是对主表主键的引用,从表外键类型与主表主键类型一致,属性映射是在外键关联的基础上,从表的另外一条记录,由主表所对应记录的另外一个属性所确定;
所述包含关系是描述对象B包含对象A的关系,具体是指,对象B的每个具体记录,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对象A的记录;
所述继承关系分为抽象对象继承与实体对象继承,具体的,在抽象对象继承中,对象A是抽象模型,不对应具体的实例,抽象模型实例化完全依赖于子孙对象的实例;在实体对象继承中,对象A具有实例数据,对象B的每个记录实例,都包含对象A某个记录实例;
所述计算关联是指对象B的某具体记录的某属性值,是由对象A的相应若干记录,通过计算关系确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结构分解模块根据电力设备系统的数据类型及数据间关系,通过预先建立的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对电力设备系统结构进行柔性分解时,所述系统模型和连接模型的拓扑连接形式分为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结构、图结构;所述集合结构是指,元素之间除了“属于同一集合”的关系外,没有其他关系;所述线性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关系;所述树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所述图结构是指,元素之间存在多对多的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配置模块按照柔性分解之后的电力设备系统结构配置最小化采集测点时,所述最小化采集测点是能够直接采集到数据的设备,是电力设备系统模型的最小单元,最小化采集测点的物模型直接采用传统物模型描述,包括静态属性、动态属性、消息域以及服务域。
14.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器执行所述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310394277.6A 2023-04-13 2023-04-13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Pending CN1164318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277.6A CN116431865A (zh) 2023-04-13 2023-04-13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4277.6A CN116431865A (zh) 2023-04-13 2023-04-13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31865A true CN116431865A (zh) 2023-07-14

Family

ID=8708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4277.6A Pending CN116431865A (zh) 2023-04-13 2023-04-13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318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1480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1480A (zh) * 2023-11-20 2023-12-22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7271480B (zh) * 2023-11-20 2024-03-15 国能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74533B2 (en) Network management using hierarchical and multi-scenario graphs
CN102349056B (zh) 动态组合数据流处理应用程序
WO2018219307A1 (zh) 确定地理围栏的索引网格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31478A (zh) 基于规则及模型的分布式实时处理智能决策系统及方法
US8782597B2 (en) Ontology updat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CN109086182A (zh) 数据库自动告警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4573184B (zh) 高速列车产品元模型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16431865A (zh) 面向电力设备系统的物模型构建管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2523200A (zh) 一种物联网消息处理方法
CN109597877A (zh) 一种知识的推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42602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011959A (zh) 一种基于soa服务于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平台、安防监控系统
Zhu et al. IEC 61850 configuration solution to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in distribution grid automation
Vandana et al. Semantic ontology based IoT-resource description
CN107484189B (zh) Lte数据处理系统
CN109710775A (zh) 一种基于多规则的知识图谱动态生成方法
US20140095550A1 (en) Converting source objects to target objects
CN111159897A (zh) 基于系统建模应用的目标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05743870A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一体化业务平台服务接口的设计方法
CN102999329B (zh) 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映射配置的活动目录接口开发方法
CN106657282B (zh) 一种换流站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的集成方法及装置
CN104391921A (zh) 用于异构模型管理的地理空间决策元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09101550A (zh) 语义网管理系统、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488056B (zh) 一种对象处理方法与设备
Amja et al. Modeling and reasoning in context-aware systems based on relational concept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log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