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9370A -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9370A
CN116419370A CN202210006781.XA CN202210006781A CN116419370A CN 116419370 A CN116419370 A CN 116419370A CN 202210006781 A CN202210006781 A CN 202210006781A CN 116419370 A CN116419370 A CN 116419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user
flow
traffic
sensiti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67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东昂
王金香
梁恒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67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9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9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93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6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traf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53Methods or systems for payment or settlement of the charg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L12/1464Methods or systems for payment or settlement of the charg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using a card, such as credit card, prepay card or S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85Tariff-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在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禁止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其中,流量敏感度用于指示用户对已办理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的关注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根据用户对网络的流量敏感度确定是否可以自动切换网络,例如当剩余流量较少而流量敏感度较高时禁止自动切换网络,避免盲目进行网络切换而导致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可以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Description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普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网,如网上购物、观看视频、视频聊天、语音聊天以及浏览新闻等。一般而言,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为无线局域网或者付费的蜂窝网络。如果移动终端连接的网络质量较差出现卡顿,会导致这些网络业务运行卡顿,如视频播放卡顿、视频聊天画面卡顿,极大影响了用户的上网体验。
为了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在移动终端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络的信号较弱或将断开时,自动切换至信号较强、网速较快的蜂窝网络。例如,当用户从室内走到户外时,移动终端所连接的室内无线局域网的信号急速变弱,该移动终端就会自动切换至蜂窝网络。
而蜂窝网络为移动终端中的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提供的网络。通常,在使用蜂窝网络之前,用户需要向SIM卡所属的运营商购买一定额度的流量套餐,如每月30GB的流量套餐。那么,如果移动终端盲目地将即将断开的无线局域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可能导致移动终端使用的流量超出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产生额外的资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和电子设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电子设备在使用第一网络运行一些应用时,可以基于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的分析,判断是否能够自动切换到第二网络运行这些应用。从而,在确定出不能切换至第二网络时,禁止切换至第二网络表示的移动通信网络。避免盲目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切换至某些移动通信网络而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可以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上述方法包括: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在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继续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禁止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其中,流量敏感度用于指示用户对已办理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的关注度。例如,第一网络的流量敏感度与电子设备在第一网络中流量套餐的剩余流量相关;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与电子设备在第二网络中流量套餐的剩余流量相关。
可以理解的是,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说明流量敏感度为高,使用第二网络可能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此时,禁止使用第二网络,具体为禁止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从而可以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其中,电子设备运行第一应用可以是在前台运行,也可以是后台运行第一应用。
此外,在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较低(如小于第二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并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以及,在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一般(如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电子设备可以提示用户是否切换网络,在用户确认切换网络之后,再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并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包括: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中的预设业务。例如,预设业务可以为视频播放、视频播放等业务,即下文中的网络加速业务。那么,在电子设备运行这些业务的时候,才可能禁止切换至第二网络来使用第二网络运行这些业务,有利于准确地禁用第二网络来避免产生额外资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应用为预设应用。例如,预设应用可以为聊天应用或视频播放应用等,即下文中的网络加速应用。那么,在电子设备运行这些应用的时候,才可能禁止切换至第二网络来使用第二网络运行这些应用,有利于准确地禁用第二网络来避免产生额外资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包括:电子设备基于第一网络将第一应用切换至前台运行。那么,在电子设备在前台运行这些应用,即打开这些应用的时候,才可能禁止切换至第二网络来使用第二网络运行这些应用以及这些应用中的预设应用,有利于准确地禁用第二网络来避免产生额外资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第一网络为Wi-Fi或者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第一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第二网络为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第二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未运行第一应用的情况下,查询流量敏感度。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在每天晚上10:00 点自动查询流量敏感度,而不需判断当前是否运行第一应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的情况下,查询流量敏感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流量敏感度时在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查询条件的情况下查询得到的;其中,预设查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本次查询流量敏感度的时刻距离上次查询流量敏感度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电子设备的屏幕处于灭屏状态。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查询条件说明电子设备具有查询流量敏感度的权限。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电子设备未运行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当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电子设备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网络加速功能用于在第一网络即将出现卡顿时自动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即电子设备在使用第一应用之前就禁止自动切换至第二网络,从而在后续开始运行第一应用时,电子设备就直接禁止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有利于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时,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如下文中弹框111 中的提示信息和“恢复网络加速112”控件);或者,当电子设备使用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时,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二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如下文中弹框113中的提示信息和“恢复网络加速112”控件);其中,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网络加速功能已经自动关闭,第一控件用于触发重新开启网络加速功能。从而,及时引导用户选择是否恢复网络加速功能,有利于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当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时,电子设备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在当前显示的界面上显示第三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如下文中弹框113中的提示信息和“恢复网络加速112”控件);其中,网络加速功能用于在第一网络出现卡顿时自动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第一控件用于触发重新开启网络加速功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网络加速功能已经自动关闭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预测第一网络是否即将出现卡顿;在确定出第一网络即将出现卡顿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四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如下文中弹框115中的提示信息和“恢复网络加速112”控件),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第一控件的操作(如用户对下文中弹框113中的“恢复网络加速112”控件的点击操作);响应于操作,电子设备开启网络加速功能,将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第一网络切换至第二网络,并使用第二网络运行第一应用。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检测日期是否为新的自然月的第一天;在检测出日期为自然月的第一天的情况下,重新开启网络加速功能,并更新流量敏感度为小于第二阈值的数值。即更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低,说明剩余流量较多。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检测是否更换电子设备中的第二网卡;在检测出第二网卡更换为第三网卡的情况下,电子设备重新开启网络加速功能,并更新用户对第三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敏感度为小于第二阈值的数值。即更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低,说明剩余流量较多。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流量敏感度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确定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总流量;判断总流量和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大小关系,在确定出总流量<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在确定出总流量≥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剩余流量,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基于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剩余流量,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包括:在确定出剩余流量≤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或者,在确定出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剩余流量≤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或者,在确定出剩余流量>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低。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总流量是用户设置的或者电子设备从运营商获取得到的情况下,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5G;或者,在总流量是电子设备估算得到的情况下,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2G;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总流量的10%,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总流量的20%。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电子设备上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指令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当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以及其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B至图1M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图1A所示的终端的一些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3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3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加速管理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3C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确定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一种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和电子设备。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图1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网络管理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参考图1A,其中包括终端10和服务器20。终端10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例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和服务器20通信,或者通过蜂窝网络和服务器20通信。
例如,用户在家中使用终端10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时,终端10可通过Wi-Fi 和服务器20通信,向服务器20发送终端10采集的视频,并从服务器20获取聊天对象的终端上传的视频,实现视频通话。又如,用户在户外使用终端10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终端10可通过蜂窝网络和服务器20通信,向服务器20发送终端10采集的视频。
通常Wi-Fi是基于运营商提供的宽带业务实现的,而蜂窝数据有赖于运营商提供的移动数据流量业务。用户开通宽带业务之后,使用Wi-Fi所产生的流量不会产生额外的资费。而用户开通移动数据流量业务之后,若当月使用的移动数据流量超出用户购买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超出部分会产生额外的资费。因此,当用户在家中或者在其他能连接上Wi-Fi的场所中有上网需要时,通常会通过连接Wi-Fi进行业务数据传输。而当用户将要从具有Wi-Fi信号的场所离开至无 Wi-Fi的场所时,例如用户即将外出,又如用户进入电梯时,由于Wi-Fi即将断开,网速变低,有可能会出现网络卡顿,从而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又如,终端 10当前通过SIM卡的数据流量进行上网,在该SIM卡信号较差时,也会出现网络卡顿,从而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
通常,终端10可以提供网络加速功能,用于支持终端10将连接的网络从信号较差的网络切换至信号较好的网络。例如,终端10在即将断开Wi-Fi,并且终端10已经开启SIM卡的移动数据流量的情况下,终端10自动切换至SIM卡上网,实现网络加速。或者,在终端10支持多张用户识别(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的情况下,当终端10当前使用的SIM卡信号较差,并且终端 10已经开启另一张SIM卡的移动数据流量的情况下,终端10自动切换至另一张 SIM卡上网,实现网络加速。然而,这种方式有可能导致在SIM卡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已用完或者即将用完的情况下,盲目进行网络切换,导致当月流量使用过多,超出当前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因此,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终端10可在检测到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切换到前台运行时,通过分析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确定是否能够使用网络加速功能。从而,在确定出不能使用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禁止将网络自动切换至蜂窝网络。例如,禁止将即将断开的Wi-Fi自动切换至信号较强的蜂窝网络,或者,在终端10支持多张SIM卡的情况下,禁止自动从信号较差的SIM卡的蜂窝网络切换至信号较强的另一SIM卡的蜂窝网络。如此,较为贴合用户本身的使用习惯,避免盲目进行网络加速而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其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用于表征:用户在使用终端10的过程中,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的关注度。不难理解的是,通常终端10所使用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较多时,例如在每个月初,用户在使用终端10上网时,对有可能消耗的移动数据流量关注度较低;而当套餐剩余流量较少时,例如在每个月末,用户在使用终端10上网时,对有可能消耗的移动数据流量关注度较高。另外,当套餐中的流量总量较少时,说明套餐剩余流量较少,对有可能消耗的移动数据流量关注度也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数值大于第一阈值,认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高。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认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一般。而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数值小于第二阈值,认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低。其中,上述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的取值可以根据方案的具体实施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第一阈值为6,第二阈值为4。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还可以与用户的年龄、职业、喜好等用户画像相关。而这些因素影响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规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年龄小于或等于16岁以及大于或等于60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年龄大于16岁小于或等于30岁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低,年龄大于30岁或者年龄小于或等于60岁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中安装的不同SIM卡对应不同的流量敏感度,即用户对不同SIM卡已经办理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的关注度不同。本申请中,在终端10中安装一张SIM卡的情况下,如果当前连接Wi-Fi,那么终端10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该SIM卡对应的流量敏感度。在终端10中安装两张SIM卡的情况下,如果当前连接Wi-Fi,那么终端10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默认的 SIM卡对应的流量敏感度。或者,如果终端10当前连接一张SIM卡的移动通信网络,那么终端10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另一张SIM卡对应的流量敏感度。
进一步的,本申请中的网络管理方法中,在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之后,终端10还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动打开网络加速功能。或者,在用户手动触发下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功能,以恢复终端10的网络加速功能。如此,有利于贴近用户习惯使用网络加速功能的同时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图1B至图1M所示的各个用户界面示意图,对上述方案进行示例性介绍。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以手机10举例,图1B所示为手机10的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其中包括网络加速开关101,即网络加速功能的开关。图1B示出的网络加速开关101处于开启状态,表明手机10能够使用网络加速功能。通常,手机10可默认开启网络加速功能。如果手机10查询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低或者一般,网络加速开关101可以持续处于开启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根据使用习惯,手动操控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中的网络加速开关101。此外,虽然图1B未示出,但是本申请提供的手机10的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上还可以包括一些其他功能控件,例如,还可以包括智能预设手机10中哪些应用是能够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或业务的控件,手动预设手机10中哪些应用是能够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或业务的控件,以准确地确定出可能使用网络加速功能的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下文中也称:网络加速应用或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下,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就指的是开启手机10中的网速加速功能,反之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就指的是关闭手机10中的网速加速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将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切换至前台时,即手机10 打开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时,如果查询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就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即关闭网络加速功能,使得如图1C所示手机10的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中的网络加速开关101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手机10还可以在设置界面上显示提示信息“本月已停止加速,下月重新开始,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 101可恢复本月加速”。如此,当用户后续再次查看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时,获知本月的网络加速功能已经关闭,并引导用户是否在本月重新启动网络加速功能。
进一步,在用户当前未使用手机10且手机10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 101之后,直到用户重新点亮手机10的屏幕或者下次使用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时,手机10再提醒用户网络加速功能已经关闭。避免用户错过提醒,并及时引导用户是否需要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
此外,当手机10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时,手机10可以直接点亮屏幕并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网络加速开关101已经关闭,并及时引导用户是否需要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
作为一种示例,手机10在前一天晚上11:00点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 之后,在用户重新点亮手机10的屏幕使用手机10时(如用户第二天早上08:08 点睡醒时),手机10进入如图1D示出的桌面界面。该界面包括提示网络加速功能已经关闭的弹框111,具体包括提示信息“本月剩余流量较少,网络加速已关闭”、时间信息“昨天晚上11:00”、提示信息“本月减少卡顿40次,提升下载速率41%,次月自动恢复继续加速”,以及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进一步的,如果用户点击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手机10可以在后台重新开启网络加速开关101,恢复本月加速,使得网络加速的设置界面中的网络加速开关101处于图1B所示的开启状态。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并估算出用户的剩余流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弹框111提示剩余流量的数值。例如,手机10将上述弹框111中的提示信息“本月剩余流量较少,网络加速已关闭”替换为“预估您本月剩余流量为2G,网络加速已关闭”,以提醒用户流量已不足,停止继续加速,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预先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直到用户再次将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应用或业务切换至前台运行时,手机10再根据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确定是否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如果查询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再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并及时提醒用户,以引导用户确定是否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功能。
作为一种示例,图1E所示为手机10的桌面界面,其中包括多个应用的图标。例如,这些应用中的聊天应用、购物应用、视频应用、支付应用均为预设应用,即能够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而设置、计算器、天气、阅读等其他应用均为不能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例如,当用户点击聊天应用的图标之后,手机10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就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进入图1F示出的聊天应用的主界面,该主界面包括弹框113,弹框113中具体包括提示信息“本月剩余流量较少,网络加速已关闭”、时间信息“刚刚”、提示信息“本月减少卡顿40次,提升下载速率41%,次月自动恢复继续加速”,以及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
作为另一种示例,在手机10在前台打开聊天应用并进入图1G示出的视频通话界面时,手机10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就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并在图1G示出的视频通话界面上显示弹框114,该弹框114中的提示信息与上文中的弹框113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聊天应用中的视频通话业务、朋友圈视频播放业务等通常为流量消耗程度较高而可能需要网络加速的业务,而文字聊天或者语音通话通常为流量消耗程度较低不需要网络加速的业务,因此,在手机10 开始执行聊天应用提供的视频通话业务时,可以确定是否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 101,以适时地调整网络加速开关101的状态,并及时提醒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之后,当用户触发手机10进入如图1H显示的视频通话界面时,如果手机10预测出当前网络卡顿时,就会如图1H所示在该视频通话界面上显示弹框115,该弹框115中的提示信息与上文中的弹框113相同。此时,如果用户点击弹框115中的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手机10就会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自动将网络从Wi-Fi 切换成蜂窝网络进行网络加速。此时,手机10显示的连接的网络信号的标识从如图1I所示的Wi-Fi信号标识116切换成如图1J所示的蜂窝网络的标识117。以保证当前的视频通话流畅,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用户不点击弹框115中的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那么即使当前网络卡顿而导致视频通话不流畅,手机10也不会自动将网络切换至蜂窝网络,以节省移动数据流量,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中安装有两张SIM卡时,可以选取一个SIM卡连接网络。例如,如图1K所示,用户将手机10的上网卡设置为卡1,通过卡1的蜂窝网络上网。手机10显示出卡1的数据标识121。那么,如果卡1 的移动数据流量较少,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切换至卡2的蜂窝网络。例如,在手机 10已经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之后,当用户触发手机10进入如图1L显示的视频通话界面时,如果手机10当前使用SIM卡1的蜂窝网络且预测出当前网络卡顿时,就会如图1L所示在该视频通话界面上显示弹框122,弹框122中具体包括提示信息“本月SIM卡2剩余流量较少,网络加速已关闭”、时间信息“刚刚”、提示信息“本月减少卡顿20次,提升下载速率34%,次月自动恢复继续加速”,以及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23。供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恢复网络加速功能实现网络加速。例如,当用户点击操作图1L所示的开启控件123之后,手机10 将网络从卡1切换至卡2,并且在切换完成后弹出如图1M所示的“已为您切换至卡2上网”的提醒框125。如图1M所示,手机10显示出卡2的数据标识124。使得用户继续流畅地上网。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场景都是终端10在前台运行某一应用(如预设应用)而触发手机获取敏感度进而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
在本申请的另一种场景中,不需要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切换到前台的触发条件,手机10可主动或被动获取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以及判断是否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即,手机10查询用户的敏感度和打开某一应用或业务是解耦的。例如,手机10可以在晚上查询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当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高时,可关闭上述网络加速开关。当第二天早上用户打开视频通话应用,或者网络卡顿时再提示用户已经关闭上述加速开关,或者提示用户恢复网络加速功能。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涉及的具体何时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何时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如何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以及终端10如何预测网络卡顿等流程,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此处不展开介绍。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提供的网络切换方法适用的终端10具体可以是台式终端或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可穿戴电子设备、头戴式显示器、移动电子邮件设备、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阅读器设备等,其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或者智能眼镜、智能头盔、智能头带等等。服务器20可以为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
为了便于说明,下面以终端10为手机为例,结合参考附图2至图6,对本申请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首先结合图2,对本申请技术方案适用的手机10进行详细介绍。图2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手机1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在图2中,相似的部件具有同样的附图标记。如图2所示,手机1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电源模块140、存储器180、摄像头170、移动通信模块130、无线通信模块120、传感器模块190、音频模块150、接口模块160以及显示屏102 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 (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处理器 (Micro-programmed Control Unit,MCU)、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的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例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例中,处理器110可以用来判断用户是否即将离开固定场所,离开中且信号持续下降,从而上报即将卡顿事件。又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例中,处理器110可以用来根据用户对终端10流量的敏感程度,确定是否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
存储器180可用于存储数据、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 (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快闪存储器(Flash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 (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或者也可以是可移动存储介质,例如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存储卡。具体的,存储器180 可以包括程序存储区(未图示)和数据存储区(未图示)。程序存储区内可存储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使处理器110通过执行该程序代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在申请实施例中,数据存储区可以用于存储手机10所使用的手机卡的套餐总流量、套餐剩余量、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等等。
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功率放大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y,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 1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由天线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3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20可以包括天线,并经由天线实现对电磁波的收发。无线通信模块120可以提供应用在手机1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 (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手机 1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的移动通信模块130和无线通信模块120也可以位于同一模块中。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1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包括比图2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手机1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手机10的软件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手机1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3A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聊天应用31,网络加速32,智慧能力 33,手机管家34,短信35,系统接口36,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等应用程序。
其中,系统接口36可以为用于读取手机10每天使用的流量信息的系统接口。此外,网络加速32,智慧能力33可以为手机10的设置界面中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界面进入而手动操作这些功能。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例如,应用程序框架层体可以提供系统感知能力37,用于监测手机10的系统中的日期变化(如月份变化)、SIM卡信息等。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加速32,智慧能力33,系统接口36还可以设置在图3A示出的应用程序框架层或者其他层中。
如图3A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手机1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如弹窗)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以弹窗形式显示网络加速开关101 已经自动关闭的提示信息。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 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 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将分别结合图1A所示的场景、图1B至图1M所示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图2所示的硬件结构图、图3示出的软件架构以及图3A至6,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详细介绍。
首先,基于图3A示出的手机10的软件系统中,图3B示出的了聊天应用31 等APP,网络加速32,智慧能力33,手机管家34,短信35,系统接口36,系统感知能力37这几个单元的交互,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的整体架构进行介绍。
手机管家34可以提供用户设置的流量套餐信息,其中通常用户为了方便流量管理会在手机管家33中手动设置流量套餐的信息,例如套餐中的流量总量。智慧能力33可以从手机管家34获取流量套餐的信息。运营商通常会以短信的形式向手机10发送流量套餐的信息,因此短信34中的一些短信包含流量套餐的信息,例如套餐的流量总量、剩余流量等。此外,手机10中的系统接口36可以提供手机10每天使用的流量数据(即流量dat)。
智慧能力33,可以从手机管家34获取用户设置的流量套餐信息,也可以从短信34中解析流量套餐信息,还可以通过系统接口36中获取每天使用的流量数据。进而,智慧能力33用于根据获取得到的流量套餐的信息和每天使用的数据流量等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系统感知能力37可以检测日期的变化,如日期是否为新的自然月(即新的自然月的第一天),还可以检测SIM卡信息的变化,如检测手机10是否更换SIM 卡。
网络加速32用于从智慧能力33查询得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并从系统感知能力37获取日期的变化、SIM卡信息的变化的信息,进而根据获取的数据决策何时自动关闭或自动开启网络加速开关101。
下面将结合图3C,对上述图3B示出的网络管理方法中各个单元分别执行的步骤进行介绍,以下步骤的执行主体分别为手机10中的各个单元。其中,图3C 是以用户使用聊天应用31为例来说明网络管理方法的。具体地图3C示出的网络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网络加速32循环从智慧能力33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可以理解的是,通常在网络加速32使能后开始执行S301,而网络加速32 使能指的是手机10允许网络加速32连接网络正常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加速32可以在满足预设查询条件的时间点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对于预设查询条件,以及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详细描述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此处不展开介绍。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手机10当前连接Wi-Fi(即第一网络)时,S301 中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指的是默认上网的SIM卡(即第二网络)对应的流量敏感度。而当手机10当前连接一张SIM卡(即第一网络)的移动通信网络时,S301 中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指的是手机10中另一张SIM卡(即第二网络)对应的流量敏感度。
S302:智慧能力33从手机管家34获取用户设置的流量套餐的信息。
S303:智慧能力33从短信35解析运营商发送的流量信息短信,获取用户的流量套餐和剩余套餐。
S304:智慧能力33通过系统接口36获取记录用户每天使用的流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每天使用的流量数据可以用于估计用户的流量套餐和剩余流量。
S305:智慧能力33根据用户的流量套餐和剩余流量,计算并更新当前的流量敏感度。
对于S305中涉及的流量敏感度如何计算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介绍,此处不展开介绍。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301-S305中智慧能力33是在网络加速功能32的触发下开始获取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智慧能力33不需要网络加速32的触发,而是可以自主地获取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例如,智慧能力33 可以在满足查询条件的时间点主动执行上述S302-S305来获取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S306:网络加速32从智慧能力33监听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变高,说明用户的剩余流量较少,进入S307。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智慧能力33自主获取得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情况下,智慧能力33可以自主判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是否变高。当智慧能力33判断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变高时,可以主动向网络加速32上报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即上述S306可以替换为智慧能力33向网络加速32上报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变高。
S307:网络加速32确定网络加速应用切换到前台运行,进入S308。例如,确定出聊天应用31作为网络加速应用切换到前台运行,说明聊天应用31的运行可能需求使用网络加速功能,而此时继续使用网络加速功能可能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S307中网络加速应用切换到前台运行为后续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的触发条件。而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变高时,手机10在后台运行应用或者在将应用切换到前台均可以进入后续的S308。即上述S307可以替换为网络加速32确定应用开始运行。
S308:网络加速32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10开启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当SIM卡的套餐剩余流量较少时,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为用户节省流量。例如,用户每个月的流量套餐为10GB,超出时消耗流量需要另外付费。用户正常使用网络加速功能,在月末25号时,感知到用户的剩余套餐流量为1GB。此时,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高,自动为用户关闭网络加速功能。
S309:网络加速32通过系统感知能力37监听到日期到达下个自然月,说明流量套餐已经刷新,剩余流量通常较多,进入S310。
S310:网络加速32重新自动开启网络加速开关101,以正常进行网络加速,提升用户的上网体验。
在手机10开启网络加速的功能的情况下,当SIM卡的套餐剩余流量较多时,自动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作为一种示例,次月初(次月1号时),用户的流量套餐刷新时,自动为用户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避免因为流量超额给用户带来损失。
可以理解,上述S301至S310的执行顺序只是一种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执行顺序,还可以拆分或合并部分步骤,还可以删减一些步骤,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302-S304中的一个或两个步骤可以删除,即手机10可以通过一种或多种方式获取流量套餐的信息。
首先,以用户在家中使用手机10中的聊天应用31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手机10连接的是Wi-Fi,并且用户即将携带手机10离开家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将结合图4,对上述图3C中涉及的手机10对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何时查询以及根据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如何决策网络加速开关101的自动关闭具体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地,图4中所示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是网络加速32。
如图4所示,网络加速32决策自动打开或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具体实现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401:判断是否满足间隔24小时、充电、灭屏的预设查询条件,如果满足则转至S402,如果否则继续执行S401。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在每个自然日的固定时间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并进行存储。例如,执行S401的日期为10月22号。
例如,上述间隔24小时、充电、灭屏的预设查询条件通常为每天晚上10: 00点到次日凌晨6:00点之间的时间,如每晚11:00点。可以理解的是,用户通常在白天的工作和生活可能频繁使用手机,而在晚上睡觉后不会使用手机而是将手机充电灭屏。因此,在不影响用户正常使用手机10的同时使用足够的计算资源查询最新的流量使用情况得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网络加速32通常会在晚上或者凌晨重新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进而,手机10在第一日期计算得到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之后,通常是在次日(如10月23号)白天才使用该流量敏感度。
此外,本申请提供的预设查询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示例,例如,还可以为间隔24小时而不需要处于充电或灭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网络加速32查询并更新一次用户的敏感度之后,可以通过读取查询标志信息确定当前是否有权限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例如,查询标志信息为“updateAllowQuerySensiticvity(value:false)”,即查询状态 value取值为false,表示已经查询并更新过敏感度了,所以将当前可查询状态重置为false,防止每次应用切换到前台都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直到下一次满足间隔24小时、充电亮、灭屏的有预设查询条件,再将可查询状态重置为true (即查询标志信息为“updateAllowQuerySensiticvity(value:true)”。
在另一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代码实例中可以设置时间信息用于记录当前时刻距离上次查询的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以判断是否满足间隔24小时的条件。
S402:在连接Wi-Fi时,判断是否有网络加速业务切换至前台。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402可以替换为判断是否有网络加速应用在后台运行或者网络加速应用的应用包正在下载中,作为后续是否需要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的条件。
例如,在聊天应用31中的视频通话的界面切换到前台,通过Wi-Fi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判断聊天应用是否为网络加速业务。如果是则继续执行S403,如果否则继续执行S402。也即手机10当前连接的是Wi-Fi,通过Wi-Fi和服务器通信,从服务器下载视频通话的数据。例如,手机10进入如图1D所示的视频通话界面,表明手机10开始在前台运行视频通话业务或者将视频通话业务由后台切换至前台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手机10中的一些预设应用或预设业务为假设在预测到网络卡顿时可以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或业务(即网络加速应用或业务),另一些应用或业务为假设在预测到网络卡顿时不需要进行网络加速的应用或业务(即非网络加速应用或业务)。通常,预设应用和预设业务为用户使用过程中对即时的网络质量要求较高,即对预设应用和预设业务运行的流畅度要求较高。
作为一种示例,网络加速应用通常为一些流量消耗较高的应用(例如应用市场、网盘、视频通话软件等),网络加速业务通常为流量消耗较高的业务;而非网络加速应用通常为一些流量消耗较低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阅读应用等),非网络加速业务通常为流量消耗较低的业务。例如,用户通过应用市场下载应用程序安装文件、从网盘下载音视频,通过聊天应用视频通话等,流量消耗程度较高。又如,用户通过掌上阅读应用在线阅读电子书、通过天气预报应用查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等,流量消耗程度较低。
此外,网络加速应用通常为用户使用过程中对由网络卡顿所产生的影响的敏感度较高的应用,而非网络加速应用通常为用户使用过程中对由网络卡顿所产生的影响的敏感度较低的应用。例如,用户在观看视频或者视频通话时,对网络卡顿的敏感度较高。又如,用户在阅览电子书籍时,对网络卡顿的敏感度较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运行的哪些业务为网络加速业务是预先设定的。作为一种示例,将视频通话、视频播放等业务设定为网络加速业务,而网页浏览、语音通话等业务设定为非网络加速业务。例如,手机10可以预先为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业务打上标签,在手机10前台切换业务时手机会自动检测并确定当前切换到前台的业务是否被携带有网络加速业务的标签,以确定前台运行的业务是否可能会进行网络加速。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运行的哪些应用为网络加速应用是预先设定的。例如,将社交(如聊天应用)、购物、应用市场、网盘等应用设定为预设的网络加速应用,游戏、音乐、金融、导航等应用设定为其他的应用。那么,手机 10直接检测是否有网络加速应用切换至前台,而不关心切换至前台的应用执行的是什么业务。
作为一种示例,上述S402可以替换为S402a(在进入聊天应用的界面,例如图1C示出的主界面,通过Wi-Fi与服务器通信的情况下,判断切换至前台运行的应用是否为网络加速应用)。类似的,手机10可以预先为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应用打上标签,以检测切换至前台运行的应用是否为网络加速应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中可以设置有开关标志信息,用于标识网络加速开关的状态(已经打开、已经自动关闭、已经手动关闭),例如,开关标志信息取值为“value”表示网络加速开关101已经打开,开关标志信息取值为“null”表示网络加速开关101已经自动关闭、开关标志信息取值为“false”表示网络加速开关101已经手动关闭。作为一种示例,在S402中可以先查询开关标志信息,并在查询到的开关标志信息取值为“value”时,开始执行判断切换至前台运行的视频通话是否为网络加速业务。另外,在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之后,就可以重置开关标志信息为“null”。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中设置有切换标志信息,用于标识当前切换至前台运行的业务或应用是否为运行网络加速的业务或者应用。例如,切换标志信息取值为“value”表示当前切换至前台运行的业务或应用为预设的网络加速业务或者应用,切换标志信息取值为“null”表示当前切换至前台运行的业务或应用不是预设的网络加速业务或者应用。
作为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加速32可以获取当前切换至前台的应用或业务的参数(如“Message msg”),进而根据该参数判断该应用是否为网络加速应用。
S403: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可以理解的是,S403具体由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32从智慧能力33查询最近一次计算出来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加速32每次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具有时间戳,用于区分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计算或存储时间,从而根据时间戳确定最近一次计算得到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网络加速32可以在执行S401之后就执行S403。即在满足预设查询条件之后,网络加速32就可以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例如,网络加速32可以在每天晚上的11:00点从智慧能力33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另外,网络加速32可以根据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判断是否需要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即网络加速32可以不执行S402。或者,网络加速32可以先保存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直到网络加速应用切换到前台运行,再判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程度,即网络加速32可以先后执行S401、S403、S402、S404和S405以及后续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10当前连接Wi-Fi的情况下,网络加速32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手机10中默认上网的SIM卡对应的流量敏感度。
S404:判断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处于哪种程度。
如果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则表明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内的流量较少或流量耗尽,若切换至蜂窝网络进行加速,有可能会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则进入步骤S405,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禁止将网络自动切换至蜂窝网络,并继续使用当前连接的Wi-Fi获取视频通话的数据。
如果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不为高,即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较低或一般,则表明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内剩余流量较多,可以继续执行S401,并保持网络加速开关101处于开启状态,以便后续网络卡顿时可以进行网络加速。
其中,手机10对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分析的详细过程将在下图5进行详细介绍,此处先不展开。
S405: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以继续通过Wi-Fi进行视频通话,避免手机10切换套餐剩余流量较少的蜂窝网络而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S406:判断是否即将出现网络卡顿。
如果是表明即将出现网络卡顿,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要进行网络加速,以避免出现网络卡顿,进入S407。否则表明不会出现网络卡顿,可以继续执行S406,此时手机10可以继续通过Wi-Fi进行视频通话。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从家中离开即将外出的场景下进行视频通话时,手机可以10预测出即将出现网络卡顿。
可以理解的是,即将出现网络卡顿表明当前网络卡顿的程度较轻或者网络未出现卡顿,通常用户还未感知到网络卡顿带来的影响,例如当前用户的视频通话未出现明显卡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判断网络的网络通信质量的参数预测网络是否卡顿,如果判断出网络通信质量较低,则说明网络即将出现卡顿。例如,网络通信质量的参数为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如应用级QoE、流级QoE、通道QoE。通常可以通过对应用(如聊天应用)整体的监控,分析此应用与网络交互的总速率、整体丢包率等获取应用级QoE,通过对用户当前使用业务(如视频通话业务)的单流进行特征分析识别出流级QoE,通过对整个网卡端口(如Wi-Fi)的监控,收集通道信息(如收发包、上下行速率、空口率等) 评估整个网卡的得到通道QoE。
例如,应用级QoE表示的总速率小于一定阈值、整体丢包率大于一定阈值,表示网络通信质量较低,网络即将出现卡顿。或者,通道QoE表示的收发包的数量小于一定阈值,上下行速率小于一定阈值等,表示网络通信质量较低,网络即将出现卡顿。其中,这些阈值可以为预先设置的,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又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通过对当前连接的Wi-Fi所属的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的卡顿围栏,基于该卡顿围栏预测使用该手机10的用户是否即将离开家,若确定用户在离开中且信号持续下降,则确定即将出现网络卡顿。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家中时,手机10通常连接的是家中的AP对应的 Wi-Fi。此外,上述卡顿围栏是一个用于表明用户在家中的一个以家中某个AP 为中心的区域。例如,用户在即将离开家时,手机10连接的是AP1的Wi-Fi信号,则手机10可以创建关于AP1的卡顿围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卡顿围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创建,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此外,在其他一些实施例,网络加速32是实时判断网络是否出现卡顿,即上述S406可以替换为:判断是否出现网络卡顿。具体地,对于如何判断网络出现卡顿的方法可以为任意可实现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S407:提示用户网络加速开关101已经自动关闭。
例如,在手机10判断出即将出现网络卡顿的情况下,手机10显示如图1H 示出的弹框115中的提示信息“本月剩余流量较少,网络加速已关闭”。
S408:确定用户是否恢复,即是否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
如果是则继续执行S409恢复网络加速功能,如果否则保持网络加速开关101 处于关闭状态并执行S410。
例如,在手机10判断出即将出现网络卡顿的情况下,手机10显示如图1H 示出的弹框115,当用户点击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之后,手机10确认需要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并转至S409。
又如,如果用户没有点击控件“恢复本月加速”112,手机10确认无需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并转至S410。即使当前视频通话卡顿,手机10也会继续通过Wi-Fi进行视频通话,以避免可能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可以理解的是,S408具体可以由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32与通知管理器交互实现。
S409: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并将网络从Wi-Fi切换至蜂窝网络,以进行网络加速而继续视频通话。
此时,手机10显示的连接的网络信号的标识从如图1I所示的Wi-Fi信号标识116切换成如图1J所示的蜂窝网络的标识117。即进行网络加速来继续流畅地进行视频通话。
S410:监听日期和SIM卡信息的变化。
可以理解的是,S410具体可以由手机10中的网络加速32与系统感知能力 37交互实现。
S411:判断日期是否为新的自然月(即每月的第一天)或者是否更换新的 SIM卡。
如果是通常说明当前SIM卡的套餐剩余流量较多,则转至S412。如果否则继续监听日期和SIM卡的信息的变化,即继续执行S410。
其中,在日期更新为新的自然月时,手机10中当前使用的SIM卡中的流量套餐还没有被使用,通常剩余流量较多。此外,手机10在日期为新的自然月时,还可以更新手机10对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如将较高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更新为较低的流量敏感度。
上述新的SIM卡可以为从运营商购买后第一次被使用的SIM卡,通常情况下默认新的SIM卡中的流量套餐未被使用,套餐中剩余的流量为套餐的流量总量,即剩余流量较多,那么手机10在网络卡顿时可以正常执行网络加速功能。
S412:自动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
可以理解的是,在自动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后,手机10后续出现网络卡顿时可正常进行网络加速,避免网络卡顿对用户上网体验造成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代码实例中,可以设置日期标志信息表示当前是否因为日期变化查询并更新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例如,在网络加速32查询并更新一次用户的敏感度之后,可以设置日期标志信息为“updateIntellModelist(isDaychange:ture)”,表示是因为日期变化原因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即查询下个月第一天使用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而日期标志信息为“updateIntellModelist(isDaychange:false)”表示的是不是日期变化原因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即查询的是本月下一天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如此,可以区分本次查询过程查询的是本月下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还是下月第一天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代码实例中,可以设置监测标志信息用于表示是否开启日期检测,可以设置日期变化标志信息用于表示本次查询的日期为本月还是新的自然月。进而,如果日期变化标志信息表示本次查询的日期为新的自然月,则执行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的代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代码实例以及涉及的各个标志信息的取值仅为一种示例,还可以有其他标识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上述S401至S412的执行顺序只是一种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执行顺序,还可以拆分或合并部分步骤,在此不做限定。具体地, S401至S405示出的流程为手机10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的流程,S406至S409 示出的流程为用户手动恢复手机10的网络加速功能的流程,S410至S412示出的流程为用户自动恢复手机10的网络加速功能的流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支持双卡双待(即手机具有两个SIM卡接口,用户可以配备相同或不同运营商的两张SIM卡在手机10中),例如,手机10卡 1的运营商为中国移动TM、卡2的运营商为中国联通TM,用户使用卡1的蜂窝网络且聊天应用31切换至前台运行时,可以决策是否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 禁止自动切换至卡2,或者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并将网络从卡1切换至卡2。
接下来,以用户在户外使用手机10中的聊天应用31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手机10连接的是SIM卡1的蜂窝网络,并且用户即将进入卡1信号较差的区域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网络管理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下面将结合图5,对上述图3C中涉及的手机10对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何时查询以及根据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如何决策网络加速开关101的自动关闭具体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具体地图5中所示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也是网络加速32。
图5所示的流程图和图4类似,区别仅在于图4示意的流程图中,手机10 当前连接的是Wi-Fi,图5示意的流程图中,手机10当前连接的是卡1的蜂窝网络。图5所示的流程图中的S501、S503-S505、S507、S508、S510-S512分别与图4所示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401、S404-S405、S407、S408、S410-S412相同,下面仅对图5所示的S502、S503、S506、S509进行介绍。具体地,如图5所示:
S502:在连接卡1的蜂窝网络时,判断是否有网络加速业务(即网络加速业务)切换至前台,例如,在聊天应用中的视频通话的界面切换到前台,通过卡1 的蜂窝网络与其他用户视频通话,判断聊天应用是否为网络加速业务。如果是则继续执行S503,如果否则结束。也即手机10当前连接的是卡1的蜂窝网络,通过卡1的蜂窝网络和服务器通信,从服务器下载视频通话的数据。例如,手机 10进入如图1D所示的视频通话界面,表明手机10开始在前台运行视频通话业务或者将视频通话业务由后台切换至前台运行。
另外,S502中涉及的判断是否有网络加速业务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S402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例如,如图1K所示,用户将手机10的上网卡设置为卡1,通过卡1的蜂窝网络视频通话。手机10显示出卡1的数据标识121。
S503:查询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10当前连接卡1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网络加速32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手机10中另一张SIM卡,即卡2对应的流量敏感度。此外,对S503的其他描述可以参照上述S403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506:判断是否即将出现网络卡顿。如果是,则表明即将出现网络卡顿,则可以进一步确定是否要进行网络加速,以避免出现网络卡顿,进入S507。否则表明不会出现网络卡顿,可以继续执行步骤S506,并继续通过当前连接的蜂窝网络进行视频通话,以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即将进入卡1信号较差的区域(例如用户远离卡1的运营商的服务基站)的情况下,当手机10通过确定当前连接的蜂窝网络的信号强度降到另一设定强度阈值时,并且信号持续下降,确定出手机10当前使用的卡1的蜂窝网络即将出现卡顿,弹出如图1L所示的弹框122,提醒用户确认是否需要恢复网络加速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在使用卡1的蜂窝网络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信号强度指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参考信号接收质量、手机10 信号的信噪比、手机10的网络制式、手机10的传输时延、手机10的传输速率等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判断手机10是否出现网络卡顿。预测网络卡顿的具体方法可以根据时机情况设定,本文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卡1的蜂窝网络信号强度低于一定阈值,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低于一定阈值、信号的信噪比大于一定阈值说明网络即将卡顿,这些阈值可以预先设定,具体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S509:重新打开网络加速开关101,并将网络从卡1切换至卡2的蜂窝网络,以进行网络加速进而继续进行视频通话,避免由于当前连接的蜂窝网络卡顿使用户无法继续视频通话。
例如,当用户点击图1L所示的开启控件123之后,手机10将网络从卡1 切换至卡2,并且在切换完成后弹出如图1M所示的“已为您切换至卡2上网”的提醒框125。如图1M所示,手机10显示出卡2的数据标识124,以进行网络加速来使得用户继续流畅地进行视频通话。
下面将结合图6,对上述图3C中S305涉及的手机10中的智慧能力33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具体步骤进行详细介绍,图6中所示的各个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智慧能力33。具体地,如图6所示,手机10中的智慧能力33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具体步骤可以包括S3051-S3057,即手机10对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具体如何确定过程包括以下S3051-S3057:
S3051:确定当月套餐总量A。其中,当前套餐总量A指的是用户当前在使用手机10看视频的这个月中,运营商为用户开通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
可以理解的是,当手机10当前连接Wi-Fi时,S3051中的当月套餐总量A 指的是手机10中默认上网的SIM卡的流量套餐。而当手机10当前连接一张SIM 卡的移动通信网络时,S3051中的当月套餐总量A指的是手机10中另一张SIM 卡S3051的流量套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向运营商发送短信来获取运营商为手机10 开通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以该流量作为当月套餐总量A。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运营商每月自动给手机10发送短信中通常会包含知运营商为手机10开通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的信息,因此手机10可以直接查询手机10中已经接收的短信来获知流量套餐中的流量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通过安装的一些流量监控应用来获取当月套餐总量A,例如通过手机管家APP来获取当月套餐。例如,用户预先在手机管家 APP中手动设置了当月套餐中的流量总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根据一定时间段内每天使用的流量dat来预估出当月套餐总量。例如,为了预估的更加准确,手机10可以记录连续三个月中每天使用的流量dat,然后对这三个月中每天使用的流量dat进行求和,然后再对求和的结果除以3,得到预估出的当前套餐总量A。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确定出来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更加准确,还可以将连续三个月中每天使用的流量dat进行求和,然后再对求和的结果乘以一定的比例,例如乘以80%,然后再除以3,从而得到预估出的当前套餐总量A。需要说明的是,当月套餐总量A的确定方法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通过系统接口(即流量接口)获取一定时间段内每天使用的流量dat,或者手机10可以查询应用使用流量的情况来估算一定时间段内每天使用的流量dat,又或者手机10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估算用户一定时间段内每天使用的流量dat。可以理解的是,一些服务器可以收集各个用户连续数据的中的每天的流量dat组成的大数据,智慧能力33可以从这些服务器获取这些大数据。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首次开机使用时,由于没有每天使用的流量的数据,因此手机10估算得到的月均套餐总量A=0。此时,为了避免手机 10估计不准导致错误进行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开关101影响用户的上网体验,可以进入S3053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低。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连续几天(如连续7天)中的每天重新估算的月均套餐总量A=0时,进入S3054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本次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时间t为本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如晚上10:00),那么手机10可以将本月1号到最后一天的0点到时刻 t已经使用的流量和日均流量求和,并将求和结果作为月均流量A。即将该月均流量A作为下个月第一天使用的流量敏感度的计算依据。
S3052:判断月均套餐总量A和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B1的大小关系。
其中,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B1可以为预先设定的数值。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的套餐中的流量总量很低的情况下,通常说明用户不习惯使用蜂窝网络进行流量消耗程度较高的应用或业务,即通常不需要进行网络加速。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月套餐总量A为手机10从短信或者手机管家APP中获取时,通常获取的当月套餐总量A为准确数据,则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B1为5G,即相对较高的数值。又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月套餐总量A为手机10为根据每天使用的流量dat估算得到时,通常获取的当月套餐总量A为可能小于实际的套餐总量,则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B1为2G,即相对较高的数值。
其中,当手机10判断出A>B1时,也即月均套餐总量>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时,进入步骤S3054,进一步根据套餐剩余量来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当手机10判断出A≤B1时,也即月均套餐总量≤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时,进入步骤S3053,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
S3053: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
S3054:确定当月套餐剩余量A-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通过向运营商发送短信的方式来获取当月已经使用的流量C。不难理解的是,当月剩余的流量则为A-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通过安装的一些流量监控应用(如手机管家 APP)来获取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然后计算得到当月套餐剩余量A-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对当月每天使用的流量dat以及本次计算用户流量敏感度的时刻t所属自然日的0点至t时刻流量进行求和,然后将求和后的结果作为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然后计算得到当月套餐剩余量A-C。需要说明的是,当月套餐剩余量A-C的确定方法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在手机10在每个自然日的固定时间(如每天的晚上11:00 点)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情况下,手机10通过上述方式获取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为上一个固定时刻使用的流量。例如,在手机10在每个自然日的晚上11:00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情况下,手机10在10月23日获取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为10月2日晚上11:00点计算得到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也就是说,手机10使用的用户流量敏感度是从10月1日的00:00点到10月22日晚上11:00点已经使用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本次计算用户流量敏感度的时刻t,手机10可以通过向运营商发送短信的方式来获取当月已经使用的流量C0,并将获取的当月已经使用的流量C0与日均流量求和,然后将求和结果作为估计的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不难理解的是,当月剩余的流量则为A-C。
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对当月每天使用的流量dat、本次计算用户流量敏感度的时刻t所属自然日的0点至t时刻流量进行求和,然后将求和后的结果求均值得到本月的日均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通过安装的一些流量监控应用(如手机管家 APP)来获取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0,并将获取的当月已经使用的流量C0 与日均流量求和,然后将求和结果作为估计的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再计算得到当月套餐剩余量A-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机10可以对当月每天使用的流量dat、本次计算用户流量敏感度的时刻t所属自然日的0点至t时刻流量以及日均流量进行求和,然后将求和后的结果作为当月套餐已经使用的流量C,然后计算得到当月套餐剩余量A-C。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手机10首次开机使用时,由于没有每天使用的流量的数据,因此手机10估算得到的本月已使用流量C=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本次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时间t为本月最后一天的晚上(如晚上10:00),那么手机10可以将本月的日均流量作为已使用的流量 C,进而将该日均流量作为下个月第一天的用户的流量敏感度的计算依据。
S3055:判断套餐剩余量A-C和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1以及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2的大小关系。
其中,在手机10首次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时,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1 和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2可以为预设的数值。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1为d1*A,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2为d2*A,d1为10%, d2为20%。
而手机10在首次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之后,如果需要再次计算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则上述d1和d2可以是由前一次计算用户流量敏感度之后,基于当月套餐总量和当月剩余量A-C更新后的数值。
当手机10判断出(A–C)>D2,也即当月剩余的流量>当月套餐总量的20%时,表明当月套餐内剩余的流量较多,则进入步骤S3056,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低。
当手机10判断出(A–C)≤D1,也即当月剩余的流量≤当月套餐总量的10%时,表明当月套餐内剩余的流量较少,则进入步骤S3053,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
当手机10判断出D1<(A–C)≤D2,也即当月套餐总量的10%时<当月剩余的流量≤当月套餐总量的20%,表明当月套餐内还剩余一定的流量,则进入步骤 S3057,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
S3057: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时,虽然当月套餐内还剩余一定的流量,但是流量不充裕,因此在网络加速开关101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下还可以由用户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网络加速。
例如,在手机10运行过程中,如果手机10预测出即将出现卡顿并确定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手机10弹框显示用户剩余流量较少是否需要进行网络切换的提示信息、触发网络加速的确定控件和拒绝网络加速的取消控件。进而,如果用户选择确定控件则触发手机10切换至蜂窝网络进行网络加速,如果用户选择取消控件则触发手机10继续使用Wi-Fi而不进行网络加速,以避免产生额外的流量资费。
S3058:根据当月的网络加速情况,确定是否更新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1 以及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2。以结合用户自身在使用过程中对流量的关注度,重新更新下次确定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时,所使用的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1以及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D2,从而使下次确定出来的用户流量敏感度结果更加能反映出用户的主观意愿。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10在执行网络加速(也即从Wi-Fi切换至蜂窝网络之后,使用蜂窝网络进行业务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监测到用户所使用的流量较多,套餐内剩余的流量较低时,可以提醒用户关闭网络加速功能。例如,当手机10通过查询确定出上次在网络加速过程中,用户选择停止本月加速,将上述 d1更新为(A-C)/A,将上述d2更新为d1+10%。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智慧能力33从手机管家35和短信35 获取得到的流量套餐的总量以及已用流量认为是准确的套餐信息,而根据从系统接口36获取的每天使用的流量dat计算得到的套餐信息作为估算得到的套餐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智慧能力33可以保存当前流量套餐的相关信息,如用户的流量敏感度、流量套餐的类型为准确类型还是估算类型、流量套餐中的套餐总量、流量套餐中的已用流量等。作为一种示例,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流量套餐信息的内容的代码实例中,包括“PhoneTrafficCorn”表示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如取值为高、低或一般),“dType”:3表示用户的数据类型为当前流量套餐为估算类型,“dataPlan”:519634272表示套餐中的流量总量。“useDat”:413410277表示用户本月已经使用的流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代码实例中的流量总量和已用流量的格式为一种示例,还可以为其他格式,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上述步骤S3051至步骤S3057的执行顺序只是一种示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执行顺序,还可以拆分或合并部分步骤,在此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10(如手机10中的各个器件)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10(如手机10中的各个器件)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公开的机制的各实施例可以被实现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些实现方法的组合中。本申请的实施例可实现为在可编程系统上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程序代码,该可编程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系统(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和/或存储元件)、至少一个输入设备以及至少一个输出设备。
可将程序代码应用于输入指令,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各功能并生成输出信息。可以按已知方式将输出信息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为了本申请的目的,处理系统包括具有诸如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 或微处理器之类的处理器的任何系统。
程序代码可以用高级程序化语言或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来实现,以便与处理系统通信。在需要时,也可用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来实现程序代码。事实上,本申请中描述的机制不限于任何特定编程语言的范围。在任一情形下,该语言可以是编译语言或解释语言。
在一些情况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固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所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被实现为由一个或多个暂时或非暂时性机器可读(例如,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或存储在其上的指令,其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和执行。例如,指令可以通过网络或通过其他计算机可读介质分发。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用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机制,包括但不限于,软盘、光盘、光碟、只读存储器(CD-ROMs)、磁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 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Memory, 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EPROM)、磁卡或光卡、闪存、或用于利用因特网以电、光、声或其他形式的传播信号来传输信息(例如,载波、红外信号数字信号等)的有形的机器可读存储器。因此,机器可读介质包括适合于以机器(例如计算机)可读的形式存储或传输电子指令或信息的任何类型的机器可读介质。
在附图中,可以以特定布置和/或顺序示出一些结构或方法特征。然而,应该理解,可能不需要这样的特定布置和/或排序。而是,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些特征可以以不同于说明性附图中所示的方式和/或顺序来布置。另外,在特定图中包括结构或方法特征并不意味着暗示在所有实施例中都需要这样的特征,并且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这些特征或者可以与其他特征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设备实施例中提到的各单元/模块都是逻辑单元/ 模块,在物理上,一个逻辑单元/模块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模块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模块的组合实现,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本身的物理实现方式并不是最重要的,这些逻辑单元/模块所实现的功能的组合才是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的关键。此外,为了突出本申请的创新部分,本申请上述各设备实施例并没有将与解决本申请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模块引入,这并不表明上述设备实施例并不存在其它的单元/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示例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申请的某些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申请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1)

1.一种网络管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入第一网络;
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
在用户对第二网络的流量敏感度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继续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禁止使用所述第二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其中,所述流量敏感度用于指示用户对已办理的流量套餐中剩余流量的关注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中的预设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为预设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第一应用,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第一网络将所述第一应用切换至前台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Wi-Fi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第一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所述电子设备中安装的第二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未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查询所述流量敏感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查询所述流量敏感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敏感度时在所述电子设备满足预设查询条件的情况下查询得到的;
其中,所述预设查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电子设备处于充电状态;本次查询所述流量敏感度的时刻距离上次查询所述流量敏感度的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所述电子设备的屏幕处于灭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未运行所述第一应用的情况下,当所述流量敏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所述网络加速功能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即将出现卡顿时自动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关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时,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一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或者,
当所述电子设备使用所述第一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时,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二提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控件;
其中,所述第一提示信息和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网络加速功能已经自动关闭,所述第一控件用于触发重新开启所述网络加速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流量敏感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所述电子设备自动关闭网络加速功能,在当前显示的界面上显示第三提示信息和第一控件;
其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出现卡顿时自动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所述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自动关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所述第一控件用于触发重新开启所述网络加速功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网络加速功能已经自动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预测所述第一网络是否即将出现卡顿;
在确定出所述第一网络即将出现卡顿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在当前界面上显示第四提示信息和所述第一控件,所述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已经自动关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接收用户对所述第一控件的操作;
响应于所述操作,所述电子设备开启所述网络加速功能,将所述电子设备连接的网络由所述第一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网络,并使用所述第二网络运行所述第一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已经自动关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检测日期是否为新的自然月的第一天;
在检测出日期为自然月的第一天的情况下,重新开启所述网络加速功能,并更新所述流量敏感度为小于第二阈值的数值。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已经自动关闭所述网络加速功能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检测是否更换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所述第二网卡;
在检测出所述第二网卡更换为第三网卡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开启所述网络加速功能,并更新用户对所述第三网卡的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敏感度为小于第二阈值的数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敏感度是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的:
确定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总流量;
判断所述总流量和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大小关系,
在确定出所述总流量<所述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出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
在确定出所述总流量≥所述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基于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剩余流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用户当月移动通信网络的流量套餐中的剩余流量,确定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包括:
在确定出所述剩余流量≤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高;或者,
在确定出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所述剩余流量≤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一般;或者,
在确定出所述剩余流量>所述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用户的流量敏感度低。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总流量是用户设置的或者所述电子设备从运营商获取得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5G;或者,在所述总流量是所述电子设备估算得到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2G;
所述第二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所述总流量的10%,
所述第三用户流量敏感基数为所述总流量的20%。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电子设备上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2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所述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及
处理器,当所述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管理方法。
CN202210006781.XA 2022-01-05 2022-01-05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419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6781.XA CN116419370A (zh) 2022-01-05 2022-01-05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6781.XA CN116419370A (zh) 2022-01-05 2022-01-05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9370A true CN116419370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48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6781.XA Pending CN116419370A (zh) 2022-01-05 2022-01-05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937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13539B (zh) 一种内存回收方法及装置
US7979516B2 (en) Method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with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US9413848B2 (en) Method of outputting estimated QoEs on a terminal on an application basis
CN113892087B (zh) 第三方应用程序性能改进工具包
CN109960539A (zh)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9947495A (zh) 应用程序预加载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7832142B (zh) 应用程序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设备
CN109992370A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69497A1 (zh) 网络选择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30232065A1 (en) Data Cach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088419A1 (en) Mobile device application prioritization based on context
CN111132132A (zh) 一种流量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A257934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synchronization with mobile wireless devices
US9218629B2 (en) Prioritizing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user contacts
CN115562744A (zh) 一种应用程序加载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089096B (zh) 负载资源调度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419370A (zh) 网络管理方法、介质、程序产品及电子设备
WO2020024938A1 (zh) 数据流量的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50417A (zh) 灾害预警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13753A (zh) 一种终端设备、轨迹监控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5061740B (zh) 应用程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916093B (zh) 识别卡顿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729281A (zh) 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A2764990C (en) Prioritizing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about user contacts
CN117729282A (zh) 一种风险提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