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8082A -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8082A
CN116418082A CN202310352464.8A CN202310352464A CN116418082A CN 116418082 A CN116418082 A CN 116418082A CN 202310352464 A CN202310352464 A CN 202310352464A CN 116418082 A CN116418082 A CN 1164180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circuit
output current
real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24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东
童文平
郑锐畅
陈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24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80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8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80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88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harg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non-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供电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将供电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转换后给用电设备供电。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的在位信息;在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均在位时,控制供电电路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获取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确定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根据供电状态对供电电路进行控制。本申请可以在充电过程中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对供电电路进行调整,使得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可以实时改变,及时匹配最佳的输出,提升供电电路的充电效率。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功率变换器可以连接多个电池包或者负载,并且可以连接充电器,以实现充电器通过功率变换器为电池包进行充电,其中,功率变换器可以根据充电器的当前输入电压和电池包所需要的工作电压进行电压变换。功率变换器中一般设置有主控芯片,可以利用主控芯片来调整电压变换电路中的开关占空比,来实现所需要的电压变换。
在相关技术中,在接入充电器提供直流电源给电池包进行充电时,由于存在限流,导致无法达到功率变换器的额定功率充电,而且在限流解除后,功率变换器仍然无法匹配电池包的所需电流,如此,会导致给电池包的充电时间变得很长,充电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解决由于电池包的限流,无法实时匹配最佳的输出,导致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将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转换后给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供电设备的在位信息;在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供电设备均在位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所述供电电路的额定输出电流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包括:根据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供电电路输出所述目标输出电流。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支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保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支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所述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向所述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不支持以所述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不支持输出所述目标输出电流;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所述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一预设值;所述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所述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二预设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其中一实施例中,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供电电路和控制器;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将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转换后给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上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升压变换电路、降压变换电路和升降压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通过获取用电设备和供电设备的在位信息,当在位信息满足在位条件时,使得供电电路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并对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进行采样,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对供电电路进行调整。如此使得,在充电初期供电电路具有以额定输出电流输出的能力,并在充电过程中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对供电电路进行调整,使得供电电路输出的电流可以实时改变,及时匹配最佳的输出,提升供电电路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2所示,供电电路10用于连接供电设备20和用电设备30,以将供电设备20的供电进行转换后给用电设备30供电。其中,供电设备20可以包括发电机、光伏发电设备和电网等设施/设备,用电设备30包括储能电池、驱动电机等设备。例如,如图3所示,用电设备30可以包括多个储能电池21,储能电池的输出端均与供电电路10连接。
如图1、图2所示,供电电路10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00~S500。
步骤S100:获取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的在位信息。需要说明的是,供电电路10可以通过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提供的电平信号获取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的在位信息。
步骤S200:在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均在位时,控制供电电路10以供电电路10的额定输出电流作为供电电路10的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其中,额定输出电流为供电电路10可以输出的最大电流。
步骤S300: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需要说明的是,即使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工作,在供电电路10的功率足够的前提下,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由用电设备30决定,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由供电设备20决定。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可以通过对应的采样电路进行采集。
步骤S400: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确定供电电路10的供电状态。其中,通过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获取的供电状态可以体现供电设备20和用电设备30的供电/用电参数。
步骤S500:根据供电状态对供电电路10进行控制。
通过获取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的在位信息,当在位信息满足在位条件时,使得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并采样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对供电电路10进行调整。如此使得,在充电初期供电电路10具有以额定输出电流输出的能力,并在充电过程中根据实时输出电流和实时输入电压对供电电路10进行调整,使得供电电路10输出的电流可以实时改变,及时匹配最佳的输出,提升供电电路10的充电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200包括:在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均在位时,根据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目标输出电流,利用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PID)算法生成驱动信号。驱动信号用于驱动供电电路10输出目标输出电流。
需要说明的是,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用于调节供电电路10输出的电流或电压或功率,使得供电电路10的输出保持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供电状态。当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供电电路10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供电设备20所能提供的电能也支持该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步骤S500包括: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控制供电电路10保持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对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返回执行步骤S3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时,则意味着用电设备30的工作电流较大,供电电路10可以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在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则意味着供电设备20可以向供电电路10提供额定的电压,使得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因此供电电路10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可以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从而以最大的功率对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其中,预设电流范围可以是与额定输出电流临近的一个值,避免出现偏差的情况。例如是在额定输出电流的上下一定范围内的值,避免有偏差,提高容错率。预设电压则是用于判断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是否接近,同样用于减少偏差,提高容错率。
返回执行步骤S300则可以保证能够对供电状态持续进行检测,供电电路10从而及时根据用电设备30和供电设备20的工作情况进行调整。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供电状态;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供电电路10处于限流状态,且供电设备20所能提供的电能也支持该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步骤S500包括: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控制供电电路10以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向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返回执行步骤S3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时,则意味着在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时,用电设备30的工作电流小于供电电路10的额定输出电流。同时,在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则意味着供电设备20可以向供电电路10提供额定的电压,使得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因此供电电路10仅可以以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向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供电电路10处于限流状态,且供电设备20所能提供的电能不支持该供电电路10以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步骤S500包括: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返回执行步骤S300。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时,则意味着在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时,用电设备30的工作电流小于供电电路10的额定输出电流。同时,在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则意味着供电设备20无法向供电电路10提供额定的电压,使得供电电路10难以正常工作。因此,在供电设备20的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则需要降低供电电路10的目标输出电流。
通过返回执行步骤S300,从而循环执行步骤S300~S500,最终可以使供电电路10以较低的功率进行持续输出。
在一实施例中,步骤S400包括: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供电电路10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供电设备20所提供的电能不支持该供电电路10输出目标输出电流。
步骤S500包括: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时,则意味着在供电电路10以额定输出电流进行输出时,用电设备30的额定工作电流与供电电路10输出的电流相匹配。同时,在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则意味着供电设备20无法向供电电路10提供额定的电压,供电电路10难以正常工作。因此,在供电设备20的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则需要降低供电电路10的目标输出电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400包括: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供电状态;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供电状态;在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在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实时输入电压与供电设备20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
步骤S500包括: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控制供电电路10保持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对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返回执行步骤S300);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控制供电电路10以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向用电设备30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一预设值。在供电电路10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二预设值。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第三供电状态中,用电设备30的工作电流较低且供电设备20的供电能力(输出功率)也较低,因此供电电路10需要输出的电流相较于在第四供电状态中更低,因此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二预设值。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执行根据供电状态对供电电路10进行控制之后,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步骤S500包括:根据供电状态对供电电路10进行控制,并返回执行获取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出电流和供电电路10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即返回执行步骤S300。
通过返回执行步骤S300可以对供电电路10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根据各种供电状态做出反应,提高供电效率,减低供电损耗。
图6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40包括供电电路10和控制器50。供电电路10用于连接供电设备20和用电设备30,以将供电设备20的供电进行转换后给用电设备30供电。控制器50用于执行如上述的供电电路10的控制方法。其中,控制器50可以是集成电路或可编程序控制器50。
在一实施例中,供电电路10包括升压变换电路、降压变换电路和升降压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具体使用哪一种或者多种变换电路,可以根据供电设备20和用电设备30的参数进行设置。例如,如图6所示,当供电设备20的输出功率较大且用电设备30的功率较小,则供电电路10可以使用降压变换电路13。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供电电路10包括依次串联的接口电路11、开关电路12和降压变换电路13,接口电路11用于与供电设备20连接,降压变换电路13的输出端用于与用电设备30连接。控制器50分别与降压变换电路13和开关电路12连接,以用于控制开关电路12和降压变换电路13工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将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转换后给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供电设备的在位信息;
在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供电设备均在位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
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
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所述供电电路的额定输出电流作为所述供电电路的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包括:
根据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利用比例积分微分算法生成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供电电路输出所述目标输出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
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支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一供电状态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保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对所述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
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小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支持以所述额定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二供电状态时,控制所述供电电路以所述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向所述用电设备进行供电,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
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未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不支持以所述实时输出电流作为目标输出电流进行输出;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实时输入电压确定所述供电电路的供电状态,包括:
在所述实时输出电流达到预设电流范围,且所述实时输入电压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额定输出电压之间的差值大于预设电压时,确定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所述供电电路处于限流解除状态且所述供电设备不支持输出所述目标输出电流;
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包括:
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并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三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所述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一预设值;
所述在所述供电电路处于第四供电状态时,降低所述目标输出电流,包括将所述目标输出电流降低第二预设值;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根据所述供电状态对所述供电电路进行控制之后,还包括:
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出电流和所述供电电路的实时输入电压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供电电路和控制器;所述供电电路用于连接供电设备和用电设备,以将所述供电设备的供电电压进行转换后给所述用电设备供电;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升压变换电路、降压变换电路和升降压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CN202310352464.8A 2023-03-30 2023-03-30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4180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2464.8A CN116418082A (zh) 2023-03-30 2023-03-30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2464.8A CN116418082A (zh) 2023-03-30 2023-03-30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8082A true CN116418082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2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2464.8A Pending CN116418082A (zh) 2023-03-30 2023-03-30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808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44307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US8072187B2 (en) Battery-charging device for a stand-alone generator system having a MPPT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Thounthong et al. Control algorithm of fuel cell and batteries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system
US9190915B2 (en) Electric-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O2008044619A1 (fr)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convertisseur
CN111262428B (zh) 一种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Kacetl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modular multilevel reconfigurable battery converters for variable bus voltage powertrains
CN11256422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梯次用于储能电站的系统集成及控制方法
CN114928102B (zh) 一种分布式储能光伏智能发电系统
JP5915619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及び太陽光発電装置の制御方法
Hasan et al.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interface with a bidirectional converter for photovoltaic systems
CN116418082A (zh) 供电电路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0477444C (zh) 充电装置
Buts et al. PI-based hybrid control for load-stress management of a fuel cell-based hybrid power system
CN112583279B (zh) 一种适用于双向隔离型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783252B (zh) 一种用于电池簇间均衡的虚拟内阻调节装置
TWI459704B (zh) 多相式數位控制直流-直流轉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2019646A (ja) 電力変換装置の制御装置、および、この制御装置を用いた系統連系インバータシステム
CN114944692A (zh) 一种梯次动力电池耦合超级电容器的储供能系统及方法
JP2013090460A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の発電制御装置
CN116974326B (zh) 一种光伏阵列面板最大功率点补偿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Cardoso et al. Modified current pulse charging method for lead-acid batteries based on phase-shift full-bridge converter in UPSs family applications
CN112216849B (zh) 用于氢燃料电池系统的dc/dc变换器电流控制系统和方法
CN218276088U (zh) 一种柴油发电机重载启动微网系统和装置
Septiawan et al. Control of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with 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