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6913A -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6913A
CN116416913A CN202111665320.5A CN202111665320A CN116416913A CN 116416913 A CN116416913 A CN 116416913A CN 202111665320 A CN202111665320 A CN 202111665320A CN 116416913 A CN116416913 A CN 1164169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brightness
lamp bead
target
binoc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653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蓝明华
周强
韩圣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653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69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6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69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能够通过控制半导体二极管发光来进行画面显示。显示屏中包含多个灯珠,随着观测角度的变化,所观测到的灯珠所发射光的光强也会发生变化。为了对显示屏进行校正,使得从不同角度观测显示屏时,所观测到的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均匀一致,需要获得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的对应关系,上述亮色度信息包括亮度信息和色度信息。
相关技术中,通常需要利用相机从不同的观测角度采集显示屏的图像,基于上述图像确定灯珠的亮色度信息,从而得到每一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为了得到相机从不同的观测角度采集的显示屏的图像,需要多次移动相机,当需要得到大量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时,移动相机所带来的时耗较长,从而导致获得对应关系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包括: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所述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包括:
统计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所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包括:
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
获得所述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包括:
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所述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包括:
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包括:
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亮色度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第一角度获得模块,用于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对应关系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角度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显示屏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包括:
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显示屏校正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所述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所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
获得所述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亮色度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对应关系获得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相机采集双目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到的灯珠的光强随观测角度变化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双目图像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图像坐标获得过程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图中灯珠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灯珠亮色度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坐标系的俯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相对双目相机在水平面中所成的夹角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相对双目相机在竖直面中所成的夹角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获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可以应用于手机、电脑、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1-S104:
S101,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其中,上述显示屏为LED显示屏。上述固定位置可以是显示屏正前方的位置、显示屏侧方的位置等。
具体的,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双目图像,双目图像中包含:双目相机中左侧镜头采集的左侧视图、双目相机中右侧镜头采集的右侧视图。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固定位置为显示屏前方处于中心垂线的位置,上述中心垂线指的是:与显示屏垂直、且穿过显示屏中心点的直线。
例如,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目相机采集双目图像的示意图,图2中相机表示双目相机,LED屏表示LED显示屏,可见,双目相机位于显示屏正前方,在此固定位置处可以获得双目相机采集的、显示屏的双目图像。
S102,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其中,显示屏中包含多个灯珠,随着观测角度的变化,所观测到的灯珠所发射光的光强也会发生变化,进而观测到的灯珠的亮色度也会发生变化。
上述观测角度指的是:观察者指向灯珠的方向、与垂直指向显示屏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角度的示意图,观看者1、观看者2、观看者3分别表示不同位置处的观察者,其中,观看者1相对LED显示屏的夹角为45°,即观看者1观测显示屏中灯珠的观测角度为45°,相应地,观看者2观测显示屏中灯珠的观测角度为0°、观看者3观测显示屏中灯珠的观测角度为45°。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观测到的灯珠的光强随观测角度变化的示意图,其中,IV表示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光强相对0°观测角度下灯珠光强的比值,可见,随着观测角度越大,所观测到的灯珠的光强越小,从而观测到的灯珠的亮色度越低。
具体的,在获得双目图像后,可以对双目图像进行灯珠检测,检测得到图像中用于描述各个灯珠的像素点,针对每一灯珠,利用描述该灯珠的像素点的像素值,可以识别得到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S103,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其中,每一灯珠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指的是:双目相机的位置指向显示屏中该灯珠的方向、与垂直指向显示屏的方向之间的夹角。
具体的,基于深度视觉原理,可以对上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针对每一灯珠,基于深度处理结果,可以得到显示屏中该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进而利用上述距离可以确定该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S104,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具体的,在获得各个灯珠对应的观测角度及亮色度信息后,可以建立灯珠在不同的观测角度下亮色度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各个灯珠在不同观测角度下的亮色度信息拟合为一条曲线,将上述曲线作为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的示意图,横轴表示观测角度,纵轴表示亮色度信息,对不同观测角度下的亮色度信息进行拟合,可以得到如图5所示的曲线,该曲线可以表示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S101在获得双目图像时,可以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这种情况下,在上述步骤S102识别亮色度信息时,可以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具体的,显示屏在显示画面时,针对画面中的每一像素点,通过3个灯珠来进行显示,该3个灯珠分别用于显示红色、绿色、蓝色,通过上述三基色可以形成不同颜色的像素点。鉴于此,在采集双目图像时,可以分别在双目相机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各进行一次图像采集,得到显示红色画面时显示屏的双目图像、显示绿色画面时显示屏的双目图像、显示蓝色画面时显示屏的双目图像。
从而后续在识别亮色度信息时,可以分别对每一双目图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进行识别,然后对基于多个双目图像得到的多个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后的、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上述方案中,基于多种不同的双目图像,可以分别得到用于显示红色、绿色、蓝色的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可以避免所获得的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受到用于显示其他颜色的灯珠的干扰,提高所得到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的准确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所获得的亮色度信息的准确度,在获得双目图像时,可以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其中,上述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分别可以为:CIE-XYZ色度滤片中的X滤片、Y滤片、Z滤片。
具体的,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的情况下,可以分别采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对双目相机的镜头进行遮挡,得到双目相机采集的三种不同的双目图像;
在显示屏显示绿色画面的情况下,可以分别采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对双目相机的镜头进行遮挡,得到双目相机采集的三种不同的双目图像;
在显示屏显示蓝色画面的情况下,可以分别采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对双目相机的镜头进行遮挡,得到双目相机采集的三种不同的双目图像。
后续在步骤S102识别亮色度信息时,可以对基于上述九帧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这样分别通过不同的滤片对灯珠所发出的光线进行过滤,保证所获得的双目图像能够准确反映不同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S102在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时,可以分别检测每一视图中各个灯珠的图像坐标,按照各个灯珠图像坐标的排列关系,确定双目图像的两个视图中同一灯珠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两个视图中用于描述同一灯珠的像素点,针对每一灯珠,可以基于两个视图中用于描述该灯珠的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中获得灯珠的图像坐标的过程进行说明。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采集双目图像的示意图,双目相机中包含相机1和相机2,上述两个相机分别对应于两个不同的镜头,分别利用上述两个镜头对LED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可以得到视图1、视图2,针对LED显示屏中的灯珠P,在视图1中的成像为P1,在视图2中成像为P2。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图像坐标获得过程的示意图。为了获得两个视图中各个灯珠的图像坐标,可以识别各个视图中的各个灯珠,将所识别到的灯珠分别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进行投影,从而得到各个灯珠在Y轴的坐标Y1、Y2……Y5、X轴上的坐标X1、X2……X5。其中,为便于更准确地识别视图中的各个灯珠,可以对视图进行二值化处理,将视图中用于描述灯珠的像素值设置为白色,并将视图中的其他像素点设置为黑色,得到二值化之后的灯点图。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灯珠的图像坐标时,可以确定灯珠的中心点在图像中的坐标,作为灯珠的图像坐标。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图中灯珠的示意图,图8中圆形表示灯珠,深色小方块表示圆形的圆心,灯珠在视图中的成像通常为圆形,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上述圆形的圆心在视图中的坐标,作为各个灯珠在视图中的图像坐标。
除此之外,也可以确定灯珠在视图中所成像的边缘点的坐标,作为灯珠的图像坐标,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基于每一视图确定每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时,可以确定灯珠所成像覆盖的多个像素点,基于上述多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具体的,在确定灯珠所成像覆盖的多个像素点之后,可以确定上述每一像素点的像素值反映的亮色度,然后计算各个亮色度的数学统计值,作为该视图中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上述数学统计值可以是最小值、最大值、均值、中位值等。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灯珠亮色度的示意图,图9中圆形表示灯珠,浅色矩形表示圆形的外接矩形,可以确定视图中灯珠所成像的最小外接矩形,作为该灯珠的覆盖范围,确定上述覆盖范围内每一像素点的像素值反映的亮色度,然后计算各个亮色度的均值,作为该视图中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除此之外,也可以确定灯珠所成像的中心点的像素点,根据该像素点的像素值,确定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每一灯珠,可以将任一视图中获得的该灯珠的亮色度,作为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也可以计算两个视图中该灯珠的亮色度的数学统计值,作为该灯珠的亮色度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此进行限定。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对于上述步骤S103在获得各个灯珠对应的观测角度时,可以基于双目相机建立三维坐标系,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上述距离确定各个灯珠在上述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利用各个灯珠的坐标,计算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具体的,假设双目相机中左右两个镜头位于同一水平平面,且焦距f一致,则可以设定三维坐标系的X轴的方向为左侧镜头Camera L指向右侧镜头Camera R的方向,Y轴的方向为竖直向上的方向,Z轴的方向为双目相机指向显示屏的方向。在确定三维坐标系后,可以首先确定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三维坐标系的俯视图,其中,b表示双目相机的基线,可以理解为双目相机两个镜头之间的间距,P表示显示屏中的灯珠,Z表示灯珠P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相似三角形原理,可知:
Figure BDA0003450945110000141
其中,由于
Figure BDA0003450945110000142
可得:
Figure BDA0003450945110000143
进而可以推算得出:Z=f*b/(XL-XR)
上述XL–XR的取值可以基于左侧镜头所采集的视图中像素点和右侧镜头所采集视图中像素点的对应关系获得。
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相对双目相机在水平面中所成的夹角的示意图,在计算得到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Z之后,可以获得灯珠在X轴与Z轴所成二维坐标系中的坐标(Z,X),进而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计算得到灯珠P相对双目相机在水平面中所成的夹角α:
Figure BDA0003450945110000144
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灯珠相对双目相机在竖直面中所成的夹角的示意图,在计算得到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Z之后,基于相同的原理,可以基于以下公式获得灯珠P在Y轴方向的坐标值(Y,Z):
Figure BDA0003450945110000145
结合上述所计算得到的灯珠的坐标,可以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得到灯珠相对双目相机分别在水平面、竖直面所成的夹角,进而根据上述夹角可以计算得到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在此不作赘述。
基于上述方案获得灯珠亮色度信息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可以利用上述对应关系对显示屏进行校正,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3,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校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301-S1303:
S1301,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其中,上述目标对象可以是观察者、图像采集设备、观众席等对象。
具体的,可以确定目标对象指向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方向、与垂直指向显示屏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获得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具体的,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多个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然后确定上述中心观测位置指向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方向、与垂直指向显示屏的方向之间的夹角,作为目标观测角度,以保证后续基于该目标观测角度对显示屏校正后,多个目标对象观测校正后的显示屏时,所观测到的显示屏的亮色度均较为均匀。
S1302,基于对应关系,确定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具体的,在获得目标观测角度后,可以从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亮色度信息,作为目标亮色度信息,该信息可以反映:目标对象观测显示屏时,所观测到的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S1303,利用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校正系数对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具体的,在获得目标亮色度信息后,可以基于该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的校正系数,然后按照该校正系数,对各个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以使得目标对象观测到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均匀一致。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可以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其中,上述发光参数可以表征灯珠的发光性能。
具体的,不同灯珠的发光性能不同,在对不同的灯珠进行校正时,可以利用不同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发光参数,确定不同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校正系数对不同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以保证不同灯珠能够基于自身的发光性能进行均匀显示。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获得目标观测角度时,可以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相对应地,在获得目标亮色度信息时,可以基于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进而,在对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时,可以针对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具体的,针对显示屏中的每一灯珠,可以获得目标对象相对该灯珠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然后从上述对应关系中,查找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亮色度信息,作为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然后按照该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针对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校正系数对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其中,上述参考亮色度可以理解为:所有灯珠均可达到的亮色度。
具体的,可以利用每一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有灯珠均支持的亮色度,作为参考亮色度,然后针对每一灯珠,计算该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反映的亮色度的比值,作为该灯珠的校正系数,后续可以利用该校正系数对该灯珠进行校正,以使得目标对象观测校正后的灯珠时,所观测到的亮色度为上述参考亮色度,进而保证目标对象观测显示屏时,所观测到的显示屏中所有灯珠的亮色度均为上述参考亮色度,保证目标对象观测到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均匀一致。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确定参考亮色度时,可以统计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其中,上述亮色度冗余值可以是人工设定的冗余值,也可以是实验获得的冗余值等。
具体的,可以计算所有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然后计算上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所有灯珠均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除此之外,也可以直接确定所有目标亮色度信息中的最小值,作为参考亮度值。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与上述对应关系获得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对应关系获得装置,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参见图14,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应关系获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得模块1401,用于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亮色度识别模块1402,用于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第一角度获得模块1403,用于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对应关系获得模块1404,用于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角度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显示屏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包括:
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显示屏校正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所述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所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
获得所述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得模块1401,具体用于:
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亮色度识别模块1402,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图像获得模块1401,具体用于:
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处理器1501、通信接口1502、存储器1503和通信总线1504,其中,处理器1501,通信接口1502,存储器1503通过通信总线15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5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15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对应关系获得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对应关系获得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对应关系获得方法。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可以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基于双目图像识别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对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利用双目相机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在对所得到的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后,基于上述双目图像可以得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进而可以获得不同观测角度下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基于上述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无需多次移动双目相机,减少移动双目相机带来的耗时。由此可见,应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提高对应关系的获得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电子设备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包括: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所述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所述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包括:
统计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所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包括: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包括:
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
获得所述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包括:
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所述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包括:
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包括:
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10.一种对应关系获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图像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双目图像;
亮色度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双目图像识别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第一角度获得模块,用于对所述双目图像进行深度处理,获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距离,基于所获得的距离计算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相对所述双目相机的观测角度;
对应关系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获得的各个灯珠的观测角度与亮色度信息,建立灯珠亮色度与观测角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角度获得模块,用于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的目标观测角度;
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显示屏校正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获得目标对象相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的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目标亮色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每一目标观测角度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
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对应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确定的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包括:
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确定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显示屏校正单元,用于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计算所述参考亮色度相对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比值,作为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所述显示屏中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所述参考亮色度获得单元,具体用于:
统计所述显示屏中各个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的均值,计算所述均值与预设的亮色度冗余值的差值,作为各个灯珠支持的参考亮色度;
所述显示屏校正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所述显示屏中每一灯珠,利用该灯珠的目标亮色度信息、该灯珠的发光参数,确定该灯珠的校正系数,按照所述校正系数对该灯珠的亮色度进行校正;
所述第二角度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在存在多个目标对象的情况下,根据每一目标对象的观测位置,确定所有目标对象的中心观测位置;
获得所述中心观测位置相对显示屏的观测角度,作为目标观测角度;
所述图像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分别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获得双目相机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所述亮色度识别模块,具体用于:
针对每一双目图像,识别该双目图像中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对基于每一双目图像识别得到的亮色度信息中同一灯珠的亮色度信息进行融合,得到所述显示屏的各个灯珠的亮色度信息;
所述图像获得模块,具体用于:
在显示屏显示红色画面、绿色画面、蓝色画面的情况下,针对每一画面,获得双目相机分别在第一色度滤片、第二色度滤片、第三色度滤片遮挡的情况下,在固定位置处对所述显示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多个双目图像。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1665320.5A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64169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320.5A CN116416913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65320.5A CN116416913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6913A true CN116416913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65320.5A Pending CN116416913A (zh) 2021-12-31 2021-12-31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691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07558B (zh) 一种led显示屏的校正方法
WO2019233264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KR101941801B1 (ko) Led 디스플레이에 이용되는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10447999B2 (en) Alignment of images of a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CN109983401A (zh) 摄像机辅助自动屏幕拟合
KR20110059506A (ko) 복수의 이미지들로부터 카메라 파라미터를 얻기 위한 시스템과 방법 및 이들의 컴퓨터 프로그램 제품
US9332247B2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1586273B (zh) 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方法
US10091490B2 (en) Scan recommendations
US9030553B2 (en) Projector image corr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4697623B (zh) 投影面选取和投影图像校正方法、装置、投影仪及介质
US9336607B1 (e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of projection surfaces
CN106162157A (zh) 鱼眼摄像头的空间频率响应的测试方法
US11245878B2 (en) Quad color filter array image sensor with aperture simulation and phase detection
Einabadi et al. Discrete Light Source Estimation from Light Probes for 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CN106461913B (zh) 摄像元件和摄像装置
CN108538246A (zh) 显示屏像素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像素补偿方法及系统
CN112770100A (zh)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摄影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14191685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CN116416913A (zh) 一种对应关系获得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323691B (zh) 一种定位系统以及定位方法
CN109580174A (zh) 半导体激光器局部均匀度的检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JP2020182127A (ja) 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装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Tehrani et al. A practical method for fully automatic intrinsic camera calibration using directionally encoded light
CN110505393B (zh) 影像处理装置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