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5612A -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15612A
CN116415612A CN202210009652.6A CN202210009652A CN116415612A CN 116415612 A CN116415612 A CN 116415612A CN 202210009652 A CN202210009652 A CN 202210009652A CN 116415612 A CN116415612 A CN 1164156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upply chain
code
food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096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颜
张小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ca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ca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ca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cai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096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156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1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156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2Hotels or restaur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餐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服务器,用于对供应链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通信模块、数据库和各信息处理装置及设备协调工作;数据库,用于储存供应链信息,为溯源管理提供依据;RFID标签装置,用于记录和储存食品信息,标识食品管理信息,作为零售和溯源管理信息源;为了应对不同的信息模式,食品标签设计为嵌入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电子信息与外贴印有条形码及可视信息不干胶标签复合使用;提供了对生产监管和管理的依据,实现了对生产环节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物品编码是数字化的″物″信息,是现代化、信息化的基石。近年来不断出现的供应链创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地球等新概念、新技术、新应用,究其根本,仍是以物品编码为前提。物品编码系统的数据载体主要是条形码,而射频标签作为新技术也在探索中。标准物品编码系统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GS1系统编码(当然,还有库德巴码等其他码制系统),当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流通的商品或货物通用条形码大多用的是GS1系统编码。
供应链标准化、信息化、智慧化创新是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点领域,但传统的供应链信息化技术所依托的通用条形码机器识读存在两个缺陷:其一是通用条形码本身只能反映商品的种类属性,并不能反映单件商品的个体属性,因此在数据标准化快速采集上存在缺陷;其二是无法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
现有的″一物一码″防伪溯源技术措施大多以″防伪码″为防伪特征,这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一旦防伪特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被复制,就起不到防伪溯源的作用。当然,用覆盖涂层或将防伪特征隐藏在包装中能避免这一缺陷,但又带来了查询不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防伪溯源技术措施都是孤立的,无法与具有商品货物个体属性的供应链数据标准化快速采集联系在一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提供了对生产监管和管理的依据,实现了对生产环节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服务器,用于对供应链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通信模块、数据库和各信息处理装置及设备协调工作;
数据库,用于储存供应链信息,为溯源管理提供依据;
RFID标签装置,用于记录和储存食品信息,标识食品管理信息,作为零售和溯源管理信息源;为了应对不同的信息模式,食品标签设计为嵌入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电子信息与外贴印有条形码及可视信息不干胶标签复合使用;
电子耳标装置,用于读取电子耳标信息,并将的电子耳标的信息写入食品电子标签中并打印可视信息标签,同时将食品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冷藏门禁管理装置,用于读取带有电子标签的食品出入冷藏装置信息,并传输给系统数据库和企业的冷藏装置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装置,采用手持RFID读写器,用于对运输的食品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并将读到的信息通过读写器通信模块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数据转换装置,用于读取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编制打印具有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并将信息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换装置的包括: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外接条形码扫描仪的设备接口,可以链接和控制不干胶标签打印模块。
进一步的,其中冷藏门禁管理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或多个门禁天线,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器。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首先在产品包装上设置商品货物的通用条形码和以明码方式呈现的标识码,共同作为商品货物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唯一识别码,实现一物一码,该商品货物唯一识别码存储在远程信息存储系统中;然后通过设置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扫码识别系统同时读取、识别出包含商品货物通用条形码和标识码的唯一识别码,并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同时将该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远程信息存储系统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对用户信息进行存储,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采集;最后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可根据扫码识别系统查询请求将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商品货物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的相关商品货物信息反馈至扫码识别系统,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在接收到扫码识别系统发送的信息并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根据供应链数据判断商品货物所处的流通环节,同时判断该信息为该供应链流通环节为第一次发送后,方可确定为真品,进而存储用户信息,并在应答查询请求时反馈商品货物信息。
进一步的,述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扫码识别系统的编号、所有人、识别权限、地理位置、时间、识别内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商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商品货物的产地、生产标准、生产批号、型号、图片、说明、发货方、收货方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提供了对生产监管和管理的依据,实现了对生产环节进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服务器,用于对供应链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通信模块、数据库和各信息处理装置及设备协调工作;
数据库,用于储存供应链信息,为溯源管理提供依据;
RFID标签装置,用于记录和储存食品信息,标识食品管理信息,作为零售和溯源管理信息源;为了应对不同的信息模式,食品标签设计为嵌入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电子信息与外贴印有条形码及可视信息不干胶标签复合使用;
电子耳标装置,用于读取电子耳标信息,并将的电子耳标的信息写入食品电子标签中并打印可视信息标签,同时将食品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冷藏门禁管理装置,用于读取带有电子标签的食品出入冷藏装置信息,并传输给系统数据库和企业的冷藏装置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装置,采用手持RFID读写器,用于对运输的食品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并将读到的信息通过读写器通信模块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数据转换装置,用于读取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编制打印具有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并将信息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转换装置的包括: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外接条形码扫描仪的设备接口,可以链接和控制不干胶标签打印模块。
进一步的,其中冷藏门禁管理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或多个门禁天线,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器。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首先在产品包装上设置商品货物的通用条形码和以明码方式呈现的标识码,共同作为商品货物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唯一识别码,实现一物一码,该商品货物唯一识别码存储在远程信息存储系统中;然后通过设置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扫码识别系统同时读取、识别出包含商品货物通用条形码和标识码的唯一识别码,并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同时将该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远程信息存储系统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对用户信息进行存储,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采集;最后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可根据扫码识别系统查询请求将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商品货物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的相关商品货物信息反馈至扫码识别系统,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交换。
进一步的,所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在接收到扫码识别系统发送的信息并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根据供应链数据判断商品货物所处的流通环节,同时判断该信息为该供应链流通环节为第一次发送后,方可确定为真品,进而存储用户信息,并在应答查询请求时反馈商品货物信息。
进一步的,述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扫码识别系统的编号、所有人、识别权限、地理位置、时间、识别内容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商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商品货物的产地、生产标准、生产批号、型号、图片、说明、发货方、收货方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即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或者步骤再分解或者组合,例如,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模块、步骤的名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模块或者步骤,不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存储装置、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及有关说明,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软件模块、方法步骤对应的程序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为了清楚地说明电子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电子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系统主服务器,用于对供应链信息进行处理,并控制通信模块、数据库和各信息处理装置及设备协调工作;
数据库,用于储存供应链信息,为溯源管理提供依据;
RFID标签装置,用于记录和储存食品信息,标识食品管理信息,作为零售和溯源管理信息源;为了应对不同的信息模式,食品标签设计为嵌入无线射频识别芯片的电子信息与外贴印有条形码及可视信息不干胶标签复合使用;
电子耳标装置,用于读取电子耳标信息,并将的电子耳标的信息写入食品电子标签中并打印可视信息标签,同时将食品电子标签信息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冷藏门禁管理装置,用于读取带有电子标签的食品出入冷藏装置信息,并传输给系统数据库和企业的冷藏装置管理系统;
运输管理装置,采用手持RFID读写器,用于对运输的食品电子标签进行读取,并将读到的信息通过读写器通信模块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数据转换装置,用于读取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编制打印具有食品电子标签信息的条形码标签,并将信息传输到系统数据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转换装置的包括:RFID读写器,数据处理器、无线通信接口,可以外接条形码扫描仪的设备接口,可以链接和控制不干胶标签打印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冷藏门禁管理装置包括:RFID读写器,或多个门禁天线,数据通信模块和数据处理器。
4.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执行以下步骤:首先在产品包装上设置商品货物的通用条形码和以明码方式呈现的标识码,共同作为商品货物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唯一识别码,实现一物一码,该商品货物唯一识别码存储在远程信息存储系统中;然后通过设置在供应链各流通环节的扫码识别系统同时读取、识别出包含商品货物通用条形码和标识码的唯一识别码,并通过网络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同时将该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发送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远程信息存储系统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对用户信息进行存储,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采集;最后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可根据扫码识别系统查询请求将唯一识别码对应的商品货物的生产、运输、仓储、销售过程中的相关商品货物信息反馈至扫码识别系统,以完成供应链数据的交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信息存储系统在接收到扫码识别系统发送的信息并核对唯一识别码无误后,根据供应链数据判断商品货物所处的流通环节,同时判断该信息为该供应链流通环节为第一次发送后,方可确定为真品,进而存储用户信息,并在应答查询请求时反馈商品货物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识别系统的用户信息至少包括扫码识别系统的编号、所有人、识别权限、地理位置、时间、识别内容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商品货物信息至少包括商品货物的产地、生产标准、生产批号、型号、图片、说明、发货方、收货方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210009652.6A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64156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9652.6A CN116415612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09652.6A CN116415612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15612A true CN116415612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2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9652.6A Pending CN116415612A (zh) 2022-01-05 2022-01-05 一种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餐饮供应链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156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17560Y (zh) 一种智能货架系统
CN202558171U (zh) 一种仓储拣货系统
CN109409454A (zh) 一种智能分拣方法
CN104346668A (zh) 一种智能酒类信息管理系统以及管理方法
Yan et al. Application of RFID and Internet of Things in Monitoring and Anti-counterfeiting for Products
CN101585443A (zh) 智能货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201060503Y (zh) 一种通过rfid实现产品质量追溯的系统
CN201233608Y (zh) 电子标签仓储管理系统
CN101515352A (zh) 一种射频识别与二维码组合的物品防伪系统
CN102708391B (zh) 一种基于分形图形的防伪标签及防伪验证方法
CN112163801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货物仓库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3761631A (zh) 一种采用rfid技术的智能仓库货物管理方法
CN104574097A (zh) 一种酒类防伪方法
CN111784227A (zh) 一种wms管理系统
CN108388931B (zh) 射频电子标签在无人零售领域的智能编码方案与结算系统
CN110097383A (zh) 一种智慧预包装产品溯源信息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581046A (zh) 一种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及方法
Liu Automated logistics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ion based on RFID positioning technology
CN106997479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库存管理系统
CN103258276A (zh) 商品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电子追溯系统及其方法
CN109509003A (zh) 基于rfid技术的供应链追溯管理系统
CN204883814U (zh) 基于物联网的食品溯源系统
CN115600936A (zh) 一种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CN103198281A (zh) 产品追踪系统及方法
CN103337002A (zh) 具有食品安全追溯功能的售卖监管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