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15036A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15036A CN116415036A CN202111657128.1A CN202111657128A CN116415036A CN 116415036 A CN116415036 A CN 116415036A CN 202111657128 A CN202111657128 A CN 202111657128A CN 116415036 A CN116415036 A CN 11641503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mensional
- storage unit
- address
- storage
- targ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09 med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120 mounting media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24—Graphs; Linked list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9014—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hash tab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而且基于上述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后续数据的检索效率,使得数据存储时的内存占用与数据检索时的检索效率达到较好的平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物联网管理平台通常需要对大量的电子设备进行管理,尤其是对电子设备的标识符信息进行管理。相关技术中,可以基于线性数据结构对电子设备信息进行管理,但是,线性数据结构的检索性能较低,往往无法满足现场对电子设备检索效率的要求。为了解决线性结构检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哈希结构应运而生,也即大量的电子设备信息多以哈希结构进行存储。虽然,基于哈希结构的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电子设备的检索效率,但是占用内存较大,尤其是对于小型物联网管理平台或是对于内存还有其他更高优先级用途的物联网管理平台而言,这种以空间换取检索效率的方式并不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可以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同时有助于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包括: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包括:
设备标识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存储地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目标存储单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设备标识符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案,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地址,能够根据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的分布特征,从内存空间中确定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而且基于上述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后续数据的检索效率,使得数据存储时的内存占用与数据检索时的检索效率达到较好的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符存储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发明。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发明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发明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可适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数据存储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由硬件和/或软件组成,并一般可集成在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其中,目标设备标识符可以理解为待存储设备或待管理设备的标识符,目标设备标识符为能够表征待存储设备或待管理设备唯一性的标识信息。目标设备标识符可以为待存储设备的MAC地址,也可以为待存储设备的ID,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示例性的,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为待存储设备的MAC地址,则响应于数据存储事件被触发,服务器读取待存储设备的MAC地址,将其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或者,服务器直接接收用户输入的待存储设备的MAC地址,将其作为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步骤120,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其中,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示例性的,可以基于预先设定的哈希算法,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哈希运算,将哈希运算结果作为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通常物联网管理平台(如服务器)管理设备的数量为1000万左右,而若每个设备标识符用3字节的数据大小进行表示,则物联网管理平台可用3字节的设备标识符对一千六百万设备进行管理。因此,又示例性的,还可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将其中的低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一存储地址,将其中的中间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二存储地址。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的确定方式不做限定。
步骤130,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可能已经存储有其他设备标识符,或者,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已经存储有某个存储地址,又或者,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为空(也即未存储任何数据)。因此,确定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然后,基于数据分布特征,从内存空间中确定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示例性的,若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为空,则可直接将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的目标存储单元。又示例性的,若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已存储有其他设备标识符,则可说明已存储的其他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相同,因此,可创建该存储单元对应的链表,依次将已存储的其他设备标识符及目标设备标识符,按先后顺序存储于链表的两个连续链表节点中,并将用于存储其他设备标识符的链表节点的存储地址存储于,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再示例性的,当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中已经存储有某个存储地址,可认为该存储地址为在该存储单元的链表中,用于存储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相同的其他设备标识符的首地址,因此,可将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与该存储单元的链表中,与该首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链表节点的下一空链表节点中。
步骤140,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该目标存储单元中,从而完成对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地址,能够根据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的分布特征,从内存空间中确定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而且基于上述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后续数据的检索效率,使得数据存储时的内存占用与数据检索时的检索效率达到较好的平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地址包括第一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中包括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包括:在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
示例性的,存储地址包括第一存储地址,例如,可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将其中的低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一存储地址。内存空间中包括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例如,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大小为1K,共包含1024个一维存储单元,每个一维存储单元大小为2字节。下面以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对应的十六进制数据为该第一存储地址,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一维存储单元,为了方便描述,将查找到的该一维存储单元称为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确定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也即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为空,则可直接将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存储于内存空间的其他设备标识符中,不存在低10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相同的设备标识符,因此,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为空,可直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时,由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因此,可直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高14位存储于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一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中。
具体的,内存空间中不仅包含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说明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经存在一个设备标识符(也即第一设备标识符)已经存储于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此时,说明第一设备标识符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在一级一维连续空间中,对应同一个第一存储地址。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一设备标识符和目标设备标识符分别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第一设备标识符对应的低10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低10位相同,且第一设备标识符对应的高14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高14位不同。因此,将第一设备标识符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取出,并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随机确定某个空的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第一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为了方便描述,可将该用于存储第一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称为第一二维存储单元。将该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然后将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将第一设备标识符及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也可以理解为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存储于第一二维存储单元中,将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目标存储单元中。由于当前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位于本索引(对应同一第一存储地址)的其他设备标识符,可将“NULL”(也即偏移地址)存储于该目标存储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具体的,内存空间中不仅包含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说明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经存在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想要存储于该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且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在一级一维连续空间中,对应同一第一存储地址。为了避免存储冲突,已经将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转存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且已经将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其中,此处的首地址可以理解为第二存储地址,也即第二存储地址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转存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时,不仅在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该第二存储地址,还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各个用于存储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中,分别存储有用于存储下一相邻的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可以理解的是,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已经存储数据的各个二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两类数据,分别为设备标识符及用于存储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因此,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可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出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
具体的,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第二存储地址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A,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A中的偏移地址d1;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偏移地址d1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B,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B中的偏移地址d2;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偏移地址d2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C,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C中的偏移地址d3,依次类推,直至查找到的某二维存储单元(如二维存储单元G)中记录的偏移地址为NULL,则可将该二维存储单元(如二维存储单元G)确定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示例性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假如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二存储地址为0x000,则在该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该第二存储地址0x000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为,偏移地址0x003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时,由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因此,可直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高14位,存储于该目标存储单元(也即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另外,还将在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中,记录的偏移地址由“NULL”更新为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将该目标存储单元中记录的偏移地址设置“NULL”。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之前,还包括:确定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包括: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确定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的数量。其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的数量,可以理解为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已经存储的,与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其他设备标识符的数量。为了缩短后续设备标识符的检索效率,当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如16)时,可直接将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地址还包括第三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还包括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三存储地址为基于不同地址确定方式确定的存储地址;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在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后,还包括:将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
示例性的,存储地址包括第一存储地址和第三存储地址。示例性的,可以基于两种不同的哈希算法,确定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两个存储地址(第一存储地址和第三存储地址)。又示例性的,可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将其中的低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一个存储地址(可以称为第一存储地址),将其中的中间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另一个存储地址(可以称为第三存储地址)。内存空间中不仅包含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和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还包括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例如,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大小可以为1K,共包含1024个一维存储单元,每个一维存储单元大小可以为2字节。下面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将其中的低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一存储地址,将其中的中间10位对应转换的十六进制的数据作为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三存储地址,为例进行解释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大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在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第三存储地址对应的一维存储单元,为了方便描述,将在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到的该一维存储单元称为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确定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也即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为空,则可直接将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其中,第二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也即已经存储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某个其他设备标识符。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存储于内存空间的其他设备标识符中,已经存在低10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相同的设备标识符,但不存在中间10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中间10位相同的设备标识符,因此,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为空,可直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
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时,由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第二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中间10位,因此,可直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高4位存储于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
为了方便后续设备标识符的检索,在将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后,将获取该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并将该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其中,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可以理解为用于表征具体为哪一个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系统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二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中。
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说明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经存在一个设备标识符(也即第二设备标识符)已经存储于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此时,说明第二设备标识符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在二级一维连续空间中,对应同一个第三存储地址。可以理解的是,将第二设备标识符和目标设备标识符分别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第二设备标识符对应的中间10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中间10位相同,且第二设备标识符对应的高4位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高4位不同。因此,将第二设备标识符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取出,并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随机确定某个空的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第二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为了方便描述,可将该用于存储第二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称为第二二维存储单元。将该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然后将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将第二设备标识符及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也可以理解为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存储于第二二维存储单元中,将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目标存储单元中。由于当前目标存储单元中不存在位于本索引(对应同一第三存储地址)的其他设备标识符,可将“NULL”(也即偏移地址)存储于该目标存储单元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四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将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具体的,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说明在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前,已经存在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想要存储于该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且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在二级一维连续空间中,对应同一第三存储地址。为了避免存储冲突,已经将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转存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且已经将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其中,此处的首地址可以理解为第四存储地址,也即第四存储地址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第三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二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将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转存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时,不仅在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该第四存储地址,还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各个用于存储该至少两个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中,分别存储有用于存储下一相邻的其他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可以理解的是,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已经存储数据的各个二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两类数据,分别为设备标识符及用于存储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因此,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可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出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
具体的,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第四存储地址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O,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O中的偏移地址d4;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偏移地址d4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P,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P中的偏移地址d5;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偏移地址d5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Q,并确定记录于二维存储单元Q中的偏移地址d6,依次类推,直至查找到的某二维存储单元(如二维存储单元I)中记录的偏移地址为NULL,则可将该二维存储单元(如二维存储单元I)确定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假如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的第四存储地址为0x004,则在该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该第四存储地址0x004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为,偏移地址0x005对应的二维存储单元。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目标存储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基于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时,由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低10位,第二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存储地址表征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中间10位,因此,可直接将目标设备标识符转换为24位的二进制数据后的高4位,存储于该目标存储单元(也即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另外,还将在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中,记录的偏移地址由“NULL”更新为目标存储单元的偏移地址,将该目标存储单元中记录的偏移地址设置“NULL”。
需要说明的是,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各个二维存储单元中还记录有寻址方式标志位,如图2所示的,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的各个二维存储单元为5字节连续空间,第1字节可以标识2、3、4、5字节的寻址方式,例如,当寻址方式标志位为“0”时,表示该二维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需要在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进行寻址查询;当寻址方式标志位为“1”时,表示该二维存储单元中的数据需要在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进行寻址查询。其中,寻址方式标志位为“1”的二维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为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0,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步骤320,确定与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第一存储地址及第三存储地址。
步骤330,在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
步骤340,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将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
步骤350,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一二维存储单元,并将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步骤360,将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第一设备标识符及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第一二维存储单元中。
步骤370,当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确定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
步骤380,判断二维存储单元数量是否小于预设数量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90,否则执行步骤3110。
步骤390,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第二存储地址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步骤3100,将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步骤3110,在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第三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
步骤3120,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将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其中,第二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
步骤3130,将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与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
步骤3140,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二二维存储单元,并将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步骤3150,将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第二设备标识符及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第二二维存储单元中。
步骤3160,当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从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第四存储地址为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第三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步骤3170,将与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步骤3180,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示例性的,各个设备标识符可以如下表所示: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标识符存储结果示意图。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对上表中的各个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存储结果如图4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和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还可以包括各个一维存储单元对应的数据类型标志位,当数据类型标志位为“0”时,表示对应的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为数值型数据(也即设备标识符);当数据类型标志位为“1”时,表示对应的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的为指针型数据(也即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包括:设备标识符获取模块510、存储地址确定模块520、目标存储单元确定模块530和设备标识符存储模块540。其中,
设备标识符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存储地址确定模块520,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目标存储单元确定模块530,用于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设备标识符存储模块540,用于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存储装置,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地址,能够根据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的分布特征,从内存空间中确定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而且基于上述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后续数据的检索效率,使得数据存储时的内存占用与数据检索时的检索效率达到较好的平衡。可选的,所述存储地址包括第一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中包括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
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一维存储单元查找单元,用于在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
第一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
可选的,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一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存储地址存储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第三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可选的,还包括:
存储单元数量确定模块,用于在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之前,确定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
所述第三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
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可选的,所述存储地址还包括第三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还包括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三存储地址为基于不同地址确定方式确定的存储地址;相应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一维存储单元查找单元,用于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在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
第四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
所述装置还包括:
首地址存储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后,将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二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存储地址存储模块,用于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中。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确定单元,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四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第六目标存储单元确定单元,用于将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上述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上述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前述所有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
存储介质——任何的各种类型的存储器设备或存储设备。术语“存储介质”旨在包括:安装介质,例如CD-ROM、软盘或磁带装置;计算机系统存储器或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DDRRAM、SRAM、EDORAM,兰巴斯(Rambus)RA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闪存、磁介质(例如硬盘或光存储);寄存器或其它相似类型的存储器元件等。存储介质可以还包括其它类型的存储器或其组合。另外,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程序在其中被执行的第一计算机系统中,或者可以位于不同的第二计算机系统中,第二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诸如因特网)连接到第一计算机系统。第二计算机系统可以提供程序指令给第一计算机用于执行。术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可以驻留在不同位置中(例如在通过网络连接的不同计算机系统中)的两个或更多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例如具体实现为计算机程序)。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其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数据存储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中可集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存储装置。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框图。服务器600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及存储在存储器601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602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服务器,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确定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地址,能够根据内存空间中与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的分布特征,从内存空间中确定用于存储目标设备标识符的存储单元,以对目标设备标识符进行存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数据存储所占用内存,而且基于上述存储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后续数据的检索效率,使得数据存储时的内存占用与数据检索时的检索效率达到较好的平衡。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存储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具备执行该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上述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存储方法。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地址包括第一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中包括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
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包括:
在一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一一维存储单元;
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一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一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一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一二维存储单元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存空间中还包括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二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一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二维存储单元数量;
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包括:
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小于预设数量阈值时,将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地址还包括第三存储地址,所述内存空间还包括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其中,所述第一存储地址和所述第三存储地址为基于不同地址确定方式确定的存储地址;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二维存储单元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阈值时,在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中查找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对应的第二一维存储单元;
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未存储有第二设备标识符时,将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确定为目标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为已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的设备标识符;
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二级一维连续地址空间的首地址存储于,与所述第二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第二二维存储单元,并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相邻的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在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并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符及所述目标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存储于所述第二二维存储单元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一维存储单元中存储有第四存储地址时,从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确定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其中,所述第四存储地址为所述静态二维连续地址空间中,用于存储与所述第三存储地址相同的第一个设备标识符的二维存储单元的存储地址;
将与所述第四存储地址关联的最后一个二维存储单元下一空二维存储单元作为目标存储单元。
9.一种数据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标识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存储的目标设备标识符;
存储地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对应的存储地址;
目标存储单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内存空间中与所述存储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数据分布特征,并基于所述数据分布特征,从所述内存空间中确定目标存储单元;
设备标识符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设备标识符存储于所述目标存储单元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11.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1-8中任一所述的数据存储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7128.1A CN116415036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657128.1A CN116415036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15036A true CN116415036A (zh) | 2023-07-11 |
Family
ID=87048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657128.1A Pending CN116415036A (zh) | 2021-12-31 | 2021-12-31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15036A (zh) |
-
2021
- 2021-12-31 CN CN202111657128.1A patent/CN116415036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06175B2 (en) | Hybrid hash tables | |
CN107015985B (zh) | 一种数据存储与获取方法及装置 | |
US7373514B2 (en) | High-performance hashing system | |
US11182365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across multiple hash tables | |
CN106682215B (zh)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管理节点 | |
CN106326475B (zh) | 一种高效的静态哈希表实现方法及系统 | |
US997759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aging memory space thereof | |
US7225186B2 (en) | Binary search tre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6294190A (zh) | 一种存储空间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769079A (zh) | 一种检索ip对应地理位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8399175B (zh) | 一种数据存储、查询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7506310B (zh) | 一种地址查找、关键字存储方法及设备 | |
CN110597852A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553670A (zh) | 一种交易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US7483426B2 (en) | Look-up table expansion method | |
US2015027854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Storage of File System Access Control Lists | |
CN114780537A (zh) | 流表存储及报文转发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介质 | |
US10795580B2 (en) | Content addressable memory system | |
US9703484B2 (en) | Memory with compressed key | |
CN114840487A (zh) |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元数据管理方法和装置 | |
US20160105363A1 (en) | Memory system for multiple clients | |
US9201982B2 (en) | Priority search trees | |
CN116415036A (zh)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
CN108984780B (zh) | 基于支持重复键值树数据结构管理磁盘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464312B (zh) | 一种区块链中账户地址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