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7820A -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7820A
CN116407820A CN202310500329.3A CN202310500329A CN116407820A CN 116407820 A CN116407820 A CN 116407820A CN 202310500329 A CN202310500329 A CN 202310500329A CN 116407820 A CN116407820 A CN 116407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unit
training
gear
telescopic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003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向阳
马聪
姜鑫
马铭浩
李沛霖
谢镇浩
崔润铎
王胤通
莎莉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105003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7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7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7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9/00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 A63B69/18Training appliances or apparatus for special sports for ski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054Features for injury prevention on an apparatus, e.g. shock absorb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14/00Training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44/00Sports without balls
    • A63B2244/19Skiing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架体;行走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架体两侧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训练板,训练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可分别单独控制训练板两端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运动;伸缩机构,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用于控制以及限定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其与训练板倾斜度适配;其目的在于,使训练者可以通过该装置进行滑雪模拟训练,然后再进行场地训练,减少训练者在训练时受伤的风险,更重要的是,提升训练者各种滑雪动作、技巧的学习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训练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使滑雪运动逐渐褪去“贵族运动”的外衣,且该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刺激性和强身健体的功能,使其成为一项深受广大民众喜爱的运动,随着滑雪人群数量的激增,人们对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从最初的入门到现阶段的进阶,同时伴随着国家倡导发展冰雪运动,我国运动员在赛场中,也取得一定成绩,故滑雪爱好者对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但是由于我国雪季覆盖时间短,雪场覆盖区域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很多滑雪爱好者并不能有充分的时间参与到单板滑雪这项运动中;其次,滑雪本身运动难度较大,滑雪速度快,人的恐惧心理难以克服,人体难以冲破自身平衡系统的束缚;且目前尚无一种全方位模拟滑雪动作的训练器械,不能够满足业余爱好者及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需求。以上因素的影响,使要想学会滑雪,并且成为高水平的滑雪者,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训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才有可能达到目的,而且成功率极低。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亟待提供一种地面滑雪模拟训练器械,使训练者可以通过该装置进行滑雪模拟训练,然后再进行场地训练,一方面可以减少训练者在训练时受伤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训练者各种滑雪动作、技巧的学习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包括:
架体;
行走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架体两侧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
训练板,训练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可分别单独控制训练板两端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运动;
伸缩机构,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或者第二驱动单元的运动方向,以及限定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其与训练板倾斜度适配。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训练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用以独立控制训练板两端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并通过伸缩机构调控两侧驱动单元之间间距与训练板的倾斜度保持一致,使架体两侧的驱动单元与训练板运动保持协调同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使训练板在朝向一个方向前进的同时,训练板两端形成速度差,进而模拟训练者在实际滑行过程中的轨迹以及回转等各种训练动作。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空腔室,壳体的两侧部开设有条形滑槽,壳体中安装有环状履带,环状履带的两端啮合连接有张紧齿轮,张紧齿轮的中心轴与壳体侧壁转动连接,中心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源,环状链条的中部啮合安装有一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的中心轴与训练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源为固定安装在壳体侧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张紧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旋转电机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壳体上,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张紧齿轮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张紧齿轮的中心孔设置有卡槽,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对应设置有卡块,将输出轴对应插设在中心孔中,使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进而完成电机至张紧齿轮的动力传递,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斜坡模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中壳体两端底部的液压顶升件,液压顶升件用于调整壳体其中一端高度,使滑雪板的前进方向与水平面成0-30度夹角的斜面。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训练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表面设置有鞋体紧固套;
板体转动连接在杆体上,杆体两端与行走齿轮的中心轴通过万向轴连接机构连接,行走齿轮的中心轴与万向轴连接机构的输入轴通过旋转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轴连接机构的输入轴上固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条形滑槽配合连接,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结构。
作为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杆体上的V形限位板以及扭簧,V形限位板开口夹角朝向板体,开口角度设置为90-150度,用于限定板体在杆体上的旋转角度,扭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板体接触。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伸缩滑轨,伸缩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上;
伸缩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齿轮以及齿条,所述伸缩电机固定安装在单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上,伸缩齿轮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上,齿条沿架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对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上,且与伸缩齿轮啮合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顶部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平衡杆,平衡杆上滑动连接一滑套,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供安全绳连接的连接孔,平衡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训练者双手握持的拉手,所述平衡杆两端还固设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安全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四周的防护网、以及架体底部的防护垫。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实现,包括:
前1/4进程中,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环状履带中的行走齿轮转动,带动滑雪板沿条形滑槽方向前进;
1/4-1/2进程中,由单片机内部程序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中行走齿轮的转速,形成转速差,进而使滑雪板发生方向的偏移,从而模拟滑行轨迹中入弯的阶段,在此过程中训练者通过上方的拉手以及滑套被受与一定向心力,且配合训练板可沿底部杆体旋转±30°角度,逐步实现倒伏、立刃、施压、转胯、施压等技术动作,此阶段结束后;
1/2至3/4进程中,后轨速度加快,前轨速度减缓,前轨行走齿轮转速逐渐由最大速度减弱至略快于后轨行走齿轮,进而模拟实际滑行过程中出弯阶段,
最后1/4进程中,前后轨齿轮转速逐渐平衡,后轨伸缩距离也回归至原始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旋转电机转动带动训练板水平移动,且通过使训练板两端形成速度差,利用前后轨齿轮转速差原理带动训练板模拟实际滑行轨迹,且通过训练板与行走齿轮之间的万向轴连接机构,以及中心轴与万向轴的输入轴之间转动连接的结构,以及训练板中板体与杆体的连接结构,以及旋转限位结构,通过上述巧妙的动力传递结构设计,克服了如何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训练板进行水平位移的难题,进而实现模拟训练者在实际滑行过程中“回转”等各种训练动作,在运行同时通过单片机内程序控制伸缩电机旋转,进而使伸缩滑轨与前后轨道协调同步;通过设置斜坡模拟机构,通过液压顶升件调整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两端的高度,使其沿训练板的运动方向形状一定角度的坡度,还可根据训练需要,调控坡度,进而模拟滑雪不同的坡度场景;并设置平衡机构辅助训练者保持平衡,让参与者将更多的体力用来控制自己的身体姿态;架体四周的防护网以及底部的防护垫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护,一方面用于保护训练者在发生突发情况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训练区域,使参训者的安全得到保障。基于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训练装置采用电动方式使训练更加自动化,可使训练者可以通过该装置进行滑雪模拟训练,然后再进行场地训练,一方面可以减少训练者在训练时受伤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训练者各种滑雪动作、技巧的学习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训练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旋转限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伸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架体-1;第一驱动单元-2;第二驱动单元-3;训练板-4;
壳体-5;条形滑槽-6;环状履带-7;张紧齿轮-8;行走齿轮-9;
旋转电机-10;液压顶升件-11;顶升板-13;液压缸-12;
板体-14;鞋体紧固套-15;杆体-16;万向轴连接机构-17;
限位滑块-18;V形限位板-19;扭簧-20;伸缩滑轨-21;
伸缩电机-22;伸缩齿轮-23;齿条-24;平衡杆-25;
滑套-26;拉手-27;紧急停机按钮-28;限位块-29;防护网-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单板滑雪一共设置了11个项目,我国在比赛中获得2枚单板滑雪项目的奖牌,这两枚奖牌实现了我国单板滑雪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在单板滑雪项目上我国的整体实力相较其他传统强国依然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单板滑雪项目竞技实力,缩小与单板滑雪项目强国之间的差距,避免取得的优异成绩只是昙花一现,是现阶段需要着重研究的现实问题。由于单板滑雪逐渐成为冬季最火爆的运动项目。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人们对于其技术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础入门后,滑雪爱好者一般需要选择自己进阶练习的分支,例如:平花,公园,回转也一般称之为刻滑。三种分支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回转”主要是通过身体的左右倾倒使重心侧压到雪板两边的边刃上,通过雪板设计的板型,以及重力加速度入弯出弯的滑行技术。“回转”这一技术相较于其他两项,对速度以及边刃的平衡能力尤其的高,这就导致很多滑雪爱好者或者专项运动员在应对不同雪况时所展现的高中低滑行姿态容易失误,甚至受到伤病的困扰。并且现阶段并没有针对滑雪项目专门的训练器械。该项目为滑雪爱好者以及专业运动员模拟实际上雪的训练装置,单从使用者在实际练习时由速度,平衡所导致的各种协调问题,立志于能有效的帮助参训者能够克服客观因素,在电子助力的帮助下,全身心的控制雪板的平衡以及身体姿态,在满足此条件的同时,通过上方以及两侧的保护负重装置提供参训者专项肌肉训练,以完成更好的运动表现。
有鉴于此,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专项训练“回转”技术动作的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下面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参阅图1,包括:
架体1,所述架体1为金属龙门框架结构,尺寸的长宽高为7m:3m:2m,包括底框以及两侧的龙门框体;
行走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底框两侧的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
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均沿底框的长度方向设置;
训练板4,训练板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中设置有电机驱动结构,可分别单独控制训练板4两端沿架体1的长度方向运动;
伸缩机构,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或者第二驱动单元3的运动方向,以及限定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之间的距离,使其与训练板4倾斜度适配。
通过训练板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用以独立控制训练板4两端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使训练板4在前进的同时产生倾斜,训练需要倾斜度设定在0-80°之间,并通过伸缩机构调控两侧驱动单元之间间距与训练板4的倾斜度保持一致,使架体1两侧的驱动单元与训练板4运动保持协调同步;通过上述结构,实现使训练板4在朝向一个方向前进的同时,训练板4两端形成速度差,进而模拟训练者在实际滑行过程中的轨迹以及回转等各种训练动作。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2,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和第二驱动单元3的结构相同,包括壳体5,壳体5采用金属制成,所述壳体5内设置有中空腔室,壳体5的两侧部开设有条形滑槽6,壳体5中安装有环状履带7,环状履带7采用两条4分08B单排履带,长10m,环状履带7的两端啮合连接有张紧齿轮8,张紧齿轮8的中心轴与壳体5侧壁转动连接,中心轴固定连接有动力源,环状链条的中部啮合安装有一行走齿轮9,齿轮类型为白色4分13齿单轴内径100毫米,所述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与训练板4连接。通过上述,驱动源提供动力,通过中心轴将动力传递至张紧齿轮8中,张紧齿轮8啮合安装在环状履带7两端,张紧齿轮8转动进而带动环状履带7绕张紧齿轮8转动,环状履带7中部啮合安装有行走齿轮9,环状履带7一方面可为行走齿轮9提供动力,另一方面也限定了行走齿轮9的行进轨迹,行走齿轮9在环状履带7的作用下,沿条形滑槽6方向往复运动,实现驱动源与训练板4之间的动力传递。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2,所述驱动源为固定安装在壳体5侧部的旋转电机10,旋转电机10类型为步进电机,旋转电机10的输出端与张紧齿轮8的中心轴固定连接。通过上述,旋转电机10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壳体5上,旋转电机10的输出轴与张紧齿轮8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张紧齿轮8的中心孔设置有卡槽,旋转电机10的输出轴上对应设置有卡块,将输出轴对应插设在中心孔中,使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进而完成电机至张紧齿轮8的动力传递,结构简单,稳定性高。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还包括斜坡模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和第二驱动单元3中壳体5两端底部的液压顶升件11,液压顶升件11具体包括:与壳体5底部固定连接的顶升板13以及固定设置在地面上的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端连接与顶升板13的两端,液压顶升件11用于调整壳体5其中一端高度,使滑雪板的前进方向与水平面成0-30度夹角的斜面。基于上述,通过液压顶升件11调整第一驱动单元2和第二驱动单元3两端的高度,使其沿训练板4的运动方向形状一定角度的坡度,还可根据训练需要,调控坡度,进而模拟滑雪不同的坡度场景。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3、4,所述训练板4包括:
板体14,长170cm,宽30cm,所述板体14表面设置有鞋体紧固套15;
杆体16,长150cm,板体14转动连接在杆体16上,杆体16两端与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通过万向轴连接机构17连接,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与万向轴连接机构17的输入轴通过旋转轴承(图未示出)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轴连接机构17的输入轴上固设有限位滑块18,所述限位滑块18与条形滑槽6配合连接,杆体16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结构。
基于上述,由于行走齿轮9在向前运动的同时,其本身为旋转运动,但是供训练使用的训练板4确需要在向前运动的同时保持水平,另外,中心轴为固定连接在行走齿轮9上,其方向始终垂直于前进方向,然而训练板4由于两端的速度差会产生偏转,故杆体16与中心轴的连接结构不能是固定连接结构,基于上述,需要将训练板4底部的杆体16与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之间设置活动连接结构,实现中心轴前进以及自转的同时,板体14跟随中心轴一同前进,但是自身始终保持水平方向且只在水平方向做一定角度的翻转;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连接结构采用万向轴连接机构17,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与万向轴连接机构17的连接处设置有旋转轴承,旋转轴承使杆体16不会随着中心轴的转动而转动,且所述万向轴连接机构17的输入轴上固设有限位滑块18,所述限位滑块18与条形滑槽6配合连接,使杆体16在前进过程中,不会产生自转,进而实现行走齿轮9的中心轴前进和旋转的同时,使训练板4底部的杆体16始终维持水平移动状态且不产生自转;板体14随着杆体16运动且可绕杆体16转动,但在旋转限位结构的限制下,只能进行小角度的翻转,通过该巧妙的动力传递结构,进而克服了如何利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驱动训练板4进行水平位移的难题。
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4,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杆体16上的V形限位板19以及扭簧20,V形限位板19开口夹角朝向板体14,开口角度设置为90-150度,用于限定板体14在杆体16上的旋转角度,扭簧20的两端部分别与板体14接触。通过上述,为了使训练板4不会绕杆体16做360°翻转,保证训练的安全性能,且为了使使用者在初始状态下方便站立在板体14上,故需要对板体14在杆体16上的旋转进行限定,通过V形限位板19和扭簧20可以对板体14进行双重限位,使其始终只能在水平面上±30°范围进行转动并且通过扭簧20的弹力,使板体14的初始状态始终保持水平,用以解决上述三个技术问题。
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5,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伸缩滑轨21,所述伸缩滑轨21包括外轨和内轨,外轨套设在内轨上并与内轨滑动连接,外轨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一驱动单元2的壳体5上,内轨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驱动单元3的壳体5上,本实施例中,对所述外轨以及内轨的形状不做限定,只要能实现相对滑动即可;
伸缩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伸缩电机22、伸缩齿轮23以及齿条24,所述伸缩电机22固定安装第二驱动单元3的壳体5上,伸缩齿轮23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22的输出端上,齿条24沿架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22对侧的第一驱动单元2的壳体5上,且与伸缩齿轮23啮合连接。具体的,伸缩电机22可直接固定安装在壳体5上,伸缩电机22的输出轴与伸缩齿轮2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接固定,伸缩齿轮23的中心孔设置有卡槽,伸缩电机22的输出轴上对应设置有卡块,将输出轴对应插设在中心孔中,使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进而完成伸缩电机22至伸缩齿轮23的动力传递,伸缩齿轮23绕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驱使齿条24沿伸缩滑轨21的长度方向移动,解决了训练板4长度固定但方向变化时两个驱动单元中间距离的恒定问题。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还包括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1顶部沿架体1长度方向设置的平衡杆25,平衡杆25的高度设置为2m,平衡杆25上滑动连接一滑套26,所述滑套26上设置有供安全绳连接的连接孔,平衡杆25上滑动连接有用于训练者双手握持的拉手27,所述拉手27上设置有紧急停机按钮28,按钮与整机的开关遥控连接,为了防止误触,在按钮上方设置有防护盖,所述平衡杆25两端还固设设置有限位块29,限位块29之间的距离与条形滑槽6的长度一致。基于上述,平衡装置主要为训练者提供辅助作用,通过安全绳连接到训练者穿戴的安全背带,防止训练者在训练过程中失去重心,提升被动安全;同时训练者可通过双手握持拉手27,能够主动控制自身的前进过程中的姿态,也能够提高训练者对身体平衡的控制;当发生故障时,训练者可通过拉手27上的紧急停机按钮28控制装置停止运行,提升主动安全。
在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阅图1,还包括安全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1四周的防护网30、以及架体1底部的防护垫(图未示出)。基于上述,架体1四周的防护网30一方面用于保护训练者,另一方面可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训练区域,造成安全隐患;当发生突发情况,例如准备过程中,训练者摔落至地面时,架体1底部的防护垫可以保护训练者的人生安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的训练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前1/4进程中,通过旋转电机10带动环状履带7中的行走齿轮9转动,带动滑雪板沿条形滑槽6方向前进;
1/4-1/2进程中,由单片机内部程序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单元2以及第二驱动单元3中行走齿轮9的转速,形成转速差,进而使滑雪板发生方向的偏移,从而模拟滑行轨迹中入弯的阶段,在此过程中训练者通过上方的拉手27以及滑套26被受与一定向心力,且配合训练板4可沿底部杆体16旋转±30°角度,逐步实现倒伏、立刃、施压、转胯、施压等技术动作,此阶段结束后;
1/2至3/4进程中,后轨速度加快,前轨速度减缓,前轨行走齿轮9转速逐渐由最大速度减弱至略快于后轨行走齿轮9,进而模拟实际滑行过程中出弯阶段,
最后1/4进程中,前后轨齿轮转速逐渐平衡,后轨伸缩距离也回归至原始位置。
基于上述,相较于现阶段的训练器更加强调自动化、智能化;电机驱动促使雪板在运动时相较现有设备更能够真实模拟出滑行轨迹,左右环状履带7协同进行,实现在单板大回环中转胯以及视线改变等技术动作。
本发明中智能训练装置及方法的优势:
该产品更强调科学化、智能化、自动化,采用一键启动的方式,操作更为便捷。对工作环境要求低,运行更加稳定,且保护效果更好,使受训者能更好的掌握相关技术。平衡装置的设置能保证受训者在训练中保持重心平衡以及稳定。通过电机带动产生速度差,使雪板能够模拟实际上雪时的滑行轨迹,这都是现阶段研究所没有的,目前其他设计更多采用单向的滑行方式,使用者并不能实现在单板大回环中转胯以及视线改变等技术动作,可以让单板进阶爱好者以及专业运动员拥有更好、更具针对性的训练器械。
现如今,滑雪已经成为一种亲子,社交,锻炼的体育项目,但是由于雪季的短暂,很多人并不能有足够的时间提升技术,更有甚者选择远赴新疆,甚至出国,其中的花费不言而喻。这项设计不仅能够满足单板滑雪爱好者进阶的目的,更可以在各大俱乐部教学中代替旱雪机成为首屈一指的选择!
还具备优异的推广前景及市场经济效益:
推广前景。滑雪旅游产业尽管近些年发展很快,但还远未到“诸侯并起、群雄争霸的时期”。我国单板滑雪发展处于起步阶段,项目文化积淀少、项目发展可塑性强,随着人们关注度的提高,无疑为该项目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我国的雪场建设和滑雪旅游消费产品还远远不足。滑雪产业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市场潜力巨大,还远没有形成省与省之间的所谓客源竞争局面。在这样一种规模和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根本要务就是发展。单板滑雪引入至今已先后成立单板滑雪U型场地技巧、平行大回转、障碍追逐、坡面障碍巧、大跳台国家队,通过不断引进相关知识、技术、赛事等方式将单板滑雪文化内化,结合目前该项目的发展现状形成独特的单板滑雪文化。目前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形成合力,在实践中推动滑雪产业发展,把滑雪客源市场尽快开发出来,本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广一定会对单板滑雪运动的发展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不涉及软件方法程序的改进,实施例中涉及的相应方法以及算法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现有技术的记载均可实现,仅仅涉及机械结构上的改进和保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行走机构,包括相对设置在架体两侧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
训练板,训练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连接,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可分别单独控制训练板两端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运动;
伸缩机构,设置在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用于控制第一驱动单元或者第二驱动单元的运动方向,以及限定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之间的距离,使其与训练板倾斜度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结构相同,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中空腔室,壳体的两侧部开设有条形滑槽,壳体中安装有环状履带,环状履带的两端啮合连接有张紧齿轮,张紧齿轮的中心轴与壳体侧壁转动连接,中心轴固定连接有驱动源,环状链条的中部啮合安装有一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的中心轴与训练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固定安装在壳体侧部的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张紧齿轮的中心轴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坡模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中壳体两端底部的液压顶升件,液压顶升件用于调整壳体其中一端高度,使滑雪板的前进方向与水平面成0-30度夹角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板包括:
板体,所述板体表面设置有鞋体紧固套;
杆体,板体转动连接在杆体上,杆体两端与行走齿轮的中心轴通过万向轴连接机构连接,行走齿轮的中心轴与万向轴连接机构的输入轴通过旋转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万向轴连接机构的输入轴上固设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与条形滑槽配合连接,杆体上固定连接有旋转限位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位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杆体上的V形限位板以及扭簧,V形限位板开口夹角朝向板体,开口角度设置为90-150度,用于限定板体在杆体上的旋转角度,扭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板体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
伸缩滑轨,伸缩滑轨的两端固定连接在相对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上;
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伸缩电机、伸缩齿轮以及齿条,所述伸缩电机固定安装在单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上,伸缩齿轮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的输出端上,齿条沿架体的宽度方向设置,其一端固定连接在伸缩电机对侧的第一驱动单元或第二驱动单元上,且与伸缩齿轮啮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平衡机构,所述平衡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顶部沿架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平衡杆,平衡杆上滑动连接一滑套,所述滑套上设置有供安全绳连接的连接孔,平衡杆上滑动连接有用于训练者双手握持的拉手,所述平衡杆两端还固设设置有限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防护机构,包括设置在架体四周的防护网、以及架体底部的防护垫。
10.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实现,包括:
前1/4进程中,通过旋转电机带动环状履带中的行走齿轮转动,带动滑雪板沿条形滑槽方向前进;
1/4-1/2进程中,由单片机内部程序分别控制第一驱动单元以及第二驱动单元中行走齿轮的转速,形成转速差,进而使滑雪板发生方向的偏移,从而模拟滑行轨迹中入弯的阶段,在此过程中训练者通过上方的拉手以及滑套被受与一定向心力,且配合训练板可沿底部杆体旋转±30°角度,逐步实现倒伏、立刃、施压、转胯、施压等技术动作,此阶段结束后;
1/2至3/4进程中,后轨速度加快,前轨速度减缓,前轨行走齿轮转速逐渐由最大速度减弱至略快于后轨行走齿轮,进而模拟实际滑行过程中出弯阶段,
最后1/4进程中,前后轨齿轮转速逐渐平衡,后轨伸缩距离也回归至原始位置。
CN202310500329.3A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Pending CN116407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0329.3A CN116407820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00329.3A CN116407820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7820A true CN116407820A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52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00329.3A Pending CN116407820A (zh) 2023-05-05 2023-05-05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78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89548B (zh) 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
RU2689445C1 (ru) Способ имитации участия спортсмена биатлониста или лыжника в соревнованиях любого уровня, в тренировках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A2439121C (en) Ski exercising and rehabilitation apparatus
CN112044042A (zh) 一种实用性强的滑雪练习机
CN207270668U (zh) 配合传感器的虚拟现实滑雪训练系统
CN219848069U (zh)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
CN116407820A (zh) 一种单板滑雪智能训练装置及训练方法
CN110384915B (zh) 一种具有辅助动力的滑雪板
CN219848070U (zh) 一种单板滑雪“回转训练”模拟装置
CN220175998U (zh) 一种单板滑雪模拟训练用安全防护结构
RU2372961C2 (ru) 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горнолыжный спуск
CN104383671B (zh) 足球定位球传准练习装置
CN206045357U (zh) 双板式多人协同滑行设备
CN112569559B (zh) 一种滑雪练习机
CN204485265U (zh) 一种滑雪模拟训练器
EA200601329A1 (ru) Способ обучения тренировки слаломиста и слаломный имитатор
CN108654044B (zh) 一种陆上单板滑雪练习器
RU226237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оведения лыжных тренировок и реабилитационных упражнений
CN213220851U (zh) 一种扭动式陆地滑雪训练滑板
CN211383746U (zh) 陆地越野滑轮
CN213994784U (zh) 一种室内滑雪模拟机可调节扶手
CN215691531U (zh) 一种室内滑雪器
CN205268992U (zh) 一种双板滑雪基础训练装置
CN217187791U (zh) 一种滑雪运动训练辅助装置
CN215461902U (zh) 一种用于滑雪训练的平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