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5475B -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405475B
CN116405475B CN202310650685.3A CN202310650685A CN116405475B CN 116405475 B CN116405475 B CN 116405475B CN 202310650685 A CN202310650685 A CN 202310650685A CN 116405475 B CN116405475 B CN 116405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ransmission
quality
transmission
data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506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405475A (zh
Inventor
朱平伦
孙建康
刘海峰
明光春
叶风生
徐凯凯
宋永生
何茂良
马园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Yunke Hanwei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Yunke Hanwe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Yunke Hanwei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Yunke Hanwei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506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05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405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5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405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405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对比监测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停止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并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传递至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并将质量指数传递至监测模块。本发明通过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行分析,若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有效地防止在数据传输的处境很差时继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便于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背景技术
Web浏览器是一种用于访问和浏览互联网上的网页和其他互联网资源的软件应用程序。它允许用户输入网址或搜索关键字,然后通过HTTP或HTTPS协议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并接收和呈现服务器返回的网页内容。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是指那些使用Web浏览器作为用户界面的设备。这些设备通常具有基本的计算能力和互联网连接,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和展示Web内容。
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包括个人电脑(PC)、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智能电视、游戏机,以及电子阅读器等,个人电脑(PC)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都可以运行常见的Web浏览器,如Google Chrome、Mozilla Firefox和Microsoft Edge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内置了Web浏览器,可以通过移动数据或Wi-Fi连接到互联网,一些智能电视配备了内置的Web浏览器,使用户可以通过电视屏幕浏览互联网上的内容,某些游戏机,如PlayStation和Xbox,具有内置的Web浏览器,使用户可以浏览互联网上的内容,例如观看视频流或访问社交媒体,一些电子阅读器,如Amazon Kindle和Kobo等,具备浏览器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购买和下载电子书籍。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现有技术无法获取数据传输的情况,当数据传输的质量很差时,如果继续传输,将会给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中断而发生数据丢失、损坏、错误以及数据被破坏、篡改),从而不便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本发明通过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行分析,若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有效地防止在数据传输的处境很差时继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便于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对比监测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停止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并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传递至分析模块;
分析模块,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并将质量指数传递至监测模块;
对比监测模块,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并将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综合分析模块,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的情况传递至停止模块。
优选的,传输信息包括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以及缓冲区溢出时长,环境信息 包括超磁场频率,采集后,数据采集模块将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 及超磁场频率分别标定为以及
优选的,断连时长,即电子设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断连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获取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和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 长,将断开并重连的次数标定为Ci,将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长标定为Ti,则t时间内数据在 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i表 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编号,i=1、2、3、4、……、n,n为正整 数。
优选的,缓冲区溢出幅值,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最大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总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缓冲区的容量设置容量限制值,将缓冲区的容量限制值标定为Ra,获取t时间内 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将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标定为Rb,将Rb大于Ra时刻的Rb值 进行统计,建立数据集合,将数据集合内的Rb值按照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取数据集合内 的最大Rb值,将最大Rb值标定为Rbmax,则缓冲区溢出幅值计算的表达式为:,获取t时间内Rb大于Ra的次数和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将Rb大于 Ra的次数标定为Ex,将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标定为Fx,则t时间内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 的总时长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x表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 传输过程中Rb大于Ra的次数编号,x=1、2、3、4、……、N,N为正整数。
优选的,超磁场频率,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超过磁场强度参考阈值的频率,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磁场强度设置磁场强度参考阈值,将磁场强度参考阈值标 定为CCh,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将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 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标定为CCp,将CCp大于等于CCh的次数标定为MMg,将CCp小于CCh的次 数标定为MMv,则超磁场频率计算的表达式为:
优选的,获取到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 及超磁场频率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依据的公式为:式中,分别 为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及超磁场频率的 预设比例系数,且均大于0。
优选的,获取到数据传输时的质量指数时,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 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若大于等于,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差,通过 对比监测模块生成的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若小于,表明电子设 备数据传输的质量好,通过对比监测模块生成的高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当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 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将分析集合标定为W,则,k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数量,Q 为正整数。
优选的,求出分析集合中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与离散程度值,将平均值和离散程度 值分别标定为
若平均值大于等于,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并将 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若平均值小于且离散程度值大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综合 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通过综合分析模块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持续分 析,若出现平均值大于等于的情况,则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若出现平均值小于且离散程度值小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 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质量好的信号,将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将信号 传递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继续对数据进行传输;
上述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为分析 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
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
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
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通过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行分析,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当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若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若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则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持续分析,当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时,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若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质量好的信号,继续对数据进行传输,有效地防止在数据传输的处境很差时继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便于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对比监测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停止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并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传递至分析模块;
传输信息包括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以及缓冲区溢出时长,环境信息包括超 磁场频率,采集后,数据采集模块将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及超磁 场频率分别标定为以及
断连时长,即电子设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频繁断开和重新连接在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以下风险:
数据丢失:频繁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可能导致正在传输的数据包丢失,每次断开连接都会中断数据传输,而重新连接后需要重新开始传输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数据丢失,导致接收端无法完整地接收到数据;
数据损坏或错误:频繁断开和重新连接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包损坏或错误,连接的中断和重新建立可能会引入干扰或错误,从而导致传输的数据包受到损坏或错误;
传输延迟增加:每次断开和重新连接都需要重新建立连接和协商传输参数,这会增加传输的延迟时间,频繁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可能导致传输延迟明显增加,从而影响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响应时间;
数据传输中断和不稳定性:频繁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中断和不稳定性,传输过程中的频繁中断和重新连接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不连续性,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因此,采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可对数据传输的状态进行评估;
断连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获取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和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 长,将断开并重连的次数标定为Ci,将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长标定为Ti,则t时间内数据在 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i表 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编号,i=1、2、3、4、……、n,n为正整 数;
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和重新连接的次数和时间通过日志记录进行获取,在服务器端或客户端应用程序中启用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记录传输过程中的断开和重新连接事件,通过分析日志记录,可以获取断开和重新连接的次数和时间;
缓冲区溢出,指在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中,当试图向一个已满的缓冲区写入数据时,超过了缓冲区的容量限制,缓冲区是指用于暂时存储数据的内存区域,在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缓冲区可以用于缓存输入和输出数据,以平衡传输速度和处理速度之间的差异,缓冲区溢出可能给数据传输带来以下风险:
数据丢失或损坏:当缓冲区溢出时,新的数据包无法存储在缓冲区中,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这可能会导致接收端无法获取完整的数据,影响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传输中断:缓冲区溢出可能导致传输中断,当缓冲区无法容纳新的数据包时,传输可能会暂停或中断,直到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来存储新的数据包,这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的不连续性和延迟,当数据传输中断时,尚未传输完成的数据可能会丢失,这意味着发送方已经发送的数据可能无法到达接收方,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破坏,如果数据传输中断发生在多个数据包之间,接收方可能只接收到部分数据,这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如果缺少了重要的数据包,接收方可能无法正确解析和处理数据,导致错误的结果或操作,数据传输中断可能导致接收方或发送方的进程中断或错误,如果数据传输是作为某个进程的一部分进行的,传输中断可能会导致进程无法继续执行预定的操作,从而影响整个应用程序的功能;
安全漏洞:缓冲区溢出可能导致安全漏洞的产生,恶意攻击者可以利用缓冲区溢出的漏洞来注入恶意代码或执行未经授权的操作,从而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因此,采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缓冲区溢出情况,可对数据传输的状态进行评估;
缓冲区溢出幅值,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最大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总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缓冲区的容量设置容量限制值,将缓冲区的容量限制值标定为Ra,获取t时间内 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将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标定为Rb,将Rb大于Ra时刻的Rb值 进行统计,建立数据集合,将数据集合内的Rb值按照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取数据集合内 的最大Rb值,将最大Rb值标定为Rbmax,则缓冲区溢出幅值计算的表达式为:,获取t时间内Rb大于Ra的次数和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将Rb大于 Ra的次数标定为Ex,将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标定为Fx,则t时间内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 的总时长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x表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 传输过程中Rb大于Ra的次数编号,x=1、2、3、4、……、N,N为正整数;
使用系统监控工具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缓冲区使用情况,这些工具可以提供缓冲区的实时容量信息,包括使用量、剩余量和总容量,常见的系统监控工具包括Windows系统的任务管理器、性能监视器和资源监视器以及Linux系统的top、htop和sar等;
电磁干扰是指外部的电磁场或电磁波对电子设备和其数据传输过程的干扰,它可能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产生以下影响:
数据错误或丢失:强烈的电磁干扰可以引起数据传输错误或数据丢失,电磁场中的干扰信号可能干扰传输信号,导致数据位翻转、位错误或完全丢失,这可能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传输中断,影响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传输中断:在极端情况下,强烈的电磁干扰可能导致数据传输中断,如果电子设备受到强烈的电磁场干扰,传输信号可能完全无法传递,导致传输中断,这会导致数据传输无法完成,可能需要重新连接或重新发送数据,同理,当数据传输中断时,尚未传输完成的数据可能会丢失,这意味着发送方已经发送的数据可能无法到达接收方,导致数据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被破坏,如果数据传输中断发生在多个数据包之间,接收方可能只接收到部分数据,这可能导致数据的不一致性,如果缺少了重要的数据包,接收方可能无法正确解析和处理数据,导致错误的结果或操作,数据传输中断可能导致接收方或发送方的进程中断或错误,如果数据传输是作为某个进程的一部分进行的,传输中断可能会导致进程无法继续执行预定的操作,从而影响整个应用程序的功能;
数据损坏或篡改:电磁干扰可能导致数据损坏或篡改,干扰信号可能导致数据位错误、数据重复或数据被修改,从而损坏数据的完整性或导致数据的意义发生改变,这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采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磁场强度情况,可对数据传输的状态进行评估;
超磁场频率,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超过磁场强度参考阈值的频率,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磁场强度设置磁场强度参考阈值,将磁场强度参考阈值标 定为CCh,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将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 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标定为CCp,将CCp大于等于CCh的次数标定为MMg,将CCp小于CCh的次 数标定为MMv,则超磁场频率计算的表达式为:
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可通过在电子设备上加装磁场强度传感器进行获取;
分析模块,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并将质量指数传递至监测模块;
获取到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及超磁场 频率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依据的公式为:式中,分别 为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及超磁场频率的 预设比例系数,且均大于0;
由公式可知,在t时间内,断连时长越长、缓冲区溢出幅值越大、缓冲区溢出时长越 长、超磁场频率越高,即质量指数的表现值越大,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越差, 在t时间内,断连时长越短、缓冲区溢出幅值越小、缓冲区溢出时长越短、超磁场频率越低, 即质量指数的表现值越小,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越高;
需要说明的是,t为监测时长,t的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对比监测模块,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并将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获取到数据传输时的质量指数时,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 阈值进行比对,若大于等于,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差,通过对比监 测模块生成的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若小于,表明电子设备数据 传输的质量好,通过对比监测模块生成的高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综合分析模块,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的情况传递至停止模块;
当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 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将分析集合标定为W,则,k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数量,Q 为正整数;
求出分析集合中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与离散程度值,将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值分别标 定为
若平均值大于等于,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并将 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有效地防止在数据传输的 处境很差时继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便于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
若平均值小于且离散程度值大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综合 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通过综合分析模块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持续分 析,若出现平均值大于等于的情况,则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若出现平均值小于且离散程度值小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 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质量好的信号,将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将信号 传递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继续对数据进行传输,并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上述过程分 析;
上述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为分析 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传输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时,数据传输时,不会给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即不会导致数据传输中断而发生数据丢失、损坏、错误以及数据被破坏、篡改的情况,当数据传输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时,如果继续进行数据传输,将会给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中断而发生数据丢失、损坏、错误以及数据被破坏、篡改;
本发明通过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进行分析,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当数据传输过程中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若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有效地防止在数据传输的处境很差时继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受到影响,便于对数据进行智能化高效传输,若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则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持续分析,当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时,则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若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质量好的信号,继续对数据进行传输。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
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
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
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方法,通过上述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来实现,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方法的具体方法和流程详见上述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上述公式均是去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分析模块、对比监测模块、综合分析模块以及停止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并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传递至分析模块;
传输信息包括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以及缓冲区溢出时长,环境信息包括超磁场频率,采集后,数据采集模块将断连时长、缓冲区溢出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以及超磁场频率分别标定为DLSk、YCSk、SCSk以及CCRk
断连时长,即电子设备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断连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获取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和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长,将断开并重连的次数标定为Ci,将断开并重连对应的时长标定为Ti,则t时间内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总时长DLSk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i表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断开并重连的次数编号,i=1、2、3、4、……、n,n为正整数;
缓冲区溢出幅值,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最大幅值,缓冲区溢出时长,即电子设备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总时长,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缓冲区的容量设置容量限制值,将缓冲区的容量限制值标定为Ra,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将不同时刻缓冲区的容量值标定为Rb,将Rb大于Ra时刻的Rb值进行统计,建立数据集合,将数据集合内的Rb值按照大小的顺序进行排序,获取数据集合内的最大Rb值,将最大Rb值标定为Rbmax,则缓冲区溢出幅值YCSk计算的表达式为:YCSk=Rbmax-Ra,获取t时间内Rb大于Ra的次数和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将Rb大于Ra的次数标定为Ex,将Rb大于Ra对应的时长标定为Fx,则t时间内缓冲区容量超过容量限制的总时长SCSk计算的表达式为:式中,x表示t时间内电子设备数据传输过程中Rb大于Ra的次数编号,x=1、2、3、4、……、N,N为正整数;
超磁场频率,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超过磁场强度参考阈值的频率,获取的逻辑如下:
对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磁场强度设置磁场强度参考阈值,将磁场强度参考阈值标定为CCh,获取t时间内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将不同时刻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时的磁场强度标定为CCp,将CCp大于等于CCh的次数标定为MMg,将CCp小于CCh的次数标定为MMv,则超磁场频率CCPk计算的表达式为:CCPk=MMg/(MMg+MMv);
分析模块,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并将质量指数传递至监测模块;
获取到断连时长DLSk、缓冲区溢出幅值YCSk、缓冲区溢出时长SCSk以及超磁场频率CCPk后,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Wdk,依据的公式为:
式中,α、β、γ、δ分别为断连时长DLSk、缓冲区溢出幅值YCSk、缓冲区溢出时长SCSk以及超磁场频率CCPk的预设比例系数,且α、β、γ、δ均大于0;
对比监测模块,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并将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综合分析模块,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并将数据传输的情况传递至停止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获取到数据传输时的质量指数Wdk时,将获取的质量指数Wdk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YWd进行比对,若Wdk大于等于YWd,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差,通过对比监测模块生成的低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若Wdk小于YWd,表明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的质量好,通过对比监测模块生成的高质量传输信号传递至综合分析模块;
当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将分析集合标定为W,则Wd={Wdk}={Wd1、Wd2、Wd3、...、WdQ},k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数量,Q为正整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其特征在于,求出分析集合中质量指数的平均值与离散程度值,将平均值和离散程度值分别标定为和WdX;
若平均值大于等于YWd,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差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若平均值小于YWd且离散程度值WdX大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稳定性差的信号,通过综合分析模块对数据传输质量进行持续分析,若出现平均值/>大于等于YWd的情况,则通过停止模块停止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
若出现平均值小于YWd且离散程度值WdX小于离散程度参考阈值,则通过综合分析模块生成数据传输质量好的信号,将信号发送至停止模块,通过停止模块将信号传递至电子设备数据传输系统,继续对数据进行传输;
上述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平均值,WdX为分析集合内质量指数的离散程度值。
4.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多项信息,包括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
将传输信息与环境信息建立数据分析模型,生成质量指数;
将获取的质量指数与质量指数参考阈值进行比对,生成高质量传输信号与低质量传输信号;
接收到低质量传输信号时,将低质量传输信号对应的质量指数以及低质量传输信号后生成的质量指数建立分析集合,对分析集合内的质量指数进行分析,获取数据传输的质量情况。
CN202310650685.3A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Active CN116405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0685.3A CN116405475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50685.3A CN116405475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5475A CN116405475A (zh) 2023-07-07
CN116405475B true CN116405475B (zh) 2023-08-18

Family

ID=87008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50685.3A Active CN116405475B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40547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3299A1 (en) * 2008-02-07 2009-08-07 Yaron May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comfort, and/or reliability in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 for example windows
CN110635965A (zh) * 2019-08-19 2019-12-31 北京基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网络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733A (zh) * 2019-12-26 2020-05-12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数据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2357A (zh) * 2020-12-30 2021-04-23 合肥大多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浏览器操作信息判断方法和系统
CN114553846A (zh) * 2022-01-11 2022-05-27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采集流媒体的直播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53299A1 (en) * 2008-02-07 2009-08-07 Yaron May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comfort, and/or reliability in operating systems, such as for example windows
CN110635965A (zh) * 2019-08-19 2019-12-31 北京基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IPv6网络质量监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733A (zh) * 2019-12-26 2020-05-12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数据缓存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02357A (zh) * 2020-12-30 2021-04-23 合肥大多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浏览器操作信息判断方法和系统
CN114553846A (zh) * 2022-01-11 2022-05-27 南方电网深圳数字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采集流媒体的直播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405475A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041337A1 (en)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Forensic Monitoring
CN106911687B (zh) 一种页面构建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015844B1 (en) Techniques for web application vulnerability scanning
US987681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eb-based log analysis
CN106649342A (zh) 数据采集平台中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8374320B2 (en)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service controll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duct
CN102130791A (zh) 一种在网关上检测代理的方法、装置及网关服务器
CN11346986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US2016014034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filtering system, and filtering method
CN116405475B (zh) 一种基于Web浏览器的电子设备数据传输平台及方法
CN110808997B (zh) 对服务器远程取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06798A (zh) 一种区块链平台的性能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JP4256107B2 (ja) データサーバへの不正侵入対処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165489A (zh) 未授权访问漏洞检测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5297104B (zh) 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40844B (zh) 一种日志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3765924A (zh) 基于用户跨服务器访问的安全监测方法、终端及设备
CN113691527A (zh) 安全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00473A (zh) 基于应用接口的爬虫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453076A (zh) 用户视频业务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68410A (zh) 获取网页木马连接密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48655A (zh) 浏览器反劫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937322B (zh) 流量消耗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682224A (zh) 一种网络web页面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0008706B (zh) 主机安全状态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