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404652B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404652B CN116404652B CN202310296672.0A CN202310296672A CN116404652B CN 116404652 B CN116404652 B CN 116404652B CN 202310296672 A CN202310296672 A CN 202310296672A CN 116404652 B CN116404652 B CN 11640465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hotovoltaic
- loss
- grid voltage
- line
- optim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13433 optimiz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8
- 230000029087 diges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12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补偿技术领域,方法包括:遍历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中进行最优目标提取,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对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后进行判断其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若不满足则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解决现有技术中光伏的消纳率及配电网不稳定,导致光伏电量损失的技术问题,实现对光伏的消纳率及配电网稳定性进行补偿调整,达到弥补电量损失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补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各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包括分布式光伏电源和储能系统在内的各种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在配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使得主动配电网(ADN)运行越发复杂,控制越发困难。分布式电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日负荷的波动使得配电网运行方式具有不确定性,分布式光伏发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电量损失,为配电网的运行和控制提出了挑战。
而现有技术中存在由于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不稳定性,导致光伏电量造成重大损失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用于针对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不稳定性,导致光伏电量造成重大损失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因子集模块,所述因子集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最优目标模块,所述最优目标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遍历模块,所述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损失分析模块,所述损失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补偿优化模块,所述补偿优化模块用于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上述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方法及系统,实现了对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稳定性进行补偿调整,达到弥补电量损失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补偿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不稳定性,导致光伏电量造成重大损失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稳定性进行补偿调整,达到弥补电量损失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中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中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因子集模块1,最优目标模块2,遍历模块3,损失分析模块4,判断模块5,补偿优化模块6,补偿模块7。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光伏的消纳率以及配电网的不稳定性,导致光伏电量造成重大损失的技术问题。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
具体而言,通过传感采集器对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进行获取,其中,所获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其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可以包含高压配电电压、中压配电电压以及低压配电电压,其线路控制因子集可以包含有汇流母线接线,即单个接入点,以及无汇流母线接线即多个接入点,其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可以包含光伏消纳能力以及光伏消纳水平,且传感采集器与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为一一对应关系,其中,电网电压传感采集器获取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传感采集器获取线路控制因子集,光伏消纳传感采集器获取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为后期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步骤S200: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具体而言,为将光伏电量的损耗降到最低,因此需要寻找到最优目标,依照最优目标,最大化的保证电量的使用,首先分别对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依次遍历,即沿着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电网电压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获取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沿着线路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线路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获取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沿着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光伏消纳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获取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一步的,根据优度影响系数对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最优目标的寻优,从而将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获取,进而为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做保障。
步骤S300: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
具体而言,对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进行遍历,即对配电网运行中的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实时检查,从而生成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示例性的,在日出之前由于光伏板上未获取太阳光源,此时在对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遍历时,会存在光伏消纳比白天差别大的情况,则由遍历结果生成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而根据所获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光伏消纳需求参数可知在日出后需要对光伏板进行光伏消纳,而电网电压需求参数与线路需求参数同理,故此,由光伏消纳需求参数、电网电压需求参数以及线路需求参数组成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为后续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夯实基础。
步骤S400: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具体而言,在上述所获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的基础上,由损失分析模型分别对所获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其中,损失分析模型中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并基于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将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线路损失分析层,生成线路损耗损失量,将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生成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最终将所生成的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对应输出,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有着推进的作用。
步骤S500: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
具体而言,将上述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作为基础,对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判断,判断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其中,该损失量阈值与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为一一对应的关系,且损失量阈值是指当存在不同的控制变量时,具有所对应的不同损失阈值,示例性的,当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对电压进行控制时,若光伏所需配电网电压需要增加,则通过所获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所对应的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也对应增加,因此与之对应的损失阈值也随之增加,但该损失阈值区间是固定不变的,只是将损失阈值的起始点和终止点与其对应增加的量进行增加,以此称为所具有的不同的损失阈值,并依次对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比较判断,并对后期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有着深远的影响。
步骤S600: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
具体而言,当上述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在与损失量阈值进行判断后,若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不满足损失量阈值时,对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其中,该补偿优化首先对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遍历,设定光伏电压约束区间、线路损耗约束区间和光伏消纳约束区间,对电网电压、线路损耗以及光伏消纳进行约束,进一步,以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为基础,对所对应的光伏补偿粒子群进行采集,其光伏补偿粒子群包含电网电压补偿粒子群、线路损耗补偿粒子群以及光伏消纳补偿粒子群,同时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根据所获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更好的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步骤S700: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具体而言,由上述所获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对应补偿,其中所获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应达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对应的损失阈值、所获线路损耗损失量所对应的损失阈值和所获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所对应的损失阈值,从而实现对光伏的消纳率及配电网稳定性进行补偿调整,达到弥补电量损失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2所示,本申请步骤S200还包括:
步骤S210: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
步骤S220:遍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线路优度因子;
步骤S230:遍历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
步骤S240:根据优度影响系数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具体而言,首先分别对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依次遍历,即沿着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电网电压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对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进行获取,沿着线路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线路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对多组线路优度因子进行获取,沿着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依次对每个光伏消纳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对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获取,进一步的通过如下公式计算所获的优度影响系数对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首先对所获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获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获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影响分析,获取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和第三光伏影响系数,其中,第一光伏影响系数为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为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第三关光伏影响系数为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优度影响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βi表示第i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γi表示第i个线路优度因子,δi表示第i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α1表示第一光伏影响系数,α2表示第二光伏影响系数,α3表示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以计算所获的优度影响系数为基础,对符合优度影响系数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线路优度因子、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筛选提取,从而将其分别对应记作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240包括:
步骤S241: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影响分析,获取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和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步骤S242:其中,所述第一光伏影响系数为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为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三关光伏影响系数为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获取所述优度影响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βi表示第i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γi表示第i个线路优度因子,δi表示第i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α1表示第一光伏影响系数,α2表示第二光伏影响系数,α3表示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具体而言,由于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均对光伏发电量会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上述所获的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的影响分析,即对光伏影响的程度,从而对应获得与之对应的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以及第三光伏影响系数,在此基础上,第一光伏影响系数是指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第二光伏影响系数是指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第三关光伏影响系数是指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在分布式光伏进行储电发电的过程中,由于电网电压、光伏电路以及光伏消纳的影响,结合光伏当前时段的最优目标,以及当前区域分布式光伏通过如下计算公式的所计算出的优度影响系数:
其中,βi表示第i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γi表示第i个线路优度因子,δi表示第i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α1表示第一光伏影响系数,α2表示第二光伏影响系数,α3表示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对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计算,从而对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获取,达到为后期实现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提供重要依据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而言,如图3所示,本申请步骤S400还包括:
步骤S410:所述损失分析模型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
步骤S420: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步骤S430: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所述线路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
步骤S440: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具体而言,在上述所获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的基础上,由损失分析模型分别对所获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
其中,损失分析模型中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同时将所获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至损失分析模型中的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其中在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中,基于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多个光伏电量时区,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并根据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电网电压控制参数,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将所获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至损失分析模型中的线路损失分析层,其中在线路损失分析层中,根据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对线路需求参数,将对分布式光伏内的线路进行对应排布,进一步的,由最优线路损耗目标为基础,将由线路所造成的光伏电量损失量等于对目标分布式光伏区域内所需的总线路减去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线路需求参数,从而对应生成线路损耗损失量。
将所获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至损失分析模型中的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其中在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中,以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对光伏消纳的需求参数为基础,根据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光伏消纳率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从而对应生成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以所获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获线路损耗损失量以及所获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达到提高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的准确率。
进一步而言,本申请步骤S420包括:
步骤S421: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包括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和多个光伏电量时区;
步骤S422:基于所述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所述多个光伏电量时区和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
步骤S423: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光伏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获得频繁系数;
步骤S424:基于频繁系数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获取所述频繁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ω表征任意一组中任意一个损失量的频繁度,xk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y表征光伏电量需求量,t表征光伏电量需求时长,z表征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d表征光伏控制参数,f(xk,q,t,m,y)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的数据量,f(q,t,m,y)表征q,t,m,y共同满足数据的数据量;
具体而言,根据所获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与所获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对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采集,其中所获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包含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和多个光伏电量时区,并将所获多个光伏电量时区中每个时区所对应的光伏电量需求量与所获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进行匹配,获得每个时区对光伏电压进行控制的参数,进而整合得到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一步的,以损失分析模型中的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为基础,对光伏控制控制参数进行调取,并遍历所获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从而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其中在遍历所获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中,获取频繁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ω表征任意一组中任意一个损失量的频繁度,xk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y表征光伏电量需求量,t表征光伏电量需求时长,z表征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d表征光伏控制参数,f(xk,q,t,m,y)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的数据量,f(q,t,m,y)表征q,t,m,y共同满足数据的数据量;
最终由计算所获的频繁系数为基础,遍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以保证在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时的高效性。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系统,系统包括:
因子集模块1,所述因子集模块1用于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
最优目标模块2,所述最优目标模块2用于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遍历模块3,所述遍历模块3用于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
损失分析模块4,所述损失分析模块4用于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判断模块5,所述判断模块5用于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
补偿优化模块6,所述补偿优化模块6用于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
补偿模块7,所述补偿模块7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第一遍历模块,所述第一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
第二遍历模块,所述第二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线路优度因子;
第三遍历模块,所述第三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
寻优模块,所述寻优模块用于根据优度影响系数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光伏影响分析模块,所述光伏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影响分析,获取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和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光伏影响模块,所述光伏影响模块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伏影响系数为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为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三关光伏影响系数为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模型层级模块,所述模型层级模块用于所述损失分析模型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
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第二输入模块,所述第二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所述线路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
第三输入模块,所述第三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生成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进一步而言,系统还包括:
光伏参数模块,所述光伏参数模块用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包括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和多个光伏电量时区;
日志数据模块,所述日志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所述多个光伏电量时区和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
数据项挖掘模块,所述数据项挖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光伏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获得频繁系数;
损失量生成模块,所述损失量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频繁系数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本说明书通过前述对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关于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方法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新闻数据以及时间衰减因子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油气管道安全风险智能识别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包含高压配电电压、中压配电电压以及低压配电电压,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包含有汇流母线接线,以及无汇流母线接线,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包含光伏消纳能力以及光伏消纳水平;
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是由光伏消纳需求参数、电网电压需求参数以及线路需求参数组成所获;
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
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所述损失分析模型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
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多个光伏电量时区,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并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电网电压控制参数,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所述线路损失分析层,根据所述线路需求参数,对分布式光伏内的线路进行对应排布,基于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将因线路所造成的光伏电量损失量等于对目标分布式光伏区域内所需的总线路减去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所述线路需求参数,生成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
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基于所述光伏消纳需求参数,通过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光伏消纳率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方法包括:
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其中,每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内每个电网电压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遍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其中,每个线路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线路控制因子集内每个线路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遍历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其中,每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内每个光伏消纳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根据优度影响系数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影响分析,获取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和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其中,所述第一光伏影响系数为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为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三光伏影响系数为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优度影响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第i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表示第i个线路优度因子,/>表示第i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表示第一光伏影响系数,/>表示第二光伏影响系数,/>表示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方法包括:
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包括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和多个光伏电量时区;
基于所述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所述多个光伏电量时区和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
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光伏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获得频繁系数;
基于频繁系数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频繁系数的公式如下:
其中,/>表征任意一组中任意一个损失量的频繁度,/>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表征光伏电量需求量,/>表征光伏电量需求时长,/>表征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表征光伏控制参数,/>表征任意一组第k个损失量的数据量,/>表征/>共同满足数据的数据量。
7.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因子集模块,所述因子集模块用于获取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其中,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包括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线路控制因子集与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包含高压配电电压、中压配电电压以及低压配电电压,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包含有汇流母线接线,以及无汇流母线接线,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包含光伏消纳能力以及光伏消纳水平;
最优目标模块,所述最优目标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与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进行最优目标提取,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遍历模块,所述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配电网运行控制因子集,获取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是由光伏消纳需求参数、电网电压需求参数以及线路需求参数组成所获;
损失分析模块,所述损失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损失分析模型,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分别对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进行损失分析,生成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判断模块,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线路损耗损失量和光伏消纳率损失量是否满足损失量阈值;
补偿优化模块,所述补偿优化模块用于若不满足,根据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进行补偿优化分析,生成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线路损耗补偿量和光伏消纳率补偿量;
补偿模块,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控制补偿量、所述线路损耗补偿量和所述光伏消纳率补偿量对电力系统电量损失进行补偿;
模型层级模块,所述模型层级模块用于所述损失分析模型包括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线路损失分析层和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
第一输入模块,所述第一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输入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多个光伏电量时区,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并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电网电压控制参数,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第二输入模块,所述第二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输入所述线路损失分析层,根据所述线路需求参数,对分布式光伏内的线路进行对应排布,基于所述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将因线路所造成的光伏电量损失量等于对目标分布式光伏区域内所需的总线路减去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中的所述线路需求参数,生成所述线路损耗损失量;
第三输入模块,所述第三输入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依次将所述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输入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基于所述光伏消纳需求参数,通过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调取多组光伏消纳率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分析层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生成所述光伏消纳率损失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优目标模块还包括:
第一遍历模块,所述第一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其中,每个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电网电压控制因子集内每个电网电压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第二遍历模块,所述第二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线路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线路优度因子,其中,每个线路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线路控制因子集内每个线路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第三遍历模块,所述第三遍历模块用于遍历所述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获取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其中,每个光伏消纳优度因子是通过依次对光伏消纳控制因子集内每个光伏消纳控制因子均做一次访问所获;
寻优模块,所述寻优模块用于根据优度影响系数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寻优,获取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最优线路损耗目标和最优光伏消纳率目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光伏影响分析模块,所述光伏影响分析模块用于对所述多组电网电压优度因子、所述多组线路优度因子、所述多组光伏消纳优度因子进行光伏影响分析,获取第一光伏影响系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和第三光伏影响系数;
光伏影响模块,所述光伏影响模块用于其中,所述第一光伏影响系数为电网电压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二光伏影响系数为线路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所述第三光伏影响系数为光伏消纳优度因子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损失分析模块还包括:
光伏参数模块,所述光伏参数模块用于所述光伏稳定性因子需求参数包括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和多个光伏电量时区;
日志数据模块,所述日志数据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多个光伏电量需求量、所述多个光伏电量时区和所述最优电网电压稳定目标,采集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
数据项挖掘模块,所述数据项挖掘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网电压损失分析层,调取光伏控制参数,遍历所述多组光伏稳定性日志数据进行频繁数据项挖掘,获得频繁系数;
损失量生成模块,所述损失量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频繁系数生成所述电网电压稳定性损失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96672.0A CN116404652B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96672.0A CN116404652B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04652A CN116404652A (zh) | 2023-07-07 |
CN116404652B true CN116404652B (zh) | 2024-05-24 |
Family
ID=8701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96672.0A Active CN116404652B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40465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54453B (zh) * | 2024-04-16 | 2024-06-28 | 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分布式储能设备及其双线路接入方式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090A (zh) * | 2016-09-06 | 2016-12-07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一种光伏发电接入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410861A (zh) * | 2016-11-04 | 2017-02-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可调度能力的微电网优化运行实时控制方法 |
CN112636396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光伏配电网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15021331A (zh) * | 2022-06-16 | 2022-09-06 | 西安理工大学 | 基于贡献系数法的清洁能源基地水风光一体化补偿方法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10296672.0A patent/CN11640465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08090A (zh) * | 2016-09-06 | 2016-12-07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一种光伏发电接入的电压无功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6410861A (zh) * | 2016-11-04 | 2017-02-1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基于可调度能力的微电网优化运行实时控制方法 |
CN112636396A (zh) * | 2020-12-24 | 2021-04-09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光伏配电网控制方法及终端 |
CN115021331A (zh) * | 2022-06-16 | 2022-09-06 | 西安理工大学 | 基于贡献系数法的清洁能源基地水风光一体化补偿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储能调度模式的分布式光伏两阶段多目标就地消纳模型;李鹏;华浩瑞;;电力科学与工程;20161028(第10期);全文 * |
计及调峰主动性的风光水火储多能系统互补协调优化调度;李铁;李正文;杨俊友;崔岱;王钟辉;马坤;胡伟;;电网技术;20201005(第10期);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404652A (zh) | 2023-07-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29765A (zh) | 一种考虑sop的配电网灵活性评估指标体系和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7039995A (zh) | 一种考虑电能质量问题的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规划方法 | |
CN116404652B (zh) | 一种用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量损失补偿的方法及系统 | |
Liu et al. | A Lagrange-multiplier-based reliability assessment for power systems considering topology and injection uncertainties | |
CN109034587B (zh) | 一种协调多种可控单元的主动配电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 |
CN115663910A (zh) | 配电网规划层-运行层两阶段分布鲁棒优化治理方法 | |
CN114065483A (zh) | 制氢系统效能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2003311A (zh) | 一种风电系统功率波动平抑方法、装置以及风电系统 | |
CN112865089A (zh) | 一种改进的主动配电网大规模场景分析方法 | |
CN110323979A (zh) | 一种考虑电压稳定的发电机励磁调差系数优化整定方法 | |
Nasiraghdam et al. | Load model effect assessment on optimal distributed generation (DG) sizing and allocation using improved harmony search algorithm | |
CN115630880A (zh) | 一种配电台区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计算方法及系统 | |
Peddakapu et al. | Simultaneous controllers for stabilizing the frequency changes in deregulated power system using moth flame optimization | |
Nabi et al. | Fast distributed control design for DC linked microgrids | |
CN112633699B (zh) | 主动配电网网架规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3708380A (zh) | 风-光-储混合系统区域无功储备多目标优化方法 | |
CN112564160B (zh) | 一种计及风电不确定性的储能系统随机配置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189378B (zh) | 分布式电源及储能并网选址定容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172149B (zh) | 一种分布式发电集群自治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15545793A (zh) | 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基础模型构建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
CN113824161A (zh) | 一种DoS攻击下的交直流微电网集群系统控制方法 | |
CN118381021B (zh) | 一种电能质量概率性优化管控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 |
CN110854922A (zh) | 基于蚁群算法的地区电网接纳新能源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法 | |
CN115986849B (zh) | 一种一次调频自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 |
CN109599897A (zh) | 一种考虑海上风电波动性的无功补偿控制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