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9640A -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9640A
CN116369640A CN202310228982.9A CN202310228982A CN116369640A CN 116369640 A CN116369640 A CN 116369640A CN 202310228982 A CN202310228982 A CN 202310228982A CN 116369640 A CN116369640 A CN 116369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field
module
field intensity
monitoring
early wa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89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旭东
刘建军
罗旋
张文
陈长城
陈能塔
刘建
刘凯音
罗跃挺
王晟
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ush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89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96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9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96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12Measuring electrostatic fields or voltage-potent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0007Bracel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ther functions or with means for attaching other art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CPERSONAL ADORNMENTS, e.g. JEWELLERY; COINS
    • A44C5/00Bracelets; Wrist-watch straps; Fastenings for bracelets or wrist-watch straps
    • A44C5/18Fasteners for straps, chain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涉及近电预警防护装置领域。目前市面上的近电流预警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人员容易忘记携带、携带不便、档位调整不便、功能单一等。包括手环本体和设于手环本体两端的穿戴配件,所述的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壳体、设于壳体正面的触控屏,所述的手环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单元、时钟模块、场强检测模块、测距模块、蓝牙模块、振动声光报警模块和心率监测模块。方便了佩戴人员的使用,实现实时场强检测预警,同时提升佩戴人员的工作效率,穿戴方式不容易遗忘,有效避免触电产生伤亡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近电预警防护装置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背景技术
电力作业现场和室内外空间环境中,若发生人员碰触带电设备和漏电设备将会发生严重人员伤害事故,电力安全事故数不胜数,一种有效方法则是采用技术措施来防范安全事故,场强检测预警是常用的有效技术手段之一。
目前场强检测的方式有两种:非接触式验电与接触式验电。接触式验电应用较早,检测装置的电极在工作时需要与待测设备接触。在雨天或潮湿环境中,其绝缘手柄可能会导电,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构成威胁;此外,电压水平越高,接触式测试装置的手柄越长,手柄越长导致其重量增加,操作不便;对于要在内部测试的设备,工作人员必须将其拆卸以进行电气检查,安全性较低,而且会增加工作量。
非接触式方案可以弥补接触式验电的不足,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近电预警装置是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领域的一种非接触式电量检测装置,检测距离长。雨天绝缘棒或导电棒的绝缘性能好,检测设备是否带电时无需拆卸设备。这些优点提高了电力检测的安全性,当操作员携带时,当人们靠近高压带电体时,它可以发出警报。电力运维现场经常需要带电作业,这要求操作员随身携带可靠的近电报警装置,以确保实时安全地进行电力检查。然而,目前市面上的近电流预警装置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操作人员容易忘记携带、携带不便、档位调整不便、功能单一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以实现穿戴式的预警防护,防止遗忘,实现实时验电预警为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设于手环本体两端的穿戴配件,所述的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壳体、设于壳体正面的触控屏,所述的手环壳体内设有电源模块、微控制单元、时钟模块、场强检测模块、测距模块、振动声光报警模块和心率监测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触控屏、测距模块、时钟模块、场强检测模块、振动声光报警模块、心率监测模块和蓝牙模块均与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单元通过蓝牙模块与监护监测平台连接。场强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进行判定,从而根据不同的情况发出警示,相关信息上传到监护监测平台,可供后台监护人员查看实时电场数据,并且为现场作业人员设置备忘录内容,通过手环语音播报作业内容和通过触控屏,便于佩戴人员选择手环功能,查看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和时间、警报信息等内容,方便了佩戴人员的使用,实现实时检测预警,预警时,可发出震动和声光报警,能够实现可靠的近电报警功能的同时提升佩戴人员的工作效率,穿戴方式不容易遗忘,有效避免触电产生伤亡事故的发生。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场强检测模块进行场强计算时,采用融合现场3D与矢量电场梯度信息的近电场检测优化方法,在不考虑大地条件的影响时,点电荷电位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1
由此可得出单点电荷的电位系数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2
其中,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3
区域内任意一点的a的电场强度: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4
式中,n为模拟电荷的个数,Fa0为电场强度矢量系数,单个点电荷电场强度系数: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5
场强检测模块将检测数据输入微控制单元后,经过微控制单元预测模型计算,在超过危险电压阈值时提前报警。有效实现场强检测,能充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微控制单元预测模型计算时,沿最短路径选取若干等间距的采样点并提取其电场强度值,对每个电荷定义并计算电场特征,所述的电场特征包括:
电场强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Emax、Emin、Ea),以及沿最短路径电场分布的方差和标准差(Estd2和Estd),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8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6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37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1
其中n为沿最短路径的采样点数,Ei为第i点的电场强度,这五个特征表征了该路径上电场值的分布和离散程度;
电场梯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Egm和Ega),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7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2
这两个特征表征了沿最短路径电场值的变化率;
电场强度的平方W和Wa,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3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4
式中di是最短路径上两个采样点之间每一段的长度;
电场强度超过x%Emax的路径长度,即Lx,以及Lx与间隙长度d的比值,记为Lrx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5
Lrx=Lx/d
其中m为场强超过x%Emax的采样点数,dj为每段的长度;
场强超过x%Emax的路径的电场积分,记为Vx,其与外加电压U的比值,即: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46
Vrx=Vx/U
其中Ex=x%Emax和U是施加在间隙上的电压,这些特征表征了沿着最短路径的电势分布;
这些特征归一化到[0,1]之后作为场强模型的输入参数,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51
其中xmax和xmin分别为特征x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52
为归一化后的值。有效实现电场特征的计算。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特征与放电电压的强相关性以及特征之间的强相关性,关联度由皮尔逊相关系数r来评价,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53
其中xi和yi是任意两个参数的第i个值,x和y是它们的平均值,
将这些电场特征作为支持灰色关联模型的输入参数,预测下一场景的场强大小。实现场强预测,实现提前预警。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场强检测模块在检测电场强度时,还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人体附近的电场强度与原始均匀电场强度之比用于描述畸变场和未畸变场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电场强度增长因子δ,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54
其中,ES为人体附近电场强度;E0为原均匀电场强度,将手腕和头部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作为所需的电场强度,并根据检测值执行近电警告。通过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可以更精确地实现场强的检测和执行近电警告。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的离散系数Ks,用于分析人体具体监测点的电场强度的离散程度,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61
其中,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62
为数据平均值,σ为数据标准差,Ks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通过引入离散系数,可有效实现人体行走时的引起周围不断变化的扭曲电场的计算,实现手环对场强的更精确监测。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测距模块采用UWB测距,模块从启动开始生成独立的时间戳,两个相邻的其中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的发射机发送所请求类型的脉冲信号至其时间戳Ta1,而另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在Tb2时间接收信号,并在Tb1时间发送响应信号,以此可以计算两个模块之间脉冲信号的传输时间,以确定飞行距离S,S=C[(Ta2-Ta1)-(Tb2-Tb1)]。有效实现两个手环之间的测距,实现现场人员相互位置的实时监控。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心率监测模块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当手环佩戴时,心率监测模块直接对准手腕部,可有效实现通过腕部脉搏检测实现对心率的监测。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手环壳体的一侧设有充电口与内部的电源模块连接,电源模块采用锂电池储能。可方便实现对手环的充电。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手环壳体的另一侧设有蜂窝放音孔,所述的振动声光报警模块包括振动马达、蜂鸣器和警示灯,所述的蜂鸣器设置在蜂窝放音孔的内侧,所述的振动马达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位置分布合理,可有效实现振动、蜂鸣器和警示灯的警报。
有益效果:方便人员佩戴和使用,实现实时检测预警,能够实现可靠的近电报警功能的同时提升佩戴人员的工作效率,穿戴方式不容易遗忘,有效避免触电产生伤亡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视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环壳体;2、触控屏;3、穿戴配件;4、电源模块;5、微控制单元;6、时钟模块;7、场强检测模块;8、测距模块;9、振动声光报警模块;10、心率监测模块;11、蓝牙模块;12、监护监测平台;101、蜂窝放音孔;102、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包括手环本体和设于手环本体两端的穿戴配件3,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壳体1、设于壳体正面的触控屏2,手环壳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4、微控制单元5、时钟模块6、场强检测模块7、测距模块8、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和心率监测模块10,电源模块4、触控屏2、测距模块8、时钟模块6、场强检测模块7、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心率监测模块10和蓝牙模块11均与微控制单元5连接,微控制单元5通过蓝牙模块11与监护监测平台12连接。
电源模块4采用锂电池供电,并与低压差线性稳压器配合进行电压转换,电源模块4采用双极电源来对感应的电场信号进行有源滤波,采用负电压转换芯片来提供负电源,电源模块4还使用电池管理芯片来管理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电能,用户通过Type-c充电口102给锂电池充电。
微控制单元5选择的是STM32f104ZET6芯片,该芯片具有丰富的片内和片外设备资源、较大存储容量和低功耗的特点,适用于对功耗和成本更敏感的可穿戴设备或其他嵌入式应用。
时钟模块6选择的实时时钟芯片CY2304NZZXI-1,时钟芯片具有较低的功耗和较高的可靠性,采用IIC总线接口,两线制总线可使接口电路简单化。
心率监测模块10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位于手环壳体1的底部上面。,当手环佩戴时,心率监测模块10直接对准手腕部,可有效实现通过腕部脉搏检测实现对心率的监测,微控制单元5通过蓝牙模块11将心率数据传输给后台监测人员,以便于了解佩戴者的身体状态,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施救,确保佩戴者的人身安全。
手环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蜂窝放音孔101,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包括振动马达、蜂鸣器和警示灯,能实现以振动、蜂鸣、灯光闪烁三种方式警示佩戴人员,蜂鸣器设置在蜂窝放音孔101的内侧,振动马达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位置分布合理,可有效实现振动、蜂鸣器和警示灯的警报。
触控屏2采用OLED触控面板,OLED触控面板具有轻薄短小、对比度高、驱动电压低、可触屏操作等优点,能实现用户对手环的功能选择,查看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和时间、警报信息等信息,方便了佩戴人员的使用。
蓝牙模块11选用FR8018HA,蓝牙模块11支持5.0标准协议,具有通信距离远、稳定性好和收发灵敏等优势。
监护监测平台12APP为终端操作平台,监护监测平台12通过手机蓝牙与手环实现通信,监护人员可通过APP查看实时电场数据,并且设置备忘录内容,通过手环语言播报作业内容。
场强检测模块7适用于220V~220kV的电压的工作环境,场强检测模块7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档位,场强检测模块7包括感应天线和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组成为50HZ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和前端放大电路,场强检测模块7感应天线等效电路的输出信号依次由50Hz滤波电路、整流电路和前端放大电路处理,然后发送到微控制单元5的ADC采集端口,在微控制单元5处理信号之后,获得表示场强的数值,该数值可以近似于实验校准后的电场强度,当微控制单元5判断高于阈值时,将发送报警提示信号给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
场强检测模块7进行场强计算时,采用融合现场3D与矢量电场梯度信息的近电场检测优化方法,在不考虑大地条件的影响时,点电荷电位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91
,由此可得出单点电荷的电位系数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92
,其中,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93
区域内任意一点的a的电场强度: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094
式中,n为模拟电荷的个数,Fa0为电场强度矢量系数,单个点电荷电场强度系数: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1
场强检测模块7将检测数据输入微控制单元5后,经过微控制单元5预测模型计算,在超过危险电压阈值时提前报警,能充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场强预测,微控制单元5预测模型计算时,沿最短路径选取若干等间距的采样点并提取其电场强度值,对每个电荷定义并计算电场特征,电场特征包括:
电场强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Emax、Emin、Ea),以及沿最短路径电场分布的方差和标准差(Estd2和Estd),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5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2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3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4
其中n为沿最短路径的采样点数,Ei为第i点的电场强度,这五个特征表征了该路径上电场值的分布和离散程度;
电场梯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Egm和Ega),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06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1
这两个特征表征了沿最短路径电场值的变化率;
电场强度的平方W和Wa,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2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3
式中di是最短路径上两个采样点之间每一段的长度;
电场强度超过x%Emax的路径长度,即Lx,以及Lx与间隙长度d的比值,记为Lrx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4
Lrx=Lx/d
其中m为场强超过x%Emax的采样点数,dj为每段的长度;
场强超过x%Emax的路径的电场积分,记为Vx,其与外加电压U的比值,即: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5
Vrx=Vx/U
其中Ex=x%Emax和U是施加在间隙上的电压,这些特征表征了沿着最短路径的电势分布;
这些特征归一化到[0,1]之后作为场强模型的输入参数,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16
其中xmax和xmin分别为特征x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21
为归一化后的值。
在以上特征中,可能存在一些对预测影响不大的冗余特征,也可能存在一些交叉相关性较强的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特征与放电电压的强相关性以及特征之间的强相关性,关联度由皮尔逊相关系数r来评价,其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22
其中xi和yi是任意两个参数的第i个值,x和y是它们的平均值,
当|r|<0.3时,认为两个参数基本不相关。可以剔除与放电电压的|r|小于0.3和互相关系数大于0.9的特征。将这些电场特征作为支持灰色关联模型的输入参数,预测下一场景的场强大小,实现提前预警。
场强检测模块7在检测电场强度时,还考虑了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利用3Dmax建立人体模拟模型,采用手腕和头顶两个测量点,人体附近的电场强度与原始均匀电场强度之比用于描述畸变场和未畸变场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电场强度增长因子δ,,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23
,其中,ES为人体附近电场强度;E0为原均匀电场强度,将手腕和头部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作为所需的电场强度,并根据检测值执行近电警告。通过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可以更精确地实现场强的检测和执行近电警告。
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时,将手腕和头部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作为所需的电场强度,并根据检测值执行近电警告,同时,当人体行走时,手臂振动和其他动作会引起周围不断变化的扭曲电场,为了实现电场的精确测量,在模型仿真中考虑了行走动作对电场的影响,通过调整人体手臂和腿部的不同摆动角度来模拟人体行走,可以保持人体行走周围的电势和电场分布,数据处理中引入的离散系数Ks,用于分析两监测点电场强度的离散程度,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4119504000000132
为数据平均值,σ为数据标准差,Ks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根据模型仿真计算,实现手环对场强的精确监测。
测距模块8采用UWB测距,模块从启动开始生成独立的时间戳,两个相邻的其中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8的发射机发送所请求类型的脉冲信号至其时间戳Ta1,而另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8在Tb2时间接收信号,并在Tb1时间发送响应信号,以此可以计算两个模块之间脉冲信号的传输时间,以确定飞行距离S,S=C·[(Ta2-Ta1)-(Tb2-Tb1)]。测距模块8能实现工作负责人与班组成员相互位置的实时监控,当其超过一定监测范围后,立即感知监护人偏离现场安全监控范围,提醒工作责任人立即返回监护范围内履行监护职责。
工作时,若佩戴人员与带电物体之间的距离小于设置的安全距离,场强检测模块7向微控制单元5传递信号,微控制单元5控制报警器报警提示佩戴人员注意防护,避免危险发生。
场强检测模块7能够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电压档位,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范围,若是佩戴人员误入带电场内,场强检测模块7检测到周围的电场强度达到当前档位设置的阈值,则传递信号给微控制单元5,微控制单元5控制报警器报警,从而提示佩戴人员及退出当前区域,做好安全防护,报警信息均能在OLED触控面板上显示,便于工作人员及时了解报警原因,做出相应的应对。
本实例中,穿戴配件3采用表带结构,表带结构普遍应用各种手表和手环,使用方便。
以上图1-3所示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体现出本发明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对其进行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等同修改,均在本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包括手环本体和设于手环本体两端的穿戴配件(3),所述的手环本体包括手环壳体(1)、设于壳体正面的触控屏(2),所述的手环壳体(1)内设有电源模块(4)、微控制单元(5)、时钟模块(6)、场强检测模块(7)、测距模块(8)、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和心率监测模块(10),所述的电源模块(4)、触控屏(2)、测距模块(8)、时钟模块(6)、场强检测模块(7)、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心率监测模块(10)和蓝牙模块(11)均与微控制单元(5)连接,所述的微控制单元(5)通过蓝牙模块(11)与监护监测平台(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场强检测模块(7)进行场强计算时,采用融合现场3D与矢量电场梯度信息的近电场检测优化方法,在不考虑大地条件的影响时,点电荷电位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11
由此可得出单点电荷的电位系数为: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12
其中,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13
区域内任意一点的a的电场强度: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14
式中,n为模拟电荷的个数,Fa0为电场强度矢量系数,单个点电荷电场强度系数: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1
场强检测模块(7)将检测数据输入微控制单元(5)后,经过微控制单元(5)预测模型计算,在超过危险电压阈值时提前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微控制单元(5)预测模型计算时,沿最短路径选取若干等间距的采样点并提取其电场强度值,对每个电荷定义并计算电场特征,所述的电场特征包括:
电场强度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Emax、Emin、Ea),以及沿最短路径电场分布的方差和标准差(Estd2和Estd),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5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2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3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4
其中n为沿最短路径的采样点数,Ei为第i点的电场强度,这五个特征表征了该路径上电场值的分布和离散程度;
电场梯度的最大值和平均值(Egm和Ega),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26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1
这两个特征表征了沿最短路径电场值的变化率;
电场强度的平方W和Wa,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2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3
式中di是最短路径上两个采样点之间每一段的长度;
电场强度超过x%Emax的路径长度,即Lx,以及Lx与间隙长度d的比值,记为Lrx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4
Lrx=Lx/d
其中m为场强超过x%Emax的采样点数,dj为每段的长度;
场强超过x%Emax的路径的电场积分,记为Vx,其与外加电压U的比值,即: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5
Vrx=Vx/U
其中Ex=x%Emax和U是施加在间隙上的电压,这些特征表征了沿着最短路径的电势分布;
这些特征归一化到[0,1]之后作为场强模型的输入参数,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36
其中xmax和xmin分别为特征xi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41
为归一化后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确定特征与放电电压的强相关性以及特征之间的强相关性,关联度由皮尔逊相关系数r来评价,其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42
其中xi和yi是任意两个参数的第i个值,x和y是它们的平均值,
将这些电场特征作为支持灰色关联模型的输入参数,预测下一场景的场强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强检测模块(7)在检测电场强度时,还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人体附近的电场强度与原始均匀电场强度之比用于描述畸变场和未畸变场之间的比例关系,称为电场强度增长因子δ,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43
其中,ES为人体附近电场强度;E0为原均匀电场强度,将手腕和头部检测到的电场强度作为所需的电场强度,并根据检测值执行近电警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计算人体进入电场域引起的电场畸变效应时,在数据处理中引入的离散系数Ks,用于分析人体具体监测点的电场强度的离散程度,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51
其中,/>
Figure FDA0004119503990000052
为数据平均值,σ为数据标准差,Ks越大,说明数据越离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模块(8)采用UWB测距,模块从启动开始生成独立的时间戳,两个相邻的其中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8)的发射机发送所请求类型的脉冲信号至其时间戳Ta1,而另一个手环的测距模块(8)在Tb2时间接收信号,并在Tb1时间发送响应信号,以此可以计算两个模块之间脉冲信号的传输时间,以确定飞行距离S,
S=C·[(Ta2-Ta1)-(Tb2-Tb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心率监测模块(10)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环壳体(1)的一侧设有充电口(102)与内部的电源模块(4)连接,电源模块(4)采用锂电池储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环壳体(1)的另一侧设有蜂窝放音孔(101),所述的振动声光报警模块(9)包括振动马达、蜂鸣器和警示灯,所述的蜂鸣器设置在蜂窝放音孔(101)的内侧,所述的振动马达设于手环本体的底部。
CN202310228982.9A 2023-03-10 2023-03-10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Pending CN1163696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8982.9A CN116369640A (zh) 2023-03-10 2023-03-10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8982.9A CN116369640A (zh) 2023-03-10 2023-03-10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9640A true CN116369640A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79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8982.9A Pending CN116369640A (zh) 2023-03-10 2023-03-10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96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1684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成都蜀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帽的预警方法及智能安全帽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51684A (zh) * 2023-12-04 2024-01-05 成都蜀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帽的预警方法及智能安全帽
CN117351684B (zh) * 2023-12-04 2024-02-13 成都蜀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安全帽的预警方法及智能安全帽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68792B (zh) 用于对患者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控的通信系统、通信设备、传感器设备以及方法
CN204618208U (zh) 一种实时监测人体健康、活动状态和环境的可穿戴系统
CN105342623A (zh) 智能跌倒监护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5023392A (zh) 一种带生命报警功能的智能手环及其系统
CN203552412U (zh) 一种便携式癫痫发作检测报警装置
CN105632101A (zh) 一种人体防跌倒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9820291A (zh) 一种用于多电压等级近电报警的多功能手环
CN102646319A (zh) 生物体跌倒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6369640A (zh) 多功能电场监测及近电预警防护手环
CN101999887A (zh) 一种体温实时监测装置
CN203433633U (zh) 一种远程监控安全系统
CN204945634U (zh) 一种基于健康管理的智能手表
CN208607772U (zh) 一种安全帽
CN107393042B (zh) 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儿童智能学安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7025762A (zh) 带电作业人员安全预警装置及预警方法
CN104297519A (zh) 人体运动姿态识别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1301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锂电池安全监测系统
CN203118166U (zh) 生物体跌倒检测装置
CN104305984B (zh) 消防员生命监测传输系统
CN208241904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游客安全监测系统
CN208243049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112107315A (zh) 一种基于gps/北斗卫星的报警装置和方法
CN105615860A (zh) 老年人安全健康智能监管腕表
CN105426662A (zh) 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健康安全系统
CN210043319U (zh) 一种用于多电压等级近电报警的多功能手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