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6831A -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6831A
CN116366831A CN202310271435.9A CN202310271435A CN116366831A CN 116366831 A CN116366831 A CN 116366831A CN 202310271435 A CN202310271435 A CN 202310271435A CN 116366831 A CN116366831 A CN 116366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module
corners
target area
uniformity
te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714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茂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Truly Opto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714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68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6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8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television camera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包括提供摄像模组、测试图纸和光源板,测试图纸设置在光源板面向摄像模组的一侧;打开摄像模组和光源板;确定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获取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其中,摄像模组在拍摄距离时,目标区域能够充满摄像模组的拍摄画面;获取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并计算两个角的解析力均匀度的差异值。本发明通过获取摄像模组的四个角的解析力数值,并对四个角进行差异值计算,通过差异值的大小判断摄像模组四个角的解析力差异情况,能够筛选不合格产品,避免摄像模组出现拍摄不清晰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摄像模组是影像捕捉至关重要的电子器件,简单来说,是一种将物体的光信号转换为可以读取和储存的数字信号的一种器件。模组解析力是判断模组成像品质质量的重要指标,解析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模组的好坏,因此有效的判断方法非常重要。同样,模组四个角的解析力是否均匀,也是模组成像的重要指标,如果四角解析力相差过大,就容易造成另一个角看起来模糊的情况,影响用户体验感。现有的测试方法能够测试摄像模组的解析力但是无法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的均匀度。
有鉴于此,需对现有的测试摄像模组解析力的方法进行改进,能够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避免摄像模组成像模糊。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的差距大导致摄像模组成像模糊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包括:
提供摄像模组、测试图纸和光源板,所述测试图纸设置在所述光源板面向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侧;
打开所述摄像模组和光源板;
确定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所述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拍摄距离时,所述目标区域能够充满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画面;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两个角的解析力均匀度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11
其中,a为所述摄像模组任意一角的解析力数值,b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角的解析力数值,k为所述摄像模组在这两个角的解析力的差异值;
若k小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合格,若k大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不合格。
在上述方案中,获取所述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视场角;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
在上述方案中,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包括: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根据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21
其中,L为所述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D为所述拍摄距离,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22
为所述视场角。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区域为矩形区域。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区域的长宽比为4:3。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目标区域包括N个子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1。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源板能够为所述测试图纸提供均匀的亮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源板提供的亮度范围为700~1000Lux。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光源板通过LED提供亮度。
在上述方案中,对所述摄像模组的四角的解析力测试位于0.7视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获取摄像模组的四个角的解析力数值,并对四个角进行差异值计算,通过差异值的大小判断摄像模组四个角的解析力差异情况,能够筛选不合格产品,避免摄像模组出现拍摄不清晰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包括:
提供摄像模组、测试图纸和光源板,测试图纸设置在光源板面向摄像模组的一侧;
打开摄像模组和光源板;
确定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其中,摄像模组在拍摄距离时,目标区域能够充满摄像模组的拍摄画面;
获取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两个角的解析力均匀度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31
其中,a为摄像模组任意一角的解析力数值,b为摄像模组的另一角的解析力数值,k为摄像模组在这两个角的解析力的差异值;
若k小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合格,若k大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不合格。
本发明通过获取摄像模组的四个角的解析力数值,并对四个角进行差异值计算,通过差异值的大小判断摄像模组四个角的解析力差异情况,能够筛选不合格产品,避免摄像模组出现拍摄不清晰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获取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摄像模组的视场角;
基于拍摄距离和视场角获取目标区域的尺寸。
基于拍摄距离和视场角获取目标区域的尺寸,包括:
基于拍摄距离和视场角计算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根据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32
其中,L为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D为拍摄距离,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1
为视场角。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拍摄距离为D,摄像模组水平视场角为60°,则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2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拍摄距离为D,摄像模组垂直视场角为50°,则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3
本实施例中的目标区域为矩形区域。优选的,目标区域的长宽比为4:3,是目标区域的常见比例,目标区域的长宽比也可以是16:9,根据目标区域的对角线长度以及长宽比可以计算目标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目标区域包括N个子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1。
本实施例优选的,光源板能够为测试图纸提供均匀的亮度。优选的,光源板提供的亮度范围为700~1000Lux,亮度充足。
本实施例优选的,光源板通过LED提供亮度。LED亮度高,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对摄像模组的四角的解析力测试位于0.7视场。视场代表着摄像头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0.7是以画面中心为0,到四个对角最边沿为1,然后等距离取十份,依次为0.1,0.2,0.3,…1.0。0.7视场基本覆盖了所需拍照的范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摄像模组的四角的差异值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获取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并标记为左上角解析力数值为MTFcorner1,左下角解析力数值为MTFcorner2,右上角解析力数值为MTFcorner3,右下角解析力数值为MTFcorner4;
根据公式计算差异值:
左上角和左下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4
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5
左上角和右下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46
左下角和右上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51
左下角和右下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52
右上角和右下角的差异值
Figure BDA0004134819080000053
分别将k1、k2、k3、k4、k5和k6与差异阈值K对比;
若均小于差异阈值K,则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合格,若有一个大于差异阈值K,则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不合格。
本实施例中的差异阈值K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优选的,差异阈值K为10%~30%。
本发明通过获取摄像模组的四个角的解析力数值,并对四个角进行差异值计算,通过差异值的大小判断摄像模组四个角的解析力差异情况,能够筛选不合格产品,避免摄像模组出现拍摄不清晰的情况,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摄像模组、测试图纸和光源板,所述测试图纸设置在所述光源板面向所述摄像模组的一侧;
打开所述摄像模组和光源板;
确定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所述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其中,所述摄像模组在所述拍摄距离时,所述目标区域能够充满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画面;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四角解析力,并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两个角的解析力均匀度的差异值:
Figure FDA0004134819070000011
其中,a为所述摄像模组任意一角的解析力数值,b为所述摄像模组的另一角的解析力数值,k为所述摄像模组在这两个角的解析力的差异值;
若k小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合格,若k大于差异阈值,则所述摄像模组不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测试图纸的目标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拍摄距离;
获取所述摄像模组的视场角;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获取所述目标区域的尺寸,包括:
基于所述拍摄距离和所述视场角计算所述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根据如下公式:
Figure FDA0004134819070000012
其中,L为所述目标区域的对角线尺寸,D为所述拍摄距离,
Figure FDA0004134819070000013
为所述视场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为矩形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的长宽比为4: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区域包括N个子区域,其中N大于或等于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能够为所述测试图纸提供均匀的亮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提供的亮度范围为700~1000Lux。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板通过LED提供亮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摄像模组的四角的解析力测试位于0.7视场。
CN202310271435.9A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Pending CN1163668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1435.9A CN11636683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71435.9A CN11636683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6831A true CN116366831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1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71435.9A Pending CN11636683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683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619A (zh) * 2023-11-30 2024-02-02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镜头解析力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99619A (zh) * 2023-11-30 2024-02-02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镜头解析力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17499619B (zh) * 2023-11-30 2024-04-30 四川新视创伟超高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镜头解析力的图像处理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52394B (zh) 一种显示屏缺陷高精度检测方法及系统
US8094195B2 (en) Digital camera calibration method
US7535511B2 (en) 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 method and automatic exposur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WO2019148912A1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883178B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performance parameters and detecting bad pixels of an infrared focal plane array module
DE112011101066B4 (de) Bildverarbeitungsgerät und 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ein bildverarbeitungsgerät
CN101452199B (zh) 调制传递函数值的测量方法
CN205249352U (zh) 车载用图像识别装置
CN103858001A (zh) 用于检查平板的方法
DE69923048T2 (de) Wirksames Testverfahren zum Klassifizieren der Bildqualität eines optischen Sensors unter Verwendung von drei Pixelkategorien
KR101503118B1 (ko) 풀 필드 선명도 테스트
CN116366831A (zh) 一种测试摄像模组四角解析力均匀度的方法
CN110519585A (zh) 一种应用于图像采集设备的成像校准方法及装置
CN115460386A (zh) 一种利用黑白相机获取彩色图像的方法及系统
CN112291553B (zh) 摄像头模组的影像线条检测方法
CN104243841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981065B (zh) 一种基于曝光补偿的图像绝对中心矩改进算法
CN101118263A (zh) 极性元件的极性方向自动检测方法
TWI705708B (zh) 影像錄影裝置及影像運算方法
JP2003087646A (ja) 撮像装置
KR100769724B1 (ko) 카메라 모듈의 광축 검사 방법 및 비네팅 검출 방법
US10205870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14730548B (zh) 拼接屏白平衡调整的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介质
GB2440951A (en) Edge detection for checking component position on a circuit board
KR20070121216A (ko) 카메라 테스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카메라 검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