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66652A -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66652A
CN116366652A CN202310396951.4A CN202310396951A CN116366652A CN 116366652 A CN116366652 A CN 116366652A CN 202310396951 A CN202310396951 A CN 202310396951A CN 116366652 A CN116366652 A CN 116366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tenance
target
service
request
ser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69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969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6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66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66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15Access to distributed or replicated servers, e.g. using bro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6Markers for unambiguous identification of a particular session, e.g. session cookie or URL-enco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 Process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可用于分布式技术领域。该方法应用于目标业务服务器,包括: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向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业务数据,以使目标PaaS平台基于第二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通过接入层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本申请提供了全流程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案。

Description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分布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背景技术
分布式应用(Distributed Application)是指应用程序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这些不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工作方式。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及发布借助于应用开发平台实现,如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务)平台。在发布分布式应用之后,需要对分布式应用进行后续的运维工作,以保证分布式应用的正常运行。
相关技术中的应用开发平台如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例如开发、发布等功能,但缺乏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能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应用开发平台缺乏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能力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业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以使所述目标PaaS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通过所述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所述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包括:接入层、应用层、代理服务器和PaaS平台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和网关设备,所述应用层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一个业务服务器对应一个服务器标识,所述PaaS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一个PaaS平台对应一个平台标识;
所述网关设备,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
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调用所述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
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调用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的接口,以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标PaaS平台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所述目标PaaS平台,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目标业务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以使所述目标PaaS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所述装置设置在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路由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业务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及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与接入层设备及代理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网关设备,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及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与终端设备及业务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或者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中,目标业务服务器通过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以使所述目标PaaS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通过所述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本申请在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通过设置目标业务服务器,对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进行初步处理,得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从而使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基于业务数据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提供了全流程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案。并且还可以在第一请求中携带目标平台标识,这样即使不同的分布式应用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也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调用相应的PaaS平台的接口,通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交互,进而实现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运维能力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网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并且相关数据的收集、使用和处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并提供有相应的操作入口,供用户选择授权或者拒绝。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可用于分布式技术领域,也可用于除分布式技术领域之外的任意领域,本申请对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的应用领域不做限定。
为了清楚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技术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分布式应用是指应用程序分布在不同计算机上,这些不同的计算机通过网络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的工作方式。分布式应用的开发及发布借助于应用开发平台实现,如PaaS平台。在发布分布式应用之后,需要对分布式应用进行后续的运维工作,以保证分布式应用的正常运行。而分布式架构下的微服务节点数量庞大,调用关系错综复杂,无论是应用部署、还是应急处置等方面都给分布式应用的运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相关技术中的应用开发平台如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例如开发、发布等功能,但缺乏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能力。并且不同的分布式应用在开发过程中所使用的编程语言可能不同,且不同的开发人员对PaaS平台的偏好程度不同,因此不同的分布式应用可能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这样导致运维人员在对不同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时,需要通过不同的PaaS平台来操作。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应用开发平台缺乏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能力的技术问题,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可以将多个PaaS平台的接口进行封装,通过部署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对PaaS平台的接口进行调用,这样即使不同的分布式应用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也能够由代理服务器进行统一调用。并且,考虑到分布式应用所涉及的运维业务较多,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运维业务部署不同的业务服务器,将不同类型的运维业务分隔开,这样业务服务器的专业性更强,不同类型的运维业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业务服务器并行处理,运维效率更高。并且,考虑到运维人员一般使用终端设备操作,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接入层设备来实现终端设备与业务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具体地,本申请在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通过设置目标业务服务器,对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进行初步处理,得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从而使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基于业务数据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提供了全流程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案。并且还可以在第一请求中携带目标平台标识,这样即使不同的分布式应用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也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调用相应的PaaS平台的接口,通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交互,进而实现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其中,分布式应用部署在PaaS平台,在发布分布式应用之后,还需要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保障分布式应用的正常运行。运维人员在需要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可以通过终端设备触发请求,通过该请求以触发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的接入层设备将该请求发送至对应的业务服务器,进而由业务服务器生成业务数据,再由代理服务器将该业务数据发送至对应的PaaS平台,由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该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10包括:接入层、应用层、代理服务器11和PaaS平台层,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12和网关设备13,应用层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14,一个业务服务器14对应一个服务器标识,PaaS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15,一个PaaS平台15对应一个平台标识。其中,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10中各设备之间通信连接。
网关设备13,用于接收终端设备20通过前端服务器12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20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将第一请求路由至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14;
目标业务服务器14,用于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调用代理服务器11的接口,以通过接口向代理服务器11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业务数据;
代理服务器11,用于调用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15的接口,以通过接口向目标PaaS平台15发送第二请求;
目标PaaS平台15,用于基于第二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20显示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10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的具体实现过程参见下述方法实施例,在此暂不赘述。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该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设置在目标业务服务器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其中,终端设备为分布式应用的运维人员使用的终端设备,该运维人员可以看作是终端设备的用户。在本实施例中,运维人员触发终端设备显示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对应的用户界面,该用户界面中包含相应的运维控件。以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为例,运维人员在需要针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触发用户界面中相应的运维控件,并输入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然后触发终端设备生成第一请求,终端设备在生成第一请求之后,通过接入层设备向目标业务服务器发送该第一请求。可选地,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设备中浏览器登录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网址,以触发终端设备显示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对应的用户界面。
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设置有接入层,相应地,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和网关设备,前端服务器为与用户界面链接的服务器,前端服务器分别与终端设备、网关设备通信连接。前端服务器用于接收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并向网关设备转发该第一请求。网关设备用于将该第一请求路由至目标业务服务器。前端服务器与网关设备的类型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例如前端服务器为Nginx,网关设备为Portal网关。本步骤中的接入层设备指的是前端服务器和网关设备。
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设置有PaaS平台层,该PaaS平台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一个PaaS平台对应一个平台标识,该平台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对应的PaaS平台。PaaS平台对应的平台标识可以为平台的名称、编号等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相应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平台标识用于标识目标PaaS平台,该目标PaaS平台为部署分布式应用的PaaS平台。
步骤S102,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其中,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为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业务参数,目标运维业务的不同,对应的目标业务参数也不同,相应地生成的业务数据也不同。业务数据用于目标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步骤S103,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向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业务数据,以使目标PaaS平台基于第二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其中,目标业务服务器还与代理服务器通信连接,代理服务器起到对PaaS平台进行调用代理的功能,本申请考虑到不同的分布式应用可能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由代理服务器做统一的调用代理,将目标业务服务器与PaaS平台隔离开。而目标PaaS平台在接收到第二请求之后,按照第二请求携带的业务数据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得到运维结果。
步骤S104,通过接入层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
相应地,运维结果按照目标PaaS平台、代理服务器、目标业务服务器、接入层设备的顺序依次返回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显示该运维结果,使得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查看该运维结果,从而根据该运维结果进行后续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请求还携带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以使得接入层设备能够向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该运维结果。
本申请在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通过设置目标业务服务器,对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进行初步处理,得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从而使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基于业务数据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提供了全流程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案。并且还可以在第一请求中携带目标平台标识,这样即使不同的分布式应用部署在不同的PaaS平台上,也可以通过代理服务器来调用相应的PaaS平台的接口,通过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实现数据交互,进而实现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
上述图2所示实施例对目标业务服务器侧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以图3所示实施例对网关设备侧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进行说明。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执行主体为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该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设置在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其中,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的应用层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一个业务服务器对应一个服务器标识,该服务器标识用于唯一标识对应的业务服务器。业务服务器对应的服务器标识可以为服务器的名称、编号等标识,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相应地,目标服务器标识用于标识目标业务服务器。各业务服务器对应不同类型的运维业务。
步骤S201的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的实现方式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202,将第一请求路由至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设备用于将来自终端设备的请求路由至对应的业务服务器。
步骤S203,通过前端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
相应地,运维结果按照目标PaaS平台、代理服务器、目标业务服务器、网关设备、前端服务器的顺序依次返回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显示该运维结果,使得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查看该运维结果,从而根据该运维结果进行后续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请求还携带终端设备的终端标识,以使得前端服务器能够向该终端标识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该运维结果。
本申请在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时,通过设置网关设备,将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按照其所携带的目标服务器标识路由至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这样即使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的业务服务器的数量较多也能准确进行请求的分发。
上述图2、图3所示实施例分别对目标业务服务器侧以及网关设备侧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进行了说明,下面以图4所示交互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终端设备向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步骤S301的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和步骤S201,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2,前端服务器向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转发第一请求。
其中,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和网关设备,前端服务器为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对应的用户界面所链接的服务器,直接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网关设备与前端服务器通信连接,接收前端设备所转发的第一请求。
步骤S303,网关设备将第一请求路由至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
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的应用层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每个业务服务器对应不同的运维业务,相当于一个微服务服务器。多个业务服务器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可选地,目标业务服务器为以下业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网关管理服务器、参数配置服务器、监控告警服务器、服务治理服务器、应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单元定位管理服务器、分布式事务管理服务器、安全控制服务器、消息管理服务器、批量调度服务器与全局序号管理服务器。例如若网关设备为portal网关,则网关管理服务器可以为portal管理服务器。
在上述可选实现方式中,目标业务服务器可以为预设的多个业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业务服务器的种类较为丰富,可选择性较强。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业务服务器除可以为上述业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以外,还可以根据运维人员的需求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限定。需要说明的另一点是,各业务服务器还具有各自对应的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对应的业务服务器的数据,也即各而业务服务器的数据独立存储,互不影响,实现了数据的隔离。
步骤S304,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其中,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为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业务参数,目标运维业务的不同,对应的目标业务参数也不同,相应地生成的业务数据也不同。可选地,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获取目标业务服务器对应目标运维业务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基于目标业务参数与业务数据生成策略,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其中,运维人员在设置目标业务服务器时,可以相应地针对每个运维业务设置对应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这样,目标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网关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之后,能够获取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从而按照业务数据生成策略,将目标业务参数进行处理,得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以目标运维业务为参数配置为例,目标业务服务器为参数配置服务器,目标业务参数为分布式应用的待配置的参数,目标业务服务器获取对应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将待配置的参数进行处理,得到配置文件,也即业务数据。
在上述可选实现方式中,由于事先为目标运维业务设置了对应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这样目标业务服务器在接收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之后,能够获取该业务数据生成策略,从而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实现了业务数据的自动化生成,减少了运维人员的参与,提高了运维效率。
步骤S305,目标业务服务器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接口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业务数据。
目标业务服务器在生成业务数据之后,需要将该业务数据发送给对应的PaaS平台,而本申请单独设置了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进行PaaS平台的统一调用,相应地,目标业务服务器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该接口向代理服务器发送目标平台标识以及该业务数据。
步骤S306,代理服务器调用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的接口,以通过接口向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
代理服务器实现适配转发的功能,调用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的接口,从而通过该接口向目标PaaS平台发送携带业务数据的第二请求。
步骤S307,目标PaaS平台基于第二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分布式应用部署在目标PaaS平台上,目标PaaS平台能够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运维结果的表示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例如运维结果以数字形式表示,数字1表示运维成功,数字0表示运维失败。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中的PaaS平台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每个PaaS平台由对应的技术栈构成,例如SpringCloud技术栈、Dubbo技术栈或者其他技术栈。
步骤S308,目标PaaS平台返回运维结果。
其中,目标PaaS平台在获得运维结果之后,通过代理服务器、目标业务服务器、网关设备、前端服务器等设备依次将运维结果返回至终端设备。
步骤S309,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
终端设备显示该运维结果,使得终端设备的用户能够查看该运维结果,从而根据该运维结果进行后续操作。例如通过终端设备触发其他运维业务。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一个分布式应用为例进行说明,而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还可以针对其他部署在PaaS平台层包括的PaaS平台上的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其运维过程与本实施例所示的运维过程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以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设备触发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由前端服务器进行第一请求的转发,由网关设备进行第一请求的路由,由目标业务服务器进行业务数据的生成,由代理服务器进行业务数据的转发,由目标PaaS平台进行分布式应用的运维,实现了全流程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案。
上述实施例是以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设备触发第一请求,进而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考虑到运维人员可能并不能及时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目标业务服务器还可以自动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侧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还包括:获取预先配置的运维业务对应的运维策略;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运维策略;若确定满足运维策略,则基于预先配置的该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生成该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其中,该运维业务是针对分布式应用预先配置的,本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应用对应的PaaS平台为目标PaaS平台,则在生成业务数据之后,目标业务服务器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向该目标PaaS平台发送该业务数据,以使目标PaaS平台基于该业务数据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判断是否满足运维策略的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例如周期为1天、1周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种情况,该运维结果可以返回至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目标业务服务器判断是否再次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具体地,若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则确定不再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若运维结果表示运维失败,则确定再次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第二种情况,该运维结果还可以返回至终端设备,以使终端设备的用户查看运维结果。
以目标运维业务为例,上述可选实现方式可以替换为:获取预设配置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目标运维策略,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若确定满足该目标运维策略,则执行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选实现方式以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可选实现方式中,考虑到目标业务服务器在此之前可能并未接收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第一请求,则目标业务服务器还可以基于预设配置的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相应地,该步骤的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4,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可选实现方式通过目标业务服务器自动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降低了运维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分布式应用的运维效率,能够在运维人员不能及时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的情况下,及时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保障了分布式应用的正常运行。
其中,目标运维策略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可选地,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的实现方式包括:针对目标运维业务,周期性判断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数量与运维结果总数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确定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若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针对目标运维业务,目标业务服务器可以进行运维结果总数量以及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数量的确定及存储,并根据需要设置预设阈值,该预设阈值用于衡量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数量与运维结果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若比值大于预设阈值,说明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占比较大,运维失败的次数相对于运维成功的次数较多,可以认为需要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则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若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说明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占比较小,运维失败的次数相对于运维成功的次数较少,可以认为不需要对分布适应应用进行运维,则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上述实现方式考虑到运维失败的次数相对较多的话,表示分布式应用很有可能没有得到有效运维,则可以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进而自动触发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这种方式从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的占比这一角度判断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准确性较高。
可选地,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的实现方式包括:在接收到第一请求之后周期性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若确定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则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若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未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则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例如预设时长为1天、2天、1周等。
上述实现方式考虑到若在预设时长内未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可以认为分布式应用在预设时长内未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进行运维,则可以认为分布式应用存在运维需求,则可以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反之,则可以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相对于上述从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的占比这一角度确定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的方式而言,这种实现方式较为简便。
上述实施例以第一请求携带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目标业务参数为例进行说明。在另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网关设备包括多个接口,网关设备可以通过这多个接口实现与多个业务服务器进行通信,相应地,第一请求还可以携带多个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多个运维业务包括目标运维业务;则本申请提供的网关设备侧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还包括:对第一请求进行解析,以分别获得各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针对各运维业务,通过对应的接口将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以及平台标识同时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属的业务服务器。
其中,第一请求携带的数据包括多个字段,各字段包括一个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网关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请求之后,可以对第一请求进行解析,以获得各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
在上述实现方式中,在第一请求是针对多个运维业务的请求时,还可以通过网关设备的多个接口,同时将各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和平台标识路由至对应的业务服务器,这样无需依次路由,大大提高了路由效率。
上述实施例分别以运维人员触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及目标业务服务器自动触发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接入层还包括对外网关设备,该对外网关设备用于为外部系统提供接口,以使得外部系统调用该接口,通过对外网关设备向应用层中的业务服务器发送针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进而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相应地,调用该接口,通过对外网关设备向应用层中的业务服务器发送针对分布式应用的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进而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的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5所示,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包括接入层、应用层、代理服务器和PaaS平台层,其中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网关设备和对外网关设备;运维人员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用户界面进行操作,该用户界面链接前端服务器,外部系统与对外网关设备通信连接;应用层包括的多个业务服务器分别为网关管理服务器、参数配置服务器、监控告警服务器、服务治理服务器、应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单元定位管理服务器、分布式事务管理服务器、安全控制服务器、消息管理服务器、批量调度服务器与全局序号管理服务器;代理服务器对PaaS平台进行调用代理,实现适配转发功能;PaaS平台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例如PaaS平台1、PaaS平台2和PaaS平台3。
针对上述图5所示的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其涉及的运维场景可分为部署发布、运行监控、日常维护、应急处置以及安全控制五个场景。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运维能力示意图,如图6所示,应急处置包括服务限流、服务熔断、R单元同城切换、单元管控、服务路由、注册发现、故障隔离、同城机房级切换、流量调拨、负载均衡、故障注入、异地机房级切换、服务降级、超时容错、无损上下线、G/C组件级切换等运维能力;安全控制包括服务鉴权、跨组件服务通信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运维能力;运行监控包括事务差错监控、批量作业监控、消息中心监控等运维能力;日常运维包括序号发生器管理端、批量调度管理端、消息中心管理端等运维能力;部署发布包括应用资源管理、参数配置发布、版本安装、服务启停、端到端链路级灰度、应用系统级灰度等运维能力。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400可以设置在目标业务服务器中,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400包括: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生成模块402,用于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调用模块403,用于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代理服务器向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第二请求携带业务数据,以使目标PaaS平台基于第二请求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404,用于通过接入层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
可选地,生成模块402,用于:
获取目标业务服务器对应目标运维业务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
基于目标业务参数与业务数据生成策略,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目标业务服务器为以下业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
网关管理服务器、参数配置服务器、监控告警服务器、服务治理服务器、应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单元定位管理服务器、分布式事务管理服务器、安全控制服务器、消息管理服务器、批量调度服务器与全局序号管理服务器。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先配置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目标运维策略;
判断模块,用于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生成模块,用于若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则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可选地,判断模块,用于:
针对目标运维业务,周期性判断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数量与运维结果总数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确定比值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若确定比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可选地,判断模块,用于:
在接收到第一请求之后周期性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
若确定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则确定不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若确定在预设时长内未再次接收到第一请求,则确定满足目标运维策略。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2、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500可以设置在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中,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500包括:
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第一请求携带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路由模块502,用于将第一请求路由至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用于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运维结果,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503,用于通过前端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运维结果,以使终端设备显示运维结果。
可选地,网关设备包括多个接口,第一请求携带多个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多个运维业务包括目标运维业务;路由模块502,还用于:
对第一请求进行解析,以分别获得各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
针对各运维业务,通过对应的接口将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以及平台标识同时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属的业务服务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可以执行图3、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3、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业务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业务服务器600,用于实现上述图2、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目标业务服务器的操作,本实施例的业务服务器600包括:处理器601,以及与处理器6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602及收发器603。
存储器60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器60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处理器601执行存储器6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该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收发器603,用于与接入层设备及代理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可选地,存储器6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601集成在一起。当存储器602是独立于处理器601之外的器件时,业务服务器600还可以包括总线604。总线604用于连接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1。总线60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可用于执行上述图2、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网关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网关设备700,用于实现上述图3、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关设备的操作,本实施例的网关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以及与处理器7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702及收发器703。
存储器702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器702可能包含RAM,也可能还包括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处理器701执行存储器7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图3、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该处理器701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DSP、ASIC等。结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收发器703,用于与终端设备及业务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可选地,存储器702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跟处理器701集成在一起。当存储器702是独立于处理器701之外的器件时,网关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总线704。总线704于连接存储器702和处理器701。该总线704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设备可用于执行上述图3、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其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可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应该理解,上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本申请的装置还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单元/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另外,若无特别说明,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单元/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模块集成在一起。上述集成的单元/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模块如果以硬件的形式实现时,该硬件可以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等。硬件结构的物理实现包括但不局限于晶体管,忆阻器等等。若无特别说明,人工智能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硬件处理器,比如CPU、GPU、FPGA、DSP和ASIC等等。若无特别说明,存储单元可以是任何适当的磁存储介质或者磁光存储介质,比如,阻变式存储器RRAM(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增强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DRAM(Enhanced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高带宽内存HBM(High-Bandwidth Memory)、混合存储立方HMC(Hybrid Memory Cube)等等。
集成的单元/模块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上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业务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以使所述目标PaaS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通过所述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对应所述目标运维业务的业务数据生成策略;
基于所述目标业务参数与所述业务数据生成策略,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为以下业务服务器中的任意一种:
网关管理服务器、参数配置服务器、监控告警服务器、服务治理服务器、应用资源管理服务器、单元定位管理服务器、分布式事务管理服务器、安全控制服务器、消息管理服务器、批量调度服务器与全局序号管理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预先配置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目标运维策略;
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
若确定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则执行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周期性判断表示运维失败的运维结果数量与运维结果总数量之间的比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
若确定所述比值大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
若确定所述比值小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阈值,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性判断是否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之后周期性判断是否在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
若确定在所述预设时长内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则确定不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
若确定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再次接收到所述第一请求,则确定满足所述目标运维策略。
7.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多个接口,所述第一请求携带多个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所述多个运维业务包括所述目标运维业务;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请求进行解析,以分别获得各所述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平台标识以及服务器标识;
针对各所述运维业务,通过对应的接口将所述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参数以及平台标识同时路由至对应的服务器标识所属的业务服务器。
9.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应用运维系统包括:接入层、应用层、代理服务器和PaaS平台层,所述接入层包括前端服务器和网关设备,所述应用层包括多个业务服务器,一个业务服务器对应一个服务器标识,所述PaaS层包括多个PaaS平台,一个PaaS平台对应一个平台标识;
所述网关设备,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
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调用所述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代理服务器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
所述代理服务器,用于调用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的接口,以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目标PaaS平台发送所述第二请求;
所述目标PaaS平台,用于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10.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目标业务服务器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接入层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以及目标平台标识;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
调用模块,用于调用代理服务器的接口,以通过所述代理服务器向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携带所述业务数据,以使所述目标PaaS平台基于所述第二请求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接入层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11.一种分布式应用运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在接入层中的网关设备中,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通过所述接入层中的前端服务器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为针对分布式应用的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请求,且所述第一请求携带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针对所述目标运维业务输入的目标业务参数、目标平台标识以及目标服务器标识;
路由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请求路由至所述目标服务器标识对应的目标业务服务器,以使所述目标业务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请求所携带的目标业务参数生成所述目标运维业务对应的业务数据,所述业务数据用于所述目标平台标识对应的目标PaaS平台对所述分布式应用进行运维以获得运维结果并返回所述运维结果,所述运维结果表示运维成功或者运维失败;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前端服务器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运维结果,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显示所述运维结果。
12.一种业务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及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与接入层设备及代理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13.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及收发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与终端设备及业务服务器之间收发数据;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
CN202310396951.4A 2023-04-13 2023-04-13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Pending CN116366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6951.4A CN116366652A (zh) 2023-04-13 2023-04-13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6951.4A CN116366652A (zh) 2023-04-13 2023-04-13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66652A true CN116366652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21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6951.4A Pending CN116366652A (zh) 2023-04-13 2023-04-13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6665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836A (zh) * 2023-08-16 2023-09-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使能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2124A (zh) * 2023-10-10 2023-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0836A (zh) * 2023-08-16 2023-09-1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使能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60836B (zh) * 2023-08-16 2023-10-3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业务使能方法、装置、系统、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082124A (zh) * 2023-10-10 2023-11-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7082124B (zh) * 2023-10-10 2024-02-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送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66652A (zh) 分布式应用运维方法、系统、装置、服务器及网关设备
US7089318B2 (en)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controller
US10798218B2 (en) Environment iso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698315B (zh) 针对区块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07241315B (zh) 银行网关接口的接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52568B (zh) 云服务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06034138A (zh) 一种远程服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3746928A (zh) 跨云服务调用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995829B (zh) 实例调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867118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ic application liveliness monitoring for business resiliency
CN113360386A (zh) 交换芯片驱动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95825A (zh) 基于区块链的资产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90961A (zh) 通信连接的阻断系统、方法、装置和设备
US11621893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establishing dynamic agent associations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CN112860449B (zh) 一种防止消息超时导致重启的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918326A (zh) 一种处理请求的方法及装置
CN104657240B (zh) 多内核操作系统的失效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230003490A (ko) 오케스트레이션된 프록시 서비스
CN111340491A (zh) 一种松散耦合的区块链自主交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102854B (zh) 微服务的远程过程调用路由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4426699A (zh) 通信方法、服务器及通信系统
CN114710485B (zh) 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CN117098165A (zh) 5g消息故障预警系统
CN115567383A (zh) 网络配置方法、主机服务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55762A (zh) 一种故障隔离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