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6834A -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6834A
CN116356834A CN202310201357.5A CN202310201357A CN116356834A CN 116356834 A CN116356834 A CN 116356834A CN 202310201357 A CN202310201357 A CN 202310201357A CN 116356834 A CN116356834 A CN 1163568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owing
pillow bag
bottom plate
ship
under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013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强
张键
邱东帅
周真锋
程跃
谷晓亮
徐敏
薛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013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68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6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68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01S19/48Determining position by combining or switching between position solutions derived fro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and position solutions derived from a further syste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8Sinking workpieces into water or soil inasmuch a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Handling Of Bui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放置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其包括放置底板和设于放置底板上且用于定位枕袋抛投地点的GPS定位系统和多波束仪器,所述放置底板的下表面且靠近实体部上设有下缺口,所述下缺口的内部活动设有限位发射筒,所述限位发射筒不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角度,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角度,所述发射筒的内部贯穿设有抛锚杆,所述抛锚杆的一端抛锚钩,所述抛锚杆的另一端设有钢绳,所述钢绳收卷在设于放置底板上的收卷组件上,所述发射筒上设有用于高速冲击抛锚杆并使抛锚杆喷射至发射筒外的电磁弹射器。本发明实现了精准投放枕袋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枕袋抛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长江中下游河段的河床均为易冲的细沙组成,且覆盖较厚,从而引发河床演变剧烈,造成水下地形高低起伏大,影响航道的运行,为了加固河底的稳定性,使用者往往需要向河底填充将装有砂浆的枕袋。
在枕袋抛投之前,应用多波束测量测量仪扫描水下地形,合理划分水下抛投区网格,并将吸砂船、铺排船泊锚在抛投区,运砂船靠泊到位,接通六通吹灌装置,再铺排船翻板,上展开管袋,开动泥浆泵吸砂充填枕袋,充至枕袋体积80%时停止吹灌,泌水后用高压水枪将枕袋冲入水面,漂落至河床上。
但是,传统枕袋在抛投过程中,需要利用多波束测量仪跟踪测量、对比分析,并及时的对枕袋的位置进行纠偏、补抛,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作者的工作量,而且由于水体本身自带的流速以及浮力,使枕袋在水体中的位置发生偏移,难以精准地将枕袋抛投到抛点位置处。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实现了精准投放枕袋的作用。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装置,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放置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其包括放置底板和设于放置底板上且用于定位枕袋抛投地点的GPS定位系统和多波束仪器,所述放置底板上沿着枕袋的抛投点方向上依次划分成操作区域、调节区域和抛投区域,靠近所述放置底板的抛投区域的一侧上且位于放置底板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矩形缺口,并在矩形缺口的外侧形成实体部,所述矩形缺口的内部转动设有翻转面板,所述实体部上设有用于传动枕袋的传动组件,所述放置底板的下表面且靠近实体部上设有下缺口,所述下缺口的内部活动设有限位发射筒,所述限位发射筒不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角度,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角度,所述发射筒的内部贯穿设有抛锚杆,所述抛锚杆的一端抛锚钩,所述抛锚杆的另一端设有钢绳,所述钢绳收卷在设于放置底板上的收卷组件上,所述发射筒上设有用于高速冲击抛锚杆并使抛锚杆喷射至发射筒外的电磁弹射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抛点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将两组抛锚杆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端部的抛锚钩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使钢绳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使翻转面板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同样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优选的,所述放置底板的底部设有L字形钢件,L字形钢件与放置底板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供平板一侧穿过的凹陷槽,并利用贯穿于放置底板内的若干组螺杆,将该放置底板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的安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将该装置稳定固定在平板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放置底板的上表面相平齐,且传送带关于矩形缺口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借助该装置外部的喷射水枪,并利用传送带的传送,使枕带滑离放置底板,并进入到水体中。
优选的,所述收卷组件包括设于放置底板上的支撑架和设于放置底板内的安置槽,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用于收卷钢绳,所述钢绳贯穿安置槽,并与设于安置槽内的限位转轴的外表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磁弹射器启动阶段,使用者可关闭第一驱动电机,用于将钢绳发射至河床底部,在枕袋抛投结束后,使用者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使主动轮发生转动,用于快速收卷钢绳。
优选的,所述发射筒上设有用于多角度调节发射筒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多角度调节发射筒的角度,使发射筒的发射端朝向枕袋抛点位置,用于精准抛锚杆的发射位置。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的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转轴,所述输出转轴的自由端设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的内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设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块,所述发射筒设于安装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使调节支架在纵向上发生转动,用于调节位于安装块上发射筒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啮合面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驱动面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第三驱动电机,使第二锥形齿轮发生转动,并连带第一锥形齿轮发生转动,使安装块围绕第一转杆的中心轴线发生转动,连带发射筒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用于水平面上调节发射筒的角度。
优选的,所述发射筒的外部滑动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发射筒的外壁之间设有滚珠,所述套筒的径向表面上至少设有三组倾斜状的抓杆,所述抓杆的自由端设有球状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枕袋沿着所述发射筒表面滑至钢绳上时,枕袋的底部会与套筒的抓杆接触,三组抓杆形成爪状结构,便于快速定位在枕袋的底部,并通过套筒的导向,使枕袋沿着两组钢绳发生定向导送,用于起到定位枕袋的作用,避免枕袋在水体中发生偏移。
优选的,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的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安装准备工作;
通过L字形钢件,将放置底板定位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并利用螺杆,将该放置底板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的安装;
S2:水下地形测量;
通过所述GPS定位系统配合多波束仪器,并借助用于测量的测量船,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获得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由采集软件自动采集,并处理成横断面定位图和比例尺为1:1000的水下地形图;
S3:网格划分、编号;
对S2中获得的水下地形图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统一编号,根据设计横断面确定网格中所需方量,换算成枕袋的数量;然后按照“先右幅后左幅、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的方式对枕袋进行编号;
S4:吸砂船、抛枕船定位泊锚;
对S2中获得的横断面定位图,定位抛锚船,使抛枕船船身平行于水流方向,采用“四锚法”固定,在船体船头侧及船尾侧分别用两根锚呈八字形斜拉固定;先在抛枕船船边设置两个定位点,做初步定位,然后吸砂船停靠,最后运砂船挂档停靠吸砂船,获得里程桩号;
S5:发射定抛点;
根据里程桩号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将两组抛锚杆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端部的抛锚钩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使钢绳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使翻转面板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同样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更加精准的将枕袋抛投至抛点位置处。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所述里程桩号通过GPS-RTK对铺排船的两个前后抛点进行精确定位后获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准确获取里程桩号。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根据抛点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将两组抛锚杆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端部的抛锚钩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使钢绳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使翻转面板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
2.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的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通过利用水下枕袋抛投装置,不仅实现了精准抛投枕袋的作用,同时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附图发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水下枕袋抛投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翻转面板的翻转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放置底板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限位发射筒和抛锚杆的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调节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套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发明:1、放置底板;2、GPS定位系统;3、多波束仪器;4、L字形钢件;5、凹陷槽;6、螺杆;7、矩形缺口;8、实体部;9、翻转面板;10、传动组件;11、下缺口;12、限位发射筒;13、抛锚杆;14、抛锚钩;15、钢绳;16、收卷组件;1601、安置槽;1602、第一驱动电机;1603、主动轮;17、电磁弹射器;18、调节组件;1801、支撑座;1802、第二驱动电机;1803、第三驱动电机;1804、输出转轴;1805、调节支架;1806、第一轴承;1807、第一转杆;1808、安装块;1809、第一锥形齿轮;18010、第二锥形齿轮;19、套筒;20、抓杆;21、球状凸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本发明公开一种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如图1所示,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放置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其包括放置底板1和设于放置底板1上且用于定位枕袋抛投地点的GPS定位系统2和多波束仪器3,GPS定位系统2配合多波束仪器3,并借助用于测量的测量船,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获得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由采集软件自动采集,并处理成比例尺为1:1000的水下地形图和横断面定位图;
对上述水下地形图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统一编号,根据设计横断面确定网格中所需方量,换算成枕袋的数量;然后按照“先右幅后左幅、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的方式对枕袋进行编号。
然后依据横断面定位图,定位抛锚船,使抛枕船船身平行于水流方向,采用“四锚法”固定,在船体船头侧及船尾侧分别用两根锚呈八字形斜拉固定。先在抛枕船船边设置两个定位点,做初步定位,然后吸砂船停靠,最后运砂船挂档停靠吸砂船,采用GPS-RTK对铺排船的两个前后抛点进行精确定位,预留出漂移距,定好里程桩号。
放置底板1的底部设有L字形钢件4,L字形钢件4与放置底板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供平板一侧穿过的凹陷槽5,并利用贯穿于放置底板1内的若干组螺杆6,将该放置底板1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1的安装;
如图2-图3所示,放置底板1上沿着枕袋的抛投点方向上依次划分成操作区域、调节区域和抛投区域,靠近放置底板1的抛投区域的一侧上且位于放置底板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矩形缺口7,并在矩形缺口7的外侧形成实体部8,矩形缺口7的内部转动设有翻转面板9,翻转面板9的内部设有转轴,转轴的驱动端连接有电机,实体部8上设有用于传动枕袋的传动组件10,其中,传动组件10包括传送带,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放置底板1的上表面相平齐,且传送带关于矩形缺口7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放置底板1的下表面且靠近实体部8上设有下缺口11,下缺口11的内部活动设有限位发射筒12,限位发射筒12不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角度,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角度,发射筒的内部贯穿设有抛锚杆13,抛锚杆13的一端抛锚钩14,抛锚杆13的另一端设有钢绳15,钢绳15收卷在设于放置底板1上的收卷组件16上,发射筒上设有用于高速冲击抛锚杆13并使抛锚杆13喷射至发射筒外的电磁弹射器17;
本方案,根据抛点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12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12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17,将两组抛锚杆13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13端部的抛锚钩14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16,使钢绳15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15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9,使翻转面板9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10,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同样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关乎质量检测,是指在枕袋抛投结束后,采用多波束测量仪器进行水下测量,对于未到达设计高程或漏抛区域进行补抛,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收卷组件16包括设于放置底板1上的支撑架和设于放置底板1内的安置槽1601,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602,第一驱动电机1602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1603,主动轮1603用于收卷钢绳15,钢绳15贯穿安置槽1601,并与设于安置槽1601内的限位转轴的外表面相接触,在电磁弹射器17启动阶段,使用者可关闭第一驱动电机1602,用于将钢绳15发射至河床底部,在枕袋抛投结束后,使用者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602,使主动轮1603发生转动,用于快速收卷钢绳15。
如图4-图5所示,发射筒上设有用于多角度调节发射筒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18,用于多角度调节发射筒的角度,使发射筒的发射端朝向枕袋抛点位置,用于精准抛锚杆13的发射位置,调节组件18包括支撑座1801、设于支撑座1801上的第二驱动电机1802和第三驱动电机1803,第二驱动电机180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转轴1804,输出转轴1804的自由端设有调节支架1805,调节支架1805的内部设有第一轴承1806,第一轴承1806内设有第一转杆1807,第一转杆1807的一端设有安装块1808,发射筒设于安装块1808上;通过第二驱动电机1802,使调节支架1805在纵向上发生转动,用于调节位于安装块1808上发射筒的角度,第一转杆180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809,第一锥形齿轮1809的啮合面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8010,第二锥形齿轮18010的驱动面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1803的输出端,当调节支架1805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后,通过启动第三驱动电机1803,使第二锥形齿轮18010发生转动,并连带第一锥形齿轮1809发生转动,使安装块1808围绕第一转杆1807的中心轴线发生转动,连带发射筒在水平方向上转动,用于水平面上调节发射筒的角度。
如图6所示,发射筒的外部滑动设有套筒19,套筒19的内壁与发射筒的外壁之间设有滚珠,套筒19的径向表面上设有三组倾斜状的抓杆20,抓杆20的自由端设有球状凸起部21,当枕袋沿着发射筒表面滑至钢绳15上时,枕袋的底部会与套筒19的抓杆20接触,三组抓杆20形成爪状结构,便于快速定位在枕袋的底部,并通过套筒19的导向,使枕袋沿着两组钢绳15发生定向导送,用于起到定位枕袋的作用,避免枕袋在水体中发生偏移。
如图 7所示,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的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其步骤包括:
S1:安装准备工作;
通过L字形钢件4,将放置底板1定位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并利用螺杆6,将该放置底板1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1的安装;
S2:水下地形测量;
通过GPS定位系统2配合多波束仪器3,并借助用于测量的测量船,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获得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由采集软件自动采集,并处理成横断面定位图和比例尺为1:1000的水下地形图;
S3:网格划分、编号;
对S2中获得的水下地形图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统一编号,根据设计横断面确定网格中所需方量,换算成枕袋的数量;然后按照“先右幅后左幅、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的方式对枕袋进行编号;
S4:吸砂船、抛枕船定位泊锚;
对S2中获得的横断面定位图,定位抛锚船,使抛枕船船身平行于水流方向,采用“四锚法”固定,在船体船头侧及船尾侧分别用两根锚呈八字形斜拉固定;先在抛枕船船边设置两个定位点,做初步定位,然后吸砂船停靠,最后运砂船挂档停靠吸砂船,获得里程桩号,其中,里程桩号通过GPS-RTK对铺排船的两个前后抛点进行精确定位后获得;
S5:发射定抛点;
根据里程桩号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12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12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17,将两组抛锚杆13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13端部的抛锚钩14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16,使钢绳15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15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9,使翻转面板9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10,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同样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下枕袋抛投装置,该水下枕袋抛投装置放置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置底板(1)和设于放置底板(1)上且用于定位枕袋抛投地点的GPS定位系统(2)和多波束仪器(3),所述放置底板(1)上沿着枕袋的抛投点方向上依次划分成操作区域、调节区域和抛投区域,靠近所述放置底板(1)的抛投区域的一侧上且位于放置底板(1)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矩形缺口(7),并在矩形缺口(7)的外侧形成实体部(8),所述矩形缺口(7)的内部转动设有翻转面板(9),所述实体部(8)上设有用于传动枕袋的传动组件(10),所述放置底板(1)的下表面且靠近实体部(8)上设有下缺口(11),所述下缺口(11)的内部活动设有限位发射筒(12),所述限位发射筒(12)不仅在水平方向上产生角度,而且在竖直方向上产生角度,所述发射筒的内部贯穿设有抛锚杆(13),所述抛锚杆(13)的一端抛锚钩(14),所述抛锚杆(13)的另一端设有钢绳(15),所述钢绳(15)收卷在设于放置底板(1)上的收卷组件(16)上,所述发射筒上设有用于高速冲击抛锚杆(13)并使抛锚杆(13)喷射至发射筒外的电磁弹射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底板(1)的底部设有L字形钢件(4),L字形钢件(4)与放置底板(1)的下表面之间形成供平板一侧穿过的凹陷槽(5),并利用贯穿于放置底板(1)内的若干组螺杆(6),将该放置底板(1)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1)的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与放置底板(1)的上表面相平齐,且传送带关于矩形缺口(7)的中心轴线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16)包括设于放置底板(1)上的支撑架和设于放置底板(1)内的安置槽(1601),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60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602)的输出端设有主动轮(1603),所述主动轮(1603)用于收卷钢绳(15),所述钢绳(15)贯穿安置槽(1601),并与设于安置槽(1601)内的限位转轴的外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上设有用于多角度调节发射筒转动角度的调节组件(1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8)包括支撑座(1801)、设于支撑座(1801)上的第二驱动电机(1802)和第三驱动电机(1803),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802)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转轴(1804),所述输出转轴(1804)的自由端设有调节支架(1805),所述调节支架(1805)的内部设有第一轴承(1806),所述第一轴承(1806)内设有第一转杆(1807),所述第一转杆(1807)的一端设有安装块(1808),所述发射筒设于安装块(180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杆(180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809),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809)的啮合面上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8010),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8010)的驱动面连接于第三驱动电机(1803)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筒的外部滑动设有套筒(19),所述套筒(19)的内壁与发射筒的外壁之间设有滚珠,所述套筒(19)的径向表面上至少设有三组倾斜状的抓杆(20),所述抓杆(20)的自由端设有球状凸起部(21)。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装置的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包括:
S1:安装准备工作;
通过L字形钢件(4),将放置底板(1)定位在抛投船的平板边缘处,并利用螺杆(6),将该放置底板(1)固定于平板上,实现放置底板(1)的安装;
S2:水下地形测量;
通过所述GPS定位系统(2)配合多波束仪器(3),并借助用于测量的测量船,进行水下地形的测量,获得测量数据,测量数据由采集软件自动采集,并处理成横断面定位图和比例尺为1:1000的水下地形图;
S3:网格划分、编号;
对S2中获得的水下地形图进行网格划分,并进行统一编号,根据设计横断面确定网格中所需方量,换算成枕袋的数量;然后按照“先右幅后左幅、先深后浅、先下游后上游”的方式对枕袋进行编号;
S4:吸砂船、抛枕船定位泊锚;
对S2中获得的横断面定位图,定位抛锚船,使抛枕船船身平行于水流方向,采用“四锚法”固定,在船体船头侧及船尾侧分别用两根锚呈八字形斜拉固定;先在抛枕船船边设置两个定位点,做初步定位,然后吸砂船停靠,最后运砂船挂档停靠吸砂船,获得里程桩号;
S5:发射定抛点;
根据里程桩号的位置调节限位发射筒(12)的角度,使限位发射筒(12)的发射端朝向河床抛点,并通过利用电磁弹射器(17),将两组抛锚杆(13)高速喷射至河床抛点位置处,当两组抛锚杆(13)端部的抛锚钩(14)均锚固在河床底部时,调节收卷组件(16),使钢绳(15)处于紧绷状态,且两组钢绳(15)在水下形成倾斜朝向抛点位置处的“导向轨”,再翻转翻转面板(9),使翻转面板(9)的上表面与枕袋的下表面脱离连接,并利用传动组件(10),将枕袋输送至“导向轨”上,枕袋沿着两组“导向轨”导向至河床抛点位置处,用于保证枕袋抛投的精准性,能有效的避免水流以及水体浮力,造成枕袋与抛点位置之间发生偏离,同样减少了“质量检测”的次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里程桩号通过GPS-RTK对铺排船的两个前后抛点进行精确定位后获得。
CN202310201357.5A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Pending CN1163568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357.5A CN116356834A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01357.5A CN116356834A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6834A true CN116356834A (zh) 2023-06-30

Family

ID=86940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01357.5A Pending CN116356834A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68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1656A (zh) * 2023-10-08 2023-12-01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一种地球物理调查用海洋调查仪器的抛放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1656A (zh) * 2023-10-08 2023-12-01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一种地球物理调查用海洋调查仪器的抛放设备
CN117141656B (zh) * 2023-10-08 2024-01-30 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一种地球物理调查用海洋调查仪器的抛放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56834A (zh) 一种水下枕袋抛投定位方法和抛投装置
CN207048069U (zh) 一种综合管廊装配式支架
CN103837320A (zh) 一种水面飞行器喷溅单船身模型水池试验方法
CN106592633B (zh) 沉管隧道施工系统及施工工艺
CN109339054A (zh) 一种斜向溜筒抛石工艺
CN110158634A (zh) 用于海上风电钢管桩带锤立桩沉桩的施工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13562138B (zh) 一种船舶斜长轴拉线方法
CN205857193U (zh) 一种深水抛石船组合及其抛石船
CN113022786B (zh) 一种急流河段工程船锚缆布置方法
CN209102068U (zh) 一种建筑墙体垂直度检测装置
CN108613788B (zh) 船-船模型碰撞实验系统及其实验方法
CN102002948A (zh) 近岸浅水区建造板桩码头的打桩工艺方法
CN211426795U (zh) 一种船舶进出浮坞用定位监测工装
CN201397153Y (zh) 根石探测器
CN108871719B (zh) 一种考虑船体外部水影响的船舶搁浅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205742129U (zh) 一种垂直升船机平衡重轨道快速安装调整装置
CN206695969U (zh) 水池船舶碰撞实验系统
CN211228512U (zh) 一种桥梁底部施工用抛石船
CN211285747U (zh) 一种水下基床整平机
CN205229174U (zh) 流速剖面仪安装装置
CN210293232U (zh) 一种用于定位水下建筑物基准点的测量平台
CN110963002A (zh) 一种船舶水上工程勘探钻孔的方法
CN206960181U (zh) 一种基于透射光浊度仪控制的亚潮带区域近底多层悬沙样品的采集装置
CN101289858A (zh) 一种phc管桩水上沉桩方法
CN217612692U (zh) 一种摸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