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50928A -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50928A
CN116350928A CN202310629002.6A CN202310629002A CN116350928A CN 116350928 A CN116350928 A CN 116350928A CN 202310629002 A CN202310629002 A CN 202310629002A CN 116350928 A CN116350928 A CN 1163509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ck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bag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290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50928B (zh
Inventor
祝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eoples Hospital of Sichuan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6290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509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509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09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509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509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6Devices for heating or cooling such points within cell-life lim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1Constructive details
    • A61H2201/0119Support for the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with further special therapeutic means, e.g. electrotherapy, magneto therapy or radiation therapy, chromo therapy,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therapy
    • A61H2201/105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with further special therapeutic means, e.g. electrotherapy, magneto therapy or radiation therapy, chromo therapy,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therapy with means for delivering media, e.g. drugs or cosmeti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2037/0007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having means for enhancing the permeation of substances through the epidermis, e.g. using suction or depression,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sound waves or chemical ag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产品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包括防滑手柄部、套筒、中药热奄袋、治疗巾、旋钮调节部、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调节机构,防滑手柄部连接于旋钮调节部及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分别对应于按摩人员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且大鱼际按压部位置高于小鱼际按压部,这样更有利于按摩人员施展手法;中药热奄袋位于调节机构下方、治疗巾上方,旋钮调节部旋转带动调节机构的旋钮转动,驱动调节机构动作;调节机构用于对套筒的直径调节及对中药热奄袋的压力调节。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解决传统热奄包烫手、按摩工作强度大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保健产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背景技术
中药热奄包又称中药热敷法,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它是药物外敷疗法的一种,是将加热好的中药药包置于身体的患病部位或是身体的某一特定位置(如穴位上),通过奄包的热蒸气使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利用其药效和温度达到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祛湿散寒作用的一种外治疗法。中药热奄包一般的技术操作一般如下:1、冷却:根据操作部位大小,选择合适的药包,放治疗盘内冷却至一定温度(以患者耐受为度,不宜超过70℃);2)熨烫:挤出奄包内多余水分,将奄包用治疗巾包裹,轻提奄包在疼痛部位肌肉及穴位来回运转,使其间断接触患处,达到熨烫的效果,力度要轻、移动速度要快;3)按摩:熨烫操作中,奄包温度降至患者可长时间耐受时,沿肌肉走向及循行经络、穴位施以按、揉、滚等手法;4)外敷:根据操作部位选择大小合适的药包,冷却后挤出多余水份,当其温度降至患者能够耐受时,敷于患者颈部。
中药热奄包操作时需注意,1)按摩时药包与患者皮肤充分贴合,力量要渗透持久,力道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宜;2)避免错误手法增加药包与皮肤摩擦,引起皮肤损伤;3)避免烫伤。
目前中药热奄包存在的问题:通常为普通扁平形状的口袋结构,医护人员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按压强度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中药在口袋内,口袋较厚,力度穿透药包按压的患者身上,需要的力度很大,特别是对于某些药包内药物松散的情况,由于药包缓冲作用,需要医护对药包施加的压力更大,所以,长时间按摩,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另一方面中药热奄包烫手,因为治疗效果与热奄包温度相关,初始时,热奄包烫手导致医护人员不适,也可能影响医护人员按摩手法,导致按摩力度不够,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不烫手、人手匹配型设计、可以对药包进行收拢施压以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烫手、可以对药包进行收拢施压以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包括防滑手柄部、套筒、中药热奄袋、治疗巾,还包括旋钮调节部、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调节机构,所述旋钮调节部与防滑手柄部、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防滑手柄部与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相连,所述中药热奄袋放置于套筒内,所述治疗巾位于中药热奄袋下方;
所述大鱼际按压部、小鱼际按压部呈内弧状,分别对应按摩人员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所述大鱼际按压部位置高于小鱼际按压部;
所述旋钮调节部旋转带动调节机构的旋钮转动,进而驱动调节机构动作;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对套筒的直径调节及对中药热奄袋的压力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内筒壁下端具有钩部,所述钩部用于与治疗巾端部圆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钮、第一传动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蜗杆、第一齿条、第四齿轮、套管、增压弹簧、伸缩杆、圆盘压板,所述旋钮与第一传动轴相连,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传动轴、第二齿轮、第二传动轴相连,所述第四齿轮与蜗杆、第一齿条相连,所述套管与第一齿条、增压弹簧相连,所述伸缩杆分别与增压弹簧、圆盘压板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轴、第三齿轮,所述第三传动轴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相连,所述第二齿条、第三齿条分别与套筒的非可折叠部内壁相连;
所述套筒还包括可折叠部,所述可折叠部数量为2个,与非可折叠部间隔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旋钮调节部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向下对中药热奄袋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直径扩大呈椭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向上对中药热奄袋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直径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三齿轮轴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五齿条,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相连,所述第五齿轮分别与第四齿条、第五齿条相连,所述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五齿条分别与套筒的非可折叠部内壁相连;
所述套筒还包括可折叠部,所述可折叠部数量为4个,所述可折叠部与非可折叠部间隔均匀布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旋钮调节部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向下对中药热奄袋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五齿条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直径扩大呈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向上对中药热奄袋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第三齿条、第四齿条、第五齿条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直径缩小。
进一步地,所述可折叠部采用TPR材质为基材,表面采用硅胶涂层包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防烫手,将热奄包放置于套筒内,可以有效避免使用传统热奄包按摩烫手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更适合于人手操作,人手的大鱼际和小鱼际分别对应于本发明热奄包的大鱼际按压部和小鱼际按压部,这种热奄包的人体形态学设计更适合于人手操作,更利于医护人员施展按摩手法;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对中药热奄袋进行有效收拢或扩大,可以改变中药热奄袋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医护人员施展不同手法按摩或外敷等操作;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减小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结构,通过调节机构的增压弹簧对圆盘压板施压,从而对中药热奄袋施压,可以减小医护人员按摩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可参考在下面的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的部件未必是按比例的,并且相关的元件可能省略,以便强调和清楚地说明本公开的技术特征。另外,相关要素或部件可以有如本领域中已知的不同的设置。此外,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在各个附图中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调节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可调节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另一种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另一种可调节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旋钮调节部,2-防滑手柄部,3-大鱼际按压部,4-小鱼际按压部,5-套筒,6-治疗巾,7-钩部,8-中药热奄袋,101-旋钮,201-第一传动轴,202-第一齿轮,203-第二齿轮,501-第二传动轴,502-蜗杆,503-第三传动轴,504-第三齿轮,505-第一齿条,506-第四齿轮,507-套管,508-增压弹簧,509-伸缩杆,510-圆盘压板,511-可折叠部,512-第二齿条,513-第三齿条,514-第四齿条,515-第五齿条,520-第五齿轮,521-非可折叠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文中的描述的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示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 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或信号连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所描述的“上”、“下”、“内”、“外”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定。还需要理解的是,在上下文中,当提到一个元件或特征连接在另外元件(一个或多个)“上”、“下”、或者“内”、“外”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外(一个或多个)元件“上”、“下”或者“内”、“外”。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如图1-图2所示,包括防滑手柄部2、套筒5、中药热奄袋8、治疗巾6,还包括旋钮调节部1、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调节机构,所述旋钮调节部1与防滑手柄部2、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防滑手柄部2与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相连,所述中药热奄袋8放置于套筒5内,所述治疗巾6位于中药热奄袋8下方;
所述大鱼际按压部3位置、小鱼际按压部4呈内弧状,分别对应按摩人员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所述大鱼际按压部3位置高于小鱼际按压部4位置;
所述旋钮调节部1旋转带动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进而驱动调节机构动作;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对套筒5的直径调节及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手柄部2外周围面上形成有多个防滑背环,从而医护人员能够容易地抓住它。中药热奄袋8位于套筒5内,避免了按摩时,人手直接与中药热奄袋8接触,从而有效解决了烫手问题。治疗巾6位于中药热奄袋8下方,使中药热奄袋与人体通过治疗巾接触,在讲卫生的同时还不影响按摩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在防滑手柄部2和套筒5之间区域为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呈内弧状,即局部区域向下凹陷形成,且大鱼际按压部3位置高于小鱼际按压部4,这样的设计方式刚好与人手的大鱼际和小鱼际形状和位置相切合,将更有利于医护人员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中药热奄包时,通过握式或手掌的大鱼际或小鱼际进行多手法按摩。
特别地,通过本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的上方设置旋钮调节部1,旋钮调节部1旋转带动旋钮101转动,进而驱动中药热奄包内调节机构动作,实现对套筒5的直径调节及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对套筒5的直径调节可以有效改变中药热奄袋8及下方治疗巾6的面积,从而改变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便于医护人员开展多手法按摩;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可以避免对套筒5的直径调节时,特别是直径调大时,给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不足,从而造成中药热奄袋8内药物松散的情况。通过调节机构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有效保证中药热奄袋8内药物紧致,避免了医护人员按摩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的情况。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套筒5内筒壁具有钩部7,所述钩部7用于与治疗巾6端部圆环相连。钩部7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分别均匀布置于套筒5内壁下端,对应的治疗巾6端部圆环也设置相同数量,治疗巾6将中药热奄袋8固定于套筒5内。此处,也可以通过铰接、拉链、卡扣等形式固定治疗巾6,此处不做过多赘述。这样的设计对治疗巾6及中药热奄袋8这两种耗材更换更便捷,使用更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如图3 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钮101、第一传动轴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第二传动轴501、蜗杆502、第一齿条505、第四齿轮506、套管507、增压弹簧508、伸缩杆509、圆盘压板510,所述旋钮101与第一传动轴201相连,所述第一齿轮202与第一传动轴201、第二齿轮203、第二传动轴501相连,所述第四齿轮506与蜗杆502、第一齿条505相连,所述套管507与第一齿条505、增压弹簧508相连,所述伸缩杆509分别与增压弹簧508、圆盘压板510相连。具体原理为:旋钮1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轮202、第二传动轴501、蜗杆502转动,蜗杆502转动带动第四齿轮506转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505向上或向下移动,第一齿条505的上下移动带动套管507、增压弹簧508、伸缩杆509、圆盘压板510的上下移动,其中,增压弹簧508起到缓冲、增压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调节机构中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轴503、第三齿轮504,所述第三传动轴503分别与第二齿轮203和第三齿轮504相连。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然后带动第一齿轮20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03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轴50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504转动,第三齿轮504便作为了调节机构调节套筒5直径的动力源。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所述第三齿轮504分别与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相连,所述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分别与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内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5还包括可折叠部511,所述可折叠部511数量为2个,与非可折叠部521间隔均匀布置。优选地,可折叠部511用采用TPR材质为基材,表面采用硅胶涂层包覆,非可折叠部521可采用PC+ABS或不锈钢材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然后带动第一齿轮20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03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轴50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504转动,第三齿轮504转动带动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移动,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移动带动了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套筒5的外径改变,从而可改变中药热奄袋8和治疗巾6的面积变化。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开展多手法按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扩大呈椭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上对中药热奄袋8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缩小。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与套筒5直径扩大的面积相关,始终确保中药热奄袋8内药物始终处于紧致状态,可以避免药物松散时,医护人员用力更大的情况,也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
实施例2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在实施例1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五齿轮520,所述第五齿轮520与第三齿轮504轴向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然后带动第一齿轮20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03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轴50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504和第五齿轮520转动,第三齿轮504和第五齿轮520便作为了调节机构调节套筒5直径的动力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如图6所示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所述第三齿轮504分别与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相连,所述第五齿轮520分别与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相连,所述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分别与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内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5还包括可折叠部511,所述可折叠部511数量为4个,与非可折叠部521间隔均匀布置。优选地,可折叠部511用采用TPR材质为基材,表面采用硅胶涂层包覆,非可折叠部521可采用PC+ABS或不锈钢材质。通过这样的方式,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轴201转动,然后带动第一齿轮202转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203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轴503转动并带动第三齿轮504和第五齿轮520转动,第三齿轮504转动带动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移动,第五齿轮520转动带动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移动带动了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的移动,从而实现了套筒5的外径改变呈圆形,从而可改变中药热奄袋8和治疗巾6的面积变化。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开展多手法按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扩大呈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上对中药热奄袋8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缩小。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与套筒5直径扩大的面积相关,始终确保中药热奄袋8内药物始终处于紧致状态,可以避免药物松散时,医护人员用力更大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按摩效果。此外,套筒5直径扩大或减小始终使套筒5保持圆形,也更有利于圆盘压板510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更均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防烫手、防滑且人体工程学设计更适合于人手操作,更利于医护人员施展按摩手法、减小医护人员按摩的工作强度,此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可以对中药热奄袋进行有效收拢或扩大,可以改变中药热奄袋与人体的接触面积,以便于医护人员施展不同手法按摩或外敷等操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创造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示例实施方式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包括防滑手柄部(2)、套筒(5)、中药热奄袋(8)、治疗巾(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钮调节部(1)、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调节机构,所述旋钮调节部(1)与防滑手柄部(2)、调节机构相连,所述防滑手柄部(2)与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相连,所述中药热奄袋(8)放置于套筒(5)内,所述治疗巾(6)位于中药热奄袋(8)下方;
所述大鱼际按压部(3)、小鱼际按压部(4)呈内弧状,分别对应按摩人员手掌的大鱼际、小鱼际,所述大鱼际按压部(3)位置高于小鱼际按压部(4);
所述旋钮调节部(1)旋转带动调节机构的旋钮(101)转动,进而驱动调节机构动作;
所述调节机构用于对套筒(5)的直径调节及对中药热奄袋(8)的压力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5)内筒壁具有钩部(7),所述钩部(7)用于与治疗巾(6)端部圆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旋钮(101)、第一传动轴(201)、第一齿轮(202)、第二齿轮(203),第二传动轴(501)、蜗杆(502)、第一齿条(505)、第四齿轮(506)、套管(507)、增压弹簧(508)、伸缩杆(509)、圆盘压板(510),所述旋钮(101)与第一传动轴(201)相连,所述第一齿轮(202)与第一传动轴(201)、第二齿轮(203)、第二传动轴(501)相连,所述第四齿轮(506)与蜗杆(502)、第一齿条(505)相连,所述套管(507)与第一齿条(505)、增压弹簧(508)相连,所述伸缩杆(509)分别与增压弹簧(508)、圆盘压板(510)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传动轴(503)、第三齿轮(504),所述第三传动轴(503)分别与第二齿轮(203)和第三齿轮(504)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所述第三齿轮(504)分别与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相连,所述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分别与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内壁相连;
所述套筒(5)还包括可折叠部(511),所述可折叠部(511)数量为2个,与非可折叠部(521)间隔均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扩大呈椭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上对中药热奄袋(8)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五齿轮(520),所述第五齿轮(520)与第三齿轮(504)轴向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所述第三齿轮(504)分别与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相连,所述第五齿轮(520)分别与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相连,所述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分别与套筒(5)的非可折叠部(521)内壁相连;
所述套筒(5)还包括可折叠部(511),所述可折叠部(511)数量为4个,所述可折叠部(511)与非可折叠部(521)间隔均匀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顺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顺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下对中药热奄袋(8)增大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的推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扩大呈圆形;当所述旋钮调节部(1)逆时针转动调节时,带动旋钮(101)逆时针转动,通过调节机构的传动作用,带动圆盘压板(510)向上对中药热奄袋(8)减小压力,同时通过第二齿条(512)、第三齿条(513)、第四齿条(514)、第五齿条(515)的拉动作用带动套筒(5)直径缩小。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权利要求9任一所述的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所述可折叠部(511)采用TPR材质为基材,表面采用硅胶涂层包覆。
CN202310629002.6A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Active CN1163509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9002.6A CN116350928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29002.6A CN116350928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0928A true CN116350928A (zh) 2023-06-30
CN116350928B CN116350928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938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29002.6A Active CN116350928B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50928B (zh)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3744Y (zh) * 1994-04-18 1995-04-05 林介昌 神罐
RU2099043C1 (ru) * 1993-07-30 1997-12-20 Марийский инновационный центр "Возрождение Марий Эл" Термо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CN102697645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河北联合大学 机械式按摩机构
CN208405758U (zh) * 2017-09-30 2019-01-22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血府逐瘀敷贴
CN211723654U (zh) * 2020-02-28 2020-10-23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用于脖子的冷热敷袋
CN213724405U (zh) * 2020-11-24 2021-07-20 于美红 一种中医妇产科护理用可中药穴位贴敷的护理装置
CN213941116U (zh) * 2020-06-12 2021-08-13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光华医院) 一种夹有热奄包的保温包
CN214762206U (zh) * 2021-05-11 2021-11-19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艾灸的中药热熨袋
CN215020275U (zh) * 2021-06-02 2021-12-07 自贡市中医医院 一种中医护理药物热敷装置
CN215082152U (zh) * 2021-03-02 2021-12-10 张娟 一种带有控温结构的中药热奄包
CN215915187U (zh) * 2021-04-16 2022-03-01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16603456U (zh) * 2021-10-22 2022-05-27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一种可调节温度、压力、按摩强度抗瘢痕小腿套
CN115105283A (zh) * 2022-06-28 2022-09-27 李丽 一种中医药物热敷治疗装置
CN115252272A (zh) * 2022-08-10 2022-11-01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可稳固包戴于身体各部位的覆盖区域多变式热奄包
CN218075412U (zh) * 2022-04-12 2022-12-20 马媛媛 一种热熨包
CN218076004U (zh) * 2022-06-10 2022-12-20 刘娜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CN115531712A (zh) * 2022-10-26 2022-12-30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中医用药物热敷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99043C1 (ru) * 1993-07-30 1997-12-20 Марийский инновационный центр "Возрождение Марий Эл" Термотерапевтический прибор
CN2193744Y (zh) * 1994-04-18 1995-04-05 林介昌 神罐
CN102697645A (zh) * 2012-06-08 2012-10-03 河北联合大学 机械式按摩机构
CN208405758U (zh) * 2017-09-30 2019-01-22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一种血府逐瘀敷贴
CN211723654U (zh) * 2020-02-28 2020-10-23 柳州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用于脖子的冷热敷袋
CN213941116U (zh) * 2020-06-12 2021-08-13 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市光华医院) 一种夹有热奄包的保温包
CN213724405U (zh) * 2020-11-24 2021-07-20 于美红 一种中医妇产科护理用可中药穴位贴敷的护理装置
CN215082152U (zh) * 2021-03-02 2021-12-10 张娟 一种带有控温结构的中药热奄包
CN215915187U (zh) * 2021-04-16 2022-03-01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一种消化内科腹胀辅助治疗装置
CN214762206U (zh) * 2021-05-11 2021-11-19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可艾灸的中药热熨袋
CN215020275U (zh) * 2021-06-02 2021-12-07 自贡市中医医院 一种中医护理药物热敷装置
CN216603456U (zh) * 2021-10-22 2022-05-27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市转化医学研究院) 一种可调节温度、压力、按摩强度抗瘢痕小腿套
CN218075412U (zh) * 2022-04-12 2022-12-20 马媛媛 一种热熨包
CN218076004U (zh) * 2022-06-10 2022-12-20 刘娜 一种中医护理用药物热敷装置
CN115105283A (zh) * 2022-06-28 2022-09-27 李丽 一种中医药物热敷治疗装置
CN115252272A (zh) * 2022-08-10 2022-11-01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一种可稳固包戴于身体各部位的覆盖区域多变式热奄包
CN115531712A (zh) * 2022-10-26 2022-12-30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中医用药物热敷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祝玲 等: "改良中药热奄包法在颈型颈椎病康复中的效果研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pages 74 - 7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50928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03054U (zh) 按摩热疗椅
CN103142392B (zh) 电动式刮痧装置
CN111616946A (zh) 一种用于妇产科产后护理的坐式熏蒸装置
CN116350928B (zh) 一种适用于多手法按摩的中药热奄包
CN211356189U (zh) 一种辅助治疗膝关节炎的装置
KR101615993B1 (ko) 지압구가 자유자재로 회동되는 신체 밀착형 마사지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압 베개
CN201115719Y (zh) 脐疗温炙器
CN216629117U (zh) 一种透析患者腿部按摩器
CN205163901U (zh) 一种中医内科康复护理带
CN205322882U (zh) 一种多功能理疗装置
CN219022179U (zh) 一种可调节康复治疗恒温推拿仪
CN211460788U (zh) 一种中医骨外科康复治疗装置
CN207136950U (zh) 一种粗盐中药热敷固定带
CN211986276U (zh) 天灸暖宫带
CN214806752U (zh) 一种中医治疗用按摩药棒
CN211272197U (zh) 一种中草药经络电热按摩器
CN117224387A (zh) 一种多阶段可控温度的雷火灸罐装置
CN209475148U (zh) 一种可调节便携式温针灸架
CN215536550U (zh) 一种督脉灸辅助装置
CN2477181Y (zh) 便携式颈、腰椎药物蒸疗器
KR200347800Y1 (ko) 마사지 온구기
CN204601116U (zh) 一种多功能艾灸理疗仪
CN213312976U (zh) 一种梳乳仪
CN215875173U (zh) 一种用于内分泌护理的装置
CN204275005U (zh) 侧边开口手部艾炙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