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38486A -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38486A
CN116338486A CN202310612661.9A CN202310612661A CN116338486A CN 116338486 A CN116338486 A CN 116338486A CN 202310612661 A CN202310612661 A CN 202310612661A CN 116338486 A CN116338486 A CN 1163384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pulse excitation
excitation signal
voltage
chan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61266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38486B (zh
Inventor
左启琪
李茂华
杨时达
李伟
吴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1266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38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38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8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38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38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5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包括: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能够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芯的析锂问题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异常。对于电芯的析锂检测,通常是采用对电芯进行拆解后进行观察,以判断是否出现析锂。但这种方式会对电芯造成损坏,安全性较差,且析锂的检测结果也不够准确。
为此,相关技术中,通过给电芯加上一定压力的夹具,利用析锂时的膨胀力差异做析锂判定。但是,这种方式只有在电芯析锂程度较为严重时才能检测到电芯析锂,对于刚出现析锂的电芯则无法进行有效检测,导致对电芯的析锂检测容易出现误判。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以根据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来确定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利用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使得即使电芯处在析锂前期也可通过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检测,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存在时间间隔。由于正负脉冲电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在对待测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后,可以利用该时间间隔让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同理,在对待测电芯施加负脉冲激励信号后,也可以利用该时间间隔让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从而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根据所述充电时长,确定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以根据该充电时长,来确定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在对电芯施加了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提供充足的时间给正常的锂离子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从而提高得到的充电时长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根据所述放电时长,确定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通过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以根据该放电时长,来确定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在对电芯施加了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提供充足的时间给正常的锂离子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从而提高得到的放电时长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以在对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给锂离子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初始电压为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的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为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放电过程后的电压。通过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通过判断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池电压是否改变,来准确判断待测电芯是否出现析锂,从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根据所述初始电压与所述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通过初始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能够有效地判断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池电压是否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将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所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所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异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通过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或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来得到待测电芯的电芯检测结果,从而使得到的电芯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为经过信号放大的电压变化数据,使最终用于检测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特征更为明显,从而提高获取到的待测电芯的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装置,包括:电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检测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本方案通过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以根据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来确定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利用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使得即使电芯处在析锂前期也可通过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检测,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根据所述充电时长,确定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数据获取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根据所述放电时长,确定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结果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所述初始电压为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的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为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放电过程后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结果获取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初始电压与所述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结果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所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或所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所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所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异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为经过信号放大的电压变化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第一方面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第一方面中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或第三方面、第三方面中任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的所述方法。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的第一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正负脉冲激励信号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的第二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的第三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芯的析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400-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1-检测结果获取模块;500-电子设备;501-处理器;502-存储器;503-通信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电池在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电芯进行检测,以筛选出一些电芯异常的电池。而电芯的析锂问题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异常,因此电池在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对其电芯进行析锂检测。目前,对于电芯的析锂检测,通常是采用对电芯进行拆解后进行观察,以判断是否出现析锂。但这种方式存在会对电芯造成损坏,安全性差且通过目检无法量化析锂程度等问题。
为此,相关技术中,通过给电芯加上一定压力的夹具,利用析锂时的膨胀力差异做析锂判定。但是,这种方式只有在电芯析锂程度较为严重时才能检测到电芯析锂,无法检测出析锂前期以及析锂前期在电芯内部出现的少量死锂。此外,由于这种方式需要通过给电芯加上一定的家具,而一旦电池装入电池包后,则无法再利用上述方式对电芯进行检测。因此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在电池未装入电池包之前的测试阶段,无法在电池实际使用时对其电芯进行析锂检测。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交替施加了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以利用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从而使得即使电芯处在析锂前期也可通过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检测,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控制器中,用于实现电芯的析锂检测。其中,该控制器包括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采样点设备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以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该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可应用于前述的服务器中。如图1所示,该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包括:
S101,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
S102,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与用于输出脉冲激励信号的信号源连接,以控制该信号源向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其中,正脉冲激励信号用于使电芯充入与该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电量,负脉冲激励信号用于使电芯放出与该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电量。可以理解的,正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持续时间和大小相同。
其中,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为正脉冲电流,用于使待测电芯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以充入与该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电量。负脉冲激励信号可以为负脉冲电流,用于使待测电芯的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以放出与该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电量。脉冲电流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示例性的,可设定为电芯容量的2~3.5倍。
在向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可获取到待测电芯随时间的电压变化数据,如时间-电压曲线。然后,可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时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比较,以判断待测电芯在该频域的电压变化数据是否异常。示例性的,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时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如90%,则可确定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正常;否则,确定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异常。或者,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时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则可确定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异常;否则,确定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正常。
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正常,则可确定待测电芯未出现析锂;否则,确定待测电芯出现析锂。
而考虑到在输入正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电池进行充电,电芯的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电池电压上升。而在输入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电池进行放电,电芯的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电池电压下降。若电芯正常,则正负脉冲激励信号充入和放出的电量几乎相等,电芯的电压基本不变。因此可直接通过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来判断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后,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变化情况,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上述设计的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通过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以根据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来确定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利用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使得即使电芯处在析锂前期也可通过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检测,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考虑到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电芯中锂离子的运动过程均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若在对待测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后,立刻对待测电芯施加负脉冲激励信号,则可能因锂离子还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这一运动过程,而导致检测到的电压变化数据存在误差,进而影响析锂检测的准确性。同理,若在对待测电芯施加负脉冲激励信号后,立刻对待测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也会对析锂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可设置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正脉冲电流即为正脉冲激励信号,负脉冲电流即为负脉冲激励信号。正负脉冲电流之间存在脉冲静置时间,即时间间隔。该时间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可设定为脉冲激励信号时长的4~5倍。如脉冲激励信号时长为500ms,则时间间隔可为2000ms。
由于正负脉冲电流之间设置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在对待测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后,可以利用该时间间隔让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同理,在对待测电芯施加负脉冲激励信号后,也可以利用该时间间隔让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从而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为使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设定的时间间隔更为准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还包括:
S201,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S202,根据充电时长,确定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预先通过向正常电芯施加单个正脉冲激励信号,以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在得到该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后,即可从该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找到电压稳定的时间点,以根据该时间点确定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而为使得到的充电时长更为准确,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示例性的,可先从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找到后续的电压数据不再变化或后续的电压数据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其中,某一时刻的电压变化幅度,可以是该时刻的电压数据与上一时刻的电压数据的差值,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刻的间隔时长相同。预设幅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根据相邻的两个时刻的间隔时长确定。在找到后续的电压数据不再变化或后续的电压数据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后,将该时间点与该第一电压变化数据的起始时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者,将该时间点与该第一电压变化数据的起始时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备选时长,然后根据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来确定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将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的平均时长,作为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将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备选时长,作为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从而使得到的充电时长更准确。
在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后,即可将该充电时长作为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而为进一步减少在充放电过程中未完成完整运动过程的锂离子的数量,可还将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为大于该充电时长,以在对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给锂离子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
通过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以根据该充电时长,来确定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在对电芯施加了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提供充足的时间给正常的锂离子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除利用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来确定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之外,如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S301,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S302,根据放电时长,确定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预先通过向正常电芯施加单个负脉冲激励信号,以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在得到该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后,即可从该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找到电压稳定的时间点,以根据该时间点确定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同理,为使得到的放电时长更为准确,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包括: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根据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示例性的,可先从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找到后续的电压数据不再变化或后续的电压数据的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然后,将该时间点与该第二电压变化数据的起始时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或者,将该时间点与该第二电压变化数据的起始时间的时间间隔,确定为备选时长,然后根据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来确定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将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的平均时长,作为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或,将多个正常电芯对应的备选时长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备选时长,作为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从而使得到的放电时长更准确。
在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后,即可将该放电时长作为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而为进一步减少在充放电过程中未完成完整运动过程的锂离子的数量,可还将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设定为大于该放电时长,以在对电芯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给锂离子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
通过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以根据该放电时长,来确定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使得在对电芯施加了正脉冲激励信号或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可提供充足的时间给正常的锂离子来完成完整的运动过程,进一步减少未完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或未完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锂离子的数量,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进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考虑到充放电时长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为使时间间隔的设置更为合理,以进一步提高得到的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置信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充电时长,作为正脉冲激励信号切换至负脉冲激励信号之前的时间间隔。同时,将放电时长,作为负脉冲激励信号切换至正脉冲激励信号之前的时间间隔。
在确定正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后,即可按照该时间间隔,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以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以根据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其中,初始电压为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的电压,目标电压为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放电过程后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后,可从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获取向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前,待测电芯的初始电压。以及,可从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获取向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后,待测电芯完成充放电过程后的目标电压。由于当对正常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时,正负脉冲激励信号充入和放出的电量几乎相等,电池电压基本不变。因此在从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提取到待测电芯的初始电压和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之后,即可通过待测电芯的初始电压和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来判断待测电压是否出现析锂。
通过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通过判断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池电压是否改变,来准确判断待测电芯是否出现析锂,从而提高析锂检测的准确性。
具体的,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初始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从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提取到待测电芯的初始电压和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之后,可将待测电芯的初始电压和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进行比较,判断两者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可判断该待测电芯出现析锂;否则,可判断该待测电芯未出现析锂。其中,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可设定为0。
或者,该预设阈值的设定,还可以是通过对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来得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以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提取正常电芯的初始电压和正常电芯的目标电压。然后,将该正常电芯的初始电压和正常电芯的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作为预设阈值。
通过初始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能够有效地判断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池电压是否改变。
除通过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或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异常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异常电芯是被标记为存在析锂现象的电芯。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如将待测电芯的电压-时间曲线,与正常电芯的电压-时间曲线进行相似度匹配,以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相似度,如80%,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未出现析锂;否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存在析锂。其中,预设相似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同理,可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若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达到预设相似度,如80%,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存在析锂;否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未出现析锂。
作为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作为第一相似度。并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相似度匹配,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第二相似度。然后比较第一相似度和第二相似度;若第一相似度大于第二相似度,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未出现析锂;否则,可确定该待测电芯存在析锂。
通过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或异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来得到待测电芯的电芯检测结果,从而使得到的电芯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为进一步提高获取到的待测电芯的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待测电芯在至少一个频域的电压变化数据为经过信号放大的电压变化数据。示例性的,由于正常电芯和异常电芯在第二频域的电压变化数据趋于相同,均是呈现下降或平稳趋势,因此对于待测电芯在二频域的电压变化数据,其可以先通过加窗傅里叶变换或小波变换来进行信号放大,使最终用于检测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特征更为明显,从而提高获取到的待测电芯的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为减少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噪声对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干扰,在获取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后,可通过最小二乘法对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处理,以从该电压变化数据中,筛选出噪声较大的各电压数据。如在由电压-时间形成的二维坐标系下,从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筛除坐标点到目标直线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电压数据。其中,目标直线由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后生成。在从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筛除坐标点到目标直线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电压数据后,即可得到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变化数据。
在得到待测电芯的目标电压变化数据后,可利用目标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的相似度,来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减少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噪声对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获取到的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图5出示了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理解,该装置与图1、3和4中执行的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前述的方法涉及的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具体地,该装置包括: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0,用于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检测结果获取模块401,用于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以根据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的电压变化数据,来确定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从而可利用正常电芯在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后,其电压基本不变的特性,使得即使电芯处在析锂前期也可通过该电压变化数据进行检测,提高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频域的脉冲电流间隔时长小于第一自放电时长,第二频域的脉冲电流间隔时长大于第一自放电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根据充电时长,确定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0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根据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正常电芯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0还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根据放电时长,确定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电压数据获取模块400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根据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正常电芯完成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结果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初始电压为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的电压,目标电压为完成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放电过程后的电压。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结果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初始电压与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检测结果获取模块401具体用于:将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或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其中,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异常电芯交替施加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为经过信号放大的电压变化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500,包括: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通过通信总线503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标出)互连并相互通讯,存储器502存储有处理器501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当计算设备运行时,处理器501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时执行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外端机执行的方法,例如: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根据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前述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 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 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 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 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4)

1.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存在时间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根据所述充电时长,确定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包括:
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一电压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根据所述放电时长,确定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包括:
响应于对正常电芯施加的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正常电芯的第二电压变化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电压变化数据中,电压变化幅度小于预设幅度的时间点,得到所述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2、3、4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电过程所需的充电时长,或大于正常电芯完成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放电过程所需的放电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初始电压为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前的电压,所述目标电压为完成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对应的充放电过程后的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初始电压,以及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目标电压,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电压与所述目标电压之间的差值,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包括:
将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与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或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正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正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所述异常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在对所述异常电芯交替施加所述正脉冲激励信号和所述负脉冲激励信号的情况下得到。
11.根据权利要求1、2、3、4、6、8、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为经过信号放大的电压变化数据。
12.一种电芯的析锂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电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响应于对待测电芯交替施加的正脉冲激励信号和负脉冲激励信号,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
检测结果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测电芯的电压变化数据,得到所述待测电芯的析锂检测结果。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612661.9A 2023-05-29 2023-05-29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6338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2661.9A CN116338486B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12661.9A CN116338486B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8486A true CN116338486A (zh) 2023-06-27
CN116338486B CN116338486B (zh) 2023-11-03

Family

ID=8689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12661.9A Active CN116338486B (zh) 2023-05-29 2023-05-29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3848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50699A (fr) * 1958-12-13 1961-01-13 Philips Nv Basculeur bistable basé sur l'effet de hall
US20110006753A1 (en) * 2009-07-09 2011-01-13 Tamura Corporation Electric current sensor
CN105866695A (zh) * 2016-04-22 2016-08-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析锂的检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
US20160356856A1 (en) * 2013-11-14 2016-12-0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scertaining storage battery state, state-ascertai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8535659A (zh) * 2018-04-25 2018-09-14 上海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微观析锂的检测方法
CN109358290A (zh) * 2018-09-06 2019-02-19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10146816A (zh) * 2019-05-31 2019-08-2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剩余充电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8851A (zh) * 2022-02-23 2022-05-13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6008847A (zh) * 2023-02-08 2023-04-2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云协同下的锂离子电池在线析锂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250699A (fr) * 1958-12-13 1961-01-13 Philips Nv Basculeur bistable basé sur l'effet de hall
US20110006753A1 (en) * 2009-07-09 2011-01-13 Tamura Corporation Electric current sensor
US20160356856A1 (en) * 2013-11-14 2016-12-0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scertaining storage battery state, state-ascertaining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5866695A (zh) * 2016-04-22 2016-08-17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电池析锂的检测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电池系统
CN108535659A (zh) * 2018-04-25 2018-09-14 上海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循环微观析锂的检测方法
CN109358290A (zh) * 2018-09-06 2019-02-19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析锂的无损检测方法
CN110146816A (zh) * 2019-05-31 2019-08-2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剩余充电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8851A (zh) * 2022-02-23 2022-05-13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快速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6008847A (zh) * 2023-02-08 2023-04-25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车云协同下的锂离子电池在线析锂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38486B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2744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battery cell failure due to unknown discharge current
CN108398649B (zh) 析锂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1198328A (zh) 一种电池析锂检测方法及电池析锂检测系统
US20200064411A1 (en) Mobile platform,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battery an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thereof
CN112345955B (zh) 一种动力电池多故障在线诊断方法与系统
CN111722129B (zh) 一种电池微短路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3075563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析锂的检测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6338487B (zh) 电芯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27417A (zh) 一种动力电池单体异常的预警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5219905A (zh) 一种电池内短路在线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874693A (zh) 一种电池包异常工况的确定方法、检测方法以及装置
CN116338486B (zh) 电芯的析锂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32399A (zh) 极耳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2578299A (zh) 蓄电池的内部金属结构断裂的确定方法和确定装置
CN115825775A (zh) 锂离子电池的析锂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6298998B (zh) 电池电芯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48044A (zh) 电池组及其均衡方法和均衡装置
CN113917343B (zh) 一种电池模组状态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840151A (zh) 电池容量一致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EP3722821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torage media for calculat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of battery
CN115056682A (zh) 异常单体电池检测方法、设备、电动汽车和介质
CN114355212A (zh) 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91214A (zh) 一种基于电池充电电压排名变化的电池微故障诊断方法
CN11027481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部结构机械强度的分析方法
CN112964994A (zh) 一种电池最大电流测量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