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9575A - 雾化喷嘴 - Google Patents

雾化喷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9575A
CN116329575A CN202310355058.7A CN202310355058A CN116329575A CN 116329575 A CN116329575 A CN 116329575A CN 202310355058 A CN202310355058 A CN 202310355058A CN 116329575 A CN116329575 A CN 116329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nozzle according
length
spray disc
lower spr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50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飞
张建
马腾
冯冲
高正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Maite Addi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vic Maite Addi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Maite Addi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vic Maite Additive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50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95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9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12/00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uxiliary mean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ombination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ith other process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22F12/50Means for feeding of material, e.g. heads
    • B22F12/53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30/00Apparatus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喷嘴,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喷盘和下喷盘,所述上喷盘的中心设有贯通至下喷盘下端面的导流通道,所述下喷盘的两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上喷盘和下喷盘配合形成和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腔体,所述雾化喷嘴还包括连接于上喷盘和下喷盘之间的整流环,所述整流环的外壁与下喷盘的内壁配合形成和进气腔体连通的环缝式出气口。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喷嘴,能够使气流流动更加稳定,雾化粉末粒度细小,且具有较少的卫星粉末;在高温和高压使用环境下,出气口型面变形不受上喷盘型面变形影响,具备更稳定的雾化效果。

Description

雾化喷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用金属粉末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3D打印产业的飞速发展,球形金属粉末作为金属3D打印的关键原料,其制备和生产技术是整个3D打印产业链的核心。目前,国内外能够批量生产球形金属粉末的技术主要有等离子旋转电极法、惰性气体雾化法、感应等离子球化法、感应等离子雾化法等。惰性气体雾化法的基本原理是用高速气流将液态金属流熔体破碎成小液滴并凝固成粉末的过程,由于其制备的粉末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粉末粒度可控、生产成本低以及球形度高等优点,已成为高性能及特种合金粉末制备技术的主流制备技术。雾化喷嘴是气雾化制备技术的核心装置,同过内部型腔设计将气体的压力势能转换为动能,液态金属熔体通过导流管或自由落体进入雾化区域,高速气体射流从雾化喷嘴出气口喷出,实现液态金属熔体的雾化破碎,为实现更高雾化效率,近年来陆续发展出提高气体动能的高压气体雾化和热气体雾化技术。
现有雾化喷嘴主要采用环缝式结构,主要结构包括进气管路、内部气腔和出气口部分组成,其中心开孔,作为导流管输送或液态金属熔体自由降落通过的通道。由于气腔内部压力较高,且在工作过程中受金属熔体热辐射或导流管热传导作用,长时间易使结构变形导致内部气腔及出气口尺寸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雾化后金属粉末的粒度粉末、形貌等关键技术指标。尤其是对于制备铁镍钴基合金的环缝出气口的雾化喷嘴,由于合金过热度达1600℃以上,通过导流管的热传导作用导致雾化喷嘴中心孔温度可达800℃以上,以上因素造成雾化喷嘴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根据气体压力受力分析可知,内部型腔受力方向为垂直于型面的法线方向,内部型腔结构长期使用可造成型面变形,进而影响出气口尺寸,导致雾化效果失常,粉末品质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喷嘴,以解决雾化喷嘴及内部型腔易变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雾化喷嘴,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喷盘和下喷盘,所述上喷盘的中心设有贯通至下喷盘下端面的导流通道,所述下喷盘的两侧设有进气通道,所述上喷盘和下喷盘配合形成和进气通道连通的进气腔体,所述雾化喷嘴还包括连接于上喷盘和下喷盘之间的整流环,所述整流环的外壁与下喷盘的内壁配合形成和进气腔体连通的环缝式出气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上喷盘、下喷盘和整流环同轴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缝式出气口沿导流通道中轴线形成的剖面由P1-P4两点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两点构成的轮廓线形成,其中心线与导流通道中轴线形成夹角b1,夹角b1设置为5-45°,P1-P4的延长线与P1’-P4’的延长线相对于所述中心线呈轴对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环缝式出气口沿导流通道中轴线形成的剖面由P1-P2-P3-P4及P1’-P2’-P3’-P4’节点构成的轮廓线形成,并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
作为优选方案,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两段平行线,可使气流稳定过渡,减少由于气流方向变化引起的紊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所述剖面中心线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2a-5a,L2长度设置为0.5a-5a,L3长度设置为2a-10a,喉部P3-P3’宽度设置为0.05a-0.8a。
作为优选方案,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大于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多出长度为导向段。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段在剖面中心线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1a-0.4a。
作为优选方案,线段P3-P4和线段P3’-P4’的延长线形成夹角b,夹角b设置为4-15°。
作为优选方案,线段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和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线段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和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可对经过稳流段的均匀气流进行稳定压缩加速至音速,曲线构成的型面可减少。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雾化喷嘴还包括连接于下喷盘的上端面的分流环,所述分流环和下喷盘同轴设置,所述分流环将进气腔体分隔为内腔体和外腔体,所述分流环侧壁均匀设有四个分流孔,四个分流孔与相近的进气通道的距离等同。通过该设置,可将两侧对称进入外腔体的气流均分为四股沿径向由外往内的气流,降低气流在周向的不均匀性,气流能够均匀通过分流孔而汇集于内腔体中,从而使环缝式出气口的出气气流趋于稳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整流环包括整流部和沿整流部周向连接的第一环状凸台,所述下喷盘的上端面设有和第一环状凸台匹配的第一环形槽,通过第一环状凸台和第一环形槽的配合,将整流环卡合固定至下喷盘。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整流部和第一环状凸台之间通过等距设置的若干肋板连接,通过等距设置的肋板能够使气流均匀通过弧形通气孔,从而使流动至环缝式出气口的气流更加稳定、均匀。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整流部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上喷盘的下端面设有和第二环形槽匹配的第二环状凸台,通过第二环状凸台和第二环形槽的配合,将上喷盘卡合固定至整流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喷嘴,通过环缝式出气口的特殊结构设定,以及分流环、分流孔的设定,并结合整流环中等距肋板的设置使气流流动更加稳定且冲击力强,雾化粉末粒度细小,且具有较少的卫星粉末;通过由下喷盘和整流环组合形成的环缝式出气口结构,在高温和高压使用环境下,出气口型面变形不受上喷盘型面变形影响,因此具备更稳定的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雾化喷嘴的俯视图;
图2为图1在c-c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下喷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整流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整流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上喷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环缝式出气口的参数设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环缝式出气口的另一参数设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所制得金属粉末200倍sem粉末形貌;
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所制得金属粉末100倍sem粉末形貌;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上喷盘;2、下喷盘;3、整流环;4、进气通道;5、进气腔体;501、内腔体;502、外腔体;6、环缝式出气口;101、导流通道;102、第二环状凸台;201、第一贯通孔;202、第一环形槽;301、整流部;302、第一环状凸台;303、肋板;304、第二贯通孔;305、第二环形槽;7、分流环;8、中心线;9、导流通道中轴线;10、导向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雾化喷嘴,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喷盘1、下喷盘2,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整流环3,上喷盘1、下喷盘2、整流环3为同轴设置。
下喷盘2的两侧设有进气通道4,进气通道4的直径d2设置为5-20mm,上喷盘1覆盖连接于下喷盘2的上端面,两者配合形成和两个进气通道4连通的进气腔体5,整流环3和下喷盘2配合形成和进气腔体5连通的环缝式出气口6。具体的,参见图4,下喷盘2的中心设有第一贯通孔201,第一贯通孔201的直径设置为自下喷盘2上端面至下喷盘2下端面逐渐减小,下喷盘2的上端面、于第一贯通孔201的外围周向设有第一环形槽202,槽宽设置为2-12mm。参见图5和图6,整流环3设置于下喷盘2的第一贯通孔201之内,整流环3进一步包括整流部301和沿整流部301周向连接的第一环状凸台302,第一环状凸台302的形状和第一环形槽202的形状匹配,通过第一环状凸台302和第一环形槽202的配合,将整流环3卡合固定至下喷盘2,第一环状凸台302和第一环形槽20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螺纹或者焊接的方式。整流部301和第一环状凸台302之间形成环形出气通道,整流部301和第一环状凸台302之间通过等距设置的若干肋板303连接,肋板303将环形出气通道均匀分隔为若干弧形通气孔,本实施例通过等距设置的肋板303能够使气流均匀通过弧形通气孔,从而使流动至环缝式出气口6的气流更加稳定、均匀。
整流部301的中心设有第二贯通孔304,第二贯通孔304的内壁为圆柱面,整流部301的上端面周向设有第二环形槽305,槽宽设置为1.5-5mm。参见图7,上喷盘1的中心设有导流通道101,导流通道101用于导流或液态金属熔体自由降落通过,其内径d1设置为6-30mm,导流通道101的外径和第二贯通孔304的内径匹配,上喷盘1的下端面设有和第二环形槽305匹配的第二环状凸台102。通过第二环状凸台102和第二环形槽305的配合,将上喷盘1卡合固定至整流环3,上喷盘1的导流通道101插合于整流部301的第二贯通孔304中,贯通至下喷盘2的下端面。整流部301的外壁和下喷盘2第一贯通孔201的内壁配合形成环缝式出气口6,该环缝式出气口6和进气腔体5连通,且环缝式出气口6的出口端向靠近导流通道101的一侧倾斜,可以有效减小气体的能量损失。通过环缝式出气口6结构,气体从环形出气口喷出,能够使气体进一步加速,对液态金属熔体的冲击更加充分,破碎效果更好,同时环形出气口能够进一步提高出气口气流速度及均匀性,提高雾化性能。
参见图8和图9,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4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构成的轮廓线形成,P1-P4轮廓线和P1’-P4’轮廓线两者中心线8的延长线与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夹角b1,夹角b1设置为5-45°,该角度设置能够有效利用高压气流的能量,使高压气流对液态金属熔体的冲击力最强,得到的金属粉末粒度更细。P1-P4轮廓线与P1’-P4’轮廓线两者的延长线相对于剖面中心线8呈轴对称分布。进一步,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具体由P1-P2-P3-P4及P1’-P2’-P3’-P4’节点构成的轮廓线形成,根据气流流向,环缝式出气口6在导流通道中轴线9方向上形成的剖面结构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P1、P1’与上游轮廓均采用圆角过渡连接。其中,稳流段部分,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P2-P3及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P2’和P3、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2a-5a,L2长度设置为0.5a-5a,L3长度设置为2a-10a,喉部P3-P3’宽度c设置为0.05a-0.8a。为确保环缝式出气口6的出口位置气体方向,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大于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多出长度为导向段10,且导向段10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1a-0.4a,该导向段10投影长度的设置能够使气流方向匹配于自导流通道101通过的液态金属熔体方向,实现气流的精准冲击。线段P3-P4和线段P3’-P4’设置为两条直线段,其延长线形成夹角b,夹角b设置为4-15°,该角度的设置以及喉部的宽度设置均能够确保形成高速气流,以对液态金属熔体形成强有力的冲击,得到更细的金属粉末。本实施例中,气流在进入稳流段前经圆角过渡,能够减少气体流动阻力及能量损失,稳流段设置为平行于中心线8的两段平行线,可使气流在经过圆角过渡后逐步稳定,减少由于气流方向变化引起的紊流;收缩段采用起点为稳流段末端、终点为喉部的三次贝塞尔曲线,可对经过稳流段的均匀气流进行稳定压缩加速至音速,曲线构成的型面可减少;喉部同收缩段及扩张段均为光滑过渡,能够降低气流流动损失;扩张段型面为呈一定扩张角的直线,降低加工难度,使经喉部的音速气流进一步加速至超音速,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膨胀波产生,降低气流能量损失。
优选的,为避免气流集中汇集于进气通道4路径,而导致气流在进气腔体5内流动不均匀,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雾化喷嘴还包括固定连接于下喷盘2上端面的分流环7,分流环7和下喷盘2、上喷盘1以及整流环3均为同轴设置,分流环7设置为环状隔挡,其侧壁周向均匀分布有四个分流孔,孔径设置为0.5-0.75d2,具体可根据气流量进行具体设置。每个分流孔与其相近的进气通道4的之间的距离等同,且分流孔的轴心与进气通道4的轴心优选设置于同一水平面。通过分流环7将进气腔体5分隔为内腔体501和外腔体502,外腔体502的直径大于内腔体501的直径,外腔体502的直径范围设置为2-15d1,内腔体501的直径范围设置为1.5-5d1。通过将外腔体502和内腔体501设置为匹配于导流通道101内径d1的直径范围,使气流流量匹配于通过导流通道101的液态金属熔体流量。通过分流环7的设置,结合与进气通道4等距设定的分流孔,将两侧对称进入外腔体502的气流均分为四股沿径向由外往内的气流,降低气流在周向的不均匀性,气流能够均匀通过分流孔而汇集于内腔体501中,从而使环缝式出气口6的出气气流趋于稳定。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环缝式出气口6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1
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4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构成的轮廓线形成,P1-P4轮廓线和P1’-P4’轮廓线两者中心线8的延长线与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夹角b1,角b1设置为5°。P1-P4轮廓线与P1’-P4’轮廓线两者的延长线相对于剖面中心线8呈轴对称分布。根据气流流向,环缝式出气口6在导流通道中轴线9方向上形成的剖面结构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P1、P1’与上游轮廓均采用圆角过渡连接。其中,稳流段部分,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a为1.5mm,P2-P3及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P2’和P3、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2a,L2长度设置为0.5a,L3长度设置为2a,喉部P3-P3’宽度c设置为0.05a。导向段10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1a,线段P3-P4和线段P3’-P4’设置为两条直线段,其延长线形成夹角b,角b设置为4°。
实施例2
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4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构成的轮廓线形成,P1-P4轮廓线和P1’-P4’轮廓线两者中心线8的延长线与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夹角b1,角b1设置为15°。P1-P4轮廓线与P1’-P4’轮廓线两者的延长线相对于剖面中心线8呈轴对称分布。根据气流流向,环缝式出气口6在导流通道中轴线9方向上形成的剖面结构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P1、P1’与上游轮廓均采用圆角过渡连接。其中,稳流段部分,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a为3mm,P2-P3及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P2’和P3、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3.5a,L2长度设置为2a,L3长度设置为4a,喉部P3-P3’宽度c设置为0.2a。导向段10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25a,线段P3-P4和线段P3’-P4’设置为两条直线段,其延长线形成夹角b,角b设置为8°。
实施例3
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4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构成的轮廓线形成,P1-P4轮廓线和P1’-P4’轮廓线两者中心线8的延长线与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夹角b1,角b1设置为45°。P1-P4轮廓线与P1’-P4’轮廓线两者的延长线相对于剖面中心线8呈轴对称分布。根据气流流向,环缝式出气口6在导流通道中轴线9方向上形成的剖面结构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P1、P1’与上游轮廓均采用圆角过渡连接。其中,稳流段部分,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a为6.5mm,P2-P3及P2’-P3’为起点和终点分别为P2、P2’和P3、P3’的三次贝塞尔曲线。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5a,L2长度设置为5a,L3长度设置为10a,喉部P3-P3’宽度c设置为0.8a。导向段10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4a,线段P3-P4和线段P3’-P4’设置为两条直线段,其延长线形成夹角b,角b设置为15°。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1中,夹角b1设置为51°。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2中,夹角b设置为23°。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3中,喉部P3-P3’宽度c设置为1.0a。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对比例4中,导向段10在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L4长度设置为0.06a。
以下表1为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环缝式出气口参数设定,表2为采用各实施例和对比例环缝式出气口的雾化喷嘴,对应制备的金属粉末激光粒度测定结果。
表1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参数设定表
参数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例1 对比例2 对比例3 对比例4
a 1.5 3 6.5 1.5 1.5 1.5 1.5
b1 15° 45° 51°
b 15° 23°
c 0.05a 0.2a 0.8a 0.05a 0.05a 1.0a 0.05a
L1 2a 3.5a 5a 2a 2a 2a 2a
L2 0.5a 2a 5a 0.5a 0.5a 0.5a 0.5a
L3 2a 4a 10a 2a 2a 2a 2a
L4 0.1a 0.25a 0.4a 0.1a 0.1a 0.1a 0.06a
表2激光粒度测定结果
序号 D10 D50 D90
实施例1 10.507 36.534 110.377
实施例2 9.339 32.816 104.422
实施例3 17.632 43.238 118.678
对比例1 23.356 57.602 138.413
对比例2 22.288 56.024 136.340
对比例3 21.465 53.336 133.12
对比例4 20.153 52.869 128.860
通过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以及4个对比例的测定结果可知,采用本发明的雾化喷嘴,以及将环缝式出气口6的各参数设置于本发明的参数设定范围内,所制备的金属粉末,其粒度和分布集中度均优于对比例,可获得粒度更细小,分布更集中的粉末。进一步,结合本发明中分流环7、分流孔的设定以及整流环3中等距肋板303的设置使气流流动更加稳定均匀,雾化粉末粒度细小,且具有较少的卫星粉末;而通过由下喷盘2和整流环3组合形成的环缝式出气口6结构,在高温和高压使用环境下,出气口型面变形不受上喷盘1型面变形影响,因此具备更稳定的雾化效果。通过制粉效果验证,采用本发明结构的雾化喷嘴在制备铁基合金粉末时,正常使用寿命为常规结构喷嘴的3倍以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3)

1.一种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喷盘(1)和下喷盘(2),所述上喷盘(1)的中心设有贯通至下喷盘(2)下端面的导流通道(101),所述下喷盘(2)的两侧设有进气通道(4),所述上喷盘(1)和下喷盘(2)配合形成和进气通道(4)连通的进气腔体(5),所述雾化喷嘴还包括连接于上喷盘(1)和下喷盘(2)之间的整流环(3),所述整流环(3)的外壁与下喷盘(2)的内壁配合形成和进气腔体(5)连通的环缝式出气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喷盘(1)、下喷盘(2)和整流环(3)同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4两点构成的轮廓线和P1’-P4’两点构成的轮廓线形成,其中心线(8)与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夹角b1,夹角b1设置为5-45°,P1-P4的延长线与P1’-P4’的延长线相对于所述中心线(8)呈轴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缝式出气口(6)沿导流通道中轴线(9)形成的剖面由P1-P2-P3-P4及P1’-P2’-P3’-P4’节点构成的轮廓线形成,并包括由P1-P2和P1’-P2’相对形成的稳流段、P2-P3和P2’-P3’相对形成的收缩段、P3和P3’相对形成的喉部以及P3-P4和P3’-P4’相对形成的扩张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线段P1-P2平行于线段P1’-P2’,两线段之间的最短距离设置为a。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稳流段、收缩段、扩张段在所述剖面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L1、L2、L3,L1长度设置为2a-5a,L2长度设置为0.5a-5a,L3长度设置为2a-10a,喉部P3-P3’宽度设置为0.05a-0.8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大于P3’-P4’构成的线段长度,多出长度为导向段(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段在剖面中心线(8)上的投影长度为L4,L4长度设置为0.1a-0.4a。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线段P3-P4和线段P3’-P4’的延长线形成夹角b,夹角b设置为4-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嘴还包括连接于下喷盘(2)的上端面的分流环(7),所述分流环(7)和下喷盘(2)同轴设置,所述分流环(7)将进气腔体(5)分隔为内腔体(501)和外腔体(502),所述分流环(7)周向均匀设有四个分流孔,四个分流孔与相近的进气通道(4)的距离等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环(3)包括整流部(301)和沿整流部(301)周向连接的第一环状凸台(302),所述下喷盘(2)的上端面设有和第一环状凸台(302)匹配的第一环形槽(20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301)和第一环状凸台(302)之间通过等距设置的若干肋板(303)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301)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环形槽(305),所述上喷盘(1)的下端面设有和第二环形槽(305)匹配的第二环状凸台(102)。
CN202310355058.7A 2023-04-06 2023-04-06 雾化喷嘴 Pending CN1163295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5058.7A CN116329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雾化喷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5058.7A CN116329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雾化喷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9575A true CN116329575A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83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5058.7A Pending CN116329575A (zh) 2023-04-06 2023-04-06 雾化喷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95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8820B (zh) 一种融合laval与hartmann结构的超音速雾化喷嘴
CN103273070B (zh) 一种可调式钛及钛合金熔液超细雾化喷嘴
CN202639334U (zh) 一种制备超细金属粉体的气水两用雾化喷嘴装置
CN104057097B (zh) 一种双环超音速雾化器
CN104353838B (zh) 一种二级laval与hartmann结构融合的超音速雾化喷嘴
CN105618772B (zh) 一种结构参数可调的超音速雾化喷嘴
CN106513692A (zh) 一种用于生产粉末的雾化喷嘴及方法
CN102581291A (zh) 一种用于金属气体雾化的环缝型超音速喷嘴
CN104858439A (zh) 一种旋流式钛及钛合金熔液超细雾化喷嘴
CN102794454A (zh) 一种制备金属及合金粉末的高能气体雾化喷嘴
CN108436093A (zh) 一种采用坩埚气雾化法制备铁基球形金属粉体的超音速雾化器
CN202684095U (zh) 一种制备金属及合金粉末的高能气体雾化喷嘴
CN101966589B (zh) 一种制造气体雾化快速凝固球形微细金属粉末用复合雾化器
CN114264083A (zh) 一种组装式制冷涡流管
CN116329575A (zh) 雾化喷嘴
CN104353839B (zh) 一种单级融合laval与hartmann结构的超音速雾化喷嘴
CN210058658U (zh) 一种造粒喷嘴
CN217252824U (zh) 一种用于制备金属粉末的环缝雾化喷嘴装置
CN107042310A (zh) 一种气体雾化喷嘴
CN216605671U (zh) 一种多孔板紊流式雾化喷嘴
CN114160814A (zh) 一种用于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的气雾化混粉装置及混粉方法
CN208495809U (zh) 一种高压超声紧耦合喷嘴
CN106677111A (zh) 风筒和道路清洁装置
CN219464761U (zh) 一种气雾化喷环装置及气雾化制粉设备
CN2216441Y (zh) 一种超细铝液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