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5804A -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5804A
CN116325804A CN202180055743.7A CN202180055743A CN116325804A CN 116325804 A CN116325804 A CN 116325804A CN 202180055743 A CN202180055743 A CN 202180055743A CN 116325804 A CN116325804 A CN 1163258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microphone
energy
signal
audio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57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E·M·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os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e Corp filed Critical Bos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63258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580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 G10K11/1783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using a self-diagnostic function or a malfunc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e.g. detecting abnormal output level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3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without an error signal, e.g. pure feedforwar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45Prevention of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08Communication systems, e.g. where useful sound is kept and noise is cancelled
    • G10K2210/1081Earphones, e.g. for telephones, ear protectors or hea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10/00Microphones
    • H04R2410/01Noise reduction using microphones having different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Soundproofing, Sound Blocking, And Sound Damp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可穿戴音频设备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系统。该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其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其容纳该换能器;前馈麦克风,其被配置为检测该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该外壳中的开口,其从该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该麦克风的声压。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被配置为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该麦克风信号。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以产生经滤波的信号。将该经滤波的信号与该频带之外的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指示该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

Description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背景技术
本公开涉及可穿戴音频设备。
诸如耳塞和助听器之类的可穿戴音频设备可能在前馈回路中产生寄生振荡,从而可能导致非期望的不稳定性和振鸣声。
发明内容
下文提及的所有示例和特征均可以任何技术上可能的方式组合。
在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可穿戴音频设备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系统,该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其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其容纳该换能器;前馈麦克风,其被配置为检测该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该外壳中的开口,其从该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该麦克风的声压,该系统包括: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其被配置为: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该麦克风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以产生经滤波的信号;然后将该经滤波的信号与该频带之外的该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指示该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
一些示例可包括上述和/或下述的特征中的一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该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将声音直接输出到用户耳道中的耳塞。在一个示例中,该前馈麦克风用于主动降噪(ANR)系统中。在一个示例中,该前馈麦克风用于其中环境声音通过该换能器再现的透明模式中。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滤波器包括峰值滤波器。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二滤波器包括陷波滤波器。在一个示例中,该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被配置为在不同的频带应用多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
一些示例可包括上述和/或下述的特征中的一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该第一滤波器和该第二滤波器共同检测预定频率范围内的寄生振荡。在一个示例中,该频率范围以约3,100Hz为中心。在一个示例中,该检测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将阈值能量水平应用于第一滤波器能量。在一个示例中,仅当由该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高于该阈值时,才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一些示例可包括上述和/或下述的特征中的一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当由该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大于由该第二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当由该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在至少阈值时间量内保持大于由该第二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在至少阈值时间量内,当由该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大于由该第二滤波器能量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并且该频带之外的该麦克风信号大于信号电平阈值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一些示例可包括上述和/或下述的特征中的一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该系统还包括不稳定性缓解器,该不稳定性缓解器被配置为调整应用于该麦克风信号的增益。在一些示例中,该增益在预定时间量内被减小。在一个示例中,在该预定时间量之后,该增益增加回到其初始值。在一个示例中,增益的增加在预定时间段内逐渐发生。在一个示例中,该增益以频率相关的方式被调整。
在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具有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编码于其上的计算机程序逻辑,该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可穿戴音频设备上执行时使得该可穿戴音频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其中该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该电声换能器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该外壳容纳该换能器;前馈麦克风,该前馈麦克风被配置为检测该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该外壳中的开口,该开口从该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该麦克风的声压,这些操作包括: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该麦克风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以产生经滤波的信号;然后将该经滤波的信号与该频带之外的该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指示该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
一些示例可包括上述和/或下述的特征中的一者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在一个示例中,该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将声音直接输出到用户耳道中的耳塞。
附图说明
图1是可穿戴音频设备的透视图。
图2是可穿戴音频设备的元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可穿戴音频设备的各方面的框图。
图4A、图4B、图4C和图4D各自示出应用于可穿戴音频设备的前馈麦克风的信号的滤波器。
图5是耳塞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和缓解方法的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可穿戴音频设备。本公开的一些非限制性示例描述了一种被称为耳塞的可穿戴音频设备。耳塞通常包括用于产生声音的电声换能器,并且被配置为将声音直接递送到用户的耳道中。耳塞可以是无线的或有线的。在本文所述的非限制性示例中,耳塞包括感测外壳外部的外部声音的一个或多个前馈(外部)麦克风。前馈麦克风可用于诸如主动降噪(ANR)和透明模式操作的功能,在透明模式操作中,外部声音通过电声换能器向用户再现。未示出或描述本公开中未涉及的耳塞的其它方面。
本公开的一些示例还描述了一种被称为开放式音频设备的可穿戴音频设备。开放式音频设备具有离开耳道开口定位的一个或多个电声换能器(即,音频驱动器)。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开放式音频设备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该麦克风可用于拾取用户的语音和/或用于ANR和/或用于透明模式操作。开放式音频设备在美国专利10,397,681中进一步描述,该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
开放式音频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离耳式耳机,即,具有(通常通过支撑结构)耦接到头部或耳朵但不阻塞耳道开口的一个或多个电声换能器的设备。在一些示例中,开放式音频设备是包括音频眼镜的离耳式耳机,但这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因为在开放式音频设备中,该设备被配置为向穿戴者的一只或两只耳朵递送声音,其中通常没有耳罩和耳塞。本文所构想的可穿戴音频系统可包括各种包括覆耳式挂钩的设备,诸如无线头戴式耳机、助听器、眼镜、保护硬帽、以及其他开放耳朵音频设备。
耳机是指一种通常装配在耳朵周围、耳朵上或耳朵内并将声能直接或间接地辐射到耳道内的设备。耳机有时被称为耳筒、听筒、头戴式受话器、耳塞或运动耳机,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耳机包括驱动器,用于将电音频信号转换成声能。该驱动器可以被容纳在或可以不被容纳在耳罩或外壳中,该耳罩或外壳被配置为位于头部上或耳朵上或者被直接插入用户的耳道中。耳机可以是单个独立单元或一对耳机中的一个(每个耳机包括至少一个声学驱动器),每个耳机对应一只耳朵。耳机可以机械地连接到另一个耳机,例如通过头带和/或通过将音频信号传导到耳机中的声学驱动器的引线。耳机可以包括用于无线接收音频信号的部件。耳机可包括ANR系统的部件,其可包括位于耳机外壳内的内部麦克风和拾取外壳外部的声音的外部麦克风。耳机还可包括其它功能性,诸如用于ANR系统的附加麦克风、或用于拾取用户语音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
在各种示例和组合中,本文中所描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中的一者或多者可在广泛的可穿戴音频设备或系统中使用,包括各种形状因数的可穿戴音频设备。一种此类形状因数为耳塞。除非另外指明,否则可穿戴音频设备或系统包括耳机和各种其他类型的可穿戴音频设备,诸如头部、肩部或身体穿戴的声学设备(例如,音频眼镜或其他头戴式音频设备),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声学换能器,用于在接触或不接触用户耳朵的情况下接收和/或产生声音。
应注意的是,尽管主要服务于声学输出音频的目的的可穿戴音频设备的特定具体实施以某种程度的细节呈现,但特定具体实施的此类呈现旨在通过提供示例来促进理解,并且不应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或权利要求覆盖范围的范围。
在一些示例中,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其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其容纳该换能器;前馈麦克风,其被配置为检测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外壳中的开口,其从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麦克风的声压。处理器系统被编程用于实现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功能,该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功能被配置为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前馈麦克风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将经滤波的信号与频带之外的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频带中前馈不稳定性的指示。
图1是无线入耳式耳塞10的透视图。耳塞是可穿戴音频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耳塞10包括容纳耳塞的有源部件的主体或外壳12。部分14耦接到主体12并且是柔韧的,使得其可插入耳道的入口中。声音通过开口15传递。保持环16被构造和布置成定位在外耳中,例如定位在对耳轮中,以帮助将耳塞保持在耳朵中。耳塞是本领域熟知的(例如,如美国专利9,854,345中所公开的,该专利的公开内容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以用于所有目的),因此在本文中不进一步描述耳塞的某些细节。
图2是可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耳塞20的仅某些元件的局部剖视图。耳塞20包括包封电声换能器(音频驱动器)30的外壳21。外壳21包括前外壳部分50以及后外壳部分60和62。换能器30具有振动膜32,该振动膜被驱动以便在前腔52中产生声压。在后腔53中也产生声音。声压经由声音出口54被引导出前外壳部分50。内部麦克风80位于外壳21的内部。在一个示例中,麦克风80位于声音出口54中,如图2所示。外部麦克风81被配置为感测外壳21外部的声音。在一个示例中,外部麦克风81位于外壳内部并且经由外壳开口82声学地耦接到外部环境,该外壳开口使得环境声音到达麦克风81。在一个示例中,内部麦克风80被用作用于主动降噪的反馈麦克风,并且外部麦克风81被用作用于主动降噪和/或用于透明模式操作的前馈麦克风,在透明模式操作中,环境声音被播放给用户,使得用户更具环境察觉性,并且能够听到其他人说话等。耳塞,诸如图1中的耳塞10所示,通常包括与外壳部分50的颈部51接合的柔韧尖端(未示出),用于帮助将声音传导到耳道中。耳塞外壳21还包括后壳体,该后壳体由后外壳部分60和62以及格栅64制成。需注意,耳塞20的细节是耳机的示例性方面,并且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为本文的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可用于各种类型和设计的耳塞和耳机以及其他类型的可穿戴音频设备。
换能器30还包括磁结构34。如电声换能器领域中所熟知的,磁结构34包括换能器磁体38和用于限制和引导来自磁体38的磁场的磁性材料,使得磁场与线圈33适当地相互作用以驱动振动膜32。磁性材料包括杯36和前板35,这两者优选地由具有相对高的磁化率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本领域已知的。换能器印刷电路板(PCB)40携载在驱动换能器中涉及的电气和电子部件(未示出)。焊盘41和42是导线(未示出)可耦合到PCB 40的位置。
耳塞20还包括处理器74。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74被配置为处理麦克风80和81的输出。当然,处理器通常涉及耳塞功能性所需的其它处理,诸如处理将由耳塞播放的数字声音文件,如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检测前馈不稳定性。处理器还可被配置为缓解不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当前馈麦克风(其用于感测耳塞外部的环境声音)从耳塞的音频驱动器拾取声音时,可导致前馈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寄生振荡。当麦克风81感测到通过后腔53中的电阻性端口84离开外壳的声压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通过其他端口的直接耦接或者甚至声学腔中的泄漏也可能导致前馈不稳定性。所产生的前馈不稳定性可导致振荡或振鸣声。即使当耳塞正确地保持在用户耳朵中适当位置时,也可能出现振鸣声。当将耳塞放入其壳体中并且未关闭时,也可能出现振鸣声;当耳塞和壳体之间的通信不当时,诸如当壳体的电池电量耗尽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被编程为将一个或多个滤波器应用于从外部麦克风接收的信号,以便检测前馈不稳定性。在一个示例中,处理器实现在预定义频带中操作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检测滤波器将选择性地检测频带中的能量。抑制滤波器将选择性地检测该相同频带之外的能量。处理器可以将检测到的带内能量与相同频带之外的能量进行比较,以便帮助抑制宽带声音或脉冲事件,同时仍检测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将阈值应用于检测滤波器,以便帮助确保源自设备外部的安静纯音信号不被检测为不稳定性。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将定时器应用于检测信号,使得短持续时间的带内声音不被检测为不稳定性。
检测滤波器和/或抑制滤波器可以在整个频带上采用任何期望的形状。在一个示例中,检测滤波器是峰值滤波器,并且抑制滤波器是陷波滤波器。峰值滤波器和陷波滤波器可被配置为以期望频率为中心。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中心频率为约3,000Hz。在其他示例中,陷波滤波器在感兴趣的频带之外被向上偏置,这可有助于抑制误报。向上偏置的陷波导致感兴趣的频带之外的能量相对于目标区域被更重地加权。脉冲事件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具有相同的能量。如果该能量以目标频带为中心,则其可被检测为误报;向上偏置抑制频带有助于缓解这种情况。在另一示例中,两个滤波器的交集(其可在约-3dB处实现)帮助限度它们的组合效果。在另一示例中,滤波器是陷波滤波器和在感兴趣的频带上具有平坦频率响应的滤波器。
在其他示例中,处理器被配置为在不同的感兴趣的频带或区域上应用多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这种布置可以在应用更有针对性的振荡缓解措施(例如,窄带增益降低)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考虑更窄限制的检测区域以及增益降低缓解的带宽的相应变窄的有益效果分别在于,误报检测的可能性将不太可能以及不太明显。
图3是可穿戴音频设备100的各方面的框图。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00是耳塞,但这不是对本公开的限制。可穿戴音频设备100包括处理器102,该处理器经由无线收发器104从外部源接收音频数据。处理器102还接收反馈麦克风108和前馈麦克风110的输出。处理器102输出被转换成模拟信号的音频数据,该模拟信号被提供给音频驱动器106。在一个示例中,设备100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实现被配置为检测前馈不稳定性的本文所述的滤波器和其他处理。在一些示例中,检测到的不稳定性也经由处理器来缓解。在一些示例中,设备100被配置为使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该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编码于其上的计算机程序逻辑,该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可穿戴音频设备上(例如,通过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如本文所述对信号进行滤波和处理。需注意,可穿戴音频设备100的细节是耳机的示例性方面,并且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因为本文的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可用于各种类型和设计的耳塞和耳机以及其他可穿戴音频设备。另外,需注意,为了简单起见,图3中并未示出在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和缓解中未涉及的可穿戴音频设备100的各方面。
图4A示出应用于可穿戴音频设备的前馈麦克风的信号的示例性滤波器组120。在该示例中,滤波器组120包括陷波(抑制)滤波器122和峰值(检测)滤波器124,它们以约3100Hz为中心、处于由其在-3dB处的宽度限定的近似100Hz的窄频带中。图4B示出不同组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其中检测滤波器128为仅增益滤波器并且抑制滤波器127为陷波滤波器。图4C示出具有双峰检测滤波器136和抑制滤波器132的滤波器组130。双峰滤波器在具有两种模式的系统中是有用的,其中该系统可以根据声学体积和路径而振荡。检测滤波器136包括在这两个频率处的峰值137和138,而抑制滤波器132类似于反向版本,在这些相同频率处具有陷波133和134。将该双峰示例进一步用于多个检测/抑制滤波器,系统可能振荡的每个频率范围可具有其自身的专用滤波器,其目标将是根据检测到不稳定性的频率范围来应用不同的缓解措施。图4D示出了示例性双频率范围滤波器组140,其中第一检测/抑制滤波器组142具有以第一频率为中心的峰值滤波器144和陷波滤波器143,并且第二检测/抑制滤波器组146具有以更高的第二频率为中心的峰值滤波器148和陷波滤波器147。如所描绘的,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不同频带上使用多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
图5是耳塞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和缓解方法150的示例性操作的流程图。在一个示例中,所有步骤均由处理器执行。因此,仅需对处理器进行适当编程,就能够根据需要修改操作。输入信号是前馈麦克风的输出。在任选的第一步骤152中,应用带通滤波器。在一个示例中,带通降低低于约500Hz和高于约6kHz的能量。带通减少了在以下步骤中需要应用于信号的处理。在步骤154中,应用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进行平方处理,并且应用低通平滑。在一个示例中,在时域中实现滤波器,并且对每个样本进行平滑和平方处理。检测滤波器被配置为检测至少预定能量的检测带中的信号。抑制滤波器(其标称为陷波滤波器)被配置为检测检测带之外的能量。抑制滤波器的目标是在寻找与检测滤波器相关的信号的一个或多个频带中传递较少的能量。实现这些目标的关键在于滤波器彼此之间的相对差异。步骤154被配置为将经滤波的信号与检测带之外的信号进行比较,并且产生指示检测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在步骤156中,将阈值应用于峰值滤波器内的能量。阈值是可被调整以平衡最大化检测和最小化误报的参数。它是标量值。在一个方面,该阈值有助于确保安静的纯音信号不被检测为寄生振荡。步骤154和156的结果是,仅当经峰值滤波并且经平方平滑处理的信号高于该阈值并且经峰值滤波的信号大于经陷波滤波并且经平方平滑处理的信号时,才检测到不稳定性。另一任选步骤158将定时器应用于与滤波信号有关的逻辑条件(例如,经平方平滑处理的检测滤波器信号大于经平方平滑处理的抑制滤波器信号)。这有助于避免检测到瞬态声音。步骤154-158的结果是,在至少最短持续时间内,仅当经峰值滤波并且经平方平滑处理的信号高于该阈值并且经峰值滤波的信号大于经陷波滤波并且经平方平滑处理的信号时,才检测到不稳定性。
在任选步骤160中,如果检测到事件(即,不想要的寄生振荡),则缓解该振荡。目标是快速消除振荡,同时不减少或消除期望声音,即使缓解算法在误报事件(例如,外部声音)期间触发亦如此。在步骤160的示例中,该缓解涉及在将来自前馈麦克风的信号提供给驱动器之前,调整应用于该信号的增益。在一种极端情况下,减小应用于前馈麦克风的整个前馈增益。然而,这对于用户来说也是能够听到的。通常地但非必须地,增益以更可控的方式减小,以减小并消除振荡。在一些示例中,增益在预定时间量内减小,然后增加回到其初始值。增加可以在预定时间内进行,并且可以在该时间内逐渐发生。在一些示例中,增益的调整是频率相关的。在一个示例中,在约0.5秒的时间段内,增益逐渐减小约20dB。在一个示例中,然后在约0.5秒内,增益逐渐恢复到其初始值。恢复可以在多个步骤中进行,使得用户不太可能检测到异常。
当在框图中表示或暗示过程时,步骤可以由一个元件或多个元件执行。步骤可一起执行或在不同时间执行。执行活动的元件可在物理上彼此相同或靠近,或者可在物理上分开。一个元件可执行不止一个框的动作。音频信号可被编码或不编码,并且可以以数字或模拟形式发射。在一些情况下,从图中省略了常规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和操作。
本文所述系统和方法的示例包括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实现的步骤。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计算机实现的步骤可以作为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诸如,例如,软盘、硬盘、光盘、闪存ROM、非易失性ROM和RAM。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在各种处理器上执行,诸如,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门阵列等。为了便于说明,上述系统和方法并不是每一个步骤或元件在本文中都被描述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每个步骤或元件可以具有对应的计算机系统或软件部件。因此,通过描述其对应的步骤或元件(即,它们的功能)来实现此类计算机系统和/或软件部件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已描述了多个具体实施。然而,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文所述发明构思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附加修改,并且因此,其他示例在以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用于检测可穿戴音频设备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系统,所述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所述电声换能器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所述外壳容纳所述换能器;前馈麦克风,所述前馈麦克风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所述麦克风的声压,所述系统包括:
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所述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被配置为:
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所述麦克风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以产生经滤波的信号;以及
将所述经滤波的信号与所述频带之外的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指示所述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将声音直接输出到用户耳道中的耳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前馈麦克风用于主动降噪(ANR)系统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前馈麦克风用于其中环境声音通过所述换能器再现的透明模式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峰值滤波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陷波滤波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共同检测预定频率范围内的寄生振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频率范围以约3,100Hz为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检测器被进一步配置为将阈值能量水平应用于第一滤波器能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仅当由所述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高于所述阈值时,才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大于由所述第二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当由所述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在至少阈值时间量内保持大于由所述第二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在至少阈值时间量内,当由所述第一滤波器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大于由所述第二滤波器能量传递的能量的能量水平并且所述频带之外的所述麦克风信号大于信号电平阈值时,指示前馈不稳定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不稳定性缓解器,所述不稳定性缓解器被配置为调整应用于所述麦克风信号的增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益在预定时间量内被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预定时间量之后,所述增益增加回到其初始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中增益的所述增加在预定时间段内逐渐发生。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增益以频率相关的方式被调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前馈不稳定性检测器被配置为在不同的频带应用多组检测滤波器和抑制滤波器。
20.一种具有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编码于其上的计算机程序逻辑,所述计算机程序逻辑当在可穿戴音频设备上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音频设备执行以下操作,其中所述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电声换能器,所述电声换能器被配置为向用户产生声音;外壳,所述外壳容纳所述换能器;前馈麦克风,所述前馈麦克风被配置为检测所述外壳外部的声音并且输出麦克风信号;以及位于所述外壳中的开口,所述开口从所述换能器发出能够到达所述麦克风的声压:
将两个滤波器应用于所述麦克风信号,其中第一滤波器在频带中传递的能量比第二滤波器多,以产生经滤波的信号;以及
将所述经滤波的信号与所述频带之外的所述麦克风信号进行比较,以产生指示所述频带中的前馈不稳定性的比较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所述可穿戴音频设备包括被配置为将声音直接输出到用户耳道中的耳塞。
CN202180055743.7A 2020-08-14 2021-08-14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Pending CN11632580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93,619 US11350204B2 (en) 2020-08-14 2020-08-14 Wearable audio device feedforward instability detection
US16/993,619 2020-08-14
PCT/US2021/046044 WO2022036288A1 (en) 2020-08-14 2021-08-14 Wearable audio device feedforward instability detec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5804A true CN116325804A (zh) 2023-06-23

Family

ID=7771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5743.7A Pending CN116325804A (zh) 2020-08-14 2021-08-14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50204B2 (zh)
EP (1) EP4197200A1 (zh)
JP (1) JP2023538333A (zh)
CN (1) CN116325804A (zh)
WO (1) WO20220362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89154B1 (en) * 2021-08-25 2023-02-21 Bose Corporation Wearable audio device zero-crossing based parasitic oscillation det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8898B1 (en) 1999-10-06 2003-08-19 Acoustic Technologies, Inc. Band pass and notch filters for echo reduction with less phase distortion
GB2441835B (en) * 2007-02-07 2008-08-20 Sonaptic Ltd Ambient noise reduction system
US8155334B2 (en) 2009-04-28 2012-04-10 Bose Corporation Feedforward-based ANR talk-through
US8494178B1 (en) 2010-08-20 2013-07-23 Pixar Avoiding audio feedback
US9881601B2 (en) * 2013-06-11 2018-01-30 Bose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stability in ANR devices
US9854345B2 (en) 2014-06-03 2017-12-26 Bose Corporation In-ear headphone with cable exit positioned for improved stability
US9728179B2 (en) * 2015-10-16 2017-08-08 Avnera Corporation Calibr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an active noise cancelation system
US10397681B2 (en) 2016-12-11 2019-08-27 Base Corporation Acoustic transduc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38333A (ja) 2023-09-07
EP4197200A1 (en) 2023-06-21
WO2022036288A1 (en) 2022-02-17
US20220053260A1 (en) 2022-02-17
US11350204B2 (en) 2022-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986B2 (en) In-ear speaker hybrid audio transparency system
US9949048B2 (en) Controlling own-voice experience of talker with occluded ear
CN109565626B (zh) 具有主动降噪功能的声学开放式耳机
CN111800686B (zh) 具有有源噪声控制的入耳式耳机装置
JP6495448B2 (ja) ヘッドセット内の自己音声閉塞軽減
JP2018522504A (ja) インイヤ型ヘッドホンによる雑音低減
TW201532450A (zh) 用於聽力防護具的適應性頻率響應、適應性自動位準控制、與處理無線電通信
US11438711B2 (en) Hearing assist device employing dynamic processing of voice signals
CN116325804A (zh) 可穿戴音频设备前馈不稳定性检测
US11889257B2 (en) Wearable audio device zero-crossing based parasitic oscillation detection
US11838719B2 (en) Active noise reduction earbud
EP4231662A1 (en) Hearing device with active noise control
EP3955594B1 (en) Feedback control using a correlation measure
US20220417674A1 (en) Acoustic earwax detection
WO2023107426A2 (en) Audio device having aware mode auto-level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