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889A -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 Google Patents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889A
CN116322889A CN202180066754.5A CN202180066754A CN116322889A CN 116322889 A CN116322889 A CN 116322889A CN 202180066754 A CN202180066754 A CN 202180066754A CN 116322889 A CN116322889 A CN 116322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ousing
implantable
ear
recip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675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J·斯维拉
O·J·里德勒
C·R·A·利
M·C·拉杰
D·法伊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chlear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chlea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chlear Ltd filed Critical Cochlea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22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8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61N1/36038Cochlear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61N1/0526Head electrodes
    • A61N1/0541Cochlear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1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respiratory org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211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 A61N1/37217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munication link, e.g. acoustic or tactile
    • A61N1/37223Circuits for electromagnetic coupling
    • A61N1/37229Shape or location of the implanted or external antenn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5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e.g. cas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8Electrical supply
    • A61N1/3787Electrical supply from an external energy sourc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 Physiology (AREA)

Abstract

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可植入外壳、气密密封在所述可植入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可植入电子器件和可植入电感线圈,其中所述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所述外壳的部分的5mm内,并且其中所述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Description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9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ADVANCED SURGICALLY IMPLANTABLETECHNOLOGIES,发明人为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Australia)的Martin Joseph SVEHLA的美国临时申请第63/085,676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全文引入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具有一个或多个可植入部件的医疗装置(在本文中通常被称为植入式医疗装置)在最近几十年中已为接受者提供了广泛的治疗益处。具体地,部分或完全植入式医疗装置,诸如听力假体(例如骨传导装置、机械刺激器、耳蜗植入物等)、可植入起搏器、除颤器、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和其他植入式医疗装置在执行救生和/或生活方式改善功能和/或接受者监测方面已成功使用多年。
多年来,植入式医疗装置的类型和由此所执行的功能范围有所增加。例如,现在许多植入式医疗装置通常包括永久或临时植入接受者体内的一个或多个仪器、设备、传感器、处理器、控制器或其他功能性机械或电部件。这些功能性装置通常用于诊断、预防、监测、治疗或管理疾病/损伤或其症状,或研究、替换或修改解剖结构或生理过程。这些功能性装置中的许多功能性装置利用从外部装置接收到的功率和/或数据,所述外部装置是植入式医疗装置的部分或与植入式医疗装置协同操作。
发明内容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可植入外壳、气密密封在该可植入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的可植入电子器件和可植入电感线圈,其中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外壳的部分的5mm内,并且其中该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植入部件,该可植入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和外部部件,该外部部件被配置为经由耳后结构或耳内结构中的至少一者整体保持在人的头部上,其中外部部件被配置为与可植入部件进行电感信号通信。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外科植入方法,该外科植入方法包括:进入人体内的位置;在位置处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其中听力假体是由经皮电感功率传递供电的中耳植入物或耳蜗植入物中的一者,以及以下至少一项:进入人体内的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3英寸内切割长度大于1/2英寸的皮肤来执行的;或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并且进入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由钛合金或玻璃材料制成的外壳,该外壳是适用于植入人类接受者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外壳;可植入电子器件,该可植入电子器件气密密封在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可植入电子器件包括电路系统,该电路系统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植入电感线圈的信号并且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来输出刺激信号以刺激接受者的组织;以及可植入电感线圈,其中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外壳的部分的5mm内,并且其中该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附图说明
下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方案,其中:
图1A是示例性听力假体的透视图,其中本文详述的至少一些教示适用;
图1B至图1D是一些实施方案可适用的示例性装置的准功能图;
图1E以及图2A和图2B和图2C和图1F呈现了同与一些实施方案相关联的基础技术相关的一些示意图;
图3至图10描绘了本文详述的教导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各种示意图;
图11至图17以及图20和图25和图27描绘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各种植入状况;
图18和图19以及图21和图22和图26呈现了本文详述的教导的一些附加的各种实施方案;并且
图23呈现了示例性方法的示例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仅为了易于描述,本文提出的技术在本文中主要参考说明性医疗装置(即,听力假体)来描述。首先介绍的是耳蜗植入物。本文提出的技术也可以与各种其他医疗装置一起使用,这些医疗装置在向接受者、患者或其他用户提供广泛的治疗益处的同时可以受益于本文在其他医疗装置中使用的教导。例如,本文提出的针对一种类型的听力假体(诸如耳蜗植入物)描述的任何技术对应于将这种教导与另一种听力假体一起使用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公开,该另一种听力假体包括骨传导装置(经皮的、主动经皮的和/或被动经皮的)、中耳听觉假体、直接声刺激器,并且还将这些与其他电模拟听觉假体(例如听觉脑刺激器)一起使用等。本文提出的技术可以与可植入/植入式麦克风(无论其是否用作听力假体的一部分(例如,体噪声或其他监视器,无论其是否是听力假体的一部分))和/或外部麦克风一起使用。本文提出的技术也可以与前庭装置(例如,前庭植入物)、传感器、癫痫发作装置(例如,在适用的情况下,用于监测和/或治疗癫痫事件的装置)、睡眠呼吸暂停装置、电穿孔等一起使用,因此本文的任何公开都是将此类装置与本文的教导一起使用的公开,只要本领域允许这样做。本文的教导也可以与常规听力装置一起使用,该常规听力装置诸如电话和连接MP3播放器的耳塞装置或智能电话或可以提供音频信号输出的其他类型的装置。实际上,本文的教导可以与专用通信装置一起使用,诸如军用通信装置、工厂车间通信装置、专业体育通信装置等。
作为示例,本文详述的与植入接受者体内的部件相关联的任何技术都可以与本文所公开的信息传递技术(诸如唤起听力认知的装置)组合,以向接受者传达信息。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睡眠呼吸暂停植入装置可以与可以唤起听力认知的装置组合,以便向接受者提供信息,诸如状态信息等。就这一点而言,本文详述的各种传感器和本文详述的各种输出装置可以与这种非感觉假体或包括可植入部件的任何其他非感觉假体组合,以便实现用户界面,如本文将描述的,该用户界面使得信息能够被传达给接受者,该信息与植入物相关联。
虽然本文详述的教导将在很大程度上相对于听力假体进行描述,但是与上文一致,应注意,本文相对于听力假体的任何公开内容都对应于相对于本文提到的任何其他假体(无论是一种听力假体还是一种感觉假体)利用相关联的教导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公开内容。
图1A是植入接受者体内的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透视图,该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被称为耳蜗植入物100。耳蜗植入物100是系统10的一部分,其可以包括外部部件,如下文将详细描述的。
接受者具有外耳101、中耳105和内耳107。外耳101、中耳105和内耳107的组成部分在下文描述,然后描述耳蜗植入物100。
在功能齐全的耳中,外耳101包括耳廓110和耳道102。声压或声波103由耳廓110收集并经通道进入并通过耳道102。跨越耳道102的远端设置了响应于声波103而振动的鼓膜104。该振动通过中耳105的三块骨骼耦合到卵圆窗或椭圆窗112,所述中耳的三块骨骼统称为听小骨106,并且包括锤骨108、砧骨109和镫骨111。中耳105的骨骼108、109和111用于过滤并放大声波103,从而使椭圆窗112响应于鼓膜104的振动而枢接或振动。这种振动使耳蜗140内的外淋巴产生流体运动波。这种流体运动继而激活耳蜗140内部的微小毛细胞(未示出)。毛细胞的激活使合适的神经冲动得以产生,并且通过螺旋神经节细胞(未示出)和听觉神经114传递到大脑(也未示出),并在脑中被感知为声音。
如图所示,耳蜗植入物100包括暂时或永久地植入接受者体内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图1A中示出了耳蜗植入物100与外部装置142,该外部装置(连同耳蜗植入物100一起)为系统10的一部分,其如下文所述被配置为向耳蜗植入物提供电力。
在图1A的说明性布置中,外部装置142可包括设置在耳后(BTE)单元126中的电源(未示出)。外部装置142还包括被称为外部能量传递组件的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的部件。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用于将电力和/或数据传递到耳蜗植入物100。各种类型的能量传递,诸如红外(IR)、电磁、电容和电感传递,可用于将电力和/或数据从外部装置142传递到耳蜗植入物100。在图1的说明性实施方案中,外部能量传递组件包括外部线圈130,其形成电感无线电通信链路的一部分。外部线圈130通常是由电绝缘单股或多股铂丝或金丝的多个匝构成的线天线线圈。外部装置142还包括定位在外部线圈130的线匝内的磁铁(未示出)。应当理解,图1A所示的外部装置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其他外部装置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一起使用。
耳蜗植入物100包括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其可定位在邻近接受者的耳廓110的颞骨的凹部中。如下详述,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是经皮能量传递链路的部件,并从外部装置142接收电力和/或数据。在说明性实施方案中,能量传递链路包括电感RF链路,并且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包括初级内部线圈136。内部线圈136通常是由电绝缘单股或多股铂丝或金丝的多匝构成的线天线线圈。
耳蜗植入物100还包括主要可植入部件120和细长刺激组件118。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和主要可植入部件120气密密封在生物相容性外壳内。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中,主要可植入部件120包括声音处理单元(未示出),以将由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中的可植入麦克风接收的声音信号转换成数据信号。主要可植入部件120还包括刺激器单元(也未示出),所述刺激器单元基于数据信号生成电刺激信号。电刺激信号经由细长刺激组件118递送至接受者。
细长刺激组件118具有连接到主要可植入部件120的近端和植入耳蜗140中的远端。刺激组件118从主要可植入部件120通过乳突骨119延伸至耳蜗14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刺激组件118可植入在至少基底区域116中,并且有时植入得更深。例如,刺激组件118可朝向被称为耳蜗尖134的耳蜗140的顶端延伸。在某些情况下,刺激组件118可以通过耳蜗开窗122插入到耳蜗140中。在其他情况下,耳蜗开窗可以通过圆窗121、卵圆窗112、岬123或通过耳蜗140的顶回147形成。
刺激组件118包括沿着其长度设置的电极148的纵向对准且向远侧延伸的阵列146。如所指出的,刺激器单元生成刺激信号,所述刺激信号由刺激触点148(其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为电极)施加到耳蜗140,从而刺激听神经114。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刺激触点可以是刺激耳蜗的任何类型的部件(例如,移动或振动因此(例如,通过诱导耳蜗中的流体移动)刺激耳蜗的机械部件,例如,压电装置,将电流施加到耳蜗的电极等)。本文详述的实施方案通常将根据电极组件118将电极用作元件148来描述。应注意,替代实施方案可以利用其他类型的刺激装置。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经由位于耳蜗中的装置来刺激耳蜗的任何装置、系统或方法。就这一点而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刺激组织的任何可植入阵列,诸如视网膜植入阵列,或脊柱阵列,或起搏器阵列等包含在本文的教导中。
如上所述,与能够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操作的完全可植入的假体相比,耳蜗植入物100包括部分可植入的假体,而不需要外部装置142。因此,与存在可植入可充电电源(例如,可充电电池)的实施方案相比,耳蜗植入物100不包括存储从外部装置142接收的电力的可充电电源。在耳蜗植入物100的操作期间,电力经由链路从外部部件传递到植入部件,并且根据需要分配到各种其他植入部件。
应注意,本文详述的教导和/或其变化可以与完全可植入的假体一起使用。也就是说,在本文详述的耳蜗植入物或其他听力假体的替代实施方案中,假体是完全可植入的假体,诸如在存在植入式麦克风和声音处理器以及电池的情况下。
图1B提供了示例性概念性睡眠呼吸暂停系统1991的示意图。这里,该示例性睡眠呼吸暂停系统利用麦克风12(概念性地表示)来捕获人的呼吸或人在睡觉时发出的声音。麦克风将捕获到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经由电引线198提供给主单元197,该主单元包括可以评估来自引线198的信号的处理器单元,或在另一种布置中,单元197被配置为经由互联网等向远程处理位置提供该信号,在该远程处理位置处对该信号进行评估。在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系统1991应该采取行动或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时,单元197激活以实现睡眠呼吸暂停对策,该对策由软管1902睡眠呼吸暂停面罩195进行。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压力变化可以用于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指示时治疗睡眠呼吸暂停。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文详述的先进植入方法和装置可以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具体地,下面公开的植入物的电极可以用来代替电极194(当然,相应地放置),并且植入物可以是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构造。就这一点而言,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根据本文的教导,本文详述的可植入部件可以位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位置处,如果实现这一点是必要的或实用的,则进行必需的修改。
图1C和图1D提供了另一个示例性概念性睡眠呼吸暂停系统1992的另一个示例性示意图。此处,睡眠呼吸暂停系统与图1B的睡眠呼吸暂停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电极19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被植入)用于向正在经历睡眠呼吸暂停场景的人提供刺激。图1C示出了外部单元,而图1D示出了经由外部单元的电感线圈707和植入单元的对应植入式电感线圈(未示出)进行信号通信的外部单元120和植入单元110,根据该外部单元和该植入单元,本文的教导可以适用。植入单元110可以被配置成在允许其经由电极194调节接受者100的神经的位置中植入接受者体内。在治疗睡眠呼吸暂停中,植入式单元110和/或其电极可位于患者的颏舌肌上。此位置适合于调节舌下神经,所述舌下神经的分支在颏舌肌内部延行。
外部单元120可以被配置成位于患者体外,直接接触或靠近接受者的皮肤。外部单元120可被配置成例如通过粘附于患者的皮肤,或通过被配置成将外部单元120保持在适当位置中的带或其他装置而贴附于患者。可能发生对外部单元120的皮肤的粘附,使得其在植入单元110的位置附近,使得例如外部单元120可以与植入单元110进行信号通信,如概念性地示出的,该通信可以经由电感链路或RF链路或可以使得能够使用植入单元和外部单元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的任何链路。外部单元120可以包括处理器单元198,其被配置为控制由植入单元110执行的刺激。就这一点而言,处理器单元198可以经由电引线(诸如在外部单元120是模块化部件的布置中)或经由无线系统(诸如在图1D中概念性地表示的)与麦克风12进行信号通信。
这两种睡眠呼吸暂停治疗系统的共同特征是利用麦克风来捕获声音,并且利用捕获到的声音来实现睡眠呼吸暂停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本文的教导与刚刚详述的睡眠呼吸暂停装置一起使用。
回到听力假体装置,特别是耳蜗植入物。
图1E是没有系统10的其他部件(例如,外部部件)的耳蜗植入物100的内部部件的侧视图。耳蜗植入物100包括接收器/刺激器180(主要可植入部件120和内部能量传递组件132的组合)和刺激组件或引线118。刺激组件118包括耳轮区域182、过渡区域184、近侧区域186,和耳蜗内区域188。近侧区域186和耳蜗内区域188形成电极阵列组件19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将耳蜗内区域188植入耳蜗中之后,近侧区域186位于接受者的中耳腔中。因此,近侧区域186对应于电极阵列组件190的中耳腔子区段。电极阵列组件190,特别是电极阵列组件190的耳蜗内区域188支撑多个电极触点148。这些电极触点148各自连接到相应导电路径,诸如导线、PCB迹线等(未示出),通过引线118连接到接收器/刺激器180,用于每个电极触点148的相应刺激电信号通过该接收器/刺激器传播。
图2A是处于卷曲取向的电极阵列组件190的侧视图,正如该电极阵列组件在被插入接受者的耳蜗中时的情形,其中电极触点148位于曲线的内侧。图2A描绘了在患者耳蜗140中的原位的图1B的电极阵列。
图2B描绘了对应于耳蜗植入物电极阵列组件的装置290的侧视图,该装置可以包括图1B的电极阵列组件190的一些或所有特征。更具体地,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刺激组件118包括电极阵列组件290,而不是电极阵列组件190(即,190由290代替)。
电极阵列组件290包括以上组件190的耳蜗植入物电极阵列元件部分。还要注意元件22210,其为类似手柄的装置,相对于将部分188插入耳蜗中具有实用价值。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元件22210是远离电极阵列组件290的纵向轴线横向延伸的硅树脂体,并且其厚度小于组件主体的厚度(延伸至电极的电引线所通过的部分延伸至细长引线组件22202)。与材料结构组合的厚度足够大,使得在植入期间手柄可以至少被镊子等夹住,并且通过在镊子上施加力,该力可以被传递到电极阵列组件290中,使得部分188可以被插入耳蜗中。
图2C呈现了对应于以上外部部件142的外部部件组件242的附加细节。
外部组件242通常包括声换能器220,以用于检测声音并且用于生成电音频信号,通常是模拟音频信号。在该说明性布置中,声换能器220是麦克风。在可替代布置中,声换能器220可以是现在或以后开发的可以检测声音并且生成表示这种声音的电信号的任何装置。下面将详述声换能器220的示例性替代位置。如下面将详述的,声换能器也可以位于耳机中,其可以利用耳廓的“漏斗”特征来获得更自然的声音捕获(下面将对此进行更多描述)。
外部组件242还包括信号处理单元、电源(未示出)和外部传输器单元。外部传输器单元206(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头戴式耳机)包括外部线圈208和直接或间接固定到外部线圈208的磁铁(未示出)。信号处理单元处理麦克风220的输出,在所描绘的布置中,该麦克风由接受者的外耳201定位。信号处理单元使用信号处理设备(在本文中有时被称为声音处理设备)生成编码信号,该信号处理设备可以是被配置为处理接收到的信号的电路系统(通常是芯片)——因为元件230包含该电路系统,所以整个部件230通常被称作声音处理单元或信号处理单元。这些编码信号在本文中可以被称为刺激数据信号,该刺激数据信号经由电缆247被提供给外部传输器单元206。在图1D的该示例性布置中,电缆247包括连接器插孔221,该连接器插孔被卡口装配到信号处理单元230的插座219中(在脊柱中存在开口,其容纳卡口连接器,其中包括电触点以将外部传输器单元置于与信号处理器230的信号通信中)。还应注意,在可替代布置中,外部传输器单元硬连线到信号处理器子组件230。也就是说,电缆247经由硬连线与信号处理器子组件进行信号通信。(该装置当然可以被拆卸,但是这不同于图1D所示的利用卡口连接器的布置。)相反,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不存在电缆247。相反,存在位于部件230的外壳中和/或附接到该外壳的无线传输器和/或收发器(例如,传输器/收发器可以附接到插座219),并且头戴式耳机可以包括接收器和/或收发器,并且可以与元件230的传输器/收发器/关联于该元件的传输器/收发器进行信号通信。
图1F提供了示例性耳内(ITE)部件250的附加细节。在该图示中,包含信号处理单元的整个部件被构造和布置成使得其可以以BTE(耳后)构造装配在外耳201的后面,但是也可以佩戴在接受者的身体或衣服的不同部分上。
在一些布置中,信号处理器(也被称为声音处理器)可以单独产生电刺激,而不生成除自然进入耳朵的声刺激外的任何声刺激。而在更进一步的布置中,可以使用两个信号处理器。一个信号处理器与用于产生声刺激的第二语音处理器结合用于生成电刺激。
如图1F所示,ITE部件250通过电缆252连接到BTE(用于描述电池270所附接的部分的通用术语,其包含信号(声音)处理器并且支持各种部件,诸如麦克风——下面对此进行更多描述)的脊部(从而连接到声音处理器/信号处理器)。ITE部件250包括外壳256,该外壳可以是针对接受者成形的模制件。在ITE部件250内部,提供了可位于元件250上的声换能器220,使得可以利用人耳的自然奇迹以更自然的方式将声音输送到外部部件的声换能器。在示例性布置中,声换能器242经由电缆252与BTE单元的其余部分进行信号通信,如图1F中经由从声换能器242延伸到电缆252的子电缆示意性描绘的。虚线所示的是从换能器220延伸到电缆252的引线21324。未示出的是从外壳256的左侧延伸到外壳的右侧(在右侧的尖端处或附近)的气孔,以在外壳256在耳道内时平衡外壳256“后面”的空气压力与环境大气。
此外,图1D示出了直接附接到BTE装置的主体/脊部230的基部的可移除功率部件270(有时是电池背面,或简称为电池)。如图所示,在一些实施方案中,BTE装置包括控制按钮274。BTE装置可以在耳挂上具有指示灯276,以指示信号处理器的操作状态。状态指示的示例包括在接收到传入声音时闪烁,在电源不足时低速闪光,或针对其他问题高速闪光。
在一种布置中,外部线圈130经由电感通信链路向内部线圈传输电信号。内部线圈通常是由电绝缘单股或多股铂丝或金丝的至少一匝或两匝或三匝或更多匝构成的线天线线圈。内部线圈的电绝缘由柔性硅树脂模制件(未示出)提供。在使用中,内部接收器单元可以定位于与接受者的外耳101相邻的颞骨的凹部中。
以上文作为基础(上文应该被认为是我们所基于的基础技术,并且不是本发明的一部分,但是以下教导可以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使用这些特征中的任何一者或多者,只要本领域允许这样),实施方案涉及耳蜗植入物和中耳植入物以及DAC,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它们利用以上教导中的一者或多者,尽管在至少一些情况下进行了修改来实践本文的教导。
此外,虽然以上相关联的教导通常涉及耳蜗植入物,但是本文的这种教导和与这种教导相关的任何教导的公开内容也对应于作为中耳植入物或DACS的可植入/植入装置的公开内容,它们利用一些相关教导(例如,两者都将利用电感通信来供电)。输出将是不同的(机械刺激相对于电),因此“刺激器”特征也将是不同的,如本领域所理解的。
图3呈现了耳蜗植入物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示例性可植入部件344的一部分(其为一部分,因为电极阵列和相关联的引线组件并未示出——下面对此进行更多描述——简而言之,对应于图2B所示的部件的部件从元件318的端部延伸,例如,细长引线组件22202从元件318的端部延伸并且电极阵列290附接到该元件,使得其可以插入耳蜗中——注意,318并未按比例示出——其可以短得多(或长得多)——而且,细长引线组件可以位于元件318的端部所在的位置)。更具体地,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3所示的是整体部件(单件——同样,由整块岩石雕刻而成的埃及方尖碑是整块的——华盛顿纪念碑虽然是方尖碑,但它是由用砂浆砌合在一起的多块岩石制成的——不是整块的——其为一个整体(埃及方尖碑也是一个整体))。其可以由单块材料(诸如聚合物)制成。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图3所示的是一个整体——例如,可见部分可以由整块钛制成,而“盖子”可以由陶瓷或某种其他材料制成——稍后将对此进行更多描述。在图3中看到的内容是容纳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的电子部件(例如,电感线圈、接收器-刺激器单元和到电极阵列的电引线)的外壳。应注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图3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或所有部分可以被硅树脂涂层覆盖。
可植入部件344,或更准确地,可植入部件344的外壳,包括容纳电感线圈的外壳部分336和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332。可植入部件344的外壳还包括外壳部分318,其容纳从接收器-刺激器延伸到电极阵列(未示出)的电引线。应简要地注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18是柔性的引线组件,并且对应于上图2B的实施方案的螺旋区域和/或过渡区域的引线组件(从接收器-刺激器180延伸到电极阵列190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32右侧的部分对应于图2B的实施方案(元件318可以对应于图2B的元件22202——参见图10及以下作为示例对其的描述)。这方面的附加细节将在下面进行描述。目前,将描述实施方案,其中从外壳部分332延伸的部分是与引线组件相对的另一个外壳部分。应注意,公开前者的任何实施方案对应于公开后者的替代实施方案的公开内容。
图4呈现了位于外壳的不同部分内的这些不同部件,并且图5示出了没有外壳的部件。如可看出,存在通过引线连接到接收器-刺激器432的电感线圈436,该接收器-刺激器经由引线418连接到电极阵列490。因此,图4示出了该示例性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344的各种元件(同样,硅树脂可以涂覆在所示部件上方)。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铁氧体磁芯位于线圈的平面内/线圈围绕铁氧体磁芯延伸,并且该磁芯可以在外壳部分344中。
线圈436可以是上文详述的电感线圈的修改和/或其变型和/或本领域中使用的已知电感线圈的变型。就这一点而言,电感线圈可以由铂丝或金丝或铜丝或能够实现本文详述的教导的任何适合的材料制成。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电感线圈436的整体几何形状小于传统上使用的几何形状,诸如上文相对于图1A详述的几何形状。接收器-刺激器432可以包括电路系统或对应于电子电路(例如,其可以呈PCB或芯片等的形式),该电子电路被配置为具有耳蜗植入物(或中耳植入物或DACS,在其他实施方案中——下面对此进行更多描述)的接收器-刺激器的功能性。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可以对应于耳蜗植入物(或中耳植入物或DACS)的商用接收器-刺激器的小型化版本。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接收器-刺激器432的功能是接收来自线圈436的交流电流(经由外部部件感应),并且基于该交流电流来生成输出信号,该输出信号被施加到电极阵列490的各个电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阵列490上存在22个电极(以及外壳部分318或332上或其他地方的“接地”或公共电极——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充当接地电极),其中在电极之间具有特定定时。输出到电极的这种应用对应于输出到传统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并且其功能性对应于传统耳蜗植入物的功能性。
图6呈现了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644的一部分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这里,存在容纳引线418的外壳部分618、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632和容纳电感线圈的外壳部分636。此外,存在覆盖外壳部分636的盖子638。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盖子638是陶瓷部件,其对于从外部部件传输的电感信号相对透明。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种盖子布置相对于图3的实施方案——可植入部件344而存在。该实施方案与图4的实施方案之间的区别在于,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632具有与圆柱形形状相对的格子间形状。此外,继续以作者敏锐的眼光观察,容纳电引线的外壳部分318位于外壳部分632的一侧。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各种部件将是完整的,但不是整块的。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636、632和618可以是潜在挤压成型的,并且可以是整块的,而盖子638防止整个外壳成为整体。
图7示出了图3的实施方案的剖视图。还应注意,该剖视图原则上可以对应于图6的实施方案(该剖视图将是相对于远壁/支撑外壳部分618的壁截取的)。这里,可以看出,线圈436在与接收器-刺激器432相同的体积内。这可以因为利用盖子638而实现,该盖子对于由外部部件生成的电感场是透明的或至少是足够透明的,从而使得植入线圈436可以以实用方式接收电感场。为了清楚起见,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的内部是气密密封的。这可以通过利用物质将盖子638密封到建立外壳部分436的钛来实现。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玻璃封装技术可以用作陶瓷和/或钛主体的替代物。在相对端,外壳部分318的开口可以用允许电引线4182延伸穿过其中但防止体液等进入外壳或至少到达外壳部分332的材料堵住(引线418可以充分地单独绝缘,使得在预期使用时间段内暴露于体液不会以统计上显著的方式导致有害事件)。
图8描绘了两个体积外壳布置。这里,存在外壳836,其相对于由外壳部分332等建立的体积建立了单独的独立体积。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836可以是包住或封装线圈436的陶瓷体。可以利用馈入装置等将线圈436电连接到接收器-刺激器432。馈入装置(诸如用于将耳蜗植入物的标准可植入部件的线圈连接到这种标准可植入部件的外壳内的接收器-刺激器的馈入装置)也可以用在该实施方案中(或就此而言,多个馈入装置)。这里,线圈编号436与接收器-刺激器432之间的电连接由两条电引线表示。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陶瓷外壳436可以密封到外壳部分332的钛,或以可具有实用价值的任何方式固定。也就是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436可以是具有盖子(诸如上文详述的盖子)的复合外壳,该盖子封闭外壳836的其余部分的钛外壳部分,并且该钛外壳部分可以激光焊接等到外壳部分332,其中外壳部分332也是钛。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32可以具有单独的盖子等,或可以具有单独的“顶部”,不管外壳836是否存在,该顶部都密封地隔离其内部。该顶部可以具有单独的馈入装置等,其将与外壳836的馈入装置连通,以实现线圈436与接收器-刺激器432之间的电连通。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由陶瓷材料制成。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可以由玻璃或对电感场通信辐射透明或有效透明的某种其他材料制成。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外壳部分336可以是与外壳332分离的外壳,并且用于馈入装置的金属通孔的使用可以用于外壳336中的线圈与外壳332之间的连通。外壳部分可以至少部分地由对电感线圈的磁场透明或有效透明的材料制成。
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本文的外壳部分可以被密封,以便利用激光焊接或任何其他可应用的技术建立气密外壳。
简而言之,为了相对于植入布置向前跳跃,图3至图8的实施方案被配置为植入到接受者的头骨中,使得与平行于在头骨被钻孔或挖钻来为植入物提供空间的位置处的这种平面相比,线圈436的纵向轴线987(见图8)/线圈延伸所围绕的轴线更靠近垂直于头骨的外推表面和/或线圈上方的皮肤表面的相切平面(包括与之相同)。这方面的附加细节将在下面进行描述,但是应注意,在可替代实施方案中,轴线987更靠近平行于该相切平面延行,而不是垂直延行,这是因为如下事实:线圈436位于外耳道附近(轴线延伸穿过耳道壁)。简而言之,图11和图12提供了示例性植入场景,其中图11示出了进入乳突骨向下到达经颅隧道的圆形钻孔1134,并且图12示出了延伸到经颅隧道的受限耳道上孔1234。图11还描绘了可植入部件3344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线圈位于与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相同的外壳部分中,并且外壳部分的直径由线圈直径控制(如下所述)。图13描绘了替代实施方案的植入,其中植入可植入部件944,使得线圈靠近耳道。
同样,下面将提供附加细节,但是重点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圈相对于整个植入物的纵向轴线的放置对于不同实施方案可以不同。就这一点而言,图9呈现了耳蜗植入物944的示例性可植入部件,如图所示,其具有位于植入物的一侧的线圈436。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以利用能够实现本文详述的教导的线圈和相关联的外壳/外壳部分的任何放置。
图10呈现了耳蜗植入物1044的可植入部分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除了外壳部分332由细长引线组件22202代替之外,其对应于上图7的实施方案。就这一点而言,如上文简要提到的,一些实施方案具有停止于外壳部分332右侧的外壳。这是其示例性实施方案。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细长引线组件22202可以对应于耳蜗植入物的常规可植入部分的细长引线组件,尽管考虑到将在下面详述的植入状况而在长度方面缩短。图10的实施方案具有馈入装置和细长引线组件安装部件1057,该细长引线组件安装部件为细长引线组件22202和延伸穿过细长引线组件22202的引线418的馈入装置提供物理连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细长引线组件22202以与相对于细长引线组件与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其针对外壳部分332的几何形状配置的变型)的附接作为针对耳蜗植入物的常规可植入部分的情况的方式相同或相似或类似的方式物理连接或物理支撑到外壳部分332。
图10的布置在提供与外壳部分332的远侧部分相关联的更大范围的定位状况方面具有实用价值。就这一点而言,通过利用柔性细长引线组件22202代替外壳部分318,电极阵列146相对于外壳部分332上的点的定位的“最大半径”更大,并且还提供了更多选项(例如,并非电极阵列146定位的半径受从外壳部分318的远侧端部延伸的引线组件的长度控制,而是电极阵列146的半径受引线组件从外壳332(或安装部件)的总长度控制)。
此外,图10的实施方案在提供可用于多种植入状况的单个设备方面具有实用价值。例如,通过简单地将细长引线组件从图10所示的布置逆时针弹性弯曲大约90度(相对于图10的页面的平面),可植入部分可以被放置成与图9的放置构造(靠近耳道)对应的放置构造。但是还应注意,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18可以是足够柔性和/或延展性的,以使得外壳部分能够弯曲和/或挠曲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95度、100度或110度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66度、88度、67度至93度等)。这可以使得单个可植入部分能够用于上文详述的两种植入状况(线圈的纵向轴线垂直于头骨平面相对于延伸穿过耳道,如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
如可看出,在图3至图10的实施方案中,不存在延伸到暴露于线圈的周围环境的外壳外部的单独电缆或引线。也就是说,因为线圈被有效地硬安装(即,与例如将线圈支撑到耳蜗植入物的传统可植入部分中的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的硅树脂体相比,不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是柔性的),所以如果确实需要馈入装置,则可以在不需要额外电缆或从外壳和/或外壳外部之间的馈入装置延伸到电缆的额外引线的情况下实现可用于在外壳之间连通的直接馈入装置。实际上,相对于本文的实施方案,除非可植入部件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将显著地永久变形,否则外壳部分332在三个维度中的任一者上的向量中的移动始终导致线圈也沿着该向量进行相等移动,反之亦然。
还应注意,虽然以上实施方案公开了具有大于外壳部分332的最大外径的最大外径的线圈,但是当在平行平面上测量直径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情况可能不一定如此(应注意,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情况可以相反)。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32可以被配置成使得内径被配置为完全接受电感线圈(当在平行平面上测量时,内径将大于电感线圈的最大外径)。
简而言之,实施方案提供了相对于现有技术相对紧凑的可植入部件。简而言之,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7将用于呈现一些示例性尺寸。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植入部件的线圈的最大外径D1和/或均值、中值和/或众数外径D1可以等于或小于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或18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位于与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容纳线圈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的外壳部分的最大直径可以是那些值加上附加的0.4mm、0.6mm、0.8mm、1.0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或3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与可植入部件的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测量的外壳部分332(圆柱形实施方案)的最大外径D4和/或均值、中值和/或众数外径D4可以等于或小于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植入部件的外壳部分332的最大长度D2(或相对于矩形或棱柱形实施方案)和/或D2的均值、中值和/或众数可以等于或小于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或17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并且容纳线圈436的外壳的部分的高度D3可以小于或等于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2mm、1.4mm、1.6mm、1.8mm、2mm、2.25mm、2.5mm、2.75mm或3mm或其间以0.05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应注意,一些实施方案使用圆形线圈,而其他实施方案可以使用不同形状的线圈,诸如2维肾形,或椭圆形,或跑道形等。所有这些都具有最大直径,只是最大直径不等于所有或大部分直径。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线圈可以是允许线圈至少大致遵循其附接到头骨的耳廓的形状的形状。应注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336可以相应地成形,并且事实上,外壳部分332可以相应地成形。
相对于利用接收器-刺激器的隔子间外壳的实施方案,值D4可以是长度和/或宽度(D2将是高度),并且这两个值可以彼此不同。它们也是相同的。
应简要地注意,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利用具有5个、6个、7个或8个或更多个侧面的棱柱形刺激器-接收器外壳部分(例如,八边形横截面、五边形横截面——横截面位于垂直于外壳部分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上)。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线圈436的外壳部分或其他适宜外壳可以位于矩形(或就此而言,三角形)棱镜的那些平坦侧面中的一者上。实际上,图9的实施方案描绘了矩形外壳632,其中外壳836由外壳632的四个侧面中的一者支撑。
应简要地注意,接收器-刺激器外壳部分的内部尺寸可以小于或等于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或450mm 3或其间以1mm3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为了清楚起见,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接收器-刺激器外壳部分是用于传统耳蜗植入物的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的功能等同物。还应注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部分或该外壳部分的一部分可用作返回电极。可替代地和/或除此之外,返回电极可以安装在外壳部分的壁上。
图10示出了从外壳部分332的端部到电极阵列146的最远侧部分的距离的示例性尺寸D11。虽然在图中未具体示出,但是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尺寸D11是当引线组件22202和电极阵列146被延伸为基本上成直线并且被延伸至几乎刚好低于进一步延伸将导致塑性变形的位置的点时的长度(也就是说,延伸是这样的,一旦释放,阵列中的引线组件将回到其自然状态而没有任何永久变形——我们只是试图传达如何以严格的方式测量该尺寸D11)。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D11小于和/或等于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40mm、41mm、42mm、43mm、44mm、4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因此,鉴于上文,示例性实施方案包括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可植入外壳和气密密封在该可植入外壳内的可植入电子器件。该设备还包括可植入电感线圈。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或小于15mm等,并且小于如上所述的D1的值)。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电感线圈整体位于外壳的的部分的1mm、2mm、3mm、4mm、5mm、6mm、7mm、8mm、9mm或10mm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与完全可植入的听力假体不同——这里,我们正在说明完全可植入并且因此没有在接受者/人类体外的部分的部件)。与上文详述的教导一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并且总体上,线圈和容纳电子器件的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具有适合20mm×20mm×20mm立方体的几何形状,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立方体的长度为10mm至25mm或其间以.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宽度为10mm至2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并且高度为5mm至25mm或其间以1mm为自变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鉴于上文,可以看出,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容纳可植入部分的电子器件(例如,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并且该外壳部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其中外壳的高度是线圈的最大直径的至少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或更高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其中高度是在平行于线圈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
因此,与本文详述的教导一致,该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小型化可植入部分。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的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类接受者的乳突骨中,并且线圈相对于乳突骨的表面上方的方向位于电子器件上方,并且延伸到外壳的外壁的外侧。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植入部件的线圈,或更准确地,容纳线圈的可植入部件的外壳或外壳部分是驱动可植入部件的外侧尺寸的特征。也就是说,相对于从可植入部件的纵向轴线或线圈的纵向轴线向下看,在平行于线圈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上测量时,线圈和/或容纳线圈的外壳或外壳部分的外壁的外表面以至少或等于容纳电子器件的外壳部分的总外径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0%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延伸超过容纳电子器件的外壳或外壳部分的最外侧延伸,其中延伸也在该平面上测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接受者体内的功能性植入,其中外壳的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头骨的乳突中并且线圈被植入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人头骨的侧面直接观察时,线圈被接受者的耳廓遮蔽(图14的参照系)。这里,线圈被遮蔽,因此线圈被完全遮蔽。在一些其他实施方案中,只有线圈的一部分被遮蔽。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设备分别与佩戴在人的耳朵后或人的耳道内的耳后装置或耳内装置进行接收无线信号通信,并且该无线信号通信从BTE或ITE装置的相应主体直接发出。这与上文详述的布置相反,在该布置中,存在经由线圈连接到BTE装置的主体的头戴式耳机。
在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外壳和线圈是整体组件的一部分,其中当在第一平面上测量时,靠近线圈的结构建立直径,当在与第一平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时,直径至少与外壳的外径一样大,该设备是无磁性的。
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可植入部分中不存在任何磁铁,否则植入耳蜗植入物的接受者体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可以使得接受者能够暴露于头骨的1T、1.5T、2T、2.5T、3T、3.5T、4T、4.5T、5T、5.5T或6T或更大MRI,而在经历这种MRI的一个月内不需要任何术前或术后,诸如用于移除磁铁的术前或术后。因此,存在一种在前述时间段内具有与手术的这种缺乏相关联的这种MRI的方法。因此,存在一种在MRI之前的超过一个月的时段内具有与在植入物的任何地方内对磁铁的这种缺乏相关联的这种MRI的方法。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本文的教导中存在一种方法,其可以使得能够在对植入物的线圈所处的皮肤没有任何限制(例如,没有包扎或使用夹板)的情况下应用上述MRI。接受者可以进去,并且使他们暴露于头骨的MRI,除了移除与假体相关的外部部件之外,不必做任何事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可植入部分中不存在保持磁铁和/或在人类接受者体内不存在保持磁铁,但是可以存在用于操作可植入部分的其他磁铁,诸如电磁致动器的磁铁。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在MRI之前的至少一个月的时段内在植入物内和/或在体内具有与对任何保持磁铁的这种缺乏相关联的这种MRI的方法。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在MRI以前在植入物内或在体内具有与对任何保持磁铁的这种缺乏相关联的这种MRI的方法。
现在将描述图3至图10的实施方案的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的放置的一些特征。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从广义上讲,接收器-刺激器和耳蜗植入物的线圈或其至少一部分被放置在/位于由外科医生为耳蜗植入物建立的耳道上孔中。这与传统方法相反,在传统方法中,接收器-刺激器和线圈位于头骨的表面上方/处于远离耳道上孔的头骨挖钻中。也就是说,在可替代实施方案中,接收器-刺激器的至少一部分(或更准确地,其外壳部分)位于使用钻机钻出的耳道上孔口中。就这一点而言,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孔与孔口之间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圆形横截面,这是因为其是利用旋转钻机建立的,当以正常方式使用时,该旋转钻机形成圆柱形孔口(与例如球形骨电凿器等相反,在该球形骨电凿器等中,旋转元件的尖端是用于“拱起”骨的球体,这留下了非圆柱形孔口)。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科医生创建尺寸与标准Veria耳蜗植入物手术的尺寸大致相同的耳道上孔。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接受者的头骨中形成例如长度为15mm、宽度为15mm并且深度为20mm的孔。简而言之,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孔或孔口的长度可为5mm至15mm,宽度可为5mm至15mm并且深度可为5mm至20mm,其中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在以0.1mm为增量的这些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建立的耳道上孔或孔口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标准耳道上孔的体积的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9%、18%、17%、16%、15%、14%、13%、12%、11%或10%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66%、54%、72%至33%等)。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孔的深度将受到达从中耳腔延伸到孔的经颅隧道所需的传统深度支配,细长引线组件或可植入部分的其他对应部分通过该经颅隧道从孔延伸到耳蜗(邻近于中耳腔)。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耳道上孔口可以具有与上述深度对应的深度以及与上述长度或宽度对应的直径,并且可以具有与上述体积对应的体积。
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具体地,在上述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的接收中,可以利用具有可以实现本文详述的教导的尺寸的任何孔口或孔。
相对于图14,存在以接受者的耳道106(外耳道)为中心的笛卡尔坐标系,并且也存在以耳道106为中心的极坐标系。如可看出,笛卡尔坐标系由以耳道106的中心为中心的垂直线99和水平线98建立(原点是耳道106的中心并且具有坐标0,0)。利用垂直线99、角度A1和距离D1(原点是耳道的中心)建立极坐标系。相对于图14的示意图,该示意图的平面是在穿过耳道的最外侧部分的位置处截取的,该最外部分在位于与图14所示的取向平行的平面上的所有侧面上具有皮肤(例如,如果平面位于更靠近观察者的几毫米处,耳道的形状将看起来像C形,而不是封闭的椭圆形)。当从图14的取向观察时,所有形状都是将投影于该平面上的叠加轮廓,但是应注意,这些形状可能与它们在图14中出现的情况不完全一样。稍后对此进行更多描述。
图14中示出的是耳道上孔口1134和/或可植入部件344。我们在图14中利用相同形状来表示这两个特征,这是因为图14呈现了空间关系,并且在利用部件344和孔口的实施方案中,前者可以与后者同轴,或更准确地,容纳线圈的外壳部分和/或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可以与孔口同轴。如前一段所提到,图14的形状可能与它们看起来不完全一样。就这一点而言,例如,孔口1134的纵向轴线可能不一定完全垂直于图14的平面。其可以倾斜延伸到图14的平面。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表示孔口1134的形状,更准确地,表示孔口的顶部部分/外部部分或可植入部件344的顶部的形状将是椭圆形的,而不是圆形的。图14呈现了关于投影到如上文所定义的平面上的特征的中心点的尺寸。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1可以等于或小于4mm至30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例如,6mm、8.83mm、7.1mm至22mm X1也可以大于或等于-13mm、-6.5mm或0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应注意,线99右侧的测量值是负值)。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Y1可以等于或小于0mm至30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例如,2.2mm、4.4mm、3.4mm至29.3mm等)。Y1也可以大于或等于-13mm、-7.5mm或0mm或其间以0.05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应注意,线98以下的测量值是负值)。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D1可以等于或小于5mm至20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A1可以等于或小于10度、15度、20度、25度、30度、35度、40度、45度、50度、55度、60度、65度、70度、75度、80度、85度、90度、95度、100度、105度、110度、115度、120度、125度或130度或其间以1度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A1也可以大于-30度、-25度、-20度、-15度、-10度、-5度、0度、5度或10度或其间以1度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图15描绘了已经被注释的人类头骨的侧视图。如可看出,顶骨899和枕骨894邻接乳突骨898。颧骨895和下颌骨893被描绘在外耳道896(耳道)的右侧。应注意,出于本申请的目的,茎突897不被认为是乳突骨898的一部分。叠加在头骨的视图上的是边界线801。从右到左行进,边界线801沿着与颞骨和颧骨的接合部具有相同纬度(相对于图15的参照系的上下方向)的水平线延伸。然后,边界线沿循乳突骨的下缘到达乳突骨与枕骨和顶骨会合的位置,然后沿着与该会合接合部具有相同纬度的水平线延伸。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在图15的参照系中观看的视图,孔口、孔、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容纳线圈的外壳部分或整个可植入部件中的一者或多者全部位于由曲线1577和两条有界垂直线和水平线建立的区域边界内,和/或位于曲线1515和两条有界垂直线和水平线的边界内,和/或位于由两条垂直线和一条水平线界定的曲线1588的边界内,其中图15是按比例绘制的,并且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对应于在美国出生的50%的30岁、40岁或50岁男性白种人,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对应于这样的女性,或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容纳线圈的外壳部分和/或容纳接收器-刺激器的外壳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区域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前述类型的人类,当从接受者的头部的一侧直接观察时,植入式电感线圈的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在前述边界中的一者或多者内(当如上所述观察时)。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就面积而言,由植入线圈中的最外侧线圈建立的区域的至少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在刚刚详述的外边界内。还应注意,当从所述视图观察时,前述特征也可适用于外部部件的线圈(下面对此进行更多描述)。
应注意,曲线1577、1588和1515离耳道896的中心线的距离相等。
图16呈现了相对于图14和图15的透视图向下看的侧视图(例如,从头骨的“顶部”看)。如可看出,线圈436的延伸平面基本上平行于覆盖皮肤9118的表面。如还可看出,可植入部件344的纵向轴线987在位于孔口1567中并且完全安置于其中时稍微偏离轴线977,该轴线垂直于由乳突骨8118的外推表面建立的相切表面7118。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两者之间的差可以是角度A2,其中A2可以等于或小于30度、25度、20度、15度、10度、9度、8度、7度、6度、5度、4度、3度、2度、1度或0度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就这一点而言,使线圈大致平行于皮肤9118的外表面具有实用价值,使得当外部部件的线圈位于皮肤的表面上时,线圈彼此相对平行。
图17呈现了根据本文详述的一些实施方案的从接受者的耳道向下看的视图,该接受者已经接受了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容纳线圈436的外壳部分的最近部分在与耳道(外耳)的皮肤的最内表面相距距离X10内或等于距离X10。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10是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与本文详述的教导一致,线圈的平面/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平面,诸如垂直于纵向轴线987的平面在该位置处与耳道的纵向轴线1799基本上平行(其延伸到图17的页面中和从页面向外延伸/垂直于页面延伸)。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完全垂直的角度的偏移角度小于或等于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10度、11度、12度、13度、14度、15度、16度、17度、18度、19度、20度、21度、22度、23度、24度或25度或其间以0.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当装置完全安置于耳道内时,生成电感信号的耳内装置的线圈(如下所述)也可以相对于该纵向轴线倾斜。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该局部位置处具有不平行于耳道的纵向轴线的线圈平面具有实用价值。然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线圈436的纵向轴线在该位置处垂直于耳道的纵向轴线。相切表面1717是在纵向轴线987在从线圈436的外壳行进到耳道中时“离开”皮肤的位置处与耳道的表面相切的平面。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纵向轴线987垂直于该平面,并且在其他实施方案中,可以具有根据刚才详述的前述角度中的任一者的角度。
图27描绘了图17的布置在平行于耳道110的纵向轴线1799并且位于该纵向轴线上的平面上的剖视图。这里,可植入部件944位于耳道上孔2772中。图27的顶部部分代表耳道进入耳廓的开口。图27具有尺寸X20。该尺寸从纵向轴线987延伸到平行于该纵向轴线的平面,该平面与该纵向轴线一样远,该纵向轴线仍然具有耳道上孔2772的壁的完全闭合的横截面。也就是说,如果该平面抬高,比如说在所示平面上方半英寸左右,则只有孔2772的远侧部分将由于该位置处的骨骼的倾斜性质而处于该平面上。相反地,低于该平面约半英寸的平面仍将具有完全闭合的横截面。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X20是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或2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图18描绘了根据示例性布置的呈BTE装置的形式的示例性外部部件342。如图所示,BTE装置342包括元件330,除了根据本文的教导之外,在一些布置中,该元件还可以在功能上和结构上对应于以上元件230,因此对应于BTE装置的脊部。然而,在下文中,在一些情况下,元件330将以其更通用的名称被称为信号处理器子组件,或有时被称为BTE装置的电子部件,或有时简称为信号处理器,或声音处理器子组件,或简称为声音处理器(但其与其中处理声音/信号的处理器不同,并且也被称为声音处理器或信号处理器——这是整个信号处理器子组件的纯电子部分,后者具有外壳并且支撑其他部件)。如可看出,附接到其的是元件270,该元件因此是BTE装置的功率部件,在一些情况下,该功率部件在这里将被称为电池子组件,或简称为电池。电池子组件270经由例如卡口连接器可拆卸地连接到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
在示例性布置中,BTE装置342被配置为用作耳蜗植入物的外部部件或中耳植入物的外部部件或DACS的外部部件。其不是可植入部件并且不包括可植入组部件,但其被配置为与可植入部件进行电磁通信。实施方案包括体现在图2C的装置中的本文的教导中的一者或多者或全部。例如,该装置可以具有耳内部件250。简而言之,还应注意,耳内部件250可以与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进行无线通信。也就是说,代替电缆252,可以存在无线链路。该特征的一些附加细节将在下面相对于另一个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并且应简要地注意,下面关于利用无线链路的该另一个实施方案详述的教导中的任一者都可以相对于图18的实施方案进行利用,其中耳内部件用于支持麦克风。
应注意,本文详述的教导和/或其变化可以与非完全可植入的假体一起使用。也就是说,在一些布置中,耳蜗植入物是传统听力假体。
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可看出,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包括电感线圈1836,而不是上文相对于图2C的实施方案详述的头戴式耳机。电感线圈1836位于“脊部”的侧部,面向接受者的皮肤的部分位于乳突骨/头骨上并且在戴在耳后时背离耳廓。线圈1836可以位于外壳壁中或正好在脊部的外壳壁后面。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线圈1836与可植入部件的线圈基本上相同,包括在尺寸和构造上相同,并且与该可植入部件对接。在该实施方案中,线圈1836代替了图2C的实施方案的头戴式耳机中的线圈。在该实施方案中,用于驱动线圈1836或为线圈1836供电的电路系统和部件与用于激励头戴式耳机的线圈或为头戴式耳机的线圈供电的部件相同或类似。就这一点而言,线圈1836是头戴式耳机的替代物,并且消除了该特征。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没有单独线圈设备/没有头戴式耳机的耳后声音处理器,该头戴式耳机完全能够经由电感场与听力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进行经皮通信。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有电感场通信部件都位于距BTE装置的脊部的外壳壁不超过0.25英寸、0.5英寸、0.75英寸或1英寸的范围内,并且不存在距BTE装置的脊部的外壳壁超过0.25英寸、0.5英寸、0.75英寸或1英寸的电感场通信部件。
简而言之,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包括将图2C的布置改造成与图18的构造对应的构造。作为示例,图19呈现了示例性鞍形装置,该鞍形装置具有凸形插孔部分1919,该凸形插孔部分装配到头戴式耳机的插孔的插座中。电感线圈1836嵌入鞍形主体1989中。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通过移除附接到将护套连接到头戴式耳机的电缆上的凸形插孔来移除头戴式耳机,并且将鞍形装置放回到脊部上方,其中鞍的一侧延伸到图18中描绘线圈1836的位置,其中鞍支撑线圈,比如线圈1836,但是线圈位于外壳壁外部并且由鞍支撑。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利用传统头戴式耳机的预先存在的耳后装置转换成可以利用本文详述的教导的装置。鞍1989的主体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可以弹性地咬合耦接到脊部,并且护套1919可以提供进一步耦接以将鞍形组件固定在适当的位置。
因此,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从BTE装置的主体移除该插孔以及因此移除头戴式耳机和相关联的线圈并且用鞍形组件替换该组件来改造用于耳蜗植入物或中耳植入物或DACS植入物的传统耳后装置,该传统耳后装置包括经由可容易地移除的插孔连接到脊部/信号处理器的头戴式耳机(图19),其中到鞍形组件的输出可以与将输出到头戴式耳机的输出完全相同。
图20呈现了从接受者的头顶(在头顶)向下看的视图,其示出了位于乳突骨上方的皮肤的皮肤表面9118与面向乳突骨上方的皮肤的耳廓9110的表面之间的脊部330。如可看出,线圈1836与线圈436对准。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位于脊部330中的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的线圈驱动器驱动线圈1836,以生成由线圈436接收的电感场。由线圈436接收的该场在其中感应电流,该电流被提供给可植入部分344的接收器-刺激器436,该接收器-刺激器然后驱动其电极阵列的电极来以与耳蜗植入物的方式对应的方式唤起听力认知。
如上文简要提及的,没有用于电感通信的头戴式耳机的耳后装置的实施方案可以利用耳内部件。就这一点而言,图21描绘了示例性耳内部件2150,该耳内部件可以经由电缆252链接到脊部/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以耳内装置250附接到上图2C的实施方案的脊部的方式)。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缆252包含延伸到电感线圈2136的引线2144。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感线圈不是由脊部330支撑,而是由耳内部件2150支撑。虽然该实施方案没有示出麦克风,但是应注意,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耳内装置2150可以与上文在图1F中详述的耳内装置250的麦克风对应的方式具有麦克风。应注意,即使在耳内装置中存在麦克风,耳后装置也可以在脊部330上包括麦克风220。
图22呈现了听力假体的外部部件的替代示例性实施方案,其中耳内装置2250在功能性上对应于上文详述的耳内装置2150,但是耳内装置2250仅通过RF链路499与信号处理器430(至少就其功能性而言,其可以对应于上文详述的信号处理器330)进行信号通信。这里,耳内装置包括与接收器电子设备444进行有线通信的天线2254,该接收器电子设备将由天线2254接收的信号转换成可由线圈2136使用的可用信号,其中引线4456从接收器444延伸到线圈2136。应注意,在元件2250包括麦克风的实施方案中,元件444可以是接收器传输器,或可以存在单独传输器,以基于麦克风的输出将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器子组件430,使得信号处理器子组件可以处理信号,然后将信号输出到元件2250。因此,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链路499将是双向链路。
在图22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除了声音处理器子组件430将相应地具有刚刚详述的功能性之外,该声音处理器子组件可以对应于上文相对于声音处理器330详述的内容,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声音处理器430可以被配置为输出RF信号。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所输出的RF信号可具有不能有意义地延伸到接受者的皮肤中以驱动或控制或操作植入部件的功率。
应简要地注意,图22的布置也可以代表耳内装置仅用于支持麦克风并且电感线圈位于脊部上的布置。链路可以简单地将由麦克风捕获的信号传输到声音处理器子组件330或430。
图25呈现了在可植入部件和外部部件的线圈所处的位置处从耳道的纵向轴线向下看的视图。(应注意,耳道内的东西不被认为是植入的,也不被认为是在接受者的皮肤下面。)如可看出,存在耳道上孔1234,线圈436(以及可植入部件的其他部分)位于该耳道上孔中。还可以看到的是耳内装置256的外壳和该装置的线圈2136(以及接收器444——应注意,接收器444以虚线示出,这是因为该视图是位于纵向轴线987上并且在该位置处垂直于耳道110的纵向轴线的平面上的剖视图——接收器444将位于图25所示的平面上方——实际上,接收器的侧面可以是更大的尺寸,使得其不一定适合所示的耳道处的位置)。
如图所示,与位于线圈2136的纵向轴线上的耳道的内皮肤表面相距的距离可以是距离X10。如图所示,线圈213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2536平行于线圈436在其上延伸的平面2599。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在一个或两个轴中的两者之间的角度可以小于或等于1度、2度、3度、4度、5度、6度、7度、8度、9度、10度、11度、12度、13度、14度、15度、16度、17度、18度、19度、20度、21度、22度、23度、24度或25度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此外,应注意,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两个线圈的两个纵向轴线之间的偏移可以小于或等于0.1mm、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25mm、1.5mm、1.75mm、2mm、2.25mm、2.5mm、2.75mm、3mm、3.25mm、3.5mm、3.75mm、4mm、4.25mm、4.5mm、4.75mm或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图26呈现了根据本文的教导的耳内装置2630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装置是耳蜗植入物或中耳植入物或DACS的全包含外部部件。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麦克风220由外壳256支撑,该麦克风经由引线与声音处理器2630进行信号通信。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声音处理器2670可以是与上文详述的实施方案一起使用的声音处理器的小型化版本,并且可以是被配置为在ITE装置内使用的市场上可购得的声音处理器。如图所示,存在向系统提供电力的电池2670。与以上教导一致,存在经由引线与声音处理器2630进行信号通信的电感线圈2134。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ITE装置2630以与本文相对于与BTE装置进行信号通信的ITE装置详述的教导一致的方式与植入部件进行电感通信。
鉴于上文,可以看出,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被配置为完全植入人体内的可植入部件,诸如上文详述的可植入部件344或1044等。此外,该系统包括外部部件,诸如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外部部件342或元件430和2250的组合被配置为经由耳后结构或耳内结构中的至少一者整体保持在人的头部上。就这一点而言,与诸如(例如)头带或磁铁的其他技术相反,这意味着可以经由这些技术建立这种保持(一些现有技术的假体利用植入磁铁,该植入磁铁与外部部件的磁铁相互作用,以将外部部件保持在接受者的皮肤上)。这并不排除利用其他技术。这仅仅意味着,即使那些其他技术不存在,如果那些技术是用于保持该设备的唯一事物,则也将利用那些技术来保持外部部件。粗略地打个比方,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由电池供电,又可以由汽油供电。混合动力汽车被配置为仅使用汽油运行,尽管其也可以使用电力运行。然而,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系统没有用于保持、粘合剂、头带等的保持磁铁。因此,一些实施方案明确排除了这些保持机构,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存在的唯一保持机构是耳后结构和耳内结构的结果。
此外,对于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与上文详述的教导一致,外部部件被配置为与可植入部件进行电感信号通信。
在所详述的系统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系统被配置成使得当系统在电感信号通信的部位处经受一个或多个方向上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与皮肤表面相切的任何方向上的0.5G、0.75G、1G、1.25G、1.5G、1.75G、2G、2.5G、3G、3.5G、4G、4.5G或5G加速度或其间以0.05G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时,在可植入部件与外部部件之间不存在磁引力的情况下,电感信号通信能够保持通过人类接受者的皮肤。就任何方向而言,这是指如果加速度指向360°内的任何角度,则存在保持力。
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相对于线圈位于例如耳廓边界内/乳突骨上方的位置的实施方案,向下的重力不会移位或破坏电感通信。此外,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相对于线圈位于耳内装置内的实施方案,耳道的皮肤与装置之间的相关联的摩擦力将防止装置从人身上移位,这些摩擦力将在一年中施加于人的一侧,使该装置面朝下但从另一表面充分抬起,使得除耳道的皮肤和耳廓以外没有任何东西接触该装置。
就这一点而言,在所详述的系统中,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部部件包括耳内装置,该耳内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定位在接受者耳道中的外壳,并且电感线圈位于外壳中和/或外壳上,该电感线圈与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可植入部件的电感信号通信。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与插入外耳中时面向鼓膜的端侧或插入外耳中时面向外界的端侧相反,该电感线圈位于耳内装置的外壳的侧面。更进一步地,与以上教导一致,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外壳被配置为位于接受者的耳道中并且通过摩擦力而保持在其中,并且外壳和线圈被布置成使得当外壳如此定位时,线圈位于耳道的侧壁附近并且面向该侧壁。这与例如线圈面向鼓膜的布置相对。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线圈在平行于耳道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与面向鼓膜的线圈相反,该平面将垂直于耳道的纵向轴线。
与本文的教导一致,系统可以是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和作为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部件。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系统可以是部分可植入的中耳植入物,并且可植入部件是部分可植入的中耳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系统可以是部分可植入的DACS植入物和作为部分可植入的DACS植入物的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部件。相对于后两个实施方案,中耳植入物的致动器将位于中耳腔中,其中引线从那里延伸穿过经颅隧道到达孔口或孔,然后到达接收器-刺激器外壳部分(或相当于容纳驱动致动器的电子器件的外壳——就这一点而言,将存在某种形式的装置/电路系统,这在本领域中是容易获得的,在给定的尺寸或可针对本文详述的教导修改的尺寸,该装置/电路系统从植入线圈接收电感信号,并且自动将该信号转换成驱动信号或基于从线圈接收的该信号来生成驱动信号,该驱动信号经由引线输出到致动器——这可以是芯片或电路,其被配置为这样做并且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能够实现这一点的任何装置系统和/或方法——通常,可以利用目前市场上可购得的或呈改进形式的中耳植入物的接收器-刺激器或类似结构(更好的名称可能是接收器-驱动器))。相对于DACS植入物,从接收器-刺激器(或接收器-驱动器)外壳部分延伸的引线穿过经颅隧道延伸到中耳腔,然后延伸到耳蜗壁,然后可能延伸到耳蜗壁内部,其中致动器位于该耳蜗壁内部以刺激耳蜗内部。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可植入部件包括电感线圈,该电感线圈与外部部件的外部线圈协同建立与外部部件的电感信号通信,并且可植入部件被配置为植入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接受者的头部的一侧直接观察时,出生于美国的50%的30岁、40岁或50岁男性或女性的耳廓的外部轮廓包围电感线圈的线圈的覆盖区。这是图14的实施方案,如在该图按比例绘制的情况下所描绘的。就这一点而言,耳廓110的大致C形的线条绘制建立了耳廓的外部轮廓,并且如可看出,容纳线圈的外壳部分完全在外部轮廓内(元件1134/344可以对应于由线圈436建立的区域)。应注意,可植入部件的线圈面向耳道(从外部——与在图3的实施方案中使用时的线圈436相反,其中线圈不面向耳道和/或植入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平面至少大致垂直于耳道的延伸方向)的可植入部件的替代实施方案也满足这种要求和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前述类型的人类,当从接受者的头部的一侧直接观察时,电感线圈的线圈的至少一部分在耳廓的外部轮廓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就面积而言,由线圈中的最外侧线圈建立的区域的至少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在相对于前述人的耳廓的外边界内。还应注意,前述特征也可适用于外部部件的线圈。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图14可以表示由外部部件的最外侧绕组建立的线圈/线圈区域(元件1134/344可以对应于由线圈1836建立的区域)。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上述耳后装置的外部部件包括被配置为定位于接受者的耳后的外壳。该外壳可以对应于上文详述的脊部330的外壳。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电感线圈位于外壳中和/或外壳上,该电感线圈与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可植入部件的电感信号通信。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如从图18和图20中可看出,电感线圈位于脊部的侧面,在至少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侧面面向与耳廓相对的乳突骨上方的皮肤。这与位于脊部“顶部”或脊部腹部(例如,元件274所处的顶部)的线圈相对。
实施方案包括外科方法。就这一点而言,图23呈现了示例性方法(方法2300)的示例性流程图,该方法包括方法动作2310,该方法动作包括进入人体内的位置。这可以通过利用外科手术刀切入耳道后面/耳廓下面的皮肤(根据相对于图14的视图的耳廓的轮廓,其包含该切口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还利用钻机或骨挖钻装置钻孔或挖钻到该位置的耳道上孔来实现,该位置可以是例如具有从预先钻孔/预先挖钻的头骨表面到经颅隧道的位置的深度的位置。方法2300还包括方法动作2320,其包括在该位置处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在一个示例中,(1)进入人体内的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意指皮肤表面)的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内切割长度大于1/2英寸的皮肤来执行的;或(2)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中的至少一者,并且进入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相对于第一场景,参考图24,可以看到,存在切口2424,其大部分在耳廓110后面/在耳廓110的边界内。该切口的长度大于1英寸(通过测量切口从一端到另一端的路径——不是线性距离(除非切口是线性的),而是实际距离——以此类推,如果使用95号州际公路,则纽约与迈阿密之间的距离可以是第一值,如果使用70号州际公路到丹佛,然后向南行驶到德克萨斯州,然后沿循墨西哥湾岸区,然后穿过95号州际公路,则距离为该第一值的许多倍,其为实际距离,而不是地理距离)。此外,与耳道的内表面相距的上述距离对应于该切口的任何部分。这通过从耳道106的表面延伸的三个不同的箭头来举例说明。最长的箭头是最低的箭头,因此是最长的距离,并且如果该距离不在例如3英寸内,则这将意味着切口不在以上布置内。
图24还呈现了切口2455。该切口的长度小于1/2英寸。因此,即使该切口会从耳道的内表面超过例如3英寸,因为其长度小于1/2英寸,这仍然满足上述布置。如果超过1/2英寸,则不满足上述布置。
当然,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至少相对于进入人体内的位置的动作,不存在落在与耳道相距的上述距离之外的任何类型的切口。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只有一个切口进入该位置,并且该切口的长度小于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实际上,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方法2300利用制作耳内切口的动作来执行,其中耳内切口延伸不超过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并且其中耳内切口是在外科方法期间制作的最大切口。在方法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方法包括制作耳内切口,其中耳内切口是独特切口,使得在手术植入可植入部分的动作期间,独特切口不长于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就“不同切口”而言,这意味着延伸到耳内切口/作为任何初始耳内切口的延伸的任何切口也是该耳内切口的一部分。仅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如果初始切口是耳内切口,然后存在制作的某个其他切口,则严格来说,其不被分类为耳内切口,但是该切口延伸到初始耳内切口(因此“合并”两个切口),该切口成为包括耳内切口的不同切口的一部分。
相对于方法2300的第二场景,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并且进入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本文的解释也适用于上文和下文相对于各种空间特征的教导来评估该特征。在该方法的变型中,可植入部分具有至少或等于最大宽度的0.4倍、0.5倍、0.6倍、0.7倍、0.8倍、0.9倍或1倍或其间以0.0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的高度,并且手术植入可植入部分的动作是通过仅在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0.25英寸、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5英寸或2.5英寸或其间以0.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本文的解释也适用于上文和下文相对于各种空间特征的教导来评估该特征。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执行方法,使得钻入和/或挖钻到骨头中仅发生在上文相对于图15用曲线1515、1577或1588界定的各个区域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切口和/或相对于如本文详述的线圈和/或可植入部件的位置,挖钻和/或钻孔可具有本文详述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仅在接受者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执行手术植入可植入部分的动作。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从开始制作第一切口的时间(即,正好在手术刀的尖端刺穿/进入皮肤的表面下方时)到可以闭合第一切口的时间点(这并不意味着闭合已经开始——这是外科医生可以宣布切口准备闭合的医疗时间——这是否实际发生是不同的问题),已经经过的时间不超过20分钟、25分钟、30分钟、35分钟、40分钟、45分钟或50分钟或其间以1分钟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也就是说,可以在闭合实际上开始的时间点结束时实际上定义以上时间框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执行外科植入方法,使得在闭合时,所有植入部件在耳道的皮肤表面的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方法2300的植入式听力假体是耳蜗植入物。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方法2300的植入式听力假体是中耳植入物。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方法2300的植入式听力假体是DACS。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通过创建耳道上孔或耳道上孔口来执行进入人体内的位置的动作,并且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的动作包括将听力假体的接收器-刺激器或接收器-驱动器至少部分地放置在孔或孔口内。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按体积计,至少或等于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或更高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的接收器-刺激器或接收器-驱动器电路系统位于孔或孔口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相对于在图15的参照系中观察的视图,满足方法2300的所有切口或该方法的所有切口位于由曲线1577和两条有界垂直线和水平线建立的区域的边界内,和/或位于曲线1515和两条有界垂直线和水平线的边界内,和/或位于由两条垂直线界定的曲线1588的边界内。
还应注意,本文中对另外提供装置的任何制造过程的任何公开都对应于由此产生的装置和/或系统。还应注意,本文中对任何装置和/或系统的任何公开都对应于生产或提供或制造这种装置和/或系统的方法的公开。功能性的任何公开都对应于实现这种功能性的方法动作的公开。
本文中对装置的任何公开都对应于使用这种装置的公开,包括使用这种装置来实现给定功能性。本文中对方法动作的任何公开都对应于用于执行这种方法动作的装置和/或系统的公开。
除非明确指示和/或除非所属领域不支持如此,否则本文公开的任何实施方案或任何特征可与本文公开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或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其他特征组合。除非明确指示对此进行组合和/或除非本领域不能够实现此排除,否则可明确排除本文中公开的任何实施方案或任何特征与本文中公开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方案和/或其他特征一起使用。
虽然上文已描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案,但应理解,所述实施方案仅借助于示例而非限制来呈现。对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其中作出形式和细节的各种变化。

Claims (28)

1.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可植入外壳;
可植入电子器件,所述可植入电子器件气密密封在所述可植入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以及
可植入电感线圈,其中
所述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所述外壳的部分的5mm内,并且
其中所述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并且
总体上,所述线圈和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适合20mm×20mm×20mm立方体的几何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小型化可植入部分。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类接受者的乳突骨中;并且
相对于所述乳突骨的表面上方的方向,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电子器件上方,并且所述线圈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外壁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接受者体内的功能性植入,其中所述外壳被植入人头骨的乳突中并且所述线圈被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所述线圈邻近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侧壁。
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接受者体内的功能性植入,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头骨的所述乳突中并且所述线圈被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所述人头骨的侧面直接观察时,所述线圈被所述接受者的耳廓遮蔽。
7.如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设备分别与佩戴在人的耳朵后或人的耳道内的耳后(BTE)装置或耳内(ITE)装置进行接收无线信号通信;并且
所述无线信号通信从所述BTE或ITE装置的相应主体直接发出,并且就所述ITE装置而言,信号进入所述耳道壁并且穿过所述耳道壁到达所述设备。
8.如权利要求1、2、3、4、5、6或7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外壳和所述线圈是整体组件的一部分,其中当在第一平面上测量时,靠近所述线圈的结构建立直径,当在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时,所述直径至少与所述外壳的外径一样大;并且
所述设备是无磁性的。
9.如权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其中所述高度至少是所述线圈的最大直径的高度的一半,其中所述高度是在平行于所述线圈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
10.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可植入部件,所述可植入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和
外部部件,所述外部部件被配置为经由耳后结构或耳内结构中的至少一者整体保持在所述人的头部上,其中
所述外部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可植入部件进行电感信号通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系统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系统在电感信号通信的部位处经受与皮肤表面相切的任何方向上的1G加速度时,在所述可植入部件与所述外部部件之间不存在磁引力的情况下,所述电感信号通信能够保持通过所述人的皮肤。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外部部件包括耳后装置,所述耳后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定位于接受者的耳后的外壳;并且
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外壳中和/或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外部部件包括耳内装置,所述耳内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定位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内的外壳;并且
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外壳中和/或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
14.如权利要求10、11或12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外壳被配置为位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内并且通过摩擦力而保持在其中;并且
所述外壳和所述线圈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外壳如此定位时,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耳道的侧壁附近并且面向所述侧壁。
15.如权利要求10、11、12、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可植入部件包括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外部部件的外部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外部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并且
所述可植入部件被配置成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所述接受者的所述头部的一侧直接观察时,出生于美国的50%的40岁女性的耳廓的外部轮廓包围所述电感线圈的所述线圈的覆盖区。
16.如权利要求10、11、12、13、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系统是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并且所述可植入部件是所述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所述可植入部件。
17.如权利要求10、11、12、13、14或15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系统是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并且所述可植入部件是所述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所述可植入部件;并且
所述可植入部件具有直径不大于17.5mm的电感线圈。
18.一种外科植入方法,所述外科植入方法包括:
进入人体内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位置处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其中
所述听力假体是由经皮电感功率传递供电的中耳植入物或耳蜗植入物中的一者,以及
以下至少一项:
进入所述人体内的所述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3英寸内切割长度大于1/2英寸的皮肤来执行的;或
所述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并且进入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所述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制作耳内切口,其中所述耳内切口延伸不超过2英寸,并且其中所述耳内切口是在所述外科方法期间制作的最大切口。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方法包括制作耳内切口,其中所述耳内切口是独特切口,使得在手术植入所述可植入部分的动作期间,所述独特切口不长于2英寸。
21.如权利要求18、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
仅在接受者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执行手术植入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动作。
22.如权利要求18、19、20或21所述的方法,其中:
其中从开始制作第一切口的时间到能够闭合所述第一切口的时间点,已经经过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23.如权利要求18、19、20、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中:
执行所述外科植入方法,使得在闭合时,所有植入部件都在所述耳道的皮肤表面的2英寸内。
24.如权利要求18、19、20、21、22或23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听力假体是耳蜗植入物。
25.如权利要求18、19、20、21、22、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中:
通过创建耳道上孔或耳道上孔口来执行进入所述人体内的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以及
手术植入所述听力假体的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动作包括将所述听力假体的接收器-刺激器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所述孔或孔口内。
26.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由钛合金或玻璃材料制成的外壳,所述外壳是适用于植入人类接受者体内的生物相容性外壳;
可植入电子器件,所述可植入电子器件气密密封在所述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所述可植入电子器件包括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被配置为接收来自可植入电感线圈的信号并且基于接收到的信号来输出刺激信号以刺激所述接受者的组织;以及
所述可植入电感线圈,其中
所述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所述外壳的部分的5mm内,并且
其中所述设备能够完全植入所述人体内。
27.一种设备和/或系统,所述设备和/或系统包括:
可植入外壳;
可植入电子器件,所述可植入电子器件气密密封在所述可植入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内;以及
可植入电感线圈,
所述可植入外壳和电子器件以及线圈是可植入部件的一部分,所述可植入部件被配置为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其中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系统包括外部部件,所述外部部件被配置为经由耳后结构或耳内结构中的至少一者整体保持在所述人的头部上;
所述外部部件被配置为与所述可植入部件进行电感信号通信;
所述电感线圈的外径小于17.5mm,并且其整体位于所述外壳的部分的5mm内;
其中所述设备能够完全植入人体内;
所述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
总体上,所述线圈和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适合20mm×20mm×20mm立方体的几何形状;
所述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小型化可植入部分;
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类接受者的乳突骨中;
相对于所述乳突骨的表面上方的方向,所述线圈位于所述电子器件上方,并且所述线圈延伸到所述外壳的外壁的外侧;
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接受者体内的功能性植入,其中所述外壳被植入人头骨的乳突中并且所述线圈被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所述线圈邻近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侧壁;
所述设备被配置用于在接受者体内的功能性植入,其中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被植入人头骨的所述乳突中并且所述线圈被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所述人头骨的侧面直接观察时,所述线圈被所述接受者的耳廓遮蔽;
所述设备分别与佩戴在人的耳朵后或人的耳道内的耳后(BTE)装置或耳内(ITE)装置进行接收无线信号通信;
所述无线信号通信从所述BTE或ITE装置的相应主体直接发出,并且就所述ITE装置而言,信号进入所述耳道壁并且穿过所述耳道壁到达所述设备;
所述外壳和所述线圈是整体组件的一部分,其中当在第一平面上测量时,靠近所述线圈的结构建立直径,当在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平面中测量时,所述直径至少与所述外壳的外径一样大;
所述设备是无磁性的;
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长度、宽度和高度,其中所述高度至少是所述线圈的最大直径的高度的一半,其中所述高度是在平行于所述线圈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
所述系统被配置成使得当所述系统在电感信号通信的部位处经受与皮肤表面相切的任何方向上的1G加速度时,在所述可植入部件与所述外部部件之间不存在磁引力的情况下,所述电感信号通信能够保持通过所述人的皮肤;
所述外部部件包括耳后装置,所述耳后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定位于所述接受者的耳后的外壳;
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外壳中和/或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
所述外部部件包括耳内装置,所述耳内装置包括被配置为定位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内的外壳;
电感线圈位于所述外壳中和/或所述外壳上,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可植入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可植入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
所述外壳被配置为位于所述接受者的耳道内并且通过摩擦力而保持在其中;
所述外壳和所述线圈被布置成使得当所述外壳如此定位时,所述线圈位于所述耳道的侧壁附近并且面向所述侧壁;
所述可植入部件包括电感线圈,所述电感线圈与所述外部部件的外部线圈协同建立与所述外部部件的所述电感信号通信;
所述可植入部件被配置成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使得当从所述接受者的所述头部的一侧直接观察时,出生于美国的50%的40岁女性的耳廓的外部轮廓包围所述电感线圈的所述线圈的覆盖区;
所述系统是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并且所述可植入部件是所述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所述可植入部件;
所述系统是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并且所述可植入部件是所述部分可植入的耳蜗植入物的所述可植入部件;并且
所述可植入部件具有直径不大于17.5mm的电感线圈;
其中柔性引线从所述外壳延伸,电极阵列附接到所述柔性引线,所述电极阵列被配置为用电刺激接受者的组织;
其中所述外壳包括远离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部分延伸的细长部分,所述细长部分是刚性的,并且其中电极阵列从所述细长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电感线圈是圆形的或肾形的;
其中所述电子器件是耳蜗植入物或中耳植入物或DACS的接收器-刺激器;
所述电感线圈围绕铁氧体磁芯延伸;
所述电感线圈由金或铂制成;
所述外壳由钛和/或陶瓷制造;
所述外壳包括密封附接到所述外壳的其余部分的盖子;
所述外壳是将所述电子器件密封在其中的整体部件;
所述外壳具有带平边沿的礼帽形状;
第二单独外壳附接到所述外壳,所述第二单独外壳包住所述电感线圈,从而建立两个体积外壳;
馈入装置位于所述外壳的外壳壁中或所述外壳壁处,所述馈入装置实现了从所述外壳内部的所述电子器件到所述外壳外部的位置的信号通信;
所述外壳围绕所述纵向轴线旋转对称;
所述外壳是圆柱体;
所述外壳具有纵向轴线,并且刚性或柔性的细长部件以与所述纵向轴线成大于40度的角度远离所述外壳延伸;
所述线圈被有效地硬安装到所述外壳;
除非所述可植入部件在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将显著地永久变形,否则外壳部分332在三个维度中的任一者上的向量中的移动始终导致所述线圈也沿着所述向量进行相等移动,反之亦然;
所述线圈具有大于所述外壳的最大外径的最大外径;
所述线圈具有小于所述外壳的最大外径的最大外径;
所述线圈的最大外径D1和/或均值、中值和/或众数外径能够等于或小于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或18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位于与所述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容纳所述线圈的所述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所述外壳部分的所述最大直径能够是D1的任何值加上附加的0.4mm、0.6mm、0.8mm、1.0mm、1.2mm、1.4mm、1.6mm、1.8mm、2mm、2.2mm、2.4mm、2.6mm、2.8mm或3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如在与所述线圈在其上延伸的所述平面平行的平面上测量的所述外壳的最大外径和/或均值、中值和/或众数外径能够等于或小于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所述外壳的最大长度和/或其均值、中值和/或众数能够等于或小于5mm、5.5mm、6mm、6.5mm、7mm、7.5mm、8mm、8.5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或17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所述线圈被围封在与所述外壳分开的第二外壳中,所述第二外壳具有小于或等于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mm、1.2mm、1.4mm、1.6mm、1.8mm、2mm、2.25mm、2.5mm、2.75mm或3mm或其间以0.05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的高度;
所述外壳是圆柱形或棱柱形或格子间形中的一者;
包含所述电子器件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尺寸能够小于或等于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0、300、310、320、330、340、350、360、370、380、390、400、410、420、430、440或450mm 3或其间以1mm3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从所述外壳的一端到与所述外壳内部的所述电子器件进行信号通信的电极阵列的最远侧部分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18mm、19mm、20mm、21mm、22mm、23mm、24mm、25mm、26mm、27mm、28mm、29mm、30mm、31mm、32mm、33mm、34mm、35mm、36mm、37mm、38mm、39mm、40mm、41mm、42mm、43mm、44mm、4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所述设备是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并且总体上,所述线圈和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所述外壳的所述至少一部分具有适合20mm×20mm×20mm立方体的几何形状,或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立方体的长度为10mm至25mm或其间以.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宽度为10mm至2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并且高度为5mm至25mm或其间以1mm为自变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所述外壳的所述高度是所述线圈的所述最大直径的至少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或100%或更高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其中所述高度是在平行于所述线圈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测量的;
在平行于所述线圈的所述纵向轴线的平面上测量时,所述线圈和/或容纳所述线圈的外壳或外壳部分的所述外壁的外表面以至少或等于所述外壳的总外径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或80%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延伸超过容纳所述电子器件的所述外壳的最外侧延伸,其中所述延伸也在所述平面上测量;
在所述可植入部分中不存在任何磁铁,否则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
所述设备使得所述接受者能够暴露于所述头骨的1T、1.5T、2T、2.5T、3T、3.5T、4T、4.5T、5T、5.5T或6T或更大MRI,而在经历这种MRI的一个月内不需要任何术前或术后,诸如用于移除磁铁的术前或术后;
所述系统如下:所述可植入部分被植入所述接受者体内,并且所述外部部件是包括脊部的、由所述接受者承载的BTE装置,并且其中相对于从接受者头顶(在头顶)向下看的视图,所述脊部位于所述乳突骨上方的所述皮肤的皮肤表面与面向所述乳突骨上方的所述皮肤的所述耳廓的所述表面之间,位于所述BTE装置的所述脊部中或由所述脊部承载的线圈与所述可植入部分的线圈对准;
所述外部部件是包括脊部的BTE装置,并且所有电感指示部件位于所述脊部中或由所述脊部直接承载;
所述外部部件是没有用于电感通信的耳机的耳后装置;
所述外部部件是具有麦克风的ITE装置;或
所述可植入部分的高度至少为或等于最大宽度的0.4倍、0.5倍、0.6倍、0.7倍、0.8倍、0.9倍或1倍或其间以0.0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28.一种外科植入方法,所述外科植入方法包括:
进入人体内的位置;以及
在所述位置处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其中
所述听力假体是由经皮电感功率传递供电的中耳植入物或耳蜗植入物中的一者,以及
以下至少一项:
进入所述人体内的所述位置的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耳道的内表面的3英寸内切割长度大于1/2英寸的皮肤来执行的;或
所述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并且进入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所述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其中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方法包括制作耳内切口,其中所述耳内切口延伸不超过2英寸,并且其中所述耳内切口是在所述外科方法期间制作的最大切口;
所述方法包括制作耳内切口,其中所述耳内切口是独特切口,使得在手术植入所述可植入部分的动作期间,所述独特切口不长于2英寸;
仅在接受者局部麻醉和镇静下执行手术植入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动作;
其中从开始制作第一切口的时间到能够闭合所述第一切口的时间点,已经经过的时间不超过45分钟;
执行所述外科植入方法,使得在闭合时,所有植入部件都在所述耳道的皮肤表面的2英寸内;
所述听力假体是耳蜗植入物;
通过创建耳道上孔或耳道上孔口来执行进入所述人体内的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
手术植入所述听力假体的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动作包括将所述听力假体的接收器-刺激器至少部分地放置在所述孔或孔口内;
所述假体被植入到接受者的头骨中,使得与平行于在所述头骨被钻孔或挖钻来为所述植入物提供空间的所述位置处的这种平面相比,线圈的纵向轴线/所述线圈延伸所围绕的轴线更靠近垂直于所述头骨的外推表面和/或所述线圈上方的所述皮肤表面的相切平面(包括与之相同)和/或相较于垂直,所述线圈延伸所围绕的所述轴线更靠近平行于所述相切平面延行,这是因为如下事实:所述线圈位于外耳道附近(所述轴线延伸穿过耳道壁;
所述假体包括接收器-刺激器和耳蜗植入物的所述线圈,其中其至少一部分放置在/位于由外科医生为耳蜗植入物建立的所述耳道上孔中,和/或所述接收器-刺激器的至少一部分(或更准确地,其外壳部分)位于使用钻机钻孔的耳道上孔口中;
所述方法包括在乳突骨中钻出圆形钻孔,向下到达经颅隧道,并且所述假体的耳蜗植入物的接收器-刺激器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钻孔中;
所述孔或所述孔口的长度为5mm至15mm,宽度为5mm至15mm并且深度为5mm至20mm、在接受者的所述头骨中形成;
建立的所述耳道上孔的总体积小于或等于标准耳道上孔的体积的90%、85%、80%、75%、70%、65%、60%、55%、50%、45%、40%、35%、30%、25%、20%、19%、18%、17%、16%、15%、14%、13%、12%、11%或10%或其间以1%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
相对于从已经接收了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接受者的耳道向下看的视图,其中所述可植入部分是耳蜗植入物的可植入部分,容纳所述植入物的线圈的外壳部分的最近部分在与所述耳道(外耳)的所述皮肤的最内表面相距距离X10内或等于距离X10,其中X10是2mm、3mm、4mm、5mm、6mm、7mm、8mm、9mm、10mm、11mm、12mm、13mm、14mm或15mm或其间以0.1mm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和/或所述线圈的平面/所述线圈在其上延伸的平面,诸如垂直于所述线圈延伸所围绕的所述纵向轴线的所述平面在所述位置处与所述耳道的所述纵向轴线基本上平行;
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位置处手术植入听力假体的可植入部分,其中进入所述人体内的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耳道的内表面(意指所述皮肤表面)的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内切割长度大于1/2英寸的皮肤来执行的;或(2)所述可植入部分具有超过最大宽度的至少一半的高度,并且进入所述位置的所述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所述耳道的内表面的2英寸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所述切口的长度小于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25英寸、2.5英寸或3英寸或其间以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或
手术植入所述可植入部分的所述动作是通过仅在所述人的所述耳道的内表面的0.25英寸、0.5英寸、0.75英寸、1英寸、1.25英寸、1.5英寸、1.75英寸、2英寸、2.5英寸或2.5英寸或其间以0.01英寸为增量的任何值或值的范围内在骨头中钻孔和/或挖钻来执行的。
CN202180066754.5A 2020-09-30 2021-09-30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Pending CN1163228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85676P 2020-09-30 2020-09-30
US63/085,676 2020-09-30
PCT/IB2021/058997 WO2022070130A1 (en) 2020-09-30 2021-09-30 Advanced surgically implantable technologi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889A true CN116322889A (zh) 2023-06-23

Family

ID=80949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6754.5A Pending CN116322889A (zh) 2020-09-30 2021-09-30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55962A1 (zh)
CN (1) CN116322889A (zh)
WO (1) WO20220701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6168B1 (en) * 1998-05-04 2001-10-23 Epic Biosonics Inc. Means for implanting a device in the canalis cochlearis
US7442164B2 (en) * 2003-07-23 2008-10-28 Med-El Elektro-Medizinische Gerate Gesellschaft M.B.H. Totally implantable hearing prosthesis
WO2009143560A1 (en) * 2008-05-26 2009-12-03 Cochlear Limited Additional coil for an implantable hearing aid device
US9247353B2 (en) * 2012-02-21 2016-01-26 Cochlear Limited Acoustic coupler
US10893937B2 (en) * 2017-04-20 2021-01-19 Cochlear Limited Magnet support of an impl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70130A1 (en) 2022-04-07
US20230355962A1 (en) 2023-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6308B2 (en) Adjustable transcutaneous energy transfer system
US7962226B2 (en) Cochlear endosteal electrode carrier member
AU2009201835B2 (en) Implantable subcutaneous device
US20090306458A1 (en) Direct acoustic cochlear stimulator for round window access
EP2545960A1 (en) Fully-implantable, microphoneless cochlear implant
US20070282416A1 (en) Endosteal electrode
US20210121710A1 (en) Distributed implantable hearing systems
US20190015662A1 (en) Monolithic component for a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WO2021059163A1 (en) Multipole magnet for medical implant system
US10238871B2 (en)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arrangements
US11090484B2 (en) Implantable device migration control
US10744333B2 (en) External and implantable coils for auditory prostheses
US20100010569A1 (en) Mechanical semicircular canal stimulator
US11445312B2 (en) Hybrid electrically- and mechanically-stimulating cochlear implant
CN116322889A (zh) 先进的外科植入技术
CN116547036A (zh) 天线布置
US20220330978A1 (en) Stimulation assembly sheath with signal pathway
US20130041428A1 (en) Upgradeable Cochlear Implant
WO2023170500A1 (en) Implant with magnetic induction antenna
WO2023139450A1 (en) Implantable stimulation arrangement structures
WO2023021357A1 (en) Devices with integrated concave coils
CN116830601A (zh) 抗扭力电连接器
CN116157180A (zh) 具有预成形组件的医用植入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