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2417A -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 Google Patents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2417A
CN116322417A CN202180067193.0A CN202180067193A CN116322417A CN 116322417 A CN116322417 A CN 116322417A CN 202180067193 A CN202180067193 A CN 202180067193A CN 116322417 A CN116322417 A CN 1163224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nds
footwear
attached
strand
art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671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凯文·R·德尔
马丁·E·埃文斯
黄锦辰
卡西迪·R·利维
马修·D·诺德斯特姆
吉列尔莫·拉斐尔
金孝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 Innovate CV USA
Original Assignee
Nike Innovate CV US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 Innovate CV USA filed Critical Nike Innovate CV USA
Publication of CN116322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24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11/00Footwear with arrangements to facilitate putting-on or removing, e.g. with stra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B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FOOTWEAR;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0Uppers; Boot legs; Stiffeners; Other single parts of footwear
    • A43B23/02Uppers; Boot legs
    • A43B23/024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 A43B23/0265Uppers; Boot l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ve form having different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00Shoe lacing fastenings
    • A43C1/04Shoe lacing fastenings with rings or lo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008Combined fastenings, e.g. to accelerate undoing or faste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14Clamp fastenings, e.g. strap fastenings; Clamp-buckle fastenings; Fastenings with toggle levers
    • A43C11/1493Strap fastenings having hook and loop-type fastening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3FOOTWEAR
    • A43CFASTENINGS OR ATTACHMENTS OF FOOTWEAR; LACES IN GENERAL
    • A43C11/00Other fasten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hoes
    • A43C11/16Fastenings secured by wire, bol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包括固定闭合件、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以及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固定闭合件设置在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上,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到附接到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并且包括形成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三端部延伸到可选择性地附接到固定闭合件的第四端部。第二股线围绕第一股线中的相应的第一股线的第一中间部分成环。

Description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PCT国际申请要求于2021年10月7日提交的序列号为17/496,725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美国专利申请根据35U.S.C.§119(e)要求于2020年10月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3/090,114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这些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据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鞋类物品,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背景
本部分提供了关于本公开内容的背景信息,该背景信息不一定是现有技术。
鞋类物品常规上包括鞋面和鞋底结构。鞋面的靠近足部的底部表面的底部部分附接到鞋底结构。鞋底结构总体上包括在鞋外底和鞋底夹层之间延伸的分层布置(layeredarrangement),鞋外底提供耐磨性和与地面表面的附着摩擦力,鞋底夹层设置在鞋外底和鞋面之间以用于为足部提供缓冲。
鞋面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以将足部接纳、固定和支撑在鞋底结构上。在常规的鞋类物品中,鞋面由一个或更多个材料片料(panel)形成,这些材料片料缝合在一起以封闭内部空腔。这里,鞋面的不同部分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以提供期望的特性。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片料可以由透气材料形成以改善通风和舒适性,而其他片料由更耐用的材料形成以提供强度和耐用性。
鞋面可以与鞋带、带或其他紧固件协作,以调节鞋面围绕足部的贴合性。因此,必须在形成鞋面的片料内进行设置,以适应紧固件沿着鞋面的布线。例如,鞋面的片料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孔眼或引导件,用于沿着鞋面给鞋带布线。此外,为了改善贴合性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舒适度,片料必须符合足部的轮廓,并且通常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用于促进通风的特征。
因此,尽管适合于它们的预期目的,但常规的鞋面在将每个片料连结在一起并提供合适的贴合性和舒适性方面需要增加的复杂性。此外,鞋面必须进一步修改以允许结合紧固件和/或调节装置,从而进一步增加制造复杂性。
附图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仅是为了选定构型的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意图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闭合构型示出;
图1B是图1A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2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闭合构型示出;
图2B是图2A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3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另一种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闭合构型示出;
图3B是图3A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4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闭合构型示出;
图4B是图4A的鞋类物品的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5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外侧(lateral side)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包括包裹物(enclosure);
图5B是图5A的鞋类物品的外侧透视图;
图6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外侧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包括包裹物;
图6B是图6A的鞋类物品的外侧透视图;
图7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7B是图7A的鞋类物品的俯视透视图,其中鞋面以中间构型示出;
图7C是图7A的鞋类物品的俯视透视图,其中鞋面以闭合构型示出;
图8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透视图,其中鞋类物品的鞋面以开放构型示出;
图8B是图8A的鞋类物品的外侧透视图;
图8C是图8A的鞋类物品的内侧(medial side)透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张紧装置的示例的透视图;
图10是图10的张紧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11是图10的张紧装置的俯视图,示出了当锁定构件处于锁定位置时的壳体,该壳体的盖被移除以暴露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的锁定构件;
图12是图10的锁定装置的俯视图,示出了当锁定构件处于解锁位置时的壳体,该壳体的盖被移除以暴露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的锁定构件;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张紧装置的分解视图;
图14是图13的张紧装置的透视图;
图15是图13的张紧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张紧装置的内部部件被隐藏以示出张紧装置的壳体的构造;
图16是图13的张紧装置的放大的局部视图,示出了处于锁定位置的张紧装置;
图17是图13的张紧装置的放大的局部视图,示出了处于解锁位置的张紧装置;
图18A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的俯视透视图;以及
图18B是图18B的鞋类物品的内侧透视图。
在整个附图中,对应的参考数字指示对应的部分。
详细描述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示例构型。提供示例构型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阐述了特定的细节,例如特定的部件、装置和方法的示例,以提供对本公开的构型的透彻理解。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特定的细节,示例构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特定的细节和示例构型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性构型的目的,并且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如本文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则单数冠词“一(a)”、“一(an)”和“该(the)”也可以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和“具有(having)”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定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的存在或添加。除非被特别标识为执行的顺序,否则本文描述的方法步骤、过程和操作不应被解释为必须要求它们以所论述或所示出的特定顺序执行。可以采用另外的或可替代的步骤。
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到”、“连接到”、“附接到”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接合、连接、附接或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一个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直接接合到”、“直接连接到”、“直接附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可能不存在介于中间的元件或层。用于描述元件之间关系的其他词语应该以类似的方式解释(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邻近”对“直接邻近”等)。如本文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的所列举项目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和所有组合。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多种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区段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区段与另一个区域、层或区段。术语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数字术语不暗示序列或顺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示。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元件、第一部件、第一区域、第一层或第一区段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第二部件、第二区域、第二层或第二区段,而不偏离示例构型的教导。
在一种构型中,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包括固定闭合件、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以及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固定闭合件设置在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上,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到附接到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并且包括形成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三端部延伸到可选择性地附接到固定闭合件的第四端部。第二股线围绕第一股线中的相应的第一股线的第一中间部分成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一种构型中,可调节闭合件附接到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的第四端部,并且可选择性地附接到固定闭合件。
每个第一股线的第一端部可以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鞋面的咬合线(biteline),并且每个第一股线的第二端部可以在相应的第二位置处附接到鞋面的咬合线。
每个第一股线的中间部分可以包括环。每个第一股线的环可以沿着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
在一种构型中,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可以包括至少五(5)个股线。
鞋面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第三股线的鞋包头(toe cap),每个第三股线从在鞋面的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内侧的第五端部延伸到在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外侧的第六端部。
固定闭合件可以邻近鞋面的咬合线设置。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固定闭合件可以设置在鞋面的外侧上。此外,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彼此附接。
在另一种构型中,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包括(i)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的第一带,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并且每个第一股线包括邻近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的环;以及(ii)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的第二带,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延伸到可选择性地附接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三端部。每个第二股线可以穿过第一股线中的相应的第一股线的环。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以下可选特征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在一种构型中,每个第二股线的第三端部可以附接到闭合件,该闭合件可选择性地附接到鞋面。
每个第一股线的第一端部可以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鞋面的咬合线。第一位置可以位于鞋面的鞋中部区域中。
在一种构型中,每个第一股线可以包括从鞋面的咬合线延伸到环的第一段,以及从鞋面的咬合线延伸到环的第二段。
在一种构型中,多个第一股线可以包括至少五(5)个股线。
多个第三股线可以各自在鞋面的鞋尖部分(toe portion)上延伸。
闭合件可以邻近鞋面的咬合线设置。第二股线的第三端部可以可选择性地附接到闭合件。闭合件可以设置在鞋面的外侧上。
在一种构型中,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可以彼此附接。
鞋类物品可以结合有上述鞋面。
参考附图,本公开包括鞋类物品10-10g的各种示例,鞋类物品10-10g各自包括附接到鞋底结构200的鞋面100-100g。如下面关于每个示例更详细地描述的,每个示例的鞋面100-100g包括附接到鞋面100-100g的第一侧的多个第一股线102,这些第一股线102围绕附接到鞋面100-100g的第二侧的相应第二股线102缠绕或成环,以提供用于将使用者的足部固定到鞋底结构200的可调节包裹物。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可以相对于鞋类物品10-10g的整体几何形状来描述鞋类物品10-10g中的每一个。例如,鞋类物品10-10g中的每一个包括与鞋类10-10g的最前点相关联的前端部12以及对应于鞋类10-10g的最后点的后端部14。鞋类10-10g的纵向轴线AF沿着鞋类10-10g的长度从前端部12延伸到后端部14,并且大致将鞋类10-10g分成内侧16和外侧18。因此,内侧16和外侧18分别对应于鞋类10-10g的相对的两侧并且从前端部12延伸到后端部14。
鞋类物品10-10g可以沿着纵向轴线AF划分成一个或更多个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包括鞋前部区域20、鞋中部区域22和鞋跟区域24。鞋前部区域20可以与脚趾和连接足部的跖骨与趾骨的关节相对应。鞋中部区域22可以与足部的足弓区域相对应,并且鞋跟区域24可以与足部的后部区域(包括跟骨)相对应。鞋喉或鞋背区域26沿着鞋类物品10-10g的顶部穿过鞋中部区域22在内侧16和外侧18之间延伸。鞋类物品10-10g还可以包括围绕鞋面100的基部形成的咬合线28,在咬合线28处鞋面100-100g附接到鞋底结构200。
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鞋面100-100g的每个示例包括多个股线102,多个股线102布置成限定鞋面100-100g的至少一部分。每个股线102沿着鞋面100-100g从第一端部104延伸到第二端部106,其中每个股线102的中间部分108在每个端部104、106之间延伸,可以限定鞋面100-100g的一部分。为了形成鞋面100-100g的各种部件,股线102被布置成一组或更多组平行股线102,其中一组中的每个股线102彼此平行地布线(例如,不重叠或不相交)。在一些示例中,一组或更多组股线102可以协作以限定鞋面100-100g的部件。
参照图1A和图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鞋类物品10的第一示例。在该示例中,鞋面100包括多个股线102,该多个股线102沿着鞋类物品10缠绕以形成设置在鞋前部区域20中的鞋包头110、设置在鞋中部区域22的相对两侧16、18上的固定带112和调节带114、以及围绕鞋跟区域24延伸的踝带(cuff)116。通常,鞋包头110、带112、114和踝带116协作以在鞋面100内限定内部空腔118。内部空腔118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穿着者的足部。在该示例中,鞋包头110、带112、114和踝带116中的每一个可以由一组或更多组股线102形成,其中形成部件110、112、114、116中的每一个的组中的股线102平行布置。
参照图1A,鞋包头110包括股线102的第一组120a和股线102的第二组120b,其中每个组120a、120b跨过鞋前部区域20从内侧16延伸到外侧18。如上面所讨论的,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全部从内侧16到外侧18彼此平行(即,不相交)地布线。同样,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从内侧16到外侧18彼此平行地布线。这里,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相对于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成倾斜角度布置,以在鞋前部区域20上形成网状结构。例如,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可以基本上垂直于纵向轴线A10在横向方向(lateral direction)上延伸跨过鞋前部区域,使得每个股线102的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与前端部12的距离相同,而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以倾斜角度从内侧16上的第一端部104延伸,该内侧16上的第一端部104比外侧18上的第二端部106离前端部12更远。可替代地,股线的两组120a、120b可以相对于纵向轴线A10成倾斜角度延伸。
在所示的示例中,股线102的第一组120a和股线102的第二组120b以分层布置来布置,使得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在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上延伸。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和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可以被编织(weave),使得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交替地在第二组120b的后续股线102的上方和下方布线,且使得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交替地在第一组120a的后续股线102的上方和下方布线。
在一些示例中,鞋包头110的股线102可以彼此系住以使股线102的展开最小化。例如,第一组120a的股线102可以在股线102彼此重叠的位置处系到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上。附加地或可替代地,每个组120a、120b内的股线102可以系到同一组120a、120b内的相邻股线102上。在所示的示例中,系绳122形成为弹性体网状物122,每层120a、120b的股线102的部分嵌入该弹性体网状物内。在其他示例中,系绳122可以是股线102之间的粘合点。
继续参照图1A和图1B,鞋面100的固定带112包括沿着鞋面100的内侧16缠绕的多个股线102。如所示,固定带112的每个股线102沿着第一段124a从内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到鞋背区域26,然后沿着第二段124b从鞋背区域26返回到内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二端部106。因此,固定带112的每个股线102在鞋背区域26中折回或转回到自身,以在鞋背区域26中形成环126。如所示,固定带112的多个股线102协作以提供沿鞋背区域26顺序地布置的多个环126。虽然固定带112的环126固有地通过将股线102折叠在自身上而形成,但在其他示例中,环126可以由与股线102不同的材料独立地形成,并且可以在鞋背区域26中附接到股线102。例如,柔性或刚性索环可以附接在每个股线的第一段124a和第二段124b之间。
在所示的示例中,固定带112的每个股线102包括第一端部104和第二端部106,第一端部104附接在鞋中部区域22中沿着咬合线28的第一相应位置处,第二端部106沿着在鞋中部区域22中沿着咬合线28的第二相应位置附接。这里,第一端部104比第二端部106更靠近前端部12,使得每个股线102的第一段124a和第二段124b沿着鞋面100的内侧16相对于彼此成倾斜角度延伸。换句话说,每个股线102的第一段可以以第一角度从咬合线28延伸到鞋背区域26中的环126,而相应股线102的第二段以第二角度(横向于(transverse to)第一角度)从咬合线28延伸到鞋背区域26中的环126。这种构型为环126提供了沿着鞋背区域26的纵向稳定性,由此当固定带112的每个股线102置于张力下时,每个环126的纵向移动受到每个股线102的向前延伸段124a和向后延伸段124b的限制。
继续参照图1A和图1B,鞋面100的调节带114以与固定带112类似的方式构造,并且包括沿着鞋面100的外侧18延伸的多个股线102。如所示,调节带114的每个股线102沿着第一段124c从外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到鞋背区域26。这里,调节带114的每个股线102的中间部分108布线穿过由固定带112形成的环126中的相应一个环,然后沿着第二段124d返回到自由悬挂的第二端部106。因此,不同于固定带112(其中每个股线102的两个端部104、106是固定的),调节带114的第二端部106可相对于鞋面100移动。
如所示,鞋面100包括用于选择性地将调节带114的第二端部106固定到鞋面100的闭合件127、128。固定闭合件127作为固定元件沿着鞋面100的外侧18设置在鞋中部区域22中,而可调节闭合件128附接到调节带114的自由悬挂的第二端部106。可调节闭合件128可以形成为整体构件,使得调节带114的每个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连接到可调节闭合件128,以便集体附接到固定闭合件127和与固定闭合件127脱离。因此,调节带114的自由端部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到鞋面100,并且更具体地,使用可调节闭合件128固定到固定闭合件127。在一个示例中,固定闭合件127和可调节闭合件128被实施为协作的钩环元件。然而,在其他示例中,闭合件127、128可以包括磁性元件、按扣、按钮或其他类型的闭合件。
在所示的示例中,调节带114的每个股线102包括第一端部104,第一端部104附接在鞋中部区域22中沿着咬合线28的第一相应位置处,而固定闭合件127设置成在第一端部104后面的位置处邻近咬合线28。因此,当可调节闭合件128附接到固定闭合件127时,每个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将从相应的第一端部104向后偏移,使得每个股线102的第一段124c和第二段124d沿着鞋面100的外侧18相对于彼此成倾斜角度延伸。换句话说,每个股线102的第一段124c可以以第一角度从咬合线28延伸到鞋背区域26中的环126,而相应股线102的第二段124d以横向于第一角度的第二角度从固定闭合件127延伸到鞋背区域26中的环126中的相应一个环。与固定带112一样,这种构型为调节带114提供了沿着鞋面100的外侧18的纵向稳定性,由此当调节带114的每个股线102置于张力下时,每个股线102的纵向移动受到股线102的向前延伸段124c和向后延伸段124d的限制。
继续参考图1A和图1B,鞋面100还可以包括围绕鞋跟区域24延伸以封闭鞋面100的内部空腔118的后部部分的鞋领或踝带116。如图1B中最佳示出的,踝带116包括多个股线102,每个股线102围绕后端部14从鞋面100的内侧16上的第一端部104平行地延伸且延伸到鞋面100的外侧18上的第二端部106。在一些示例中,每个股线102的端部104、106可以附接在鞋类物品10的咬合线28处。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端部104、106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系到带112、114的股线102中的一个。
与鞋包头110一样,带112、114和踝带116的股线102可以彼此系住以使相对移动最小化。例如,鞋面100可以包括弹性体网状物130,该弹性体网状物130在鞋中部区域22中沿着内侧16和外侧18中的每一个并且围绕鞋跟区域24延伸。如所示,网状物130可以封装第一段124a、124c的至少下部部分(即,邻近咬合线28在带112、114的第一端部104和环126之间)。弹性体网状物130还封装形成踝带116的股线102。
特别参考图2A和图2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a,并且该鞋类物品10a包括鞋面100a和附接到鞋面100a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a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在图2A和图2B的示例中,上面关于鞋面100讨论的弹性体系绳122和网状物区域130已经被刺绣系绳122a和刺绣网状物区域130a所取代。如所示,每个系绳122a沿着波状路径从内侧16跨过鞋包头110连续延伸到外侧18。每个系绳122a可以刺绣穿过第一组120a和第二组120b的股线102中的相邻股线,以形成每个组120a、120b中的股线102的簇(cluster)132a、132b。在一些区域中,系绳122a可以刺绣穿过两个组120a、120b,使得第一组120a的簇132a被系到第二组120b的簇132b。
继续参照图2A和图2B,鞋面100a的网状物区域130a也形成为刺绣结构。沿着内侧16和外侧18中的每一个,网状物区域130a包括多个波状指形物(undulated finger)134,该波状指形物从咬合线28延伸到邻近鞋背区域26的相应末端端部136。如所示,每个指形物134沿着两个或更多个股线102的第一段124a、124c延伸,由此第一段124a、124c中的相邻的第一段沿着每个指形物134的长度集簇。网状物区域130a还可以围绕踝带116a延伸,以将踝带116a的股线102彼此系住,从而围绕鞋面100的后端部14形成基本上封闭的踝带116a。
特别参考图3A和图3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b,并且该鞋类物品10b包括鞋面100b和附接到鞋面100b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b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在图3A和图3B所示的鞋类物品10b的示例中,鞋面100b包括在鞋背区域26上延伸的前带112a、114a和后带112b、114b,从而为鞋面100b提供沿着鞋背区域26的区域性收紧。这里,鞋面100b包括前固定带112a,该前固定带112a具有多个股线102,该多个股线102从咬合线28处的相应第一端部104平行地延伸到鞋背区域26,并返回到咬合线28处的相应第二端部106,类似于上述固定带112的股线102。因此,前固定带112a沿着鞋背区域26的下部部分形成第一多个环126。同样地,鞋面100b包括后固定带112b,该后固定带112b具有多个股线102,该多个股线102从咬合线28延伸到鞋背区域26,并在沿着内侧16的第二位置处回到咬合线28。在所示的示例中,形成前固定带112a的股线102的第一端部104比形成后固定带112b的股线102的第一端部104定位得更靠近前端部12。类似地,形成前固定带112a的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比形成后固定带112a的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定位得更靠近前端部12。结果是,后固定带112b的环126位于前固定带112a的环126的后面。在一些情况下,前固定带112a的第二段124b可以与后固定带112b的第一段124b重叠,使得形成前固定带112a的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位于形成后固定带112b的股线102的第一端部104的后面。
在鞋面100b的外侧18上,前调节带114a的股线102从在鞋类10b的鞋前部区域20中附接在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并布线穿过前固定带112a的环126。同样地,后调节带114b的股线102从在鞋类10b的鞋中部区域22中附接在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并布线穿过后固定带112b的环126。前调节带114a和后调节带114b中的每一个包括附接到带114a、114b的第二端部106的相应的可调节闭合件128a、128b。如所示,鞋面100b还包括在鞋面100的外侧18上沿着咬合线28延伸的固定闭合件127a。虽然固定闭合件127a沿外侧18设置为整体且连续的固定闭合件127a,但固定闭合件127a可包括与前调节带114a和后调节带114b的单独的可调节闭合件128a、128b相对应的区段(fragment)。
如图所示,与股线102相比,鞋面100b可以包括由片料或片材材料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部分。例如,鞋面100b的踝带116b可以由织物、泡沫、合成材料或皮革材料的一个或更多个片料形成,类似于常规的鞋面。这里,股线102的部分(例如端部104、106)可以与片料集成或附接到片料。
特别参考图4A和图4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c,并且该鞋类物品10c包括鞋面100c和附接到鞋面100c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c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示例中,鞋面100c设置有内衬底(inner sock)或包裹物138。如所示,包裹物138包括封闭鞋面100c的内部空腔118的针织织物层。这里,包裹物138用作鞋面100c的主包裹物,而鞋面100c还包括固定带112c和调节带114c,该调节带用于调节包裹物138围绕足部的贴合性。因此,与其中鞋前部区域20由鞋包头110的股线封闭并且鞋跟区域24由踝带116的股线102封闭的先前示例不同,在本示例中,包裹物138的材料封闭鞋前部区域20和鞋跟区域24。
特别参考图5A和图5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d,并且该鞋类物品10d包括鞋面100d和附接到鞋面100d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d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在图5A和图5B所示的示例中,鞋面100d设置有内衬底或包裹物138d。如所示,包裹物138d包括封闭鞋面100d的内部空腔118的针织织物层。这里,包裹物138d用作鞋面100d的主包裹物,而鞋面100d还包括固定带112d和调节带114d,该调节带用于调节包裹物138d围绕足部的贴合性。
在所示的示例中,固定带112d和调节带114d基本上类似于上面关于图1A和图1B讨论的带112、114而形成。因此,鞋面100d的固定带112d包括沿着鞋面100d的内侧16缠绕的多个股线102,并且调节带114d包括沿着鞋面100d的外侧18缠绕的多个股线102。类似于图1A和图1B的带112、114,图5A和图5B的带112d、114d的股线102包括从股线102的端部104、106延伸到股线102的环126的相应段124a-124d。然而,在本示例中,固定带112d的第一段124a中的相邻的第一段和第二段124b中的相邻的第二段通过各自的第一弹性体网状物144a和第二弹性体网状物144b彼此连接。类似地,调节带114d的第三段124c中的相邻的第三段通过第三弹性体网状物144c彼此附接。
网状物144a-144c与带112d、114d的段124a-124c协作,以形成沿带112d、114d的部分延伸的整体带状物146a-146c。特别地,第一网状物144a沿着第一段124a从内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48a延伸到邻近固定带112d的环126的第二端部150a。同样,第二网状物144b沿着第二段124b从内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48b延伸到邻近固定带112d的环126的第二端部150b。因此,如所示,由固定带112d的股线102形成的各个环126在第一网状物144a和第二网状物144b之间彼此断开。
参照图5B,在调节带114d上,第三网状物144c沿着第一段124c从外侧18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48c延伸到邻近调节带的环126的第二端部150c。与包括沿着第一段124a和第二段124b延伸的网状物144a、144b的固定带112d相比,调节带114d仅包括沿着第一段124c延伸的第三网状物144c。因此,调节带114d的第二段124d彼此独立,使得第二段124d可以穿过固定带112d的环126中的相应环,以使鞋面100d在收紧状态和松开状态之间移动。
如所示,鞋面100d包括固定闭合件127和可调节闭合件128,用于选择性地将调节带114d的第二端部106固定到鞋面100d。固定闭合件127作为固定元件沿着鞋面100d的外侧18设置在鞋中部区域22中,而可调节闭合件128附接到调节带114d的自由悬挂的第二端部106。可调节闭合件128可以形成为整体构件,使得调节带114d的每个股线102的第二端部106连接到可调节闭合件128,以便集体附接到固定闭合件127和与固定闭合件127脱离。因此,调节带114d的自由端部可以选择性地固定到鞋面100d,并且更具体地,使用可调节闭合件128固定到固定闭合件127。
特别参考图6A和图6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e,并且该鞋类物品10e包括鞋面100e和附接到鞋面100e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e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如图6A和图6B所示,鞋面100e包括设置在鞋面100e的相对两侧16、18上的一对固定带112e,并且每个固定带112e具有与前面讨论的固定带112d基本上相似的构型。也就是说,每个固定带112e包括多个股线102,该多个股线102从在第一位置处附接到咬合线28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到在第二位置处附接到咬合线28的第二端部106。固定带112e的股线102折叠在彼此上以形成第一段124a和第二段124b以及多个环126。如上面所讨论的,每个固定带112e的相邻第一段124a通过沿着第一段124a从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48a延伸到邻近环126的第二端部150a的第一网状物144a中的相应的第一网状物彼此附接。同样,每个固定带112e的相邻第二段124b通过沿着第二段124b从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48b延伸到邻近环126的第二端部150b的第二网状物144b中的相应的第二网状物彼此附接。因此,带112e的环126彼此断开,并且沿着鞋背区域26的相对侧布置。
鞋面100e的调节带114e包括多个股线102,每个股线102从附接到第一可调节闭合件128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到附接到第二可调节闭合件128的第二端部。如所示,每个股线102包括从第一端部104延伸的第一端部段124f(即,附接到可调节闭合件128中的一个)、从第二端部106延伸的第二端部段124g(即,附接到可调节闭合件128中的另一个)以及连接第一端部段124f和第二端部段124g并在固定带112e的对应的环126之间延伸的中间段124h。例如,如图6A和图6B所示,每个股线102从在内侧16上(图6B)附接到第一调节元件128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并跨过鞋背区域26延伸到外侧18上(图6A)的固定带112e的一个环126,从而形成第一端部段124f。然后,每个股线102从外侧固定带112e上的环126向后跨过鞋背区域26延伸到内侧16上的固定带112e的对应的环126,以形成中间段124h。从内侧固定带112e开始,股线102跨过鞋背区域26延伸到在外侧18上附接到第二可调节闭合件128的第二端部106。
在使用中,当调节带114e处于紧固构型时,第一端部段124f和第二端部段124g彼此重叠,如图6A和图6B所示。这里,附接到第一端部段124f的可调节闭合件128在鞋跟区域24中选择性地附接到内侧16上的固定闭合件127,并且附接到第二端部段124g的可调节闭合件128在鞋跟区域24中选择性地附接到外侧18上的固定闭合件127。为了松开鞋面100e,可调节闭合件128中的一个或两个可以与固定闭合件127脱离,使得股线102可以被拉动穿过固定带112e的环126,以增加跨过鞋背区域26的中间段124h的有效长度(即,环126之间的距离)。相反,可以通过朝向咬合线28和/或后端部14拉动可调节紧固件128中的一个或两个来收紧鞋面100e,以减小中间段124h的有效长度。
特别参考图7A-图7C,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f,并且该鞋类物品10f包括鞋面100f和附接到鞋面100f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f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图7A-图7C的鞋类物品10f被构造成基本上与上面描述的并在图6A和图6B中示出的鞋类物品10e相同。例如,鞋类物品10f包括设置在鞋面100f的相对的两侧上的一对固定带112f,以及调节带114f,该调节带114f包括在股线102f的第一端部104处的第一可调节闭合件128和在股线102f的第二端部106处的第二可调节闭合件128,该第一可调节闭合件和第二可调节闭合件被构造成附接到设置在鞋面100f的相对的两侧上的固定闭合件127。然而,在该示例中,带112f、114f的股线102f成对提供。例如,固定带112f的股线102f被布置成各自形成一个环126f的相应对,而调节带114f的股线102f被布置成布线穿过每个环126f的相应对。因此,股线102f被构造成在每个环126f处提供冗余。
在使用中,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带114-114f的位置来围绕穿着者的足部选择性地调节鞋面100-100f的尺寸和/或贴合性。特别地,可以通过将可调节闭合件128-128b与固定闭合件127、127a脱离使得调节带114-114f的股线102可以被拉动穿过固定带112-112f的环126、126f以调节鞋面100-100f围绕足部的尺寸来围绕足部调节鞋面100-100f的贴合性。通过用股线102形成鞋面100-100f,鞋面100-100f的重量被最小化。此外,形成单独的股线102的鞋面100-100f的元件允许每个元件在逐个股线(strand-by-strand)的基础上符合足部的外部。
特别参考图8A-图8C,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g,并且该鞋类物品10g包括鞋面100g和附接到鞋面100g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g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鞋类物品10g还包括张紧系统300和张紧装置400,张紧系统300和张紧装置400各自集成到鞋面100g和鞋底结构200g中的至少一个中。张紧系统300包括沿着鞋面100g布线的线缆302,该线缆302被构造成管理鞋面100g的张力。鞋面100g、张紧系统300和张紧装置400协作以使鞋类物品10g在松弛状态和收紧状态之间移动。特别地,线缆302可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以使鞋类物品10g移动到收紧状态,并且可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以使鞋类物品10g移动到松开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鞋底结构200g和鞋面100g协作以提供通道和引导件,用于将线缆302的部分布线穿过张紧装置400。张紧装置400被构造成在收紧状态下选择性地移动和固定线缆302。
在该示例中,鞋类物品10g的鞋面100g包括设置在鞋前部区域20中的第一对交织调节带(interweaved adjustment strap)114g和设置在鞋中部区域22中的第二对交织调节带114g。因此,鞋面100g被构造成用于围绕足部进行区域性张紧。调节带114g被构造成基本上类似于上面讨论的调节带,并且每个调节带包括多个平行股线102,多个平行股线102从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延伸到附接到可调节闭合件152的第二端部106。每个带114g包括多个环126,多个环126形成于股线102的第二段124b折叠在每个股线102的第一段124a上的位置。如所示,在每对调节带114g中,一个调节带114g的股线102布线穿过由另一个调节带114g的段124a、124b形成的环126。因此,通过将一个带114g的股线102拉动穿过另一个带114g的环126从而减小第一段124a的有效长度(即,从第一端部104到环126的距离)来调节鞋面100g的贴合性。
与其中附接到调节带114-114e的第二端部106的可调节闭合件128被构造成手动联接到固定闭合件127的之前的示例不同,调节带114g的第二端部附接到线缆引导件152,该线缆引导件152被构造成在其中滑动地接纳线缆302。通常,线缆引导件152被构造成将沿着线缆302的长度施加的张力转换成定向力,以将调节带114g的端部106拉向咬合线28,从而收紧鞋面100g。线缆引导件152包括刚性材料并形成弧形引导表面,线缆302可以沿着该弧形引导表面滑动。
参照图8A-图8C,张紧系统300包括沿着鞋面100g的线缆引导件152布线的线缆302,以使鞋类10g在收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移动。张紧系统300可包括用于管理线缆302中的松弛度的一个或更多个护套310。如下面所讨论,当鞋面100g处于收紧状态时,护套310将线缆302保持在抵靠鞋面100g的缩回状态。
线缆302可以是高度润滑的和/或可以由具有低弹性模量和高拉伸强度的一种或更多种纤维形成。例如,纤维可以包括具有高强度重量比和低弹性的高模量聚乙烯纤维。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线缆302可以由模制的单丝聚合物和/或具有或不具有其他润滑涂层的编织钢形成。在一些示例中,线缆302包括编织在一起的材料的多个股线。
线缆302包括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与鞋面100g的线缆引导件152和张紧装置400协作,以使鞋类物品10在收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移动。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可以统称为调节元件312、314。调节元件312、314可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以使鞋类物品10移动到收紧状态,并且可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以允许鞋类物品10转变到松弛状态。在一些示例中,施加到控制元件314的收紧力FT通过张紧装置400传递到张紧元件312的至少一部分,以使张紧元件312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
如图8B和图8C所示,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可以描述为包括外侧股线316、320和内侧股线318、322。更具体地,张紧元件312包括内侧张紧股线316和外侧张紧股线318,并且控制元件314还包括内侧控制股线320和外侧控制股线322。在所示的示例中,张紧元件312的内侧张紧股线316通过张紧装置400连接到控制元件314的内侧控制股线320。类似地,张紧元件312的外侧张紧股线318通过张紧装置400连接到控制元件314的外侧控制股线322。因此,可以通过移动控制元件314的内侧控制股线320和外侧控制股线322中的相应一个来调节张紧元件312的内侧张紧股线316和外侧张紧股线318的位置。
现在参照图8B和图8C,示出了张紧元件312沿着内侧16和外侧18中的每一个的布线。如图8B和图8C中最佳所示,张紧元件312可以描述为包括外侧张紧股线318和内侧张紧股线316。通常,内侧张紧股线316在内侧16上从张紧装置400延伸,并在鞋面100g的内侧16上布线穿过调节带114g的端部106上的线缆引导件152。相反,外侧张紧股线318在外侧18上从张紧装置400延伸,并在鞋面100g的外侧18上布线穿过调节带114g的端部106上的线缆引导件152。
如图8B所示,在鞋类物品10的内侧16上,内侧张紧股线316包括由张紧装置400接纳的第一端部324和在鞋前部区域20中在内侧16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二端部326。这里,内侧张紧股线316从鞋外底200g中的张紧装置400布线到鞋面。内侧张紧股线316的第一段从鞋中部区域22中的咬合线28延伸到在鞋中部区域22中在内侧16上附接在调节带114g中的一个调节带的端部106处的线缆引导件152中的第一线缆引导件。然后,内侧张紧股线316布线穿过在内侧16上固定在咬合线28处的线缆引导件152,然后穿过在鞋前部区域20中在内侧16上附接在调节带114g中的一个调节带的端部106处的线缆引导件152中的另一个线缆引导件。然后,内侧张紧股线316从内侧鞋前部调节带114g上的线缆引导件152延伸到附接到鞋前部区域20中的咬合线28的第二端部326。
如图8C所示,在鞋类物品10的外侧18上,外侧张紧股线318包括由张紧装置400接纳的第一端部328和在鞋前部区域20中在外侧18上的咬合线28处的第二端部330。这里,外侧张紧股线318从鞋底结构200g中的张紧装置400布线到鞋面100g。外侧张紧股线318的第一段从鞋中部区域22中的咬合线28延伸到在鞋中部区域22中在外侧18上附接在调节带114g中的一个调节带的端部106处的线缆引导件152中的第一线缆引导件。然后,外侧张紧股线318布线穿过在外侧18上固定在咬合线28处的线缆引导件152,并且然后穿过在鞋前部区域20中在外侧18上附接在调节带114g中的一个调节带的端部106处的线缆引导件152中的另一个线缆引导。然后,外侧张紧股线318从外侧鞋前部调节带114g上的线缆引导件152延伸到在鞋前部区域20中附接到咬合线28的第二端部326。
如上所述并在图8A和图8B中示出,控制元件314的内侧控制股线320通过张紧装置400连接到张紧元件312的内侧张紧股线316,并且沿着鞋面100g从张紧装置400处的第一端部332延伸到第二端部334。特别地,控制元件314的内侧控制股线320从张紧装置400布线到咬合线28,然后沿着鞋面100g的侧面延伸到鞋背区域26。
同样,如图8A和图8C所示,控制元件314的外侧控制股线322通过张紧装置400连接到张紧元件312的外侧张紧股线318,并沿着鞋面100g从张紧装置400处的第一端部336延伸到第二端部338。控制元件314的外侧控制股线322从张紧装置400布线到咬合线28,然后沿着鞋面100g的外侧18延伸到鞋背区域26。
参照图8A,外侧控制股线322的第二端部334可以在鞋背区域26处邻近鞋面100g的踝部开口连接到内侧控制股线320的第二端部338,使得外侧控制股线322和内侧控制股线320在鞋面100g的鞋背区域26上形成连续的环。在其他示例中,外侧控制股线322和内侧控制股线320的第二端部334、338可以通过中间连接元件(未示出)彼此间接连接。
围绕鞋面100g延伸的控制元件314的一部分可以封闭在一个或更多个护套310内。每个护套310可以由一种材料和/或编织物形成,当控制元件314通过收紧力FT在远离鞋面100g的方向上移动时(即,当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时),该材料和/或编织物允许护套310和控制元件314从松弛状态移动到拉伸或伸展状态。如图8A所示,当收紧力FT被移除时,护套310的材料和/或编织物自动使护套310收缩到松弛状态并适应控制元件314在其中的集束(bunching)。如所示,控制元件314布线穿过护套310并围绕鞋面100g的鞋背区域26。在所示的示例中,控制元件314和/或护套310的连接的第二端部334、338可以形成收紧握持部340,该收紧握持部340构造成允许使用者施加收紧力FT以将控制元件314拉离鞋面100g,从而使控制元件314和张紧元件312中的每一个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这里,收紧握持部340由护套310限定。
通过沿着鞋面100g的两侧16、18调节张紧元件312,鞋面100g可在松弛状态和收紧状态之间移动。如所示,通过将收紧力FT施加到控制元件314,张紧系统300的线缆302可以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例如,使用者可以通过将收紧握持部340和护套310拉离鞋面100g而将收紧力FT施加到控制元件314,从而使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这里,收紧力FT施加到控制元件320、322中的每一个并通过张紧装置400传递到张紧股线316、318中的相应的张紧股线。收紧力FT沿收紧方向拉动张紧股线316、318,以将附接到调节带114g的端部106的线缆引导件152拉向咬合线28。当调节带114g的端部106被拉向咬合线28时,调节带114g中的每一个的股线102被拉动通过每对中的调节带114g中的另一个调节带的环126,以缩短第一段124g的有效长度,这导致调节带114g围绕鞋面100g的包裹物138d收紧。
锁定装置或张紧装置400可以设置在鞋底结构200g的腔内,并且可以偏置到锁定状态以限制调节元件312、314在它们各自的松开方向DL上的移动。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各自从相反的方向接近并穿过张紧装置400的壳体402。在一些构型中,当处于锁定状态时,张紧装置400允许调节元件312、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
张紧装置400的释放绳404可操作以使锁定装置400在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之间移动,使得线缆302可以选择性地沿收紧方向DT和松开方向DL移动。释放绳404从张紧装置400处的第一端部406布线到附接到鞋面100g的后端部处的释放握持部410的第二端部408。如前所述,释放绳404通过鞋底结构200中的释放绳通道从凹部124布线到鞋面100g。在所示的示例中,释放绳通道延伸穿过鞋跟区域24,使得释放绳404沿着鞋面100g的后端部14向上布线。
参照图9-图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张紧装置400包括壳体402和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402内并由紧固到壳体402的盖414封闭的锁定构件或锁构件412。图10提供了图9的张紧装置400的分解视图,示出了锁定构件412和从壳体402移除的盖414。壳体402限定在第一端部416和第二端部418之间延伸的长度。壳体402包括基部部分420,基部部分420具有线缆接纳表面422和安装表面424,安装表面424设置在基部部分420的与线缆接纳表面422相对的一侧上,并与鞋面100g的外表面相对。盖414与基部部分420的线缆接纳表面422相对,以在盖414与基部部分420的线缆接纳表面422之间限定锁定构件腔426,锁定构件腔426被构造成接纳张紧系统300的一部分和锁定构件412。在一些构型中,锁定构件腔426由朝向彼此会聚的第一接合表面428和第二接合表面430(图11和图12)界定,使得锁定构件腔426与朝向壳体402的第二端部418逐渐变细的楔形构型相关联。因此,第一接合表面428和第二接合表面430包括壳体402的对应侧壁,该侧壁朝向彼此会聚并在盖414和基部部分420的线缆接纳表面422之间延伸,以限定锁定构件腔426。
如上所述,张紧系统300的线缆302可以包括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张紧元件312和控制元件314通过锁定元件315彼此连接,锁定元件315延伸穿过锁定构件腔426并且包括沿着第一接合表面428延伸的第一部分和沿着第二接合表面430延伸的第二部分。张紧元件312从在第一端部416附近穿过壳体402的相对侧壁形成的对应的槽432(图11和图12)中退出。控制元件314从在第二端部418附近穿过壳体402的相对侧壁形成的对应的槽432(图11和图12)中退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构件412包括第一锁定表面434和第二锁定表面436,当锁定构件412设置在壳体402的锁定构件腔426内时,第一锁定表面434与壳体402的第一接合表面428相对,并且第二锁定表面436与壳体402的第二接合表面430相对。在一些示例中,第一锁定表面434和第二锁定表面436朝向彼此会聚。附加地或可替代地,第一锁定表面434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接合表面428,并且第二锁定表面436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第二接合表面430。在所示的示例中,锁定表面434、436包括突出部或齿,每个突出部或齿具有成角度的表面,以允许张紧系统300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即,当收紧力FT施加到控制元件314时),同时通过当锁定构件412处于锁定状态时沿松开方向DL夹紧锁定元件315来限制张紧系统300的移动。偏置构件438(例如,弹簧)可以包括附接到壳体402的第二端部418的第一端部440和附接到锁定构件412的第一端部444的第二端部442,以将锁定构件412附接到壳体40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构件412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402内,并且可在与张紧装置400的锁定状态相关联的锁定位置(图11)和与张紧装置400的解锁状态相关联的解锁位置(图12)之间移动。在一些示例中,释放机构404(例如,释放绳404)将锁定构件412从锁定位置(图11)移动到解锁位置(图12)。锁定构件412可包括突片部分446,突片部分446从锁定构件412的与第一端部444相对的端部延伸。在一种构型中,释放绳404的第一端部406附接到锁定构件412的突片部分446。突片部分446可以包括一对保持特征或凹部448,该对保持特征或凹部448形成在第一锁定表面434和第二锁定表面436中的对应的锁定表面中,并且选择性地接纳与壳体402相关联的一个或更多个保持特征450,以将张紧装置400保持在解锁状态。与壳体402相关联的保持特征450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402的相对侧上的第一保持特征450和第二保持特征450,由此保持特征450通过对应的偏置构件452朝向腔426向内偏置并朝向彼此向内偏置。保持特征450可以是与壳体402一体地形成的突出部,使得保持特征450充当可在缩回状态(图11)和伸展状态(图12)之间移动的活动铰链。
图11提供了图9的张紧装置400的俯视图,其中盖414被移除,以示出在处于锁定位置时设置在壳体402的腔426内的锁定构件412。在一些示例中,锁定构件412被偏置到锁定位置。例如,图11示出了偏置构件438,该偏置构件438将偏置力FB(以方向DB表示)施加在锁定构件412上以将锁定构件412的第一端部444推向壳体402的第二端部418,从而将锁定构件412偏置到锁定位置。当处于锁定位置时,锁定构件412通过在锁定表面434、436和接合表面428、430之间夹紧张紧系统300的锁定元件315来限制张紧系统300相对于壳体402的移动。因此,锁定构件412的锁定位置限制张紧系统300沿松开方向DL的移动。在所示的示例中,锁定构件412允许张紧系统300在收紧力FT被施加到收紧握持部430时移动,因为由于锁定构件412的大致楔形形状而使该方向导致张紧系统300将力施加在锁定构件412上,从而将锁定构件412移动到解锁状态。一旦由于偏置构件438施加在锁定构件412上的力而释放施加到收紧握持部340的力,锁定构件412就自动返回到锁定状态。
图12提供了图9的张紧装置400的俯视图,其中盖414被移除,以示出在处于解锁位置时设置在壳体402的腔426内的锁定构件412。在一些示例中,附接到锁定构件412的突片部分446的释放绳404将释放力FR施加在锁定构件412上,以使锁定构件412相对于壳体402远离第一接合表面428和第二接合表面430移动。这里,释放力FR足以克服偏置构件438的偏置力FB以允许锁定构件412相对于壳体402移动,从而释放在锁定表面434、436和接合表面428、430之间的张紧系统300的锁定元件315上的夹紧力。在一些示例中,当由释放绳404施加的释放力FR被释放时,偏置力FB导致锁定构件412转变回到锁定位置。当施加足够或预定大小的释放力FR以相对于图12的视图将释放绳404拉离鞋面100g时,释放绳404可以施加释放力FR
当处于解锁位置时,通过允许张紧系统300的锁定元件315在锁定表面434、436和接合表面428、430之间自由移动,锁定构件412允许张紧系统300相对于壳体402移动。当力FT、FL被施加到控制元件314和张紧元件312中的相应元件时,锁定构件412的解锁位置允许张紧系统300在收紧方向DT和松开方向DL两者上移动。
在一些示例中,施加到释放绳404的足够大小和/或持续时间的释放力FR导致释放绳404将释放力FR(图12)沿与偏置力FB(图1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施加在锁定构件412上,使得锁定构件412相对于壳体402远离接合表面428、430并朝向壳体402的第一端部416移动。当释放力FR使锁定构件412远离壳体402的第一接合表面428和第二接合表面430移动预定距离时,壳体402的保持特征45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接合锁定构件412的保持特征448。这里,一旦释放力FR被释放,锁定构件412的保持特征448和壳体402的至少一个保持特征450之间的接合就将锁定构件412保持在解锁位置。在锁定构件412移动预定距离且释放力FR不再施加之后,偏置构件438的偏置力FB和由一对偏置构件452施加在保持特征450上的力将锁定构件412的保持特征448锁定成与壳体402的保持特征450接合。
在某些情况下,与第一大小相关联的释放力FR可以施加到释放绳404,以使锁定构件412远离接合表面428、430移动小于预定距离的距离,使得保持特征448、450不接合。在这些情况下,当希望在松开方向DL或收紧方向DT上移动张紧系统300(例如,通过将收紧力FT施加到收紧握持部340)以调节内部空腔118围绕足部的贴合性时,与第一大小相关联的释放力FR可以被保持。一旦实现了内部空腔118围绕足部的期望贴合性,释放力FR可以被释放以使锁定构件412转变回到锁定位置,从而限制张紧系统300在松开方向DL上的移动并且可以保持期望的贴合性。应当注意,即使当锁定构件412处于锁定位置时,张紧系统300也可以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因此,一旦释放力FR被释放并且实现了期望的贴合性,锁定构件412就通过锁定张紧系统300相对于壳体402的位置而自动保持期望的贴合性。
在其他情况下,与大于第一大小的第二大小相关联的释放力FR可以施加到释放绳404,以使锁定构件412远离接合表面428、430移动预定距离,从而使对应的保持特征448、450接合。通过为保持特征450提供与锁定构件412相对的锥形边缘以便当释放绳404被拉动预定距离时允许锁定构件412克服由偏置构件452施加在保持特征450上的偏置力FB而更容易地移动保持特征450,促进了保持特征448、450的接合。在这些情况下,当释放力FR被释放时,对应的保持特征448、450之间的接合将锁定构件412保持在解锁位置。
当收紧力FT被施加到控制元件314时,锁定构件412返回到锁定位置。即,当力施加到内侧控制股线320和外侧控制股线322时,这些控制股线320、322置于张力下,当控制股线320、322穿过保持特征450的一部分时,该张力进而经由保持特征450对偏置构件452施加力。在这样做时,保持特征450压缩偏置构件452,并且因此导致保持特征450远离彼此移动并且脱离锁定构件412的保持特征448,从而允许偏置构件438将锁定构件412返回到锁定位置。
在使用中,鞋类物品10g可以使用张紧系统300和张紧装置400在松弛状态和收紧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在鞋类10g最初设置在松弛状态的情况下,张紧元件312的张紧股线316、318的有效长度(即,从第一端部324、328到第二端部326、330的长度)将被最大化,使得张紧元件312和调节带114g在鞋面100g周围处于松弛状态,而控制元件314的控制股线320、322的有效长度(即,从第一端部332、336到第二端部334、338的长度)被最小化。因此,使用者的足部可以插入鞋类10g的内部空腔118中,其中鞋面100g的材料允许鞋面100g拉伸以在其中容纳足部。
当使用者的足部插入鞋面100g的内部空腔118内时,张紧系统300可由使用者移动到收紧状态,以将鞋类10g固定到足部。如上所述,通过将收紧力FT施加到控制元件314的收紧握持部340,张紧系统300移动到收紧状态,从而使控制元件314沿收紧方向DT移动。当控制元件314沿收紧方向DT移动时,线缆302被拉动穿过张紧装置的壳体402,从而使张紧元件312的张紧股线316、318的有效长度减小。因此,调节带114g的端部上的线缆引导件152被拉向咬合线28,以收紧鞋面100g。
如上所述,当张紧元件312沿收紧方向DT移动时,内侧张紧股线316和外侧张紧股线318将张紧力FT分配到调节带114g的自由端部106,以将调节带114g拉紧在鞋喉上。同时,当张紧系统300移动到收紧状态时,控制元件314的有效长度可以增加。然而,通过护套310的弹性,控制元件314保持在抵靠鞋面100g的拉紧位置,当护套310收缩时,通过允许控制元件314“集束”在护套306内,护套310适应控制元件314的增加的有效长度。
当使用者希望从足部移除鞋类物品10g时,张紧系统300可以移动到松开状态,以允许鞋面100g在足部周围松弛。最初,如上文所讨论的,张紧装置400必须通过施加足够的释放力FR以克服偏置构件438的偏置力FB来移动到解锁状态。一旦张紧装置400移动到解锁状态,就可以通过将鞋类物品10从使用者的足部拉离而沿松开方向DL拉动线缆302穿过张紧装置的壳体402,这固有地导致鞋面扩展并增加张紧元件312的张紧股线316、318的有效长度。
参照图13-图17,示出了手动张紧装置400a的另一个示例,其中张紧装置400a被实施为旋转机构。图13提供了张紧装置400a的分解视图,示出了限定腔454的壳体402a,腔454被构造成可旋转地接纳线轴456、第一棘爪458和第二棘爪460。张紧装置400a可以包括紧固到壳体402a的盖462,以防止当盖462紧固到壳体402a时接近腔454,并且允许当盖462从壳体402a移除时接近腔454。一个或更多个紧固件464可以延伸穿过盖462,并与壳体402a中的螺纹孔466紧固,以将盖462固定到壳体402a。
壳体402a限定多个保持器槽468,每个保持器槽468被构造成接纳和支撑相应的线缆保持器470,线缆调节元件通过该线缆保持器470被布线到壳体402a的腔454中。壳体402a可以支撑多个线缆保持器470,使得调节元件312、314的端部各自延伸穿过线缆保持器470中的相应一个。
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壳体402a还可以包括设置在腔454内的保持壁472。保持壁472被构造成与第一棘爪458协作。保持壁472还可以包括构造成接纳一个或更多个触觉圆顶(tactile dome)476的触觉槽474。下面参考图15-图17更详细地描述,第一棘爪458可以接合触觉圆顶476以提供咔嗒声或其他声音,该声音指示线轴456已经相对于壳体402a改变了位置和/或张紧装置400a已经从锁定状态转变到了解锁状态。
图15提供了壳体402a的俯视图,示出了设置在壳体402a的相对侧上的一对安装凸缘478、480。安装凸缘478、480可以搁置在鞋底结构200g的凹部124的内表面上,以将张紧装置400a安装在鞋底结构200g内。可替代地,凸缘478、480可以附接到鞋面100g的斯创贝尔(strobel,中底布)。斯创贝尔可以是形成鞋类10的足下部分的任何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至少设置在鞋底结构200g和内部空腔118之间。在一些示例中,结合剂(例如粘合剂和/或环氧树脂)可以施加到安装凸缘478、480的接触表面和/或鞋底结构200g的凹部124的内表面,用于将壳体402a附接在凹部124内。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安装凸缘478、480可以限定穿过其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安装孔口482,并且该安装孔口被构造成接纳用于将壳体402a安装到鞋底结构200g的紧固件(未示出)。
图15示出了壳体402a,其中棘爪458、460、调节元件312、314和张紧装置400a的其他部件被移除以暴露穿过壳体402a形成的长形通道484。如下面更详细地讨论的,长形通道484与第一棘爪458的附接点对准,并允许释放绳404穿过壳体402a的下方并向上穿过由安装凸缘480限定的进给槽486。安装凸缘480还限定靠近进给槽486的切口区域477,以为释放绳404(和/或围合释放绳404的导管)从壳体402a延伸提供更多的间隙。安装凸缘478、480可以围绕壳体402a的周边限定唇缘,使得壳体402a与凹部124或斯创贝尔的安装表面间隔开,从而允许释放绳404布线在壳体402a与凹部124或斯创贝尔的安装表面之间。因此,释放绳404可以在长形通道484和进给槽486之间在壳体402a的下方自由延伸。在一些示例中,进给槽486具有弯曲的边缘,以防止释放绳404被壳体402a卡住或限制。
现在参考图14,线轴456被支撑在壳体402a的腔454内,并且可以相对于壳体402a旋转。在一些示例中,当调节元件312、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时,线轴456相对于壳体402a在第一方向DS1上旋转,并且当调节元件312、314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时,线轴456相对于壳体402a在相反的第二方向DS2上旋转。线轴456包括构造成收集张紧元件312的部分的第一通道或环形凹槽488和构造成收集控制元件314的部分的第二通道或环形凹槽490。线轴456可以包括穿过分隔通道488、490的分隔壁形成的一个或更多个锚定槽492,用于固定调节元件312、314中的每一个相对于线轴456的旋转位置。
张紧装置400a还包括棘轮机构494,该棘轮机构494与线轴456相关联,并且具有围绕棘轮机构494的轴线周向定位并从棘轮机构494径向向内突出的多个齿49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棘轮机构494一体地形成在线轴456的内周壁上,使得多个齿496从通道488、490径向向内突出。在其他示例中,棘轮机构494被支撑以用于与线轴456共同旋转。
第一棘爪458设置在壳体402a的腔454内,并被构造成与棘轮机构494协作,以选择性地防止和允许线轴456的旋转,并因此选择性地防止和允许调节元件312、314的移动。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棘爪458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齿498,该一个或更多个齿498被构造成选择性地且啮合地接合棘轮机构494的多个齿49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棘爪458包括第一棘爪轴500,该第一棘爪轴500被构造成将第一棘爪458支撑在壳体402a内,以允许第一棘爪458围绕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相对于壳体402a旋转。
第一棘爪弹簧502可以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棘爪轴500和设置在壳体402a的腔454内的保持壁472,以在第一方向DFP1上绕棘爪旋转轴线AFP偏置第一棘爪458。当线轴456被腔454接纳时,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可以基本上平行于线轴456的旋转轴线。因此,第一棘爪弹簧502可以与保持壁472和第一棘爪516相互作用以施加偏置力,该偏置力使得第一棘爪458在第一方向DFP1上绕棘爪旋转轴线AFP枢转并且与棘轮机构494的多个齿496接合,从而使张紧装置400a在锁定状态下操作,以限制调节元件312、314在松开方向DL上的移动。
图16和图17各自示出了张紧装置400a的第一棘爪458的俯视图。第一棘爪458限定构造成支撑第一棘爪弹簧502的第一接纳表面504。第一棘爪轴500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接纳表面504的方向上从第一接纳表面504突出。第一棘爪轴500可以与第一棘爪458一体地形成。第一棘爪458还限定构造成支撑第二棘爪弹簧516的第二接纳表面506。孔508穿过第二接纳表面506形成,并且构造成接纳第二棘爪轴514。锚定杆510可以在基本上平行于第一棘爪轴500的方向上远离接纳表面504、506突出。锚定杆510可以限定孔512以提供用于将释放绳404的第一端部406附接到锚定杆510的附接位置。锚定杆510可以与第一棘爪458一体地形成。
参照图14,第二棘爪轴514可旋转地将第二棘爪460附接到第一棘爪458以允许第二棘爪460围绕第二棘爪旋转轴线ASP相对于第一棘爪458和壳体402a两者旋转。第二棘爪旋转轴线ASP可以与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以及线轴456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平行地延伸。在一些示例中,第二棘爪460与第二棘爪弹簧516相关联,第二棘爪弹簧516构造成当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以允许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旋转时将第二棘爪460偏置成接合与线轴456的内周相关联的控制表面518。
图14提供了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张紧装置400a的透视图,其中第一棘爪458的第一棘爪齿498接合棘轮机构494的齿496以选择性地限制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的旋转,从而限制调节元件312、314在它们各自的松开方向DL上的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多个齿496倾斜以便当第一棘爪458的齿49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接合时允许线轴456在第一方向DS1上旋转,从而响应于收紧力FT被施加到收紧握持部340而允许张紧元件312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以及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
当线轴456在第一方向DS1上旋转时,控制元件314随着线轴456在第一方向DS1上旋转而从线轴456的第二通道490松开,而同时线轴456的第一通道488缩回张紧元件312。因此,调节元件312、314在它们各自的收紧方向DT上的移动使控制元件314的有效长度增加,而同时使张紧元件312的有效长度减少,从而将鞋面100g移动到收紧状态,以用于闭合使用者的足部周围的内部空腔118。这里,在第一棘爪458(例如,第一棘爪齿498)和棘轮机构494的齿496之间的每次连续接合期间,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递增地移动,从而递增地增加施加到张紧元件312的内侧张紧股线316和外侧张紧股线318的张力,以随着鞋面100g移动到收紧状态而收紧内部空腔118围绕足部的贴合性。更具体地说,因为张紧元件312的外侧张紧股线318和内侧张紧股线316中的每一个都连接到线轴456的第一通道488并设置在该线轴456的第一通道488内,因此张紧股线316、318中的每一个都将由线轴456以相同的速率缠绕和退绕,从而提供鞋面100g围绕足部的基本上均匀的紧密度。
在一些示例中,释放绳404可操作地连接到第一棘爪458的锚定杆510,以当预定释放力FR被施加到释放绳404时选择性地将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当第二棘爪460与控制表面518接合时,第二棘爪460可操作以控制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的旋转速度,使得调节元件312、314在沿第二方向DS2的旋转期间从线轴456的第一通道488和第二通道490中的相应通道收集(例如缠绕)或释放(例如退绕)时不会变得缠结。在一些构型中,第二棘爪460包括两个凸轮表面,当第一棘爪458保持与齿496脱离时(即,当张紧装置400a可在解锁状态下操作时),该两个凸轮表面保持与两个控制表面518中的相应的控制表面接合。每个控制表面518可以轴向设置在棘轮机构494的相对侧上,使得齿496设置在控制表面518之间并从控制表面518径向向内突出。
参照图16,当张紧装置400a处于锁定状态时,第一棘爪458被偏置成与棘轮机构494的多个齿496接合。这里,第一棘爪458在第一方向DFP1上绕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枢转和旋转,使得第一棘爪458的齿49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接合。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棘爪458包括触觉突起520,触觉突起520被构造成与触觉圆顶476接合,以在第一棘爪458和齿496之间的每次连续接合期间提供指示线轴456中的位置的增量变化的“咔嗒”声。
参照图17,释放绳404的第一端部406附接到第一棘爪458的锚定杆510,以允许释放绳404在预定释放力FR被施加到释放绳404时选择性地使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例如,使用者可以抓住释放绳404的释放握持部410并施加预定力FR以使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这里,预定力FR克服第一棘爪弹簧502的偏置力以允许第一棘爪458在第二方向DFP2上绕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旋转。此外,触觉突起520可以与触觉圆顶476接合,以在预定力FR将第一棘爪458移动到脱离与齿496的接合时提供“咔嗒”声,以将张紧装置400a转变到解锁状态。
图17示出了当预定力FR被施加到释放绳404时响应于释放绳404选择性地使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而处于解锁状态的张紧装置400a。当张紧装置400a处于解锁状态(其中第一棘爪458与棘轮机构494的齿496脱离)时,线轴456被允许在第二方向DS2上旋转,以允许张紧元件312在松开力FL施加到张紧元件312时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在一些示例中,当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旋转时,线轴456的第一通道488收集张紧元件312,而线轴456的第二通道490同时释放控制元件314。因此,控制元件314在松开方向DL上的移动允许张紧元件312的有效长度增加,以允许张紧股线316、318松弛,从而促进鞋面100g从收紧状态到松开状态的转变,使得足部可以从内部空腔118移出。
参考回图13,张紧装置400a的盖462和壳体402a可各自包括毂522,毂522被构造成支撑第一棘爪458的第一棘爪轴500。盖462还可各自包括长形通道524,该长形通道524与壳体402a的长形通道484协作,以当第一棘爪458在第一方向DFP1或第二方向DFP2上绕第一棘爪旋转轴线AFP枢转时允许第一棘爪458的锚定杆510相对于壳体402a和盖462自由旋转。
在使用中,鞋类物品10可以使用张紧系统300在收紧状态和松弛状态之间选择性地移动。当鞋类10最初设置在松弛状态时,张紧元件312的有效长度将被最大化,使得第一线缆围绕鞋面100g处于松弛状态,而当控制元件314缠绕在张紧装置400a的线轴456上时,控制元件314的有效长度被最小化。因此,使用者的足部可以插入鞋类10的内部空腔118中,其中鞋面100g的材料允许鞋面100g拉伸以容纳足部。
当使用者的足部插入鞋面100g的内部空腔118内时,张紧系统300可以由使用者移动到收紧状态,以将鞋类10固定到足部。如上所述,通过将收紧力FT施加到收紧握持部340,张紧系统300移动到张紧状态,从而使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当控制元件314在收紧方向DT上移动时,线轴456在第一方向DS1上旋转并且控制元件314从第二通道490退绕。同时,张紧元件312缠绕在第一通道488内,从而导致张紧元件312在张紧装置400a内缩回。因此,张紧元件312在鞋面100g周围的有效长度被最小化,以将鞋面100g移动到围绕足部的收紧状态。
在张紧系统300移动到收紧状态之前、期间或之后,当施加到释放绳404的释放力FR被第一棘爪弹簧502克服时,第一棘爪弹簧502的偏置力可以将第一棘爪458移动到锁定位置。当张紧装置400a处于锁定状态时,线轴456的齿496与第一棘爪458的齿498接合,以防止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即松开方向DL)上旋转。因此,只要张紧装置400a保持在锁定位置,张紧装置400a就将张紧系统300保持在收紧状态。
当使用者希望从足部移除鞋类物品10时,张紧系统300可以移动到松开状态,以允许鞋面100g在足部周围松弛。首先,张紧装置400a必须通过施加足够的释放力FR以克服第一棘爪弹簧502的偏置力而移动到解锁状态。当释放力FR克服偏置力时,第一棘爪458的齿498将与线轴456的齿496脱离,从而允许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旋转。
松开力FL可以由使用者施加到张紧元件312以使第一线缆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从而使张紧元件312的有效长度最大化,以允许鞋面100g松弛。在所示的示例中,松开力FL可以通过沿向下方向拉动鞋面100g的前端部12而间接地施加到张紧元件312,由此内部空腔118被强制打开以移出足部。可替代地,张紧元件312可以设置有一个或更多个松开握持部(未示出)以允许使用者将松开力FT直接施加到张紧元件312。
当张紧元件312在松开方向DL上移动时,线轴456在第二方向DS2上旋转并且张紧元件312从第一通道488退绕。当张紧元件312退绕时,张紧元件312的有效长度增加并且张紧股线316、318松弛,从而允许调节带114g围绕鞋面100g松弛。同时,控制元件314缠绕在第二通道490内,从而导致控制元件314在张紧装置400a内缩回。因此,控制元件314的有效长度被最小化。
特别参考图18A和图18B,提供了一种鞋类物品10h,并且该鞋类物品10h包括鞋面100h和附接到鞋面100h的鞋底结构200。鉴于与鞋类物品10相关联的部件的结构和功能相对于鞋类物品10h基本上相似,在下文和附图中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的部件,同时使用包含字母扩展部的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那些已经被修改的部件。
在图18A和图18B的示例中,鞋面100h包括包裹物138h,包裹物138h具有多个部件,该多个部件协作以限定内部空腔118。例如,鞋面100h包括在鞋中部区域22中在内部空腔118的相对侧上的一对鞋腰片料(quarter panel)160。鞋舌或鞋喉162延伸跨过鞋面100g的顶部,并限定在鞋腰片料208之间从踝部开口延伸到鞋前部区域20的鞋背区域26。如图18A和图18B所示,鞋面100h包括布线在鞋腰片料160之间且沿着鞋喉162的长度的鞋带164。鞋带164可以被收紧和系紧,以调节鞋面100h围绕足部的贴合性。
鞋面100g包括沿内侧16顺序地布置的第一多个股线102和沿外侧18顺序地布置的第二多个股线102。每个股线从附接在咬合线28处的第一端部104和附接在咬合线28处的第二端部106延伸,第二端部106比第一端部104更靠近后端部14。因此,每个股线102形成第一段124a和第二段124b,该第二段124b折叠在第一段124a上以形成邻近鞋喉162设置的环126。股线102的每个系列形成沿着鞋喉162的长度布置的环126的对应系列。因此,环126的第一系列沿着鞋喉162的内侧16布置,并且环126的第二系列沿着鞋喉162的外侧18布置。
继续参考图9A和图9B,鞋面100h可包括被构造成将鞋带164连接到股线102的一个或更多个带扣166。在所示的示例中,鞋面100h包括沿着鞋喉162的每个侧布置的多个带扣166、166a。每个带扣166、166a包括设置在带扣166的第一端部处的一个或更多个孔168。股线102中的对应股线布线穿过孔168以将带扣166固定到鞋面100h。所示的带扣166、166a的示例各自包括三个孔168。每个带扣166的相对端部包括用于接纳鞋带164的孔眼170。因此,每个带扣166、166a被构造成将鞋带164的一部分固定到沿着包裹物138h的侧16、18布置的股线102的对应组。
尽管上面描述的鞋类物品10-10h的示例是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但是鞋类物品10-10h的特征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修改。例如,固定带112-112f可以设置在内侧16或外侧18上,而对应的调节带114-114g可以设置在内侧16或外侧18中的另一个上。另外,可以改变带112-112f、114-114g中的每一个中的股线102的数量。在一些示例中,带112-112f、114-114g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股线102。在一些示例中,带112-112f、114-114g可以包括平行地布线的至少五(5)个股线102。在其它示例中,带112-112f、114-114g包括平行地布线的至少十(10)个股线102。
下面的条款提供了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和上述鞋类物品的示例。
条款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一带,所述第一带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并且每个第一股线包括邻近所述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的环;以及第二带,所述第二带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延伸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三端部,所述第二股线中的每一个穿过所述第一股线中的相应一个的所述环。
条款2.根据条款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二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三端部附接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鞋面的闭合件。
条款3.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部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咬合线。
条款4.根据条款3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鞋面的鞋中部区域中。
条款5.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鞋面的咬合线延伸到所述环的第一段,以及从所述鞋面的所述咬合线延伸到所述环的第二段。
条款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股线包括至少五(5)个股线。
条款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还包括多个第三股线,每个第三股线在所述鞋面的鞋尖部分上延伸。
条款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邻近所述鞋面的咬合线设置的闭合件,所述第二股线的所述第三端部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闭合件。
条款9.根据条款8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所述外侧上。
条款10.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彼此附接。
条款1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所述鞋面包括:固定闭合件,所述固定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上;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到附接到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并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以及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三端部延伸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固定闭合件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二股线围绕所述第一股线中的相应的第一股线的所述第一中间部分成环。
条款12.根据条款11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附接到所述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可调节闭合件,所述可调节闭合件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固定闭合件。
条款13.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部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咬合线,并且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部在相应的第二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咬合线。
条款14.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环。
条款15.根据条款14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环沿着所述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
条款16.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包括至少五(5)个股线。
条款17.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鞋包头,所述鞋包头包括多个第三股线,每个第三股线从在所述鞋面的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所述内侧的第五端部延伸到在所述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所述外侧的第六端部。
条款18.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鞋面,其中,所述固定闭合件邻近所述鞋面的咬合线设置。
条款19.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固定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所述外侧上。
条款20.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彼此附接。
条款21.一种鞋类物品,包括根据前述条款中任一项所述的鞋面。
前述描述已经被提供以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该前述描述不意图是详尽无遗的或限制本公开。特定构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一般不限于该特定构型,而是在适用的情况下是可互换的,并且可以在所选择的构型中使用,即使未被明确示出或描述。特定构型的单独的元件或特征还可以以许多方式变化。这样的变化不被视为脱离本公开,并且所有的这样的修改意图被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所述鞋面包括:
第一带,所述第一带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并且每个第一股线包括邻近所述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的环;以及
第二带,所述第二带具有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延伸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三端部,所述第二股线中的每一个穿过所述第一股线中的相应一个的所述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二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三端部附接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鞋面的闭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部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咬合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鞋面的鞋中部区域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包括从所述鞋面的咬合线延伸到所述环的第一段,以及从所述鞋面的所述咬合线延伸到所述环的第二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第一股线包括至少五(5)个股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还包括多个第三股线,每个第三股线在所述鞋面的鞋尖部分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邻近所述鞋面的咬合线设置的闭合件,所述第二股线的所述第三端部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闭合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所述外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彼此附接。
11.一种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所述鞋面包括:
固定闭合件,所述固定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内侧和外侧中的一个上;
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每个第一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一端部延伸到附接到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部,并且包括形成在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间部分;以及
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每个第二股线从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内侧和所述外侧中的所述一个的第三端部延伸到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固定闭合件的第四端部,所述第二股线围绕所述第一股线中的相应的第一股线的所述第一中间部分成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附接到所述多个平行的第二股线的所述第四端部的可调节闭合件,所述可调节闭合件能够选择性地附接到所述固定闭合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一端部在相应的第一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咬合线,并且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部在相应的第二位置处附接到所述鞋面的所述咬合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中间部分包括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环沿着所述鞋面的鞋背区域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多个平行的第一股线包括至少五(5)个股。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还包括鞋包头,所述鞋包头包括多个第三股线,每个第三股线从在所述鞋面的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所述内侧的第五端部延伸到在所述鞋前部区域中附接到所述外侧的第六端部。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固定闭合件邻近所述鞋面的咬合线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固定闭合件设置在所述鞋面的所述外侧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面,其中,所述第一股线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彼此附接。
CN202180067193.0A 2020-10-09 2021-10-08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Pending CN1163224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063090114P 2020-10-09 2020-10-09
US63/090,114 2020-10-09
US17/496,725 2021-10-07
US17/496,725 US20220110416A1 (en) 2020-10-09 2021-10-07 Upper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PCT/US2021/054270 WO2022076886A1 (en) 2020-10-09 2021-10-08 Upper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2417A true CN116322417A (zh) 2023-06-23

Family

ID=8107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67193.0A Pending CN116322417A (zh) 2020-10-09 2021-10-08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10416A1 (zh)
EP (1) EP4225097A1 (zh)
CN (1) CN116322417A (zh)
WO (1) WO202207688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40903A (en) * 1924-07-28 1925-06-09 Santoyo Frank Shoe
US2045736A (en) * 1935-08-14 1936-06-30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Manufacture of shoes
US2112884A (en) * 1935-11-05 1938-04-05 United Shoe Machinery Corp Manufacture of shoes
US2161472A (en) * 1938-12-30 1939-06-06 Hurwit Sol Woven shoe
USD300781S (en) * 1986-03-04 1989-04-25 The United States Shoe Corporation Sandal
US7204042B2 (en) * 2004-06-28 2007-04-17 Nike, Inc. Integrated woven upper region and lacing system
US7293371B2 (en) * 2004-09-22 2007-11-13 Nike, Inc. Woven shoe with integral lace loops
US7540097B2 (en) * 2005-06-20 2009-06-02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n upper with a matrix layer
US8037621B2 (en) * 2007-09-13 2011-10-1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luding a woven strap system
US20100037486A1 (en) * 2008-08-12 2010-02-18 Luisa Verheijen Modular Shoe Apparatus
US8051585B2 (en) * 2008-11-06 2011-11-0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trips
US9707119B2 (en) * 2010-06-21 2017-07-18 Under Armour, Inc. Foot support article
US8631589B2 (en) * 2010-07-30 2014-01-21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floating tensile strands
US11026473B2 (en) * 2011-05-19 2021-06-08 Under Armour, Inc. Foot support article
US9295304B2 (en) * 2011-12-21 2016-03-29 Nike, Inc. Articles of footwear
US8448474B1 (en) * 2012-02-20 2013-05-28 Nike, Inc. Article of footwear incorporating a knitted component with a tongue
US9596904B2 (en) * 2012-03-27 2017-03-21 Nike, Inc. Strap systems for articles of footwear and other foot-receiving devices
JP6359025B2 (ja) * 2012-11-09 2018-07-18 ファースト グル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コード構造体を有する履物物品
US9237779B2 (en) * 2013-02-13 2016-01-19 Nike, Inc. Shoe upper having multiple unwelded flex zones
US9788608B2 (en) * 2013-02-13 2017-10-17 Nike, Inc. Shoe upper having multiple weld zones
USD814169S1 (en) * 2016-02-15 2018-04-03 Nike, Inc. Shoe upper
EP3257985A1 (en) * 2016-06-06 2017-12-20 Fuerst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of a cord structure
US10758010B2 (en) * 2017-04-17 2020-09-01 Nike, Inc. Increased access footwear
US10863797B2 (en) * 2018-04-13 2020-12-15 Nike, Inc. Footwear fastening system
US20220061455A1 (en) * 2020-08-26 2022-03-03 Robert Obier Interlocking Modular Footwea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25097A1 (en) 2023-08-16
US20220110416A1 (en) 2022-04-14
WO2022076886A1 (en) 2022-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30229B2 (en) Dynamic lacing system
US11382390B2 (en) Zonal dynamic lacing system
US11678723B2 (en) Dynamic lacing system with feedback mechanism
US20200138145A1 (en) Zonal dynamic lacing system
US20210093046A1 (en) Zonal dynamic lacing system
CN115697127A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张紧系统
CN116322417A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面
CA3220720A1 (en) Pedal with adjustment dial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