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1340A -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1340A
CN116321340A CN202310250027.5A CN202310250027A CN116321340A CN 116321340 A CN116321340 A CN 116321340A CN 202310250027 A CN202310250027 A CN 202310250027A CN 116321340 A CN116321340 A CN 116321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ard
selecting
record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002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志强
杨厚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NGTAI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NGTA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NGTAI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NGTAI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00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13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13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5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by manual user intera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据切换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包括:S1、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S2、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S3、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S4、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地理位置坐标的带宽、时延评估模型,带宽和时延是直接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两大要素,根据这两个数据的评估,更能契合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切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移动消费领域,如手机,很早之前就已经支持双卡双待,并且能够根据某些场景自动切换sim卡用于数据业务。但是这类设备有一个缺点,因为不需要严格保障设备的通信功能,一般此类设备都只包含有一个modem调制解调器。当双卡运营商网络都有覆盖信号时,能够根据信号强度等判定条件,做自动切换;但是,当某张卡如果处于无信号覆盖区域时,此时尽管数据业务在另外的sim卡,但是那张无信号的卡因为要周期性搜网,且持续可能几秒钟,在搜网的过程中就会导致另外的卡数据业务中断。对于个人消费者有时可能感觉不到,或者很少经历这种场景,不会太关注。
对于行业类终端,不能容忍上述的数据中断情况,因为经常有一些实时的任务,比如语音对讲等业务在进行,延迟或者漏收数据可能引起严重问题。因此,行业类终端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配备两个modem调制解调器,以至于某张卡即使掉网在搜过程中,另外的modem照样工作,不影响数据业务。
尽管如此,业界针对双网设备考虑的数据切换一般都是针对信号强度、信噪比等物理因素。而由于行业类终端,比如机场、码头、企业园区、小区物业等,其工作场所相对固定,所以完全有可能针对这些限定区域的场景,设计出更符合用户实际使用需求的通信策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修正现有的双网设备数据切换主要是基于信号强度、信噪比等物理因素考虑的方案,基于带宽和时延的参数评估切换策略更能贴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并且传统的切换策略是基于系统固化的算法和策略,而本发明提供了可供用户配置的策略菜单,能够根据特定场景灵活切换,基于此提供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所述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
S2、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
S3、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S4、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移动终端使用区域设定多个采样点坐标进行点位布局并在后台服务器定义数据库表结构;
S12、分别在设定的采样点测试移动终端的每张SIM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并成数据记录;
S13、将生产的数据记录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将其插入数据库表中;
S14、对所有设定的采样点重复步骤S12和S13构成带有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的基础数据库。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11中的采样点之间按50M间距进行布局。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从数据库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与当前点位置坐标计算距离ri,公式为: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31
S32、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小的距离ri对应的3条记录判断距离ri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步骤S4,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
S33、从对应的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ti的差并判断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步骤S4,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
S34、根据3条记录中带宽和时延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点的双卡两组数据,分别对应b[0]、d[0]和b[1]、d[1];
S35、根据步骤S1中定义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若用户配置为带宽有限,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S42、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所述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包括
构建设定模块,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
显示模块,用于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
计算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记录更新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构建设定模块中还包括
设定采样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使用区域设定多个采样点坐标进行点位布局并在后台服务器定义数据库表结构;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分别在设定的采样点测试移动终端的每张SIM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并成数据记录;
数据插入单元,用于将生产的数据记录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将其插入数据库表中;
基础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对所有设定的采样点重复数据记录单元和数据插入单元构成带有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的基础数据库。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设定采样单元中的采样点之间按50M间距进行布局。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计算评估模块中还包括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与当前点位置坐标计算距离ri,公式为: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51
距离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小的距离ri对应的3条记录判断距离ri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时间差计算单元;
时间差计算单元,用于从对应的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ti的差并判断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
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3条记录中带宽和时延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点的双卡两组数据,分别对应b[0]、d[0]和b[1]、d[1];
选卡单元,用于根据构建设定模块中定义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若用户配置为带宽优先,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记录更新模块中还包括
记录上报单元,用于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删除插入单元,用于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基于地理位置坐标的带宽、时延评估模型,带宽和时延是直接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两大要素,根据这两个数据的评估,更能契合用户需求。并且,这些策略做成UI界面供用户配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场景选择不同配置,更加灵活。比如对于实时语音对讲的场景,因为带宽需求不大,但需要语音尽量实时,这是可以选择低时延配置;而对于大数据包下载任务,此时不需要追求实时,但希望是大带宽,这时可以选择带宽优先配置。所有数据模型存储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为所有同类设备共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网移动设备通过两种基站网络接入后台业务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双网移动设备与后台业务服务器的组网架构,如图1所示,移动设备可以通过公网基站网络接入后端的服务器,也可以通过专网基站网络接入。采用哪个网络接入主要是评估这两个网络的带宽和时延,并且这些数据是依托于地理位置坐标,即不同位置点的表现是不一样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移动设备先进行多个位置的采点测试,这些位置点可以先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一个基本的分布。位置点间的距离不用太密集也不能太松散,根据基站信号覆盖情况而定,一般是间隔几十米。
将移动设备拿到对应的位置点,记录同后台服务器通信的带宽、时延,当前时间点,所使用的sim卡编号,以及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每个位置点及sim卡编号对应一条记录信息。因为有两张sim卡,所以每个位置点有两条记录,分别是卡1和卡2对应的通信带宽和时延。数据记录的存储结构示例,如表1所示。
所有位置坐标点采样结束后,就形成一张大表。此表用于后续的查询计算,并且会被不断更新。
后续实际使用过程中,按照如下流程来判断移动设备应该选择卡1还是卡2来进行数据业务。
当准备进行数据业务时,首先获取移动设备的当前位置,即经纬度坐标。根据此坐标,查找表记录中与之最近的n个位置坐标。两张sim卡,即卡1和卡2需要分别找出n个坐标。假设n个位置点对应的带宽用向量表示为{b1,b2,...,bn},n个位置点对应的时延用向量表示为{d1,d2,...,dn},n个位置点离当前位置的距离用向量表示为{r1,r2,...,rn}。卡1对应一组向量,卡2也对应一组向量,把双卡的数据结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2行n列的矩阵。
如下为双卡对应n个位置点的带宽和时延表示: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81
其中bi[0]为卡1对应位置i处的带宽,bi[1]为卡2对应位置i处的带宽,大写的B[0]和B[1]表示向量,对应卡1和卡2在n个位置点的带宽。同理di[0]为卡1对应位置i处的时延,di[1]为卡2对应位置i处的时延,大写的D[0]和D[1]表示向量,对应卡1和卡2在n个位置点的时延。
因为在某一段时间内,网络底层协议和后端的网关等设备基本保持不变,没有较大规模或版本的升级,在某一区域范围内,接入网络的设备数量和物理环境也相对稳定。如此,就可以确定带宽b和时延d基本只和距离变量r存在关系,这个关系可以用基本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来,但比较复杂,这里暂且用函数f(r)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基于如上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得出当前位置带宽的一个参考值。此参考值同历史记录n个位置坐标点的带宽都有关系,只是不同点的权值分配不一样。其参考值模型可描述如下: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91
其中公式中的1/(n-1)是做归一化处理。
同理,当前位置的时延同历史记录n个位置坐标点的时延的参考值模型描述如下: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92
上面公式,可以将权值系数专门定义一个列向量R。为方便书写,写成行向量的转置形式,如下: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093
则当前位置点的带宽b和时延d都可用向量的点积来表示。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01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02
因为是双卡,卡1和卡2可以分别计算出当前位置点对应的带宽和时延。卡1的带宽和时延为b[0]和d[0],卡2的带宽和时延为b[1]和d[1]。
定义三种策略:带宽优先、时延优先、带宽与时延综合考虑,来确定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这三种策略可以让用户自行选择或配置。
如果是带宽优先,则比较b[0]和b[1],选择较大者对应的卡接入网络。
如果是时延优先,则比较d[0]和d[1],选择较小者对应的卡接入网络。
如果是综合带宽和时延,则比较两者的商:b[0]/d[0]和b[1]/d[1],选择结果较大者对应的卡接入网络。
根据上面得出的结果,选择对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并实时统计当前业务的带宽和时延,这些新的数据构成新的一条记录。在已有数据表中找出最旧的数据记录删除,同时将新的数据插入记录表。
基于地理位置坐标的带宽、时延评估模型,带宽和时延是直接对用户体验产生影响的两大要素,根据这两个数据的评估,更能契合用户需求。并且,这些策略做成UI界面供用户配置,用户可根据自己的场景选择不同配置,更加灵活。比如对于实时语音对讲的场景,因为带宽需求不大,但需要语音尽量实时,这是可以选择低时延配置;而对于大数据包下载任务,此时不需要追求实时,但希望是大带宽,这时可以选择带宽优先配置。所有数据模型存储于后台服务器数据库中,为所有同类设备共享。
表1对应卡号和位置坐标下的带宽、时延记录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11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其详述如下:
采点测试
在设备使用区域内,确定好采点坐标,每个点按照50米左右的间距进行布局。
后台服务器定义好数据库表结构,如表1所示。
到实际采样位置点,测试移动设备和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两张sim卡分别测试,对应两条记录。
移动设备将测试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后台,在后台服务器上,将数据记录插入表中。
1.5对所有位置点重复步骤1.3和1.4,最终形成一张大表,表中的记录按照测试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
2.确定策略
2.1在使用终端上提供三种策略:带宽优先、时延优先、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做成UI配置界面,让用户自行选择。
3.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3.1从后台服务器中获取最新记录信息。
3.2从记录信息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xi,yi),根据当前点的位置坐标(x,y),计算距离ri,参考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21
3.3在3.2的计算结果中,选取最小的ri对应的3条记录。ri需要满足小于门限值(定义为rL,因为距离太远,比如超过基站覆盖范围,则参考记录没有意义),如果不能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不进行下面计算流程,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如果两张卡都无效,可默认选择卡1。跳转到步骤4。如果能满足,继续3.4步骤。
3.4从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当前时间t和ti的差,即t-ti,需要满足小于门限值(定义为tL,太旧的数据视为无效)。如果不能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不进行下面计算流程,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如果两张卡都无效,可默认选择卡1。跳转到步骤4。如果能满足,继续3.5步骤。
3.5从3条记录中获取带宽和时延,两张卡对应两组数据,用矩阵表示如下: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22
3.6前面技术方案中,提到带宽b和时延d跟距离r的关系f(r),这个数学模型比较复杂,我们这里简单地视为f(r)=r,至少模型方向上是符合的。定义一个列向量R如下: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31
3.7计算带宽b和时延d
根据技术方案中的公式,代入n=3,f(r)=r则可得到: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32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33
双卡有两组数据,对应是b[0]、d[0]和b[1]、d[1]。
3.8根据步骤2确定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分三种策略情况。
如果用户配置的是带宽优先: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如果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如果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进行通信并更新记录
4.1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4.2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所述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包括
构建设定模块,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
显示模块,用于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
计算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记录更新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
所述构建设定模块中还包括
设定采样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使用区域设定多个采样点坐标进行点位布局并在后台服务器定义数据库表结构;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分别在设定的采样点测试移动终端的每张SIM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并成数据记录;
数据插入单元,用于将生产的数据记录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将其插入数据库表中;
基础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对所有设定的采样点重复数据记录单元和数据插入单元构成带有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的基础数据库。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设定采样单元中的采样点之间按50M间距进行布局。
所述计算评估模块中还包括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与当前点位置坐标计算距离ri,公式为:
Figure BDA0004127580320000151
距离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小的距离ri对应的3条记录判断距离ri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时间差计算单元;
时间差计算单元,用于从对应的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ti的差并判断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
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3条记录中带宽和时延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点的双卡两组数据,分别对应b[0]、d[0]和b[1]、d[1];
选卡单元,用于根据构建设定模块中定义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若用户配置为带宽优先,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所述记录更新模块中还包括
记录上报单元,用于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删除插入单元,用于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
S2、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
S3、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S4、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在移动终端使用区域设定多个采样点坐标进行点位布局并在后台服务器定义数据库表结构;
S12、分别在设定的采样点测试移动终端的每张SIM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并成数据记录;
S13、将生产的数据记录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将其插入数据库表中;
S14、对所有设定的采样点重复步骤S12和S13构成带有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的基础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的采样点之间按50M间距进行布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1、从数据库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与当前点位置坐标计算距离ri,公式为:
Figure QLYQS_1
S32、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小的距离ri对应的3条记录判断距离ri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步骤S4,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
S33、从对应的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ti的差并判断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步骤S4,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
S34、根据3条记录中带宽和时延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点的双卡两组数据,分别对应b[0]、d[0]和b[1]、d[1];
S35、根据步骤S1中定义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若用户配置为带宽优先,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 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41、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S42、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6.一种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包括
构建设定模块,通过移动设备测试多个位置坐标点与后台服务器之间的带宽与时延,记录对应SIM卡的数据信息构建基础数据库并定义策略供用户选择哪张卡进行数据业务;
显示模块,用于在使用终端提供多种策略的UI界面供用户选择进行优先级数据业务;
计算评估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点位置坐标与基础数据库中的位置坐标点计算距离与用户选择的策略进行业务通信前的计算评估;
记录更新模块,用于确定数据业务后进行业务通信并记录当前位置数据信息且更新数据库记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设定模块中还包括
设定采样单元,用于在移动终端使用区域设定多个采样点坐标进行点位布局并在后台服务器定义数据库表结构;
数据记录单元,用于分别在设定的采样点测试移动终端的每张SIM与后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并成数据记录;
数据插入单元,用于将生产的数据记录发送至后台服务器后将其插入数据库表中;
基础数据库生成单元,用于对所有设定的采样点重复数据记录单元和数据插入单元构成带有时间戳字段的值降序排列的基础数据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采样单元中的采样点之间按50M间距进行布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评估模块中还包括
距离计算单元,用于从数据库中获取每条记录的位置坐标与当前点位置坐标计算距离ri,公式为:
Figure QLYQS_2
距离判断单元,用于根据计算结果选取最小的距离ri对应的3条记录判断距离ri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时间差计算单元;
时间差计算单元,用于从对应的3条记录中获取时间戳ti,计算当前时间与时间戳ti的差并判断是否满足小于门限值,若不满足,则触发数据失效,直接选取无效数据关联的SIM卡进行数据业务,若两张卡都无效,则默认选择卡1并返回记录更新模块,若满足,则执行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
当前位置数据计算单元,用于根据3条记录中带宽和时延计算获取当前位置点的双卡两组数据,分别对应b[0]、d[0]和b[1]、d[1];
选卡单元,用于根据构建设定模块中定义的策略选取对应的SIM卡,若用户配置为带宽有限,比较b[0]和b[1],如果b[0]>b[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时延优先:比较d[0]和d[1],如果d[0]<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若用户配置的是带宽和时延综合考虑:比较b[0]/d[0]和b[1]/d[1],如果b[0]/d[0] > b[1]/d[1],选取卡1作为数据业务;否则选取卡2作为数据业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更新模块中还包括
记录上报单元,用于确定好进行数据业务的sim卡后,即可进行业务通信,并实时记录当前通信的带宽和时延,将这些数据连同当前位置坐标及时间戳,上报后台服务器;
删除插入单元,用于后台服务器收到新的记录后,选取最旧的数据,删除记录,并插入新记录。
CN202310250027.5A 2023-03-06 2023-03-06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Pending CN1163213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0027.5A CN116321340A (zh) 2023-03-06 2023-03-06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0027.5A CN116321340A (zh) 2023-03-06 2023-03-06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1340A true CN116321340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0027.5A Pending CN116321340A (zh) 2023-03-06 2023-03-06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13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981A (zh) * 2023-07-28 2023-09-01 成都本原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时变资源图的低轨卫星路径规划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981A (zh) * 2023-07-28 2023-09-01 成都本原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时变资源图的低轨卫星路径规划方法
CN116683981B (zh) * 2023-07-28 2023-10-13 成都本原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维时变资源图的低轨卫星路径规划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2330B2 (en) Automatic adaptive network planning
CN107333232B (zh) 一种终端定位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348160B (zh) 基于多模信号的定位方法与系统、定位平台
CN103620441B (zh) 用于在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中映射操作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RU2419255C2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физического местоположени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телефона в данное время
CN102938899B (zh) 轨道交通站点无线网络通信的优化系统
EP2640116B1 (en) Calib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verage database
US9229090B2 (en) Method for indoor/outdoor call judgment
US7120449B1 (en)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150373501A1 (en) Method of analysing data collected in a cellular network and system thereof
CN110213724B (zh) 一种伪基站运动轨迹的识别方法
US2009008815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Predictive Location-Based Roaming Optimization
CN107534884A (zh) 基于可用网络的质量在网络之间切换
CN108011987A (zh) Ip地址定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21340A (zh) 基于位置坐标的双蜂窝网络设备数据切换方法系及系统
CN109787811A (zh) 网络状态数据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545317A (zh) 一种基于栅格感知助力区域划小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22895A (zh) 兴趣点位置校验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26323B (zh) 一种获取发射概率、转移概率以及序列定位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22110A (zh)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8200584A (zh) 一种待建wlan站点的筛选方法及装置
CN102186244A (zh) 无线异构网络系统以及无线异构网络统一化位置管理方法
KR101686536B1 (ko) 액세스 포인트를 이용한 통화 품질 정보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5510317A (zh) 一种云边协同的兴趣点推荐方法及装置
CN10384151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电话数据识别城市特定区域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