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0147A -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0147A
CN116320147A CN202310152434.2A CN202310152434A CN116320147A CN 116320147 A CN116320147 A CN 116320147A CN 202310152434 A CN202310152434 A CN 202310152434A CN 116320147 A CN116320147 A CN 116320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eep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equipment
sleep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24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20147B (zh
Inventor
周振国
车宇锋
李海涛
钟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24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201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20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1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201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01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schedules, e.g. using calenda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应用于终端技术领域,能够在检测到电子设备进入深度睡眠时,自动重启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恢复正常,并可以被用户正常使用,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启动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其中,睡眠时长是电子设备进入睡眠状态时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设备成了用户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为了提升电子设备的续航时长,保障用户的续航体验,电子设备可自动进入第一睡眠状态。在该状态下,电子设备的一些硬件组成部分不再工作,从而降低功耗。此时,用户可通过触发操作将电子设备从第一睡眠状态唤醒。
然而,经研究发现,一些电子设备在长时间处于第一睡眠状态的情况下,会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在第二睡眠状态下,用户的触发操作无法唤醒电子设备屏幕,导致电子设备无法正常使用,用户使用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能够在检测到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时,自动重启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恢复正常,并可以被用户正常使用,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中,电子设备启动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其中,睡眠时长是电子设备进入睡眠状态时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计时刷新时刻是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的时刻。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本方案中,电子设备会在检测到控制信息时切换工作状态,电子设备设置计时,并在每一次的计时刷新时刻确定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若工作状态为睡眠状态,则表示定时器刷新时,电子设备还处于睡眠状态中,因而进一步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说明该睡眠状态是无法被唤醒的第二睡眠状态,所以通过控制电子设备重启硬件的操作结束第二睡眠状态,使电子设备恢复正常。由于本方案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入无法被唤醒的状态的方式并不是通过RTC定时器定期唤醒电子设备,检测是否成功唤醒电子设备,而是在电子设备是睡眠状态时,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所以不会产生额外的唤醒次数,因而功耗小。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息屏或处于睡眠状态时,每间隔一个第一时长,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其中,第一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电子设备从睡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电子设备被定期唤醒,当电子设备处于唤醒状态时,电子设备处理应用进程,处理结束后便进入睡眠状态。具体的,电子设备的状态可分为三种,睡眠状态,唤醒状态以及关机状态。电子设备在睡眠状态下,应用进程暂停;电子设备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应用进程继续。电子设备的系统重启,电子设备会短暂进入关机状态,关机状态下应用进程关闭。
以进程为wifi进程为例,进程暂停是指,手机在睡眠状态下,wifi不会扫描不会有经过wifi的数据交互,社交应用的信息收发被暂停。进程继续是指,当手机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wifi功能开启,手机可以接收短消息。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触发唤醒电子设备的操作。
该设计方式下,当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并没有直接出发重启系统的操作,而是尝试唤醒电子设备。从而降低因常规的定期唤醒方案如统一心跳唤醒电子设备时,由于唤醒出错导致的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几率。由于电子设备重启系统不可避免的带来耗电问题,因而降低了误触发几率便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续航。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刷新周期。
该设计方式下,当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电子设备有多次机会触发唤醒。只有在多次唤醒都失败的情况下,才重启系统,这样可进一步降低误触发几率,避免不应该触发的重启系统的操作。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传感集线器sensorhub中的低功耗模块,
上述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包括:
低功耗模块接收应用处理器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低功耗模块基于接收到的工作状态信息,确定应用处理器AP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
该设计方式下,检测电子设备是否进入了无法通过正常唤醒的状态的模块是传感集线器sensorhub中的低功耗模块。低功耗模块可在电子设备开机时便启动,并持续性的监听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信息。设置在传感集线器sensorhub的模块本质上是与传感器相关的模块,因而并不会在每次计时器到期便触发主动唤醒电子设备的操作,所以降低了功耗。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低功耗模块接收应用处理器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
在应用处理器AP从唤醒状态切换到睡眠状态前,应用处理器AP向监听器发送睡眠状态信息,睡眠状态信息指示应用处理器AP进入睡眠状态;低功耗模块接收监听器发送的唤醒状态信息。
在该设计方式下,低功耗模块注册了监听器,监听器可以监听应用处理器AP的工作状态,并发送给低功耗模块,监听器起到了数据传递的作用。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低功耗模块包括活动识别AR模块。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包括:
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向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复位,使电子设备的系统重启。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该方法中,在第一条件下,电子设备启动计时。在第k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电子设备被唤醒,则触发唤醒电子设备的操作。若电子设备未被唤醒,则在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其中,k>1且k为自然数。
本方案中,第k次计时器到期时,先判断上一次计时器到期时(也就是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电子设备是否被唤醒,若电子设备被唤醒,说明上次距离本次的时间段内电子设备是正常的低功耗睡眠状态,未进入无法被唤醒的状态,那么本次就无需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而是直接唤醒电子设备。若本次失败了,在下一次计时器到期时(也就是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便要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使电子设备能够恢复正常。也就是说,每当计时器的计时时长到达预设刷新周期,都会进行一次唤醒,要么是直接唤醒电子设备,要么是重启电子设备,从而保证电子设备不会长时间处于不能被唤醒的状态,那么当用户使用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是唤醒状态的,可以响应用户的触发操作,亮屏并供用户使用。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若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电子设备处于睡眠状态,则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该设计方式下,上一次计时器到期时并未唤醒电子设备,所以电子设备才会处于睡眠状态,所以在本次计时器到期时,需要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否则电子设备处于不能被唤醒状态的时间会过长,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包括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应用处理器AP、喂狗模块;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电子设备被唤醒,包括:
在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的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唤醒应用处理器AP,应用处理器AP向喂狗模块发送读写指令;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
该设计方式下,以RTC定时器来定期唤醒电子设备,RTC定时器在到期时会发送定时中断,电子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响应于定时中断,应用处理器AP便会被唤醒。应用处理器AP便会被唤醒,意味着电子设备会唤醒。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电子设备未被唤醒,包括:
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计时刷新时刻是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的时刻。
比如,每间隔4s计时器刷新,那么相邻计时刷新时刻的间隔也为4s,正常情况下喂狗模块在计时器刷新后,应用处理器AP被唤醒便执行读写操作,那么读写操作时刻的间隔也为4s。那么正常情况下,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为4s,一旦唤醒失败,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就会大于或等于4s。所以设置一个大于或等于4s的第一预设阈值,当达到阈值,就认为喂狗模块喂狗失败,即未进行读写操作。
在第二方面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第一条件包括: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睡眠状态。其中,低功耗睡眠状态包括息屏状态、预设夜间状态等。电子设备在进入低功耗睡眠状态时启动,在退出低功耗睡眠状态时关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时,使得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所述的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第三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第一睡眠状态下切换工作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一种第二睡眠状态下切换工作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工作状态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感集线器的硬件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方法的时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定时器启动和结束过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RTC获取时间信息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中断信号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喂狗时刻记录过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唤醒方法的时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时刷新时刻前接收到唤醒状态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时刷新时刻前接收到睡眠状态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第二预设阈值后的AR模块唤醒流程的流程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维测方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第一睡眠状态(或称低功耗睡眠状态)是指电子设备在等待工作(或称未进入工作)的时间段里通过关闭某些传感设备、降低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工作频率等方式降低功耗,达到省电效果。
如图1所示,在第一睡眠状态下,电子设备的CPU仍在工作,因而电子设备可响应于检测到触发操作,从睡眠状态被唤醒。比如,触发操作可以是通话输入、插入外接设备、触发电源键、实时钟芯片(real-time clock,RTC)自动唤醒、指纹解锁、人脸解锁等。
继续参考图1,除了触发唤醒的情况外,在第一睡眠状态下,电子设备可定期被唤醒,比如,在电子设备黑屏或处于睡眠状态下,若未检测到触发操作,则每间隔一个睡眠周期t1,控制电子设备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在电子设备处于唤醒状态下,若未检测到触发操作,则每间隔一个唤醒周期t2,控制电子设备从唤醒状态切换为睡眠状态。
其中,唤醒周期t2是指唤醒时刻到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进程释放最后一个唤醒锁的时刻的差值,唤醒周期t2并不一定相等,若释放唤醒锁的时间长,则唤醒周期t2长,反之则相反。睡眠周期t1较长,唤醒周期t2较短,从而起到降低功耗的效果。
经研究发现,采用某些芯片的电子设备在长时间处于第一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有一定几率出现故障,如图2所示,具体表现为无法响应触发操作被唤醒,也无法自动被唤醒,影响电子设备正常使用。
在本申请中将这种故障称之为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或称深度睡眠状态)。应理解,第一睡眠状态和第二睡眠状态都是睡眠状态的一种形式,属于并列关系。由于第二睡眠状态下无法抓取故障定位信息、也无法测量有关信号,再加上故障出现概率小,在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维测后,仍较难准确定位到故障原因。因此,电子设备出现的故障暂时无法针对性解决,只能进行规避。比如规避方案可通过及时检测到电子设备进入无法被唤醒的第二睡眠状态,然后通过重启电子设备的方式结束第二睡眠状态,使电子设备恢复正常。在规避方案中,如何快速检测到电子设备进入无法被唤醒的第二睡眠状态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启动计时。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其中,睡眠时长是电子设备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睡眠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所述计时刷新时刻是所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刷新周期时的时刻。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或称深度睡眠阈值),则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会在检测到控制信息时切换工作状态,电子设备设置计时,并在每一次的计时刷新时刻确定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若工作状态为睡眠状态,则表示定时器刷新时,电子设备还处于睡眠状态中,因而进一步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说明该睡眠状态是无法被唤醒的第二睡眠状态,所以通过控制电子设备重启硬件的操作结束第二睡眠状态,使电子设备恢复正常。
如图3所示,在睡眠状态下,电子设备响应于检测到控制信息1,可切换为唤醒状态,在唤醒状态下,电子设备检测到控制信息2,可切换为睡眠状态。在睡眠状态之后,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即电子设备接收不到控制信息1,也就无法被唤醒。针对该问题,电子设备启动计时,每当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定时器会刷新一次,并判断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图3中,定时器在唤醒状态下刷新时,电子设备不获取睡眠时长,定时器在睡眠状态下刷新时,电子设备获取睡眠时长。当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便可以确定电子设备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因而控制电子设备重启硬件。与重启硬件的时刻间隔一个唤醒周期t2后,控制电子设备从唤醒状态切换为睡眠状态。由于电子设备重启后不再处于第二睡眠状态,可响应于触发操作被唤醒,那么在睡眠状态下检测到触发操作时,电子设备会从睡眠状态唤醒。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便携式计算机(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可穿戴电子设备(如智能手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车载电脑等设备,以下实施例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如图4所示,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手机可以包括处理器410,外部存储器接口420,内部存储器4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430,充电管理模块440,电源管理模块441,电池4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450,无线通信模块460,音频模块470,扬声器470A,受话器470B,麦克风470C,耳机接口470D,传感器模块480,按键490,马达491,指示器492,摄像头493,显示屏4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495等。
其中,上述传感器模块4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和骨传导传感器等传感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具体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手机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4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4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传感集线器(sensorhub),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是电子设备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4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4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4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4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结构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电子设备通过GPU,显示屏4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4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外部存储器接口4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电子设备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420与处理器4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4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4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控制电子设备切换工作状态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工作状态信息,切换时间信息)等。此外,内部存储器4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4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4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
显示屏4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该显示屏可以是触摸屏。
触摸屏可以有显示屏494和触摸传感器组成,由触摸传感器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屏将触控数据发送给AP。
该显示屏4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
电子设备可以通过ISP,摄像头4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4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4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493中。
摄像头4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N个摄像头493,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电子设备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电子设备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电子设备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电子设备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以下实施例中的方法均可以在具有上述硬件结构的电子设备中实现。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AP通过外围总线(advanced peripheral bus,APB)与传感集线器电连接,传感集线器可以在AP进入睡眠状态的情况下,对触摸屏的触摸数据进行处理,将处理结果发送给AP。若AP根据处理结果确定有触发操作,则AP切换为唤醒状态。
继续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AP进入睡眠状态前以及被唤醒后,都会向传感集线器发送工作状态信息和切换时间信息。那么,当传感集线器根据接收到的工作状态信息和切换时间信息,确定AP上一次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指示AP已进入睡眠状态,且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内核层预设的某个模块可接受触发,向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PMIC)发送第二控制指令(或称唤醒指令),PMIC响应于第二控制指令,使得整个系统包括AP便可断开后重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启动计时,在满足第一条件的情况下,每当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便刷新一次计时开始时刻。其中,第一条件包括:未检测到触发操作、当前时间点在预设时间段内、电子设备处于息屏状态下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检测到触发操作,刷新计时开始时刻,且通过处理器410控制电子设备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
电子设备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TM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
如图6所示,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TM系统分为六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简称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TMruntime)和系统库,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内核层、驱动层。在驱动层的下层还包括硬件层。
其中,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日历、地图、视频、音乐、短消息、图库、通话、桌面、视频剪辑等应用程序。
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管理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活动管理器等。
其中,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活动管理器用于管理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以及导航回退功能,负责AndroidTM的主线程创建,各个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的维护。
HAL层是对Linux内核驱动程序的封装,向上提供接口,屏蔽低层硬件的实现细节。
HAL层中可以包括活动识别模块ARHAL,音频(audio)HAL、相机HAL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等。其中,摄像头驱动是摄像头的驱动层,主要负责和硬件的交互。比如,摄像头驱动可以启动硬件层的摄像头,被启动的摄像头可以采集图像数据。
驱动层包括活动识别模块AR虚拟传感器(AR virtual sensor)和AR算法(ARalgo),其中,AR virtual sensor向AR algo发送传感数据,AR algo将AR结果返回给ARvirtual sensor。
硬件层包括传感器器件。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RTC定时器和喂狗(watchdog)模块。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1、启动RTC定时器。
RTC定时器是安装在手机中的配备有独立电源的时钟。即使手机电源关闭,RTC定时器也可通过独立电源供电,并实时记录时间。所以通过RTC定时器记录时间会更为准确。
不仅如此,RTC定时器可以在每次计时到期时便产生一次中断信号(或称RTC定时中断),该信号可用于唤醒AP,具体参见下文介绍。所以,在该步骤中采用RTC定时器来计时。
其中,RTC定时器在手机切换至低功耗睡眠模式(或称睡眠模式)时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息屏时,手机切换至低功耗睡眠模式。在低功耗睡眠模式下,手机被周期性唤醒。一旦手机长时间未被唤醒,则可能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因而,当手机息屏时便启动RTC定时器,从而通过下文步骤,检测手机息屏时是否进入第二睡眠状态。
如图8所示,手机息屏时,定时器启动,1.5个预设刷新周期后,由于手机接收到触发操作后,手机被唤醒,且通常伴随着屏幕亮起(或称亮屏),因而在手机屏幕亮起时RTC定时器便结束计时,直到手机息屏计时器再次启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手机在夜间模式下,手机切换至低功耗睡眠模式。其中,夜间模式指手机长时间不使用的预设夜间时段内进入第一睡眠状态的模式。比如,夜间模式为每天的2:00-7:00,在该时段下,用户长时间不使用手机,因而手机会在2:00切换至夜间模式。在夜间模式下,手机被周期性唤醒。一旦手机长时间未被唤醒,则可能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因而,当手机在夜间模式下,便启动RTC定时器。由于手机会在7:00结束夜间模式,因而在手机结束夜间模式时的7:00,RTC定时器便结束计时。
如此,手机中RTC定时器便可在手机进入低功耗睡眠模式时便自动启动,在保障检测准确率的情况下,由于该方案仅在手机进入第一睡眠状态下后才检测手机是否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相比于RTC一直开启来说,功耗更低,起到省电效果。
另外,在可能的设计方式下,手机可以在开机时便启动RTC定时器,或者手机可以在检测到用户针对该RTC定时器的触发区域的触发操作后,启动RTC定时器,本申请对此不予累赘说明。
S702、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RTC定时器获取喂狗(watchdog)时刻和计时刷新时刻。
其中,在手机中内置喂狗(watchdog)模块,喂狗(watchdog)模块在AP唤醒时会进行读写操作,RTC定时器可获取喂狗模块的喂狗时刻。在定时器开启计时的第一个预设刷新周期内,喂狗模块不执行读写,因而喂狗时刻可记为RTC定时器的开启时刻。自定时器开启计时的第二个预设刷新周期起,喂狗时刻记为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的时刻。
具体的,以预设刷新周期为4分钟(min)为例,如图9所示,1min时,定时器启动;4min后,第一个预设刷新周期结束,此时计时刷新时刻为5min,定时器未获取到喂狗时刻,因而喂狗时刻记为1min。
下一个4min后,第二个预设刷新周期结束,此时计时刷新时刻为9min,定时器获取喂狗时刻,假设在该实施例中,5min时喂狗模块进行了读写操作,则喂狗时刻记为5min。
其中,读写操作可以是对喂狗模块计时数据的刷新操作。示例性的,以预设刷新周期为5s为例,正常情况下喂狗模块从0s计时到4s后会接收到读写操作,重新从0s开始计时,因而计时的时间不会大于4s。一旦AP未被唤醒,意味着喂狗失败,即AP未向喂狗模块发送读写操作,那么喂狗模块会在计时4s之后,计时5s、6s等。因而,可以设置监听器来监听喂狗模块的计时时刻是否大于4s,若计时时刻>4s,意味着喂狗失败,即喂狗模块未进行读写操作。若监听器未触发,则意味着喂狗成功,即喂狗模块进行了读写操作。
在S702之后,定时器判断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执行S703a,若否,则执行S703b。
S703a、若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RTC定时器向AP发送RTC定时中断。
上文提到,第一睡眠状态下,手机接收到触发操作后,手机被唤醒。以触发操作为触发电源键、通话输入、RTC自动唤醒为例,如图10所示,手机中配置有中断控制器,用于将各个模块中获得的中断信号发送给AP。若手机检测到触发电源键,则电源芯片向中断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1,中断控制器向AP发送中断信号1;若手机检测到通话输入,则调制解调器向中断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2,中断控制器向AP发送中断信号2。而在息屏或切换至夜间模式下,上述两种触发操作的发生概率小,因而手机较容易在息屏或切换至夜间模式时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基于此,本实施例通过图10所示的自动触发方式,即RTC定时器向中断控制器发送RTC定时中断,中断控制器将RTC定时中断发送给AP,从而唤醒手机。
在该步骤中,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在第一预设阈值的时段内,喂狗模块执行过读写操作。因为喂狗模块是在AP被唤醒后进行的读写操作,所以在第一预设阈值的时段内喂狗模块执行过读写操作意味着,在第一预设阈值的时段内AP被唤醒,则表示手机处于正常的第一睡眠状态,而非第二睡眠状态。那么在手机处于正常的第一睡眠状态的情况下,手机通过RTC定时器定期向AP发送RTC定时中断,以唤醒AP。
由于相关技术中,当手机进入第一睡眠状态,手机会被定期唤醒,因而正常情况下,手机不会进入第二睡眠状态。而在实际场景下,手机存在未被定期唤醒的情况,所以在S703a之后,AP可能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唤醒状态,对应S704a;一种是睡眠状态,对应S704b,具体参考下文介绍。
S704a、若AP接收到RTC定时中断,则AP切换为唤醒状态;
在第一睡眠状态下,AP会进入睡眠状态,以节省电量消耗;在接收到RTC定时中断后,AP便会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也就是说AP被成功唤醒。AP成功唤醒后,AP可执行S705。
S705、AP向喂狗模块发送读写指令。
S706、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
在S705-S706中,通过喂狗模块执行了读写操作,从而确定AP向喂狗模块发送过读写指令,那么可进一步确定AP是在被成功唤醒的情况下发送的读写指令。
相应的,通过喂狗模块未执行读写操作,从而确定AP未向喂狗模块发送过读写指令,那么可进一步确定AP仍在睡眠状态,即AP未被唤醒,该情形可参考S704b。
S704b、若AP未接收到RTC定时中断,则AP维持睡眠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AP接收到RTC定时中断,但无法响应,则AP维持睡眠状态。
S707、监听器判断喂狗模块是否执行读写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次RTC定时器到期时,RTC定时器首先会基于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来判断该以何种方式唤醒AP。若是,则以中断信号的方式唤醒AP,若否,则以其他方式唤醒AP。若以中断信号的方式唤醒AP,则监听器通过监听喂狗模块的计时时刻是否大于预设值,确定喂狗模块是否成功执行了读写操作,从而确定中断信号有无唤醒AP。若喂狗模块的计时时刻大于预设值,表示喂狗模块执行了读写操作,则执行S708a;若喂狗模块的计时时刻小于或等于预设值,表示喂狗模块未成功执行读写操作,则执行S708b。
S708a、若是,监听器不触发。
S709、RTC定时器将喂狗时刻更新为当前时刻。
S708b、若否,监听器触发。
S710、RTC定时器不更新喂狗时刻。
在S708a-S710中,RTC定时器通过更新或不更新喂狗时刻,将有无成功唤醒系统的消息传递给下一次计时到期时的RTC定时器。下一次计时到期时的RTC定时器(记作RTC1)根据时间差可反推上一次RTC唤醒(记作RTC0)是否成功,进而确定手机在当前是不是进入了第一睡眠状态。
示例性的,如图11,RTC1执行S702从而获取计时刷新时刻TRTC0和喂狗时刻Twd0,其中,Twd0是RTC1唤醒AP时,AP指示喂狗模块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刻。而RTC2执行S702获取TRTC1和Twd1,其中,Twd1是RTC2唤醒AP时,AP指示喂狗模块进行读写操作的时刻。
图11中,TRTC1时刻RTC1成功唤醒AP,因而RTC1执行S708a,从而将Twd1从Twd0更新为TRTC1时刻。而RTC2时刻RTC2未唤醒AP,因而RTC2执行S708b,RTC2对应的喂狗时刻仍为Twd1
那么当RTC3执行S702获取到TRTC2和Twd1后,RTC3可以判断出TRTC2与Twd1的差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因而RTC3执行上文S703b操作,以重启系统的方式唤醒AP。
S703b、若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大于预设刷新周期且小于两倍的预设刷新周期。比如,预设刷新周期为4min,则第一预设阈值为4.5min、5min、5.5min、6min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阈值为预设刷新周期*3/2,从而在预设刷新周期较小时,仍能得到较准确的判断结果。比如,在第一预设阈值与预设刷新周期较为接近时,一旦获取计时刷新时刻的速度较慢,会导致判断结果错误,如将错误的第二睡眠状态判断为第一睡眠状态,所以容错率小,对手机的算力要求较高。而该实施例中,将第一预设阈值设为预设刷新周期*3/2,可以提高获取精度的容错率以及降低对算力的要求。
示例性的,若预设刷新周期为0.5min、2min、4min、6min、8min等,则第一预设阈值相应为0.75min、3min、6min、9min、12min等。
由于正常睡眠状态下,AP可以响应于检测到RTC定时中断,自动唤醒,因而该正常睡眠状态下,AP在每个预设刷新周期结束后被唤醒,比如预设刷新周期为4min,则AP的唤醒时刻约为0min、4min、8min、12min...4n(n>3且n为自然数)。当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RTC定时中断便无法唤醒AP,比如,RTC发送中断的时刻为0min、4min、8min、12min,但AP的唤醒时刻约为0min、4min。可以看到,在4min后,AP未被唤醒,那么在TRTC为12min时,RTC判断当前时刻与AP唤醒时刻(4min)之间的差值为8,大于所设第一预设阈值6min,则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说明上文实施例的步骤。如图12所示,预设刷新周期为4min,在每个预设刷新周期结束的计时刷新时刻(对应图12中的RTC0...RTC3),RTC定时器判断是否满足条件1“计时刷新时刻now-喂狗时刻last_watchdog_time<第一预设阈值”,若不满足条件1,PMIC硬狗重启,即PMIC响应于监听喂狗模块的读写操作的监听器发出的第二控制指令,使AP断开后重启。若满足条件1,RTC定时器判断是否满足条件2“成功唤醒AP”,若不满足条件2,RTC定时器不更新喂狗时刻last_watchdog_time。若满足条件2,RTC定时器将喂狗时刻last_watchdog_time更新为计时刷新时刻now(或称当前时刻)。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通过RTC定时器定时唤醒AP,在AP唤醒后便指示喂狗模块进行读写操作。因而,RTC定时器先通过判断喂狗模块上一次是否进行读写操作,确定手机当前是否进入深度睡眠模式;RTC定时器再通过成功唤醒AP时更新喂狗时刻,和未成功唤醒AP时不更新喂狗时刻的方式,将有无成功唤醒系统的消息传递给下一次计时到期时的RTC定时器。如此,在每次RTC定时器到期时,RTC定时器首先会基于计时刷新时刻与喂狗时刻的差值,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来判断该以何种方式唤醒AP。若是,则以中断信号的方式唤醒AP,若否,则以重启电路的方式唤醒AP。若以中断信号的方式唤醒AP,则RTC定时器还会进一步判断当前时刻喂狗模块是否成功执行了读写操作,若是,则更新喂狗时刻,若否,则不更新喂狗时刻。
本实施例可通过配置PMICwatchdog实现。具体的,如图13所示,该实施例应用于RTC唤醒系统,RTC唤醒系统部署在内核层,包括:RTC定时器、AP、喂狗模块PMICwatchdog和PMIC。手机开机后,在内核层input子系统对PMICwatchdog进行初始化配置,并将喂狗计时变量(或称喂狗时刻)last_watchdog_time记为系统当前时间T0,并设置一个计时刷新周期为4min的RTC定时器。每当RTC定时器刷新,便向AP发送RTC定时中断。RTC定时器判断计时刷新时刻now与喂狗计时变量last_watchdog_time的差值是否满足条件1“计时刷新时刻now-喂狗时刻last_watchdog_time<第一预设阈值,第一预设阈值=6min”。若满足条件1,说明上一次RTC定时中断成功唤醒AP,使得AP指示PMICwatchdog进行了读写操作。因而,在本次RTC定时器向AP发送RTC定时中断时,将last_watchdog_time更新为系统当前时刻T1。若不满足条件1,说明上一次RTC定时中断未成功唤醒AP,相当于手机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因而调用PMIC复位接口重启手机。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当前时刻T1与计时刷新时刻now之间的差值较小时,可将T1近似看作计时刷新时刻now,也就是说将last_watchdog_time更新为计时刷新时刻now。另外,条件1中第一预设阈值=6min的目的在于,当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时,内核层的RTC唤醒系统无法唤醒手机,那么RTC计时器刷新时,距离上一次喂狗成功的喂狗时刻之间的时间会超过4min,所以将第一预设阈值设为大于4min的值,如本实施例中设为6min。
上文实施例中采用的PMICwatchdog看护机制,通过设置RTC定时器保证在每个RTC周期(如4min)内有喂狗动作。当出现静置黑屏无响应问题时,RTC定时器唤醒手机失败,因而在该RTC周期内无喂狗动作,则触发PMIC硬狗机制从硬件层面唤醒手机,达到异常恢复的目的。由于引入了PMICwatchdog,为了确定喂狗模块是否能够喂狗,每个RTC周期都会唤醒AP,增加了手机唤醒的次数,导致功耗恶化。
比如,相关技术中手机内置了省电管控模块,用于在手机息屏或切换至夜间模式时控制手机进入第一睡眠状态。在第一睡眠状态下,设置预设时长来周期性唤醒手机。采用上文实施例,在原有的间隔第一时长的周期性唤醒之外,额外出现了RTC定时器的周期性唤醒。受限于RTC定时器硬件规格设置,RTC定时器的周期无法与统一心跳一致,导致额外增加了多次待机唤醒,产生功能恶化的问题。
下面将对功耗恶化的部分进一步说明。
第一,由于省电管控模块是手机自带的一个功能,白天大部分时间手机都在被用户使用,所以省电管控模块管控力度小,而在晚上省电管控模块的管控力度大。一些实施例中,省电管控模块会5分钟发一次。但是目前RTC定时器做不到5分钟的频率,所以和省电管控模块的唤醒不同频,导致会额外唤醒。尤其是在夜间待机场景,默认手机在夜间不会接收到触发操作,那么省电管控模块和RTC定时模块在夜间会保持启动状态。以夜间待机6h为例,RTC定时器4分钟唤醒一次,1h唤醒60/4=15(次),6h小时唤醒15*6=90(次)。由于刚进入夜间待机场景的时间点和结束夜间待机场景的时间点不会唤醒手机,因而减去首尾的端点数得到90-2=88(次),也就是说,夜间待机6h会额外增加88次唤醒次数。88次唤醒的平均电流恶化值约为3.5mA,换算为电池容量为21mAh,如此,配置PMICwatchdog后手机的待机时间短,耗电快,用户体验较差。
第二,经研究发现,处于第二睡眠状态下(即静止黑屏无响应)的手机的实测电量很低,那么采用PMICwatchdog看护机制导致功耗恶化,不但可能因耗电加快增加了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的几率,还可能因耗电加快时手机低电关机。这样一来,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的问题不仅得不到有效解决,还形成了一种低电量-第二睡眠状态-低电量的恶性循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唤醒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传感集线器sensorhub,其中,传感集线器sensorhub中的AR模块向AP注册监听器,监听AP的工作状态信息。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如图1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401、AR模块注册的定时器启动计时。
活动识别(activity recognition,AR)模块是sensorhub侧的软件模块,相关技术中AR模块接收手机中的传感器如计步器、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的行为特征,通过对行为特征进行识别,检测手机是否处于车载、骑行、走路、跑步、静止、躺下等活动场景。在AR模块注册定时器计时,并设置定时器的预设刷新周期,当定时器的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便检测手机是否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由于定时器到期时只做了检测手机是否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的动作,而并未主动唤醒AP,因而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并不会产生额外的唤醒AP事件。
另外,AR模块注册的定时器在手机开机时便可启动计时,由于AR模块本身便会24h检测手机的行为特征,因而在手机开机时启动定时器不会导致功耗恶化。
S1402、AR模块注册的监听器监听AP的工作状态信息。
手机开机后,AR模块向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发送注册请求,以监听AP发送的睡眠唤醒事件,由于AR模块在手机睡眠状态下也可接收行为特征,所以在AR模块注册监听器,可以全天候的接收AP侧的睡眠唤醒事件,而并不会唤醒AP,那么上文实施例所提到的功耗恶化问题便可得到解决。
其中,工作状态信息包括唤醒状态信息、睡眠状态信息,在设置统一心跳来周期性唤醒手机后,AP会每间隔一个睡眠周期被唤醒,并每间隔一个唤醒周期进入睡眠状态。因而,在AP被唤醒后,AP可向监听器发送唤醒状态信息,表示AP进入唤醒状态。在AP将进入睡眠状态时,AP向监听器发送睡眠状态信息,表示AP进入睡眠状态。
示例性的,统一心跳为5min,在T0=1min时刻,AP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或称唤醒指令),那么AP从睡眠状态切换为唤醒状态,并在被唤醒后,向监听器发送唤醒状态信息。由于AP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与监听器监听到AP发送的唤醒状态信息的时间差非常短,所以可以将AP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的T0时刻作为AP的唤醒时刻t0。由此可确定监听器在t0=1min时刻,监听到AP的工作状态信息。在一个统一心跳后,也就是T1=6min时刻,AP通过应用进程都已释放唤醒锁确定应用进程可进入睡眠,那么AP先向监听器发送睡眠状态信息,再从唤醒状态切换为睡眠状态。同样的,AP接收到确定可进入睡眠到AP进入睡眠状态的时间差非常短,所以可以将接确定可接入睡眠(即应用进程的最后一个唤醒锁释放的时刻)的T1时刻作为AP的睡眠时刻t1。由此可确定监听器在t1=6min时刻,监听到AP的工作状态信息。
当然,上述以统一心跳设为5min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统一心跳还可设为6min、7min、10min、15min、16min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S1403、若AP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则AP向监听器发送工作状态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AP仅在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才发送工作状态信息。具体的,在统一心跳的计时周期内,AP的工作状态不变,比如都为唤醒状态。AP并不会每间隔几秒便发送一次工作状态信息,而是在确定要切换为睡眠状态时,才发送工作状态信息。那么在AP处于低功耗睡眠模式时,AP向监听器交替发送睡眠状态和唤醒状态,如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1为“睡眠状态-唤醒状态-睡眠状态-唤醒状态-睡眠状态”而当AP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后,AP在某次发送睡眠状态后,无法被唤醒,因而也不能够发送睡眠状态,如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2为“睡眠状态-唤醒状态-睡眠状态”,缺少了后续的“唤醒状态-睡眠状态”。这样交替发送睡眠状态和唤醒状态的好处在于,监听器监听到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便可确定AP的工作状态发生了变化;监听器未监听到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便可确定AP维持上一次发送的工作状态,在数据分析时更为直观。
AP向监听器交替发送睡眠状态和唤醒状态,每发送一次,监听器便监听到一次事件,监听器便会执行S1404,将工作状态信息发送给AR模块。
S1404、监听器向AR模块发送工作状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一些操作平台的底层模块无法直接获取上层模块的数据,同样的上层模块也无法直接调用底层模块,本实施例中通过监听器将上层AP模块的数据传递给底层AR模块能够让监听器起到从上层向底层传递数据的作用,因而可适配更多的操作平台,通用性更好。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听器向AR模块发送工作状态信息的同时还发送切换时间信息,其中,切换时间信息是指AP从睡眠状态切换至唤醒状态,或者从唤醒状态切换至睡眠状态的当前时刻。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AR模块可以在接收到监听器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时,记录切换时间信息,由于工作状态信息在发送过程中的耗时很短,因而无论是AR模块记录的当前时刻还是监听器记录的当前时刻都可近似看作AP切换工作状态的当前时刻。
S1405、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AR模块判断在计时刷新时刻前接收到的最近一次工作状态是否为睡眠状态。
该步骤中,最近一次工作状态为睡眠状态,表示在定时器到期(相当于上述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前,手机是睡眠状态。最近一次工作状态不为睡眠状态,表示在定时器到期前,手机为唤醒状态且尚未进入睡眠。若手机是睡眠状态,则需要进一步确定手机是否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因而手机执行S1406。若手机是唤醒状态,则说明手机可被正常使用,所以无需执行下文步骤,等待RTC计时器的下一次刷新即可。
示例性的,如图15所示,监听器在t0时刻向AP发送工作状态信息1“睡眠suspend,t0”,监听器在t1时刻向AP发送工作状态信息2“唤醒awake,t1”,监听器在t2时刻向AP发送工作状态信息3“睡眠suspend,t3”…监听器在tn时刻向AP发送工作状态信息n“唤醒awake,tn”。之后计时器到期,AR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信息n为计时刷新时刻前接收到的最近一次工作状态信息,并通过工作状态信息n确定手机为唤醒状态,即手机可被正常使用,那么不执行S140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设置S1405可以仅对最近一次接收到的工作状态为睡眠状态的情况进行处理,减少不必要的计算成本,当然,在一些设计方式下,S1405的判断步骤是可省略。
S1406、若是,AR模块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
在S1404中提到,AR模块接收到工作状态信息时还接收到记录切换时间,用于记录手机进入唤醒状态或者进入睡眠状态的当前时刻。当工作状态信息指示手机切换至唤醒状态时,记录切换时间可称为唤醒时刻;当工作状态信息指示手机切换至睡眠状态时,记录切换时间可称为睡眠时刻。计算手机进入睡眠状态时的睡眠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可得到睡眠时长。
如图16所示,监听器在tn+1时刻向AP发送工作状态信息n+1“睡眠suspend,tn+1”。之后计时器到期,AR模块确定工作状态信息n+1为计时刷新时刻前接收到的最近一次工作状态信息,并通过工作状态信息n+1确定手机为睡眠状态,因而AR模块执行S1406,以进一步判断手机是否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其中,睡眠时刻对应的是图16中的tn+1时刻,睡眠时长是指计时器到期的当前时刻T与睡眠时刻tn+1的差值。
第一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情况下,第一预设阈值大于统一心跳的周期,比如统一心跳的周期为5min,那么第一预设阈值为大于5min的值,比如,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6min、8min、10min、15min、16min、21min、22min等。再比如,统一心跳的周期为15min,那么第一预设阈值可以为16min、21min、22min等。
在该步骤中,判断手机是否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的条件为:AR模块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因而,当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手机或称手机的AP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那么手机执行S1407来重启设备。当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说明手机未进入第二睡眠状态,那么手机不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即AR模块注册的监听器仍持续性地监听AP的工作状态,并在AP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执行S1403。
下文S1407对AP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情况进行了示例性说明。
S1407、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AR模块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其中,AR模块中可设置监听器,监听器在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便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系统重启。
具体的,AR模块中的监听器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包括:AR模块中的监听器监听到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后,向PMIC写入第二控制指令。PMIC接收到第二控制指令,使AP断开后重启。
当然,监听器也可不设置在AR模块中,sensorhub层的任一模块中可设置监听器来监听睡眠时长,若监听到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在sensorhub层的任一模块中设置的监听器可向PMIC写入第二控制指令,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目的。
上述S1401-S1407在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便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方案,可以降低因统一心跳唤醒出错导致的误触发整机重启几率。
具体的,在手机为正常的第一睡眠状态,统一心跳也并非一定能唤醒AP。当统一心跳出错,导致在该唤醒的时刻并未唤醒手机时,采用上述方案会直接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该操作实际上是一种误触发整机重启的误触发操作。由于手机重启会关闭手机进程,影响用户使用,所以应尽可能降低误触发整机重启几率。
基于此,本实施例在手机中预设一个大于统一心跳并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第二预设阈值(或称主动唤醒阈值),用于当睡眠时长大于等于该值时,由AR模块尝试主动唤醒AP。若AR模块能够唤醒AP,说明统一心跳没有唤醒AP,则AR模块无需通过重启系统使手机恢复正常。若AR模块也不能够唤醒AP,说明手机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因而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下面以一具体示例说明设置第二预设阈值后的AR模块唤醒流程。如图17所示,系统开机(或系统重启)后,AR模块注册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对应上文中监听器)请求,同时注册周期性timer(对应上文中计时器),设周期时间为500ms。
然后AR模块初始化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的last_ap_state_time(对应上文的切换时间信息),其中last_ap_state_time用于记录AR在最近一次接收到AP从睡眠状态切换到唤醒状态,或者从唤醒状态切换到睡眠状态的当前时刻。AR模块还初始化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的last_ap_state(对应上文的工作状态信息)。该示例中,last_ap_state_time初始化为当前时刻,last_ap_state初始化为唤醒状态。
之后,每当监听器异步接收到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事件时,将last_ap_state_time更新为接收到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事件时的当前时刻,将last_ap_state更新为当前AP的睡眠/唤醒状态。
再次,timer每间隔500ms检测是否满足AP进入第二睡眠状态的条件a,该条件a为“last_ap_state为睡眠状态,且now-last_ap_state_time≥21min”,若满足该条件a,则AR模块中的监听器触发向PMIC写入第二控制指令的动作,PMIC复位使系统重启。若不满足该条件a,即当前时刻now和睡眠时刻last_ap_state_time的差值小于21min,便进一步判断是否满足统一心跳未唤醒AP的防误触检测条件b,该条件b为“last_ap_state为睡眠状态,且now-last_ap_state_time≥20min55s”。若满足该条件b,则AR模块向AP发送中断以主动唤醒AP,由于21min与20min55s的差值为5s,所以AR模块在满足条件b但不满足条件a之前,有10次唤醒AP的机会,若10次均唤醒失败,则now-last_ap_state_time≥21,那么AR模块中的监听器触发向PMIC写入第二控制指令的动作,PMIC复位使系统重启。若5s内唤醒AP,则无需重启系统,且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监听到唤醒状态,并将唤醒状态和当前时刻作为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事件发送给AR模块,AR模块接收到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事件后,执行上述“将last_ap_state_time更新为接收到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事件时的当前时刻,将last_ap_state更新为当前AP的睡眠/唤醒状态”。如此,可保证在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时,触发PMIC整机重启使手机恢复正常,同时也增加了防误触功能,降低了因统一心跳出错导致的,误触发整机重启几率。
基于上文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维测方案,可以在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时将维测事件上报至数据平台,在数据平台可根据维测事件掌握手机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做出应对处理,以降低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产生的负面影响。
具体的,如图18所示,手机开机时,判断pmic_dfx.txt文件是否存在,其中,pmic_dfx.txt是记录手机维测事件的文件。若pmic_dfx.txt不存在,则创建pmic_dfx.txt空文件;若pmic_dfx.txt存在,则读取pmic_dfx.txt中的标志位。pmic_dfx.txt文件中的标志位为0表示没有发生维测事件,pmic_dfx.txt文件中的标志位为1表示发生了维测事件。判断pmic_dfx.txt文件中标志位是否为1,在其中一个分支中pmic_dfx.txt文件中标志位为不为1,判断手机的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若是,则将标志位更新为1,然后重启系统。之后,手机开机,并执行上述提到的开机后的步骤。若手机的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手机正常运转。
图18中判断pmic_dfx.txt文件中标志位是否为1的另一分支为标志位为1,则先将标志位设为0,以避免重启手机后陷入“读取标志位为1-重启-读取标志位为1”的循环。之后,再将维测事件上报至数据平台,由数据平台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唤醒方法,在目前已有统一心跳来周期性唤醒手机的情况下,通过在sensorhub层的AR模块中注册远程处理器状态监听器,来监听AP被统一心跳唤醒以及进入睡眠的唤醒事件和睡眠事件。AR模块可在手机开机后便持续性地接收唤醒事件和睡眠事件,不会唤醒AP,因为AP不会被额外唤醒,降低了功耗。在降低功耗的同时,通过手机的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来确定手机是否进入了深度睡眠事件。若手机的睡眠时长小于第一预设阈值,则进一步判断睡眠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若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触发AR模块的防误唤醒机制,即AR模块在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这期间,会每间隔一个计时刷新周期便唤醒一次AP。若AR模块也无法唤醒AP,则说明手机进入了第二睡眠状态,因而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如此,可以提高对手机进入第二睡眠状态检测的准确率,并在确定进入第二睡眠状态后,自动重启手机,使得手机恢复正常。
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如触摸屏)、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该显示屏、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参考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上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手机执行的各个功能或者步骤。
通过以上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启动计时;
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其中,所述睡眠时长是所述电子设备进入所述睡眠状态时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所述计时刷新时刻是所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刷新周期时的时刻;
若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睡眠时长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触发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和所述第二预设阈值的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刷新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应用处理器AP和传感集线器sensorhub中的低功耗模块,
所述在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工作状态是所述睡眠状态,则获取睡眠时长,包括:
所述低功耗模块接收所述应用处理器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
在所述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所述低功耗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工作状态信息,确定所述应用处理器AP的工作状态是所述睡眠状态,则获取所述睡眠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模块接收所述应用处理器AP发送的工作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应用处理器AP从唤醒状态切换到所述睡眠状态前,所述应用处理器AP向监听器发送睡眠状态信息,所述睡眠状态信息指示所述应用处理器AP进入睡眠状态;
所述低功耗模块接收监听器发送的唤醒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功耗模块包括活动识别AR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
所述若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包括:
若所述睡眠时长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则向所述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响应于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所述集成电源管理电路PMIC复位,使所述电子设备的系统重启。
8.一种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条件下,所述电子设备启动计时;
在第k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若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所述电子设备被唤醒,则触发唤醒所述电子设备的操作;
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唤醒,则在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刷新周期时,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其中,k>1且k为自然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睡眠状态,则触发重启系统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应用处理器AP、喂狗模块;
所述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预设刷新周期时,所述电子设备被唤醒,包括:
在所述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的第k-1次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刷新周期时,所述实时钟芯片RTC定时器唤醒所述应用处理器AP,所述应用处理器AP向所述喂狗模块发送读写指令;
所述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未被唤醒,包括:
所述喂狗模块执行读写操作的时刻与计时刷新时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所述计时刷新时刻是所述计时时长达到所述预设刷新周期时的时刻。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处于低功耗睡眠状态。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310152434.2A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3201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2434.2A CN1163201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2434.2A CN1163201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147A true CN116320147A (zh) 2023-06-23
CN116320147B CN116320147B (zh) 2023-11-17

Family

ID=86816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2434.2A Active CN116320147B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014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399A (zh) * 2023-06-26 2023-07-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0785A1 (en) * 2002-09-07 2004-10-21 Micrologic,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watch dog" functions in microcontrollers and microcomputers and the like, required to shut down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for energy-conservation purposes
US20100275046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saving control method
CN104618996A (zh) * 2015-01-21 2015-05-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92317A (zh) * 2015-02-05 2016-10-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块管理方法和无线通讯模块管理装置
CN106489109A (zh) * 2016-09-21 2017-03-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机系统和用于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法
CN110297724A (zh) * 2019-06-27 2019-10-01 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软件看门狗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8906A (zh) * 2019-08-30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459388A (zh) * 2020-04-13 2020-07-28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居信息的息屏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3269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150833A1 (en) * 2019-04-17 2022-05-1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rminal device sleep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5129138A (zh) * 2022-07-15 2022-09-30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控制方法、功耗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5529654A (zh) * 2022-06-28 2022-12-27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待机通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中继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10785A1 (en) * 2002-09-07 2004-10-21 Micrologic, Inc.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watch dog" functions in microcontrollers and microcomputers and the like, required to shut down for extended periods of time for energy-conservation purposes
US20100275046A1 (en) * 2009-04-28 2010-10-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ower-saving control method
CN104618996A (zh) * 2015-01-21 2015-05-1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唤醒节能状态的终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92317A (zh) * 2015-02-05 2016-10-05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讯模块管理方法和无线通讯模块管理装置
CN106489109A (zh) * 2016-09-21 2017-03-0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片机系统和用于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法
US20220150833A1 (en) * 2019-04-17 2022-05-12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Terminal device sleep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0297724A (zh) * 2019-06-27 2019-10-01 厦门四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嵌入式软件看门狗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58906A (zh) * 2019-08-30 202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533269A (zh) * 2019-09-17 2021-03-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收发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59388A (zh) * 2020-04-13 2020-07-28 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慧家居信息的息屏显示方法、显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9654A (zh) * 2022-06-28 2022-12-27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待机通信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中继设备
CN115129138A (zh) * 2022-07-15 2022-09-30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功耗控制方法、功耗控制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01399A (zh) * 2023-06-26 2023-07-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501399B (zh) * 2023-06-26 2023-11-0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0147B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75178A1 (en) Providing Support for Device States
KR20110021927A (ko) 전력 소모를 감소시키기 위해 슬립 상태를 제공하는 제 2 메모리 컨트롤러를 구비한 집적 회로 및 그 방법
CN116320147B (zh)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72868B (zh) 降低电子设备功耗的方法与设备
CN115276190B (zh) 充电提醒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501399B (zh) 一种唤醒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543259A (zh) 一种显示设备的指纹解锁方法及显示设备
CN111381996B (zh) 内存异常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7632272A (zh) 存储设备的唤醒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073493A (zh) 生理数据采集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14816031B (zh) 终端设备的省电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CN115835135A (zh) 一种cell围栏的匹配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269318A (zh) 电子设备及其神经网络模型运行方法、存储介质
CN114302056A (zh) 一种户外动物行为侦测电池摄像机及其方法
CN115206308A (zh) 一种人机交互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6700585B (zh) 熄屏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130766B (zh) 一种线程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7271170B (zh) 活动事件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6736999B (zh) 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1147838A1 (zh) 一种闪存交换分区控制方法及移动设备
WO2022127407A1 (zh) 功耗调节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17135731A (zh) Sim卡的管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7841765A (zh) 自动补电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8152021A (zh) 挂起保护方法、装置及车辆芯片
CN116701101A (zh) 一种SensorHUB的异常检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