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9276A -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9276A
CN116319276A CN202211094728.6A CN202211094728A CN116319276A CN 116319276 A CN116319276 A CN 116319276A CN 202211094728 A CN202211094728 A CN 202211094728A CN 116319276 A CN116319276 A CN 1163192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servers
standby
physical machine
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47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宇航
万玉铸
江文龙
周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47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92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92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92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8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by dynamic selection of recovery network elements, e.g. replacement by the most appropriate element afte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73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web service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e.g.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 [SOA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41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on and deployment of a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一个物理机部署两台服务器且互为主备的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一方面,在一个物理机上同时部署两台服务器,相较于只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台服务器的方法,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物理机资源;另一方面,当一个物理机发生故障会导致该物理机上的服务器均不能正常提供服务,但由于该方法是将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当物理机上的某个服务器不能工作,可以启用该服务器在其它物理机上的备服务器替代工作,也即该方案可以降低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用户对服务器的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用户不希望服务器经常出现异常,导致无法满足用户的服务质量要求。
目前,通常采用服务器备份的方式来保障服务器的服务质量,具体的,可以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台主服务器,在另一台物理机上部署一台备服务器。因此,当主服务器出现异常导致无法提供服务时,可以启用备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从而能够保障服务质量。
在主备服务器模式下,如何合理地在物理机上部署服务器以及利用部署关系快速的确定备服务器,有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使得物理机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以及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控制器,该分布式文件系统还包括M个物理机,M大于1;每个物理机上部署有至少两个服务器,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其它物理机上的,该方法包括:在确定该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时,确定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目标主服务器;确定目标主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备服务器;确定目标备服务器所在的第二物理机;通知第二物理机启用目标备服务器,以由目标备服务器接替目标主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上述方案,一方面,在一个物理机上同时部署至少两个服务器,相较于只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个服务器的方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物理机资源;另一方面,当一个物理机发生故障会导致该物理机上的服务器不能正常提供服务,但由于该方案是将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当物理机上的某个服务器不能工作,可以启用该服务器在其它物理机上的备服务器替代工作,也即该方案可以降低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检测到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新增的第三物理机,则向第三物理机发送第一物理机的配置文件,配置文件中包括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的信息,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的信息包括目标主服务器的信息,以使第三物理机根据配置文件部署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检测到第一物理机被移除后,删除第一物理机的信息。
上述方案,在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第三物理机发送第一物理机的配置文件,使得第三物理机可以部署与第一物理机上相同的服务器,进而由第三物理机代替第一物理机进行业务处理,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通知第二物理机将目标备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当第一物理机故障恢复,通知第二物理机停用目标备服务器,以及将目标备服务器降级为备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上述方法包括:获取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N为M的2倍,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其中,M个物理机中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M个物理机的其它物理机上的。
上述方案,一方面,在一个物理机上同时部署两台服务器,相较于只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台服务器的方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物理机资源;另一方面,当一个物理机发生故障会导致该物理机上的服务器均不能正常提供服务,但由于该方案是将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当物理机上的某个服务器不能工作,可以启用该服务器在其它物理机上的备服务器替代工作,也即该方案可以降低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主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将第一主服务器部署至第一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节省计算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第二目标物理机;当第二目标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与第一备服务器不是互为备份关系,将第一备服务器部署至第二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节省计算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还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确定第二备服务器对应的主服务器所在的第三目标物理机;从M个物理机中选择第四目标物理机,并将第二备服务器部署至第四目标物理机,第四目标物理机是除第三目标物理机之外的M-1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
上述方案,因为物理机与主服务器的部署关系已经确定,所以只需确定主服务器与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就可以确定备服务器与物理机的部署关系,可以实现在物理机上准确部署主服务器和备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包括: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N为M的2倍,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其中,M个物理机中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M个物理机的其它物理机上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主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将第一主服务器部署至第一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第二目标物理机;当第二目标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与第一备服务器不是互为备份关系,将第一备服务器部署至第二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确定第二备服务器对应的主服务器所在的第三目标物理机;从M个物理机中选择第四目标物理机,并将第二备服务器部署至第四目标物理机,第四目标物理机是除第三目标物理机之外的M-1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按照获得的程序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的任意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部署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物理机对应目标备服务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目标主服务器对应目标备服务器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控制器执行。本申请对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不做限定。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时,确定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目标主服务器。
其中,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包括M个物理机,M大于1,每个物理机上部署有至少两个服务器,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其它物理机上的,也即目标主服务与目标备服务器是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本申请中的物理机,可以是为服务器的工作提供硬件支持的实体设备,比如该物理机可以是集成了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存储器以及操作系统的主机设备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本申请中的服务器,可以是为物理机提供计算或应用的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可以是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物理单元。比如,该服务器可以是元数据服务器(Meta Data server,MDS),文件存储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等。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存在一个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括M个物理机与M个主服务器、M个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以及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的一一对应关系。当控制器确定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时,通过查询该配置文件,确定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目标主服务器。
步骤102,确定目标主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备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控制器通过查询上述配置文件中的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的一一对应关系,确定目标主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备服务器。
步骤103,确定目标备服务器所在的第二物理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控制器通过查询上述配置文件中的M个物理机与M个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确定目标备服务器所在的第二物理机。
步骤104,通知第二物理机启用目标备服务器,以由目标备服务器接替目标主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控制器通知第二物理机启用目标备服务器,可以是,启用第二物理机的目标备服务器代替目标主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当目标主服务故障恢复后,通知第一物理机启用目标主服务器,通知第二物理机停用目标备服务器。也可以是,通知第二物理机将目标备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当目标主服务故障恢复后,通知第一物理机启用目标主服务器,通知第二物理机停用目标备服务器,以及将目标备服务器降级为备服务器。
上述方案,一方面,在一个物理机上同时部署至少两个服务器,相较于只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个服务器的方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物理机资源;另一方面,当一个物理机发生故障会导致该物理机上的服务器不能正常提供服务,但由于该方案是将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当物理机上的某个服务器不能工作,可以启用该服务器在其它物理机上的备服务器替代工作,也即该方案可以降低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在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恢复之后,可以通过重启或者维修第一物理机,使第一物理机能够继续投入使用。可选的,待第一物理机能够正常使用之后,可以通知第二物理机停用上述目标备服务器,以及通知第一物理机重新启用目标主服务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在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恢复之后,也可以新增第三物理机,由该第三物理机替代第一物理机进行工作。比如,当分布式系统中的控制器检测到在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新增的第三物理机,向第三物理机发送第一物理机的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中包括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的信息,也即之前部署在第一物理机上的目标主服务器的信息和部署在第一物理机上的其它服务器的信息,该其它服务器与该目标主服务器之间没有主备关系。根据配置文件的信息,将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部署在第三物理机上。可选的,待第三物理机配置完成之后,可以通知第二物理机停用上述目标备服务器,以及通知第三物理机启用目标主服务器。该方案,在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向第三物理机发送第一物理机的配置文件,使得第三物理机可以部署与第一物理机上相同的服务器,进而由第三物理机代替第一物理机进行业务处理,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上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存在一个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包括M个物理机与M个主服务器、M个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确定该配置文件中的M个物理机与M个主服务器、M个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的具体实现过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获取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
其中,N为M的2倍,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预先设定需要部署的服务器的数量N,并获取N个服务器的信息,该服务器的信息包括服务器的唯一标识,服务器的等级,服务器的类型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服务器的等级用于指示该服务器是主服务器或备服务器,服务器的类型指的是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的类型,比如该服务器是MDS服务器或数据库服务器。其中,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的服务类型相同。
根据服务器数量设定物理机数量M,且服务器的数量是物理机的数量的两倍。物理机的信息包括物理机的唯一标识,名称,存储空间中的一个或多个。
步骤202,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
其中,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指的是:一个物理机上只有一个主服务器,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在M个物理机上。
步骤203,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
其中,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指的是:一个物理机上只有一个备服务器,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在M个物理机上。
其中,M个物理机中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M个物理机的其它物理机上的。
下面结合一个示例对上述方案进行说明。假设M=2,N=4,即存在2个物理机和4个服务器。也即需要将4个服务器部署在2个物理机上,并且每个物理上部署2个服务器。该2个物理机分别称为物1和物2。该4个服务器中包括2个主服务器和2个备服务器,分别称为主1和主2,备1和备2。其中主1与备1互为备份服务器,二者可以提供相同类型的服务,当主1宕机则可以启用备1。类似的,主2与备2对应。如果主1部署在物1上,主2部署在物2上,则备1需部署在物2上,备2需部署在物1上。主1与备1不能同时存在物1上,主2与备2不能同时存在物2上。
上述方案,一方面,在一个物理机上同时部署两台服务器,相较于只在一个物理机上部署一台服务器的方案,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物理机资源;另一方面,当一个物理机发生故障会导致该物理机上的服务器均不能正常提供服务,但由于该方案是将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部署在不同的物理机上,因此当物理机上的某个服务器不能工作,可以启用该服务器在其它物理机上的备服务器替代工作,也即该方案可以降低互为主备的两个服务器同时发生故障的概率,可以保障为用户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保障服务器能够提供高质量服务。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步骤202中,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主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将第一主服务器部署至第一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下面结合一个示例说明。例如,M=3,表示存在3个物理机,分别为物1、物2、物3。N=6,表示存在3个主服务器以及3个备服务器,分别为主1、主2、主3、备1、备2、备3。其中,物1、物2、物3未部署任何服务器,主1、主2、主3、备1、备2、备3均待部署。
确定主1为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确定物1为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将主1部署在物1上。按照类似方法,将主2部署在物2上,将主3部署在物3上。
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节省计算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步骤203中,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第二目标物理机;当第二目标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与第一备服务器不是互为备份关系,将第一备服务器部署至第二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下面结合上述M=3,N=6的示例对该方法A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并且假设主服务器的部署结果为:主1部署在物1,主2部署在物2,主3部署在物3。以及假设第一顺序为:物1、物2、物3,第二顺序为:备1、备2、备3。
下面结合附图3对该示例中为备1、备2、备3选择物理机的过程。
首先,确定备1作为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从3个未部署过备服务器的物理机选择一个物理机作为第二目标物理机,比如物1。但由于备1与物1上的主1互为备份服务器,因此该物1不是第二目标物理机,进而再选择物2,由于备1与物2上的主2不是互为备份服务器,因此该物2是第二目标物理机,因此确定将备1部署在物2。
按照类似的方法,将备1部署在物2。最后只剩下备3和物3,但由于备3与物3上的主3互为备份服务器,因此不能将备3部署在物3上。因而需要对部署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比如将物1上的备2调整至物3上,然后将剩下的备3部署在物1上,得到如图3所示的部署结果。
上述方案,能够实现快速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节省计算时间。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步骤203中,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还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确定第二备服务器对应的主服务器所在的第三目标物理机;从M个物理机中选择第四目标物理机,并将第二备服务器部署至第四目标物理机,第四目标物理机是除第三目标物理机之外的M-1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
下面结合上述M=3,N=6的示例对该方法B的实现过程进行说明。并且假设主服务器的部署结果为:主1部署在物1,主2部署在物2,主3部署在物3。
下面结合附图4对该示例中为备1、备2、备3选择物理机的过程。
首先,确定备1作为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与备1对应的主服务器是主1,该主1部署在物1上,所以确定物1为第三目标物理机。除物1外,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还有物2,物3,则从物2,物3中,随机选择一个物理机作为第四目标物理机,比如物3。因此确定将备1部署在物3。
接下来,确定备2作为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与备2对应的主服务器是主2,该主2部署在物2上,所以确定物2为第三目标物理机。除物2外,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只有物1,因此,确定物1为第四目标物理机,将备2部署在物1上。
最后,确定备3作为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与备3对应的主服务器是主3,该主3部署在物3上,所以确定物3为第三目标物理机。除物3外,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只有物2,因此,确定物2为第四目标物理机,将备3部署在物2上。
上述方案,因为物理机与主服务器的部署关系已经确定,所以只需确定主服务器与备服务器的部署关系,就可以确定备服务器与物理机的部署关系,可以实现在物理机上准确部署主服务器和备服务器。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图5示例性地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500。如图5所示,包括:包括获取单元501和确定单元502。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其中M为大于1的整数,N为M的2倍,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M个主服务器与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确定单元502,用于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确定单元502,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其中,M个物理机中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M个物理机的其它物理机上的。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502还用于,确定M个主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主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将第一主服务器部署至第一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502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确定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第二目标物理机;当第二目标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与第一备服务器不是互为备份关系,将第一备服务器部署至第二目标物理机,直至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至M个物理机。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法中,确定单元502还用于,确定M个备服务器与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确定第二备服务器对应的主服务器所在的第三目标物理机;从M个物理机中选择第四目标物理机,并将第二备服务器部署至第四目标物理机,第四目标物理机是除第三目标物理机之外的M-1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600,该服务器管理装置600比如可以是一个计算设备。如图6所示,服务器管理装置6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6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连接的存储器602,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处理器601与存储器602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图6中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之间通过总线连接为例。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6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601执行的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601通过执行存储器602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上述服务器管理的方法。
其中,处理器601是服务器管理装置600的控制中心,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计算机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指令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02内的数据,从而进行资源设置。可选地,处理器601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确定单元,处理器601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01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可以在同一芯片上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它们也可以在独立的芯片上分别实现。
处理器6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602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存储器602可以包括至少一种类型的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PRO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等。存储器602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式所列的服务器管理的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控制器,所述分布式文件系统还包括M个物理机,M大于1;每个物理机上部署有至少两个服务器,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其它物理机上的,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的第一物理机发生故障时,确定所述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目标主服务器;
确定所述目标主服务器对应的目标备服务器;
确定所述目标备服务器所在的第二物理机;
通知所述第二物理机启用所述目标备服务器,以由所述目标备服务器接替所述目标主服务器进行业务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到在所述分布式文件系统中新增的第三物理机,则向所述第三物理机发送所述第一物理机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中包括所述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的信息,所述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的信息包括所述目标主服务器的信息,以使所述第三物理机根据所述配置文件部署所述第一物理机上部署的服务器;
检测到所述第一物理机被移除后,删除所述第一物理机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知所述第二物理机将所述目标备服务器升级为主服务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物理机故障恢复,通知所述第一物理机启用所述目标主服务器;
通知所述第二物理机停用所述目标备服务器,以及将所述目标备服务器降级为备服务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所述N为M的2倍,所述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
确定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
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器、所述第二服务器是所述N个服务器中的两个不同的服务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确定所述M个主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主服务器;
确定所述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主服务器的第一目标物理机;
将所述第一主服务器部署至所述第一目标物理机,直至所述M个主服务器分别部署至所述M个物理机。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包括:
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一备服务器;
确定所述M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第二目标物理机;
当所述第二目标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与所述第一备服务器不是互为备份关系,将所述第一备服务器部署至所述第二目标物理机,直至所述M个备服务器分别部署至所述M个物理机。
8.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还包括:
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中待部署的第二备服务器;
确定所述第二备服务器对应的主服务器所在的第三目标物理机;
从所述M个物理机中选择第四目标物理机,并将所述第二备服务器部署至所述第四目标物理机,所述第四目标物理机是除所述第三目标物理机之外的M-1个物理机中未部署备服务器的物理机。
9.一种服务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M个物理机的信息以及N个服务器的信息,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N为M的2倍,所述N个服务器包括M个主服务器以及M个备服务器,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备服务器一一对应;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所述M个主服务器与所述物理机一一对应;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M个物理机之间的部署关系,其中,所述M个备服务器与所述物理机一一对应;
其中,所述M个物理机中任一物理机上的主服务器的备服务器是部署在所述M个物理机的其它物理机上的。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1094728.6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192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728.6A CN116319276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728.6A CN116319276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9276A true CN11631927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91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4728.6A Pending CN116319276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92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7386B2 (en) Virtual machine recovery method and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 device
CN105700901B (zh) 一种启动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系统
US10635473B2 (en) Setting support program, setting support method, and setting support device
CN109710317B (zh) 系统启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97537B2 (en) Data rest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8319492B (zh) 复位物理机的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6572137B (zh) 一种分布式服务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069366B (zh) 一种重加载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2865992B (zh) 分布式主从系统中主节点的切换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457114B (zh) 应用集群部署方法及装置
CN111131131B (zh) 一种漏洞扫描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199240A (zh) 一种节点故障时进行节点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00690B (zh) 一种配置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86450A (zh) 一种虚拟机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0688130A (zh) 物理机部署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319276A (zh) 一种服务器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032762B (zh) 虚拟机回溯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595292B (zh) 一种系统的优化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27446A (zh) 时区同步方法、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4675902A (zh) 基于嵌入式设备的软件版本的管理方法与管理装置
CN115438021A (zh) 一种数据库服务器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3703823A (zh) 一种bmc固件升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43302A (zh) 容器集群扩容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0489239B2 (en) Multiplexing system,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12148376A (zh) 一种终端启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