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8564A -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8564A
CN116318564A CN202111555496.5A CN202111555496A CN116318564A CN 116318564 A CN116318564 A CN 116318564A CN 202111555496 A CN202111555496 A CN 202111555496A CN 116318564 A CN116318564 A CN 116318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ach
repeated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random access
re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554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南希
朱剑驰
郭婧
尹航
佘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554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85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8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85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本公开的方法能够使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确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而实现PRACH重复传输。

Description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3GPP NR Realease-16协议尚不支持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的重复传输,根据目前协议版本,用户在基站指示的PRACH传输时机上发送一次前导码Preamble。根据该PRACH传输时机的时频位置,用户可以计算得到相应的RA-RNTI值,之后,用户在随机接入响应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时间窗内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如果用户使用该RA-RNTI成功解扰并检测出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用户认为其PRACH传输成功,否则用户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这将带来额外的时延。尤其对于高频频段,PRACH是潜在的覆盖受限信道。因此,需要考虑增强PRACH的覆盖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一种存储介质以及一种终端设备,能够对PRACH的重复传输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缺陷。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包括: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包括: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以根据所述重复传输标志信息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解析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以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SIB1消息;所述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1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或者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0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根据其所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能力,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且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获取当前的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并在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包括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行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SSB和/或同步信号SS。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和/或计算得到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参考的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二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以下的其中一项或多项条件的组合,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令还包括:PRACH传输时机、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还包括: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PRACH重复传输方式、PRACH传输时机。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包括: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和/或,根据终端设备识别的当前可用的前导码,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方式包括: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或者,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不同的前导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和/或根据终端设备识别的当前可用的前导码数量,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用于PRACH重复传输的前导码序列集合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前导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中选择一个。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不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使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分别尝试解码DCI。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时机,包括:基于终端设备解码的SSB索引号与PRACH传输时机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可用的PRACH重复传输时机。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通过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利用目标信令携带;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通过广播目标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接收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时,根据预设规则计算相应RA-RNTI,并采用所述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调度DCI进行扰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为相同的多个前导码,或者不同的多个前导码。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不同的前导码时,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计算相应RA-RNTI,包括:选择所述多个前导码中的一个,计算与该所述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或者分别计算各所述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相同的前导码时,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多个所述前导码进行计算以获取RA-RNTI值,包括: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检测到相同的前导码,对所述多个相同的前导码进行合并处理,且合并处理后的前导码序列功率大于预设第三门限值时,基于与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中选取一个PRACH传输时机计算相应的RA-RNTI。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为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和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二类终端设备分别配置第一前导码序列集合、第二前导码序列集合。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目标信令还包括:PRACH传输时机、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包括:终端侧重复传输管理模块,用于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包括:网络设备重复传输管理模块,用于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
本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所提供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中,终端设备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开启PRACH重复传输功能,并允许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可以主动构建终端设备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从而实现PRACH重复传输功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由网络设备执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由用户侧终端设备执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4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PRACH传输时机与SSB索引号对应关系的示意图;
图5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6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的示意图;
图7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8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的示意图;
图9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终端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10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一种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在相关技术中,3GPP NR Realease-16协议尚不支持PRACH(Physical Random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的重复传输。在执行小区搜索过程之后,UE(用户设备)已经与小区取得了下行同步,因此UE能够接收下行数据。但UE只有与小区取得上行同步,才能进行上行传输。UE通过随机接入过程(Random Access Procedure)与小区建立连接并取得上行同步。
根据目前协议版本,用户在基站指示的PRACH传输时机上发送一次前导码(Preamble)。根据该PRACH传输时机的时频位置,用户可以计算得到相应的RA-RNTI值,之后,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时间窗内监听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是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如果终端设备用该RA-RNTI成功解扰并检测出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终端设备认为其PRACH传输成功,否则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这将带来额外的时延。尤其对于高频频段,PRACH是潜在的覆盖受限信道。
针对上述的应用场景,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UE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对PRACH的重复传输的控制。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一般而言,物理信道(physical channel)承载来自高层(higher layers)的数据信息。物理信道可以是物理下行信道或物理上行信道;其中,物理下行信道包括可以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hysical Control FormatIndicator CHannel,PCFICH)、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CHannel,PHICH)、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nhanced-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EPDCCH)、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PBCH)、物理多播信道(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PMCH)等。物理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Control CHannel,PUCCH)、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等。或是标准中新引入的功能相同、但名称不同的信道。也可以是以上信道的组合。
参考图1所示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上述方法的应用场景,包括网络设备101、与网络设备101邻近的网络设备102和用户侧的终端设备103。其中,终端设备103处于小于基站101的覆盖范围内并与网络设备101进行通信。网络设备101和终端设备103为支持在免许可频谱资源上进行通信的通信设备。网络设备102支持的频段可以与网络设备101相同,网络设备102可以是与网络设备101相同类型的通信设备,也可以是与网络设备101不同类型的通信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1可以为LTE系统的基站,例如小区基站;对应地,终端设备103为LTE系统的用户设备,网络设备102可以为LTE系统的基站,也可以为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系统的无线路由器、无线中继器、用户设备。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网络设备,由网络设备执行。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是4G基站,或者5G基站,或者以后版本的基站,或者其他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者称之为节点B,演进节点B,或者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接入点(Access Point,AP),或者所述领域中其他词汇,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网络设备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
参考图2所示,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21,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具备对PRACH重复传输功能开启/关闭的控制能力;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判断当前是否可以启用PRACH重复传输功能。在网络设备判断当前启用PRACH重复传输功能时,便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通知终端设备,以确保终端设备在随机接入过程中可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并接入网络。具体来说,PRACH重复传输功能是指终端设备可以在可用的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分别进行多次前导码Preamble传输;其中,每个PRACH传输时机上完成一次Preamble传输。其中,多次传输的Preamble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
举例而言,对于上述的网络设备判断当前是否启用PRACH重复传输功能的规则规则,可以是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开启PRACH重复传输功能的规则;或者,也可以是在基站检测到存在干扰信号,且干扰信号持续存在一定的时长,干扰信号强度大于一定门限值时;或者,根据其他条件判断存在对终端设备的上行链路同步的不利影响时;便可以启动PRACH重复传输功能。当然,在本公开的其他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网络设备一侧,也可以通过其他的特征作为判断启动PRACH重复传输功能的依据;例如,根据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信道质量等进行判断。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可以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为“1”时,表示当前PRACH配置下可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即网络设备当前启用了PRACH重复传输功能;以及,还可以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位为“0”时,表示当前PRACH配置下,不能进行PRACH重复传输,即网络设备当前关闭PRACH重复传输功能。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通过广播目标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具体而言,上述的目标信令可以是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在RRC系统消息中配置1bit的PRACH的重复传输标志位;网络设备利用该重复传输标志的数值来指示终端设备当前是否可以执行PRACH重复传输的功能。其中,RRC系统消息可以包括:主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多个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s,SIBs)。
或者,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目标信令可以是SIB(System InformationBlock,系统信息块)消息。具体的,例如SIB1消息。
具体而言,可以在SIB1消息中配置1bit的PRACH的重复传输标志位。例如,在SIB1消息中的PRACH重复传输标志为“1”时,表示当前PRACH配置下可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即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终端设备可以在当前配置下进行PRACH重复传输,也即网络设备启动PRACH重复传输功能。在SIB1消息中PRACH重复传输标志位为“0”时,表示当前PRACH配置下,不论终端设备是否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都不能进行PRACH重复传输,也即网络设备当前关闭PRACH重复传输功能。
或者,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SIB2消息携带PRACH重复传输标志。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于网络设备而言,还可以通过为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和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终端设备分别配置不同的PRACH资源的方式来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可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预先对于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和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分配不同的Preamble序列集合。例如,为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一Preamble序列集合,为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二Preamble序列集合。
举例来说,PRACH配置信息可以由SIB1的prach-Configuration Index(PRACH配置索引)指示,该参数的值为一个0~255的索引值,对应随机接入配置表格中的行索引。也可以对PRACH配置表格内的索引进行分组,将部分表格索引对应的PRACH配置划分为可进行PRACH重复传输的分组;将表格另一部分索引对应的PRACH配置划分为不可进行PRACH重复传输的分组。例如,对0~255个索引进行分组,通过在索引表格中增加1列实现,用于指示每行的PRACH资源是否可用于PRACH重复传输。或者,也可以使用预配置的规则定义可用于PRACH重复传输的行索引;例如,奇数行索引的PRACH可进行PRACH重复传输,偶数行索引的PRACH不可用于PRACH重复传输。
基于此,终端设备在解析SIB1消息时,便可以通过当前被区分的前导码来确定当前网络设备支持PRACH重复传输;而不需要PRACH重复传输标志。当终端设备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便可以利用第一Preamble序列集合;而当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即便其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也使用第二Preamble序列集合。
举例来说,可以在协议中对前导码直接进行分组,一分组下的前导码用于PRACH的重复传输,另一分组下的前导码不用于PRACH的重复传输。或者,也可以预先对PRACH资源进行划分,使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预先明确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可以使用的第一部分具体的PRACH传输时机和/或PRACH Preamble;而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二类终端设备则使用第二部分,即其余的PRACH传输时机和/或PRACH Preamble。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在通过广播消息通知终端设备当前支持PRACH重复传输时,还可以在目标信令中添加其他的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例如,SIB1消息中携带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另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传输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的信令可以是区别与上述包含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的其他信令。例如,通过MIB消息广播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
具体来说,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PRACH传输时机、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实际状态决定是否向终端设备指定具体的PRACH重复传输配置参数。
举例来说,上述的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可以是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的次数为2、4、6或8等数值;并可以将该数值添加至目标信令中。从而使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设备指定的重复传输次数执行PRACH重复传输。
上述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可以包括方式1或方式2;其中,PRACH重复传输方式1可以是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不同的前导码Preamble;PRACH重复传输方式2可以是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相同的前导码Preamble。网络设备可以将PRACH重复传输方式添加在目标信令中,从而使终端设备通过指定的方式来执行PRACH重复传输。
对应于PRACH重复传输方式,还可以配置对应的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例如,在使用方式1时,配置前导码数量为多个;在使用方式2时,配置前导码数量为1个。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对于网络设备未主动限定的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则可以由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定义。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2,在接收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时,根据预设规则计算相应RA-RNTI,并采用所述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调度DCI进行扰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为相同的多个前导码,或者不同的多个前导码。
具体而言,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22可以包括: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不同的前导码时:
选择所述多个前导码中的一个,计算与该所述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或者
分别对各前导码进行计算以获取各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
具体的,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在多个不同的PRACH传输时机上传的多个不同的前导码Preamble时,可以将各该终端设备的多次PRACH传输当成是不同用户的单次PRACH传输进行处理;即,对于终端设备上传的n个前导码,反馈对应的n个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消息;其中,n为正整数。具体来说,对于各前导码,根据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时频资源位置和Preamble号,计算得到用于加扰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的RA-RNTI值,并将相应的RAPID(RandomAccess Preamble Identifier,随机前导码标识)加入至RAR(Random Access Response,随机接入响应),即Msg2。
此时,网络设备的复杂度与原先相同,用户侧终端设备的复杂度增加,增益来源为分集增益。在该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不判断多个不同的前导码是否来自同一个终端设备。
或者,对于网络设备而言,在判断并确定多个不同的前导码来源于同一个终端设备时,可以从多个不同的前导码中选取一个,并计算与该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从而节省资源,避免终端设备处理多个RAR。在从多个不同的前导码中选取一个时,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的选择方式来选择;例如随机选择,或者指定PRACH传输时机的方式。
具体而言,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步骤S22还可以包括: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相同的前导码时:
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检测到相同的前导码,对所述多个相同的前导码进行合并处理,且合并处理后的前导码序列功率大于预设第三门限值时,基于与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中选取一个PRACH传输时机计算相应的RA-RNTI。
具体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多个相同的前导码时,可以基于SSB索引与PRACH传输时机的关联关系,确定多个相同的前导码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确定多个相同的前导码对应的不同PRACH传输时机之间存在相同的SSB索引时,便可以对多个前导码进行联合检测。
例如,参考图4所示,PRACH传输时机#0与PRACH传输时机#3,在索引SSB#0对应的在PRACH传输时机#0与PRACH传输时机#3上检测候选的Preamble序列,如果检测到相同的Preamble序列,则对它们进行合并处理。如果合并后的Preamble的序列能量(信号功率)达到给定的门限,则认为有终端设备发送了该Preamble。此时,由于网络设备可能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检测到Preamble,因此会有多个RA-RNTI,所以网络设备需要根据与终端设备侧约定好的预定规则,选择指定的前导码,基于该指定的前导码的时频位置计算DCI1_0扰码所采用的RA-RNTI,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
此时,网络设备的复杂度增加,终端设备的复杂度不变,增益来源为多次重复传输的合并增益。
另外,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网络设备预先配置了为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一Preamble序列集合,以及为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配置第二Preamble序列集合时;网络设备便可以根据接收的前导码序列属于第一Preamble序列集合或第二Preamble序列集合的判断结果,来确定当前的前导码是否为终端设备的PRACH重复传输。在确定为终端设备的PRACH重复传输时,根据上述实施例中的方式计算RA-RNTI,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
在一些实际场景中,可能存在两个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在PRACH传输时机#0和PRACH传输时机#3上分别发送了相同的Preamble,则基站可能误将其认为是一个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重复发送的两次PRACH,从而造成基站侧的理解错误。而通过上述的为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和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第二类终端设备分别配置Preamble序列集合的方式,则可以消除对于多个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的上传相同前导码的误判。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由用户侧终端设备(UE)来执行并实现。具体而言,参考图3所示,上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可以包括:
在步骤S31中,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UE开机后进入小区搜索和接入过程,UE通过物理广播信道PBCH进行小区下行链路同步,解调出MIB信息,再通过MIB中的相关信息解调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内容,再通过PDCCH的内容找到SIB1消息的位置,SIB1消息是通过PDSCH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承载的。一般来说,SIB1消息中需要包含PRACH相关的配置信息;UE通过SIB1消息中的PRACH配置,在相关的时频位置产生Preamble信号,开始随机接入流程。具体的,SIB1消息中的PRACH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PRACH重复传输标志位。UE在解码SIB1消息后,便获得所有上行同步信息,便可以进入随机接入流程。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包括:
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以根据所述重复传输标志信息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
解析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以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SIB1消息;
所述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
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1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或者
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0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具体来说,在网络设备通过RRC系统消息携带目标信令时,终端设备解析RRC系统消息,在识别重复传输标志位为“1”时,确定当前可以重复传输PRACH;或者在识别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为“0”时,确定当前不可以重复传输PRACH。举例来说,RRC系统消息也可以是MIB消息。例如,MIB消息可以携带系统带宽、PHICH(Physical Hybrid ARQ 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动重复传输指示信道)配置信息、系统帧号,以及PRI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
或者,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在SIB1消息中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位时,终端设备在解析SIB1消息时,在识别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为1时,确定当前可以重复传输PRACH,即网络设备启动PRACH重复传输功能;或者,在识别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为0时,确定当前不可以重复传输PRACH,即网络设备当前关闭PRACH重复传输功能。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SIB1消息中还可以包括PRI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例如,可以包括:PRACH传输时机、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例如,PRI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为1,前导码传输方式为方式2,即在多个传输时机分别上传相同前导码的方式;或者,PRI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中包括网络设备重复传输限定次数6,前导码传输方式为方式1,即在多个传输时机分别上传不同前导码的方式;或者,PRI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中仅包括网络设备重复传输限定次数9;等等。本公开对网络设备下发的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的具体参数不做特殊限定。
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当网络设备利用SIB1消息携带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时,在解析SIB1消息时,便能够获取网络设备关于PRACH重复传输的全部配置信息。
基于上述内容,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其所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能力,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启用PRACH重复传输功能后,还可以先对自身能力进行识别,判断终端设备自身是否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若终端设备识别自身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则可以判断对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需要执行PRACH重复传输进行判断。若终端设备识别自身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则可以终止该判断流程。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且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PRACH重复传输,并确认终端设备自身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后,可以判断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需要执行PRACH重复传输。例如,在基于信道质量、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的计算结果判断当前终端设备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再进行PRACH重复传输策略内容的制定。另外,在终端设备利用上述条件判断当前不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或者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的条件时,则终止当前周期的判断过程,不执行PRACH重复传输策略内容的制定。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
获取当前的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并在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其中,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包括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所述下行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SSB和/或同步信号SS。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和/或计算得到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参考的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二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在确定当前网络设备启用PRACH重复传输功能后,可以利用终端设备本身的一些特征参数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判断,判断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需要执行PRACH重复传输。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对当前的信道质量进行判断;若当前的信道质量不佳,则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以提升其传输性能,从而可以更快的接入当前小区。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当前的目标信号功率,并在所述目标信号功率低于预设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举例而言,目标信号功率包括下行信号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功率值。例如,可以下行信号可以是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信号和/或SS信号(SynchronizationSignal,同步信号)。
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计算下行链路路径损耗高于预设第二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举例来说,若终端设备测量或计算得到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参考的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低于一个预设的门限值;即,下行链路路径损耗高于一个预设的门限值,也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信道质量低于阈值指标。
即,若终端设备判断当前的信道质量高于预设指标,则不需要执行PRACH重复传输;或者,若判断当前的信道指令低于预设指标,则需要PRACH重复传输。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判断当前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时,还需要判断终端设备在当前的PRACH配置下,是否具备多个可供该终端设备传输Preamble(前导码)的PRACH传输时机,来用于PRACH的重复传输。若当前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则可以进行PRACH重复传输;若当前仅存在一个PRACH传输时机,或者不存在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即不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则不能进行PRACH重复传输。可以在下一周期时,再次启动该判断流程。
具体的,在终端设备设备判断当前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且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且具备执行PRACH重复传输的条件,终端设备此时可以进行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或者,在终端设备设备判断当前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但不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表示终端设备当前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但不具备执行PRACH重复传输的条件,则终止本周期的判断流程。或者,在终端设备设备判断当前信道质量高于预设指标,则表示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
或者,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终端设备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PRACH重复传输时,终端设备也可以首先利用信道质量信息判断当前是否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在判断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再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在识别终端设备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时,再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或者,终端设备也可以同步对上述的任意两个条件,或者三个条件进行判断,根据至少两个条件的判断结果确定是否制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
或者,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识别到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网络设备为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和不支持PRACH重复传输的第二类终端设备分别配置了不同的Preamble序列集合,或者划分了PRACH资源时,终端设备便可以对自身是否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以及是否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进行判断。
在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一般而言,终端设备在初始随机接入时,相关的PRACH配置信息由SIB1的PRACH-Configuration Index(PRACH配置索引)指示,该参数的值为一个0~255的索引值,对应随机接入配置表格中的行索引,具体指示以下的信息:Preamble格式、PRACH传输的系统帧号、子帧号、起始OFDM符号位置、一个子帧内用于传输PRACH的时隙数、一个PRACH时隙内的PRACH时域传输时机数、PRACH的持续符号数。PRACH的频域传输时机数由SIB1的参数msg1-FDM指示,该参数可以配置为{1,2,4,8}。PRACH在一个时隙内的总的传输时机个数由其时域传输时机数与频域传输时机数共同确定。SIB1消息中的参数ssb-perRACH-Occasion And CB-Preambles PerSSB指示与每个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block,同步信号块)索引关联的PRACH传输时机数。
在判断是否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终端设备根据对SIB1消息中解码的SSB索引号来确定。由于可供终端设备传输Preamble的PRACH传输时机与用户解码的SSB索引存在关联关系,所以并不是所有的PRACH传输时机都可以供该用户传输Preamble。参考图4所示,示意性示出了某一配置下的SSB索引号与PRACH传输时机的关联关系,如果用户解码的SSB索引号为1,则该用户只能在PRACH传输时机#1与PRACH传输时机#4上发送Preamble。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启动PRACH重复传输功能,自身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当前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且当前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便可以结合网络设备广播的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来确定当前周期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确定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可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PRACH重复传输方式、PRACH传输时机。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对于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可以利用以下条件中的一项或多项条件的组合确定,上述的条件包括: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
具体来说,在网络设备下发的PRACH重复传输配置信息中包含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时,即网络设备指定了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可以将该数值作为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的数值。
或者,在网络设备未指定PRACH重复传输次数时,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和/或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PRACH重复传输次数来确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举例来说,可以仅根据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设定PRACH重复传输次数,并使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设备特性预先配置支持的最大PRACH重复传输次数。例如,网络设备未指定PRACH重复传输次数,当前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数量大于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则可以将终端侧重复传输限定次数配置为重复传输次数。
或者,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
举例而言,若网络设备未指定PRACH重复传输次数,可以根据当前信道质量与预设门限值之间的差值来确定重复传输次数。例如,当前SSB信号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功率值与预设门限之间的差值小于3dB,则可以配置重复传输次数为2;或者,若当前SSB信号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的功率值与预设门限之间的差值大于3db,且小于5dB,则可以配置重复传输次数为5;等等。即,当前信道质量越差,则可以配置重复传输次数越多。但该次数需小于终端侧重复传输限定次数。
或者,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结合所述目标信令中的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所述终端设备预配置的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基于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来确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
举例来说,若网络设备限定了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该次数表示网络设备支持的重复传输次数上限)、终端设备预先配置了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该次数表示终端设备支持的重复传输次数上限)、根据当前的信道质量计算出了一个重复传输次数,可以首先根据其中的任意两项或三项进行对比,选取其中的一个最小值;再将该最小值与当前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数量进行对比,确定重复传输次数。例如,若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为5,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6,根据当前的信道质量计算出了一个重复传输次数为3,则将三项数值选择最小值3;而当前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数量为4,则最终确定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为3。或者,也可以仅考虑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5,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6,而当前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数量为8,则最终确定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为5。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还可以包括PRACH重复传输方式;其中,方式1为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不同的Preamble;方式2为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相同的Preamble。
具体的,若网络设备在SIB1信息中指示了具体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和/或,指示了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则终端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执行对应的传输方式即可。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接入的终端设备数量确定传输方式;或者,根据网络设备当前的负载情况确定传输方式。例如,网络设备指示了使用方式1,和/或者指示了前导码数量为多个;或者,网络设备指示了使用方式2,和/或指示了前导码数量为1。
或者,若网络设备未指示具体的传输方式,则终端设备可以使用随机选择的方式确定PRACH重复传输方式;或者,根据当前可用的前导码数量确定传输方式,或者根据当前的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数量选择PRACH重复传输方式。例如,在当前可用的前导码数量为1,则使用方式2。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质量与预设阈值之间的对比结果来确定传输方式,例如,若当前信道质量极差,则可以选择方式2传输,或者当前信道质量较差,则可以选择方式1传输。
或者,在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也可以根据网络设备为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划分的PRACH资源中选取PRACH传输时机、前导码。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确定PRACH重复传输策略的各项内容后,便可以执行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在使用方式1传输时,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不同的Preamble。在使用方式2时,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相同的Preamble。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32-1,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中选择一个。
步骤S32-2,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不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使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分别尝试解码DCI。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以方式1重复传输时,基站将该终端设备的多次PRACH传输当成是不同终端设备的单次PRACH传输并采用原有的Preamble检测方法,根据Preamble的接收情况,计算得到用于DCI加扰的RA-RNTI号,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终端设备在RAR时间窗内,采用多个RA-RNTI尝试解扰获得DCI 1_0,如果终端设备成功解扰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终端设备认为PRACH传输成功,否则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其中,多个RA-RNTI由终端设备根据先前进行Preamble传输的PRACH传输时机的时频位置计算获得,由于终端设备进行了多次PRACH重复传输,且不知道基站成功解码了哪次PRACH传输,所以需要采用多个RA-RNTI分别尝试解扰DCI。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在以方式2重复传输时,基站将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多个相同的前导码,进行Preamble的联合检测。如果合并后的Preamble的信号功率达到给定的门限,则认为有终端设备发送了该Preamble。此时,由于基站可能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检测到Preamble,因此会有多个RA-RNTI,所以基站需要根据与终端设备侧约定好的预定规则,确定DCI 1_0扰码所采用的RA-RNTI,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终端设备在RAR时间窗内,采用按预定规则选定的相应的RA-RNTI尝试解扰获得DCI 1_0,如果终端设备成功解扰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用户认为其PRACH传输成功,否则用户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所示,在步骤S51中,可以由基站配置PRACH重复传输的标志位;在步骤S52中,当PRACH重复传输使能时,支持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否则,所有用户都不能进行PRACH重复传输;在步骤S53中,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不同的Preamble;在步骤S54中,基站将该终端设备的多次PRACH传输当成是不同用户的单次PRACH传输并采用原有的Preamble检测方法,并根据Preamble的接收情况,计算得到用于DCI加扰的RA-RNTI号,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并可以生成RAR消息反馈至终端设备;在步骤S55中,终端设备在RAR时间窗内,采用多个RA-RNTI尝试解扰获得DCI 1_0,如果终端设备成功解扰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终端设备认为其PRACH传输成功,否则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参考图6所示,在步骤S61中,由基站配置PRACH重复传输的标志位;在步骤S62中,当PRACH重复传输使能时,支持重复传输的终端设备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否则,所有用户都不能进行PRACH重复传输;在步骤S63中,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完全相同的Preamble;在步骤S64中,基站在多个与相同SSB索引关联的PRACH传输时机上进行Preamble的联合检测,如果合并后的Preamble的序列能量达到给定的门限,则认为有终端设备发送了该Preamble;所以基站需要根据与终端侧约定好的预定规则,确定DCI 1_0扰码所采用的RA-RNTI,并将相应的RAPID号放入RAR信息中。在步骤S65中,终端设备在RAR时间窗内,采用相应的RA-RNTI尝试解扰获得DCI 1_0,如果终端设备成功解扰DCI 1_0,且能识别该DCI调度的RAR信息中的RAPID号,则终端设备认为其PRACH传输成功,否则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送新的PRACH。
具体来说,上述的多个PRACH传输时机可以为全部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也可以为终端设备选择的部分PRACH传输时机。
本公开提供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方法,通过在网络设备的广播消息中配置重复传输标志,从而可以使网络设备设备和用户侧终端设备可以结合不同业务场景及需求,更灵活的控制PRACH重复传输;能够实现在部分情况下禁止PRACH重复传输,而在另一部分情况下开启PRACH重复传输;以保证引入的PRACH重复传输特性是可控的。并且,网络设备还可以在广播消息中添加PRACH重复传输的配置信息,从而可以使终端设备能够根据指定的方式进行PRACH重复传输,实现对PRACH重复传输的精准控制。并且,对于终端设备而言,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判断是否需要进行PRACH重复传输。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进一步的,参考图7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70,可以应用于用户侧的终端设备;包括:终端侧重复传输管理模块701。
所述终端侧重复传输管理模块701可以用于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进一步的,参考图8所示,本示例的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80,可以应用于网络侧的网络设备;包括:网络设备重复传输管理模块801。
所述网络设备重复传输管理模块801可以用于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上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中各模块的具体细节已经在对应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方法的计算机系统。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终端设备9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9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9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2或图3中所示的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计算机系统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系统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系统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连接显示单元640。并且,计算机系统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计算机系统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系统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10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1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此外,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32)

1.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
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包括:
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以根据所述重复传输标志信息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
解析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以读取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令为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SIB1消息;
所述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包括:
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1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支持重复传输PRACH;或者
在读取重复传输标志位为0时,确定网络设备当前不支持重复传输PRAC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其所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能力,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且存在多个可用的PRACH传输时机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
获取当前的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并在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一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号接收功率包括下行信号的接收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号包括同步信号块SSB和/或同步信号SS。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识别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测量和/或计算得到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参考的信号接收功率低于预设第二门限值时,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低于预设指标。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的其中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条件的组合,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
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终端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基于终端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计算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令还包括:
PRACH传输时机、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2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还包括:
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PRACH重复传输方式、PRACH传输时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和/或,根据终端设备识别的当前可用的前导码,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ACH重复传输方式包括: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或者,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不同的前导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网络设备下发的目标信令中包含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和/或根据终端设备识别的当前可用的前导码数量,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方式。
17.根据权利要求2或15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网络设备预先配置的用于PRACH重复传输的前导码序列集合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前导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相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下行控制信息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中选择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终端设备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传输不同的前导码进行PRACH重复传输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使用RA-RNTI尝试解码DCI;其中,所述RA-RNTI基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确定;所述规则包括:使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对应的多个RA-RNTI分别尝试解码DCI。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中的PRACH重复传输时机,包括:
基于终端设备解码的SSB索引号与PRACH传输时机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当前可用的PRACH重复传输时机。
21.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网络设备通过配置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ACH重复传输标志信息利用目标信令携带;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通过广播目标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时,根据预设规则计算相应RA-RNTI,并采用所述RA-RNTI对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的调度DCI进行扰码;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前导码为相同的多个前导码,或者不同的多个前导码。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不同的前导码时,所述根据预设规则计算相应RA-RNTI,包括:
选择所述多个前导码中的一个,计算与该所述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或者
分别计算各所述前导码对应的PRACH传输时机的RA-RNTI。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终端设备重复传输的多个相同的前导码时,所述根据预设规则对多个所述前导码进行计算以获取RA-RNTI值,包括:
在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上检测到相同的前导码,对所述多个相同的前导码进行合并处理,且合并处理后的前导码序列功率大于预设第三门限值时,基于与终端设备预先约定的规则,在所述多个PRACH传输时机中选取一个PRACH传输时机计算相应的RA-RNTI。
27.根据权利要求21、22或24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一类终端设备和不具备PRACH重复传输能力的第二类终端设备分别配置第一前导码序列集合、第二前导码序列集合。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信令还包括:
PRACH传输时机、PRACH重复传输使用的前导码数量、网络设备支持的PRACH重复传输次数,以及PRACH重复传输方式中的任意一项或任意多项的组合。
29.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终端侧重复传输管理模块,用于在确定网络设备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根据该PRACH重复传输策略进行PRACH重复传输;
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30.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网络设备重复传输管理模块,用于网络设备在确定当前允许重复传输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时,通知终端设备,以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当前的PRACH重复传输策略并进行PRACH重复传输;其中,所述PRACH重复传输策略包括:确定PRACH的重复传输次数。
31.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至20,或者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
3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权利要求1至20,或者2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
CN202111555496.5A 2021-12-17 2021-12-17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185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496.5A CN116318564A (zh) 2021-12-17 2021-12-17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55496.5A CN116318564A (zh) 2021-12-17 2021-12-17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8564A true CN11631856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96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55496.5A Pending CN116318564A (zh) 2021-12-17 2021-12-17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856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83295A1 (en) * 2013-08-09 2016-06-23 Zte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6686691A (zh) * 2015-11-06 2017-05-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rar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75914A (zh) * 2016-03-21 2018-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上行链路传输的调度
CN111727655A (zh) * 2018-02-16 2020-09-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为通过pdcch命令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提供rach时机指示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无线终端和基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183295A1 (en) * 2013-08-09 2016-06-23 Zte Corporation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CN106686691A (zh) * 2015-11-06 2017-05-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随机接入响应rar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075914A (zh) * 2016-03-21 2018-12-2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上行链路传输的调度
CN113613320A (zh) * 2016-03-21 2021-11-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上行链路传输的调度
CN111727655A (zh) * 2018-02-16 2020-09-2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为通过pdcch命令发起的随机接入过程提供rach时机指示的方法以及相关的无线终端和基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032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andom access o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58813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er equipment capability exchange
US100098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system
US9781739B2 (e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system for system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1595854B2 (en) Use of wait period to obtain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0800333B (zh) 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20230345433A1 (en) Configured grant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US10687362B2 (en) Slot format indicator enhancements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JP7282182B2 (ja) Ra-rnti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US11653388B2 (en)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 configuration and selection for new radio-unlicensed
EP3993542A1 (en) Downlink transmissio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27726A1 (en) Beam updates during a secondary cell group (scg) dormancy period
WO2017177977A1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830192B (zh) 系统消息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WO2020029070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US11997664B2 (en) Beam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for high priority or broadcast coreset
EP2991420A1 (en)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20230136223A1 (en)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random access bandwidth
CN116318564A (zh)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重复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708147B (zh) Harq反馈信息的传输、指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基站
US8274915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5801209B (zh) 系统消息的指示、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