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8526A -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8526A
CN116318526A CN202211088925.7A CN202211088925A CN116318526A CN 116318526 A CN116318526 A CN 116318526A CN 202211088925 A CN202211088925 A CN 202211088925A CN 116318526 A CN116318526 A CN 1163185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control data
equipment
gate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89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嘉亮
谢卓锐
雷朋飞
张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892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85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85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6Gateway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子设备返回的针对网关的控制信息进行指向性确认,替代常规仅返回确认值的方式,实现精准确定子设备所获取的控制数据,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需要控制的子设备进行高并发的控制,不影响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判断,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校对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Description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lora通讯方式,数据通信的协议有一个属性值称作为接收是否回复,如果设置为true,则数据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则回复接收确认。但是回复的数据不含任何数据,只告诉发送方,接收方已经收到数据,如果发送方短时间内不断下发n(n>=2)条指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回复的数据包则没有明确告诉发送方接收到的具体是哪一个数据包,哪一个数据包没有成功接收,所以通常需要一个个数据包发送判断,效率较低,无法在高并发的作业中确保数据的收发是否存在异常以及后续的重发纠错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lora通讯方式中,无法针对逐条控制数据进行数据校对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发生丢包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应用于lora通讯系统,所述lora通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关和至少一个子设备,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之后,还包括: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所述定时器检测到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所述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所述控制数据;若否,则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之后,还包括:判断所述网关重发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结束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通讯故障的标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包括:通过所述子设备对所述控制数据按对应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通过所述子设备遍历执行所述控制队列,基于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通过所述子设备在每次执行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判断对应的运行参数是否调整成功;若是,则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包括:通过所述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包括:通过所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包括: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而调整;若否,则执行获取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所述运行参数;若是,则标记所述控制数据,并返回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应用于lora通讯系统,所述lora通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关和至少一个子设备,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包括:控制数据下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控制数据运行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校对数据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数据比对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还包括控制数据重发模块,所述控制数据重发模块具体用于: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所述定时器检测到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所述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所述控制数据;若否,则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还包括故障判断模块,所述故障判断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网关重发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结束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通讯故障的标记。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数据运行模块具体用于:控制数据排序单元,通过所述子设备对所述控制数据按对应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运行参数调整单元,通过所述子设备遍历执行所述控制队列,基于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判断单元,通过所述子设备在每次执行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判断对应的运行参数是否调整成功;校对数据配置单元,若是,则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校对数据配置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所述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数据下发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
可选的,在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校对数据返回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而调整;若否,则执行获取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所述运行参数;若是,则标记所述控制数据,并返回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请求,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请求,以使得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执行上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请求,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子设备返回的针对网关的控制信息进行指向性确认,替代常规仅返回确认值的方式,实现精准确定子设备所获取的控制数据,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需要控制的子设备进行高并发的控制,同时不影响对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判断,确保网关和子设备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校对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子设备返回的针对网关的控制信息进行指向性确认,替代常规仅返回确认值的方式,实现精准确定子设备所获取的控制数据,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需要控制的子设备进行高并发的控制,同时不影响对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判断,确保网关和子设备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校对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构件,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流程进行描述,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包括:
101,通过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将通过lora这一种远程、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进行组网,构建一个lora通讯系统,并应用于常见的物联网领域。在lora系统中,网关连接着下属的子设备,通过采用lora技术,实现网关和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递。
具体的,当存在控制数据需要下发时,用户通过网关将指令转换成控制数据,下发至对应需要控制的子设备中,并在下发控制数据之后,网关将发送后的控制数据进行存储,用以后续进行校对和重发等操作。
102,通过子设备基于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后,控制数据被子设备接收,子设备通过解析控制数据,并基于控制数据对自身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子设备是空调的情况,当接收到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时,空调通过调整自身的运行参数,如调整温度、调整湿度和设定关机时间等,完成控制数据的指令。并在完成控制数据的指令后,配置基于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
103,当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子设备返回校对数据至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当子设备的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将步骤102中生成的校对数据通过同样的lora技术发送回对应的网关,用以表明控制子设备的控制数据已经被子设备获取、解析并完成对应指令。
104,通过网关对校对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在获取到子设备发回的校对数据后,将校对数据和存储的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并在比对成功后删除存储的控制数据,以及结束对应的重发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子设备返回的针对网关的控制信息进行指向性确认,替代常规仅返回确认值的方式,实现精准确定子设备所获取的控制数据,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需要控制的子设备进行高并发的控制,同时不影响对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判断,确保网关和子设备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校对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201,通过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202,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网关下发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
在本实施例中,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后,即为对应的控制数据配置一个预设的定时器并开始计时。其中,定时器作用当网关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曾获取对应于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时,网关将视所述控制数据为未成功发送至对应的子设备,需要在定时器完成预设的计时后对未成功发送的控制数据进行二次发送。
具体的,定时器中的计时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行设置,当处于高并发的工作模式下,需要确保逐条控制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对定时器设置第一限定时间,当处于低并发或省电模式下,针对时效性的要求不高,则可以设置第二限定时间,在其中,第一限定时间与第二限定时间的具体范围并不作限定,通过用户对两个限定时间的编辑,实现对控制数据的校准时间的自由调节。但在常规意义上,第一限定时间应当短于或等于第二限定时间。
203,当定时器检测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控制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持续获取同一lora通讯系统下的与该网关子设备的校对数据,并将获取到的校对数据与存储的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并在比对成功后删除比对成功的控制数据,节约缓存空间。
在一方面,网关可以通过定时器设定的时间到达后集中获取对应于网关发送的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并检查获取的校对数据与存储的控制数据对应关系,并将存在对应关系的控制数据于网关的缓存中删除。
在另一方面,网关也可不间断获取校对数据,控制数据在预设时间内未与对应的校对数据成功比对,则重发超时的控制数据。
具体的,步骤203中上述网关的运行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景进行调整,例如在低能耗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为设定一个预设时间,并在预设时间到达时统一获取并处理校对数据。
204,若否,则重发控制数据,并累加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若获取的校对数据与到达预设时间的控制数据并不对应,则说明到达预设时间的控制数据并没有获得对应于控制数据的子设备的回应,存在子设备并没有接收到控制数据的可能,因此需要重发到达预设时间的控制数据,同时累加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具体的,重发次数用于统计网关中控制数据的发送次数,当重发次数到达预设阈值时,将控制数据对应的子设备视为存在故障,对子设备进行通讯故障标记,并结束重发动作。
205,判断网关重发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206,若是,则结束重发控制数据,并对控制数据进行通讯故障的标记;
207,通过子设备基于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208,判断运行参数是否基于控制数据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子设备在接收到网关针对子设备的控制数据后,通过对控制参数进行解析,并基于控制数据的指令调整自身运行参数,通过自检调整前后的运行参数对比,或者检查调整后的运行参数是否对应于控制数据中指定的参数,从而对子设备是否执行控制数据进行判断。
具体的,若判断为运行参数不是基于控制数据而调整的,则可能存在子设备同时获取了若干控制数据,待控制数据均被执行完毕后再进行判断流程。
在另一方面,子设备也可在每执行完一条控制数据时,对执行完成的控制数据进行标记;或者,执行完一定量控制数据后进行统一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在对控制数据进行标记后,子设备将生成对应于存在标记的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将校对数据通过lora通讯系统发送回网关,并在发送后删除缓存于子设备中被标记的控制数据和对应于被标记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
209,若否,则执行获取的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
210,若是,则标记控制数据,并返回控制数据对应的校对数据至网关;
211,通过网关对校对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本实施例在前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所述定时器检测到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所述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所述控制数据;若否,则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判断所述网关重发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结束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通讯故障的标记的过程。通过本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法,明确了当网关发送控制数据后,即为对应的控制数据配置一个预设的定时器并开始计时。其中,定时器作用当网关在预设的时间内未曾获取对应于控制数据的校对数据时,网关将视所述控制数据为未成功发送至对应的子设备,需要在定时器完成预设的计时后对未成功发送的控制数据进行二次发送。通过采用重发和控制重发次数的手段,较好的区分了意外情况和确实发生通讯故障的情况。
请参阅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第三个实施例包括:
301,通过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后,将已下发的控制数据存储于缓存中,或者将已下发的控制数据通过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获得摘要字符串,通过存储占用空间较少的摘要字符串,确保在高频发送控制数据的情况下网关和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其中,信息摘要算法的主要特征是加密过程不需要密钥,并且经过加密的数据无法被解密,可以被解密逆向的只有CRC32算法,只有输入相同的明文数据经过相同的消息摘要算法才能得到相同的密文。一般的,信息摘要算法计算出来的摘要字符串长度相对固定,且占用空间极少,例如MD5摘要算法,可以为任意大小的控制数据(不管其大小、格式、数量)产生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借助这个“MD5值”,通过检查文件前后MD5值是否发生了改变,就可以知道控制数据是否被改动,以及对应的控制数据是否被子设备所接收。
具体的,若网关下发子设备的升级文件,亦可以通过对升级文件进行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一方面减少子设备回传校对数据的回传工作量、一方面可以压缩校对时长,减少网关和子设备的缓存占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所使用的信息摘要算法的种类以及应用方式,信息摘要算法在实施例中的作用仅为对控制数据和校对数据进行摘要,与此同时,可以去除市面中常见信息摘要算法中所包含的加解密部分,仅保留信息摘要部分,节省网关和子设备的cpu占用率,加快信息摘要算法的运行速率。
在另一方面,网关和子设备也可以直接存储控制数据用作后续的校对过程,与此同时,子设备将把控制数据直接作为校对数据进行返回
302,将控制数据存储于网关;
303,或者,将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
304,将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网关;
305,通过子设备对控制数据按对应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
在本实施例中,lora通讯系统存在高并发的应用场景,即网关或子设备需要同时并行处理若干控制数据或校对数据,因此在子设备同时获取若干控制数据时,基于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获取时间,按照先后顺序对控制数据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其中,控制队列包含若干针对子设备的控制数据。
306,通过子设备遍历执行控制队列,基于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子设备将遍历执行控制队列中包含的控制数据,基于控制数据逐一调整子设备中的运行参数,并在调整后,生成对应的校对数据,当校对数据被发送后,对校对数据对应的控制数据进行释放。
307,通过子设备在每次执行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判断对应的运行参数是否调整成功;
在本实施例中,子设备执行完毕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应当针对执行完毕的控制数据进行单独判断,防止需要连续调整运行参数的过程中,发生部分控制数据缺失或未执行的情况。当且仅当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被逐一执行后,方可执行下一条控制数据。
308,若是,则通过子设备将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若判断为调整成功,则将调整成功的控制数据作为校对数据进行存储,或者,对控制数据通过信息摘要算法进行摘要,摘要后获取摘要字符串并作为校对数据进行存储。
具体的,当生成校对数据后,对生成的校对数据回传至网关,在其中,需要统一网关和子设备中校对数据的格式,可以选用采用控制数据直接作为校对数据或者将控制数据通过信息摘要算法运算后的摘要字符串作为校对数据。
309,或者,将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
310,将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311,当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子设备返回校对数据至网关;
312,通过网关对校对数据和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本实施例在前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通过所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的过程。通过本实施例相较于传统方法,细化了校对数据的生成方法,通过不同的工作环境,选择对应于不同工作环境下校对数据的生成方法,或直接采用控制数据作为校对数据进行回传或采用通过信息摘要算法对控制数据进行摘要,并将摘要后的摘要字符串作为校对数据进行回传,实现了针对逐条控制数据的确认以及为高并发的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进行描述,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一个实施例包括:
控制数据下发模块401,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控制数据运行模块402,用于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校对数据返回模块403,用于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数据比对模块404,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运行上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子设备返回的针对网关的控制信息进行指向性确认,替代常规仅返回确认值的方式,实现精准确定子设备所获取的控制数据,通过本方法能够实现在预设时间段内针对需要控制的子设备进行高并发的控制,同时不影响对子设备获取控制数据的判断,确保网关和子设备间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校对的准确性和指向性。
请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包括:
控制数据下发模块401,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控制数据运行模块402,用于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校对数据返回模块403,用于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数据比对模块404,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还包括控制数据重发模块405,所述控制数据重发模块405具体用于:
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当所述定时器检测到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所述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所述控制数据;若否,则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还包括故障判断模块406,所述故障判断模块406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网关重发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结束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通讯故障的标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数据运行模块402具体用于:
控制数据排序单元4021,通过所述子设备对所述控制数据按对应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运行参数调整单元4022,通过所述子设备遍历执行所述控制队列,基于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判断单元4023,通过所述子设备在每次执行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判断对应的运行参数是否调整成功;校对数据配置单元4024,若是,则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对数据配置单元4024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数据下发模块4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校对数据返回模块403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而调整;若否,则执行获取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所述运行参数;若是,则标记所述控制数据,并返回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本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以及部分模块的单元构成,通过上述模块并细化了原有模块的具体作用,完善了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的运行,提高了其运行时的可靠性以及明确了各个步骤间的实际逻辑,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上面图4和图5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进行详细描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6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61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620,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633或数据632的存储介质6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620和存储介质6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6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600中的一系列请求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61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630通信,在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600上执行存储介质630中的一系列请求操作,以实现上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步骤。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6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640,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6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660,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631,例如Windows Serve,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示出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为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请求,当所述请求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或装置、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请求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应用于lora通讯系统,所述lora通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关和至少一个子设备,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之后,还包括:
调用预设的定时器为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进行计时;
当所述定时器检测到所述网关下发所述控制数据的时间到达预设时间时,检查获取的所述校对数据是否对应于所述控制数据;
若否,则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累加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网关重发所述控制数据的重发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是,则结束重发所述控制数据,并对所述控制数据进行通信故障的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子设备对所述控制数据按对应的获取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生成控制队列;
通过所述子设备遍历执行所述控制队列,基于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
通过所述子设备在每次执行所述控制队列中的控制数据后判断对应的运行参数是否调整成功;
若是,则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配置校对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子设备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
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为校对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包括:
通过所述网关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将所述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
或者,将所述控制数据采用信息摘要算法进行压缩,得到摘要字符串;
将所述摘要字符串作为控制数据存储于所述网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包括:
判断所述运行参数是否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而调整;
若否,则执行获取的所述控制数据,调整所述运行参数;
若是,则标记所述控制数据,并返回所述控制数据对应的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8.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应用于lora通讯系统,所述lora通讯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网关和至少一个子设备,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装置包括:
控制数据下发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存储并下发控制数据至子设备;
控制数据运行模块,用于通过所述子设备基于所述控制数据调整运行参数并配置校对数据;
校对数据返回模块,用于当所述运行参数调整完成后,通过所述子设备返回所述校对数据至所述网关;
数据比对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网关对所述校对数据和所述控制数据进行比对,完成数据校对。
9.一种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包括: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请求,所述存储器和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连;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请求,以使得所述子设备的数据校对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各个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的各个步骤。
CN202211088925.7A 2022-09-07 2022-09-07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63185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925.7A CN116318526A (zh) 2022-09-07 2022-09-07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8925.7A CN116318526A (zh) 2022-09-07 2022-09-07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8526A true CN116318526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2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8925.7A Pending CN116318526A (zh) 2022-09-07 2022-09-07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852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3599B (zh) 批量数据传输的方法和系统
WO2021121370A1 (zh) 用于消息队列的消息丢失检测方法和装置
US8447898B2 (en) Task offload to a peripheral device
US7656894B2 (en) Offloading processing tasks to a peripheral device
US7149898B2 (en) Self-monitoring and trending service system with a cascaded pipeline with enhanced authent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US20070076625A1 (en) Dat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80049617A1 (en) System for fine grained flow-control concurrency to prevent excessive packet loss
US20070101023A1 (en) Multiple task offload to a peripheral device
US20020095511A1 (en) Optimized performance for transaction-oriented communications using stream-based network protocols
CN101453478A (zh) 一种在文件传输中的完整性校验方法
US20030140149A1 (e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use i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s in a monitoring service system
CN101447856A (zh) 一种大容量文件传输方法
US7362701B2 (en) Customer-based service system including a cascaded pipeline with self-monitoring relays
WO2011109164A1 (en) Modification of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commands to exchange data with a networked storage device
US8593948B1 (en) Network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twork device
CN103259797A (zh) 数据文件传输方法及平台
CN110705893B (zh) 一种业务节点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KR20170033592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7024268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6318526A (zh) 子设备的数据校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945390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制御システム、サーバ、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CN11076874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一种电力调峰系统
TW201511515A (zh) 動態調整雲端憑證狀態驗證之方法
CN11478580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965466B (zh) 一种自适应网络带宽的数据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