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6889A -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316889A CN116316889A CN202310294798.4A CN202310294798A CN116316889A CN 116316889 A CN116316889 A CN 116316889A CN 202310294798 A CN202310294798 A CN 202310294798A CN 116316889 A CN116316889 A CN 11631688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 power grid
- new energy
- data
- peak sha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7418 data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3178 mathematical mode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5000014121 butter Nutritio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01 inhibi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932 seas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41000282414 Homo sapi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Hydrogen Chemical compound [H][H] UFHFLCQGNIYN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257 hydro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02J3/144—Demand-respons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10—Power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systems management focussing at grid-level, e.g. load flow analysis, node profile computation, meshed network optimisation, active network management or spinning reserv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针对现有技术电力使用分布不合理,电力耗损高,运维成本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差,电力资源单一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能源结构进行资源整合再利用,从而发挥新能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的优势,降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负面效果,减少电网的运行成本和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接入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建立考虑电网调峰及运行成本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削峰填谷,大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电能,因此,近几十年我国电力行业得到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同时,技术的革新与进步使得太阳、风能等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已经较为广泛应用到发电行业中,获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能源的分布广、储量大和清洁环保,将为人类提供发展的动力。实现新能源的利用需要新技术的支撑,新能源技术是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基础和保障。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的支柱,包括太阳能利用技术、核能技术、氢能利用技术、化学电能技术、生物质能技术、风能、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然而,新能源发电虽然得到了较广泛地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新能源发电的进一步应用,为了能更好解决新能源发电出现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新能源发电系统与电力输配网调度控制系统不断改进和完善。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电力使用分布不合理,电力耗损高,运维成本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差,电力资源单一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优选的,所述S1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优选的,所述S2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优选的,所述S3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现有操作管理模式向统一管理流程过渡,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优选的,所述S4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以等效电路为基础构成的电池储能系统,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优选的,所述S5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优选的,所述S6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S6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使得新能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时,能够迅速、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优选的,所述S7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促使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供电的应变能力,真正地保证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S7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阻止水汽进入,从而防止塞钉和钢轨间锈蚀,而导致电压波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削峰填谷,改善电网的运行曲线,在低功耗期间存储剩余功率,并在峰值功耗期间使用,根据不同的峰谷电价,可以减少电力浪费,节约运营成本。
2、对能源结构进行资源整合再利用,最大限度利用火电等常规能源调峰能力,充分发挥新能源电站作用,采用先进手段控制风电场有功出力,加大不同电网调峰互济与跨区电力交易规模。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能源结构进行资源整合再利用,从而发挥新能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的优势,降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负面效果,减少电网的运行成本和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接入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建立考虑电网调峰及运行成本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削峰填谷,大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本实施例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现有操作管理模式向统一管理流程过渡,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以等效电路为基础构成的电池储能系统,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使得新能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时,能够迅速、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本实施例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促使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供电的应变能力,真正地保证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阻止水汽进入,从而防止塞钉和钢轨间锈蚀,而导致电压波动。
实施例二
参照图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本实施例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本实施例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
本实施例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阻止水汽进入,从而防止塞钉和钢轨间锈蚀,而导致电压波动。
实施例三
参照图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本实施例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使得新能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时,能够迅速、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本实施例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促使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供电的应变能力,真正地保证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
实施例四
参照图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本实施例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现有操作管理模式向统一管理流程过渡,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本实施例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
本实施例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阻止水汽进入,从而防止塞钉和钢轨间锈蚀,而导致电压波动
实施例五
参照图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本实施例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本实施例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现有操作管理模式向统一管理流程过渡,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本实施例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本实施例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本实施例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等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以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等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实施例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使得新能源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时,能够迅速、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本实施例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从而确保了电网稳定,把各种间断性的新能源发电进行全面的整合,促使资源的合理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供电的应变能力,真正地保证了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既要不能造成轨道电路的分路不良,又要防止当降雨时电压下降过快造成区段红光带;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阻止水汽进入,从而防止塞钉和钢轨间锈蚀,而导致电压波动
对比例一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对比例二
与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对比例三
与实施例三不同之处在于,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优化现有业务流程,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对比例四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随后以随机风与电网发生大的扰动为例,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对比例五
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实验例
将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进行试验,得出结果如下:
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的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对比现有的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运维成本和电力耗损显著降低,且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
检测报告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电力使用分布不合理,电力耗损高,运维成本高,电网运行稳定性差,电力资源单一等问题,提出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通过对能源结构进行资源整合再利用,从而发挥新能源绿色环保、可持续利用的优势,降低新能源并网带来的负面效果,减少电网的运行成本和系统旋转备用容量。接入储能、电动汽车、柔性负荷等灵活性资源,建立考虑电网调峰及运行成本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削峰填谷,大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了电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进行分析,对实际辅助服务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
S2: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
S3: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优化现有业务管理结构,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S4:利用储能装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
S5:生成最优离散场景,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S6:划分时段,削峰填谷,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
S7: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合理引入侧响应机制,做好电路防腐防潮设备的防护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对供电区内部可进行调节负荷以及储能装置具有的容量进行详细的分析,参与电力需求侧响应以及辅助整体服务市场,进行有效的服务辅助服务报价,将其纳入到整体电力需求响应的综合考核内;在收到订单后,开展辅助服务订单容量的分解工作,分解后,对实际辅助服务容量向区内的电力用户进行有效的交易,同时对保供电协议予以签订,对于电力辅助服务权利以及相应的业务予以约定,对于相应的奖励进行有效的设置,制定不同的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通过用户服务标椎,进行数据挖掘和准备数据,深入挖掘有效数据并进行合理利用,做好技术识别和数据库的选择,对于电网运行相关的数据,技术人员需要了解电网各种运行方式和接线方式;通过选择数据、预处理数据将数据转换为三个级别,完成挖掘算法分析模型的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特定区域中的数据挖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调控一体化实施路径,集成流程在实施的初始阶段、过渡阶段和实施的初始阶段进行协调,现有操作管理模式向统一管理流程过渡,开发适合调整统一管理模式的技术支持系统,控制统一管理模式的实施,再进行过渡期间逐步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利用储能装置改善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其中,解决电压暂降与抑制电压波动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对功率作及时的补偿,建立毫秒级储能装置,动态调整,以等效电路为基础构成的电池储能系统,并在异步发电机风力发电系统整体的动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控制方法,对问题进行进行仿真研究,最后对数学模型进行验证,提高电能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生成最优离散场景,电力网络中风、光发电均为不确定的变量,通过将不确定的变量进行随机连续概率离散化,根据时间段得出最优的结果,然后将随机变量分布组合使用瓦瑟斯坦最优离散概率学方法,计算连续的概率分布,得出最优的离散概率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根据电力系统运行状况和电网的负荷变化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多个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将一天划分为高峰、平段、低谷,划分季节性电价机制,将峰平谷时段划分进一步按夏季、非夏季作差别化安排,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根据用户实际响应量占申报响应量的比例,设置补贴价格系数,按公式计算用户补贴金额,削峰填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当前采取短期的电网调度,开发利用电源与设备,整合电源结构分布增加系统的调峰容量,构建调峰能力强的备用电源,及时调峰,开发和利用具有强实用性的能源储备设备,储备新能源发电剩余电能,用电负荷较高时,将储存的电能转变为备用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建设智能化关系系统,引入侧响应机制,将剩余的电能补给给不足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按照调整表,对接收器主轨道和小轨道的接收、道床泄漏严重和床道电阻变化较大进行严格调整,漏泄区段进行调整,严格验收补充电容数量、安装位置,塞钉电阻、等位线的位置是否安装得当,尤其是电容步长设置是否合理;最后,根据现场处理电压波动的经验,当打完电容塞钉孔时,要用冲子过一遍塞钉孔,使塞钉孔更加圆润,再在塞钉上涂抹黄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94798.4A CN116316889A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294798.4A CN116316889A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316889A true CN116316889A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795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294798.4A Pending CN116316889A (zh) | 2023-03-24 | 2023-03-24 |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31688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08454A (zh) * | 2024-07-18 | 2024-08-16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网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18676971A (zh) * | 2024-08-23 | 2024-09-20 | 一能电气有限公司 | 多类型储能系统中的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
-
2023
- 2023-03-24 CN CN202310294798.4A patent/CN11631688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508454A (zh) * | 2024-07-18 | 2024-08-16 | 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电网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
CN118676971A (zh) * | 2024-08-23 | 2024-09-20 | 一能电气有限公司 | 多类型储能系统中的电力调峰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92324B (zh) | 一种风电参与调峰调频的agc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 |
CN116316889A (zh) | 一种考虑电网调峰需求的新能源优化调度方法 | |
CN106099993A (zh) | 一种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电源规划方法 | |
CN112886624B (zh) | 一种三站合一变电站储能装置规划设计系统及方法 | |
Li et al. | Long duration flexibility planning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for power system with ultra high share of renewable energy | |
CN117411007A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和储能联合的配网低电压治理方法 | |
CN118412929A (zh) | 一种考虑调度响应能力的虚拟电厂运行控制方法 | |
CN113541195B (zh) | 一种未来电力系统中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方法 | |
Huang et al. | Cascade hydropower stations optimal dispatch considering flexible margin in renewable energy power system | |
CN114004390A (zh) | 计及风电外送及投资风险的储能系统容量规划方法 | |
CN116545009A (zh) | 一种分布式风光资源准入容量规划方法及系统 | |
Han et al. | Analysis of economic operation model for virtual power plants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ies of renewable energy power generation | |
Yang et al. | Collaborative optimization of wind-solar-storage configuration in county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idering near-zero carbon emission | |
CN113991714A (zh) | 一种基于换电站的弹性资源聚合方法和系统 | |
Lukwesa et al. | Analysis of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ower fluctuation mitigation of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wind and solar power | |
Wang et al. | Review on Energy Storage Participation in Capacity Configuration and Scheduling Optimization in Modern Power System | |
Zhang |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asures in Promoting Renewable Energy Consumption | |
Wu et al. | Optimal Dispatch of Coal-Wind-Hydrogen Integrated System Considering Wind Power Uncertainty | |
Feng et al. | Research on Multi-Energy Complementary Clean DC Delivery Considering Sending-End Resources and the Matching Mode of Receiving-End Peak Load Regulation | |
Wang et al. | Intraday net load reserve demand assessment based on catboost and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 |
Le et al. |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Accommodation Capacity of New Energy Resources in Jiangxi Province | |
Luo et al. | Research on Electric Power and Energy Balance of Power System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New Energy | |
CN117937559A (zh) | 基于可信容量替代效应的风光火储系统多目标决策方法 | |
Kai et al. | Study on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Power Grid Dissipating Clean Energy | |
Hu et al. | Analysis on flexibility resources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 power gri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