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6769A -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6769A
CN116316769A CN202310585857.3A CN202310585857A CN116316769A CN 116316769 A CN116316769 A CN 116316769A CN 202310585857 A CN202310585857 A CN 202310585857A CN 116316769 A CN116316769 A CN 116316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voltage
direct
charging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858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16769B (zh
Inventor
罗伟
张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iansh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858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6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6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6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16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6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3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10/00The network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its spatial reach or by the load
    • H02J2310/40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 H02J2310/48The network being an on-board power network, i.e. within a vehicle for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系统包括AC/DC模块、直流母线、DC/DC充电桩、多个退役电池包、多个PCS和多个DC/DC模块;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PCS控制DC/DC模块断开,AC/DC模块将电网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对DC/DC充电桩和/或DC/DC模块供电;当电网配电容量不足时,PCS控制DC/DC模块导通,DC/DC模块将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对DC/DC充电桩供电;DC/DC充电桩将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本发明能够提高退役梯次电池直接利用的方便性和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被强制回收后,可能还具有充放电能力,因此,有必要对退役电池包进行梯次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
相关技术中,在利用多种类别的退役电池包对充电桩供电时,存在兼容问题,给退役电池包的利用带来不便,且利用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AC/DC模块、直流母线、DC/DC充电桩、多个退役电池包、多个PCS和多个D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的一端连接电网,另一端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分别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和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PCS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PCS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退役电池包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退役电池包具有对应等级的额定电压;
所述PCS,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当电网配电容量不足所述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
所述A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
所述D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不够时,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
所述DC/DC充电桩,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可选地,所述A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可选地,所述D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可选地,所述DC/DC模块还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所述AC/D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以对所述退役电池包充电。
可选地,每个所述DC/DC模块具有对应的供电功率。
可选地,所述DC/DC充电桩配置有DC/DC双向变换模块,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用于将充电车辆输出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所述AC/DC模块,以对所述电网供电。
可选地,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DC/DC模块,以对与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供电。
可选地,所述直流电压为1000VDC。
可选地,所述供电电压为200VDC~1000VDC。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所述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电网配电容量是否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若是,则执行S200,否则执行S300;
S2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AC/DC模块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进而执行S400;
S3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DC/DC模块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进而执行S400;
S400,所述DC/DC充电桩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通过采用对应的DC/DC模块对退役电池包进行独立控制,从而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容量配置的退役电池包统一接入储能系统,还可以实现新旧退役电池包混用,满足DC/DC充电桩的充电需求,便于退役电池包的梯次利用,提高了退役梯次电池直接利用的方便性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装置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充电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装置中的充电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充电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首先,对发明中涉及的若干名词进行解析:
电动汽车V2G(Vehicle to Grid)技术,是指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的技术,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量电动汽车的储能源作为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汽车到电网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通过V2G,电网效率低以及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问题不仅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还可以为电动车用户创造收益。详细介绍了V2G的概念及其可行性评估情况,并给出了其实现方法等。
能量管理系统(EMS)包括: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SCADA系统),自动发电控制(AGC)和经济调度控制(EDC),电力系统状态估计(State Estimator),安全分析(SecurityAnalysis),调度员模拟培训系统(DTS)。
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俗称之为电池保姆或电池管家,主要就是为了智能化管理及维护各个电池单元,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电和过放电,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监控电池的状态。BMS电池管理系统单元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控制模组、显示模组、无线通信模组、电气设备、用于为电气设备供电的电池组以及用于采集电池组的电池信息的采集模组,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通信接口分别与无线通信模组及显示模组连接,所述采集模组的输出端与BMS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入端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的输出端与控制模组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组分别与电池组及电气设备连接,所述BMS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Server服务器端连接。
PCS(Power Conversion System,储能变流器)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PCS由DC/AC双向变流器、控制单元等构成。PCS控制器通过通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的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PCS控制器通过CAN接口与BMS通讯,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V2G(Vehicle to Grid,电动汽车V2G技术),是指电动汽车给电网送电的技术,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量电动汽车的储能源作为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汽车到电网技术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是因为通过V2G,电网效率低以及可再生能源波动的问题不仅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还可以为电动车用户创造收益。
现在的电网实际上效率并不是非常高,因为一是成本较高,再就是容易造成浪费。其中一部分问题是由每天发生的负荷需求波动和需要对电网进行电压及频率调节引起的。当电网需求超过基本负荷发电厂的容量时,由于电网本身并没有足够的电能存储,调峰电厂就会投入运行,有时候旋转备用也会参与其中。而当电网需求较低时,用电量会低于基本负荷发电厂的输出,这样那些未被使用的能量均会被浪费掉。此外,对电网进行的电压和频率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网的运营成本。
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风能等)正被大量接入电力系统中。由于可再生能源自然的不连续性会引起发电的波动,迫切需要其他能源(如电池能量存储系统)进行补偿,以平滑可再生能源的自然可变性,保证电网频率的稳定并抑制由反向功率流引起的电压上升。
V2G的概念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大量电动汽车的储能源作为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缓冲。当电网负荷过高时,由电动汽车储能源向电网馈电;而当电网负荷低时,用来存储电网过剩的发电量,避免造成浪费。通过这种方式,电动汽车用户可以在电价低时,从电网买电,电网电价高时向电网售电,从而获得一定的收益。要使电动汽车实现V2G,需要在电网和汽车间配备双向的智能充电器。此双向充电器必须具有为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的功能,同时产生最小的电流谐波,也应具有根据调节向电网回馈能量的能力。
相关技术中,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主要技术路线有两条,一是全包利用,二是拆卸、筛选和重组。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全包利用是欧盟梯次利用项目的核心技术。直接整包利用的优点是:不需要考虑不同制造商的各种电池的一致性。这是一项轻资产投资,甚至不需要特殊设备和存储区域。缺点是:需要了解原BMS的通信接口协议。出于竞争或知识产权的考虑,许多电池制造商不想向第三方开放接口,导致开发难度增加。
由于动力电池的寿命一般是5-8年左右,根据相关规定,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要面临退役、被强制回收。不再符合汽车使用标准的有些电池在退役时还具有充放电能力,该能力越强,价值就越高,这部分退役电池包被企业应用到储能系统,充分利用其价值。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可以将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容量配置的退役电池包进行兼容,接入统一储能系统,还可以实现新旧退役电池包混用。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因配电容量低而导致桩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所述系统包括AC/DC模块、直流母线、DC/DC充电桩、多个退役电池包、多个PCS和多个D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的一端连接电网,另一端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分别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和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PCS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PCS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退役电池包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退役电池包具有对应等级的额定电压;
所述PCS,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当电网配电容量不足所述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
所述A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
所述D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不够时,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
所述DC/DC充电桩,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AC/DC模块、所述DC/DC充电桩和所述DC/DC模块具有相同电压等级的直流电压;A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电网,将电网提供的三相交流电转为直流电,从而适配DC/DC充电桩的电压,所述AC/DC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直流母线,从而通过直流母线将AC/D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提供给DC/DC充电桩;
通过AC/DC模块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转换的直流电压无法满足DC/DC充电桩的供电需求时,通过退役电池包对DC/DC充电桩进行供电,不同退役电池包通过对应连接的DC/DC模块进行放电,通过各个DC/DC模块将不同等级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DC/DC充电桩适配的直流电压,满足DC/DC充电桩的充电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可用于在用电需求低的时候,通过退役电池包储存电力,然后在需求增加的时候,通过退役电池包为DC/DC充电桩提供电能,从而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因为每个退役电池包是单独配置的PCS,互不干扰,则退役电池包的种类、品牌、容量大小都不受限制。可并联输出不同功率等级的PCS或者V2G充电桩。当晚上谷期电价时,可以通过PCS将退役电池包充满电。若其中存在退役电池包有故障,可以直接退出退役电池包,不影响其他退役电池包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电动汽车上退役下来的不同容量配置的退役电池包采用对应的DC/DC模块的进行独立控制,不同种类、不同品牌、不同容量配置的退役电池包都可以接入统一储能系统,还可以实现新旧退役电池包混用,这大大提高了退役梯次电池直接利用的方便性,便于退役电池包的梯次利用。大大提高了退役梯次电池利用的经济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模块还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所述AC/D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以对所述退役电池包充电。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AC/DC模块和DC/DC模块可通过双向变流器实现双向变换,从而实现能量双向传输。例如,在白天用电高峰期的时候,退役电池包可以进行放电,将放出的电上传到直流母线上,通过AC/DC模块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传输到电网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DC/DC模块具有对应的供电功率。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每个DC/DC模块具有不同的颗粒度,例如,单个DC/DC模块的供电功率可以为30kW、40kW..80kW等。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集合不同供电功率的DC/DC模块作为储能变换单元,适配不同的退役电池包,非常便于退役电池包的梯次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充电桩配置有DC/DC双向变换模块,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用于将充电车辆输出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所述AC/DC模块,以对所述电网供电。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中,通过AC/DC模块的双向变换模块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传输到电网中;另外,同DC/DC模块一样,DC/DC充电桩可以实现V2G功能,充电车辆也可以基于V2G技术通过DC/DC充电桩将充电车辆的电能上传到直流母线上然后通过AC/DC模块将直流电逆变成三相交流电传输到电网中。这样可以保证电网高峰期间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DC/DC模块,以对与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电压为1000VDC。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压为200VDC~1000VDC。
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应用于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电网配电容量是否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若是,则执行S200,否则执行S300;
S2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AC/DC模块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进而执行S400;
S3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DC/DC模块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进而执行S400;
S400,所述DC/DC充电桩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可见,上述系统实施例中的内容均适用于本方法实施例中,本方法实施例所具体实现的功能与上述系统实施例相同,并且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系统实施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也相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设备中的功能充电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
本申请的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多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的介质。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和实质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AC/DC模块、直流母线、DC/DC充电桩、多个退役电池包、多个PCS和多个DC/DC模块;
所述AC/DC模块的一端连接电网,另一端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分别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和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一端还通过所述直流母线连接所述DC/DC充电桩,多个所述DC/DC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PCS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多个所述PCS的另一端分别与多个所述退役电池包一一对应连接,每个退役电池包具有对应等级的额定电压;
所述PCS,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当电网配电容量不足所述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时,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
所述A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
所述DC/DC模块,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不够时,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以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
所述DC/DC充电桩,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为双向充电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模块还用于当电网配电容量充足时,将所述AC/DC模块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以对所述退役电池包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DC/DC模块具有对应的供电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充电桩配置有DC/DC双向变换模块,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用于将充电车辆输出的供电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所述AC/DC模块,以对所述电网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还用于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将所述直流电压传输给DC/DC模块,以对与所述DC/DC双向变换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电压为1000VD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压为200VDC~1000VDC。
10.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确定电网配电容量是否满足DC/DC充电桩的需求容量,若是,则执行S200,否则执行S300;
S2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断开,AC/DC模块将电网输入的三相交流电的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和/或所述DC/DC模块供电,进而执行S400;
S300,PCS控制与所述PCS连接的DC/DC模块导通,DC/DC模块将与所述DC/DC模块连接的退役电池包的额定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对所述DC/DC充电桩供电,进而执行S400;
S400,所述DC/DC充电桩将所述直流电压转换为多个直流电压等级的供电电压,以适配不同充电车辆的电压等级需求。
CN202310585857.3A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316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5857.3A CN116316769B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85857.3A CN116316769B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6769A true CN116316769A (zh) 2023-06-23
CN116316769B CN116316769B (zh) 2023-09-26

Family

ID=86785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85857.3A Active CN116316769B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676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08351U (zh) * 2018-12-19 2019-11-08 洁电(北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网辅助服务功能的充电站、充电桩系统
US20200086754A1 (en) * 2017-09-13 2020-03-19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obile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CN111478396A (zh) * 2020-04-29 2020-07-31 深圳市钜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次利用电池包控制方法
CN211790784U (zh) * 2019-10-11 2020-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CN212627287U (zh) * 2020-05-30 2021-02-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考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光储充电站结构
CN112865156A (zh) * 2021-03-11 2021-05-28 黄俊星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216215901U (zh) * 2021-10-29 2022-04-05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储能的直流能源系统
CN115352305A (zh) * 2022-08-30 2022-11-18 广东天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柔性互联与储能一体化充电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86754A1 (en) * 2017-09-13 2020-03-19 State Grid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Mobile char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lectric vehicle
CN209608351U (zh) * 2018-12-19 2019-11-08 洁电(北京)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电网辅助服务功能的充电站、充电桩系统
CN211790784U (zh) * 2019-10-11 2020-10-2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
CN111478396A (zh) * 2020-04-29 2020-07-31 深圳市钜力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梯次利用电池包控制方法
CN212627287U (zh) * 2020-05-30 2021-02-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考虑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光储充电站结构
CN112865156A (zh) * 2021-03-11 2021-05-28 黄俊星 储能系统以及电力系统
CN216215901U (zh) * 2021-10-29 2022-04-05 北京能高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梯次电池储能的直流能源系统
CN115352305A (zh) * 2022-08-30 2022-11-18 广东天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柔性互联与储能一体化充电桩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6769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3566B (zh) 控制电力系统的控制器和方法
US9849803B2 (en) Energy system
KR101528079B1 (ko) 배터리 교환 스테이션 및 배터리 교환 스테이션의 운영 방법
US2011027619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management
CN102195344B (zh) 一种多能源供电的通信电源及其控制方法
KR102359149B1 (ko) V2g 및 v2b를 연계하여 전력을 관리하는 v2g-v2b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 방법
CN103066677A (zh) 一种自适应性混合供电系统
CN109842139B (zh) 一种含移动储能的微电网扩展规划方法
CN112909971A (zh) 一种光储充系统及运行方法
CN113765130A (zh) 一种微电网的运行控制方法
CN111231713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10083A (zh) 储能系统
CN116316769B (zh)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方法及系统
CN219576656U (zh) 一种基于退役电池包梯次利用的储充系统
CN115842369A (zh) 一种模块化光储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5027316A (zh) 储能充电一体式换电站及储能充电换电系统
CN211943018U (zh) 纯电动汽车集中式直流充电装置
US11677246B2 (en)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power management apparatus
Hamidi et al.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for enhancing smart-grid resiliency using electric vehicles
CN116632986B (zh) 一种直流储充系统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218940693U (zh) 充换电能源系统
CN220421472U (zh) 一种直流储充系统
US11894717B2 (en) Voltage setting system for power distribution
CN117318244A (zh) 电能转换设备的功率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914800A (zh) 一种多用电网络的电力分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