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3698A -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3698A
CN116313698A CN202310328720.XA CN202310328720A CN116313698A CN 116313698 A CN116313698 A CN 116313698A CN 202310328720 A CN202310328720 A CN 202310328720A CN 116313698 A CN116313698 A CN 116313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wave structure
slow wave
opening
grid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2872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魏彦玉
徐进
殷海荣
岳玲娜
蔡金赤
赵国庆
王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31032872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3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3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3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5/00
    • H01J23/16Circuit elements, having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discharge
    • H01J23/24Slow-wave structures, e.g. d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5/00Transit-time tubes, e.g. klystrons, travelling-wave tubes, magnetrons
    • H01J25/34Travelling-wave tubes; Tubes in which a travelling wave is simulated at spaced ga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3/00Details of transit-time tubes of the types covered by group H01J2225/00
    • H01J2223/16Circuit elements, having distributed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tube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discharge
    • H01J2223/24Slow-wave structures, e.g. d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2225/00Transit-time tubes, e.g. Klystrons, travelling-wave tubes, magnetrons
    • H01J2225/34Travelling-wave tubes; Tubes in which a travelling wave is simulated at spaced ga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包括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栅体和第二栅体;第一栅体与第二栅体围合形成电子注通道;第一栅体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金属栅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梯形段和第二矩形段;第一矩形段设置有开口远离梯形段的弧形开口;弧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通过设置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防止慢波结构出现环形尖端,易于加工制造,改善了色散特性扩展带宽,降低高频损耗,提高了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和互作用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0.1-3THz)由于具有波长短、频率高、光子能量低、信噪比高、带宽宽等特性,在科学研究、通信装备及国民经济等众多领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雷达、卫星通讯、高精度成像、生物医疗等领域对毫米波太赫兹功率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及固态功率器件源近年不断发展带来的冲击,真空电子器件中线性注器件不断朝着高频率、宽频带、大功率和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行波管由于具有工作带宽宽、电子效率高、输出功率相对较大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慢波结构作为行波管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了行波管的器件性能。目前,在太赫兹波段行波管中主要研究的全金属慢波结构主要有折叠波导、矩形交错双栅、正弦波导等结构。由于在太赫兹波段的工作波长很短,因为尺寸共渡的原因,导致慢波结构的结构尺寸较小,因此加工难度大,折叠波导结构强度高易加工的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传统折叠波导虽然耦合阻抗较高,但是其色散特性强烈,损耗较大,这个缺点从而导致折叠波导行波管的输出功率、互作用效率较小、增益较低、带宽窄和饱和互作用长度较长等缺陷。高频损耗低的慢波结构不仅可以极大提升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电子效率,还能够有效降低管长,有利于实现行波管的宽带大功率和小型化。因此研制出新的低高频损耗慢波结构就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传统折叠波导带宽窄损耗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防止慢波结构出现环形尖端,这样易于加工制造,改善了色散特性扩展带宽,降低高频损耗,提高了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和互作用效率。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包括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栅体和第二栅体;
所述第一栅体与所述第二栅体围合形成电子注通道;
所述第一栅体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
所述金属栅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梯形段和第二矩形段;
所述第一矩形段远离梯形段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开口;
所述弧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所述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栅体与第二栅体围合形成电子注通道,第一栅体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金属栅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梯形段和第二矩形段;第一矩形段设置有开口远离梯形段的弧形开口,设置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防止电磁波出现尖端,产生谐振,改善了色散特性扩展带宽,降低高频损耗,提高了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和互作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栅体中,两个相邻的金属栅之间形成波导腔,所述波导腔底部为圆弧,所述圆弧半径为R1。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栅与相邻的一个波导腔组成一个慢波结构的波导周期。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栅体的金属栅与所述第一栅体的金属栅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栅体的金属栅的中心线与第一栅体的波导腔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栅体的金属栅与所述第一栅体的金属栅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竖直方向上交错的深度为of,且R1<of<2R1,所述水平方向上交错的宽度为w,且w<p/2,其中,p为慢波结构的周期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段的高度为h1+h2,宽度为w;
所述梯形段的上底为w,下底为w+p/2,高度为h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的长度为D,所述第二开口的半径为R,且2R=D。
进一步的,所述电子注通道包括多个矩形通道和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两端的弧形通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开口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防止电磁波出现尖端,产生谐振,改善了色散特性扩展带宽,降低高频损耗,进而提高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和互作用效率;
本发明提出的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与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具有更加平坦的色散特性,意味着它具有更宽的冷带宽,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更低的传输损耗,由于慢波结构的尺寸共渡效应,频率越高,尺寸越大,高频损耗越大,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低传输损耗的特点有助于提高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和互作用效率,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结构剖切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栅体的侧视图;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栅体和第二栅体的波导腔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栅体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栅体和第二栅体组合时的侧视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注通道侧视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图3(a)倒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与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比较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不同交错深度的色散特性比较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与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插入损耗特性比较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不同交错深度的插入损耗特性比较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输出功率随频率变化比较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增益随频率变化比较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电子效率随频率变化比较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第一栅体;2、第二栅体;01、金属栅;02、波导腔;11、第一矩形段;12、梯形段;13、第二矩形段;011、第一开口;012、第二开口;021、矩形通道;022、弧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本发明。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本发明,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电路、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本发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包括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栅体1和第二栅体2;
第一栅体1与第二栅体2围合形成电子注通道;
第一栅体1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01;
金属栅01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11、梯形段12和第二矩形段13;
第一矩形段11远离梯形段12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开口;
弧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011和第二开口012;
第一开口011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012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
通过设置第一栅体1与第二栅体2围合形成电子注通道,第一栅体1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01;金属栅01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11、梯形段12和第二矩形段13;第一矩形段11设置有开口远离梯形段12的弧形开口,设置第一开口011的挖空部分为矩体,第二开口012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防止慢波结构出现环形尖端,这样易于加工制造,改善了色散特性扩展带宽,降低高频损耗,提高了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带宽和互作用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栅体1中,两个相邻的金属栅01之间形成波导腔02,波导腔02底部为圆弧,圆弧半径为R1。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金属栅01与相邻的一个波导腔02组成一个慢波结构的波导周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与第一栅体1的金属栅01间隔设置;
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的中心线与第一栅体1的波导腔02的中心线重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与第一栅体1的金属栅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竖直方向上交错的深度为of,且R1<of<2R1,水平方向上交错的宽度为w,且w<p/2,其中,p为慢波结构的周期长度。
设置交错结构,能够增加耦合阻抗,提高功率、增益和效率,交错介于半圆和整圆之间,通过对交错的参量限制,降低损耗,增加带宽。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矩形段11的高度为h1+h2,宽度为w;
梯形段12的上底为w,下底为w+p/2,高度为h3。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011的长度为D,宽度为w,第二开口012的半径为R,且2R=D。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电子注通道包括多个矩形通道021和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两端的弧形通道022。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矩形通道021宽度为s,长度为a,高度为h5;
弧形通道022为内径为R3,外径为R4的四分之一圆环,且R4-R3=s。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220GHz频段,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结构尺寸为:a=0.80mm,b=0.32mm,D=0.20mm,h1=0.05mm,h2=0.11mm,R1=0.09mm,h3=0.197mm,h4=0.44mm,w=0.15mm,of=0.10mm,p=0.503mm。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R1<of<2*R1时,电子注通道需变为二分之一圆柱体和长方体的组合,这样可以避免全金属结构中尖端带来的谐振问题。
如图3所示,从垂直行波方向的侧面看,第一栅体1的第一矩体和第二栅体2的第二矩体重合后弧形开口形成一个圆环,圆环半径为R2。
a为波导宽边长度,b为波导窄边长度,h5为直波导段高度,p为周期长度,R2为电子注通道半径,R4和R3为折叠波导弯曲部分的大小曲率半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在220GHz频段,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结构尺寸为:a=0.75mm,b=0.15mm,h5=0.25mm,p=0.552mm,R2=0.10mm,s=0.15mm,R3=0.06mm,R4=0.21mm,。
针对上述220GHz频段的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以及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计算,获得其色散特性、插入损耗进行比较。同时,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对两种慢波结构各38个周期进行模拟,获得两种慢波结构的高频损耗特性。之后,我们再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对两种慢波结构82周期和68周期进行PIC热模拟仿真,仿真结果如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其中,实线部分分别是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曲线、插入损耗特性曲线、输出功率、增益电子效率随频率变化曲线。虚线部分分别是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色散特性曲线、插入损耗特性曲线、输出功率、增益电子效率随频率变化曲线。
从图4中的本发明实例和对比例相比较可知,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相比于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相当宽的频带内(202~310GHz),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归一化相速曲线较为平坦,意味着它具有更宽的冷带宽,而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的归一化相速曲线则比较陡峭,它们在220GHz处归一化相速基本相同。
从图5中的本发明实例不同交错深度的色散特性比较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相当宽的频带内(202~310GHz),本发明所提供的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具有非常平坦的色散特性曲线。说明本发明中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的冷带宽得到了极大地拓展。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交错深度of的不断增加,对应色散特性曲线变的越来越陡峭,同时归一化相速值不断下降,因此,结合不同带宽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错深度of的值。
从图6中的本发明实例和对比例相比较可知,相比于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200~300GHz频带内,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插入损耗明显低于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220GHz频点处,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插入损耗为3.18dB,相较于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5.36dB的插入损耗,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在插入损耗方面减少近41%,较低的高频损耗有利于提升行波管的输出功率、增益和电子效率。
从图7中的本发明实例不同交错深度的色散特性比较图可以明显的看出,在相当宽的频带内(200~300GHz),本发明所提供的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具有非常低的插入损耗,说明本发明中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的高频损耗得到了极大地降低。由图7可以看出,随着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交错深度of的不断增加,即of从0.04mm变化到0.10mm,再到0.16mm,对应的插入损耗不断变大,即从3.18dB增大到3.68dB,再到4.28dB,插入损耗的变大会降低行波管输出功率、增益和电子效率性能的发挥,因此,结合不同带宽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交错深度of的值。
从图8中的本发明实例和对比例相比较可知,相比于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210~230GHz工作频带内,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输出功率在大部分频点处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的折叠波导慢波结构,说明本发明实例相对于对比例慢波结构的高频损耗得到了有效地降低,本发明实例中慢波结构在220GHz频点处的输出功率为41.53W,3-dB功率带宽为12GHz,而对比例慢波结构3-dB功率带宽为6GHz,3-dB功率带宽提升50%,这意味着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在输出功率和带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
从图9中的本发明实例和对比例相比较可知,相比于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210~230GHz工作频带内,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增益在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的折叠波导慢波结构,说明本发明实例相对于对比例慢波结构的高频损耗得到了有效地降低,本发明实例中慢波结构在220GHz频点处的增益为32.47dB,3-dB增益带宽为19GHz,而对比例慢波结构3-dB增益带宽为10.3GHz,3-dB功率带宽提升近85%,这意味着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在增益和带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
从图10中的本发明实例和对比例相比较可知,相比于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在210~230GHz工作频带内,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的电子效率在大部分频点处明显高于现有技术的折叠波导慢波结构,说明本发明实例相对于对比例慢波结构的高频损耗得到了有效地降低,本发明实例中慢波结构在220GHz频点处的电子效率为3.27%,3-dB电子效率带宽为12GHz,而对比例慢波结构3-dB电子效率带宽为6GHz,3-dB功率带宽提升50%,这意味着本发明实例慢波结构在电子效率和带宽上具有很大的提升。
结合图4、图5、图7、图8、图9和图10我们可以看出,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相对现有传统折叠波导慢波结构,截止频率和220GHz归一化相速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加平坦的色散曲线,同时具有较宽的冷带宽,PIC热模拟计算表明其具有较宽的3-dB功率带宽(提升50%)和较宽的3-dB带宽(提升85%),说明本发明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对称设置的第一栅体(1)和第二栅体(2);
所述第一栅体(1)与所述第二栅体(2)之间形成电子注通道;
所述第一栅体(1)包括多个沿行波方向等间隔排布的金属栅(01);
所述金属栅(01)沿行波方向的截面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矩形段(11)、梯形段(12)和第二矩形段(13);
所述第一矩形段(11)远离梯形段(12)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开口;
所述弧形开口包括第一开口(011)和第二开口(012);
所述第一开口(011)的挖空部分为矩体,所述第二开口(012)的挖空部分为半圆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栅体(1)中,两个相邻的金属栅(01)之间形成波导腔(02),所述波导腔(02)底部为圆弧,所述圆弧半径为R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栅(01)与相邻的一个波导腔(02)组成一个慢波结构的波导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与所述第一栅体(1)的金属栅(01)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的中心线与第一栅体(1)的波导腔(02)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栅体(2)的金属栅(01)与所述第一栅体(1)的金属栅(01)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方向上交错的深度为of,且R1<of<2R1,所述水平方向上交错的宽度为w,且w<p/2,其中,p为慢波结构的周期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段(11)的高度为h1+h2,宽度为w;
所述梯形段(12)的上底为w,下底为w+p/2,高度为h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011)的长度为D,所述第二开口(012)的半径为R,且2R=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注通道包括多个矩形通道(021)和对应设置在矩形结构两端的弧形通道(022)。
CN202310328720.XA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Pending CN116313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8720.XA CN116313698A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28720.XA CN116313698A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3698A true CN116313698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01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28720.XA Pending CN116313698A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36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9936A (zh) * 2023-07-31 2023-10-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的组合周期慢波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9936A (zh) * 2023-07-31 2023-10-27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的组合周期慢波结构
CN116959936B (zh) * 2023-07-31 2024-01-05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应用于高功率微波器件的组合周期慢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6348B (zh) 一种新型小型化宽带sw-siw喇叭天线及其设计方法
CN116313698A (zh) 一种宽带折叠全金属慢波结构
CN106098508B (zh) 一种太赫兹微电真空折叠波导行波管放大器的慢波结构
CN113113279B (zh) 一种余弦栅加载类正弦波导慢波结构
CN202352608U (zh) 一种渐变脊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线
CN113113278A (zh) 一种类梯形交错双栅慢波结构
CN108987220A (zh) 一种具有曲线轮廓的单栅慢波结构
CN210984686U (zh) 一种矩形框-双杆慢波结构
CN201465983U (zh) 一种弯曲槽加载曲折波导慢波线
CN113066709B (zh) 一种纺锤型慢波结构
CN108682606B (zh) 一种超宽带平面双注慢波结构
CN105551920A (zh) 一种超宽带大功率太赫兹辐射源
CN115295378A (zh) 一种展宽带宽的全金属慢波结构
CN113161216B (zh) 一种紧凑型双共焦波导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
CN113571391B (zh) 一种基于椭圆曲线的金属交错双栅慢波结构
CN112864547B (zh) 一种用于w波段eio的小型化宽带准光模式变换器
CN110706992B (zh) 双电子注通道正弦波导慢波结构
CN114530358A (zh) 一种同轴单电子注多通道螺旋线行波管
CN111128646A (zh) 一种矩形框-双杆慢波结构
CN114256040B (zh) 一种新型行波管慢波结构
CN108335959B (zh) 一种角度对数折叠槽波导慢波结构
CN112466731A (zh) 一种微带曲折线慢波结构
CN114783847B (zh) 基于交错双栅和曲折波导的新型慢波结构
CN115377638B (zh) 一种高功率微波同轴tem-圆波导te11模式转换器
CN114005718B (zh) 一种连杆阶梯型对称开口环慢波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