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3197A -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3197A
CN116313197A CN202310198677.XA CN202310198677A CN116313197A CN 116313197 A CN116313197 A CN 116313197A CN 202310198677 A CN202310198677 A CN 202310198677A CN 116313197 A CN116313197 A CN 1163131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pullback
modes
optimal
optim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986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小川
冯楚然
赵侠
赵博
高超
邓伟
马超
杨健
闫林
杨晓燕
李映林
田苗
刘飞
史子玉
张兆霖
余德诚
陈兆翀
孙朋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986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31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31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31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4Safety arrangements
    • G21D3/06Safety arrangements responsive to faults within the pla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分析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判断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如果不存在,则判断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如果否,则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便捷,计算量低,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厂机组后撤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核电厂运行技术规格书)规定了核电厂安全相关系统的可用性要求、可用性要求的适用范围、定期试验监督要求、系统不可用时的AOT(Allowed Off Time,允许停役时间)以及系统故障后维修时间超出AOT时的后撤要求等,是核电厂必须遵守的、重要的执照文件,在核电厂运行文件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随着国内外PSA(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概率安全分析)技术的发展,在原先确定论分析基础上,结合PSA技术对TS进行优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当前国内针对TS优化的重点是AOT、定期试验周期STI。通过AOT的延长可以增加机组维修时间;通过延长STI可以减少设备定期试验次数,减少核电厂运行人员负担,此外通过避免设备频繁启动也可以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
机组在开展AOT、STI等优化时,一般其优化目标是确定的,并针对单个或数个系统开展AOT、STI优化,且对机组确定论方面的影响如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事故分析等可以忽略,分析的重点是利用PSA计算工具开展定量风险计算,并确认AOT/STI优化后的风险增量满足风险阈值要求。
然而针对后撤模式优化,由于不同后撤模式的机组状态不同,因而导致事故初始状态及安全裕度不同;不同后撤模式下对各系统的可用性要求不同;不同模式下始发事件也不同。针对后撤模式优化开展定量计算时,需要借助复杂的PSA计算工具,计算不同模式下的CDF(Core Damage Frequency,堆芯损坏频率)的风险变化情况,在核安全审评时论证PSA计算工具的准确性比较复杂、耗时、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保证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便捷,计算量少,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包括:
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如果不存在,则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如果否,则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存在,则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如果是,则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可选的,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包括:
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
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可选的,在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之后,还包括:
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可选的,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包括:
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
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可选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
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保证了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便捷,计算量低,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不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不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保持模块,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之后,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可选的,所述验证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可选的,装置还包括:
定量分析模块,用于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并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保证了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便捷,计算量低,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这些实施例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随着事故分析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逐渐发现后撤至更低的模式不一定带来更高的安全水平,相反,后撤至更高的机组模式(此时一回路压力、平均温度更高)有可能带来更高的安全水平。后撤模式优化后,设备故障导致机组停运时,可以在更高的模式进行检修,此时虽然在该模式下对故障设备仍有可用性要求,但是机组总体风险是降低的,因而在优化后的后撤模式进行检修是更为合理的,且在更高模式进行检修时,设备检修完成后可以立即上行。由于后撤模式优化后机组在更高模式检修,因而可以减少机组降温、升温以及相关系统在线等操作,缩短机组停运时间。
针对后撤模式优化,由于不同后撤模式的机组状态不同(某机组模式定义见表1),因而导致事故初始状态及安全裕度不同;不同后撤模式下对各系统的可用性要求不同;不同模式下始发事件也不同。始发事件是指干扰电厂稳定运行从而引发的异常事件,例如瞬态或一回路失水事故的电厂内部或外部事件,这些事件要求电厂缓解系统以及人员作出响应,一旦响应失败可能导致不希望的后果如堆芯损坏。
表1某机组模式定义
Figure BDA0004109439370000081
Figure BDA0004109439370000091
注:①一回路平均温度;②若一回路连接余热排出(RHR)系统,则进入模式4;③稳压器双相;④稳压器单相。
针对后撤模式优化,对确定论分析提出了新的挑战,概率论计算也较为复杂,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以确定论分析为主,同时结合概率论分析进行辅助判断的方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TS中系统不可用时,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通用方法及分析流程,即从确定论的角度,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确定最优后撤模式,若仍然无法进一步判断,则利用PSA计算工具,结合可用性要求、安全裕度分析确定最优后撤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TS中的安全相关系统一般都设置至少两个安全列,一列用以事故应对,一列考虑冗余。本发明针对一列丧失(丧失冗余)时的后撤模式进行优化分析,本发明同理适用于设置3个或4个安全列的机组安全系统丧失冗余时的后撤模式分析。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
其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S2,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S3,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S4,如果不存在,则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S5,如果否,则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具体地,可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
S6,如果存在,则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
S7,如果是,则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方法还包括:
S8,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具体地,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方法还包括:
S9,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
S10,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保证了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便捷,计算量低,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下面以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6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包括:
S601,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α。
首先选取待优化目标系统,假设待优化目标系统为系统α,确定系统α的可用性要求的适用范围,其次确定待优化的后撤模式清单,即系统α中可包括A1、A2、B1、B2等后撤模式。
S602,分析可用性要求。
在同等条件下,可用的设备越多,机组越安全。为此首先针对运行技术规格书中所有的系统,分析在不同模式下的可用性要求以及适用范围的差异,供后续分析时参考。
S603,分析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
在同等条件下,始发事件越少机组越安全,为此需要对不同模式下的所有的始发事件进行分析。
针对停堆工况,由于机组已经停运,外部事件(强风、龙卷风、极端降雨、海啸、高气温、低气温、电厂外部爆炸等)对不同停堆模式下的水平的影响是相同的,因而不考虑外部事件的影响,只对内部事件进行分析。
通过对不同模式下所有的内部始发事件进行分析,确定不同模式下始发事件差异,供后续评估不同模式的风险水平时参考。
针对模式转换风险,当前对该风险的分析是困难的,也难以量化,然而采用本优化后,由于在更高模式时避免了模式转换以及相关的风险,因此后续分析时不考虑模式转换风险。
S604,判断是否存在可用性要求相同、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S605;否则执行步骤S607。
S605,根据事故分析比选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
S606,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剩余后撤模式。
安全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同等条件下安全裕度越高,则机组越安全。因此,在可用性要求全面分析基础上,筛选出对各系统的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如模式A1、A2对各系统的可用性要求相同,则只需对上述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进行比较,选取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如A2)作为备选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他后撤模式(即剔除A1)。在此基础之上,对剩余的后撤模式继续进行比选。
S607,判断系统α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08;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4。
确认系统α对应的功能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即与该系统功能相关的始发事件在高模式下不可信,仅在低模式下可信。如果是,则对系统α的最优后撤模式的分析终止,即直接执行步骤S614。
S608,判断是否存在后撤模式Γ,其始发事件是其它候选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的真子集。
如果不存在,则执行步骤S609;如果存在,则执行步骤S611。
S609,判断后撤模式Γ在剔除风险可忽略的始发事件后,其余始发事件是否为其它候选后撤模式的真子集。
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0;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1。
同等条件下,始发事件越少则机组安全性越高。故分析不同后撤模式下所有的始发事件,比较始发事件在不同后撤模式中的差异。具体来说,判断是否存在后撤模式Γ,后撤模式Γ的始发事件集合X是任一其它候选后撤模式的真子集,即后撤模式Γ的始发事件在其它后撤模式下都存在,但是其它后撤模式至少存在一个或多个始发事件在后撤模式Γ下不存在,则后撤模式Γ为最优后撤模式。
此外,在下述情况下后撤模式Γ也可以认为是最优后撤模式,即后撤模式Γ包含始发事件集合X+Y,始发事件集合X是任一其它后撤模式始发事件的真子集,始发事件集合Y虽然未被其它后撤模式所包含,但是集合Y造成的堆芯损伤频率CDFY相比集合X造成的堆芯损伤频率CDFX可以忽略,即CDFY/CDFX<1%,则仍然可以认为后撤模式Γ为最优后撤模式。
S610,计算候选后撤模式相对风险水平,并确认风险最低的后撤模式Γ。
可利用PSA工具计算系统α一列不可用时,机组后撤至各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水平,确认风险最低的后撤模式为最优候选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S610为可选步骤,即如果通过可用性要求和始发事件分析能够得到最优后撤模式,则无需执行步骤S610。
S611,判断后撤模式Γ的可用性要求是否大于等于其它后撤模式。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612;如果否,则执行步骤S614。
S612,判断后撤模式Γ的安全裕度是否满足要求。
如果满足,则执行步骤S613,否则执行步骤S614。
S613,确定后撤模式Γ为系统α一列不可用时最优后撤模式。
在确定后撤模式Γ为最优后撤模式后,可对其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进行验证。具体地,确认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不低于其它后撤模式。然后确认其安全裕度满足要求。即系统α一列不可用时,结合事故分析,计算在最优后撤模式下发生与系统α功能相关的各类始发事件时,事故后果满足事故验收准则的要求,且仍有足够的安全裕度。
S614,维持当前后撤模式直至结束。
举例来说,首先确定分析的对象为某机组安全注入系统RSI,该系统适用范围为模式1~4(模式定义见表1),在模式1~4要求两列RSI系统可用,当前后撤模式为模式5;停堆工况为模式3a、3b、3c、4a、4b、5;分析目标是当RSI系统一列不可用时,从模式3a、3b、3c、4a、4b、5中选取最优后撤模式。
其次,对运行技术规格书中所有系统可用性要求进行了梳理,主要差异见表2。
表2不同后撤模式下可用性要求差异对比
Figure BDA0004109439370000151
再次,对各后撤模式下始发事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梳理,见表3。
表3不同后撤模式下适用的始发事件对比
Figure BDA0004109439370000152
Figure BDA0004109439370000161
仅模式3a~3c的可用性要求相同,为此开展安全裕度比选工作。根据表1,由于模式3a~3c的一回路压力、一回路平均温度逐渐降低,模式3c下事故进程更为缓慢,事故后果更轻,安全裕度显然是最大的,因而剔除模式3a、3b,后续将在模式3c、4a、4b、5中进行比较。
根据表3,模式3c的始发事件不是模式4a、4b、5的真子集。
模式3c的始发事件包括始发事件子集X+Y,始发事件子集X指丧失各类电源、热阱,始发事件子集Y指丧失给水、丧失仪表用压缩空气,且丧失一列安注系统对于始发事件子集X和Y的影响相当。安全分析报告中直接给出了不同始发事件在各后撤模式的造成的CDF。模式3c下丧失给水、丧失仪表用压缩空气造成的单位时间(每小时)堆芯损坏频率(CDF)量级为10-16。相比之下,丧失各类电源、热阱造成的单位时间(每小时)堆芯损坏频率(CDF)量级为10-13,远远低于1%的准则要求,因而始发事件子集Y造成的风险增量可以忽略。
模式3c的始发事件子集X是模式4a、4b、5的真子集。因此,模式3c是最优后撤模式。
根据表2,模式3c的可用性要求大于模式4a、4b、5。针对低温超压保护功能补充说明如下:相比模式3c,模式4b、5增加了低温超压保护功能,但是根据表3,模式3c没有低温超压的风险,因而模式3c的可用性要求不低于模式4b、5。
模式3c的温度上限在模式4a、4b、5中最高,为此需要论证其安全裕度满足验收准则要求。根据表3,模式3c不考虑丧失冷却剂事故(LOCA)事故,因而不影响安全注入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的事故裕度,然而即使考虑模式3c下发生丧失冷却剂事故(LOCA),破口事故计算时假设一回路初始平均温度为180℃,初始压力为3.0MPa,根据事故计算报告,事故后燃料包壳最高温度为230℃,远低于1204℃的验收准则,因而满足安全裕度的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一列安全注入系统不可用时,最优后撤模式是模式3c。
根据电厂运行实际,一列安全注入系统不可用的后撤模式从模式5优化为模式3c后,避免了从模式3c连接余热排出系统(RHR)、降温、灭稳压器汽腔、重新升温、重新建立稳压器汽腔、退出余热排出系统(RHR)等一系列操作,减少了操作员负担,避免了人因失误导致的LOCA风险;同时由于机组模式更高,检修重新完成后,可以迅速上行,减少了机组的启动时间,根据机组历史运行数据,可以减少12.5小时的启动时间,提升了机组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首先提出了确定运行技术规格书中安全系统一列不可用时最优后撤模式的分析方法;
2、对可能影响机组风险的要素进行了全面识别,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对影响机组安全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保证了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对后撤模式进行了筛选,剔除了非最优的后撤模式,简化了后续的分析;
4、通过始发事件对后撤模式进行比选,相比采用PSA计算工具进行定量计算的方法更为便捷;
5、以确定论分析为主,仅在堆芯损伤频率存在一定的计算要求,即确认始发事件集合Y造成的CDF Y相比始发事件集合X造成的CDF X可以忽略。结合确定论安全分析和概率论安全分析经验,在满足确定论分析判定条件下,使用定性分析可更为便捷;
6、在无法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来确认最优后撤模式时,利用PSA工具作为补充,计算不同模式下的相对风险水平,并结合可用性要求、安全裕度确定最优后撤模式;
7、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避免了从最优后撤模式向更低模式过渡并返回最优后撤模式的操作,在设备检修完成后可以迅速上行,减少了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包括确定模块710、分析模块720、第一判断模块730、第二判断模块740和获取模块750。
确定模块710,用于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分析模块720,用于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第一判断模块730,用于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740,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不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获取模块750,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不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所述获取模块750具体用于: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筛选模块760。
筛选模块760,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保持模块770。
保持模块770,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验证模块780。
验证模块780用于在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之后,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验证模块780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还包括定量分析模块790。
定量分析模块790,用于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并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应当理解的是,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与其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描述一致,故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通过对可用性要求、始发事件、安全裕度的分析,保证了确定论分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确定最优后撤模式的方法更可靠、便捷,计算量低,机组采用后撤模式优化后,可以在更安全且更高的模式进行停堆检修,减少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提高了机组运行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Claims (14)

1.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如果不存在,则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如果否,则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存在,则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是,则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包括:
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
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之后,还包括:
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包括:
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
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
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8.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优化目标系统,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包括多个候选后撤模式;
分析模块,用于分析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和安全裕度;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是否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不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判断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是否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不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筛选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候选后撤模式中存在所述可用性要求相同,且安全裕度不同的后撤模式时,在可用性要求相同的后撤模式中,保留安全裕度最大的后撤模式,并剔除其它后撤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持模块,用于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仅在低模式下有可用性要求时,维持当前后撤模式至结束。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获取多个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
如果某一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是其它后撤模式的始发事件集合的真子集,则确定该后撤模式为最优后撤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验证模块,用于在获取始发事件最少的后撤模式,并将该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之后,对最优后撤模式进行验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模块,用于:
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可用性要求大于等于其他后撤模式;
在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确定所述最优后撤模式的安全裕度满足预设需求。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量分析模块,用于利用概率安全分析工具PSA计算所述待优化目标系统一列不可用时,各个候选后撤模式的相对定量风险,并选择相对定量风险最低的候选后撤模式作为最优后撤模式。
CN202310198677.XA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63131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677.XA CN116313197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98677.XA CN116313197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3197A true CN116313197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77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98677.XA Pending CN116313197A (zh) 2023-02-27 2023-02-27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319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9876B (zh) 一种核电厂i&c设备老化生命周期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GB2618947A (en)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based fire protection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bles in nuclear power plant
CN116313197A (zh) 一种核电厂最优后撤模式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14283956A (zh) 一种传感器智能数据重构方法及系统
CN111584106B (zh) 核电站燃料机组替代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37120B (zh) 区域电网控制报告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Yadav et al. Utilizing FLEX Equipment for O&M Cost Reduction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CN115186986A (zh) 核电厂维修配置风险定量评估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9299008B (zh) 一种核电站控制系统安全功能自动测试系统及方法
KR102587750B1 (ko) 기능 중요도를 고려한 기능범주 분류 방법
CN105303315B (zh) 一种计及检修随机性影响的电力设备可靠性评估方法
CN111584107B (zh) 核电站燃料机组重组替代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Maturana et al. Application of Technique for Early Consideration of Human Reliability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Maximum Acceptable Probability of Failure on Demand and the Maximum Spurious Operation Frequency of a Floating Nuclear Power Plant Safety Control System
No et al. Verification of severe accident management guideline (SAMG) entry condition for OPR1000
Jang An Approach for Justifying Safety Margin in the Risk-Informed Integrated Decisionmaking
Maioli et al. IRIS simplified LERF model
Jelfs et al. Building the UK ABWR: Developments in Structural Integrity Safety Cases for Highest Reliability Components in the UK
Shina et al. Groundbreaking safety enhancement based on digital I and C technology
Park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Selection of Inspection Items Using Risk Insight of Probabilistic Safety Assessment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Buttery The use of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in design and oper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Sizewell B. Annex 14
Yu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Test Cycle Change of Important Equipment in Nuclear Power Plant
Suliman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Cluster Analysis Methods in Dynamic Safety Analysis of Nuclear Power Plants
MORIYA et al.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A model for Shimane Unit 2 internal event at-power
Buttery The use of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in design and operation—Lessons learned from Sizewell B
Liu et al. Application of Risk-Informed Technology in Emergency Operating Procedure Develo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