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12175A -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 Google Patents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12175A
CN116312175A CN202310249116.8A CN202310249116A CN116312175A CN 116312175 A CN116312175 A CN 116312175A CN 202310249116 A CN202310249116 A CN 202310249116A CN 116312175 A CN116312175 A CN 116312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ching
surgical
data
model
cy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491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小峰
蔡志刚
李梓萌
杨一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Stomat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2491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121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12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121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285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for injections, endoscopy, bronchoscopy, sigmoidscopy, insertion of contraceptive devices or enem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4/00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29C64/30Auxiliary operations or equipment
    • B29C64/386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50/00Data acquisition or data processing for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3ADDITIV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B33YADDITIVE MANUFACTURING, i.e. MANUFACTURING OF THREE-DIMENSIONAL [3-D] OBJECTS BY ADDITIVE DEPOSITION, ADDITIVE AGGLOMERATION OR ADDITIVE LAYERING, e.g. BY 3-D PRINTING, STEREOLITHOGRAPHY OR 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
    • B33Y80/00Products made b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30Anatomical models
    • G09B23/34Anatomical models with removable par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7/00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 G09B7/02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 G09B7/04Electrically-operated teach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working with questions and answers of the type wherein the student is expected to construct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which is presented or wherein the machine gives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presented by a student characterised by modifying the teaching programme in response to a wrong answer, e.g. repeating the question, supplying a further explan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9/00Simulators for teaching or training purpo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5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包括: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颌骨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并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外科刮治教学。本发明通过利用患者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刮治教学训练,可有效缩短医生前期训练时间,提高学习训练效率,便于相关医师迅速掌握相关技术进而应用于临床。

Description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临床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背景技术
颌骨囊肿是发生于颌骨的囊性病变,具有无痛性缓慢生长的特点,可持续性破坏周围骨质;囊肿刮治术是治疗颌骨囊肿最常见的方法;但部分囊肿在行刮治术后会复发,其重要原因是囊肿壁薄、手术视野差,在牙根和死角位置易出现囊壁残留;为了提高囊肿刮治术的效果,降低囊肿复发率,手术中通常需要去除部分颌骨骨质,更好的暴露术野,这必然会造成大量骨缺损,影响牙齿的稳定性和骨愈合的效果;
内镜是一种集成了传统光学、精密机械、电子信息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设备,具有亮度强、视角大、角度灵活等优势,在内镜辅助下行囊肿刮治术可改善操作视野,减少囊壁残留,是目前新兴的囊肿手术方式;在内镜的辅助下进行颌骨囊肿刮治术,可通过内窥镜多角度观察有无囊壁残余,改善视野,降低囊肿复发率;同时,使用内窥镜可以更好的观察囊肿和骨壁的内部形态,减少去除颌骨的骨量,使颌骨愈合更加理想;另外这种方法可有效识别分离重要解剖结构(如下牙槽神经及上颌窦黏膜等),减少术中损伤和术后相关并发症;
但是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使用内镜辅助进行颌骨囊肿刮治,仍然是一项门槛较高的外科手术,需要术者对于颌骨解剖形态、囊肿刮治器械、内窥镜等有充分的了解和操作经验,年轻外科医师独立进行这类手术需要漫长的学习训练周期;现有教学方法主要停留于老师言传身教阶段,年轻医师无法在前期得到高效训练,需要大量时间去观察模仿经验丰富医师的相关操作,学习效率低下;
现有技术可以通过CT三维重建,多角度展示颌骨囊肿形态,强化医师印象,也有打印下颌骨模型并人工制作缺损区,使用水囊充水模拟颌骨囊肿以实际展示颌骨囊肿形态的做法,但是这并没有与临床中的实际病例特点有效结合;针对颌骨刮治技术目前尚无系统性训练模型及方法,尤其是针对在内镜辅助之下的刮治技术训练尚待开发;
因此,需要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通过利用患者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刮治教学训练,可有效缩短医生前期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便于相关医师迅速掌握相关技术进而应用于临床。
本发明提供了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包括:
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颌骨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并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外科刮治教学。
进一步地,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模型生成单元;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多部位包括双侧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处;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使用医学三维建模软件,根据CT检查数据,建立颌骨模型,并分割上下颌骨,生成三维格式文件,并将三维格式文件导入3D扫描分析软件,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进一步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包括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和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
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生成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包括:在下颌前部区、下颌磨牙区上颌前部区和上颌后部区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在下颌升支处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
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用于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3D打印;所述3D打印包括:将高粘性硅胶材料放入多部位,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装入口腔练习用仿头模,使用仿头模模拟面部软组织及患者手术体位,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进一步地,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颊侧骨壁并制作颊舌向固位钉,使颊侧骨壁可以沿颊舌向拆卸和复位;
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磨牙后区升支近中侧骨壁并制作近远中向固位钉,使近中侧骨壁可以沿近远中向拆卸和复位;
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颊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近中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进一步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包括第一教学应用单元和第二教学应用单元;
第一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不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一外科刮治教学;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拆下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后使用临床相应器械进行刮治;
第二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二外科刮治教学;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不拆卸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条件下后使用内镜结合刮治器械进行刮治。
进一步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教学验收单元,教学验收单元包括:
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转入第二教授训练阶段;
第二教授训练阶段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结束学习训练。
进一步地,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查纠子单元,用于在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或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查纠学习训练不足,提高学习训练效果;教学查纠子单元包括:
基于历史教学训练数据,建立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
根据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帮助受教学生查纠学习训练中的操作错误,并对操作错误进行对照整改。
进一步地,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教学训练数据,评估教学模型使用的效果;教学评估子单元包括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和教学评估分子单元;
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基于医疗教学大数据平台,获取无教学模型时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平均完成时长、依托教学模型时同批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完成时长数据集;
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时长数据集获取并统计完成时长数据,并比较完成时长数据中小于平均完成时长的数据数量;若数据数量大于受教学生数量的平均值,则获取数据数量相对应的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
教学评估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基于预设的教学评估条件,对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进一步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手术方案拟定单元,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颌骨囊肿外科刮治手术的模拟操作,并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具体包括:
获取待手术患者的第一CT检查数据;
基于第一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基于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
基于预设的CT检查数据与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匹配库,判断第一CT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相匹配的历史手术刮治数据;若不存在,则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若存在,则判断手术模拟刮治数据和匹配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参考值,选用数据参考值大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参考数据拟定手术方案;所述数据参考值基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和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而设定。
进一步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学习训练辅助单元,用于基于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语音辅助训练引导和提醒;学习训练辅助单元包括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和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
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用于在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内布设微型监测设备,并将微型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音频设备;
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用于利用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在刮治过程中的操作方式数据,将操作方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操作方式数据与预设的规范的操作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匹配,若出现不匹配或操作流程转换节点时,生成操作提醒信号和流程转换信号,并通过音频设备播放预设的操作提醒语音内容和流程转换引导语音内容;操作方式数据包括受教学生使用内镜角度数据、刮治手法数据、刮除高粘性硅胶材料数据和刮治流程数据。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颌骨囊肿3D模型及骨壁设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
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颌骨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并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外科刮治教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颌骨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并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外科刮治教学。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利用患者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内镜辅助下颌骨囊肿刮治教学训练,有效缩短医生前期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效率,便于相关医师迅速掌握相关技术进而应用于临床。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模型生成单元;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多部位包括双侧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处;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使用医学三维建模软件,根据CT检查数据,建立颌骨模型,并分割上下颌骨,生成三维格式文件,并将三维格式文件导入3D扫描分析软件,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模型生成单元;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多部位包括双侧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处;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使用医学三维建模软件(Mimics Research 21.0),根据CT检查数据,建立颌骨模型,并分割上下颌骨,生成三维格式文件,并将三维格式文件导入3D扫描分析软件(Geomagic Wrap 2015),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医学三维建模软件和三维格式软件的建模和分析,将CT检查数据准确转换为颌骨囊肿3D模型,保证了模型建立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包括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和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
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生成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包括:在下颌前部区、下颌磨牙区上颌前部区和上颌后部区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在下颌升支处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
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用于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3D打印;所述3D打印包括:将高粘性硅胶材料放入多部位,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装入口腔练习用仿头模,使用仿头模模拟面部软组织及患者手术体位,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包括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和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
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生成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包括:在下颌前部区、下颌磨牙区上颌前部区和上颌后部区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在下颌升支处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
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用于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3D打印;所述3D打印包括:将高粘性硅胶材料放入多部位,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装入口腔练习用仿头模,使用仿头模模拟面部软组织及患者手术体位,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设计打印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可保证在颌骨多部位制作囊肿空腔以达到不同部位训练的目的,同时将囊肿外侧壁设计为可拆卸榫卯结构,可逐渐增加训练难度,检验刮治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颊侧骨壁并制作颊舌向固位钉,使颊侧骨壁可以沿颊舌向拆卸和复位;
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磨牙后区升支近中侧骨壁并制作近远中向固位钉,使近中侧骨壁可以沿近远中向拆卸和复位;
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颊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近中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颊侧骨壁并制作颊舌向固位钉,使颊侧骨壁可以沿颊舌向拆卸和复位;
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磨牙后区升支近中侧骨壁并制作近远中向固位钉,使近中侧骨壁可以沿近远中向拆卸和复位;
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颊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近中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将囊肿外侧壁设计为可拆卸榫卯结构,并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可保证模型的实际操作效率,提高模型的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包括第一教学应用单元和第二教学应用单元;
第一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不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一外科刮治教学;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拆下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后使用临床相应器械进行刮治;
第二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二外科刮治教学;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不拆卸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条件下后使用内镜结合刮治器械进行刮治。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包括第一教学应用单元和第二教学应用单元;
第一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不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一外科刮治教学;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拆下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后使用临床相应器械进行刮治;
第二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二外科刮治教学;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不拆卸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条件下后使用内镜结合刮治器械进行刮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两个教学应用,可保证受教学生区分两个阶段学习训练,提高学习训练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教学验收单元,教学验收单元包括:
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转入第二教授训练阶段;
第二教授训练阶段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结束学习训练。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教学验收单元,教学验收单元包括:
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转入第二教授训练阶段;
第二教授训练阶段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结束学习训练。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两个阶段验收学习训练成果,在初级训练时拆下囊肿外侧壁练习刮治技术,达到训练目标后装上外侧壁练习内镜使用技巧,进阶式训练方式更易让受教学生上手。
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查纠子单元,用于在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或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查纠学习训练不足,提高学习训练效果;教学查纠子单元包括:
基于历史教学训练数据,建立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
根据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帮助受教学生查纠学习训练中的操作错误,并对操作错误进行对照整改。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查纠子单元,用于在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或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查纠学习训练不足,提高学习训练效果;教学查纠子单元包括:
基于历史教学训练数据,建立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
根据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帮助受教学生查纠学习训练中的操作错误,并对操作错误进行对照整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依靠教学查纠子单元,查纠学习训练不足,可提高学习训练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教学训练数据,评估教学模型使用的效果;教学评估子单元包括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和教学评估分子单元;
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基于医疗教学大数据平台,获取无教学模型时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平均完成时长、依托教学模型时同批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完成时长数据集;
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时长数据集获取并统计完成时长数据,并比较完成时长数据中小于平均完成时长的数据数量;若数据数量大于受教学生数量的平均值,则获取数据数量相对应的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
教学评估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基于预设的教学评估条件,对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教学训练数据,评估教学模型使用的效果;教学评估子单元包括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和教学评估分子单元;
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基于医疗教学大数据平台,获取无教学模型时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平均完成时长、依托教学模型时同批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完成时长数据集;
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时长数据集获取并统计完成时长数据,并比较完成时长数据中小于平均完成时长的数据数量;若数据数量大于受教学生数量的平均值,则获取数据数量相对应的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
教学评估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基于预设的教学评估条件,对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括教学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教学训练数据,评估教学模型使用的效果,可根据评估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手术方案拟定单元,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颌骨囊肿外科刮治手术的模拟操作,并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具体包括:
获取待手术患者的第一CT检查数据;
基于第一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基于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
基于预设的CT检查数据与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匹配库,判断第一CT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相匹配的历史手术刮治数据;若不存在,则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若存在,则判断手术模拟刮治数据和匹配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参考值,选用数据参考值大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参考数据拟定手术方案;所述数据参考值基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和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而设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手术方案拟定单元,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颌骨囊肿外科刮治手术的模拟操作,并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具体包括:
获取待手术患者的第一CT检查数据;
基于第一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基于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
基于预设的CT检查数据与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匹配库,判断第一CT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相匹配的历史手术刮治数据;若不存在,则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若存在,则判断手术模拟刮治数据和匹配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参考值,选用数据参考值大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参考数据拟定手术方案;所述数据参考值基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和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而设定。
为了准确确定数据参考值,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地方法对数据参考值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和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这三项影响因素利用后向消元法进行三元线性模拟计算;计算公式为:
P=α*i1+β*i2+γ*i3
上式中,α、β、γ分别表示回归系数,ε表示随机误差,i1表示数据的重要性对数据参考值的影响变量,i2表示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对数据参考值的影响变量,i3表示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对数据参考值的影响变量,P表示数据参考值;通过三元线性模拟计算数据参考值,可保证数据参考值计算的准确性。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颌骨囊肿外科刮治手术的模拟操作,并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可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高有效参考和依据;通过计算准确的数据参考值,可保证参考数据获取的准确性,从而保证拟定科学的手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学习训练辅助单元,用于基于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语音辅助训练引导和提醒;学习训练辅助单元包括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和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
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用于在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内布设微型监测设备,并将微型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音频设备;
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用于利用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在刮治过程中的操作方式数据,将操作方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操作方式数据与预设的规范的操作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匹配,若出现不匹配或操作流程转换节点时,生成操作提醒信号和流程转换信号,并通过音频设备播放预设的操作提醒语音内容和流程转换引导语音内容;操作方式数据包括受教学生使用内镜角度数据、刮治手法数据、刮除高粘性硅胶材料数据和刮治流程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学习训练辅助单元,用于基于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语音辅助训练引导和提醒;学习训练辅助单元包括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和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
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用于在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内布设微型监测设备,并将微型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音频设备;
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用于利用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在刮治过程中的操作方式数据,将操作方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操作方式数据与预设的规范的操作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匹配,若出现不匹配或操作流程转换节点时,生成操作提醒信号和流程转换信号,并通过音频设备播放预设的操作提醒语音内容和流程转换引导语音内容;操作方式数据包括受教学生使用内镜角度数据、刮治手法数据、刮除高粘性硅胶材料数据和刮治流程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通过基于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语音辅助训练引导和提醒,可帮助受教学生快速高效地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
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基于颌骨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并打印,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内镜辅助下的外科刮治教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颌骨囊肿3D模型生成模块包括数据获取单元和模型生成单元;
数据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部位出现囊肿的患者的CT检查数据;多部位包括双侧上颌前部、上颌后部、下颌前部、下颌磨牙区和下颌升支处;
模型生成单元,用于使用医学三维建模软件,根据CT检查数据,建立颌骨模型,并分割上下颌骨,生成三维格式文件,并将三维格式文件导入3D扫描分析软件,生成颌骨囊肿3D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生成模块包括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和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
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单元,用于对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设计,生成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设计包括:在下颌前部区、下颌磨牙区上颌前部区和上颌后部区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在下颌升支处的囊肿外侧壁,进行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
颌骨囊肿3D模型打印单元,用于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进行3D打印;所述3D打印包括:将高粘性硅胶材料放入多部位;将设计后颌骨囊肿3D模型装入口腔练习用仿头模,使用仿头模模拟面部软组织及患者手术体位,生成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
第一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颊侧骨壁并制作颊舌向固位钉,使颊侧骨壁可以沿颊舌向拆卸和复位;
第二可拆卸榫卯结构设计包括:分离磨牙后区升支近中侧骨壁并制作近远中向固位钉,使近中侧骨壁可以沿近远中向拆卸和复位;
第一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颊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第二模拟手术实际位置开孔设计包括:在近中侧骨壁中央处设计2个直径为1.0cm和2.0cm的圆形缺损,圆形缺损设为内镜及刮治器械伸入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包括第一教学应用单元和第二教学应用单元;
第一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不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一外科刮治教学;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拆下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后使用临床相应器械进行刮治;
第二教学应用单元,用于在使用内镜辅助条件下,进行第二外科刮治教学;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包括在不拆卸囊肿外侧壁3D打印骨板条件下后使用内镜结合刮治器械进行刮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教学验收单元,教学验收单元包括:
医师示范教授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一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一预设要求,则转入第二教授训练阶段;
第二教授训练阶段包括:医师示范教授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受教学生在预设的时间内根据第二外科刮治教学内容进行外科刮治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继续增加学习训练时间,进行延时学习训练;若学习训练结果满足第二预设要求,则结束学习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查纠子单元,用于在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或学习训练结果不满足第一预设要求时,查纠学习训练不足,提高学习训练效果;教学查纠子单元包括:
基于历史教学训练数据,建立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
根据操作错误视频数据库和对照整改操作视频数据库,帮助受教学生查纠学习训练中的操作错误,并对操作错误进行对照整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教学验收单元还包括教学评估子单元,用于根据教学训练数据,评估教学模型使用的效果;教学评估子单元包括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和教学评估分子单元;
教学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基于医疗教学大数据平台,获取无教学模型时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平均完成时长、依托教学模型时同批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学习训练的完成时长数据集;
模型使用反馈数据获取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完成时长数据集获取并统计完成时长数据,并比较完成时长数据中小于平均完成时长的数据数量;若数据数量大于受教学生数量的平均值,则获取数据数量相对应的受教学生的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
教学评估分子单元,用于根据外科刮治教学模型使用反馈数据,基于预设的教学评估条件,对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情况进行评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手术方案拟定单元,用于基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颌骨囊肿外科刮治手术的模拟操作,并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具体包括:
获取待手术患者的第一CT检查数据;
基于第一CT检查数据设计打印生成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基于第一外科刮治教学模型进行手术模拟操作,获得手术模拟刮治数据;
基于预设的CT检查数据与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匹配库,判断第一CT检查数据是否存在相匹配的历史手术刮治数据;若不存在,则根据手术模拟刮治数据拟定手术方案;若存在,则判断手术模拟刮治数据和匹配历史手术刮治数据的数据参考值,选用数据参考值大的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基于参考数据拟定手术方案;所述数据参考值基于数据的重要性、数据对手术的影响度和数据受其它因素的影响度而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应用模块还包括学习训练辅助单元,用于基于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的学习训练过程,进行全程语音辅助训练引导和提醒;学习训练辅助单元包括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和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
辅助设备布设子单元,用于在外科刮治教学模型内布设微型监测设备,并将微型监测设备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处理器,处理器连接音频设备;
辅助设备应用子单元,用于利用微型监测设备,监测受教学生在刮治过程中的操作方式数据,将操作方式数据传输至处理器,处理器将操作方式数据与预设的规范的操作方式数据进行对比匹配,若出现不匹配或操作流程转换节点时,生成操作提醒信号和流程转换信号,并通过音频设备播放预设的操作提醒语音内容和流程转换引导语音内容;操作方式数据包括受教学生使用内镜角度数据、刮治手法数据、刮除高粘性硅胶材料数据和刮治流程数据。
CN202310249116.8A 2023-03-15 2023-03-15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Pending CN1163121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9116.8A CN116312175A (zh) 2023-03-15 2023-03-15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49116.8A CN116312175A (zh) 2023-03-15 2023-03-15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12175A true CN116312175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283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49116.8A Pending CN116312175A (zh) 2023-03-15 2023-03-15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1217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applied in dentistry
Bitter et al. Artificial versus natural teeth for preclinical endodontic train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u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dental experience on a dental implant navigation system
JP2015519108A (ja) 口腔内手術中の補助ガイド方法
Casap et al. Evaluation of a navigation system for dental implantation as a tool to train novice dental practitioners
CN113554912B (zh) 基于混合现实技术的种植手术培训系统
Dobroś et al. Application of 3D‐printed teeth models in teaching dentistry students: a scoping review
US11605310B2 (en) Anatomic apparatus and training system for remote and interactive hands-on surgical training for dentists
Majzoub et al. Agreement in measurements of ultrasonography-derived periodontal diagnostic parameters among multiple raters: a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
RU196559U1 (ru) Дентоальвеолярная модель для отработки мануальных навыков лечения заболеваний пародонта
Schulz et al. Accuracy of full-guided vs. pilot-guided implant insertion–A prospective laboratory study in fifth-year dental students
CN116312175A (zh) 3d打印多部位颌骨囊肿内镜辅助下外科刮治教学模型
Su et al. Digital technology for orthognathic surgery training promotion: a randomized comparative study
CN112002200A (zh) 一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切开引流虚拟训练方法
Wong et al. Dent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A journey of 90 years and beyond
Homma et al. Current stat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oral implantology in Japan
RU180218U1 (ru) Фантом эндодонтический
Mendelsohn et al. Transoral Robotic Surgical Proficiency Via Real‐Time Tactile Collision Awareness System
RU2652745C1 (ru) Применение нижней челюсти свиньи в качестве имитатора нижней челюсти человека
Raina et al. Simulation based training in dental education-a review
RU199320U1 (ru) Симулятор для отработки мануальных навыков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ыводных протоков больших слюнных желез
CN2749003Y (zh) 口腔根管治疗术模拟教具
CN221040314U (zh) 一种显微根尖手术模型
Yu et al.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the" local anesthesia" educational module groups of students with varying levels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SELVAGANESH 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the Accuracy, Operator Comfort and Time Taken for Implant Placement among Different Practitioners under Dynamic Navig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