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3512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3512A
CN116303512A CN202310333215.4A CN202310333215A CN116303512A CN 116303512 A CN116303512 A CN 116303512A CN 202310333215 A CN202310333215 A CN 202310333215A CN 116303512 A CN116303512 A CN 1163035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atabase
basic
target
processing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332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玉
吴昊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itiao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332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35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35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35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多库存储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处理遍布各个应用场景。在一些数据处理场景中,当用户有数据查询请求时,可以基于数据查询请求反馈相应的数据查询结果。
发明内容
提供该公开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公开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多库存储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原始数据,先确定基础数据,该基础数据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基于该基础数据,确定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从而,实现基于原始数据和多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处理,在多数据库存储的基础上,数据库具有独立性,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可以相互补充,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在作数据查询时,也可以基于多数据库实现数据查询,提高数据的应用性。因此,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多库存储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的应用示例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又一个应用场景的应用示例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基本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本公开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类数据处理场景中,在这些数据处理场景中,通常具有数据查询需求。
在这些数据处理场景中,通常配置有相应的数据查询系统,该数据查询系统依赖于数据库,用户可以在该数据查询系统中发起数据查询请求,从而基于数据库确定数据查询结果,并进行反馈。
举例来说,相关场景中,存在很多提供信息查询的企业或者机构,利用这些企业或者机构的公开网站,可进行数据查询。
相关技术中,这些提供数据查询的企业或者机构,所依赖的数据库要么为外部数据库,要么为本地数据库;不管是外部数据库,还是本地数据库,这些数据库所维护的数据存在数据缺失、数据不准等问题。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案,在该数据处理方案中,将数据库分为存储基础数据和存储业务数据的两种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多库存储处理;在多库存储处理的基础上,不仅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还可以提高数据的应用性,即,便于数据的查询等各种应用。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可以理解为一个企业或者机构的数据库,该企业或者机构对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进行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可以是两个独立的数据库,也可以是基于同一个数据库对数据库架构进行划分之后,所确定的数据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也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是本地的数据库,也可以是外部的数据库。
如果该数据库是本地的数据库,则,对于一个企业或者机构来说,本地数据库可以分为三层架构,包括:数据源层、基础库层(对应第一数据库)和业务库层(对应第二数据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层,独立存储各类数据源的原始数据,并随着数据源的更新而更新,即,数据源的更新会实时的反映到数据源层。
基于数据源层,可以构建第一数据库,并且,支持第一数据库向数据源层回溯,例如:查询数据来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三层架构的数据存储处理方式,既能保证各数据源的独立更新,又能保证最终反馈给用户的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将源数据与应用的数据作了区分隔离,能够更灵活的支持外部业务系统的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基础数据,再基于基础数据构建第一数据库。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础数据的确定过程,包括:获取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其中,各个数据源的数据中均包括多个数据项和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确定基础数据;基础数据包括多个基础数据项和多个基础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数据源可以是不同的组织维护并对外开放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各个数据源的数据所包括的多个数据项中,可以有相同的数据项,也可以存在不同的数据项。例如:数据源一包括数据项A、数据项B和数据项C,而数据源二包括数据项A、数据项D和数据源E。
进一步地,针对各个数据源的数据中包括的相同数据项,对应的数据项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所以,需要结合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实现基础数据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数据可以对应工商实体和/或产品标识,即,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工商实体、产品标识具有关联性;也即,基础数据可以按照工商实体、产品标识进行分类。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商实体与产品标识之间也具有对应关系,该对应关系可以通过人工编辑的方式,实现关联。以及,产品标识与工商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能是多对一,即多个产品标识对应一个工商实体,例如:多个产品标识,隶属于同一个工商实体;也可能是一对多,即一个产品标识对应多个工商实体;例如:一个产品标识,隶属于多个工商实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商实体和产品标识都可以通过唯一标识表示或者说区分。
不管是工商实体对应的基础数据,还是产品标识对应的基础数据,都按照相同的处理方式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数据包括多个基础数据项和多个基础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其中,多个基础数据项可以是人工编辑确定好的数据项,也可以是根据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多个数据项确定的数据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别获取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多个数据项,然后对这些数据项进行整合,将整合后的数据项确定为基础数据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多个数据项可被整合(例如多个数据项相同),则这多个数据项可整合为一个数据项;如果多个数据项不可被整合(例如多个数据项不相同),则这多个数据项均保留。即,数据项的整合为对可整合的数据项作整合处理。
进而,基于多个基础数据项,需要确定这多个基础数据项分别对应的基础数据,此时,需要利用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对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确定各个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基于各个数据源分别对应的数据源可信度,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出现频次,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更新时间,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同一个基础数据项,如果各个数据源中均包括对应的数据,则可以基于数据源可信度,选择采用哪个数据源的数据作为最终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可信度,可以预先由人工进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同一个基础数据项,如果各个数据源中均包括对应的数据值,有些数据源中该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可能是相同的,这种相同的值的可信度更高;因此,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值在各个数据源对应基础数据项中的出现频次,选择采用哪个数据值作为最终的数据值。例如,取出现频次最高的数值作为最终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针对同一个基础数据项,如果各个数据源中均包括对应的数据,则可以根据具体的数据值的更新时间,选择采用哪个数据值作为最终的数据值。例如,取更新时间最接近当前时间的数值作为最终的数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一个基础数据项仅在特定的数据源中存在相应的数据值,则直接将该相应的数据值确定为该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从基础数据的确定过程可以看出,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原始数据,通过相应的数据处理,实现了数据的融合择优处理,使得最终确定的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都较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一数据库中的基础数据,确定业务数据,以构建第二数据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基础数据中是否存在缺失数据,若存在,则对缺失数据进行补全;若不存在,则无需对基础数据作补全处理。其中,缺失数据的检测以及补全处理可通过人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补全之后的基础数据,或者无需补全的基础数据,将其反馈给相应的用户端,由用户端对这些数据进行确定之后,基于确认之后的数据构建第二数据库。
在一些实施例中,反馈给用户端进行确认的数据,可以是具有业务价值的数据;该具有业务价值的数据可以通过预设的筛选规则,从基础数据中筛选确定。
其中,预设的筛选规则,由具有业务价值的数据决定,例如:限定具有业务价值的数据的数据名称、数据种类、对应的工商实体、对应的产品标识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查询请求中包括:关键字。基于该关键字,可确定数据查询项。
在一些实施例中,关键字可以直接为数据查询项。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关键字与数据查询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当前的关键字和预设的关联关系,可确定对应的数据查询项。
进而,基于数据查询项,可以在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查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1包括:针对同一个数据查询项,若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均包括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则将第二数据库中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可以理解,基于同一个数据查询项,在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分别查找对应的数据值,若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均包括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以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为目标数据,即第二数据库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数据库的优先级。
以及,不管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针对该数据查询项的具体数据值是否相同,也以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值为最终数据值。
可以理解,由于第二数据库的数据,基于第一数据库的数据作相应的处理确定,所以第二数据库的数据的业务价值,或者说准确度等,均高于第一数据库,所以,在进行数据应用时,第二数据库的优先级高于第一数据库的优先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一个数据查询项,仅在第一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数据,则将对应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或者,仅在第二数据库中存在对应的数据,则将对应的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
则,目标数据可能包含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能包含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若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均没有对应的数据,则可以将相应的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值置为空值。
步骤102,根据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在确定目标数据之后,基于目标数据生成数据查询结果,并反馈给查询用户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除了用户主动发起数据查询请求,基于数据查询请求反馈数据,还可以主动地向相关用户推送数据。
其中,相关用户可以是本地数据库中具备相应的用户信息的用户,基于这些相关用户的用户信息,可从第二数据库中确定与之匹配的推送信息,并将推送信息推送给该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管是用户查询数据的场景,还是主动推送数据给用户的场景,对于应用数据的用户来说,还可以给出相关的数据应用反馈,基于该数据应用反馈,还可以人工对第二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修改。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针对业务数据的修改请求,修改业务数据;其中,修改请求包括:目标用户发起的修改请求;目标用户包括业务数据的使用用户和/或维护用户。
即,不管是使用业务数据的用户,还是维护业务数据的用户,都可以根据需求对业务数据进行人工修改。
在一些实施例中,人工修改的结果需要被确认之后,才能生效。则,在修改业务数据之前,请求相关用户对该修改请求进行确认,在确认无误之后,才执行对应的修改。其中,相关用户可以是具备权限的用户,可以预先在系统中进行配置。
这种人工修改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业务层面的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不会对源数据造成影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过人工修改的业务数据,在第二数据库中将会被标识,以使系统或者用户可以得知该人工修改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或者多个数据源中的数据可以被更新,基于数据源的更新,第一数据库和/或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对应更新。或者,即便数据源中的数据没有更新,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第一数据库和/或第二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对应的更新,例如,前述的人工修改,属于对第二数据库中的业务数据的特殊更新。
因此,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础数据的更新方式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在目标数据源更新时,基于更新的目标数据源更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基础数据;在用户发起数据更新请求时,基于数据更新请求更新对应的基础数据;在目标基础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更新条件时,基于目标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更新目标基础数据。
在检测到目标数据源更新时,基于更新的目标数据源,可对目标数据源对应的基础数据作更新,例如:目标数据源中某一个数据值更新,则需要对应更新基础数据中该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的维护用户可以发起数据更新请求,或者数据库的使用者也可以发起数据更新请求。
在接收到数据更新请求之后,若数据更新请求中包括更新数据,则直接将对应的基础数据更新为该基础数据。若数据更新请求中不包括更新数据,则可以请求获取更新数据,或者检测需要更新的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是否有更新,若有,则基于更新的数据源更新需要更新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预设数据更新条件,例如:数据更新周期,每隔1周更新一次数据;再例如:数据的应用(查询)频次达到预设频次(例如10次)等。
系统主动检测各个基础数据是否符合数据更新条件,若检测到目标基础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更新条件,则基于目标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更新目标基础数据。
例如,检测目标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是否更新,若是,则基于更新的数据源更新目标基础数据;若否,则向用户请求更新数据,基于更新数据更新目标基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基础数据的确定需要基于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则,无论采用哪种更新方式,如果涉及到数据源的更新,则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目标数据源的数据存在更新,获取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确定更新的基础数据。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目标数据源可能包括多个;或者说,目标数据源在更新之后,会影响到对应的基础数据的取值。因此,需要结合数据处理策略确定更新的基础数据。
数据处理策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前述实施例的介绍,举例来说,假设数据处理策略中涉及到数据值的更新时间,则由于目标数据源更新,其数据值的更新时间也对应更新,此时,原来基础数据中采用的数据值也需要对应更新为该更新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当基础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有更新时,基于第二数据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其中,第二数据为第一数据的更新数据。
可以理解,第一数据为更新前的数据,第二数据为更新后的数据。因此,当检测到基础数据更新时,可根据基础数据的更新请求对应更新业务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基于第二数据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为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让用户选择是否确定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确定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的选择结果,基于第二数据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或者,响应于检测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不是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基于第二数据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先检测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是否为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在前述实施例中介绍过,经过人工修改的业务数据可以具有相应的标识信息,因此,可以实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是否经过人工修改的检测。
进而,若是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则让用户选择是否确定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例如:展示确认界面,确认界面中包括确定控件和取消控件,若用户触发确定控件,则选择结果为确定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若用户触发取消控件,则选择结果为确定不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
则,在选择结果为确定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时,基于第二数据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
若不是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则直接基于第二数据更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第二数据,重新确定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即可实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的更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对应多个业务终端,这多个业务终端所能看到的信息一致,当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存在更新时,这些业务终端都会同步看到该更新。
进一步参考图2,作为对上述图1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库更新流程的示意图,该应用流程中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更新流程的触发,包括三种情况:外部数据源更新、企业库系统主动更新(如定期检查)以及企业库人工主动更新(如用户反馈、平台抽检)。
第二部分,数据上报,可以通过外部数据源接口或者企业库人工编辑实现数据的上报。
第三部分,更新规则,支持通过多因子+规则配置化,实现更新。
第四部分,数据处理,包括:人工确认后更新(如重要信息);人工抽检后更新(如非重要信息);自动更新(如人工编辑信息);存量数据调整(信息、关联关系等)。
进一步参考图3,作为对上述图1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库应用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企业信息库分为数据源层、基础库层和业务库层。
针对数据源层,可涉及三方数据和平台(本地)数据。该数据源层通过接口、或者人工上传、平台获取的方式,可上报数据到基础库层。
针对基础库层,涉及到信息类型、数据更新机制、信息关联关系等。
针对业务库层,涉及到字段取值管理、数据应用方及应用方式管理等。
进而,该企业信息库可以与业务系统对接,向业务系统主动推送数据,或者根据查询请求反馈数据等。
通过本公开实施例的介绍可以看出,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原始数据,先确定基础数据,该基础数据存储在第一数据库中;基于该基础数据,确定业务数据,该业务数据存储在第二数据库中。从而,实现基于原始数据和多数据库的数据存储处理,在多数据库存储的基础上,数据库具有独立性,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可以相互补充,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而,在作数据查询时,也可以基于多数据库实现数据查询,提高数据的应用性。因此,该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实现数据的多库存储处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应用性。
进一步参考图4,作为对上述各图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该装置实施例与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相对应,该装置具体可以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确定单元401,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反馈单元402,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础数据的确定过程,包括:获取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其中,各个数据源的数据中均包括多个数据项和所述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确定所述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多个基础数据项和所述多个基础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基于各个数据源分别对应的数据源可信度,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出现频次,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更新时间,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1还用于:当所述基础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有更新时,基于第二数据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的更新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1进一步用于: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为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让用户选择是否确定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确定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的选择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或,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不是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础数据的更新方式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在目标数据源更新时,基于更新的目标数据源更新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基础数据;在用户发起数据更新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更新对应的基础数据;在目标基础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更新条件时,基于所述目标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更新所述目标基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1还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目标数据源的数据存在更新,获取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所述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确定更新的基础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1还用于:响应于接收到针对所述业务数据的修改请求,修改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修改请求包括:目标用户发起的修改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单元401进一步用于:针对同一个数据查询项,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均包括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
请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终端设备501、502、503,网络504,服务器505。网络504可以用以在终端设备501、502、503和服务器5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5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通过网络504与服务器5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客户端应用,例如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新闻资讯类应用。终端设备501、502、503中的客户端应用可以接收用户的指令,并根据用户的指令完成相应的功能,例如根据用户的指令在信息中添加相应信息。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当终端设备501、502、503为硬件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MP3播放器(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3)、MP4(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V,动态影像专家压缩标准音频层面4)播放器、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终端设备501、502、503为软件时,可以安装在上述所列举的电子设备中。其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例如用来提供分布式服务的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服务器5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接收终端设备501、502、503发送的信息获取请求,根据信息获取请求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获取请求对应的展示信息。并展示信息的相关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501、502、503。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相应地,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设置在终端设备501、502、503中。此外,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由服务器505执行,相应地,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设置于服务器505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例如图5中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诸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数字广播接收器、PDA(个人数字助理)、PAD(平板电脑)、PMP(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车载终端(例如车载导航终端)等等的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等的固定终端。图6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6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确定单元401还可以被描述为“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的单元”。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2)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的确定过程,包括:
获取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其中,各个数据源的数据中包括多个数据项和所述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
根据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所述一个或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确定所述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多个基础数据项和所述多个基础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包括以下的至少一项:
基于各个数据源分别对应的数据源可信度,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出现频次,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基于各个数据源中多个数据项分别对应的数据值的更新时间,确定基础数据项对应的数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基础数据库中的第一数据有更新时,基于第二数据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为所述第一数据的更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二数据更新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为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让用户选择是否确定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响应于接收到确定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的选择结果,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或,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不是经过人工修改的数据,基于所述第二数据更新所述第一数据对应的业务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的更新方式包括以下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目标数据源更新时,基于更新的目标数据源更新所述目标数据源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用户发起数据更新请求时,基于所述数据更新请求更新对应的基础数据;
在目标基础数据符合预设的数据更新条件时,基于所述目标基础数据对应的数据源更新所述目标基础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数据为基于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确定的数据,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目标数据源的数据存在更新,获取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
根据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策略和所述目标数据源的更新数据确定更新的基础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针对所述业务数据的修改请求,修改所述业务数据;其中,所述修改请求包括:目标用户发起的修改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包括:
针对同一个数据查询项,若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均包括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则将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该数据查询项对应的数据确定为所述目标数据。
10.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数据查询请求,根据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确定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数据源中的原始数据确定的基础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包括基于所述基础数据确定的业务数据;
反馈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反馈数据查询结果。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310333215.4A 2023-03-30 2023-03-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63035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3215.4A CN116303512A (zh) 2023-03-30 2023-03-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33215.4A CN116303512A (zh) 2023-03-30 2023-03-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3512A true CN116303512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2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33215.4A Pending CN116303512A (zh) 2023-03-30 2023-03-30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351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2990B2 (en) Restricting access to content
US9400800B2 (en) Data transport by named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US20140317093A1 (en) Facilitating dynamic creation of multi-column index tables and management of customer queries in an on-demand services environment
US7949569B2 (en) Distributed devic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s a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repository system
CN111291103B (zh) 接口数据的解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40304384A1 (en) Uploading large content items
US20210342203A1 (en) Api manager
US20140229438A1 (en) Multiple platform data storage and synchronization
EP3497586A1 (en) Discovery of calling application for control of file hydration behavior
US2017019306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arch template generation
CN112183045A (zh) 在线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0440134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pliance enforcement in internet-based social networks
CN11630351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377654B (zh) 数据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108481B2 (en) Community caching networks
US202000424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Metadata within a Networked Heterogeneous Workflow Environment
US9961132B2 (en) Placing a user account in escrow
US11966770B2 (en) Collaboration across isolated virtual environments
CN117692672B (zh) 基于快照的视频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966700B (zh) 信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97157B (zh) 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641966B (zh) 一种应用集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084440B (zh) 数据校验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6415091A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680316A (zh) 获取维度数据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