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03014A -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03014A
CN116303014A CN202310258639.9A CN202310258639A CN116303014A CN 116303014 A CN116303014 A CN 116303014A CN 202310258639 A CN202310258639 A CN 202310258639A CN 116303014 A CN116303014 A CN 1163030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engine
interface
executing
hard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86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春城
张建桁
唐菁
田�健
张伟
于浩
奚瑞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Unicom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586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030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303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30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88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execution, e.g. scheduling of test su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1Instal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涉及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领域,能够提升应用系统功能自动测试与验证的效率。该方法包括: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生成测试报告。本申请实施例用于系统测试、基础软硬件测试和异地适配测试过程中。

Description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件开发与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对应用系统功能的测试方法,可以包括:构建被测软件库、测试用例库;从而通过利用测试管理平台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完成对多节点系统测试任务的综合管理;通过Master-Slave消息分发模式,控制各测试节点的操作时序,统一整合多节点的测试资源,协同完成单一的测试任务。
然而,虽然现有技术实现了多节点系统测试任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与综合管理能力,解决了单一节点无法完成的复杂测试业务;但对于测试服务的各种业务应用场景,没有实现对各个测试类型的全面覆盖,测试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测试用例的自动分发执行,目前没有通过统一流程实现多套测试方案的测试方法,如此,应用系统功能自动测试与验证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能够提升应用系统功能自动测试与验证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生成测试报告。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可以采用多技术架构融合服务资源,优化测试通用流程,形成标准服务,以服务编排和脚本自动运行结合,打造自动化测试服务,为复杂大型应用提供异步适配服务,并且,测试结果在线同步互认,实现多个端的自动分发执行测试的过程,其测试过程也可以监控,其测试结果也可以形成测试报告。如此,提升了应用系统功能自动测试与验证效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测试报告之后,方法还包括: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包括: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引擎包括: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方法还包括: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调用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生成第一测试报告;其中,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hell引擎;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将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接口引擎;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判断接口请求方式;并在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UI引擎;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 dom元素,对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第一测试报告,包括: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生成单元;处理单元,用于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测试报告。
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用于在生成测试报告之后,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执行引擎包括: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调用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一测试报告;其中,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hell引擎;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接口引擎;处理单元,具体用于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判断接口请求方式;并在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UI引擎;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 dom元素,对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终端上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描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上运行时,使得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地描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企业在项目研发后或适配环境后,都需要通过各类测试方法对项目的研发工作进行测试验证,以保证项目具备可应用的条件。传统的自动化测试通常是根据各种业务应用场景,选择对应的测试方法及流程,如接口测试方法,是以系统自动通过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实现的;但这种方式,不能满足对各类业务应用场景的测试需求,企业在对同一个项目进行测试时,还需要对shell、UI、SQL等类型分别进行测试;并且,因为没有统一的自动化测试平台来为企业实现各种业务应用场景的测试服务,企业需要采用对应业务应用场景的测试方法进行项目测试;同时,企业无法对多个测试类型形成统一的操作日志、测试报告,使得测试人员需要消耗大量时间进行人工整合与处理。
目前,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种测试方法,该测试方法为多国产化平台下的多机协同软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内容包括:构建了被测软件库、测试用例库;利用测试管理平台和自动化测试工具,完成对多节点系统测试任务的综合管理;通过Master-Slave消息分发模式,控制各测试节点的操作时序,统一整合多节点的测试资源,协同完成单一的测试任务。
由此可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测试方法,可以对测试任务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而保证了复杂测试业务的整体性,提升测试的效率;并且,在为软件在复杂协同业务下的系统测试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方法的同时,协同控制多个测试节点,整合多节点的测试资源,完成单一节点无法完成的复杂测试业务;可对整个测试流程进行集中管控,保证了测试业务的整体性。
然而,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多节点系统测试任务的自动化测试方法与综合管理能力,虽然解决了单一节点无法完成的复杂测试业务;但是,对于测试服务的各种业务应用场景,并没有实现对各个测试类型的全面覆盖,测试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以及测试用例的自动分发执行,目前没有通过统一流程实现多套测试方案的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通过一个统一的流程实现多套测试方案的测试方法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本申请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应用于系统测试、基础软硬件测试和异地适配测试等。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
S102、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
S103、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
S104、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
S105、生成测试报告。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105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还包括S201。
S201、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104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S104a实现。
S104a、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执行引擎包括: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102中的“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
S12、调用自动化部署接口。
S13、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
S14、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
S15、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其中,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引擎包括Shell引擎;上述S14中的“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
S14a1、将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
S14b1、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
S14c1、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引擎包括接口引擎;上述S14中的“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
S14a2、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
S14b2、判断接口请求方式。
S14c2、并在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S14d2、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上述S14中的“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
S14a3、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
S14b3、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S14c3、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引擎包括UI引擎;上述S14中的“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
S14a4、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 dom元素,对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S14b4、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15具体可以通过下述的步骤实现。
S15a、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通过采用多技术架构融合服务资源,优化测试通用流程,形成标准服务,以服务编排和脚本自动运行结合,打造自动化测试服务,为复杂大型应用提供异步适配服务,并且,测试结果在线同步互认,实现多个端的自动分发执行测试的过程,其测试过程也可以监控,其测试结果也可以形成测试报告。如此,提升了应用系统功能自动测试与验证效率。
根据上述公开的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可通过下述的实施例实现。
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下单页面。
S2、下单支付。
S3、开通被测资源环境。
S4、开动测试主机环境。
S5、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
S6、发起测试。
S7、执行测试。
S8、生成测试报告环节。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该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系统测试、基础软硬件测试和异地适配测试;该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将项目划分为多个测试模块,针对各测试模块通过测试用例管理、测试脚本管理、测试进度管理、测试结果管理,实现服务器端、桌面终端、移动端的用例自动分发执行、测试过程全生命周期管控,最终为企业生成测试报告。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S8中包括以下步骤:
S81、自动化测试执行完成后,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执行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可以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修复后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S8a,可以通过自动化测试方法,可以实现对“系统测试、基础软硬件测试、异地适配测试”的测试工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就是建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现的。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S7中包括以下步骤:
S71、标准测试库:测试库服务对管理控制台网页暴露http接口管理标准测试库数据、创建测试项目并管理模块、用例、步骤、脚本数据;对工单服务提供拉取标准用例接口,提供派发任务接收接口;对测试控制服务提供拉取测试项目数据接口。
S72、测试人员:开始执行测试任务时,进行测试方式选择,按技术架构层级或按业务功能区分测试方式,按技术架构层级测试时,选择测试用例类型,根据用例类型分配相应类型测试用例;按业务功能测试时,通过模块维度进行测试用例分组,分配模块所需测试用例;
S73、测试控制服务:测试控制服务实现通过模块维度切片测试,针对完整业务流程体系内的多种用例类型顺序执行测试,可根据独立的模块进行任务分发;实现多端兼容测试,通过适配器分发移动端、服务端、终端的测试用例,实现对多端系统的测试需求支持,对于【按技术架构层级测试】方式,系统采取多端(移动端、终端、服务端)异步下发用例并发执行的方式实现;对于【按业务功能测试】方式,系统按功能模块维度,顺序执行用例,涉及多端协同测试时,首先按业务功能将测试用例顺序写入缓冲队列,通过异步消息交互的方式实现协同作业,用例在服务端执行,执行完成后,把执行结果回推至测试控制服务,测试控制服务从缓冲队列中获取下一条终端测试用例并继续执行;
S74、测试执行引擎:测试引擎选择完成后,通过调用测试引擎服务,传递用例信息、项目信息、引擎服务信息、用例执行回调结果地址,将具体用例分发至相应测试引擎服务,开启自动化测试执行,测试引擎服务包括“Shell引擎、UI引擎、SQL引擎、接口引擎、H5”6类,是对项目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具体方法。
具体地,上述S74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A1、Shell引擎:连接开通后的主机进行开通服务,为软硬件项目中的操作系统进行测试,调用测试服务获取用例集合,并设置测试服务回调地址,获取用例脚本信息,判断脚本类型是远程、还是本地,远程则自动填写连接信息,通过java连接shell引擎,执行shell用例,执行结果回推给测试服务。
步骤A2、UI引擎:通过自动执行内置浏览器,实现对软件项目中所有UI功能的交互测试,调用测试服务获取用例集合,并设置测试服务回调地址,获取用例脚本信息,通过seleniumUI测试工具执行脚本动作、上传快照到服务器,执行结果回推给测试服务。
步骤A3、SQL引擎:通过获取用例脚本信息,实现对SQL命令执行结果的测试,调用测试服务获取用例集合,并设置测试服务回调地址,获取用例脚本信息,通过JDBC连接数据库、执行SQL脚本,执行结果回推给测试服务。
步骤A4、接口引擎:通过restTemple请求接口地址,实现接口服务的可用性测试,调用测试服务获取用例集合,并设置测试服务回调地址,获取用例脚本信息,设置请求体参数,通过restTemple请求接口地址,执行结果回推给测试服务器。
步骤A5、H5:通过调用H5端测试引擎,建立H5端与服务端关联关系,实现H5端测试,调用测试服务获取用例集合,并设置测试服务回调地址,获取用例脚本信息,通过长连接方式关联H5端与服务端,保证H5端与服务端定位方式一致,通过H5端测试引擎执行脚本动作,开启H5端测试执行,执行结果回推给测试服务。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信创基础软件适配环境后的自动测试场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开通资源成功后推送测试主机信息开始安装自动化部署引擎:开通资源成功后推送测试主机信息到测试控制服务,测试控制服务接收到服务器信息之后开始安装自动化部署引擎,是通过java程序用Connection链接到服务器,然后在服务器上创建一个setup.sh脚本,脚本内容是向测试工具服务器发送请求拉取自动化部署引擎jar包并部署启动,部署完成之后回向测试控制服务推送部署结果测试控制服务接收并处理。
步骤二、自动化部署引擎部署完成后调用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控制服务完成自动化部署引擎后执行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开通的主机类型部署测试引擎,测试引擎分为4种UI测试引擎,接口测试引擎,shell测试引擎,sql测试引擎,测试控制服务通过自动化部署服务将测试引擎部署到开通的测试主机上,自动化部署引擎接收到数据后,生成sh脚本文件部署并执行测试引擎,部署完成之后将结果推送给测试控制服务。
步骤三、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测试引擎部署完成之后结果回推测试控制服务,测试控制服务通过租户选择的测试用例创建测试项目,并且将工单自动派发给测试人员。
步骤四、执行测试:测试人员点击开始执行,程序自动通过测试控制服务将测试项目创建一套测试项目实例,测试控制服务将测试项目实例通过http接口调用方式发送到各个测试引擎中,测试引擎接收到数据后解析并执行测试。
步骤五、生成测试报告: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测试的执行过程与测试执行结果,生成测试报告,实现多种类型测试报告的统一生成。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该方法就是建立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实现的。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五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hell引擎测试:接受到数据后,将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是否执行成功,执行完成后回推测试结果。
接口引擎测试:接受到数据后,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设置请求头,判断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验证请求结果,执行完成后回推测试结果。
SQL引擎测试:接收数据后,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然后通过jdbc执行sql,验证执行结果,执行完成后回推测试结果。
UI引擎测试:接收数据后,通过执行动作,执行html dom元素执行ui测试,验证执行结果,执行完成后回推测试结果。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处理单元21和生成单元22;
其中,处理单元21,用于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生成单元22,用于生成测试报告。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单元21,用于在生成测试报告之后,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执行引擎包括: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处理单元21,还用于在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调用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生成单元22,还用于生成第一测试报告;其中,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hell引擎;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将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接口引擎;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判断接口请求方式;并在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测试引擎包括UI引擎;处理单元21,具体用于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 dom元素,对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对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第一测试结果。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生成单元22,具体用于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在通过硬件实现时,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单元21和生成单元2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上。具体实现方式如图4所示。
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又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处理器302和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用于对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执行上述处理单元21和生成单元22执行的步骤,和/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通信接口303用于支持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与其他网络实体的通信。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301和总线304,存储器301用于存储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存储器301可以是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中的存储器等,该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302可以是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该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304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17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70包括一个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处理器1710和通信接口1730。
可选的,该芯片170还包括存储器1740,存储器174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1710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154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740存储了如下的元素,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调用存储器1740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其中,上述处理器1710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该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单元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存储器174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硬盘或固态硬盘;该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总线1720可以是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1720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图1至图6中所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
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
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
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
生成测试报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测试报告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所述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包括:
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引擎包括:
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
调用所述自动化部署接口;
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
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述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所述测试引擎执行测试;
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Shell引擎;
所述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
将所述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
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
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接口引擎;
所述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
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
判断接口请求方式;
并在所述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
所述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
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
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UI引擎;
所述对测试引擎执行测试,包括:
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dom元素,对所述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第一测试报告,包括:
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所述第一测试报告。
11.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和生成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显示用户下单页面,接收下单支付操作;开通被测资源环境,开始测试主机环境;分配任务初始化项目用例;发起并执行目标测试,所述目标测试用于实现对应用系统、软件、硬件以及异地适配的测试;
所述生成单元,用于生成测试报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生成测试报告之后,通过日志功能查看所述测试报告中的测试结果,若存在单条用例测试失败的情况,则对单条用例进行人工修复,并再次进行单条用例的重新测试。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依次对标准测试库、测试人员、控制服务和执行引擎发起并执行测试。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引擎包括:
壳Shell引擎、界面设计UI引擎、数据库SQL引擎、接口引擎、H5引擎。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在开通被测资源环境之后,推送主机信息至测试控制服务,通过安装并部署自动化部署引擎;调用所述自动化部署接口;测试工具部署完成之后回调;在测试引擎接收到回调数据的情况下,对所述回调数据进行解析,并对所述测试引擎执行测试;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第一测试报告;
其中,所述测试引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Shell引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回调数据生成.sh脚本文件并执行测试;
通过验证执行状态码验证执行测试的结果;
在执行测试成功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并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接口引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http请求方式调用接口,并设置请求头;
判断接口请求方式;
并在所述接口请求方式是GET/POST的情况下,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SQL引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jdbc链接到数据库;
通过jdbc执行对SQL的测试,并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引擎包括所述UI引擎;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通过执行动作和执行htmldom元素,对所述UI引擎进行测试,得到第一测试结果;
对所述第一测试结果进行验证,并在验证成功的情况下回推所述第一测试结果。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成单元,具体用于根据对Shell引擎、接口引擎、SQL引擎、UI引擎的测试过程与测试结果,生成所述第一测试报告。
21.一种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其特征在于,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中所述的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CN202310258639.9A 2023-03-16 2023-03-16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3030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8639.9A CN116303014A (zh) 2023-03-16 2023-03-16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8639.9A CN116303014A (zh) 2023-03-16 2023-03-16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03014A true CN11630301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8639.9A Pending CN116303014A (zh) 2023-03-16 2023-03-16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030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1570B2 (en) Software testing method, system, apparatus, device mediu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9302522B (zh) 测试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US8914679B2 (en) Software testing automation framework
US8074204B2 (en) Test automation for business applications
CN112463144B (zh) 分布式存储的命令行服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7832207A (zh) 接口性能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2241360B (zh) 一种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1014B (zh) 一种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46738A (zh) 服务器通用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186463B (zh) 确定软件的测试范围的方法和系统
CN109426602A (zh) 一种应用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检测方法及设备
CN116541270B (zh) 一种操作系统的适配验证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974874A (zh) 数据库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99881A (zh) 云平台租户建模测试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alaün et al. An experience report on the verification of autonomic protocols in the cloud
CN116303014A (zh) 信创软硬件的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16148636A (zh) 嵌入式板卡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RU2729210C1 (ru) Комплекс тестирования программного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CN114564213A (zh) 预装软件部署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5437903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3485919A (zh) 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7796A (zh) 应用程序调试方法及装置
CN113282282B (zh) 业务需求表单发布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5272B (zh) Afc部署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270888B (zh) 一种云端应用部署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