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6423A -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 Google Patents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6423A
CN116296423A CN202310250342.8A CN202310250342A CN116296423A CN 116296423 A CN116296423 A CN 116296423A CN 202310250342 A CN202310250342 A CN 202310250342A CN 116296423 A CN116296423 A CN 116296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absorbing
state
flow
gas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03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美
李概奇
贺剑
刘海华
孙福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Aviation Powerplant Research Institute AECC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Aviation Powerplant Research Institute AE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Aviation Powerplant Research Institute AECC filed Critical Hunan Aviation Powerplant Research Institute AECC
Priority to CN20231025034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64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6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64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所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可以自动给定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的吸雨流量目标值,并根据吸雨流量目标值对吸雨流量调节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现了在吸雨试验过程中吸雨流量自动跟随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而快速调节响应,吸雨流量调节很好地吻合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并且控制精度高,可适用不同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吸雨适航验证需求。

Description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的吸雨试验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雨天能够可靠运行,不会对发动机的工作产生不利影响,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规章《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明确规定了航空发动机吸雨的适航要求,其中的第33.78(b)条对旋翼航空器发动机吸雨的流量做了详细规定:吸入的水滴流量与空气流量的总重量比至少为4%,因此,需要进行吸雨试验以满足航空发动机的吸雨适航验证需求。在进行吸雨试验时,吸雨流量需要响应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而变化,而目前都是人工基于试验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吸雨流量的调节控制,存在调节跟随性差、控制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吸雨试验中人工基于试验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进行吸雨流量的调节控制,所存在的调节跟随性差、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在吸雨试验前,以低于吸雨验证最低状态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以台阶稳定停留的方式改变状态至高于吸雨验证最高状态,在此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
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高状态减速至最低状态,在减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
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低状态加速至最高状态,在加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加速态函数关系;
基于吸雨流量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关系,将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转换为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进一步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为:W=0.201548*(ng/45000)2-0.049496*ng/45000+0.007916,减速态函数关系为:W=0.68236*(ng/45000)2-0.86708*ng/45000+0.344676,加速态函数关系为:W=0.66916*(ng/45000)2-0.77384*ng/45000+0.285884,其中,ng表示燃气发生器转速,W表示吸雨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还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吸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的环境大气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确定环境因素修正系数,并将其引入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中。
进一步地,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中引入稳态吸雨流量裕度,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和加速态函数关系中引入动态吸雨流量裕度。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的过程具体为:
在吸雨试验过程中,采集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若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ΔCLP<m°/Q或者ΔCLP大于-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稳定状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减速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加速态;其中,Q表示数据采集频率,m表示在相邻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中的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的过程具体为:
以计算得到的实时设定值作为目标值,以流量计实时测量得到的吸雨流量实际值作为反馈值,将反馈值与目标值比较后,按PID控制算法计算出实时控制量,然后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吸雨流量的实时跟随调节。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包括:
函数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对吸雨流量进行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本发明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在进行吸雨试验前先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在试验过程中判断试验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再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最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本发明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可以自动给定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的吸雨流量目标值,并根据吸雨流量目标值对吸雨流量调节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现了在吸雨试验过程中吸雨流量自动跟随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而快速调节响应,吸雨流量调节很好地吻合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并且控制精度高,可适用不同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吸雨适航验证需求。
另外,本发明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同样具有上述优点。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步骤S1的子流程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步骤S1的另一子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可以理解,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步骤S2: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步骤S3: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步骤S4: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在进行吸雨试验前先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在试验过程中判断试验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再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最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本发明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可以自动给定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的吸雨流量目标值,并根据吸雨流量目标值对吸雨流量调节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现了在吸雨试验过程中吸雨流量自动跟随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而快速调节响应,吸雨流量调节很好地吻合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并且控制精度高,可适用不同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吸雨适航验证需求。
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1中,由于吸雨过程中雨水会影响发动机进气流量实时测量的有效性,为了使吸雨流量吻合试验发动机状态变化,在吸雨试验前对试验发动机进行校准,以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如图2所示,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1:在吸雨试验前,以低于吸雨验证最低状态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以台阶稳定停留的方式改变状态至高于吸雨验证最高状态,在此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
步骤S12: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高状态减速至最低状态,在减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
步骤S13: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低状态加速至最高状态,在加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加速态函数关系;
步骤S14:基于吸雨流量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关系,将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转换为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具体地,进行吸雨试验前,对试验发动机进行校准工作,在校准过程中,试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涵盖吸雨试验验证的所有状态,例如包括最低状态、最高状态、快速减速过程和快速加速过程,在校准过程中实时测量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速ng、进气流量Wa和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CLP的角度。例如,先以低于吸雨验证最低状态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CLP,使试验发动机以台阶稳定停留的方式改变状态至高于吸雨验证最高状态,在此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ng和进气流量值Wa,可以拟合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a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然后,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高状态减速至最低状态,在减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ng和进气流量值,可以拟合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a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再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低状态加速至最高状态,在加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ng和进气流量值Wa,可以拟合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a之间的加速态函数关系。而进气流量Wa与吸雨流量W之间呈比例关系,W=4%Wa,从而可以换算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吸雨流量W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为:W=0.201548*(ng/45000)2-0.049496*ng/45000+0.007916,减速态函数关系为:W=0.68236*(ng/45000)2-0.86708*ng/45000+0.344676,加速态函数关系为:W=0.66916*(ng/45000)2-0.77384*ng/45000+0.285884。
可以理解,所述步骤S11、S12和S13的执行顺序可以调整,例如,步骤S11、S12和S13可以同时进行。
可以理解,通过在试验发动机校准过程中实时测量燃气发生器转速对应的进气流量值,从而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吸雨流量与进气流量之间为比例关系,从而可以换算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以便于后续进行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还包括以下内容:
步骤S15:根据吸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的环境大气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确定环境因素修正系数,并将其引入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中。
可以理解,通过在函数关系中引入环境因素修正系数k1,考虑了吸雨试验过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控制精度。其中,k1的具体取值为经验值,可根据实际测量的环境大气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确定。
另外,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中引入稳态吸雨流量裕度k2,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和加速态函数关系中引入动态吸雨流量裕度k3。通常,稳态吸雨流量裕度k2设定为0.1%,动态吸雨流量裕度k3设定为0.3%。
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的过程具体为:
在吸雨试验过程中,采集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若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ΔCLP<m°/Q或者ΔCLP大于-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稳定状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减速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加速态;其中,Q表示数据采集频率,单位为ms,m表示在相邻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中的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阈值,可根据不同的发动机型号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通过在吸雨试验过程中采集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ΔCLP,当ΔCLP<m°/Q或者ΔCLP大于-m°/Q时,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稳定状态,则对应选择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当ΔCLP<-m°/Q时,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减速态,则对应选择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当ΔCLP>m°/Q时,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加速态,则对应选择燃气发生器转速ng与进气流量W之间的加速态函数关系。
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3中,在基于试验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函数关系后,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即可基于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从而可以基于试验发动机的状态自动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设定值。
可以理解,在所述步骤S4中,具体采用PID控制算法来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以计算得到的实时设定值作为目标值,以流量计实时测量得到的吸雨流量实际值作为反馈值,将反馈值与目标值比较后,按PID控制算法计算出实时控制量,然后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吸雨流量的实时跟随调节,可以很好地吻合发动机的状态变化,并且控制精度较高。
可以理解,在正式进行吸雨试验前还需进行调试,调试分为发动机未运转的模拟调试和发动机运转的联合调试,在模拟调试时,以模拟发动机燃气发生器转速信号作为反馈值,与发动机联调时以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作为反馈值,然后根据选择的函数对应关系,吸雨流量的试验目标值自动给定。
可以理解,为了预防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发情况,如流量偏离过大、发动机运行异常等,系统具备手动调节干预的功能,提高安全性和适用性,其中,手动调节干预通过现场操控屏或工控机操作。
可以理解,本申请的发明人还将本实施例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应用于某民用涡轴发动机进行整机吸雨适航科研试验,最大雨量调节时间小于5s,满足适航考核要求。并且,整个吸雨过程,稳定状态下水滴流量与空气流量的总重量比稳定在4.1%~4.19%(设置稳态流量裕度为0.1%),控制稳定性和精度高,过渡态(加速态或减速态)过程中水滴流量与空气流量的总重量比为4.1~4.5%(设置动态流量裕度为0.3%),与发动机状态变化吻合,试验结果满足适航要求。
另外,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优选采用如上所述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
函数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在进行吸雨试验前先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在试验过程中判断试验发动机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再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最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本发明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可以自动给定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不同工作状态下对应的吸雨流量目标值,并根据吸雨流量目标值对吸雨流量调节系统实现闭环控制,实现了在吸雨试验过程中吸雨流量自动跟随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而快速调节响应,吸雨流量调节很好地吻合试验发动机的状态变化,并且控制精度高,可适用不同型号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吸雨适航验证需求。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对吸雨流量进行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一般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的形式包括:软盘(floppy disk)、可挠性盘片(flexible disk)、硬盘、磁带、任何其与的磁性介质、CD-ROM、任何其余的光学介质、打孔卡片(punch cards)、纸带(paper tape)、任何其余的带有洞的图案的物理介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快闪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FLASH-EPROM)、其余任何存储器芯片或卡匣、或任何其余可让计算机读取的介质。指令可进一步被一传输介质所传送或接收。传输介质这一术语可包含任何有形或无形的介质,其可用来存储、编码或承载用来给机器执行的指令,并且包含数字或模拟通信信号或其与促进上述指令的通信的无形介质。传输介质包含同轴电缆、铜线以及光纤,其包含了用来传输一计算机数据信号的总线的导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采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例如,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和直译式脚本语言JavaScript等。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包括以下内容:
在吸雨试验前,以低于吸雨验证最低状态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以台阶稳定停留的方式改变状态至高于吸雨验证最高状态,在此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
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高状态减速至最低状态,在减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
以吸雨验证要求操作时间操作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使试验发动机快速从最低状态加速至最高状态,在加速过程中实时测量试验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转速值和进气流量值,得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加速态函数关系;
基于吸雨流量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关系,将燃气发生器转速与进气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转换为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为:W=0.201548*(ng/45000)2-0.049496*ng/45000+0.007916,减速态函数关系为:W=0.68236*(ng/45000)2-0.86708*ng/45000+0.344676,加速态函数关系为:W=0.66916*(ng/45000)2-0.77384*ng/45000+0.285884,其中,ng表示燃气发生器转速,W表示吸雨流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过程还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吸雨试验过程中实时测量的环境大气温度和环境大气压力确定环境因素修正系数,并将其引入到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中。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稳态函数关系中引入稳态吸雨流量裕度,在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减速态函数关系和加速态函数关系中引入动态吸雨流量裕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的过程具体为:
在吸雨试验过程中,采集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若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ΔCLP<m°/Q或者ΔCLP大于-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稳定状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减速态;若ΔCLP>m°/Q,则判定试验发动机处于加速态;其中,Q表示数据采集频率,m表示在相邻两次数据采集时间间隔中的发动机状态变换操作杆的变化角度阈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的过程具体为:
以计算得到的实时设定值作为目标值,以流量计实时测量得到的吸雨流量实际值作为反馈值,将反馈值与目标值比较后,按PID控制算法计算出实时控制量,然后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实现吸雨流量的实时跟随调节。
8.一种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函数关系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试验发动机在吸雨试验过程中的当前工作状态,并根据当前工作状态选择对应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计算模块,用于获取试验发动机在当前工作状态下的燃气发生器实时转速,并结合对应选择的燃气发生器转速与吸雨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得到吸雨流量的实时设定值;
控制模块,用于基于该实时设定值控制吸雨流量调节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通过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用于存储对吸雨流量进行自动跟随调节控制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50342.8A 2023-03-15 2023-03-15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Pending CN1162964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0342.8A CN116296423A (zh) 2023-03-15 2023-03-15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0342.8A CN116296423A (zh) 2023-03-15 2023-03-15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6423A true CN11629642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1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0342.8A Pending CN116296423A (zh) 2023-03-15 2023-03-15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642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4340B2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virtual sensor selection and blending
EP1103926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el-based diagnostics
CN108572054B (zh) 一种暂冲式风洞模拟试验方法及装置
CN111441917B (zh) 基于扇区的风电机组的预定部件的载荷预估方法和装置
CA2852299C (en) Engine operations suppo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fuel flow
US4651518A (en) Transient derivative scheduling control system
US4490791A (en) Adaptive gas turbine acceleration control
CN110705042A (zh)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汽轮机阀门流量特性辨识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0221537A (zh) 控制方法、装置及航空发动机限制保护控制方法、装置
CN110850709B (zh) 用于pid参数的渐进式整定方法
CN116296423A (zh) 吸雨流量的自动跟随调节控制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JP5845705B2 (ja) ガスタービン性能推定装置
CN114610055B (zh) 飞行器控制方法与飞行器
CA3085503C (en) Method for calibrating nominal frequencies
CN113167247B (zh) 冷却风力涡轮机的方法
Litt et al. Evaluation of an outer loop retrofit architecture for intelligent turbofan engine thrust control
CN117989165A (zh) 基于压比控制压气机可调导叶角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3761651B (zh) 在地面试验中自动控制涡轴发动机ng转速的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6956768A (zh) 涡轴发动机自持转速的计算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CN115495939B (zh) 一种基于等效流量差幅的汽轮机组调门流量特性诊断方法
CN108427269A (zh) 无人机高度控制方法、油门计算模块及无人机
CN113741195B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非线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US11409265B2 (en) Method of setting a controller with setpoint weighting
CN117930003A (zh) 无人机电机使用寿命的测试方法、处理装置及测试设备
CN116451421A (zh) 涡轮导向器流函数的修正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