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94144A -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94144A
CN116294144A CN202310145097.4A CN202310145097A CN116294144A CN 116294144 A CN116294144 A CN 116294144A CN 202310145097 A CN202310145097 A CN 202310145097A CN 116294144 A CN116294144 A CN 116294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information
indoor
air
r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450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帆
张�荣
刘雷明
廖凯格
任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3101450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94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94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941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8Thermal analysis or thermal optimis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所述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在空调运行控制中,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根据空调实时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空调系统体验,空调的制冷、制热量由用户住宅围护结构及使用地区气候的实际情况而定,使空调器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契合,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好的舒适感受,并节能。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背景技术
在空调器研发过程中,相同一套空调器机组在相同自然气候条件下,其制冷、制热效果在实验室和民宅中,人体的热舒适体验差异显著,尤其在制热模式下更为明显。究其原因,是实验室与民宅维护结构的不同,墙体、门窗等建筑材料导热率不同,房屋热负荷和房屋散热速率都不同,但无论是何种房间类型,空调器机组的冷量、热量输出是一定的,房间的冷量、热量需求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量输出的不匹配,导致用户热舒适体验不佳。
而国标明确要求,空调器的制冷量是以我国江苏省南京市的气候条件确定的,是一个定量。而我国幅员辽阔,为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各地区人民因地制宜设计房屋,使得我国民宅极具多样性。比如,我国东北地区因冬季天气严寒,墙体很厚、窗体面积占比较小。而我国云贵地区,因长年空气潮湿,为增强室内通风,围护结构导热率比东北地区高很多。显然,将单一的能量输出策略,使用在不同气候条件、不同的房屋维护结构下的用户家中,想要达到整体上较好的热舒适体验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用以解决因空调器能量输出策略单一,导致空调器在不同气候地区、房屋结构不同的用户家中,用户舒适体验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的目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空调设有用户自定义模式和热负荷计算模型,热负荷计算模型以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以及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为输入参数,以空调热负荷为输出参数,方法包括:
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
在空调运行控制中,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
根据空调实时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进一步可选的,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和/或系统生成的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根据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生成热负荷计算模型的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
进一步可选的,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参数和/或用户设定温度;
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
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
其中围护结构信息由用户输入,地理区域信息由系统生成。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BDA0004088905840000031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
Cp为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l为门窗缝隙长度,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方法包括:
将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输入预设的热负荷计算模型更新热负荷计算模型;
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输入到更新后的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热负荷;
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由用户输入和系统生成。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参数和/或用户设定温度;
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
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BDA0004088905840000041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
Cp为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l为门窗缝隙长度,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法,根据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其采用如上述方案中任一项的方法;或包括如第四方面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用于终端,终端与如第五方面提供的空调通信连接,方法包括:
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将围护结构信息和地理区域信息发送至空调。
进一步可选的,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包括:
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地理区域的省市信息;
根据省市信息调取对应的预先存储在空调中的地理区域信息。
本发明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第六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采用如第六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或包括如第七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
有益效果:采用本发明可实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空调系统体验,空调的制冷、制热量由用户住宅围护结构及使用地区气候的实际情况而定,使空调器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契合,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好的舒适感受,并节能。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发明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例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解决因空调器能量输出策略单一,导致空调器在不同气候地区、房屋结构不同的用户家中,用户热舒适体验不佳的问题。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空调设有用户自定义模式和热负荷计算模型,热负荷计算模型以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以及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为输入参数,以空调热负荷为输出参数,结合图1,该方法包括S1~S3,其中:
S1,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
S2,在空调运行控制中,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
S3,根据空调实时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实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空调系统体验,空调的制冷、制热量由用户住宅围护结构及使用地区气候的实际情况而定,使空调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契合,能够给用户带来很好的舒适感受,并节能。
具体地,空调设有用户专属设置模块,启动该模块进入用户自定义模式,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可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以及所在地区的地理区域信息,其中地理区域信息为影响用户实际热需求的信息,包括风力附加、外门附加、空气密度、空气的定压比热容等。由此,可根据房屋维护结构的实际情况、空调所在位置的气候情况以及实时室内外温度情况计算出用户实际热需求,根据用户实际热需求控制空调能量输出,使得两者契合,从而带给用户更好的舒适性体验,并更加节能。
进一步可选的,S1步骤中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包括S11~S12,其中:
S11,接收用户输入和/或系统生成的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S12,根据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生成热负荷计算模型的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
上述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或系统生成,或部分由用户自定义设置,部分由系统生成。具体地,在用户自定义模式下,拟定让用户选择或输入住宅所在省市信息、房间朝向、外窗面积、住宅楼层等围护结构信息,基于用户输入的省市信息调取预先存储在空调内且与之关联的地理区域信息。而后基于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生成热负荷计算模型的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中去。在空调实际运行中,将实时采集的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中去,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如此,实现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空调系统体验,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量由用户住宅围护结构、空调所在地气候实际情况而定,使空调器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契合。
进一步可选的,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或用户设定温度;其中室内环境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外环境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外机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
其中房屋类型包括平房或楼房,外门信息包括有无外门,外门尺寸等,外窗信息包括有无外窗、外窗朝向、外窗尺寸,窗墙比等,建筑材料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类型及其对应的传热系数等;
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其中在不同季节主导风向不同情况下,不同地域的温差修正系数A是不同的,如冬季北风情况下,A地区和B地区的温差修正系数不同,如在同一地区A,冬季北风和冬季东北风情况下的温差修正系数不同。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具体地,热负荷计算模型的影响因子分别是围护结构影响因子、地理区域影响因子和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根据上述围护结构信息和地理区域信息及实时采集的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可确定这三个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从而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BDA0004088905840000101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m2),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单位W/(m2·K);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以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双层钢窗、水泥墙以及木门为例,K1、K2和K3分别为双层钢窗、水泥墙以及木门的换热系数,N1为双层钢窗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N2为水泥墙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N3为木门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其中,N1、N2和N3之和优选为1;
Cp为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其单位kJ/(kg·K);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kg/m3);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m3/h);l为门窗缝隙长度;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其单位m3/(m·h),在不同室外平均风速下,不同门窗种类(如单层木窗、单层钢窗、双层木窗、双层钢窗等)的L0不同;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结合图2,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将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输入预设的热负荷计算模型更新热负荷计算模型;
A2,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输入到更新后的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热负荷;
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由用户输入和系统生成。
本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适用于设计中模拟场景下使用,可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将契合用户实际热需求的热负荷直接设置于空调中,在运行控制中,直接利用该热负荷参与运行控制即可,这样既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节省空调内部存储空间,又可节能。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参数和/或用户设定温度;其中室内环境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内机的温度传感器获得,室外环境温度可通过设置在室外机的温度传感器获得;
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其中房屋类型包括平房或楼房,外门信息包括有无外门,外门尺寸等,外窗信息包括有无外窗、外窗朝向、外窗尺寸,窗墙比等,建筑材料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类型及其对应的传热系数等;
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
进一步可选的,热负荷计算模型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BDA0004088905840000121
其中:Q为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以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包括三种形式,分别是双层钢窗、水泥墙以及木门为例,K1、K2和K3分别为双层钢窗、水泥墙以及木门的换热系数,N1为双层钢窗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N2为水泥墙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N3为木门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其中,N1、N2和N3之和优选为1;
Cp为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l为门窗缝隙长度,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
本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法,根据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得到的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本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装置,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方法。
本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其采用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方法;或包括如第四方面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
本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用于终端,终端与如第五方面提供的空调通信连接,结合图3,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B2,将围护结构信息和地理区域信息发送至空调。
具体地,在用户专属设置模块中,拟定让用户选择或输入住宅房间朝向、外窗面积、住宅楼层等围护结构信息,以及所在地的地理区域信息,而后发送给空调。空调可将这些信息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中,在运行控制过程中,实时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并输入到热负荷计算模型中,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该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相契合,从而可提供空调舒适性能以及节能。
进一步可选的,B1步骤包括:
B11,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地理区域的省市信息;
B12,根据省市信息调取对应的预先存储在空调中的地理区域信息。
具体地,结合图4,在用户设置模式下,拟定让用户选择住宅所在城市、房间朝向、外窗面积、住宅楼层等容易确定的参数,其他风力附加、外门附加等区域气候相关参数则由程序调取数据库中存储的当地一般设定参数即可。比如通过用户设定的地域信息可确定其所属气候区域,预先将不同气候区域与当地建筑一般设定参数进行关联,这样在确定了气候区域后,便可调取出对应的设定参数。
具体地,假设将我国分为共计十一个气候区域,包括Ⅰ类:严寒地区、寒冷地区,Ⅱ类: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Ⅲ类:严寒地区、寒冷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冷地区,Ⅳ类:夏热冬冷地区,Ⅴ类夏热冬冷地区。不同于遵循国标要求只需计算一套热负荷即可,按此设想的空调器除满足国标之外,其热负荷可满足十一个气候区域的热负荷需求。用户只需将房屋围护结构信息及所在地的地理区域信息提供给空调即可,空调可依据热负荷计算模型计算出空调实时热负荷,且该热负荷与用户实际热需求契合,
本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第六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实施例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采用如第六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方法;或包括如第七方面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提供的不同实施例中,对于相同参数、名词、逻辑等应当理解为统一的含义,本申请对此不刻意在每个实施例中进行重复说明。
以上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5)

1.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有用户自定义模式和热负荷计算模型,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以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以及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为输入参数,以空调热负荷为输出参数,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用户自定义模式下,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并输入到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
在空调运行控制中,实时采集所述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并输入到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实时热负荷;
根据所述空调实时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包括:
接收用户输入和/或系统生成的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根据所述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生成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的影响因子的影响系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参数和/或用户设定温度;
所述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
所述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
其中所述围护结构信息由用户输入,所述地理区域信息由系统生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所述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所述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其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FDA0004088905830000021
其中:Q为所述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
Cp为室外的空气的定压比热容,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l为门窗缝隙长度,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
6.一种空调热负荷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输入预设的热负荷计算模型更新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
将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输入到更新后的热负荷计算模型,得到空调热负荷;
所述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位置的地理区域信息由用户输入和系统生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Q=Q1+Q2=F(α,β,γ),α为围护结构影响因子,β为地理区域影响因子,γ为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所述室内外环境温度影响因子;
其中Q为所述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所述室内外环境温度信息包括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参数和/或用户设定温度;
所述围护结构信息包括:房屋类型、楼层高度、外门信息、外窗信息和建筑材料信息;
所述地理区域信息包括: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Cp、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n、室外实时温度tw、室外的空气密度ρwn、温差修正系数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负荷计算模型中
Q1=A×F×K×|tn-tw|;
Q2=0.28×Cp×ρwn×L×|tn-tw|;
L=l×L0×m×b;
Figure FDA0004088905830000031
其中:Q为所述空调实时热负荷,Q1为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2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其中:
A为温差修正系数,F为围护结构的总面积,K为围护结构的总换热系数;
tn为室内设定温度或室内实时温度,tw为室外实时温度;
Ki为构成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的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Ni为第i种围护结构的换热系数在总换热系数K中的权重;
Cp为室外的空气定压比热容,ρwn为室外的空气密度,L为门窗缝渗透空气量,m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L0为单位长度门窗缝隙的渗透量,b为门窗缝渗风指数,l为门窗缝隙长度。
9.一种空调舒适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方法得到的热负荷控制空调运行。
10.一种空调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方法;或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运行控制装置。
12.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与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
将所述围护结构信息和所述地理区域信息发送至所述空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的地理区域信息,包括:
接收空调所在房间的围护结构信息及空调所在地理区域的省市信息;
根据所述省市信息调取对应的预先存储在空调中的地理区域信息。
14.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
控制器,用于调用和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
1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其采用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运行控制方法;或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运行控制装置。
CN202310145097.4A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Pending CN116294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5097.4A CN116294144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45097.4A CN116294144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94144A true CN116294144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4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45097.4A Pending CN116294144A (zh) 2023-02-21 2023-02-21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941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105A (zh) * 2023-10-17 2023-11-21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渗透风影响的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94105A (zh) * 2023-10-17 2023-11-21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渗透风影响的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CN117094105B (zh) * 2023-10-17 2023-12-19 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渗透风影响的地下车站设备用房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eist et al. Re-inventing air heating: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within the frame of the Passive House concept
Swan et al. Hybrid residential end-use energy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model–development and verification for Canada
O'Brien et al. Thermal zoning and interzonal airflow in the design and simulation of solar houses: a sensitivity analysis
EP2560138A1 (en) Energy conservation unit and system of a building by way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Berge et al. On the oversupply of heat to bedrooms during winter in highly insulated dwellings with heat recovery ventilation
CN106529167A (zh) 一种非供暖季空调系统综合能耗的分析方法
Pan et al. Whole building energy simulation and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analysis of a large public building
CN116294144A (zh) 一种空调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和终端
Kim et al. Determining operation schedules of heat recovery ventilators for optimum energy savings in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Bonato et 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based analysis of a façade-integrated decentralized ventilation unit
Southall An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of supply-side ventilation demand control to regulate natural ventilation flow patterns and reduce domestic space heating consumption
Roberts et al. Variability in measured space temperatures in 60 homes
Mukhopadhyay Observations of energy consumption and IEQ in a ‘Tiny House’
CN106600026A (zh) 一种适用于浙东丘陵地区的居住建筑能耗预测方法
CN106765744B (zh) 确定供水降温时辐射供冷系统辐射板表面温度变化的方法
CN112365176A (zh) 一种节能分析气象年计算方法、系统、装置和存储介质
Alonso et al. Ventilative cooling as a solution for highly insulated buildings in cold climate
Rahman et al.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in an institutional building by dynamic simulation using DesignBuilder
CN113449900B (zh) 一种面向终端用户的综合能源优化方法及系统
Majerska-Palubicka et al. Microclimate in Buildings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l-Mofeez Electrical energy consumption pre and post energy conservation measures: a case study of one-story house in Dhahran, Saudi Arabia
Kalamees Indoor climate conditions and ventilation performance in Estonian lightweight detached houses
CN110906510B (zh) 一种内嵌管式围护结构供冷最优间歇调控方案的确定方法
Turner et al. Residential Pre-Cooling: Mechanical Cooling and Air-Side Economizers
Moshiri An evaluation of Occupants' Behavior Impact on the Energy Demand of a High-Performance Building in Norway. Case study: Verksbyen, Fredriksta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