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8872A -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8872A
CN116268872A CN202310055913.2A CN202310055913A CN116268872A CN 116268872 A CN116268872 A CN 116268872A CN 202310055913 A CN202310055913 A CN 202310055913A CN 116268872 A CN116268872 A CN 116268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unlocking
rod
lock tongu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59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磊
刘智敏
张宗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Coolbab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Coolbab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Coolbab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Coolbaby Science &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rp
Priority to CN2023100559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8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8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8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DFURNITU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
    • A47D7/00Children's beds
    • A47D7/002Children's beds foldable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包括:多个支撑座,各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折叠杆组铰接至中间设置的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底座,所述解锁底座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折叠杆组的铰接孔,所述解锁底座的下部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筒壁开设供锁杆穿过的槽孔,所述解锁底座中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体;锁舌,上端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固定轴上,且所述锁舌的下端部设有锁定钩;拉销,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上端露出所述容纳腔体,所述拉销的下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抵接于所述锁舌的表面;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导向筒,且所述定位套内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穿过所述槽孔以置入所述导向筒内。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床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儿童床主要用于将婴孩限制在内部,借以提供一个安全的游戏空间睡眠空间。
现有儿童床骨架在使用完成后进行拆卸时极为不方便,需要用螺丝刀在骨架关节处将螺栓拆卸下来,并且拆卸下来的螺栓以及骨架关节在存储时容易丢失,影响后续游戏床的正常安装使用。
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考虑将不用的儿童床进行折叠收纳。但是,这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床体展开的状态不够稳定,经常出现展开后晃动或形态容易变形的情况,使用安全性难以保证;因而可以考虑在展开后进行锁定,然而目前的锁定方式很不灵活,即当需要解锁时操作复杂费力、解锁速度慢。此外,床体展开和收合过程也不灵活。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以上提出的至少部分问题,提供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一种折叠游戏床,包括:
多个支撑座,各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折叠杆组铰接至中间设置的解锁机构;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
解锁底座,所述解锁底座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折叠杆组的铰接孔,所述解锁底座的下部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筒壁开设供锁杆穿过的槽孔,所述解锁底座中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体;
锁舌,上端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固定轴上,且所述锁舌的下端部设有锁定钩;
拉销,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上端露出所述容纳腔体,所述拉销的下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抵接于所述锁舌的表面;
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导向筒,且所述定位套内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穿过所述槽孔以置入所述导向筒内;
所述解锁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钩从所述锁杆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的周向表面,且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一侧的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驱动部的方向倾斜;
在解锁状态下,随着所述拉销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锁舌上移,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锁舌相接触的部位上移,从而驱动所述锁舌转动并使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从而与所述锁杆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底座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所述导向筒相对于所述定位套的向上滑动使所述解锁底座远离所述定位套,同时带动所述折叠杆组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向所述解锁机构靠近收拢实现收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底座还包括弹簧,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锁舌背对所述驱动部的一侧表面;用于在解锁时,当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时收缩以降低摆动速度,且可在所述解锁底座向上移动且所述锁舌超出锁杆的高度时恢复长度并推动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作反向摆动,进而反向驱动所述拉销向下复位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定钩的下表面在朝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形成倾斜导向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销的顶部设有拉环,在锁定状态,所述拉环的上端面与所述解锁底座的上表面平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槽孔为长条状,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锁杆的直径;用于在解锁状态时,通过锁杆周向表面与所述槽孔的配合引导所述导向筒上下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舌上部伸入所述拉销下部的容置腔中,所述拉销上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槽;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长槽和所述锁舌上部的安装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长槽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固定轴的直径,用于通过所述长槽与所述固定轴周向表面的配合引导所述拉销向上移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销为圆柱形,且所述容纳腔体为圆柱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杆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所述解锁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杆靠近所述解锁底座的杆体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套的表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杆,设有两根,对称设于所述解锁底座的两侧,所述辅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解锁底座,另一端抵接于地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立杆连接上方的安装套,多个所述立杆竖立并排设置,且相邻的安装套之间设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关节连接件,所述关节连接件靠近上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彼此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上围杆,设有两根且位于关节连接件的两侧,两根上围杆彼此靠近的一端的杆体上设有第一导向销,所述第一导向销嵌入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上围杆彼此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转动相连;
下围杆,设有两根且分别并排设于一根上围杆的下方,两根所述下围杆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关节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套转动连接;
当折叠床展开时,所述第一导向销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当折叠床折叠时,所述第一导向销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为3-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连接件上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彼此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上围杆的杆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销,所述第二导向销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当扶手结构展开时,所述第二导向销置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当扶手结构折叠时,所述第二导向销向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滑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水平延伸设置。
一种折叠游戏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锁定状态下,解锁底座内锁舌的锁定钩从锁杆背离所述锁舌的驱动部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的周向表面,此时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一侧的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驱动部的方向倾斜;
在解锁状态下,驱动解锁底座内的拉销相对于所述锁舌上移,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锁舌相接触的部位上移,从而驱动所述锁舌转动并使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从而与所述锁杆分离;
在解锁状态下,操作上提所述解锁底座,使导向筒相对于所述定位套向上滑动从而控制所述解锁底座远离所述定位套,与此同时所述解锁底座带动折叠杆组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向所述解锁底座靠近收拢实现收合。
上述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施例通过锁定钩从锁杆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的周向表面,可实现对床体展开状态的牢固锁定,床体展开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或形态上容易折叠变形的情况,可以保证使用安全。且仅需提起拉销即可解锁,操作便捷、快速;在解锁状态下,操作时向上手提拉销,通过拉销的驱动部在上移时与锁舌的倾斜面相对滑动并向锁舌施力使锁舌摆动从而使锁定钩与锁杆分离,实现了将竖直方向的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驱动力,设计巧妙,解锁操作简单不费力,操作效率高;
(2)本实施例解锁底座与定位套插接式锁定,结构简单;折叠杆组分别与解锁底座、支撑座铰接相连,便于联动和实现床体的灵活展开和收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游戏床的展开示意图;
图2为图1折叠游戏床中的解锁底座剖视放大图;
图3为图1中扶手组件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折叠游戏床在解锁状态下的折叠过程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5中拉销与锁舌的配合状态图;
图7为折叠游戏床完全收合的状态图;
图中,
10、解锁机构;
11、解锁底座;111、铰接孔;112、导向筒;112a、槽孔;113、容纳腔体;114、弹簧;
12、锁舌;121、固定轴;122、锁定钩;122a、倾斜导向面;123、固定柱;
13、拉销;131、驱动部;132、拉环;133、容置腔;134、长槽;
14、定位套;141、锁杆;
20、折叠杆组;21、第一折叠杆;22、第二折叠杆;
30、支撑座;
40、辅助杆;
50、立杆;
60、安装套;
100、关节连接件;110、第一滑槽;120、第二滑槽;
200、上围杆;210、第一导向销;220、第二导向销;
300、下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各种实施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各种特定的细节以助于该理解,但这些细节应当被视为仅是示范性的。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应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作出变化和改进。此外,为了清楚和简洁起见,可能省略对熟知的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提供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
贯穿本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词语“包括”和“包含”以及词语的变型,例如“包括有”和“包括”意味着“包含但不限于”,而不意在(且不会)排除其他部件、整体或步骤。结合本发明的特定的方面、实施例或示例所描述的特征、整体或特性将被理解为可应用于本文所描述的任意其他方面、实施例或示例,除非与其不兼容。
应当理解的是,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包含复数的指代,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其他规定。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表述“包含”和/或“可以包含”意在表示相对应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而非意在限制一个或多个功能、操作和/或元件的存在。此外,在本发明中,术语“包含”和/或“具有”意在表示申请文件中公开的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因此,术语“包含”和/或“具有”应当被理解为,存在一个或多个其他特性、数量、操作、元件和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额外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表述“或”包含一起列举的词语的任意或所有的组合。例如,“A或B”可以包含A或者B,或可以包含A和B两者。
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或“耦合”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文中提到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还应理解的是,术语(比如常用词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和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这样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折叠游戏床,包括:
多个支撑座30,各所述支撑座30分别通过折叠杆组20铰接至中间设置的解锁机构10;
所述解锁机构10包括:
解锁底座11,所述解锁底座11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折叠杆组20的铰接孔111,所述解锁底座11的下部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筒112,所述导向筒112的筒壁开设供锁杆141穿过的槽孔112a,所述解锁底座11中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体113;
锁舌12,上端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体113内的固定轴121上,且所述锁舌12的下端部设有锁定钩122;
拉销13,设于所述容纳腔体113内且上端露出所述容纳腔体113,所述拉销13的下端设有驱动部131,所述驱动部131抵接于所述锁舌12的表面;
定位套14,套设于所述导向筒112,且所述定位套14内设有锁杆141,所述锁杆141穿过所述槽孔112a以置入所述导向筒112内;
所述解锁机构10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图1-图2的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钩122从所述锁杆141背离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141的周向表面,且所述锁舌12朝向所述驱动部131一侧的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驱动部131的方向倾斜;
如图4-图5,在解锁状态下,随着所述拉销13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锁舌12上移,所述驱动部131与所述锁舌12相接触的部位上移,从而驱动所述锁舌12转动并使所述锁定钩122向背离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摆动从而与所述锁杆141分离;
此时,如图5,解锁底座11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所述导向筒112相对于所述定位套14的向上滑动使所述解锁底座11远离所述定位套14,同时带动所述折叠杆组20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30向所述解锁底座11靠近收拢实现收合。
具体的,本实施例通过锁定钩122从锁杆141背离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141的周向表面,可实现对床体展开状态的牢固锁定,床体展开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或形态上容易折叠变形的情况,可以保证使用安全。且仅需提起拉销13即可解锁,操作便捷、快速;在解锁状态下,操作时向上手提拉销13,通过拉销13的驱动部131在上移时与锁舌12的倾斜面相对滑动并向锁舌12施力使锁舌12摆动从而使锁定钩122与锁杆141分离,实现了将竖直方向的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驱动力,设计巧妙,解锁操作简单不费力,操作效率高;
本实施例解锁底座11与定位套14插接式锁定,结构简单;折叠杆组20分别与解锁底座11、支撑座30铰接相连,便于联动和实现床体的灵活展开和收合。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锁底座11还包括弹簧114,设于所述容纳腔体113内,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体113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锁舌12背对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表面;用于在图5解锁后,当所述锁定钩122向背离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摆动时收缩以降低摆动速度;且可在所述解锁底座11向上移动且所述锁舌12超出锁杆141的高度时恢复长度并推动所述锁舌12朝向所述驱动部131作反向摆动,进而反向驱动所述拉销13向下复位移动。
具体来说,弹簧114可在解锁时受锁定钩122的摆动挤压缩短储存弹性势能,对锁舌12的摆动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其摆动过快导致锁舌12碰到容纳腔体113的内壁造成零件磨损;在解锁底座11向上移动且所述锁舌12超出锁杆141的高度时,通过弹性力推动锁舌12朝向所述驱动部131作反向摆动,锁舌12反向摆动时,锁舌12朝向驱动部131一侧的倾斜面与驱动部131发生相对移动并向驱动部131施力,随着二者接触部位的逐渐下移,拉销13被反向驱动向下复位移动至初始位置,从而通过弹簧114使拉销13和锁舌12在解锁动作后自动快速复位,复位后可以保证下一次解锁操作的正常实施,从而避免了不能正常复位导致下一次解锁操作无法实施的情况,也避免了人工复位的麻烦和迟缓。
进一步的,参考图2和图5,所述锁定钩122的下表面在朝向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形成倾斜导向面122a。具体的,当解锁底座11向上移动且所述锁舌12超出锁杆141的高度时,弹簧114驱动锁舌12复位使锁舌12位于锁杆141的正上方,如果床体再次展开且解锁底座11带动锁舌12下移,此时倾斜导向面122a会与锁杆141的周向表面接触并相对滑移,进而向下滑移至锁定钩122钩住锁住,此时即可达到锁定状态。本实施例的设计有利于床体重新展开后解锁机构10顺利、准确地达到锁定状态,避免锁定钩122与锁杆141之间发生卡顿导致无法重新锁定。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舌12背对所述驱动部131的一侧表面设有固定柱123,用于套装所述弹簧114的端部。本实施例将弹簧114套在固定柱123上即可与锁舌12相连,便于牢固安装弹簧114,且维护时拆卸也方便。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销13的顶部设有拉环132,在锁定状态,所述拉环132的上端面与所述解锁底座11的上表面平齐。
拉环132方便折叠时用手握住从而驱动拉销13向上相对于解锁底座11移动;且在锁定状态时拉环132的上端面与解锁底座11的上表面平齐,能隐藏拉环132,避免意外触碰并拉到拉环132导致意外解锁,进而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槽孔112a为长条状,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锁杆141的直径;用于在解锁状态时,通过锁杆141周向表面与所述槽孔112a的配合引导所述导向筒112上下移动。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槽孔112a不只是供锁杆141从外部穿入导向筒112内,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锁杆141的直径的槽孔112a可使得锁杆141与槽孔112a在标准的竖直方向上相对上下移动,为导向筒112的竖直移动提供精确引导,避免解锁底座11的移动方向出现偏斜,导致折叠动作出现故障。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舌12上部伸入所述拉销13下部的容置腔133中,所述拉销13上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槽134;所述固定轴1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长槽134和所述锁舌12上部的安装孔。
本实施例一方面可使得所述锁舌12的上部可旋转的安装于容纳腔体113内设置的固定轴121;另一方面,在解锁开始向上拉动拉销13时,拉销13的长槽134可相对于固定轴121向上平移,从而使得拉销13整体相对于锁舌12上移,实现在锁舌12不动的情况下向上拉动拉销13解锁的操作。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长槽134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固定轴121的直径,用于通过所述长槽134与所述固定轴121周向表面的配合引导所述拉销13向上移动。具体的,本实施例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固定轴121直径的长槽134可使得长槽134与固定轴121在标准的竖直方向上相对上下移动,为拉销13的竖直移动提供精确引导,避免拉销13的移动方向出现偏斜,导致解锁出现故障。
参考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销13为圆柱形,且所述容纳腔体113为圆柱状。圆柱状的容纳腔体113可为拉销13的上下移动提供精确导向,也提供了装配冗余,即使拉销13出现绕轴向的相对旋转也不影响解锁动作的正常执行。
参考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杆组20包括第一折叠杆21和第二折叠杆22,所述第一折叠杆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30、所述解锁底座11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22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杆21靠近所述解锁底座11的杆体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套14的表面。
在解锁状态时,当导向筒112相对于所述定位套14的向上滑动使解锁底座11远离定位套14时,第一折叠杆21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30和立杆50向所述解锁机构10靠近收拢实现折叠床体的收合;与此同时,第二折叠杆22与定位套14表面相连的一端向下摆动,从而对称设于定位套14两侧的第二折叠杆22或者围绕定位套14周向表面分布设置的第二折叠杆22可以通过相互配合共同保证定位套14的位置稳定,避免出现晃动或轴线发生摆动。
床体展开时,下部的解锁机构10支撑性能较差,且容易晃动。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杆40,设有两根,对称设于所述解锁底座11的两侧,所述辅助杆40一端连接于所述解锁底座11,另一端抵接于地面。辅助杆40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可以提升床体下部的支撑性能,使折叠床使用时不会发生晃动;辅助杆40还可以与四角的支撑座30共同配合承力,使床体下部的受力分散均匀,即使在下部的解锁机构10上放置游戏床垫也能保证支撑稳定、平稳。
现有的可收纳儿童床折叠时各部件之间的角度变形很生涩,需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压缩床体,且很容易折断或磨损杆件相连的部位。参考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各所述支撑座30分别通过立杆50连接上方的安装套60,多个所述立杆50竖立并排设置,且相邻的安装套60之间设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关节连接件100,所述关节连接件100靠近上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110,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0彼此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上围杆200,设有两根且位于关节连接件100的两侧,两根上围杆200彼此靠近的一端的杆体上设有第一导向销210,所述第一导向销210嵌入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110滑动;所述上围杆200彼此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60转动相连;
下围杆300,设有两根且分别并排设于一根上围杆200的下方,两根所述下围杆300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关节连接件100转动连接,且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套60转动连接;
当折叠床展开时,所述第一导向销210置于所述第一滑槽110的顶部;当折叠床折叠时,所述第一导向销210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110的底部。
参考图4和图5,解锁底座11解锁后,折叠床架时,用手握住解锁底座11并向上提,此时导向筒112相对于所述定位套14的向上滑动,从而使所述解锁底座11远离所述定位套14,同时带动所述折叠杆组20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30向所述解锁机构10靠近收拢,此时四根立杆50的下部均受拉向内侧收;由于下围杆300的长度始终不变,当立杆50的下部向内收时,立杆50的上部会外扩,立杆50的上部会通过安装套60拉动上围杆200向外移动,上围杆200向外移动时带动第一导向销210沿第一滑槽110逐渐向外和向下移动,从而使上围杆200开始折叠,同时关节连接件100在立杆50的内收作用下逐渐下落;随着关节连接件100逐渐下落,下围杆300与关节连接件100的连接端相对于所述关节连接件100转动并折叠;
参考图7,当解锁底座11提升到最高处时,第一导向销210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110的底部,关节连接件100、下围杆300降到最低处,整个床体也被折叠收缩起来。
本实施例的上围杆200与关节连接件100的连接部位为滑动连接,使得从展开到折叠变形时折叠床的上围杆200具有足够的移动间隙,从而可以实现灵活变形。由于床体变形较容易,不需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压缩床体,也能避免杆件受较大力发生折断或相连的部位磨损。
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110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具体的,第一滑槽110与水平面之间的45-60°的夹角不会过小导致折叠时第一导向销210沿第一滑槽110向下移动的距离不明显,折叠时第一导向销210沿第一滑槽110向下移动合适的距离能保证正常实现折叠功能;该夹角也不会过大导致折叠时第一导向销210沿第一滑槽110向下移动的距离过大,保证折叠速度不会过快。
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110的长度为3-5mm。
具体的,第一滑槽1103-5mm的长度不会过小导致活动间隙不足,保证折叠时上围杆200的动作自由度;该长度也不会过大导致浪费活动间隙长度,保证关节连接件100本身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参考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关节连接件100上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10彼此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槽120,所述上围杆200的杆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销220,所述第二导向销220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120;
参考图3,当扶手结构展开时,所述第二导向销220置于所述第二滑槽120靠近所述第一滑槽110的一端;参考图5,当扶手结构折叠时,所述第二导向销220向远离所述第一滑槽110的一端滑移。
折叠时,安装套60拉动上围杆200向外移动,上围杆200向外移动时带动第一导向销210沿第一滑槽110逐渐向外和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导向销220沿第二滑槽120向外滑移。本实施例相配合的第二导向销220与第二滑槽120使得折叠时上围杆200的动作更平稳,进而使得床体的折叠过程也更稳定。
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槽120水平延伸设置。水平延伸的第二滑槽120使得折叠时,上围杆200与关节连接件100相连的一端始终能保持沿水平方向向外移动。
以上描述中,尽管可能使用例如“第一”和“第二”的表述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元件,但它们并未意于限定相对应的元件。例如,上述表述并未旨在限定相对应元件的顺序或重要性。上述表述用于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意在限制本发明。单数的表述包含复数的表述,除非在其间存在语境、方案上的显著差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相应地省去、添加或者以任意方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简单变换方式以及对现有技术做出适应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变换的方案,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虽然已经参考各种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改进,而不背离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撑座,各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折叠杆组铰接至中间设置的解锁机构;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
解锁底座,所述解锁底座上设置用于连接所述折叠杆组的铰接孔,所述解锁底座的下部设有上下延伸的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筒壁开设供锁杆穿过的槽孔,所述解锁底座中形成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容纳腔体;
锁舌,上端可旋转地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固定轴上,且所述锁舌的下端部设有锁定钩;
拉销,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上端露出所述容纳腔体,所述拉销的下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抵接于所述锁舌的表面;
定位套,套设于所述导向筒,且所述定位套内设有锁杆,所述锁杆穿过所述槽孔以置入所述导向筒内;
所述解锁机构具有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在锁定状态下,所述锁定钩从所述锁杆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的周向表面,且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一侧的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驱动部的方向倾斜;
在解锁状态下,随着所述拉销被驱动相对于所述锁舌上移,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锁舌相接触的部位上移,从而驱动所述锁舌转动并使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从而与所述锁杆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底座被配置为:在解锁状态下通过所述导向筒相对于所述定位套的向上滑动使所述解锁底座远离所述定位套,同时带动所述折叠杆组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向所述解锁机构靠近收拢实现收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底座还包括弹簧,设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体的内壁,另一端连接所述锁舌背对所述驱动部的一侧表面;用于在解锁时,当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时收缩以降低摆动速度,且可在所述解锁底座向上移动且所述锁舌超出锁杆的高度时恢复长度并推动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作反向摆动,进而反向驱动所述拉销向下复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钩的下表面在朝向所述驱动部的一侧形成倾斜导向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销的顶部设有拉环,在锁定状态,所述拉环的上端面与所述解锁底座的上表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为长条状,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锁杆的直径;用于在解锁状态时,通过锁杆周向表面与所述槽孔的配合引导所述导向筒上下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上部伸入所述拉销下部的容置腔中,所述拉销上设有上下延伸的长槽;所述固定轴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长槽和所述锁舌上部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槽上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所述固定轴的直径,用于通过所述长槽与所述固定轴周向表面的配合引导所述拉销向上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销为圆柱形,且所述容纳腔体为圆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组包括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所述第一折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所述解锁底座铰接,所述第二折叠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折叠杆靠近所述解锁底座的杆体表面,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定位套的表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杆,设有两根,对称设于所述解锁底座的两侧,所述辅助杆一端连接于所述解锁底座,另一端抵接于地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立杆连接上方的安装套,多个所述立杆竖立并排设置,且相邻的安装套之间设有扶手组件,所述扶手组件包括:
关节连接件,所述关节连接件靠近上部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彼此之间的距离从上至下逐渐增大;
上围杆,设有两根且位于关节连接件的两侧,两根上围杆彼此靠近的一端的杆体上设有第一导向销,所述第一导向销嵌入且可沿所述第一滑槽滑动;所述上围杆彼此远离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套转动相连;
下围杆,设有两根且分别并排设于一根上围杆的下方,两根所述下围杆彼此靠近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关节连接件转动连接,且彼此远离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套转动连接;
当折叠床展开时,所述第一导向销置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顶部;当折叠床折叠时,所述第一导向销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的长度为3-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连接件上于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彼此相背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滑槽,所述上围杆的杆体上设有第二导向销,所述第二导向销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二滑槽;
当扶手结构展开时,所述第二导向销置于所述第二滑槽靠近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当扶手结构折叠时,所述第二导向销向远离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滑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折叠游戏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槽水平延伸设置。
17.一种折叠游戏床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锁定状态下,解锁底座内锁舌的锁定钩从锁杆背离所述锁舌的驱动部的一侧钩住所述锁杆的周向表面,此时所述锁舌朝向所述驱动部一侧的表面从上至下逐渐向远离所述驱动部的方向倾斜;
在解锁状态下,驱动解锁底座内的拉销相对于所述锁舌上移,使所述驱动部与所述锁舌相接触的部位上移,从而驱动所述锁舌转动并使所述锁定钩向背离所述驱动部的一侧摆动从而与所述锁杆分离;
在解锁状态下,操作上提所述解锁底座,使导向筒相对于定位套向上滑动从而控制所述解锁底座远离所述定位套,与此同时所述解锁底座带动折叠杆组向上摆动,进而拉动各支撑座向所述解锁底座靠近收拢实现收合。
CN202310055913.2A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Pending CN116268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913.2A CN116268872A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5913.2A CN116268872A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8872A true CN116268872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9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5913.2A Pending CN116268872A (zh) 2023-01-18 2023-01-18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88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09473A1 (en) Child play enclosure frame
CN110192743A (zh) 游戏床
EP3622862B1 (en) Playpen
CN219479669U (zh) 一种折叠游戏床
CN116268872A (zh) 一种折叠游戏床及操作方法
CN219088809U (zh) 一种折叠床
US20230031002A1 (en) Collapsible infant playpen
CN220494681U (zh) 一种可调节围杆及折叠床
CN220089059U (zh) 一种折叠床
CN215648707U (zh) 宠物笼
CN221060175U (zh) 一种折叠床
CN220327191U (zh) 床边儿童床结构
CN219088811U (zh) 一种折叠床结构
CN220494680U (zh) 一种折叠床
CN219479671U (zh) 一种用于折叠床的扶手结构
CN220494678U (zh) 一种折叠床
CN220212478U (zh) 一种锁定结构
CN219088810U (zh) 一种床扶手结构
CN118021100A (zh) 一种折叠床结构
CN116491787A (zh) 一种折叠床
CN219479670U (zh) 一种床扶手结构
CN116491788A (zh) 一种可调节围杆及折叠床
CN219088808U (zh) 一种折叠床
CN116807194A (zh) 一种床边儿童折叠床结构
CN220494679U (zh) 一种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