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7480A -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7480A
CN116267480A CN202310255241.XA CN202310255241A CN116267480A CN 116267480 A CN116267480 A CN 116267480A CN 202310255241 A CN202310255241 A CN 202310255241A CN 116267480 A CN116267480 A CN 1162674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 clover
quality
yield
rhizobia
sow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552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小霞
孟林
熊海琳
毛培春
郑明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2552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74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74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74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1/00Apparatus, or methods of use thereof, for testing or treating seed, roots, or the like, prior to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1/06Coating or dressing seed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播种前10‑15天选择疏松和通气性好的土壤进行一次深翻,彻底灭除杂草,使土壤达到疏松表层,地面平整;播种前用30%‑40%的稀硫酸对饱满的红三叶种子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然后将特定品种的根瘤菌与红三叶种子按50‑75mL/kg比例混合拌匀后播种。本发明采用接种根瘤菌的方法,既可以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又名红车轴草,是豆科车轴草属多年生牧草,且是车轴草属中种植最广泛的一种,原产于小亚细亚和欧洲东南部,在我国新疆、湖北及西南地区均有野生种分布。目前,红三叶的栽培种广泛分布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南部、东北南部和新疆等地,成为长江流域以南和西北高寒阴湿区较有前途的栽培草种。红三叶茎叶繁茂,可用于饲喂家畜(禽);根系发达,富含营养物质,根部的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种植红三叶后,能在土壤中遗留大量有机物质和营养成分,并形成团粒结构;将红三叶直接翻入土壤可作绿肥,可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环境污染。因此,红三叶不仅是很好的饲料作物,也是发展生态农业重要的养地作物。但在目前林下红三叶栽培中普遍存在草产量低,品质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林下红三叶优质高效生产和大量推广应用的进程。
研究发现,在豆科作物播种前接种根瘤菌,可有效提高豆科作物的结瘤固氮能力,改善作物的氮素营养,提高产量和品质。例如豆科植物紫花苜蓿接种根瘤菌后,其干草产量提高了31.2%,且接种根瘤菌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结瘤率与根瘤重量(马霞等,黑龙江科学,2016)。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可提高南疆大豆产量结瘤率,能使大豆植株的各项指标达到最佳(胥雅馨等,大豆科学,2021)。然而,现有技术尚未发现有针对林下红三叶的根瘤菌接种种植法。又由于不同品种的豆科类植物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存在较大差异,根瘤菌的提质增产法并不通用于所有豆科类植物。而且,现有技术研究白三叶接种根瘤菌的较多,由于红三叶耐热和耐寒能力都很一般,比白三叶更难种植成活,因此提高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更难,且缺乏此类研究。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采用接种根瘤菌的方法,既可以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环境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包括:将根瘤菌与红三叶种子按接种比例50-75mL/kg混合拌匀后播种。
进一步的,所述根瘤菌的编号为GAU-00006,菌名为Rhizobium leguminosarum。本发明研究发现,采用特定量的根瘤菌对红三叶种子进行拌种,能够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当接种比例达75mL/kg时,综合效果最优,继续增大根瘤菌用量,效果反而降低。可见,本发明通过选用合适的根瘤菌,能够在保证相对较少根瘤菌用量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根瘤菌与红三叶种子的接种比例优选为75mL/kg。
进一步的,所述红三叶种子的播量为12-18kg/hm2,优选为15kg/hm2
进一步的,所述红三叶种子混合拌匀前,先采用质量分数为30%-40%的稀硫酸浸种5-15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后,阴干。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的行距为22-28cm,优选为25cm;
和/或,所述播种的深度为1-3cm。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的前10-15天,对土壤进行深翻。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播种前10-15天选择疏松和通气性的土壤进行一次深翻,彻底灭除杂草,土壤达到疏松表层,地面平整;
第二步:播种前用30%-40%的稀硫酸对饱满的红三叶种子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第三步:将根瘤菌和红三叶种子按接种比例50-75mL/kg,搅拌均匀;
第四步: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为25cm,播种深度为1-3cm;
第五步:苗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措施清除杂草;然后灌溉;初花期至盛花期刈割。
进一步的,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喷灌或漫灌,每年灌溉2~4次。播种前、苗期(返青期)、收割后和越冬前可视土壤墒情进行灌水。
进一步的,所述红三叶种子商品种红龙;所述根瘤菌的菌液含菌量达108CFU·mL-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采用接种特定种类和适量根瘤菌的方法,既可以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草产量和品质,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减少环境污染,对林下红三叶的种植具有重要贡献。而且,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根瘤菌用量更少,能够节约种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接种根瘤菌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各发育期株高的影响;
图2为接种根瘤菌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各发育期鲜草重和干草重的影响;
图3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叶面积的影响;
图4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茎粗的影响;
图5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总根长的影响;
图6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总根表面积的影响;
图7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根瘤大小及根瘤数量的影响;
图8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图9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植株总氮含量的影响;
图10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植株总磷含量的影响;
图11为接种75mL/kg和不接种根瘤菌(CK)对林下红三叶植株总钾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红三叶种子为商品种“红龙”。根瘤菌菌液含菌量达108CFU·mL-1,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提供。编号:GAU-00006,菌名:Rhizobium leguminosarum。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21年7月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红三叶种子,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将经过消毒并冲洗干净阴干的红三叶种子与根瘤菌拌种,接种比例为75mL/kg,加不拌根瘤菌的红三叶(CK)做对照试验。
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25cm,播种深度为2cm。
上述处理重复3次,每次均种植30m2。除草,苗期(返青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等措施清除杂草。浇水,灌溉方式喷灌、漫灌均可。每年灌溉2~4次。
于生长第二年2022年三个时期即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进行植株样品采集,每个小区随机取3株,取样时借助同一规格的铁锹,以植株为中心,取周围离地约30cm处锥形土壤,即挖土深度为30cm,尽可能保证根系完整性。抖去根系浮土,将周围枯叶、杂草等剔除,在田间粗洗,所取植株分别编号,整株装入自封袋,置于冰盒内保存带回,然后及时放入4℃冰箱内保鲜。
本实施例中,林下红三叶3个生长时期接种根瘤菌的株高均高于对照组CK。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时接种根瘤菌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组CK高60.2%、26.7%、7.9%。林下红三叶初花期接种根瘤菌处理的干草产量比对照组CK高75.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促进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21年7月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红三叶种子,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将经过消毒并冲洗干净阴干的红三叶种子与根瘤菌拌种,接种比例为50mL/kg。
播种,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25cm。播种深度2cm。
上述处理重复3次,每次均种植30m2。取样方法同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林下红三叶3个生长时期接种根瘤菌的株高均高于对照组CK。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时根瘤菌处理的株高分别比对照组CK高36.4%、19.9%、7.7%。林下红三叶盛花期接种根瘤菌处理的干草产量比对照组CK高61.7%。
实验1:接种根瘤菌对林下红三叶各发育期株高和干草产量的影响
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红三叶种子,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将经过消毒并阴干的红三叶种子与根瘤菌拌种,接种比例分别为T1(50mL/kg)、T2(75mL/kg)、T3(100mL/kg)、CK。
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25cm,播种深度1-3cm。
上述处理重复3次,每次均种植30m2。除草,苗期(返青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等措施清除杂草。浇水,灌溉方式喷灌、漫灌均可。每年灌溉2~4次。
于生长第二年2022年三个时期即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进行植株样品采集,取样方法同实施例1。
接种根瘤菌对林下红三叶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株高的影响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CK条件下红三叶在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株高只有8.5cm、21.9cm和96.5cm。在T1(50mL/kg)处理下,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株高达到了11.6cm、26.3cm和103.8cm,比CK分别提高了36.4%、19.9%、7.7%。在T2(75mL/kg)下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株高分别比CK提高了60.2%、26.7%、7.9%。而在T3(100mL/kg)处理下,返青期、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株高反而下降,比T2(75mL/kg)分别降低了29.9%、12.1%和4.6%。可见,本发明通过控制根瘤菌接种量,能够实现林下红三叶提质增产的最佳效果,且节约成本。
由图2可知(纵坐标表示每平米的重量),随着根瘤菌菌液接种量的增加,林下红三叶初花期鲜草重和干草重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均在75mL/kg根瘤菌拌种处理下达到了峰值,分别比对照组高出69.5%和75.1%。高浓度T3 100mL/kg的根瘤菌拌种处理的干草产量比T2(75mL/kg)降低了18.5%和16.4%。
这表明,在50mL/kg和75mL/kg的根瘤菌拌种处理下,对林下红三叶的株高和草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最佳接种浓度为75mL/kg;当根瘤菌拌种达到100mL/kg时,对林下红三叶生长的促进效果低于75mL/kg。表明适当浓度的根瘤菌拌种可显著提高林下红三叶的株高、鲜草和干草产量,而且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能够减少根瘤菌用量,节约种植成本。
实验2:接种根瘤菌对林下红三叶根、茎和叶等形态指标及根瘤菌大小的影响
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红三叶种子,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将经过消毒并阴干的红三叶种子与根瘤菌拌种,接种比例为T2(75mL/kg),以不拌种根瘤菌为对照组CK。
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25cm。播种深度1-3cm。
上述处理重复3次,每次均种植30m2。除草,苗期(返青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等措施清除杂草。浇水,灌溉方式喷灌、漫灌均可。每年灌溉2~4次。
于生长第二年分枝期和初花期进行植株样品采集,取样方法同实施例1。
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下,林下红三叶分枝期和初花期的叶面积和茎粗如图3和图4所示,林下红三叶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分枝期和初花期的叶面积比CK分别提高了40.0%和12.6%;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分枝期和初花期的茎粗比CK分别提高了19.4%和12.8%。
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下,林下红三叶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总根长和总根表面积如图5和图6所示。林下红三叶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总根长分别比CK提高了32.3%和38.3%;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林下红三叶分枝期和初花期的总根面积分别比CK提高了64.3%和79.0%。
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下,林下红三叶初花期的根瘤数量如图7所示。林下红三叶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直径为0-0.5mm、0.5-1.0mm和>1.0mm的根瘤菌数量分别比CK提高了46.8%、155.6%和384.2%,可见,本发明选用的根瘤菌和接种方法尤其有助于较大直径根瘤菌的结瘤。
实验3:接种根瘤菌对林下红三叶营养品质和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选取籽粒饱满、质地均匀的红三叶种子,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将经过消毒并阴干的红三叶种子与根瘤菌拌种,接种比例为T2(75mL/kg),以不拌种根瘤菌为对照组CK。
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25cm。播种深度1-3cm。
上述处理重复3次,每次均种植30m2。除草,苗期(返青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等措施清除杂草。浇水,灌溉方式喷灌、漫灌均可。每年灌溉2~4次。
于生长第二年初花期进行植株样品采集,取样方法同实施例1。
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对林下红三叶初花期营养品质的影响如图8所示。由图8可知,在75mL/kg根瘤菌处理下,林下红三叶中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分别比CK提高了19.2%、7.14%、17.2%和1.4%。
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和对照组CK下,林下红三叶初花期植株的氮、磷、钾含量如图9至图11所示。从图9至图11可知,接种根瘤菌75mL/kg处理下,林下红三叶在初花期的根、茎、叶中的总氮含量分别比CK根、茎、叶中的总氮含量提高了10.87%、58.33%、3.51%。林下红三叶在初花期的根、茎、叶中的总磷含量分别比CK根、茎、叶中的总磷含量提高了6.06%、33.33%、26.67%。林下红三叶在初花期的根、茎、叶中的总钾含量分别比CK根、茎、叶中的总钾含量提高了9.09%、17.98%、14.6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根瘤菌与红三叶种子按接种比例50-75mL/kg混合拌匀后播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瘤菌的编号为GAU-00006,菌名为Rhizobium leguminosaru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瘤菌与红三叶种子的接种比例为75mL/kg。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三叶种子的播量为12-18kg/hm2,优选为15kg/hm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三叶种子混合拌匀前,先采用30%-40%的稀硫酸浸种5-15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后,阴干。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的行距为22-28cm,优选为25cm;
和/或,所述播种的深度为1-3cm。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的前10-15天,对土壤进行深翻。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播种前10-15天选择疏松和通气性好的土壤进行一次深翻,彻底灭除杂草,土壤达到疏松表层,地面平整;
第二步:播种前用30%-40%的稀硫酸对饱满的红三叶种子浸种10min,再用水清洗10-20min,阴干;
第三步:将根瘤菌和红三叶种子按接种比例50-75mL/kg,搅拌均匀;
第四步:将拌匀根瘤菌的红三叶种子条播到平整好的土壤中,播量为15kg/hm2,行距为25cm,播种深度为1-3cm;
第五步:苗期结合中耕、松土、施肥措施清除杂草;然后灌溉;初花期至盛花期刈割。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的方式包括喷灌或漫灌,每年灌溉2~4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三叶种子商品种红龙;所述根瘤菌的菌液含菌量达108CFU·mL-1
CN202310255241.XA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Pending CN1162674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5241.XA CN116267480A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55241.XA CN116267480A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7480A true CN116267480A (zh) 2023-06-23

Family

ID=86784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55241.XA Pending CN116267480A (zh) 2023-03-16 2023-03-16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748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8219A (zh) * 2016-01-28 2016-06-0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生物接种剂提高苜蓿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6233994A (zh) * 2016-08-15 2016-12-21 曹正祥 一种绿色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8841761A (zh) * 2018-07-20 2018-11-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促进三叶草生长和/或提高三叶草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CN109874435A (zh) * 2019-02-26 2019-06-14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红三叶草和沙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38219A (zh) * 2016-01-28 2016-06-08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 一种利用生物接种剂提高苜蓿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6233994A (zh) * 2016-08-15 2016-12-21 曹正祥 一种绿色大豆的种植方法
CN108841761A (zh) * 2018-07-20 2018-11-2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促进三叶草生长和/或提高三叶草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CN109874435A (zh) * 2019-02-26 2019-06-14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一种利用红三叶草和沙枣改良盐碱地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旭军, 贾小红, 王克武: "紫花苜蓿专用根瘤菌剂使用技术研究", 草业科学, no. 05, 15 May 2005 (2005-05-15), pages 28 - 31 *
虎彪: "紫花苜蓿和红三叶接种根瘤菌试验研究",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2, 15 May 1997 (1997-05-15), pages 159 - 16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5247B (zh) 一种利用紫云英和油菜活化土壤生产富硒水稻的方法
CN105103865A (zh) 一种元胡种植方法
CN109258284A (zh) 一种富硒绿茶优质优产栽培方法
CN110856469A (zh) 一种水稻直播半期旱作的栽培方法
CN104429553A (zh) 一种蓝莓容器扦插育苗的生产方法
CN106561253A (zh) 一种富硒秋芦蒿栽培方法
CN108738442B (zh) 一种油茶林土壤熟化系统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26440B (zh) 一种唐古特白刺露地育苗方法
CN113303286B (zh) 土壤-蚯蚓-覆盖植物综合绿色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N106900320B (zh) 一种精品蒙古黄芪的种植方法
CN112753533A (zh) 一种促生抗逆水稻育秧基础基质、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和育秧方法
CN109247178B (zh) 一种提高丝绵木盐碱地种植成活率的方法
CN106818364A (zh) 一种提高柴油树成活率的种植方法
CN113632690B (zh) 一种粗茎秦艽的栽培方法、粗茎秦艽根及应用
CN108684460A (zh) 红芽大戟栽培方法
CN107318451A (zh) 高粱二比空多株密植栽培方法
CN106576753A (zh) 山药的种植方法
CN114175957A (zh) 一种油茶密植乔化造林方法
CN116267480A (zh) 一种提高林下红三叶草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CN113632722A (zh) 一种利用沼液水培蔬菜的方法
CN109122073B (zh) 一种药用香蒲的种植方法
CN107041265A (zh) 一种机插水稻培育壮秧方法
CN106386469A (zh) 一种玉米的抗逆性育种方法
CN112889613A (zh) 一种提高豇豆苗期抗寒性的种植方法
CN111512880A (zh) 一种提高红叶石楠苗木成活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