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6805A -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 Google Patents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6805A
CN116266805A CN202210440169.3A CN202210440169A CN116266805A CN 116266805 A CN116266805 A CN 116266805A CN 202210440169 A CN202210440169 A CN 202210440169A CN 116266805 A CN116266805 A CN 116266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flm
network
uplink port
discovery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01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默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16266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68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2Loop networks
    • H04L12/437Ring fault isol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04L12/46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untagged frames, e.g. port-based VL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6Route discovery pack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55Prevention,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errors
    • H04L49/557Error correction, e.g. fault recovery or fault toleranc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技术。在示例中,属于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框架链路模块FLM可以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FLM可以基于由备用上行链路从访问环形的客户网络接收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确定备用上行链路具有到客户网络的链路。FLM可以经由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备用上行链路。FLM可以通过被定向到所有者FLM的备用上行链路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发送到客户网络。所有者FLM可以通过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监测来自客户网络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并且在成功接收时可以确定客户网络中的备用上行链路和交换机被正确配置。

Description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背景技术
在可扩展计算资源领域中,可扩展计算资源的框架之间的网络连接性可以表示用于在那些框架之间共享数据的主要通信路径。数据可以表示计算过程的输入(例如,数据或应用)、计算资源的输出(例如,计算结果)、协调分布式过程的通信、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框架是具有嵌入式管理和可扩展链路的可扩展计算资源的主要单元,可扩展链路可以被扩展以增强可扩展计算资源的能力。可扩展计算资源可以包含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多个框架,其中可扩展计算资源的框架表示环形网络的节点。每个框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计算刀片。在一些可扩展计算资源的环形网络中,可以使用每个框架中的冗余网络模块(也称为框架链路模块(FLM))将框架彼此连接。
环形网络是这样一种网络拓扑,其中每个节点精确地与两个其他邻居节点通信,使得所有通信围绕环形网络传递。为了控制数据业务和防止网络环路,一些环形网络实现具有环形所有者。环形所有者阻止一条链路上的业务以防止环路。在给定的时间点可以只有一个环形所有者。在环形所有者故障后,选择新的环形所有者。
框架可以包括两个FLM。FLM中的每个FLM可以具有上行链路端口,也被称为上行链路,用于连接到外部网络资源,诸如与客户网络中的网络交换机。当在环形网络中被配置时,框架组可以仅具有到客户网络的单个活动上行链路,并且具有可以被用作备份的多个备用上行链路。如果两个上行链路同时变成活动状态,则可以在网络中引起诸如环路的错误情况,并且网络可以崩溃。在框架组中的FLM之间进行协调以确保只有单个上行链路被指定为活动允许框架组正常工作。在活动上行链路发生故障后,响应于检测到该故障,可以(从备用上行链路集合中)选择新的单个活动上行链路。要正常工作,活动上行链路应该连接到外部网络资源,诸如利用在客户网络中的网络交换机,并且活动上行链路和网络交换机应该被正确配置。与活动上行链路的不正确硬件连接或客户网络中活动上行链路或网络交换机的错误配置可以导致对框架中的计算资源的访问的损失。
附图说明
针对以下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些实现。
图1是示例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框图,包括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多个框架可扩展计算资源、客户VLAN和管理VLAN。
图2是示例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框图,包括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具有连接到在外部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的多个框架可扩展计算资源。
图3示出了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示例格式。
图4是示例计算机基础设施的框图,包括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具有连接到在客户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的框架可扩展计算资源的多个环形网络。
图5是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另一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配备有计算机指令的示例计算设备,其中可以实现本文描述的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各种示例。
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但不一定相同的元件。这些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而是某些部分的大小可能会被夸大,以便更清楚地示出所示的示例。此外,附图提供了与描述一致的示例和/或实现;然而,描述不限于附图中提供的示例和/或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可扩展计算资源可以被架构为提供计算、存储和联网功能的可组合基础设施(CI)。系统管理员可以管理、组装和伸缩可扩展计算资源上的资源。该框架是可扩展计算资源的基本基础设施,其将计算、存储、构造、冷却、功率和可扩展性的资源进行池化。每个框架可以向外部网络提供上行链路服务,使得可以从外部访问和服务这些框架中的计算刀片。外部网络指的是在框架或框架组之外的网络,其可以是管理虚拟局域网(VLAN)的一部分。外部网络可以是用户/客户网络,网络管理员/用户可以从该用户/客户网络部署、服务和维护框架中的计算资源。
环形网络拓扑是框架组的典型拓扑。环形网络中的每个框架可以配置有被称为框架链路模块(FLM)的冗余网络模块,该冗余网络模块包含诸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的处理资源,以及针对到计算刀片的网络连接和框架之间的连接性提供冗余的交换机。在给定框架内,一个FLM是活动的,另一是备用的。每个FLM可以使用远程套接字发送命令来启用/禁用其他网络交换机上的链路。每个FLM还可以重启相同框架中的另一FLM(被称为邻居FLM)。环形中的每个FLM具有向客户网络提供上行链路的能力,但是对于环形中的整个框架组,只有一个上行链路被指定为活动上行链路,而其他上行链路被指定为备用上行链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G.8032标准协议,静态选择环形保护层(RPL)所有者节点,也称为环形所有者或针对环的所有者FLM。在一些示例中,被选为环形“所有者”的FLM可以负责指定活动上行链路以提供环形连接性。
如下面更详细地解释的,框架的环形网络可以包括由可扩展计算资源支持的管理网络和客户网络,并且可以利用VLAN。在框架的环形网络中,可以使用诸如G.8032的环路防止协议。可以基于Y.1731标准来管理用于这种环形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功能和机制。客户网络可以包括大量网络交换机。为了使连接到客户网络的任何网络交换机的用户可以访问环形中的框架,应该正确配置交换机并将其连接到环的上行链路端口所连接的相同层2(L2)网络。L2或数据链路层指的是计算机网络的七层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第二层。该层是跨物理层在网段上的节点之间传输数据的协议层。在示例中,如果客户网络中的交换机连接到不同于上行链路端口的网络的L2,则环形中的计算资源可以从该特定交换机不可用。在另一示例中,如果上行链路连接到不同于其他上行链路和客户交换机的网络的L2,则环形中的计算资源可以无法从这种上行链路及其连接的客户网络中的邻居交换机到达。因此,客户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和交换机的正确配置和连接是必要的,以便它们形成网络的单层的一部分,即网络的L2。上述技术提出了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上行链路配置和与客户网络的连接性问题。
因此,下面公开的技术允许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客户网络中在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网络交换机是否被正确配置并且连接到网络的相同层,即网络的L2。这允许减少/消除客户网络和环形中的计算资源之间的连接性损失,从而减少停机时间。因此,与传统技术相比,所公开的技术更高效。
公开了用于确定客户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和网络交换机是否被正确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属于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FLM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FLM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在未被FLM的其他端口使用的虚拟局域网(VLAN)中,使得不会将分组从其他端口转发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该方法包括由FLM基于由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从客户网络接收的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客户网络的链路。该方法包括由FLM经由耦合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为覆盖VLAN,同时转发经由PCI接口而接收到的分组。该方法包括由FLM通过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发送到客户网络,其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同一环形网络中的所有者FLM的单播目的地地址。该方法包括由所有者FLM通过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客户网络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该方法包括由所有者FLM基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客户网络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在示例中,响应于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可以被包括在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在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发生故障时可以从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选择新的活动上行链路端口。因此,防止不正确连接的上行链路或具有不兼容的VLAN配置的上行链路被选择为活动上行链路,从而减少/消除到环形网络中的框架的连接性损失的机会。这允许减少由于损失对环形中的计算资源的访问而造成的停机时间,并且可以增强性能。此外,在另一示例中,可以基于未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来标识客户网络中的交换机中的一个交换机的错误配置。这还可以允许客户网络中的配置或连接错误的标识。
图1是用于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的示例计算机基础设施100的框图。在该示例中,客户网络105连接到框架组(由框架1(110)和框架2(115)表示)。在一些示例中,环形中可以存在多于两个的框架,但是为了简化本公开,在该示例中仅示出了两个框架。如箭头120-1所示,框架1可以配置有刀片集合(B1,B2,…BN)和可组合基础设施(CI)模块。类似地,箭头120-2指示框架2可以以类似的方式配置。框架1还包括两个框架链路模块(FLM),即,FLM 1(140)和FLM 2(145)(也被称为网络模块)。框架2还包括两个FLM,也就是FLM 3(150)和FLM4(155)。这些FIM为其框架内的各个刀片所表示的计算资源提供连接性。每个刀片被示出为具有到网络交换机(针对FLM 1被称为网络交换机160)的网络连接,该网络交换机分别设置在每个单独的FLM(例如,FLM 1(140)至FLM 4(155))内。每个FLM还包括处理器(被称为针对FLM 1的处理器165),以促进配置、监测和维护对应的网络交换机(被称为针对FLM 1的网络交换机160)。因此,具有FLM的每个框架可以表示环形网络中的网络节点,并且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以在外部网络中发送和接收分组的上行链路端口、以及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图1中未示出)以及存储可以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的存储器。
从框架组(框架1和框架2)到客户网络105的连接性由来自多个网络交换机中的一个网络交换机的单个活动上行链路125提供,该多个网络交换机存在于在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多个FLM上。也就是说,连接的框架的组外部的所有通信都通过上行链路125。请注意,本文使用的“上行链路”也可以被称为“管理端口”或“上行链路端口”。连接到客户网络105的用户可以访问环形网络中的框架的计算资源。上行链路125被配置为管理模式,其中上行链路125被设置为与客户网络105交换业务。管理模式指示上行链路的操作模式,其中上行链路被连接到外部网络,诸如客户网络105,并且上行链路可以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业务。通常,上行链路125与客户网络105中的网络交换机(图1中未示出)的端口相连接。客户网络中的网络交换机的上行链路125和端口两者都应该被配置为接收未标记的业务并丢弃标记的VLAN业务,以用于在管理模式中操作。备用上行链路125-2、125-3和125-4被示为可以从其他网络交换机得到(例如,如果由于上行链路125故障而需要)。在示例中,备用上行链路也配置在管理模式中。
如在计算机基础设施100中进一步说明的,客户网络VLAN 130连接以太环形网络中的每个网络交换机160并延伸到客户网络105。第二环形网络,管理VLAN 135,也被示为计算机基础设施100中的隔离网络。管理VLAN 135以比客户网络VLAN 130更粗的线示出,并且还连接每个网络交换机。请注意,在框架组的正确配置中,每个节点将直接连接到每个相邻节点(在相同框架或相邻框架中),并且不存在中间网络设备。
虚拟局域网(VLAN)是指在数据链路层(OSI层2)的计算机网络中被分割和隔离(即,逻辑隔离)的广播域。LAN是局域网的缩写,并且当在VLAN的上下文中使用时,“虚拟”指的是通过附加逻辑重新创建和更改的物理对象。VLAN是从一个或多个现有的LAN创建的自定义网络。它使得来自多个网络(有线和无线二者)的设备组能够合并到单个逻辑网络中。结果是可以像物理局域网一样管理的虚拟LAN,例如计算机基础设施100中的管理VLAN135。
现在参考图2,图1的不同视图被呈现为计算机基础设施200,其中为了讨论的清楚起见,未示出某些元件并且示出了某些附加元件。与图1中一样,计算机基础设施200示出了四个FLM,即FLM 1(240)、FLM 2(245)、FLM 3(250)和FLM 4(255)。与图1的管理VLAN 135类似,这四个FLM连接在管理VLAN 235中,从而形成FLM组的环形网络。此外,每个FLM被示为包括网络交换机260-1至260-4,其分别耦合至相应处理器265-1至265-4,它们被耦合至相应存储器。在图2中,存储器270-2被耦合到处理器265-2,并且存储器270-4被耦合到处理器265-4。图2中未示出分别耦合到FLM 1和FLM 3中的处理器265-1和265-3的存储器。
处理器265中的每个处理器可以包括单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另一(多个)合适的硬件处理器,诸如网络ASIC。存储器270中的每个存储器可以存储可以由相应处理器265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每个存储器270可以包括易失性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任何合适的组合,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和/或其他合适的存储器的组合。
如图2所示,存储器270-4存储要由处理器265-4执行的指令,包括用于发现分组生成器280、链路监测器282、接口管理器284和发现分组发送器286的指令。此外,存储器270-2存储要由处理器265-2执行的指令,包括用于发现分组接收器290和配置检查器292的指令。
如图2进一步所示,统称为网络交换机260的每个网络交换机260-1至260-4被示为具有连接到其他网络模块(240、245、250和255)的至少两个端口。如图1所示,可以希望两个链路端口中的每个链路端口都直接连接到环拓扑内的网络模块,并且在网络模块(240、245、250和255)之间没有任何中间设备。如图1所示,框架1可以配置有刀片集合(B1、B2、…BN)和可组合基础设施(CI)模块。框架2可以以类似的方式配置。
在示例中,处理器265中的每个处理器可以经由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未示出)耦合到相应的网络交换机260。PCI接口指的是用于连接FLM中的硬件设备的本地总线,并且是PCI本地总线标准的一部分。PCI总线支持处理器的功能。从处理器265经由PCI接口到网络交换机260的分组可以被定向到连接到网络交换机260的任何端口。
网络交换机260中的每个网络交换机具有上行链路端口。如图2所示,网络交换机260-1的上行链路225-1连接到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275-1。网络交换机260-4的上行链路225-4连接到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275-2。类似地,上行链路225-2和225-3也连接到部署在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未示出)。客户网络205是外部网络,框架1和框架2的组可以通过单个活动上行链路225-1连接到该外部网络,使得可以从客户网络205外部访问和服务计算刀片资源。客户网络205可以包括通过以太网链路彼此连接的交换机集合,使得包括交换机275-1和275-2的交换机集合位于网络的相同层,即网络的L2中。客户网络205类似于图1的客户网络105。在图2的图示中,上行链路225-1被示为由所有者FLM,即,FLM 2,从环形网络中的框架组中选择的单个活动上行链路。在一些示例中,所有者FLM,也被称为环形保护层(RPL)所有者节点,是由技术人员根据ITU G.8032标准手动选择的。可以提供配置实用程序(例如,用户交互实用程序),使得技术人员可以选择环形中的节点并将其指定为所有者FLM。因此,通常可以在初始启动时或响应于所有者FLM的故障而通过用户干预来选择所有者FLM。
所有者FLM可以负责指定哪个FLM可以使能其到客户网络的上行链路以提供环路连接性。在一些示例中,所有者FLM可以使用管理端口选择协议来选择活动上行链路或广播可能需要新的上行链路。其他节点也可以使用该协议来向所有者FLM发送消息,声明它们具有可用的上行链路(例如,注册过程以“排队”)。在示例中,环形中具有连接的上行链路端口的所有FLM可以向所有者FLM发送分组,声明它们具有上行链路并且它可以用作活动的(例如,向所有者FLM注册)。该分组的内容可以包含具有上行链路的FLM的MAC地址和框架中的另一FLM(即,其邻居)的MAC地址。所有者FLM可以将这些分组保存在注册表中,并从注册表中随机选择一个FLM以启用其上行链路并变为活动的,并且该表中的其他上行链路将被指定为备用上行链路。
在活动上行链路发生故障后,响应于检测到该故障,可以(从可用备份集合中)选择新的单个活动上行链路。可以实现心跳风格的消息收发,以在跨一起工作的节点之间共享协调和状态信息。具有活动上行链路的FLM可以向所有者FLM发送心跳状态消息,声明其链路是活动的。如果所有者FLM没有从具有活动上行链路的FLM接收到心跳消息,则所有者FLM可以推断出具有活动上行链路的FLM出现故障或正在重启。响应于确定在具有活动上行链路的FLM中存在故障,所有者FLM可以从注册表中随机选择备用上行链路中的一个备用上行链路变成活动。
在初始设置和配置期间,计算机基础设施200中的所有上行链路默认地被手动或通过使用应用编程接口(API)和软件实用程序配置在不同的VLAN中。每个上行链路端口都被标记为在其指定的VLAN中接收业务,因此,上行链路的业务通过这些VLAN彼此隔离。一旦所有者FLM将上行链路指定为单个活动上行链路,技术人员就可以将该单个活动上行链路配置为未标记的端口。因此,每个备用上行链路保持配置在不同的VLAN中,其中没有配置环形网络的其他端口。因此,备用上行链路被隔离在它们各自的VLAN中,并且除了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之外,在备用上行链路上不接收来自FLM的其他端口或来自客户网络的业务。在图2中,上行链路225-2、225-3和225-4被指定为备用上行链路。
在图2中,技术人员可以如前所述选择FLM 2作为所有者FLM。上行链路225-1至225-4默认配置为管理模式。所有者FLM 2可以选择上行链路225-1作为当前活动的上行链路端口,并且上行链路225-2至225-4作为备用上行链路端口。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所有者FLM可以确定客户网络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是否被正确配置。尽管参考FLM 4及其备用上行链路225-4阐述了做出该确定的方式,但是所描述的方法可应用于具有备用上行链路225-2至225-3的其他FLM,即,具有备用上行链路225-2至225-3的FLM 2和FLM 3。
响应于所有者FLM 2选择单个活动上行链路225-1并将225-2至225-4指定为备用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生成器280可以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该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FLM 4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备用上行链路225-4的状态可以指示上行链路225-4是备用的,并且备用上行链路225-4的标识符可以包括备用上行链路225-4的MAC地址。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所有者FLM(即,FLM 2)的MAC地址,以及来自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所连接的交换机集合的交换机275-2的接口信息。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环形网络中的所有者FLM(例如,图2中的FLM 2)的单播目的地地址。此外,备用上行链路225-4可以被配置在未被环形网络的其他端口使用的VLAN(未示出)中,使得备用上行链路225-4不从其他端口接收分组。
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是环形-高级保护交换(R-APS)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的格式,并且可以使用G.8032协议消息而被传送。图3示出了R-APS PDU格式的示例。在图3所示的分组中,版本、操作码(OpCode)和标志由Y.1731用于基于以太网的网络的操作、管理和维护(OAM)功能和机制的标准定义。R-APS特定信息以从5到36的32个八位字节添加。类型-长度-值(TLV)是某种协议中用于可选信息元素的编码方案。使用TLV,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信息可以被包括在R-APS PDU中。可选的TLV可以包括在编号为37的八位字节中。在上行链路发现分组中,可选的TLV可以包括源自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FLM的MAC地址,即在这种情况下为FLM 4,即,FLM 4的IPv6链路层地址,FLM 4的间隔号,环形所有者MAC地址(即,FLM 2的MAC地址),LLDP端口描述,FLM 4的状态,以及超时信息。参考图2,环形所有者MAC地址是被选为所有者FLM的FLM 2的MAC地址,来自FLM 4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LLDP端口描述可以包括与FLM 4的上行链路225-4连接的交换机275-2的接口信息。FLM 4的状态可以指示FLM 4的上行链路225-4处于待机模式。超时信息定义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中的信息可以被认为有效的时间限制。在超时信息中提到的时间限制到期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被认为是过时的。
处理器265-4执行链路监测器282,该链路监测器282可以使FLM4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具有到客户网络205的链路。链路的存在可以指示备用上行链路225-4通过以太网连接连接到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275-2。在示例中,链路监测器208可以检查是否在上行链路端口225-4处接收到LLDP分组。链路监测器208可以使用分组嗅探器或分组分析器实用程序来检测和分析LLDP分组。在示例中,系统描述可以存在于LLDP分组中,该系统描述可以指示LLDP分组所源自的源设备。基于对与LLDP分组相关联的系统描述的分析,可以标识LLDP分组的源设备。因此,在这种情况下,FLM 4可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连接到源设备,即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275-2。因此,使用在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处接收的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FLM可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是否具有到客户网络的链路。
处理器265-4执行接口管理器284,接口管理器284可使FLM 4经由耦合到网络交换机260-4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由于默认情况下备用上行链路被配置为其指定的VLAN中的标记端口,所以接口管理器284可以配置备用上行链路225-4以在转发经由PCI接口接收的分组时覆盖在其中配置了备用上行链路225-4的VLAN。覆盖VLAN包括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作为未标记业务转发到客户网络,即使备用上行链路225-4可以被隔离在VLAN中。处理器265-4执行发现消息发送器286,该发现消息发送器286可以使FLM 4通过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向客户网络205发送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在上行链路225-4连接到的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275-2的端口处被接收。在示例中,交换机275-2是架顶式(ToR)交换机,并且可以连接到客户网络205中的其他ToR交换机,例如交换机275-1。架顶式交换是一种数据中心架构设计,其中位于相同或相邻机架内的服务器、设备和其他交换机等计算设备连接到机架内网络交换机,也称为ToR交换机。通过备用上行链路225-4发送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在交换机275-2的端口处被接收,并且可以跨在客户网络205中的交换机集合传播。由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所有者FLM 2,如果客户网络中的交换机和上行链路被正确配置,则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应该经由FLM 1到目的地(即,所有者FLM 2)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225-1被转发回环形网络。
处理器265-2执行所有者FLM 2中的发现分组接收器290,该发现分组接收器290可以使所有者FLM 2通过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225-1监测来自客户网络205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在示例中,处理器265-2可以执行发现分组接收器290以检查R-APS PDU格式的第37个八位字节中操作码的存在,如图3所示。在示例中,如果在所有者FLM2处成功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则处理器265-2执行配置检查器292,该配置检查器292可以使得所有者FLM 2基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和客户网络205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与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225-1之间的交换器集合被正确配置。虽然上面的解释是参考FLM 4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但是可以类似地检查备用上行链路225-2和225-3的配置。
响应于确定客户网络205中的备用上行链路225-4和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所有者FLM 2可以将备用上行链路225-4的状态和标识符存储在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潜在上行链路端口的集合可以包括被确定为正确配置的上行链路的列表。在示例中,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可以被包括在注册表中,所有者FLM 2可以响应于当前活动上行链路225-1的故障而从该注册表中选择新的活动上行链路。
在一些示例中,处理器265-2执行配置检查器292,该配置检查器292可以使得所有者FLM 2基于未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或客户网络205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与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225-1之间的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例如,如果在监测阈值时间后,例如60秒,所有者FLM 2没有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则可以确定没有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阈值时间可以由用户手动设置或可以预定义。在确定客户网络205中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225-4或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后,FLM 2可以标识框架组,即,框架1和框架2,不能从该至少一个交换机到达。此外,在示例中,所有者FLM2可以响应于从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起的阈值时间的期满,从潜在上行链路端口组中移除关于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在示例中,在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超时信息中设置阈值时间。超时信息定义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中的信息可以被认为有效的时间限制。在超时信息中提到的时间限制到期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被认为是过时的。在示例中,超时信息由网络管理员设置并且是预先定义的值。
图4是示例计算机基础设施400的框图,包括具有连接到客户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的框架可扩展计算资源的多个环形网络。与图2中一样,计算机基础设施400示出了四个FLM,即FLM 1(440)、FLM 2(445)、FLM 3(450)和FLM 4(455)。此外,每个FLM被示为包括网络交换机460-1至460-4,其分别耦合至相应处理器465-1至465-4,它们耦合至相应存储器。在图4中,存储器470-2耦合到处理器465-2,并且存储器470-4耦合到处理器465-4。图4中未示出分别耦合到FLM 1和FLM 3中的处理器465-1和465-3的存储器。处理器465和存储器470中的每一个可以与图2中的处理器265和存储器270相同。
如图4所示,存储器470-4存储要由处理器465-4执行的指令,包括用于发现分组生成器480、链路监测器482、接口管理器484和发现分组发送器486的指令。发现分组生成器480、链路监测器482、接口管理器484和发现分组发送器486是来自图2的发现分组生成器280、链路监测器282、接口管理器284和发现分组发送器286的示例实现。此外,存储器470-2存储要由处理器465-2执行的指令,包括用于发现分组接收器490和配置检查器492的指令。发现分组接收器490和配置检查器492是来自图2的发现分组接收器290和配置检查器292的示例实现。
如图4进一步所示,被统称为网络交换机460的每个网络交换机460-1至460-4被示为具有连接到其他网络模块(440、445、450和455)的至少两个端口。在示例中,处理器465中的每个处理器可以经由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耦合到相应的网络交换机460。PCI接口指的是用于附接FLM中的硬件设备的本地总线,并且是PCI本地总线标准的一部分。PCI总线支持处理器的功能。从处理器465经由PCI接口到网络交换机460的分组可以被定向到连接到网络交换机的任何端口。
如图4所示,网络交换机460-1的上行链路425-1连接到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475-1。网络交换机460-4的上行链路425-4连接到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475-2。类似地,上行链路425-2和425-3也连接到部署在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未示出)。客户网络405类似于图2的客户网络205,并且可以包括通过以太网链路彼此连接的交换机集合,使得包括交换机475-1和475-2的交换机集合处于网络的相同层,即L2。
如图4所示,与图2中的单环形网络络235不同,计算机基础设施400包括两个环形网络。在图4中,第一管理VLAN 435将网络交换机460-1和460-2中的每个网络交换机连接在以太环形网络中。第二管理环形网网络、第二管理VLAN 436也被示为计算机基础设施400中的隔离网络。第二管理VLAN 436以虚线示出,并且连接网络交换机460-3和460-4中的每个网络交换机。在图4中,尽管第一管理VLAN 435被示为包括单个框架,即,框架1,但在示例中,可以存在连接在单个管理环形中的多个框架。类似地,尽管第二管理VLAN 436被示为包括单个框架,即,框架2,但在示例中,可以存在连接在单个管理环形中的多个框架。在图4的图示中,考虑选择FLM 2作为第一管理VLAN 435的所有者FLM,并且选择FLM 3作为第二管理VLAN 436的所有者FLM。由于示出了两个单独的环形网络,即第一管理VLAN 435和第二管理VLAN 436,因此针对每个环形网络选择两个单独的环形所有者。上行链路425-1被示为所有者FLM 2为第一管理VLAN435的环形网络选择的活动上行链路,并且上行链路425-3被示为所有者FLM 3为第二管理VLAN436的环形网络选择的活动上行链路。
根据本发明的技术,可以确定客户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端口和在上行链路端口与当前活动的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是否被正确配置。尽管下面的描述是参考FLM 4及其上行链路425-4来详细描述的,但是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在必要的改变后应用于具有上行链路425-1到425-3的其他FLM,即,FLM 1、FLM 2和FLM 3。
处理器465-4执行发现分组生成器480,发现分组生成器480可以使FLM 4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该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FLM的上行链路端口425-4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广播目的地地址。在示例中,广播目的地地址是指示接收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交换机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除接收它的端口形式之外的所有其端口的MAC地址。广播目的地MAC地址的示例可以是FF:FF:FF:FF:FF:FF。因此,当由交换机475-2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时,可以在包括客户网络405的交换机475-1和475-2以及连接在网络的相同层中的环形的网络交换机460的网络的L2中洪泛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此外,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由网络交换机460广播到属于每个环形的所有者FLM,例如分别属于第一管理VLAN环形和第二管理VLAN环形的所有者FLM 2和所有者FLM3。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来自上行链路端口425-4所连接到的交换机集合的交换机475-2的接口信息。
上行链路425-4的状态可以是“活动”或“备用”,从而指示上行链路225-4处于活动或备用状态,并且上行链路425-4的标识符可包括上行链路425-4的MAC地址。在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是环形-高级保护交换(R-APS)协议数据单元(PDU)格式的格式,并且可以使用G.8032消息来发送。在一些示例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可以具有如图3所示的格式。
处理器465-4执行链路监测器482,该链路监测器482可以使FLM4确定上行链路端口425-4具有到客户网络405的链路。链路的存在可以指示上行链路425-4通过以太网连接而被连接到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475-2。在示例中,处理器465-4可以执行链路监测器482以检查是否在上行链路端口425-4处接收到LLDP分组。如果在上行链路端口425-4处接收到LLDP分组,则处理器465-4可以执行链路监测器482来分析LLDP分组。在示例中,系统描述可以存在于LLDP分组中,该系统描述可以指示LLDP分组所源自的源设备。基于对与LLDP分组相关联的系统描述的分析,可以标识LLDP分组的源设备。因此,FLM 4可以确定上行链路端口425-4连接到源设备,即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475-2。
处理器465-4执行接口管理器484,接口管理器484可以使FLM 4经由耦合到网络交换机460-4的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上行链路端口425-4。处理器465-4执行发现消息发送器486,该发现消息发送器486可以使FLM 4通过上行链路端口425-4向客户网络405发送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在示例中,在上行链路425-4连接到的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475-2的端口处接收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在示例中,交换机475-2是机架顶部(ToR)交换机,并且可以连接到客户网络405中的其他ToR交换机,例如交换机475-1。可以在交换机475-2的端口处接收通过上行链路425-4发送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并且可以跨客户网络405中的交换机网络传播该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由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广播目的地地址,如果网络被正确配置,则该分组应该经由环形网络的相应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被转发回环形网络。参考图4,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应该经由到所有者FLM 2的活动上行链路425-1转发回第一管理VLAN环形。此外,由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是广播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副本应该经由到所有者FLM 3的活动上行链路425-3转发回第二管理VLAN环形。环形中的FLM所有者检查分组是否被接收回环形中。
处理器465-2执行所有者FLM 2中的发现分组接收器490,该发现分组接收器490可以使得所有者FLM 2监测通过环形网络第一管理VLAN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425-1的来自客户网络405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在示例中,处理器465-2执行发现分组接收器490以检查R-APS PDU格式的第37个八位字节中是否存在操作码,如图3所示。如果存在操作码,则处理器465-2可执行发现分组接收器490以推断出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在示例中,如果在所有者FLM 2处成功地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则处理器465-2执行配置检查器492,该配置检查器492可以使所有者FLM 2基于对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来确定上行链路端口425-4和客户网络405中在上行链路端口425-4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425-1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虽然上面的解释是参考FLM 4的上行链路端口425-4,但是可以类似地检查上行链路425-1到425-3的配置。
在一些其他示例中,处理器465-2执行配置检查器492,该配置检查器492可以使得所有者FLM 2基于未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来确定上行链路端口425-4或客户网络405中位于上行链路端口425-4与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425-1之间的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例如,如果在监测阈值时间之后,例如60秒,所有者FLM 2没有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则可以确定没有接收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在确定客户网络405中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425-4或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后,FLM 2可以标识框架组,即,框架1和框架2,不能从该至少一个交换机到达。
图5表示公开了用于确定客户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和网络交换机是否被正确配置的示例方法500。方法500可以由环形网络中的FLM执行,例如图2中由第一管理VLAN 235表示的环形网络。在一些示例中,步骤502至508可以由各自具有备用上行链路的FLM来执行,且步骤510至512可以由所有者FLM来执行,例如图2的所有者FLM2。方法500可以作为机器上的一条或多条指令来执行(例如,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一条或多条指令包括在至少一个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另外,虽然以一种顺序示出了框,但是图5中描述的框可以在任何顺序和任何时间执行。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方法500中所示的一些框。根据这里的任何示例,方法500可以在诸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框架1和框架2的网络节点上实现。
方法500开始于操作的环形网络,其中建立了环形所有者,并且将其中一个FLM的上行链路指定为该环形网络中的活动上行链路。在框502,属于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FLM可以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该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该FLM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在环形网络的其他端口未使用的虚拟局域网(VLAN)中,使得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不从其他端口接收分组。在框504,基于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从访问环形网络中的框架组的客户网络接收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FLM可以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客户网络的链路。
在框506,FLM还可以经由FLM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其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为在转发经由PCI接口接收的分组的同时覆盖VLAN。在框508,FLM可以通过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发送到客户网络,其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环形网络中所有者FLM的单播目的地地址。
在框510,所有者FLM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客户网络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在框512,所有者FLM可以基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客户网络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
图6表示公开了用于确定客户网络中的上行链路和网络交换机是否被正确配置的示例方法600。方法600可以由属于在多个环形网络中的一个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FLM来执行,环形网络例如由图4中的第一管理VLAN 435表示的环形网络和由第二管理VLAN436表示的环形网络。在一些示例中,步骤602到608可以由例如各自具有上行链路(活动的或备用的)的FLM来执行,并且步骤510-512可以由所有者FLM来执行,例如图4的所有者FLM 2。方法600可以作为机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执行(例如,由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指令被包括在至少一个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瞬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另外,虽然以一种顺序示出了框,但是图6中描述的框可以以任何顺序和在任何时间执行。此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省略方法600中所示的一些框。根据这里的任何示例,方法600可以在诸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框架1和框架2的网络节点上实现。
方法600开始于操作的环形网络,其中在来自多个环形中的每个环形中建立环形所有者,并且将上行链路指定为用于每个环形网络络的活动上行链路。在框602处,属于在多个环形网络中的一个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FLM可以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该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该FLM的上行链路的状态和标识符(活动或备用)的信息。在框604处,基于上行链路端口从访问多个环形网络中的资源的客户网络接收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FLM可以确定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客户网络的链路。
在框606处,FLM还可以经由FLM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上行链路端口。在框608处,FLM可以通过上行链路端口将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发送到客户网络,其中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广播目的地地址。
在框610处,所有者FLM可以通过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客户网络的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在框612处,所有者FLM可以基于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客户网络中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
图7是根据一个或多个公开的示例实现的示例计算设备700,其具有硬件处理器701和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702上的可访问机器可读指令,用于实现一个示例上行链路连接性确定系统。在示例中,计算设备700可以是与环形网络中的其他网络节点连接的网络节点,诸如FLM。网络节点可以包括用于在客户网络中发送和接收分组的上行链路端口。图7示出了被配置为作为示例执行方法500的流程的计算设备700。然而,计算设备700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其他方法、技术、功能或过程的流程。在图7的该示例中,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包括使硬件处理器701执行以上参考图5讨论的框502-512的指令。
诸如处理器701的处理元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硬件处理器,其中每个硬件处理器可以具有单个或多个处理器核。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701可以包括存储由处理器701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组件使用的数据(例如,计算指令)的至少一个共享高速缓存。例如,共享高速缓存可以是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本地高速缓存数据,以供组成处理器701的处理元件的组件更快地访问。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共享高速缓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级高速缓存,诸如级别2(L2)、级别3(L3)、级别4(L4)或其他级别的高速缓存、末级高速缓存(LLC)或其组合。处理器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器。尽管未在图5中示出,但构成处理器701的处理元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其他类型的硬件处理组件,例如图形处理单元(GPU)、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和/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
处理器701可以操作性地和通信地耦合到存储器。存储器可以是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例如,存储器可以包括包含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和/或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存储设备。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任何合适的非永久性存储设备。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固态驱动器(SSD)、TAP驱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或被设计为在断电或关闭操作之后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数据的任何其他类型的存储器。在某些方面,如果分配的RAM不足以容纳所有工作数据,则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可用于存储溢出数据。非易失性存储设备还可以用于存储当选择执行加载到RAM中的程序时加载到RAM中的程序。
图7的机器可读存储介质702可以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介质,并且可以是包含或存储可执行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处理器可访问的其他数据的任何电、磁、光或其他物理存储设备,例如固件、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光盘、固态驱动器(SSD)、闪存芯片等。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瞬态存储介质,其中术语“非瞬态”不包括瞬态传播信号。
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某些术语来指代特定的系统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不同的各方可以用不同的名称来指代组件。本文档不旨在区分名称不同但功能不同的组件。在本公开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和“包含”以开放式方式使用,因此应解释为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此外,术语“耦合”或“结合”意指间接或直接的有线或无线连接。因此,如果第一设备耦合到第二设备,则该连接可以通过直接连接或通过经由其他设备和连接的间接连接。记载“基于”的意思是“至少部分地基于”。因此,如果X基于Y,则X可以是Y和任何数量的其他因素的函数。
以上讨论意在说明本公开的原理和各种实现。一旦充分认识到上述公开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明白许多变化和修改。意在将所附权利要求解释为包含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Claims (20)

1.一种方法,包括:
由属于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框架链路模块FLM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所述FLM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
其中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在由所述环形网络的其他端口未使用的虚拟局域网VLAN中,使得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不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端口的分组;
由所述FLM并且基于由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从访问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述框架组的客户网络接收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所述客户网络的链路;
由所述FLM经由所述FLM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其中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为覆盖所述VLAN,同时转发经由所述PCI接口而接收到的分组;
由所述FLM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通过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发送到所述客户网络,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有者FLM的单播目的地地址;
由所述所有者FLM通过所述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所述客户网络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以及
由所述所有者FLM并且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所述客户网络中的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与所述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关于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存储在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以及
响应于所述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中的故障,从所述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选择新的活动上行链路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未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或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响应于从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所述接收起的阈值时间的期满,从所述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移除关于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标识符的所述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所有者FLM的MAC地址和来自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连接到的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交换机的接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是环形自动保护交换R-APS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框架组形成可组合基础设施CI可扩展计算资源,并且其中所述客户网络在所述CI可扩展计算资源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所有者FLM是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 G.8032标准协议的环形保护层RPL所有者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连接在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述框架组被配置在管理VLAN中,以针对所述框架组之间的管理业务提供隔离的通信路径。
10.一种方法,包括:
由属于在多个环形网络中的一个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框架链路模块FLM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所述FLM的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
由所述FLM并且基于由所述上行链路端口从访问所述多个环形网络中的资源的客户网络接收的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确定所述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所述客户网络的链路;
由所述FLM经由耦合到所述上行链路端口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所述上行链路端口;
由所述FLM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通过所述上行链路端口发送到客户网络,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广播目的地地址;
由来自所述多个环形网络的环形网络中的所有者FLM,通过所述环形网络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所述客户网络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以及
由所述所有者FLM并且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所述上行链路端口和所述客户网络中的所述上行链路端口与所述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未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确定所述上行链路端口或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来自所述上行链路端口被连接到的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交换机的接口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是环形自动保护交换R-APS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格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FLM和所述所有者FLM在不同的环形网络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广播目的地地址是广播MAC地址。
16.一种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属于在环形网络中连接的框架组的框架中的框架链路模块FLM:
生成上行链路发现分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关于所述FLM的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状态和标识符的信息,
其中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在由所述环形网络的其他端口未使用的虚拟局域网VLAN中,使得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不接收来自所述其他端口的分组;
基于由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从访问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述框架组的客户网络接收的链路层发现协议LLDP分组的系统描述,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具有到所述客户网络的链路;
经由所述FLM的外围组件互连PCI接口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转发到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其中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配置为覆盖所述VLAN,同时转发经由所述PCI接口而接收到的分组;
将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通过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发送到所述客户网络,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被定向到所述环形网络中的所有者FLM的单播目的地地址;
通过所述环形网络中的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监测来自所述客户网络的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接收;以及
基于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成功接收,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和所述客户网络中的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与所述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之间的交换机集合被正确配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FLM:
将关于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标识符的所述信息存储在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以及
响应于所述当前活动上行链路端口中的故障,从所述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选择新的活动上行链路端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FLM:
基于未接收到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确定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或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交换机被错误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FLM响应于从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的所述接收起的阈值时间的期满,从所述潜在上行链路端口集合中移除关于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的所述状态和所述标识符的所述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上行链路发现分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所有者FLM的MAC地址和来自所述备用上行链路端口被连接到的所述交换机集合中的交换机的接口信息。
CN202210440169.3A 2021-12-17 2022-04-25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Pending CN1162668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644,940 US11729022B2 (en) 2021-12-17 2021-12-17 Uplink connectivity in ring networks
US17/644,940 2021-12-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6805A true CN116266805A (zh) 2023-06-20

Family

ID=86606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0169.3A Pending CN116266805A (zh) 2021-12-17 2022-04-25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9022B2 (zh)
CN (1) CN116266805A (zh)
DE (1) DE102022109146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8183A1 (en) * 2015-09-30 2017-04-0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Network nodes in a ring network
US20190335386A1 (en) * 2018-04-25 2019-10-3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otocol to detect if uplink is connected to 802.1d noncompliant device
US20200244516A1 (en) * 2019-01-25 2020-07-3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apid Owner Selection
US11171810B1 (en) * 2020-10-07 2021-11-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isconfigured uplink identif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22588B2 (en) 2015-03-26 2018-11-0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ing network uplink designation
US10491421B2 (en) 2015-06-01 2019-11-2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ing protection network module
WO2017146718A1 (en) 2016-02-26 2017-08-3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ing protection network division
WO2017160306A1 (en) 2016-03-18 2017-09-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esponses to loops in networks having a ring topology
US10516625B2 (en) 2016-10-24 2019-12-2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Network entities on ring networks
US10367654B2 (en) 2017-07-14 2019-07-30 Fujitsu Limited Network design method for ethernet ring protection switching
US10997041B2 (en) 2018-04-25 2021-05-04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ethod to disable or reboot unresponsive device with active uplink in a ring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58183A1 (en) * 2015-09-30 2017-04-06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Network nodes in a ring network
US20190335386A1 (en) * 2018-04-25 2019-10-3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otocol to detect if uplink is connected to 802.1d noncompliant device
US20200244516A1 (en) * 2019-01-25 2020-07-30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Rapid Owner Selection
US11171810B1 (en) * 2020-10-07 2021-11-0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isconfigured uplink identif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晖;: "链路聚合在传送网及接入网中的应用", 通信与信息技术, no. 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98803A1 (en) 2023-06-22
US11729022B2 (en) 2023-08-15
DE102022109146A1 (de)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3960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recovering from virtual switch link failures
US7061875B1 (en) Spanning tree loop guard
US68015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ast spanning tree re-starts
US7606177B1 (en) Value-added features for the spanning tree protocol
US9019840B2 (en) CFM for conflicting MAC address notification
US7558194B2 (e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ault tolerance
US83256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uring the operation of network devices in bridged networks
US7941837B1 (en) Layer two firewall with active-active high availability support
US7233991B2 (en) Self-healing tree network
EP175407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ink failures
US7619987B2 (en) Node device
JP5873597B2 (ja) 仮想ファブリックリンク障害復旧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8140654B2 (en) Verifying management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identifier provisioning consistency
US20080112333A1 (en) Communicating an operational state of a transport service
KR101691759B1 (ko) 가상 섀시 시스템 제어 프로토콜
US20090232148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678678B2 (ja) プロバイダ網及びプロバイダエッジ装置
US7782760B2 (en) Carrier class resilience solution for switched Ethernet local area networks (LANs)
US7170892B2 (en) Network element,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of data between elemental devices
CN114401191B (zh) 错误配置的上行链路标识
CN116266805A (zh) 环形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连接性
CN115152192B (zh) Pce受控网络可靠性
CN113132129A (zh) 网络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3805788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及其异常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US20240146574A1 (en) Identifying source of layer-2 loop in ring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