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1895A - 利用v-pol/h-pol虚拟化的用于fr2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增强 - Google Patents

利用v-pol/h-pol虚拟化的用于fr2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增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1895A
CN116261895A CN202180057049.9A CN202180057049A CN116261895A CN 116261895 A CN116261895 A CN 116261895A CN 202180057049 A CN202180057049 A CN 202180057049A CN 116261895 A CN116261895 A CN 116261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mimo
transmitting data
srs
lay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570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海童
姚春海
叶春璇
张大伟
何宏
O·奥特莱
P·赵
叶思根
曾威
杨维东
W·赵
张羽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pple Inc
Original Assignee
Appl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pple Inc filed Critical Apple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26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18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 H04B7/0469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physical layer constraints into account taking special antenna structures, e.g. cross polarized antennas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4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virtualisation of network functions or resources, e.g. SDN or NFV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4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amplitudes or polarities, e.g. quadriple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layers above the physical layer, e.g. RRC or MAC-C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文所公开的各种系统和方法描述了利用跨垂直极化(V‑Pol)和水平极化(H‑Pol)的虚拟化的波束管理的改进。用户装备(UE)和基站中的一者或多者能够包括具有V‑Pol和H‑Pol天线元件两者的天线阵列。UE能够向基站传输消息以配置跨该V‑Pol和该H‑Pol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操作。该消息能够包括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其中每个MIMO层使用该V‑Pol和该H‑Pol中的一者来传输;要由该UE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该V‑Pol和该H‑Pol中的一者来传输;和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

Description

利用V-POL/H-POL虚拟化的用于FR2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 增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包括使用跨水平极化和垂直极化的虚拟化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各种标准和协议以在基站和无线移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无线通信系统标准和协议可包括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例如,4G)或新空口(NR)(例如,5G);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6标准,该标准通常被行业组织称为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WiMAX);和用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的IEEE 802.11标准,该标准通常被行业组织称为Wi-Fi。在LTE系统中的3GPP无线电接入网(RAN)中,基站可包括RAN节点诸如演进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节点B(也通常表示为演进节点B、增强型节点B、eNodeB或eNB)和/或E-UTRAN中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该基站与被称为用户装备(UE)的无线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在第五代(5G)无线RAN中,RAN节点可包括5G节点、NR节点(也称为下一代节点B或g节点B(gNB))。
RAN使用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在RAN节点与UE之间进行通信。RAN可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EDGE)RAN(GERAN)、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和/或E-UTRAN,该RNA通过核心网提供对通信服务的接入。RAN中的每个RAN根据特定3GPP RAT操作。例如,GERAN实现GSM和/或EDGE RAT,UTRAN实现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RAT或其他3GPP RAT,E-UTRAN实现LTE RAT,并且NG-RAN实现5G RAT。在某些部署中,E-UTRAN还可实现5G RAT。
5G NR的频带可被分成两个不同的频率范围。频率范围1(FR1)包括6GHz以下的频带,其中一些频带可由先前的标准使用,但可潜在地被扩展以覆盖410MHz至7125MHz的潜在新频谱产品。频率范围2(FR2)包括24.25GHz至52.6GHz的频带。FR2的毫米波(mmWave)范围中的频带具有比FR1中的频带更短的范围但更高的可用带宽。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以举例的方式提供的这些频率范围可能会随着时间或区域的不同而变化。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被配置用于V-Pol和H-Pol通信的天线面板。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UE用于执行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方法。
图3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UE。
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网络节点。
图5示出了根据某些实施方案的示例性服务化架构。
图6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系统。
图7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UE侧和基站侧两者处的波束管理是NR系统中的有用考虑。这样的考虑在FR2中可能特别突出,其中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波束形成。波束管理考虑可以包括波束测量、波束报告、波束配置(以及相关指示)和波束故障恢复中的一者或多者。波束测量、波束配置(以及相关指示)和波束故障恢复可以主要是由基站驱动,而波束报告可以主要是由UE驱动。
在由UE进行波束报告期间,该UE可以向基站报告有关一个或多个波束的信息。应认识到NR支持周期性、非周期性和/或半持久的参考信号;周期性、非周期性和/或半持久的波束报告;基于组和基于非组的波束报告。NR还支持在波束报告中使用UE向基站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波束索引/传输配置指示(TCI)(例如同步信号/物理广播信道块(SSB)源指示符(SSBRI)和/或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源指示符(CRI))和对应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息、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息和/或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级别。
在基于组的波束报告中,UE报告G组波束的质量,并且在每个组中,报告K个波束。一组中的波束可以被同时接收,或者跨组的波束可以被同时接收。在一些方面,层1(L1)-RSRQ/L1-SINR可以在基于非组的波束报告或基于组的波束报告或两者中被报告。在一个选项中,UE针对波束中的每个波束报告L1-RSRQ/L1-SINR。在另一个方面,UE针对X个最佳波束报告L1-RSRQ/L1-SINR并且针对其他波束报告差分L1-RSRQ/L1-RSRP,其中针对基于非组的波束报告,X可以是固定的,例如1,并且针对基于组的波束报告,X可以是1或等于组数量或组内波束数量。在一些方面,如果针对基于组的波束报告X>1,则差分L1-RSRQ/L1-SINR可以基于相同的组中的参考波束或组内的相同的索引。
考虑到波束测量、波束配置(以及相关指示)和波束故障恢复可以主要是由基站驱动的事实,可以公平地说波束管理可以主要是由基站驱动。然而,已经观察到,在上述条件下,基站可能(至少最初)不具有关于对有效执行波束管理有用的UE射频(RF)的完整信息和/或UE码本信息。
在实践中,由于在UE处的考虑,期望实现比上述那些更先进的波束管理过程(和/或对上述波束管理过程的改进)。这些更先进/完善的过程可以使得UE能够比现有系统中的那些对波束管理具有更大的影响。
已经观察到,可以通过利用以下一个或多个来完善波束管理:混合模拟和数字波束形成的使用、动态码本大小的使用;跨垂直极化(V-Pol)和水平极化(H-Pol)的虚拟化的使用;动态天线元件激活和去激活的使用。本文中,描述了对各种波束管理过程的增强(例如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增强),其利用来自这些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过程的考虑。
本文所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特别涉及例如V-Pol和H-Pol的考虑。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被配置用于V-Pol和H-Pol通信的天线面板102。天线面板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V-Pol天线元件104和一个或多个H-Pol天线元件106。V-Pol天线元件104和H-Pol天线元件106可以被设置为彼此正交。因此,当使用V-Pol天线元件104中的一个或多个V-Pol天线元件传输数据时,这样产生的电场将与使用H-Pol天线元件106中的一个或多个H-Pol天线元件传输数据时产生的电场正交。在下述的系统和方法中,可以在UE和基站中的任一者或两者上找到天线面板102(或类似于它,具有不同数量的元件)。在V-Pol天线元件104上传输/接收的数据被称为使用V-Pol传输/接收,并且在H-Pol天线元件106上传输/接收的数据被称为使用H-Pol传输/接收。
UE可以实现和执行UL MIMO传输。MIMO传输可允许在相同的无线信道中传输多个数据流,其中每个数据流在单独的MIMO层上发送。UL MIMO操作可以是基于码本的或基于非码本的。
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操作,UE可以指示基站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这可以在例如“maxNumberMIMO-LayersNonCB-PUSCH”参数中指示。UE还可以指示要由UE向基站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这可以在例如“maxNumberSRS-ResourcePerSet”参数中指示。UE还可以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这可以在“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参数中指示。
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操作,UE可以指示基站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这可以在例如“maxNumberMIMO-LayersCB-PUSCH”参数中指示。UE还可以指示要由UE向基站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这可以在例如“maxNumberSRS-ResourcePerSet”参数中指示。UE还可以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这可以在“maxNumberSRS-Ports-PerResource”参数中指示。还可以传输“pusch-TransCoherence”参数。该参数可以指示UE在不同天线端口之间是否实现以及在什么级别实现RF和基带校准,以确保可以维持相位相干性。
在UL上支持一个或多个MIMO层的一种方式是经由V-Pol和H-Pol虚拟化,其中一个或多个MIMO层(以下有时简称为“层”)中的每个MIMO层使用V-Pol和H-Pol中的一者来传输。这样做的一个有益效果是这利用了上述V-Pol和H-Pol之间的正交性,使得在不同极性上传输的MIMO层之间的干扰的减少。这种虚拟化还可以与数字和模拟处理之间的自然分离兼容。例如,在单个极化内,可以使用模拟波束形成,与使用两个不同的极化相比,对多个MIMO层的支持可能更复杂,其中可以使用数字预编码来支持多层MIMO操作。
已经进一步认识到,允许UE向基站发信号通知要并发使用MIMO层的数量、要传输的SRS的数量、以及每SRS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UE可以跨V-Pol和H-Pol控制MIMO应用的特性。这允许UE根据当前数据需要并且针对当前V-Pol和H-Pol的强度(UE可以使用DL中V-Pol和H-Pol中的每一者根据在UE处接收到的信号的SINR和/或RSRP来判断)来配置MIMO操作,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UE配置的有益效果可包括UE可控制其自身的功率和热特性(因为多个极化的激活可消耗更多功率以及/或者使UE耗散更多热)。
在一些情况下,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操作,UE可以确定一次执行单层的ULMIMO。这可允许UE仅使用V-Pol或H-Pol中的一者以向UE呈现MIMO层,或者它可允许UE跨V-Pol和H-Pol两者执行透明传输(Tx)分集方案。在这些情况下,UE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UL数据的层的数量为1。UE还指示要传输的SRS的数量为1。UE还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在这种情况下,(当使用V-Pol或H-Pol中的一者来呈现MIMO层时)使用相同的极化来传输要使用的一个SRS和一个MIMO层。
在一些情况下,针对任一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操作或基于码本的UL操作,UE可以确定一次执行单层的UL MIMO,但是具有在使用V-Pol传输层或使用H-Pol传输层之间切换的选项。这在V-Pol或H-Pol中的一者或另一者交替成为针对UL的更强极化的动态情况下可能是有用的。在这些情况下,UE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UL数据的层的数量为1。UE还指示要传输的SRS的数量为2(例如使用V-Pol传输一个SRS,使用H-Pol传输一个SRS,并且每当相应的极化被用于传输层时,传输每个SRS)。UE还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意味着网络被配置为使用码本UL操作的这些情况的子情况将看起来类似于非码本情况)。在这些情况的一些情况中,UE可以基于来自基站的指令在使用V-Pol传输层和使用H-Pol传输层之间进行选择。在这些情况的一些情况中,UE可以基于V-Pol和H-Pol之间相对强度的变化(UE可以使用DL中V-Pol和H-Pol中的每一者根据在UE处接收到的信号的SINR和/或RSRP来判断),在使用V-Pol传输层与使用H-Pol传输层之间进行选择。
在一些情况下,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操作,当条件改变时,UE可以通过动态选择使用一层(使用V-Pol或H-Pol中的任一者)或使用两层(一层使用V-Pol和H-Pol中的每一者)来确定执行UL MIMO。这在条件交替的动态情况下可能是有用的,这些条件在V-Pol比H-Pol更强、H-Pol比V-Pol更强和/或V-Pol和H-Pol具有相似的强度间交替。在这些情况下,当V-Pol和H-Pol具有相似的强度时,UE可以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为2,或者当V-Pol和H-Pol具有相异的强度时,UE可以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为1。UE还指示要传输的SRS的数量为2(例如使用V-Pol传输一个SRS,使用H-Pol传输一个SRS,并且每当相应的极化被用于传输层时,都传输)。UE还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
在一些情况下,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操作,当条件改变时,UE可以通过动态选择使用一层(使用V-Pol或H-Pol中的任一者)或使用两层(一层使用V-Pol和H-Pol中的每一者)来确定执行UL MIMO。这在条件交替的动态情况下可能是有用的,这些条件在V-Pol比H-Pol更强、H-Pol比V-Pol更强和/或V-Pol和H-Pol具有相似的强度间交替。在这些情况下,当V-Pol和H-Pol具有相似的强度时,UE可以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为2,或者当V-Pol和H-Pol具有相异的强度时,UE可以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为1。UE还指示要传输的SRS的数量为1(例如每当这样的极化被用于传输层时,使用V-Pol和H-Pol传输相同的SRS资源)。UE还指示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每个SRS跨两个天线端口使用一个SRS的指示可对应基于码本的UL MIMO操作的码本性质,以及/或者可向基站指示UE希望使用基于码本的UL MIMO操作。
在基于非码本或码本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中,并且当UE被配置为在使用一个和两个并发层之间进行动态选择时,当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为1时,UE可以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V-Pol传输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层;使用H-Pol传输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层。该选择可基于V-Pol和H-Pol哪个更强来作出(UE可以使用DL中V-Pol和H-Pol中的每一者根据在UE处接收到的信号的SINR和/或RSRP来判断)。
此外,在基于非码本或码本的情况中的任一种情况下,并且当被配置为在使用一个和两个并发层之间进行动态选择时,UE可以稍后确定V-Pol和H-Pol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并且,作为响应,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输数据的层的第二数量,该第二数量的层中的每一者使用V-Pol和H-Pol中的一者来传输。由于V-Pol和H-Pol的相对强度的变化,预期该第二指示可能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的第一指示。例如,如果第一指示是使用一个并发层,并且V-Pol和H-Pol此后具有的相对强度逐渐接近,则第二指示可能是使用两个并发层。又如,如果第一指示是使用两个并发层,并且V-Pol和H-Pol此后具有的相对强度逐渐背离,则第二指示可能是使用一个并发层。
在UE可以首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并且随后指示要并发用于与基站通信的层的第二数量实施方案中,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第二数量的指示可以包括在传送层的第二数量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用于UL传输的优选UL带宽部分(BWP)的指示。基站可以知道所指示的BWP与层的数量之间的关联,并且能够对应确定UE已经指示使用该数量的层,并且使用相关联的层的数量来做出所指示的优选BWP的改变。一些BWP可以与更大的最大层的数量相关联(用于更高的峰值数据速率),而其他BWP可以与更小的最大层数相关联(用于功率节省),并且UE可以根据这些考虑来指示优选BWP。附加地或另选地,层的第二数量的指示可以作为RRC消息、MAC-CE和/或DCI的一部分到达。然后基站可以使用RRC消息、MAC-CE和/或DCI中的一者或多者向UE确认对层的第二数量的动态改变。预期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数量的初始指示(例如,在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送数据的层的第二数量的任何指示之前的指示)还可以按照所述的方式被处理。
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UE用于执行UL MIMO传输的方法200。方法200包括202,在用户装备UE处,生成发送给基站的一个或多个消息,该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这些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要由该UE传输的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和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
方法200还包括204,使用所指示数量的MIMO层向该基站发送该数据。
方法200可选地还包括206,确定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
方法200任选地还包括208,在UE处生成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该第二数量的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在方法200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使用相同的极化来传输要使用的该一个SRS和该一个MIMO层。
在方法200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和基于码本的ULMIMO传输中的一者: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来自该基站的指令而发生。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的改变而发生。
在方法200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在包括可选的生成208的这些实施方案的子集的一个子集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在该实施方案的子集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另选地(或附加地),在该实施方案的子集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的消息中的至少一个该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在方法200的某些实施方案中,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在这些实施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在包括可选的生成208的这些实施方案的子集的一个子集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在该实施方案的子集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另选地(或附加地),在该实施方案的子集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配置的示例性UE 300的框图,包括通过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执行对应于本文所述的任何示例性方法和/或过程的指令。UE 3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收发器304、存储器306、用户接口308和控制接口310。
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可包括例如应用处理器、音频数字信号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和/或一个或多个基带处理器。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中的每个处理器可包括内部存储器以及/或者可包括用于与外部存储器(包括存储器306)通信的接口。内部或外部存储器可存储供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执行的软件代码、程序和/或指令,以配置和/或促进UE300执行各种操作,包括本文所述的操作。例如,指令的执行可将UE 300配置为使用一个或多个有线或无线通信协议(包括由3GPP标准化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协议,诸如通常称为5G/NR、LTE、LTE-A、UMTS、HSPA、GSM、GPRS、EDGE等的那些)或可与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用户接口308和/或控制接口310结合使用的任何其他当前或未来协议进行通信。又如,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6或对应于由3GPP(例如针对NR和/或LTE)标准化的MAC、RLC、PDCP和RRC层协议的其他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又如,处理器302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6或其他存储器中的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与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一起实现对应的PHY层协议,诸如正交频分多路复用(OFDM)、正交频分多址(OFDMA)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
存储器306可包括供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存储在UE 300的协议、配置、控制和其他功能中使用的变量(包括对应于或包括本文所述的示例性方法和/或过程中的任一者的操作)的存储器区域。此外,存储器306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RAM)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存储器306可与存储器时隙进行交互,通过该存储器时隙可插入和移除一种或多种格式的可移除存储卡(例如,SD卡、记忆棒、紧凑型闪存等)。
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可包括有利于UE 300与支持类似无线通信标准和/或协议的其他装备进行通信的射频传输器和/或接收器电路。例如,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可包括开关、混频器电路、放大器电路、滤波器电路和合成器电路。此类RF电路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具有对从前端模块(FEM)接收的RF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将基带信号提供给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的基带处理器的电路。RF电路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用于上变频由基带处理器提供的基带信号并向FEM提供用于传输的RF输出信号的电路。FEM可包括接收信号路径,该接收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对从一个或多个天线接收的RF信号进行操作,放大接收信号并且将接收信号的放大版本提供给RF电路以进行进一步处理。FEM还可包括发射信号路径,该发射信号路径可包括电路,该电路被配置为放大由RF电路提供的、用于由一个或多个天线进行传输的发射信号。在各种实施方案中,可仅在RF电路中、仅在FEM中或者在RF电路和FEM电路两者中完成通过发射或接收信号路径的放大。在一些实施方案中,FEM电路可包括TX/RX开关,以在发射模式和接收模式操作之间切换。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包括使得UE 300能够根据被提议用于由3GPP和/或其他标准主体标准化的各种协议和/或方法与各种5G/NR网络通信的发射器和接收器。例如,此类功能可与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协作地操作以基于OFDM、OFDMA和/或SC-FDMA技术来实现PHY层,诸如本文参考的其他附图所描述。
用户接口308可根据特定实施方案采取各种形式,或者可不存在于UE300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用户接口308包括麦克风、扬声器、可滑动按钮、可按压按钮、显示器、触摸屏显示器、机械或虚拟小键盘、机械或虚拟键盘和/或通常存在于移动电话上的任何其他用户接口特征部。在其他实施方案中,UE 300可包括具有更大触摸屏显示器的平板计算设备。在此类实施方案中,用户接口308的机械特征部中的一个或多个机械特征部可由使用触摸屏显示器实现的相当或功能上等效的虚拟用户接口特征部(例如,虚拟小键盘、虚拟按钮等)替换,如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悉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UE 300可以是数字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站等,该数字计算设备包括可根据特定示例性实施方案集成、拆卸或可拆卸的机械键盘。此类数字计算设备还可包括触摸屏显示器。具有触摸屏显示器的UE 300的许多示例性实施方案能够接收用户输入,诸如与本文所描述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示例性方法和/或过程有关的输入。
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UE 300包括取向传感器,该取向传感器可由UE 300的特征部和功能以各种方式使用。例如,UE 300可使用取向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用户何时已改变UE 300的触摸屏显示器的物理取向。来自取向传感器的指示信号可用于在UE300上执行的任何应用程序,使得应用程序可在指示信号指示设备的物理取向的大约90度变化时自动改变屏幕显示器的取向(例如从纵向到横向)。这样,无论设备的物理取向如何,应用程序都能够以用户可读的方式保持屏幕显示器。另外,取向传感器的输出可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结合使用。
控制接口310可根据特定实施方案采取各种形式。例如,控制接口310可包括RS-232接口、RS-485接口、USB接口、HDMI接口、蓝牙接口、IEEE(“火线”)接口、I2C接口、PCMCIA接口等。在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中,控制接口1260可包括IEEE 802.3以太网接口,诸如上文所述。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控制接口310可包括模拟接口电路,该模拟接口电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数模(D/A)转换器和/或模数(A/D)转换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认识到,以上特征、界面和射频通信标准的列表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不限于本公开的范围。换句话讲,UE 300可包括比图3所示更多的功能,包括例如视频和/或静止图像相机、麦克风、媒体播放器和/或记录器等。此外,该一个或多个收发器304可包括用于使用包括蓝牙、GPS和/或其他的另外的射频通信标准进行通信的电路。此外,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02可执行存储在存储器306中的软件代码以控制此类附加功能。例如,从GPS接收器输出的定向速度和/或位置估计可用于在UE 300上执行的任何应用程序,包括根据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各种示例性方法和/或计算机可读介质。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可配置的示例性网络节点400的框图,包括通过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执行对应于本文所描述的任何示例性方法和/或过程的指令。
网络节点4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存储器406、核心网络接口408和其他接口410。网络节点400可包括例如基站、eNB、gNB、接入节点或其部件。
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可包括任何类型的处理器或处理电路,并且可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公开的方法或过程中的一者。存储器406可存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执行的软件代码、程序和/或指令,以将网络节点400配置为执行各种操作,包括本文所述的操作。例如,此类存储指令的执行可将网络节点400配置为使用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方案的协议(包括上文所讨论的一种或多种方法和/或过程)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此外,此类存储指令的执行还可配置和/或促进网络节点400使用其他协议或协议层(诸如由3GPP针对LTE、LTE-A和/或NR标准化的PHY、MAC、RLC、PDCP和RRC层协议中的一者或多者或者与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和核心网络接口408结合使用的任何其他更高层协议)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设备通信。以举例而非限制的方式,核心网络接口408包括S1接口,并且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可包括Uu接口,如由3GPP标准化的。存储器406还可存储在网络节点400的协议、配置、控制和其他功能中使用的变量。因此,存储器406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存储器、硬盘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RAM)、基于网络的(例如“云”)存储装置或它们的组合。
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可包括发射器、接收器、信号处理器、ASIC、天线、波束形成单元以及使得网络节点400能够与其他装备(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多个兼容的用户装备(UE))进行通信的其他电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网络节点400可包括各种协议或协议层,诸如由3GPP针对LTE、LTE-A和/或5G/NR标准化的PHY、MAC、RLC、PDCP和RRC层协议。根据本公开的另外的实施方案,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可包括基于OFDM、OFDMA和/或SC-FDMA技术的PHY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此类PHY层的功能可由无线电网络接口404和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2协作地提供。
核心网络接口408可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使得网络节点400能够与核心网络(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诸如电路交换(CS)和/或分组交换核心(PS)网络)中的其他装备进行通信的其他电路。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心网络接口408可包括由3GPP标准化的S1接口。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心网络接口408可包括到一个或多个SGW、MME、SGSN、GGSN和其他物理设备的一个或多个接口,该一个或多个接口包括存在于GERAN、UTRAN、E-UTRAN和CDMA2000核心网络中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功能。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一个或多个接口可在单个物理接口上多路复用在一起。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核心网络接口408的更低层可包括异步传输模式(ATM)、以太网上互联网协议(IP)、光纤上的SDH、铜线上的T1/E1/PDH、微波无线电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其他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他接口410可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和使得网络节点400能够与外部网络、计算机、数据库等通信的其他电路,以用于操作、管理和维护网络节点400或可操作地连接到其上的其他网络装备。
示例性系统架构
在某些实施方案中,5G系统架构支持数据连接性和服务,使得能够部署以使用技术诸如网络功能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5G系统架构可利用控制平面网络功能之间的基于服务的交互。将用户平面功能与控制平面功能分离允许独立可扩展性、演进和灵活的部署(例如集中式位置或分布式(远程)位置)。模块化函数设计允许功能重复使用,并且可实现灵活且有效的网络切片。网络功能及其网络功能服务可直接或经由服务通信代理间接地与另一个NF及其网络功能服务交互。另一个中间功能可帮助路由控制平面消息。该架构使AN和CN之间的依赖性最小化。该架构可包括具有集成不同接入类型(例如,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的公共AN-CN接口的聚合核心网络。该架构还可支持统一认证框架、计算资源与存储资源解耦的无状态NF、能力暴露、对本地和集中式服务的并发访问(以支持低延迟服务和对本地数据网络的访问,用户平面功能可部署在AN附近)和/或在受访PLMN中用家庭路由流量以及本地突破流量两者进行漫游。
5G架构可被定义为基于服务的,并且网络功能之间的交互可包括基于服务的表示,其中控制平面内的网络功能(例如,AMF)使得其他授权网络功能能够访问其服务。基于服务的表示还可包括点对点参考点。参考点表示还可用于示出由任何两个网络功能(例如,AMF和SMF)之间的点对点参考点(例如,N11)描述的网络功能中的NF服务之间的交互。
图5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5GS中的服务化架构500。如在3GPP TS 23.501中所述,基于服务的架构500包括诸如NSSF 508、NEF 510、NRF 514、PCF 512、UDM 526、AUSF518、AMF 520、SMF 522的NF,以与UE 516、(R)AN 506、UPF 502和DN 504通信。NF和NF服务可直接地通信(称为直接通信),或者经由SCP 524间接地通信(称为间接通信)。图5还示出了包括Nutm、Naf、Nudm、Npcf、Nsmf、Nnrf、Namf、Nnef、Nnssf和Nausf以及参考点N1、N2、N3、N4和N6的对应服务化接口。下述为由图5所示的NF提供的一些示例性功能。
NSSF 508支持功能,诸如:选择服务UE的网络切片实例集合;确定允许的NSSAI,并且如果需要,确定到订阅的S-NSSAI的映射;确定配置的NSSAI,并且如果需要,确定到订阅的S-NSSAI的映射;以及/或者确定要用于服务UE的AMF集合,或者基于配置可能通过查询NRF来确定候选AMF的列表。
NEF 510支持能力和事件的暴露。NF能力和事件可由NEF 510安全地暴露(例如用于第三方、应用程序功能和/或边缘计算)。NEF 510可使用到UDR的标准化接口(Nudr)将信息存储/检索为结构化数据。NEF 510还可安全地从外部应用程序向3GPP网络提供信息,并且可提供应用程序功能以向3GPP网络安全地提供信息(例如,预期的UE行为、5GLAN组信息和服务特定信息),其中NEF 510可认证和授权并有助于限制应用程序功能。NEF 510可通过在与AF 528交换的信息和与内部网络功能交换的信息之间转换来提供内部-外部信息的转换。例如,NEF 510在AF服务标识符和内部5G核心信息(诸如DNN和S-NSSAI)之间转换。NEF510可根据网络策略处理对外部AF的网络和用户敏感信息的掩蔽。NEF 510可从其他网络功能接收信息(基于其他网络功能的暴露能力),并且使用到UDR的标准化接口将所接收的信息存储为结构化数据。所存储的信息可由NEF510访问并重新暴露于其他网络功能和应用程序功能,并且用于其他目的诸如分析。对于与特定UE相关的服务的外部暴露,NEF 510可驻留在HPLMN中。根据运营商协议,HPLMN中的NEF 510可具有与VPLMN中的NF的接口。当UE能够在EPC和5GC之间切换时,SCEF+NEF可用于服务暴露。
NRF 514通过从NF实例或SCP接收NF发现请求并将所发现的NF实例的信息提供给NF实例或SCP来支持服务发现功能。NRF 514还可支持P-CSCF发现(SMF发现AF的特殊情况),保持可用NF实例及其支持的服务的NF配置文件,以及/或者向订阅的NF服务消费者或SCP通知新注册/更新/解除注册的NF实例连同其NF服务。在网络切片的上下文中,基于网络具体实施,可在不同级别部署多个NRF,诸如PLMN级别(NRF配置有整个PLMN的信息)、共享切片级别(NRF配置有属于网络切片集合的信息)和/或切片特定级别(NRF配置有属于S-NSSAI的信息)。在漫游的上下文中,可在不同网络中部署多个NRF,其中受访PLMN中的NRF(称为vNRF)配置有受访PLMN的信息,并且其中归属PLMN中的NRF(称为hNRF)配置有归属PLMN的信息,由vNRF经由N27接口引用。
PCF 512支持统一策略框架来管控网络行为。PCF 512提供针对控制平面功能的策略规则以实施它们。PCF 512访问与统一数据储存库(UDR)中的策略决定相关的订阅信息。PCF 512可访问位于与PCF相同的PLMN中的UDR。
UDM 526支持生成3GPP AKA认证凭据、用户识别处理(例如5G系统中每个订阅者的SUPI的存储和管理)、隐私保护订阅标识符(SUCI)的解除隐藏、基于订阅数据(例如漫游限制)的访问授权、UE的服务NF注册管理(例如为UE存储服务AMF、为UE的PDU会话存储服务SMF)、服务/会话连续性(例如通过保持正在进行的会话的SMF/DNN分配)、MT-SMS交付、合法拦截功能(尤其是在UDM是LI的唯一接触点的出站漫游情况下)、订阅管理、SMS管理、5GLAN组管理处理和/或外部参数配置(预期UE行为参数或网络配置参数)。为了提供此类功能,UDM 526使用可存储在UDR中的订阅数据(包括认证数据),在这种情况下,UDM实现应用程序逻辑并且可能不需要内部用户数据存储,并且若干不同的UDM可在不同交易中为相同的用户提供服务。UDM 526可位于其服务的订阅者的HPLMN中,并且可访问位于相同的PLMN中的UDR的信息。
AUSF 518支持用于3GPP接入和非信任非3GPP接入的认证。AUSF518还可为网络切片专用认证和授权提供支持。
AMF 520支持RAN CP接口(N2)的终止、用于NAS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NAS(N1)的终止、注册管理、连接管理、可达性管理、移动性管理、合法拦截(针对AMF事件和到LI系统的接口)、在UE和SMF之间传输SM消息、用于路由SM消息的透明代理、接入认证、接入授权、在UE和SMSF之间传输SMS消息、SEAF、用于监管服务的位置服务管理、在UE和LMF之间以及RAN和LMF之间传输位置服务消息、用于与EPS互通的EPS承载ID分配、UE移动性事件通知、控制平面CIoT 5GS优化、用户平面CIoT 5GS优化、配置外部参数(预期UE行为参数或网络配置参数)和/或网络切片专用认证和授权。AMF功能的一些或所有AMF功能可在AMF 520的单个实例中得到支持。不管网络功能的数量如何,在某些实施方案中,UE和CN之间的每个接入网络只有一个NAS接口实例终止于实现至少NAS安全和移动性管理的网络功能之一。AMF 520还可包括策略相关功能。
除了上述功能之外,AMF 520还可包括支持非3GPP接入网络的以下功能:支持具有N3IWF/TNGF的N2接口,在该接口上,在3GPP接入上定义的一些信息(例如,3GPP小区标识)和过程(例如,移交相关)可能不适用,并且可应用不适用于3GPP接入的非3GPP接入特定信息;通过N3IWF/TNGF用UE支持NAS信令,其中通过3GPP接入由NAS信令支持的一些程序可能不适用于非信任非3GPP(例如,寻呼)接入;支持通过N3IWF/TNGF连接的UE的认证;经由非3GPP接入连接或者同时经由3GPP接入或非3GPP接入连接的UE的移动性、认证和单独的安全上下文状态的管理;支持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上有效的协调RM管理上下文;以及/或者支持用于UE通过非3GPP接入进行连接的专用CM管理上下文。在网络切片的实例中可能不需要支持所有以上功能。
SMF 522支持会话管理(例如会话建立、修改和发布、包括UPF和AN节点之间的隧道维护)、UE IP地址分配和管理(包括任选的授权)(其中可从UPF或从外部数据网络接收UEIP地址)、DHCPv4(服务器和客户端)和DHCPv6(服务器和客户端)功能、基于以太网PDU的本地高速缓存信息响应地址解析协议请求和/或IPv6邻居要求请求的功能(例如SMF通过提供与请求中传输的IP地址对应于的MAC地址来响应ARP和/或IPv6邻居要求请求)、选择和控制用户平面功能(包括控制UPF以代理ARP或IPv6邻居发现或将所有ARP/IPv6邻居要求流量转发到用于以太网PDU会话的SMF)、在UPF处的流量导向配置将流量路由到适当目的地、5G VN组管理(例如保持所涉及的PSA UPF的拓扑结构,在PSA UPF之间建立并发布N19隧道,在UPF处配置流量转发以应用本地切换,和/或基于N6的转发或基于N19的转发)、终止朝向策略控制功能的接口、合法拦截(针对SM事件和到LI系统的接口)、对数据收集进行收费并支持计费接口、对UPF处的计费数据收集进行控制和协调、终止NAS消息的SM部分、下行链路数据通知、经由AMF通过N2传输到AN的AN特定SM信息的发起方、会话的SSC模式的确定、控制平面CIoT 5GS优化、标头压缩、在可插入/移除/重新定位I-SMF的部署中充当I-SMF、配置外部参数(预期UE行为参数或网络配置参数)、针对IMS服务的P-CSCF发现、漫游功能(例如处理本地实施以应用QoS SLA(VPLMN)、计费数据收集和计费接口(VPLMN)和/或合法拦截(在针对SM事件和到LI系统的接口的VPLMN中)、与外部DN交互以传输用于外部DN进行PDU会话认证/授权的信令和/或向UPF和NG-RAN发出指令在N3/N9接口上执行冗余传输。SMF功能的一些或所有SMF功能可在SMF的单个实例中得到支持。然而,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并非所有功能都需要在网络切片的实例中得到支持。除了这些功能之外,SMF 522还可包括策略相关功能。
SCP 524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者或多者:间接通信;委托发现;到目的地NF/NF服务的消息转发和路由;通信安全性(例如,NF服务消费者访问NF服务制造商API的授权)、负载平衡、监测、过载控制等;和/或任选地与UDR进行交互,以基于UE身份(例如,SUPI或IMPI/IMPU)解析UDM组ID/UDR组ID/AUSF组ID/PCF组ID/CHF组ID/HSS组ID。SCP功能的一些或所有SCP功能可在SCP的单个实例中得到支持。在某些实施方案中,SCP 524可以分布式方式部署和/或多于一种SCP可存在于NF服务之间的通信路径中。SCP可以PLMN级别、共享切片级别和切片特定级别部署。可以留下运营商部署以确保SCP可以与相关NRF通信。
UE 516可包括具有无线电通信能力的设备。例如,UE 516可包括智能电话(例如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的手持式触摸屏移动计算设备)。UE 516还可包括任何移动或非移动计算设备,诸如个人数据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无线手持设备或包括无线通信接口的任何计算设备。UE也还被称为客户端、移动电话、移动设备、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移动单元、移动站、移动用户、订阅者、用户、远程站、接入代理、用户代理、接收器、无线电装备、可重新配置的无线电装备或可重新配置的移动设备。UE 516可包括IoT UE,该IoT UE可包括被设计用于利用短期UE连接的低功率IoT应用程序的网络接入层。IoT UE可利用技术(例如,M2M、MTC或mMTC技术)经由PLMN、使用ProSe或D2D通信的其他UE、传感器网络或IoT网络与MTC服务器或设备交换数据。M2M或MTC数据交换可以是机器启动的数据交换。IoT网络描述了互连的IoT UE,这些UE可包括唯一可识别的嵌入式计算设备(在互联网基础结构内)。IoT UE可执行后台应用程序(例如,保持活动消息、状态更新等)以促进IoT网络的连接。
UE 516可被配置为通过无线电接口530与(R)AN 506连接或通信耦接,该无线电接口可以是被配置为用蜂窝通信协议诸如GSM协议、CDMA网络协议、一键通(PTT)协议、蜂窝PTT(POC)协议、UMTS协议、3GPP LTE协议、5G协议、NR协议等进行操作的物理通信接口或层。例如,UE 516和(R)AN 506可使用Uu接口(例如LTE-Uu接口)来经由包括PHY层、MAC层、RLC层、PDCP层和RRC层的协议栈来交换控制平面数据。DL传输可从(R)AN 506到UE 516,并且UL传输可从UE 516到(R)AN 506。UE 516还可使用侧链路与另一UE(未示出)直接通信以进行D2D、P2P和/或ProSe通信。例如,ProSe接口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该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
(R)AN 5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该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可被称为基站(BS)、NodeB、演进NodeB(eNB)、下一代NodeB(gNB)、RAN节点、控制器、传输接收点(TRP)等,并且可包括地面站(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其在地理区域(例如小区)内提供覆盖。(R)AN 506可包括用于提供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或其他类型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宏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允许UE用服务订阅进行无限制访问。微微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UE用服务订阅进行无限制访问。毫微微小区可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允许与毫微微小区(例如,封闭订阅者组(CSG)中的UE、家庭中的用户的UE等)具有关联的UE进行受限访问。
尽管未示出,但可使用多个RAN节点(诸如(R)AN 506),其中在两个或更多个节点之间定义了Xn接口。在一些具体实施中,Xn接口可包括Xn用户平面(Xn-U)接口和Xn控制平面(Xn-C)接口。Xn-U可提供用户平面PDU的非保证递送并支持/提供数据转发和流量控制功能。Xn-C可提供管理和错误处理功能,用于管理Xn-C接口的功能;在连接模式(例如CM-CONNECTED)下对UE 516的移动性支持包括用于管理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之间的连接模式的UE移动性的功能。该移动性支持可包括从旧(源)服务(R)AN节点到新(目标)服务(R)AN节点的上下文传输;以及对旧(源)服务(R)AN节点到新(目标)服务(R)AN节点之间的用户平面隧道的控制。
UPF 502可充当RAT内和RAT间移动性的锚定点、与DN 504互连的外部PDU会话点,以及支持多宿主PDU会话的分支点。UPF 502还可执行分组路由和转发、分组检查、执行策略规则的用户平面部分、合法拦截分组(UP收集);流量使用情况报告、对用户平面执行QoS处理(例如,分组滤波、门控、UL/DL速率执行)、执行上行链路流量验证(例如,SDF到QoS流映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的传送级别分组标记以及下行链路分组缓冲和下行链路数据通知触发。UPF 502可包括用于支持将流量流路由到数据网络的上行链路分类器。DN 504可表示各种网络运营商服务、互联网访问或第三方服务。DN 504可包括例如应用服务器。
图6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方案的网络的系统600的架构。系统600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在该示例中示出为UE 636和UE 634。UE636和UE 634被示为智能电话(例如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蜂窝网络的手持式触摸屏移动计算设备),但是它还可包括任何移动或非移动计算设备,诸如个人数据助理(PDA)、寻呼机、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无线手持终端或包括无线通信接口的任何计算设备。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UE 636和UE 634中的任一者可包括物联网(IoT)UE,该物联网UE可包括被设计用于利用短期UE连接的低功率IoT应用程序的网络接入层。IoT UE可以利用技术诸如机器对机器(M2M)或机器类型通信(MTC),经由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基于邻近的服务(ProSe)或设备对设备(D2D)通信、传感器网络或IoT网络与MTC服务器或设备交换数据。M2M或MTC数据交换可以是机器启动的数据交换。IoT网络描述了互连的IoT UE,这些UE可包括具有短暂连接的唯一可识别的嵌入式计算设备(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内)。IoT UE可执行后台应用程序(例如,保持活动消息、状态更新等)以促进IoT网络的连接。
UE 636和UE 634可被配置为与无线电接入网(RAN)(被示为RAN608)连接(例如通信地耦接)。RAN 608可以是例如演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E-UTRAN)、下一代RAN(NG RAN)或一些其他类型的RAN。UE 636和UE 634分别利用连接604和连接602,其中每个连接包括物理通信接口或层(在下文中进一步详细论述);在该示例中,连接604和连接602被示为空中接口以实现通信耦接,并且可与蜂窝通信协议一致,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码分多址(CDMA)网络协议、一键通(PTT)协议、蜂窝PTT(POC)协议、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协议、3GPP长期演进(LTE)协议、第五代(5G)协议、新空口(NR)协议等。
在该实施方案中,UE 636和UE 634还可经由ProSe接口610直接交换通信数据。ProSe接口610可另选地被称为包括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侧链路接口,该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包括但不限于物理侧链路控制信道(PSCCH)、物理侧链路共享信道(PSSCH)、物理侧链路发现信道(PSDCH)和物理侧链路广播信道(PSBCH)。
示出了UE 634被示出被配置为经由连接638接入接入点(AP)(被示为AP 612)。连接638可包括本地无线连接,诸如与任何IEEE 802.11协议一致的连接,其中AP 612将包括无线保真
Figure BDA0004113410160000211
路由器。在该示例中,AP 612可连接到互联网而没有连接到无线系统的核心网络(下文进一步详细描述)。
RAN 608可包括启用连接604和连接602的一个或多个接入节点。这些接入节点(AN)可以称为基站(BS)、NodeB、演进NodeB(eNB)、下一代NodeB(gNB)、RAN节点等,并且可包括地面站(例如,陆地接入点)或卫星站,其在地理区域(例如,小区)内提供覆盖。RAN 608可包括用于提供宏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宏RAN节点614,以及用于提供毫微微小区或微微小区(例如与宏小区相比,具有更小覆盖范围、更小用户容量或更高带宽的小区)的一个或多个RAN节点,例如低功率(LP)RAN节点(诸如LP RAN节点616)。
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中的任一者可终止空中接口协议,并且可以是UE636和UE 634的第一联系点。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中的任何一者都可满足RAN 608的各种逻辑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的功能,诸如无线电承载管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动态无线电资源管理、数据分组调度以及移动性管理。
根据一些实施方案,UE 636和UE 634可被配置为根据各种通信技术,诸如但不限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下行链路通信)或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技术(例如用于上行链路和ProSe或侧链路通信),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信号在多载波通信信道上彼此通信或与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中的任一者通信,但是实施方案的范围在这方面不受限制。OFDM信号可包括多个正交子载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下行链路资源网格可用于从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中的任一者到UE 636和UE 634的下行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可利用相似的技术。网格可以是时频网格,称为资源网格或时频资源网格,其是每个时隙中下行链路中的物理资源。对于OFDM系统,此类时频平面表示是常见的做法,这使得无线电资源分配变得直观。资源网格的每一列和每一行分别对应一个OFDM符号和一个OFDM子载波。时域中资源网格的持续时间与无线电帧中的一个时隙对应。资源网格中最小的时频单位表示为资源元素。每个资源网格包括多个资源块,这些资源块描述了某些物理信道到资源元素的映射。每个资源块包括资源元素的集合;在频域中,这可以表示当前可以分配的最少量资源。使用此类资源块来传送几个不同的物理下行链路信道。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将用户数据和更高层信令携带到UE 636和UE634。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可携载关于与PDSCH信道有关的传输格式和资源分配的信息等。它还可向UE 636和UE634通知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相关的传输格式、资源分配和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信息。通常,可基于从UE 636和UE 634中的任一者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在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中的任一者处执行下行链路调度(将控制和共享信道资源块分配给小区内的UE 634)。可在用于(例如分配给)UE 636和UE 634中的每一者的PDCCH上传输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
PDCCH可以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来传送控制信息。在被映射到资源元素之前,可以首先将PDCCH复数值符号组织为四元组,然后可以使用子块交织器对其进行排列以进行速率匹配。可以使用这些CCE中的一个或多个来传输每个PDCCH,其中每个CCE可以对应于九个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集,称为资源元素组(REG)。四个正交相移键控(QPSK)符号可以映射到每个REG。根据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的大小和信道条件,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CCE来传输PDCCH。可存在四个或更多个被定义在LTE中具有不同数量的CCE(例如,聚合级别,L=1、2、4或8)的不同的PDCCH格式。
一些实施方案可以使用用于控制信道信息的资源分配的概念,其是上述概念的扩展。例如,一些实施方案可以利用将PDSCH资源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增强的控制信道元素(ECCE)来传输EPDCCH。与以上类似,每个ECCE可对应于九个的四个物理资源元素集,被称为增强的资源元素组(EREG)。在一些情况下,ECCE可以具有其他数量的EREG。
RAN 608经由S1接口618通信地耦接到核心网(CN)(被示为CN606)。在实施方案中,CN 606可以是演进分组核心(EPC)网络、下一代分组核心(NPC)网络或某种其他类型的CN。在该实施方案中,S1接口618分成两个部分:S1-U接口640,其在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与服务网关(S-GW)(被示为S-GW 624)之间承载流量数据;以及S1-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口(被示为S1-MME接口642),其是宏RAN节点614和LP RAN节点616与MME 620之间的信令接口。
在该实施方案中,CN 606包括MME 620、S-GW 624、分组数据网络(PDN)网关(P-GW)(被示为P-GW 632)和归属订户服务器(HSS)(被示为HSS 622)。MME 620在功能上可类似于传统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的控制平面。MME 620可管理与接入有关的移动性方面,诸如网关选择和跟踪区域列表管理。HSS 622可包括用于网络用户的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用于支持网络实体处理通信会话的订阅相关信息。根据移动订户的数量、装备的容量、网络的组织等,CN 606可包括一个或若干HSS 622。例如,HSS 622能够提供对路由/漫游、认证、授权、命名/寻址解析、位置相关性等的支持。
S-GW 624可终止朝向RAN 608的S1接口322,并且在RAN 608与CN 606之间路由数据分组。另外,S-GW 624可以是用于RAN间节点移交的本地移动锚点,并且还可以提供用于3GPP间移动的锚。其他职责可包括合法拦截、计费和执行某些策略。
P-GW 632可终止朝向PDN的SGi接口。P-GW 632可经由互联网协议(IP)接口(被示为IP通信接口628)在CN 606(例如EPC网络)与外部网络诸如包括应用服务器630(另选地被称为应用程序功能(AF))的网络之间路由数据分组。一般地,应用服务器630可以是提供与核心网络一起使用IP承载资源的应用程序的元件(例如UMTS分组服务(PS)域、LTE PS数据服务等)。在该实施方案中,示出P-GW 632经由IP通信接口628通信耦接到应用服务器630。应用服务器630还可被配置为经由CN 606支持针对UE 636和UE 634的一种或多种通信服务(例如互联网协议语音(VoIP)会话、PTT会话、群组通信会话、社交网络服务等)。
P-GW 632还可以是用于策略实施和计费数据收集的节点。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RF)(被示为PCRF 626)是CN 606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元素。在非漫游场景中,与UE的互联网协议连接接入网络(IP-CAN)会话相关联的国内公共陆地移动网络(HPLMN)中可能存在单个PCRF。在具有本地流量突破的漫游场景中,可能存在与UE的IP-CAN会话相关联的两个PCRF:HPLMN内的国内PCRF(H-PCRF)和受访公共陆地移动网络(VPLMN)内的受访PCRF(V-PCRF)。PCRF 626可以经由P-GW 632通信耦接到应用服务器630。应用服务器630可发信号通知PCRF 626以指示新服务流,并且选择适当的服务质量(QoS)和计费参数。PCRF 626可将该规则配置为具有适当的通信流模板(TFT)和QoS类别标识符(QCI)的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PCEF)(未示出),该功能开始由应用服务器630指定的QoS和计费。
图7是示出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能够从机器可读介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暂态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指令并执行本文所讨论的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方法的部件700的框图。具体地,图7示出了硬件资源702的图解示意图,该硬件资源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6(或处理器核心)、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设备714以及一个或多个通信资源724,它们中的每一者都可经由总线716通信地联接。对于其中利用节点虚拟化(例如NFV)的实施方案,可执行管理程序722以提供一个或多个网络切片/子切片利用硬件资源702的执行环境。
处理器706(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处理器、复杂指令集计算(CISC)处理器、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诸如基带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射频集成电路(RFIC)、另一个处理器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可包括例如处理器708和处理器710。
存储器/存储设备714可包括主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存储器/存储设备714可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存存储器、固态存储装置等。
通信资源724可包括互连装置或网络接口部件或其他合适的设备,以经由网络718与一个或多个外围设备704或一个或多个数据库720通信。例如,通信资源724可包括有线通信部件(例如用于经由通用串行总线(USB)进行耦接)、蜂窝通信部件、NFC部件、
Figure BDA0004113410160000253
部件(例如/>
Figure BDA0004113410160000251
低功耗)、/>
Figure BDA0004113410160000252
部件和其他通信部件。
指令712可包括用于使处理器706中的至少任一个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讨论的方法中的任一者或多者的软件、程序、应用程序、小应用程序、应用或其他可执行代码。指令712可完全地或部分地驻留在处理器706(例如处理器的高速缓存存储器内)、存储器/存储设备714中的至少一者或它们的任何合适的组合内。此外,指令712的任何部分可以从外围设备704或数据库720的任何组合处被传送到硬件资源702。因此,处理器706的存储器、存储器/存储设备714、外围设备704和数据库720是计算机可读和机器可读介质的示例。
对于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在前述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中示出的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可被配置为执行如下实施例部分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技术、过程和/或方法。例如,上文结合前述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基带电路可被配置为根据下述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操作。又如,与上文结合前述附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UE、基站、网络元件等相关联的电路可被配置为根据以下在示例部分中示出的示例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操作。
实施例部分
以下实施例涉及另外的实施方案。
实施例1是一种用户装备(UE)用于执行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方法,包括:在该UE处生成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该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这些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使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要由该UE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以及使用所指示数量的MIMO层向该基站发送该数据。
实施例2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使用相同的极化来传输要使用的该一个SRS和该一个MIMO层。
实施例3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和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中的一者: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4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来自该基站的指令而发生。
实施例5是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的改变而发生。
实施例6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
实施例7是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8是根据实施例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在该UE处生成向该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这些MIMO层的第二数量的中每个MIMO层的第二数量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其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
实施例9是根据实施例8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
实施例10是根据实施例8至9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的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实施例11是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
实施例12是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13是根据实施例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确定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在该UE处生成向该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这些MIMO层的第二数量的中每个MIMO层的第二数量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其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
实施例14是根据实施例13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
实施例15是根据实施例13至14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实施例16是一种UE用于执行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计算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电路,该处理电路与该存储器连接以及被配置为:生成供该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该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这些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要由该UE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以及指示该UE使用所指示数量的MIMO层向该基站发送该数据。
实施例17是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该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指示该UE传输要在相同的极化上使用的该一个SRS和该一个MIMO层。
实施例18是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和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中的一者: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该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19是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来自该基站的指令而发生。
实施例20是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第一MIMO层与该第二MIMO层之间的该选择基于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的改变而发生。
实施例21是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2;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
实施例22是根据实施例21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23是根据实施例21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并且生成供该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这些MIMO层的第二数量的中每个MIMO层的第二数量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其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
实施例24是根据实施例23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
实施例25是根据实施例23至24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的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实施例26是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2;当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要由该UE传输的该SRS的数量为1;并且该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
实施例27是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为1时,该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该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一MIMO层,使用该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第二MIMO层。
实施例28是根据实施例2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确定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并且生成供该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这些MIMO层的第二数量的中每个MIMO层的第二数量要使用该垂直极化和该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其中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该基站传送数据的该MIMO层的数量。
实施例29是根据实施例2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经由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
实施例30是根据实施例28至29中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该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实施例31可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或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方法或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元素的装置。
实施例3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一个或多个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这些指令在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或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方法或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元素。
实施例33可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或本文所述的任何其他方法或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逻辑部件、模块或电路。
实施例34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技术或过程或其部分或部件。
实施例35可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技术或过程,或其部分。
实施例36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或与之有关的信号或其部分或部件。
实施例37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数据报、分组、帧、段、协议数据单元(PDU)或消息,或其部分或部件,或者在本公开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
实施例38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或与之有关的编码有数据的信号或其部分或部件,或者本公开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
实施例39可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编码有数据报、分组、帧、段、PDU或消息的信号或其部分或部件,或者在本公开中以其他方式描述的。
实施例40可包括承载计算机可读指令的电磁信号,其中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可读指令用于使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技术或过程,或其部分。
实施例41可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其中由处理元件执行该程序用于使该处理元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或与之有关的方法、技术或过程,或其部分。
实施例42可包括如本文所示和所述的无线网络中的信号。
实施例43可包括如本文所示和所述的在无线网络中进行通信的方法。
实施例44可包括如本文所示和所述的用于提供无线通信的系统。
实施例45可包括如本文所示和所述的用于提供无线通信的设备。
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上述实施例中的任一个可与任何其他实施例(或实施例的组合)组合。一个或多个具体实施的前述描述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是并不旨在穷举或将实施方案的范围限制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鉴于上面的教导内容,修改和变型是可能的,或可从各种实施方案的实践中获取修改和变型。
本文所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实施方案和具体实施可包括各种操作,这些操作可体现在将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中。计算机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其他电子设备)。计算机系统可包括硬件部件,这些硬件部件包括用于执行操作的特定逻辑部件,或者可包括硬件、软件和/或固件的组合。
应当认识到,本文所述的系统包括对具体实施方案的描述。这些实施方案可组合成单个系统、部分地结合到其他系统中、分成多个系统或以其他方式划分或组合。此外,可设想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使用一个实施方案的参数、属性、方面等。为了清楚起见,仅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描述了这些参数、属性、方面等,并且应认识到除非本文特别声明,否则这些参数、属性、方面等可与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参数、属性、方面等组合或将其取代。
众所周知,使用个人可识别信息应遵循公认为满足或超过维护用户隐私的行业或政府要求的隐私政策和做法。具体地,应管理和处理个人可识别信息数据,以使无意或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使用的风险最小化,并应当向用户明确说明授权使用的性质。
尽管为了清楚起见已经相当详细地描述了前述内容,但是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某些改变和修改。应当指出的是,存在实现本文所述的过程和装置两者的许多另选方式。因此,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应被视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说明书不限于本文给出的细节,而是可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和等同物内进行修改。

Claims (31)

1.一种用户装备(UE)用于执行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UE处生成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所述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以及
使用所指示数量的MIMO层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1;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以及
使用相同的极化来传输要使用的一个SRS和一个MIMO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和基于码本的ULMIMO传输中的任一者: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2;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以及
所述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IMO层与所述第二MIMO层之间的选择基于来自所述基站的指令而发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MIMO层与所述第二MIMO层之间的选择基于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的改变而发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 MIMO传输: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2;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2;以及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时,所述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
在所述UE处生成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的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其中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的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2;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1;以及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时,所述UE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
在所述UE处生成向所述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的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其中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16.一种UE用于执行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计算装置,包括:
存储器;和
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与所述存储器连接并且被配置为:
生成供所述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MIMO层的数量,所述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数量,每个SRS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以及
指示所述UE使用所指示数量的MIMO层向所述基站发送所述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MIMO传输: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1;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并且
所述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指示所述UE传输要在相同的极化上使用的一个SRS和一个MIMO层。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MIMO传输和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中的任一者:
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2;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以及
所述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IMO层与所述第二MIMO层之间的选择基于来自所述基站的指令而发生。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第一MIMO层与所述第二MIMO层之间的选择基于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的改变而发生。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非码本的ULMIMO传输: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2;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2;以及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1。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时,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
确定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
生成供所述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的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其中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的所述消息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针对基于码本的UL MIMO传输: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似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2;
当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具有相异的强度时,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
要由所述UE传输的所述SRS的数量为1;以及
所述每个SRS所支持的天线端口的最大数量为2。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当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为1时,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使用第一MIMO层和第二MIMO层之间进行选择,使用所述垂直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一MIMO层,使用所述水平极化传输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第二MIMO层。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电路被进一步配置为:
确定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之间的相对强度已经改变;以及
生成供所述UE向基站发送的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MIMO层的第二数量,所述第二数量的MIMO层中的每个MIMO层要使用所述垂直极化和所述水平极化中的一者来传输;
其中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不同于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送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数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经由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优选UL带宽部分的指示,在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指示要并发用于向所述基站传输数据的所述MIMO层的第二数量。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计算装置,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消息的第二集合中的至少一个消息包括无线电资源控制(RRC)消息、MAC-CE和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中的一者。
31.一种用户装备(UE)用于执行上行链路(UL)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输的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包括的操作的装置。
CN202180057049.9A 2020-08-06 2021-04-14 利用v-pol/h-pol虚拟化的用于fr2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增强 Pending CN11626189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93 2020-08-06
CNPCT/CN2020/107493 2020-08-06
PCT/CN2021/087184 WO2022028000A1 (en) 2020-08-06 2021-04-14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nhancements for fr2 with v-pol/h-pol virtualiza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1895A true CN116261895A (zh) 2023-06-13

Family

ID=80119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57049.9A Pending CN116261895A (zh) 2020-08-06 2021-04-14 利用v-pol/h-pol虚拟化的用于fr2的上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增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1478A1 (zh)
EP (1) EP4165785A4 (zh)
KR (1) KR20230048368A (zh)
CN (1) CN116261895A (zh)
WO (1) WO202202800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328031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odebook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KR102050745B1 (ko) * 2013-02-28 2019-12-0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사이의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20150381282A1 (en) * 2014-06-27 2015-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larization assisted wireless transmission
CN113595702A (zh) * 2015-05-14 2021-11-02 英特尔公司 蜂窝系统中增强的无线电资源管理报告
US10397891B2 (en) * 2016-08-02 2019-08-27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multiple cellular radio operations
US10631159B2 (en) * 2016-09-01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UE capability reporting for dual-polariz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051511B1 (en) * 2016-11-29 2018-08-14 Sprint Spectrum L.P. Responding to uplink backhaul congestion by avoiding invocation of uplink MIMO
US10506608B1 (en) * 2017-02-20 2019-12-10 Sprint Spectrum L.P. 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MIMO layers among carriers
US10630349B2 (en) * 2017-10-20 2020-04-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layer modulated streams
US11438948B1 (en) * 2018-10-30 2022-09-06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ling level of carrier aggregation based on MIMO-layer support
US10790885B1 (en) * 2019-02-22 2020-09-29 Sprint Spectrum L.P. Control of MIMO configuration based on retransmission rate
US10623070B1 (en) * 2019-04-29 2020-04-14 Sprint Spectrum L.P. Base station selection based on quantity of MIMO layers supported
US11146987B1 (en) * 2020-03-26 2021-10-12 Sprint Spectrum L.P. Dynamically adjusting extent of MU-MIMO service based on buffer occupanc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1478A1 (en) 2022-09-29
WO2022028000A1 (en) 2022-02-10
EP4165785A1 (en) 2023-04-19
KR20230048368A (ko) 2023-04-11
EP4165785A4 (en) 2023-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6122B2 (en) Beam management enhancement for FR2 with V-Pol/H-Pol virtualization
KR102625153B1 (ko) 사이드링크 전송 블록 크기 계산 방식 및 연관된 장치들,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116472779A (zh) 层2 ue到ue数据转发
EP4277156A2 (en)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 for dci triggered beam update in 5g nr
WO202115984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availability/restriction and measurement sharing for ssb based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without measurement gap
CN115088293A (zh) 用于没有测量间隙的测量的搜索器资源共享的方法和装置
JP7483903B2 (ja) Pucch、pusch、及びsrs用のul空間関係スイッチ
CN114765903A (zh) 用于增强侧链路功率控制的系统和方法
US11863321B2 (en) Coverage enhancement and system efficiency by UE
CN115399005A (zh) 用于针对传播类型指示和资源指示的信令方案的系统和方法
WO2022028000A1 (en) 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enhancements for fr2 with v-pol/h-pol virtualization
US20220312278A1 (en) Interruption and measurement exception with smtc2-lp in idle and inactive rrm
US1183137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obust CSI feedb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