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60640B -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60640B
CN116260640B CN202310124169.7A CN202310124169A CN116260640B CN 116260640 B CN116260640 B CN 116260640B CN 202310124169 A CN202310124169 A CN 202310124169A CN 116260640 B CN116260640 B CN 1162606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ransmitted
interception
typ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2416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60640A (zh
Inventor
李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elong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Tu Qiup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 Qiuping filed Critical Tu Qiuping
Priority to CN20231012416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60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60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0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60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60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 H04L63/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intercepting circuit switched data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3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 H04L63/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lawful interception, monitoring or retaining of communications or communi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intercepting packet switched data communications, e.g. Web, Internet or IMS commun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存在待传输信息时,确定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根据传输类型获取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不满足通行条件时,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可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带传输信息的自动化拦截判断,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有利于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

Description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输已经成熟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通过手机等进行信息的传输,又比如工作中的相关人员可以通过相关设备与企业内外的相关人员进行信息的传输,且不同场景下的信息传输对信息安全性有着不同的要求。
对于一些大企业或者特殊性质的单位来讲,其对于信息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需要对传输的信息进行监控,以便于及时发现异常信息进而对异常信息进行拦截。然而,实践发现,当前对于信息传输中异常信息的监控及拦截均是由简单的防火墙或者网管人员实现,存在遗漏拦截或者拦截不及时的问题。
可见,提供一种新的信息拦截方法以减少遗漏拦截的发生并提高信息拦截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带传输信息的自动化拦截判断,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有利于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当检测到存在所述待传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所述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接收信息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
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获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所述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并将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选训练好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
获取所述第一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一拦截判断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一拦截需求程度,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二拦截需求程度;
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设定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二影响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影响系数,计算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综合拦截需求程度;
判断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所述通行条件时,所述待传输信息还存在与之对应的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在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发送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和/或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的影响因子;
当所述影响因子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得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并按照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的传输需求向对应的接收方发送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
当所述影响因子不是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的步骤。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将所述衍生信息替换掉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关键信息,以生成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替换信息;
将所述替换信息传输至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接收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以及所述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步骤;
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分别为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内容类型设定相应的追踪标记及对应的追踪时长,其中,设定的所述追踪标记用于指示在对应的所述追踪时长内对相匹配的其它待传输信息执行信息追踪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的信息齐全度;判断所述信息齐全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信息齐全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齐全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进行研判,得到预测目的;
基于所述预测目的、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信息、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拦截记录、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通行记录,从所述待传输信息中分析出所述相关方信息的感兴趣信息,作为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所述感兴趣信息包括能够激发相关方进行持续信息传输的信息内容;
以及,所述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包括:
按照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以及所述相关方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其中,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类型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之间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所述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内容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之间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所述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且预测出的所述相关方对所述衍生信息的预测兴趣度大于所述预设兴趣度阈值。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所述待传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所述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接收信息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获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所述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拦截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拦截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的具体方式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并将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选训练好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
获取所述第一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一拦截判断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一拦截需求程度,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二拦截需求程度;
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设定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二影响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影响系数,计算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综合拦截需求程度;
判断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所述通行条件时,所述待传输信息还存在与之对应的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分析模块,用于在所述拦截处理模块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之后,以及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发送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和/或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的影响因子;当所述影响因子不是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触发所述拦截处理模块执行所述的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的操作;
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当所述影响因子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得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并按照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的传输需求向对应的接收方发送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拦截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将所述衍生信息替换掉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关键信息,以生成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替换信息;
将所述替换信息传输至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接收方。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拦截处理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以及在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关键信息之前,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操作;以及,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分别为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内容类型设定相应的追踪标记及对应的追踪时长,其中,设定的所述追踪标记用于指示在对应的所述追踪时长内对相匹配的其它待传输信息执行信息追踪操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拦截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的具体方式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的信息齐全度;
判断所述信息齐全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信息齐全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齐全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拦截处理模块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进行研判,得到预测目的;
基于所述预测目的、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信息、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拦截记录、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通行记录,从所述待传输信息中分析出所述相关方信息的感兴趣信息,作为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所述感兴趣信息包括能够激发相关方进行持续信息传输的信息内容;
以及,所述拦截处理模块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按照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以及所述相关方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其中,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类型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之间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所述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内容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之间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所述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且预测出的所述相关方对所述衍生信息的预测兴趣度大于所述预设兴趣度阈值。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另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的与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检测到存在待传输信息时,确定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根据传输类型获取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不满足通行条件时,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可见,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带传输信息的自动化拦截判断,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有利于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能够实现对带传输信息的自动化拦截判断,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有利于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1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有信息传输需求的场景中,进一步的应用于对信息传输需求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可选的,该方法可以具有由信息传输场景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执行,该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1所示,该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01、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101的检测结果为是时,触发执行步骤102;当步骤101的检测结果为否时,可以结束本次流程,也可以继续触发执行步骤1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102、当检测到存在待传输信息时,确定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
其中,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待传输信息为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103、根据传输类型获取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可选的,由于不同的待传输类型所关注的信息内容不同,因此,第一类判断因子中包括的目标信息内容的目标类型与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有关,这样有利于实现根据不同的待传输类型确定不同的第一类判断因子,提高了第一类判断因子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进一步可选的,对于发送类型而言,目标类型的目标内容信息可以包括内部的隐私数据,如财务数据、技术资料、内部人员信息等;对于接收类型而言,目标类型的目标内容信息可以包括对内部网络安全的威胁系数高于预设系数阈值的潜在风险数据。
可选的,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可以包括发送方名称标识、发送时间标识、发送方名称标识对应的历史发送信息记录,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可以包括接收方名称标识、预计接收时间标识、接收方名称标识对应的历史接收信息记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进一步的,发送方名称标识、接收方名称标识可以用于确定相应发送方或者相应接收方是否为利益关系冲突方,如竞争对手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104、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10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触发执行步骤105;当步骤10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可以按照正常的信息传输流程将上述待传输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方。
105、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时,对上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上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在存在待传输信息时,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传输类型智能化获取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有利于提高确定出的拦截判断因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对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判断的准确性。且在获取到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之后智能化的基于拦截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通行条件,如果不满足,则自动对该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操作,实现了待传输信息拦截的智能化判断及及时拦截,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进而有利于减少内部重要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减少外部信息影响内部网络安全性及稳定性的风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数据库包括第一子数据库及第二子数据库,第一子数据库用于存放拦截到的所有历史待发送信息,第二子数据库用于存放拦截到的所有历史接收信息。这样实现了分数据库存储不同传输类型的已拦截信息,有利于实现对拦截信息的精准管理。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对第二子数据库中的已拦截信息进行分类,得到不同风险类型的已拦截信息集合;
基于不同风险类型的已拦截信息集合,识别内部通信网络的潜在风险,并对识别出的潜在风险进行修复或加强;和/或,对第一子数据库中的已拦截信息进行分类,得到不同风险类型的风险对象集合,风险对象集合包括相应风险类型下的已拦截信息对应的信息发送对象;
对不同风险类型的风险对象进行相匹配的风险规避操作,如关闭风险对象对内部关键信息的查阅权限或者关闭风险对象对内部关键信息的外发权限等。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基于对不同子数据库中已拦截信息的分类结果,自动执行相匹配的风险规避操作,以降低信息传输所带来的风险概率,进一步提高信息传输安全性。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的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可以包括:
将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并将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选训练好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
获取第一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一拦截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二拦截判断结果;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包括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一拦截需求程度,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包括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二拦截需求程度;
根据传输类型设定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以及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二影响系数;可选的,针对不同的传输类型,设置影响系数的方式不同;
根据第一拦截判断结果、第一影响系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第二影响系数,计算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综合拦截需求程度;
判断综合拦截需求程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当判断出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时,确定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其中,当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时,待传输信息还存在与之对应的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以便于根据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匹配对应的拦截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待传输信息的拦截成功率及拦截效率。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基于第一类判断因子对应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对应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得到各自的拦截判断结果,再综合拦截判断结果及对应的影响系数计算综合拦截需求程度,进而基于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实现对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有利于提高对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判断的可靠性。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当待传输信息为待发送信息时,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和/或第二类判断因子分析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的影响因子;
当影响因子表示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对待传输信息执行预设信息处理操作,得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并按照处理后待传输信息的传输需求向对应的接收方发送处理后待传输信息;
当影响因子不是表示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触发执行上述的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的步骤。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设通行条件时,还进一步对不满足通行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减少了对待传输信息的拦截误判断操作,有利于提高拦截判断的精准性。此外,还能够减少因拦截误判断操作而导致的延误传输信息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图2所描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有信息传输需求的场景中,进一步的应用于对信息传输需求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可选的,该方法可以具有由信息传输场景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执行,该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该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201、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1的检测结果为是时,触发执行步骤202;当步骤201的检测结果为否时,可以结束本次流程,也可以继续触发执行步骤201,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202、当检测到存在待传输信息时,确定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
其中,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待传输信息为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203、根据传输类型获取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
204、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步骤204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触发执行步骤205;当步骤20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可以按照正常的信息传输流程将上述待传输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接收方。
205、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时,对上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上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其中,针对步骤201-步骤205的详细描述,请参照实施例一中针对步骤101-步骤105的相关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不再赘述。
206、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207、将衍生信息替换掉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以生成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替换信息,并将替换信息传输至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接收方。
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能够在存在待传输信息时,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传输类型智能化获取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有利于提高确定出的拦截判断因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对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判断的准确性。且在获取到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之后智能化的基于拦截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通行条件,如果不满足,则自动对该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操作,实现了待传输信息拦截的智能化判断及及时拦截,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进而有利于减少内部重要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减少外部信息影响内部网络安全性及稳定性的风险。此外,在对风险信息进行拦截之后,还能够基于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替换信息以将待传输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替换掉,这样既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正常进行进而对待传输信息的风险进行持续追踪,又能够减少因待传输信息的传输而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或者信息泄露风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以及在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时,触发执行上述的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步骤。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衍生生成替换信息之前,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对其是否满足传输追踪条件进行判断,若满足,则再执行分析目标关键信息并生成相应替换信息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替换信息衍生生成操作的执行可靠性。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操作:
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时,分别为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待传输信息的发送相关方、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待传输信息的接收相关方、待传输信息的内容类型设定相应的追踪标记及对应的追踪时长,其中,设定的追踪标记用于指示在对应的追踪时长内对相匹配的其它待传输信息执行信息追踪操作。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的情况下对相关信息设定追踪标记,有利于基于追踪标记对其它相关待传输信息进行高效且精准的追踪,不仅有利于为后续的信息拦截判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还能够有利于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全面追踪,进而为规避或者降低后续的信息传输风险提供准确且尽可能全面的参考依据。
在该可选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可选的,上述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可以具体包括:
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确定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的信息齐全度;
判断信息齐全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当判断出信息齐全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时,确定待传输信息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其中,信息齐全度越高,所确定出的信息传输目的越精准,对于风险的追踪与排查越有利。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以用于确定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信息的信息齐全度实现对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传输追踪条件的判断,信息齐全度越高,所确定出的信息传输目的越精准,对于风险的追踪与排查越有利。
又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的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可以包括:
对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进行研判,得到预测目的;
基于预测目的、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信息、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拦截记录、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通行记录,从待传输信息中分析出相关方信息的感兴趣信息,作为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其中,感兴趣信息包括能够激发相关方进行持续信息传输的信息内容。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基于对信息传输风险进行持续追踪的目的智能化的确定待传输信息中需要替换的目标关键信息,有利于提高确定出的待替换内容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实现持续追踪的可靠性。
又进一步可选的,上述的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可以包括:
按照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以及相关方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其中,衍生信息的信息类型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之间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衍生信息的信息内容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之间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且预测出的相关方对衍生信息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生成衍生信息时综合考虑其信息类型、其信息内容以及相关方对其的兴趣度,既能够减少关键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还能够提高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后续能够持续进行信息传输的概率,进而提高信息传输风险的追踪与排查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实施例三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3所描述的系统可以应用于有信息传输需求的场景中,进一步的应用于对信息传输需求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可选的,该系统可以集成在信息传输场景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中,该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检测模块301,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确定模块302,用于当检测模块301检测到存在待传输信息时,确定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其中,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待传输信息为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获取模块303,用于根据传输类型获取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拦截处理模块304,用于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时,对上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上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系统能够在存在待传输信息时,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传输类型智能化获取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有利于提高确定出的拦截判断因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进而有利于提高对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判断的准确性。且在获取到相匹配的拦截判断因子之后智能化的基于拦截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通行条件,如果不满足,则自动对该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操作,实现了待传输信息拦截的智能化判断及及时拦截,有利于减少遗漏拦截的情况发生,还能够提高信息拦截效率及信息拦截可靠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进而有利于减少内部重要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减少外部信息影响内部网络安全性及稳定性的风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处理模块304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的具体方式包括:
将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并将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选训练好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
获取第一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一拦截判断结果以及第二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二拦截判断结果;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包括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一拦截需求程度,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包括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二拦截需求程度;
根据传输类型设定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以及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二影响系数;可选的,针对不同的传输类型,设置影响系数的方式不同;
根据第一拦截判断结果、第一影响系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第二影响系数,计算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综合拦截需求程度;
判断综合拦截需求程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当判断出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时,确定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其中,当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时,待传输信息还存在与之对应的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以便于根据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匹配对应的拦截操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待传输信息的拦截成功率及拦截效率。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能够基于第一类判断因子对应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对应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得到各自的拦截判断结果,再综合拦截判断结果及对应的影响系数计算综合拦截需求程度,进而基于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实现对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有利于提高对待传输信息进行拦截判断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该系统还可以包括:
分析模块305,用于在拦截处理模块304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之后,以及当待传输信息为待发送信息时,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和/或第二类判断因子分析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通行条件的影响因子;当影响因子不是表示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触发拦截处理模块304执行上述的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的操作;
信息处理模块306,用于当影响因子表示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对待传输信息执行预设信息处理操作,得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并按照处理后待传输信息的传输需求向对应的接收方发送处理后待传输信息。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根据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出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设通行条件时,还进一步对不满足通行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减少了对待传输信息的拦截误判断操作,有利于提高拦截判断的精准性。此外,还能够减少因拦截误判断操作而导致的延误传输信息的情况发生。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处理模块304,还用于:
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将衍生信息替换掉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以生成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替换信息;
将替换信息传输至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接收方。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对风险信息进行拦截之后,还能够基于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替换信息以将待传输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替换掉,这样既能够保证信息传输的正常进行进而对待传输信息的风险进行持续追踪,又能够减少因待传输信息的传输而带来的网络安全风险或者信息泄露风险。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处理模块304,还用于:
对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以及在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之前,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时,触发执行上述的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步骤;以及,当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时,分别为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待传输信息的发送相关方、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待传输信息的接收相关方、待传输信息的内容类型设定相应的追踪标记及对应的追踪时长,其中,设定的追踪标记用于指示在对应的追踪时长内对相匹配的其它待传输信息执行信息追踪操作。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衍生生成替换信息之前,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对其是否满足传输追踪条件进行判断,若满足,则再执行分析目标关键信息并生成相应替换信息的操作,有利于提高替换信息衍生生成操作的执行可靠性。此外,还能够在判断出待传输信息满足传输追踪条件的情况下对相关信息设定追踪标记,有利于基于追踪标记对其它相关待传输信息进行高效且精准的追踪,不仅有利于为后续的信息拦截判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还能够有利于实现对潜在风险的全面追踪,进而为规避或者降低后续的信息传输风险提供准确且尽可能全面的参考依据。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处理模块304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的具体方式包括:
根据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确定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的信息齐全度;
判断信息齐全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当判断出信息齐全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时,确定待传输信息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其中,信息齐全度越高,所确定出的信息传输目的越精准,对于风险的追踪与排查越有利。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以用于确定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信息的信息齐全度实现对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传输追踪条件的判断,信息齐全度越高,所确定出的信息传输目的越精准,对于风险的追踪与排查越有利。
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拦截处理模块304分析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对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进行研判,得到预测目的;
基于预测目的、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信息、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拦截记录、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通行记录,从待传输信息中分析出相关方信息的感兴趣信息,作为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其中,感兴趣信息包括能够激发相关方进行持续信息传输的信息内容。
进一步的,拦截处理模块304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的具体方式包括:
按照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以及相关方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其中,衍生信息的信息类型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之间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衍生信息的信息内容与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之间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且预测出的相关方对衍生信息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
可见,该可选的实施例还能够在生成衍生信息时综合考虑其信息类型、其信息内容以及相关方对其的兴趣度,既能够减少关键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还能够提高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后续能够持续进行信息传输的概率,进而提高信息传输风险的追踪与排查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实施例四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所描述的系统可以应用于有信息传输需求的场景中,进一步的应用于对信息传输需求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中,可选的,该系统可以集成在信息传输场景中的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中,该信息传输控制服务器可以是本地服务器,也可以是云端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5所示,该系统可以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401;
与存储器401耦合的处理器402;
处理器402调用存储器401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进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该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所描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一次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ne-tim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OTPROM)、电子抹除式可复写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数据的计算机可读的任何其他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项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的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奔放各项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当检测到存在所述待传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所述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接收信息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
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获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所述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包括:
将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先训练好的第一拦截判断模型,并将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的所有因子输入至预选训练好的第二拦截判断模型;
获取所述第一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一拦截判断结果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模型的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一拦截需求程度,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第二拦截需求程度;
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设定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一影响系数以及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对应的第二影响系数;
根据所述第一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一影响系数、所述第二拦截判断结果、所述第二影响系数,计算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综合拦截需求程度;
判断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是否大于等于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综合拦截需求程度大于等于所述预设拦截需求程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
其中,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预先设定的所述通行条件时,所述待传输信息还存在与之对应的拦截困难程度以及拦截紧急程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发送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和/或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的影响因子;
当所述影响因子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得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并按照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的传输需求向对应的接收方发送所述处理后待传输信息;
当所述影响因子不是表示所述待传输信息未做好传输前的所述预设信息处理操作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并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将所述衍生信息替换掉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所述目标关键信息,以生成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替换信息;
将所述替换信息传输至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接收方;
以及,所述按照预先设定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包括:
按照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以及所述相关方的预测兴趣度大于预设兴趣度阈值的衍生信息生成控制条件,生成所述目标关键信息对应的衍生信息;
其中,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类型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类型之间的信息类型关联度大于所述预设类型关联度阈值、所述衍生信息的信息内容与所述目标关键信息的信息内容之间的信息内容关联度小于所述预设内容关联度阈值且预测出的所述相关方对所述衍生信息的预测兴趣度大于所述预设兴趣度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之后,以及所述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触发执行所述的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的步骤;
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所述传输追踪条件时,分别为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相关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内容类型设定相应的追踪标记及对应的追踪时长,其中,设定的所述追踪标记用于指示在对应的所述追踪时长内对相匹配的其它待传输信息执行信息追踪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包括:
根据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内容,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所对应的信息齐全度;
判断所述信息齐全度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齐全度阈值,当判断出所述信息齐全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齐全度阈值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满足预先设定的传输追踪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包括:
对所述待传输信息的信息传输目的进行研判,得到预测目的;
基于所述预测目的、所述待传输信息对应的相关方信息、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拦截记录、所述相关方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通行记录,从所述待传输信息中分析出所述相关方信息的感兴趣信息,作为所述待传输信息中的目标关键信息;所述感兴趣信息包括能够激发相关方进行持续信息传输的信息内容。
8.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当前是否存在待传输信息,所述待传输信息包括待接收信息或者待发送信息;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所述待传输信息时,确定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待传输类型,所述待传输类型用于指示所述待传输信息为所述待接收信息或者所述待发送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传输类型获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拦截判断因子,所述拦截判断因子包括第一类判断因子及第二类判断因子,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中信息类型为目标类型的目标信息内容,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包括所述待传输信息的发送方对应的发送信息和/或所述待传输信息的接收方对应的接收信息;
拦截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类判断因子及所述第二类判断因子,判断所述待传输信息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通行条件,当判断出所述待传输信息不满足所述通行条件时,对所述待传输信息执行拦截操作,并将所述待传输信息存储至拦截数据库中。
9.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调用时,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
CN202310124169.7A 2023-02-15 2023-02-15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260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4169.7A CN116260640B (zh) 2023-02-15 2023-02-15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24169.7A CN116260640B (zh) 2023-02-15 2023-02-15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0640A CN116260640A (zh) 2023-06-13
CN116260640B true CN116260640B (zh) 2024-02-27

Family

ID=86687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24169.7A Active CN116260640B (zh) 2023-02-15 2023-02-15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6064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5827A (ko) * 2004-12-10 2006-06-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Sms중복 전송 자동 차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009977A (zh) * 2014-05-09 2014-08-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07722A (zh) * 2017-09-28 2018-02-1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拦截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03A (zh) * 2018-01-12 2018-07-31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信拦截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602051A (zh) * 2019-08-15 2019-12-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识协议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090787A (zh) * 2018-10-23 2020-05-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09391A (zh) * 2018-11-02 2020-05-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拦截方法及系统
CN112468673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张晓娜 一种在线图像的传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992668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深圳市华创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并发的信息实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45323A (zh) * 2021-12-15 2022-03-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60065827A (ko) * 2004-12-10 2006-06-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Sms중복 전송 자동 차단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4009977A (zh) * 2014-05-09 2014-08-27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7707722A (zh) * 2017-09-28 2018-02-16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短信拦截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347703A (zh) * 2018-01-12 2018-07-31 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信拦截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90787A (zh) * 2018-10-23 2020-05-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09391A (zh) * 2018-11-02 2020-05-29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识别模型的建立方法及系统、拦截方法及系统
CN110602051A (zh) * 2019-08-15 2019-12-20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共识协议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468673A (zh) * 2020-12-09 2021-03-09 张晓娜 一种在线图像的传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3992668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深圳市华创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并发的信息实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245323A (zh) * 2021-12-15 2022-03-2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60640A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198048A1 (en) Identifying remote machine operating system
CN111475370A (zh) 基于数据中心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53971B (zh) 一种网络安全流量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2954031B (zh) 一种基于云手机的设备状态通知方法
CN111639769A (zh) 一种监控设备远程维护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4243192B (zh) 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4826770A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智能分析的大数据管理平台
CN116389235A (zh) 一种应用于工业物联网的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3704772B (zh) 基于用户行为大数据挖掘的安全防护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1371581A (zh) 物联网卡业务异常检测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260640B (zh) 基于人工智能进行大数据分析的信息拦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636077A (zh) 一种基于统一平台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
CN114331224B (zh) 一种基于规则引擎的实时业务风控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6032602A (zh) 一种自动识别威胁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288535B1 (ko) 통신 시스템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5706669A (zh) 网络安全态势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5701889A (zh) 基于soar的油田工控安全监管方法
CN117609990B (zh) 一种基于场景关联分析引擎的自适应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6112285B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网络攻击路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10647450B (zh) 业务流程断点修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08557B (zh) 一种基于空地通信的电力施工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7135035A (zh) 故障恢复告警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609990A (zh) 一种基于场景关联分析引擎的自适应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11697706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5664717A (zh) 基于gnss授时信号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02

Address after: Room 403, Building 5, No. 160 Nancun East Road,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Applicant after: Tu Qiuping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602, 6th Floor, Block A, Building 1, No. 8 Science Avenue,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self declared)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Chaohu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23

Address after: Room 606, Building 1, No. 715 Xingnan Avenue, Nancun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1442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elong Culture and Tourism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3, Building 5, No. 160 Nancun East Road,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Patentee before: Tu Qiupi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