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8751A -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8751A
CN116248751A CN202310265336.XA CN202310265336A CN116248751A CN 116248751 A CN116248751 A CN 116248751A CN 202310265336 A CN202310265336 A CN 202310265336A CN 116248751 A CN116248751 A CN 1162487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act
intelligent contract
registered
information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6533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安可
李鲁肃
冯艳
刘丹
孔庆雯
沈韬
冯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Innovation Institute of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un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1026533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87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87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87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04L63/044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wherein the sending and receiving network entities apply asymmetric encryption, i.e. different keys for encryption and decryp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生成各自的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S2:按形式化要求编写需注册的合约,作为需要传输的内容,加密各自需要传输的内容或者接口调用信息;S3:权限控制部分通过私钥解密信息,确认权限是否通过验证;S4:注册智能合约用户通过验证后将需要注册的智能合约注册成功;S5:调用人员通过权限控制后调用注册中心合约获取需要调用合约的地址和方法参数;S6:管理者通过权限控制后管理注册中心合约,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的合约注册与应用的方法过程中,尚未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当前,存在智能合约在链上无法被调用者在调用前准确知道其状态,同时在调用前无法直接获取智能合约的相关文档信息等问题。其主要受制于客观因素方面:客观因素为链上发布智能合约的主体较多,没有一个有力的组织来进行注册智能合约的编写,并提供服务注册的功能。在联盟链中既有强有力的组织,也有各个共识节点互相之间通过智能合约进行查询验证等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中心的方法,采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注册中心等多项核心技术,用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用户将可用的智能合约注册进入注册智能合约中,其中注册的过程会按照注册智能合约所提供的格式进行注册,主要需要提供需注册的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等。第二种用户是调用智能合约的用户,主要是通过可视化的界面来了解该注册智能合约中具体有哪些智能合约,包括第一种用户上传的大致介绍等。如此第二种用户即可在可视化界面中查询需要调用的接口,不需频繁对接,且因为注册智能合约的存在可以进行服务的注册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生成各自的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
S2:按形式化要求编写需注册的合约,作为需要传输的内容,加密各自需要传输的内容或者接口调用信息;
S3:权限控制部分通过私钥解密信息,确认权限是否通过验证;
S4:注册智能合约用户通过验证后将需要注册的智能合约注册成功;
S5:调用人员通过权限控制后调用注册中心合约获取需要调用合约的地址和方法参数;
S6:管理者通过权限控制后管理注册中心合约,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进一步,数据源方调用流程如下:
第一步:数据源方编写自己的调用后台,进行数据的组装和处理,通过可视化界面查看自己需要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名称和其中的方法所对应的参数和命名,将自己需要上链的数据通过处理后准备进行下步调用;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调用注册智能合约,如果需要调用的合约已经在注册且状态为可用,即返回相应的智能合约地址;
第四步:调用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返回的路由信息调用相应的智能合约中的方法进行数据的上链和存储,数据上链后同步至其他节点中。
进一步,注册智能合约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编写智能合约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的要求提供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对注册的合约信息进行形式化的校验,同时在可视化界面中展示信息;
第四步:注册智能合约判断此次注册的合约是否具有同名且合约中具有的方法参数一致,如果是则更新注册合约中该合约的注册信息,如果不是则新增该合约的相关信息和状态,以备调用;
第五步:在联盟链中的可视化界面中显示合约的具体信息,包括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同时显示该合约的状态。
进一步,步骤S2中,合约形式化内容包括合约命名、合约下各个方法的命名、方法对应参数信息、方法的用途;接口包括新增合约,删除合约,在新增时调用新增接口。
进一步,步骤S3中验证方法如下:先验证e中形式化格式的要求,通过格式要求后,通过形式验证领域的自动定理证明求解器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某种规范。
进一步,步骤S4中智能合约注册成功后,将智能合约部署上链,同步各个区块节点;注册中心合约通过回调的方式,确定合约具体信息;合约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界面中,包括合约的名称和合约中的方法对应的参数和命名信息,同时提供合约状态。
进一步,注册智能合约通过外部的定时器定时触发,主动监测注册中的合约状态;注册智能合约定时触发,当有智能合约的使用状态为可用时,会使公共变量加1。
进一步,步骤S5中,具体包括:
S51:调用方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
S52:调用方在可视化界面查看合约的详细信息,以编辑调用合约方法的名称和内容;
S53: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
S54:向注册智能合约中查询需要调用的合约信息,注册智能合约如果监测出该合约无法调用则不返回合约信息,否则返回;
S55:注册智能合约将调用方需要的合约信息按要求返回;
S56:调用方将合约地址、合约调用参数通过私钥加密后通过权限校验后调用智能合约;
S57:数据通过智能合约上链,结果同步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中,数据上链完成。
进一步,步骤S6中,管理者首先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所述管理者的公钥为:
KU=(E,N)
管理者的私钥为:
KR=(D,N)
其中,N表示模值由两素数p和q的乘积(p和q必须保密),E表示公钥指数由(p-1)*(q-1)互质的一个数得出,D表示私钥指数需满足(D*E)mod((p-1)(q-1))=1;
管理者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
C=mE mod N
其中C为秘文,m为明文;
管理者通过权限校验后进行注册智能合约的管理:
m=CD mod 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已注册的智能合约显示在可视化界面上可有效降低沟通成本,在提供智能合约方更新合约后可通过该可视化界面更新信息,调用方使用规范化的文档形式调用更简单和准确。
2、提供了注册合约返回调用机制,在调用方调用后首先判断需要调用的合约的状态,再通过验证后返回调用合约的基本信息,避免的因合约不存在或状态不对无法调用的可能性,让整个系统更加健壮。
3、在联盟链的基础上提供了注册智能合约,并具备了服务注册的功能,使得在联盟中的多个主体联系更加紧密,沟通更加方便,传输更加有效。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大致示意图;
图2为数据源方调用的流程图;
图3为注册智能合约流程图;
图4为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完整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主要具有相关的三方人员,主要步骤有以下六个步骤
①用户生成各自的公私钥对;
②加密各自需要传输的内容或者接口调用信息;
③权限控制部分通过私钥解密信息,确认权限是否通过验证;
④注册智能合约用户通过验证后可将需要注册的智能合约注册成功;
⑤调用人员通过权限控制后可调用注册中心合约获取需要调用合约的地址和方法参数;
⑥管理者通过权限控制后可管理注册中心合约,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图2为数据源方调用的流程,可以涉及到具体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数据源方编写自己的调用后台,主要进行数据的组装和处理,通过可视化界面查看自己需要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名称和下面的方法对应的参数和命名,将自己需要上链的数据通过处理后准备进行下步调用;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调用注册智能合约,如果需要调用的合约已经在注册且状态为可用,即返回相应的智能合约地址;
第四步:调用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返回的路由信息调用相应的智能合约中的方法进行数据的上链和存储,数据上链后同步至其他节点中。
如图3所示,注册智能合约流程可以涉及到具体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编写智能合约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的要求提供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等。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需注册的合约信息进行形式化的校验,以便可在注册合约上进行注册,同时在可视化界面中展示信息。
第四步:注册智能合约通过判断此次注册的合约是否具有同名且合约中具有的方法参数一致,如果是则更新注册合约中该合约的注册信息,如果不是则新增该合约的相关信息和状态,以备调用。
第五步:在联盟链中的可视化界面中显示合约的具体信息,包括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同时显示该合约的状态。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管理者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以备解秘的需要;
a)公钥:KU=(E,N)
b)私钥:KR=(D,N)
b.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C为秘文,m为明文);
C=mE mod N
c.通过权限校验后进行注册智能合约的管理;
m=CD mod N
d.注册智能合约用户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以备解秘的需要;
e.按形式化要求编写需注册的合约。合约形式化内容主要包括合约命名,合约下各个方法的命名,方法对应参数信息,方法的用途。编写智能合约使用Solidity语言;
f.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接口目前主要包括新增合约,删除合约,在新增时调用新增接口,主要参数包括合约代码,合约代码,合约的详细信息(e中形式化的内容);
g.对需要注册的合约进行形式化验证,验证合约格式和安全性。首先验证e中形式化格式的要求,通过格式要求后,安全性需通过形式化验证工具——Move Prover,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形式验证领域的自动定理证明求解器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某种规范(specification)。这种方法需要用户详细了解程序运行逻辑,将程序逻辑表示成规范然后和程序一起传达给验证系统。Move定义了一套规范语言叫做Move specificationlanguage,它通过前提条件、后置条件、不变式等来描述程序怎么样才算正确运行。然后通过一个Move to boogie compiler将Move程序和规范转换成boogie程序,简单理解就是它最终会给出一个结果,要么是输入的程序符合给定的规范,要么是不符合。不符合时会给出具体路径。
h.注册成功后将智能合约部署上链,同步各个区块节点;
i.注册中心合约通过回调的方式,确定合约具体信息;
j.合约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界面中,包括合约的名称和合约中的方法对应的参数和命名信息,同时提供合约状态。可视化界面通过调用注册智能合约中获取所有已注册合约信息的接口获取合约信息,在界面中展示上述信息,方便调用者查看;
k.注册智能合约主动监测注册中的合约状态是通过外部的定时器定时触发。在每一个合约中都有一个计数的方法,一个公共的变量number,是一个无符号整型变量,这个变量会做自增。一个函数increment给整型变量增加1。它是一个external函数,所以它可以被其他合约发送的交易调用。注册智能合约会定时触发该方法,如果数字与以前的相比没有变化则状态为不可用,若数字按顺序增加,则智能合约的使用状态为可用;
l.调用方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以备解秘的需要;
m.在可视化界面查看合约的详细信息,以编辑调用合约方法的名称和内容;
n.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
o.向注册智能合约中查询需要调用的合约信息,注册智能合约如果监测出该合约无法调用则不返回合约信息,否则返回;
p.注册智能合约将调用方需要的合约信息按要求返回;
q.调用方将合约地址,合约调用参数通过私钥加密后通过权限校验后调用智能合约;
r.数据通过智能合约上链,结果同步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中,数据上链完成。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生成各自的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
S2:按形式化要求编写需注册的合约,作为需要传输的内容,加密各自需要传输的内容或者接口调用信息;
S3:权限控制部分通过私钥解密信息,确认权限是否通过验证;
S4:注册智能合约用户通过验证后将需要注册的智能合约注册成功;
S5:调用人员通过权限控制后调用注册中心合约获取需要调用合约的地址和方法参数;
S6:管理者通过权限控制后管理注册中心合约,进行相应的管理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源方调用流程如下:
第一步:数据源方编写自己的调用后台,进行数据的组装和处理,通过可视化界面查看自己需要调用的智能合约的名称和其中的方法所对应的参数和命名,将自己需要上链的数据通过处理后准备进行下步调用;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调用注册智能合约,如果需要调用的合约已经在注册且状态为可用,即返回相应的智能合约地址;
第四步:调用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返回的路由信息调用相应的智能合约中的方法进行数据的上链和存储,数据上链后同步至其他节点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册智能合约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编写智能合约方按照注册智能合约的要求提供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
第二步:通过私钥加密需要上链的合约信息和身份信息,通过权限校验;
第三步:对注册的合约信息进行形式化的校验,同时在可视化界面中展示信息;
第四步:注册智能合约判断此次注册的合约是否具有同名且合约中具有的方法参数一致,如果是则更新注册合约中该合约的注册信息,如果不是则新增该合约的相关信息和状态,以备调用;
第五步:在联盟链中的可视化界面中显示合约的具体信息,包括智能合约中方法的入参、出参、名字、详细介绍,同时显示该合约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合约形式化内容包括合约命名、合约下各个方法的命名、方法对应参数信息、方法的用途;接口包括新增合约,删除合约,在新增时调用新增接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验证方法如下:先验证e中形式化格式的要求,通过格式要求后,通过形式验证领域的自动定理证明求解器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某种规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智能合约注册成功后,将智能合约部署上链,同步各个区块节点;注册中心合约通过回调的方式,确定合约具体信息;合约信息展示在可视化界面中,包括合约的名称和合约中的方法对应的参数和命名信息,同时提供合约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册智能合约通过外部的定时器定时触发,主动监测注册中的合约状态;注册智能合约定时触发,当有智能合约的使用状态为可用时,会使公共变量加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具体包括:
S51:调用方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
S52:调用方在可视化界面查看合约的详细信息,以编辑调用合约方法的名称和内容;
S53: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
S54:向注册智能合约中查询需要调用的合约信息,注册智能合约如果监测出该合约无法调用则不返回合约信息,否则返回;
S55:注册智能合约将调用方需要的合约信息按要求返回;
S56:调用方将合约地址、合约调用参数通过私钥加密后通过权限校验后调用智能合约;
S57:数据通过智能合约上链,结果同步至其他区块链节点中,数据上链完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管理者首先生成公私钥对,将公钥公开,所述管理者的公钥为:
KU=(E,N)
管理者的私钥为:
KR=(D,N)
其中,N表示模值由两个保密素数p和q的乘积,E表示公钥指数由(p-1)*(q-1)互质的一个数得出,D表示私钥指数需满足(D*E)mod((p-1)(q-1))=1;
管理者通过私钥对需要调取的接口名称,参数,内容进行加密:
C=mE mod N
其中C为秘文,m为明文;
管理者通过权限校验后进行注册智能合约的管理:
m=CD mod N。
CN202310265336.XA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Pending CN1162487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5336.XA CN11624875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65336.XA CN11624875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8751A true CN116248751A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27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65336.XA Pending CN116248751A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875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7091A (zh) * 2017-09-07 2017-12-22 复旦大学 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增强型数据权益保护方法
CN109272335A (zh) * 2018-09-17 2019-01-2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合约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43406A (zh) * 2019-02-26 2019-05-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可信数据服务模型
CN110222518A (zh) * 2019-05-30 2019-09-1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权能访问控制方法
CN110348202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角色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941857A (zh) * 2019-12-12 2020-03-31 合肥都市链情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的隐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309931A (zh) * 2020-05-09 2020-06-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872A (zh) * 2020-08-28 2020-12-04 武汉见邦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匿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761493A (zh) * 2021-08-26 2021-12-0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平台智能合约接口调用权限和调用方身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65265A (zh) * 2021-11-29 2022-02-18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细粒度云存储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07091A (zh) * 2017-09-07 2017-12-22 复旦大学 基于区块链和智能合约的增强型数据权益保护方法
CN109272335A (zh) * 2018-09-17 2019-01-25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合约管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743406A (zh) * 2019-02-26 2019-05-10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物联网可信数据服务模型
CN110222518A (zh) * 2019-05-30 2019-09-10 北京工业大学 基于区块链的可信权能访问控制方法
CN110348202A (zh) * 2019-07-12 2019-10-18 北京物资学院 一种基于区块链智能合约的角色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941857A (zh) * 2019-12-12 2020-03-31 合肥都市链情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智能合约平台的隐私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309931A (zh) * 2020-05-09 2020-06-19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39872A (zh) * 2020-08-28 2020-12-04 武汉见邦融智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跨域匿名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3761493A (zh) * 2021-08-26 2021-12-0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区块链平台智能合约接口调用权限和调用方身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65265A (zh) * 2021-11-29 2022-02-18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细粒度云存储访问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16356B1 (en) Preventing misrepresentation of input data by participants in a secure multi-party computation
Kiayias et al. A composable security treatment of the lightning network
CN112446785A (zh) 跨链交易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61190B (zh) 数据跨链协同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9460966A (zh) 基于请求方类别的合同签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8418845B (zh) 蓝牙配对码配备方法、系统、终端、服务器及车载设备
CN110780847B (zh) 随机数生成方法、随机数生成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535648A (zh) 电子凭证生成及验证和密钥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介质
CN110648241B (zh)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理赔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53014B (zh) 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659206A (zh) 基于微服务的模拟架构建立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61996A (zh) 基于区块链的关系证明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6217A (zh) 基于区块链的医疗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505520A (zh) 用于支持异构联邦学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6308776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监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ixon et al. Using temporal logics of knowledge in the formal verification of security protocols
Leduc et al. Verification of security protocols using LOTOS-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03647650B (zh) 基于规则定义的自动签名/验签装置和自动签名/验签方法
Delaune et al. Formal verification of protocols based on short authenticated strings
CN116248751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智能合约注册与校验方法
Hoang et al. Abstractions of non-interference security: probabilistic versus possibilistic
CN115632774A (zh) 一种基于门限签名的分布式预言机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9523440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设备报修方法、服务器、系统及介质
Jurcut Automated logic-based technique for formal verification of security protocols
CN115701078B (zh) 跨链交易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