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48648A -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48648A
CN116248648A CN202310068133.1A CN202310068133A CN116248648A CN 116248648 A CN116248648 A CN 116248648A CN 202310068133 A CN202310068133 A CN 202310068133A CN 116248648 A CN116248648 A CN 1162486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ffix code
rule
code rule
new
suff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6813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48648B (zh
Inventor
李雪枫
张婉蒙
丰伟
李宁宁
叶迎春
陈刚
吴幸章
何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ture Network 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Base Of Zijinshan Laborator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uture Network 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Base Of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uture Network 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Base Of Zijinshan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uture Network Research Institute Industrial Internet Innovation Application Base Of Zijinshan Laboratory
Priority to CN20231006813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486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48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8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48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48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4Sequence data queries, e.g. querying version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编码模板,设定它们的字符长度、类型后排序拼接得到新后缀码规则;计算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确认可用于发码;反之,判断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正则表达式相同时,确认不可用于发码;反之,通过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判断第一后缀码不符合相似后缀码规则正则表达式,且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新后缀码规则正则表达式时;确认可用于发码;拼接前缀码与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编码规则并存储;基于编码规则进行发码。本发明设定了定制化发码规则,并在发码规则启用前进行判重处理以避免标识重复冲突。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互联网标识是用于进行各类实体资源及虚拟资源唯一区分识别的编码信息。所述标识一般由前缀码和后缀码组成,其中,前缀码用于唯一标识企业主体,由企业端向标识解析服务节点认证获取;后缀码用于标识企业特征、产品特征、设备特征等,由企业端自行定义。
为了实现各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中各阶段数据的关联绑定,从而实现完整的数据管理,还需要将各标识同步至标识解析服务节点。目前,常用途径包括:由企业自行定义后缀码,并拼接前缀码后将标识自行同步至标识解析服务节点。或者由企业基于解析中间件平台内置的发码规则进行后缀码生成,并拼接前缀码后将标识基于解析中间件平台同步至标识解析服务节点。
但对于任一企业端而言,无论是采用自行定义后缀码还是基于解析中间件平台生成后缀码,均倾向于采用现有的标识生成方法,即使用包括与各类场景相应的信息组合方法。而受标识的字符类型及长度限制,不同的组合方法可能造成后缀码的重复冲突,从而导致的数据管理问题。其中,对于自行定义后缀码的企业,标识重复将会导致上传至标识解析服务节点的标识数目缺少,从而无法快速实现与重复标识相应的信息溯源。对于基于解析中间件平台进行后缀码生成的企业,不但会存在重复标识信息无法溯源的缺陷,还会导致租用的解析中间件平台管理混乱,维护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以改善现有任一企业端,由后缀码重复冲突导致的无法实现完整数据管理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包括:
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中的至少一类;
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反之,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反之,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进一步的,所述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包括:
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包括:
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进一步的,所述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包括:
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进一步的,包括:
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中的至少一类;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存在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相同时,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标识发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来源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拉链表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遍历查找单元,用于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第一临时表构建单元,用于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临时表更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第二临时表构建单元,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进一步的,包括:
编辑恢复模块,用于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以改善当前同一企业下各标识存在重复冲突的技术缺陷。
在现有技术中,企业多采用现有的标识生成算法,因此即使出现后缀码重复冲突,除了重新进行生成,并无法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进而无法避免下次生成时出现相同的重复冲突。因此本技术方案设定了一种后缀码的发码规则;首先内置了若干种编码模板,企业只需要选择偏好的编码模板,然后对选中的编码模板设定字符长度,最后进行排序拼接即可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由此可见,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各阶段均基于企业自定义设置进行,且该自定义过程与具体场景无关,因此可对所有后缀码进行统一生成。与现有的基于与具体场景相应的标识生成算法的标识发码相比,在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后续的重复冲突出现的概率。且即使发生重复冲突时,也可进行追溯修改,减小重复冲突再发概率。
为了避免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在后续发码时可能发生的后缀码冲突问题,还对其进行了判重处理,所述判重基于规则长度及正则表达式进行。首先,基于规则长度确认不存在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表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次,对于存在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的情况,基于正则表达式判断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相同时,则肯定不适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再者,考虑到正则表达式所涵盖信息的局限性,即使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同也无法肯定其适用于标识发码。因此继续使用正则表达式和预生码进行双向对比,以判断新后缀码规则与相似后缀码规则是否可能生成相同的后缀码。即: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拼接上述判重后的新后缀码规则与前缀码即可生成一编码规则;然后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即可有效避免标识重复。
综上可见,本技术方案设计了一种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提出了一种自定义的后缀码规则,实现了编码过程的可控性,重复冲突的可溯源性。并在所述后缀码规则启用前基于规则长度对比,正则表达式对比,及正则表达式与预生码双向对比对其进行了严格的判重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有效避免了标识的重复冲突。且与现有技术在发码时进行标识查重处理相比,还避免了数据查询压力,提高了发码速度。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进行编码规则存储时的流程图;
图3为进行编码长度对比时的流程图;
图4为进行正则表达式对比时的流程图;
图5为进行新后缀码规则获取时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当前企业均倾向于采用现有的与使用场景相应的组合式的标识生成算法,因而对于同一企业中由不同的组合生成算法生成的标识,极易发生后缀码重复冲突,而这些标识的前缀码又相同(代表企业主体,由标识解析服务节点分发);因此导致标识重复冲突;进而为企业进行数据管理造成障碍。同时,现有技术确认是否发生标识冲突在发码时通过数据库内的海量数据查询进行,因此数据库压力大,发码效率也低。因此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以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
实施例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作具体介绍。
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02、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
本实施例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在进行所述编码模板获取时,可选择其中的至少一类,每一类编码模板的数目为至少一个。在具体实施时,所述自增子模板的数据类型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中至少一种;所述随机子模板的数据类型也可以是字母、数字,或字母与数字中至少一种。
为了避免基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进行发码时的标识重复,继续基于如下步骤对其进行判重处理:
步骤S104、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本步骤中确认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即直接转至步骤S110处。本实施例中,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进行对比的旧后缀码规则具体为使用状态的旧后缀码规则。
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对比到弃用状态的旧后缀码规则,可以对所有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周期性清理,即自动删掉前溯预设时段内未被使用过的旧后缀码规则;也可以通过人工操作删除废弃的旧后缀码规则。
步骤S106、反之,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本步骤中确认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即直接转至步骤S110处。
通过步骤S104~步骤S106即依次实现了基于规则长度对比,及基于正则表达式对比的判重处理。但受正则表达式的局限性,基于正则表达式不同的两个后缀码规则生成的后缀码不同并不是必然事件。因此继续进行如下判重处理:
步骤S108、反之,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在步骤S108中,使用正则表达式和预生码(即第一后缀码、第二后缀码)进行双向对比,进一步判断了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是否可能生成相同的后缀码。
若双向对比的结果为不符合时即表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相同的后缀码的概率极小,可转至步骤S110处。
步骤S110、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步骤S112、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此时,通过步骤S112基于步骤S110所述编码规则进行发码时则有效降低了标识重复冲突的概率。
作为一种可以选择的实施方式,为了提高判重过程中的逻辑性,提高新后缀码规则的判重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S110中还包括:
步骤S110.2、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步骤S110.4、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步骤S110.2~步骤S110.4基于拉链表实现了编码规则的存储,便于进行判重时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查询。
如图3所示,基于步骤S110.2~步骤S110.4,步骤S104则具体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104.2、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步骤S104.4、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同理如图4所示,基于步骤S104.2~步骤S104.4,步骤S106还包括:
步骤S106.2、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步骤S106.4、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通过步骤S104.2~步骤S104.4,及步骤S106.2~步骤S106.4可见,本实施例在拉链表的基础上再次引入了临时表(即第一临时表、第二临时表)以提高判重过程的逻辑性,及提高判重效率。
在实际使用时,考虑到部分新后缀码规则是在旧后缀码规则的修改基础获取。因此为了节约新后缀码规则的获取流程,如图5所示,设置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也可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S102.2’、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本步骤中,若新后缀码规则生成后,该作为基础的旧后缀码规则仍为存续使用状态,则在将所述旧后缀码规则恢复为可编辑状态前对其进行另存备份,所述恢复为可编辑状态的规则文件可以是备份文件,也可以是原文件。若新后缀码规则生成后,该作为基础的旧后缀码规则即被弃用,则直接将其原文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步骤S102.4’、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
本步骤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由上述可见,本实施例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企业自定义且与使用场景无关的后缀码规则,以从根本上降低标识重复冲突的概率,并考虑到后缀码规则创建时的流程节约,设置了一种基于旧后缀码规则重新编辑以获取新后缀码规则的方法。其次在后缀码规则启用前依次通过规则长度对比、正则表达式对比、正则表达式及预生码双向对比进行判重处理降低了其在进行发码时的冲突概率。并考虑到进行判重处理时的逻辑性,引入了拉链表及临时表提高了判重处理的效率。且由于所述判重在发码前进行,因此与现有技术中在发码过程中进行判重相比避免了海量数据查询压力,提高了发码速度。
上述程序可以运行在处理器中,或者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或称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这些计算机程序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对应与不同的步骤可以通过不同的模块来实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一后缀码生成的具体过程。
首先,选择一固定子模板、一时间子模板、一自增子模板及一随机子模板,并设定所述固定子模板的字符长度为6位;所述时间子模板的字符长度为8位,所述自增子模板的字符长度为3位,字符类型为字母;所述随机子模板的字符长度为3位,字符类型为字母与数字中的至少一种。按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进行排序拼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并命名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为规则A。
其次,计算所述规则A的长度为20位,并检索到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规则B、规则C。
然后,计算所述规则A的正则表达式为:
^(HANDLE){1}(20[2-9][0-9]){1}((0[1-9])|(1[1-2])){1}(([0-2][0-9])|(3[0-1])){1}[A-Z]{3}[A-Z0-9]{3}$;
所述规则B的正则表达式为:
^(HANDLE){1}(20[2-9][0-9]){1}((0[1-9])|(1[1-2])){1}(([0-2][0-9])|(3[0-1])){1}[A-Z]{3}[0-9]{3}$;
所述规则C的正则表达式为:
^(HANDLE){1}(20[2-9][0-9]){1}((0[1-9])|(1[1-2])){1}(([0-2][0-9])|(3[0-1])){1}[0-9]{6}$。
然后,由于规则B、规则C均与规则A的正则表达式不同,因此继续进行正则表达式和预生码的双向对比。
具体的,基于规则A生成第一后缀码:HANDLE20220101ASD01A;基于规则B生成第二后缀码一:HANDLE20220101FGH001;基于规则C生成第二后缀码二:HANDLE20221001654321。将第一后缀码与规则B和规则C的正则表达式分别进行比对,得到第一后缀码与相似的规则B和C的正则表达式都不匹配;但将第二后缀码一与第二后缀码二分别与规则A的正则表达式对比,得到第二后缀码一与规则A的正则表达式匹配成功。因此规则A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中的至少一类。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存在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相同时,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标识发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该系统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1所述方法的步骤,因此已经进行说明的,在此不再赘述。
例如,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来源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拉链表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例如,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遍历查找单元,用于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第一临时表构建单元,用于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例如,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临时表更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第二临时表构建单元,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再例如,所述系统还包括:
编辑恢复模块,用于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由于所述系统基于所述方法搭建,因此在具体使用时也具有降低标识重复冲突概率,减小海量数据查询压力,提高发码效率的优势。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中的至少一类;
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反之,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反之,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包括:
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包括:
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包括:
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6.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若干预设的编码模板,并设定每一所述编码模板的字符长度、字符类型后对它们进行排序拼接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包括固定子模板、时间子模板、自增子模板及随机子模板中的至少一类;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以判断不存在与其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存在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时,分别计算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并判断它们相同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不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其中,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为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旧后缀码规则;
第三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及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相同时,分别通过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一后缀码,通过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生成第二后缀码;并判断所述第一后缀码不符合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且所述第二后缀码不符合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时;则确认所述新后缀码规则可用于进行标识发码;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拼接前缀码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以生成一编码规则并存储;
标识发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生成的编码规则进行标识发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模块包括:
来源表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编码规则至数据来源表内;其中,所述数据来源表用于存储所有的编码规则;
拉链表更新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来源表对相应的拉链表进行更新;其中,所述拉链表的每行记录包括规则名称,与所述规则名称相应的后缀码规则,所述后缀码规则的长度,及所述后缀码规则的创建时间、终止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遍历查找单元,用于遍历所述拉链表以获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长度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
第一临时表构建单元,用于自所述拉链表内提取与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一临时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临时表更新单元,用于存储所述相似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于所述第一临时表内;
第二临时表构建单元,自所述第一临时表提取与所述新后缀码规则的正则表达式不一致的相似后缀码规则相应的记录并存储于第二临时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辑恢复模块,用于获取一旧后缀码规则并将其恢复为可编辑状态;
修改模块,用于对所述可编辑的旧后缀码规则进行编码模板修改以得到一新后缀码规则;其中,所述编码模板修改包括编码模板的删减、新增、顺序调整、字符长度重置及字符类型重置。
CN202310068133.1A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62486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8133.1A CN11624864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68133.1A CN11624864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8648A true CN116248648A (zh) 2023-06-09
CN116248648B CN116248648B (zh) 2024-02-20

Family

ID=86623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68133.1A Active CN116248648B (zh) 2023-02-06 2023-02-06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4864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435A (zh) * 2019-12-19 2020-05-01 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
CN112215321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编码方法
CN112653774A (zh) * 2020-12-16 2021-04-13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3553305A (zh) * 2021-07-30 2021-10-26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836868A (zh) * 2021-09-24 2021-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编码方法、设备标识平台、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90435A (zh) * 2019-12-19 2020-05-01 紫光云(南京)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法
CN112215321A (zh) * 2020-10-12 2021-01-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标识编码方法
CN112653774A (zh) * 2020-12-16 2021-04-13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13553305A (zh) * 2021-07-30 2021-10-26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836868A (zh) * 2021-09-24 2021-12-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设备编码方法、设备标识平台、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费海平;林荣来;: "基于标识解析的中小型企业供应链新模式应用",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no. 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48648B (zh) 2024-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4405B (zh) 二进制协议编码、解码方法和装置
CN107291863B (zh) 一种用于工控设备信息安全的快速核查方法及装置
CN107679152B (zh) 基于多层信息联合索引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2486915B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89A (zh) Uu接口信令关联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008183B (zh) 一种用于业务风控日志数据的存储方法及系统
CN111405215A (zh) 视频存储方法、装置、云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248648B (zh) 一种工业互联网标识的发码方法及系统
CN114518897A (zh) 通信模块远程升级方法及系统
CN111382180B (zh) 一种本地缓存的数据清除方法和装置
CN111736774B (zh) 冗余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803022B (zh) 一种数字化资源共享系统及其服务方法
CN116894052A (zh) 物料清单的比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779025B (zh) 一种区块链中分类数据检索效率的优化方法、系统及应用
CN112799607B (zh) 一种根据数据大小分区式存放的数据存储方法
CN112132931B (zh) 一种模板化视频合成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63123B (zh) 一种hive仓库元数据实时同步方法
CN111966859A (zh) 视频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93305A (zh) 一种基于标识解析的工业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28572A (zh) 通信业务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535962A (zh) 数据入库方法、装置、电子装置、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CN108228226B (zh) 硬链接的差分方法、装置及相应终端
CN112000425A (zh) 一种基于idv模式下的镜像管理系统
CN111008301B (zh) 一种以图搜视频的方法
CN114679471B (zh) 一种基于云端业务处理的数据匹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