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3707A - 发声单元 - Google Patents

发声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3707A
CN116233707A CN202310370740.3A CN202310370740A CN116233707A CN 116233707 A CN116233707 A CN 116233707A CN 202310370740 A CN202310370740 A CN 202310370740A CN 116233707 A CN116233707 A CN 116233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s
adjacent
voice coil
voice
emit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7074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嘉平
董庆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shi Acou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7074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37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3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3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00/00Loudspeakers
    • H04R2400/11Aspects regarding the frame of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发声单元,包括振膜组件和多个音圈,所述音圈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多音圈发声单元中,相邻的两个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连接固定,使得发声单元中的多个音圈构成一整体式结构,令相邻的音圈相互牵引,从而有效改善发声单元在振动时,各音圈振动不同步现象,进而改善发声单元失真、频响低、滚振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发声单元的音质,提升了发声单元的声学性能。

Description

发声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发声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声换能器所应用的振膜,尤其指位于出音孔位置处的振膜,为了获得振动效果而带动空气振动以获得更显著的音量、音质效果,振膜设置了折环部,通过折环部形成的弯曲曲面形成的弹性形变作用而增强了振膜的振动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磁钢的利用率,提供更强的驱动力,进而提升发声单元的灵敏度,增加响度,市面上出现了多音圈并排的方案,然而,在多音圈发声单元中,每个音圈对应的驱动力会受结构差异以及制程工艺影响,还有整个振动系统存在一些非对称的模态,这致使多音圈发声单元容易出现音圈振动不同步的问题,从而导致失真、频响低、滚振等影响发声单元音质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音圈同步性好的多音圈发声单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发声单元,包括:
振膜组件;
多个音圈,所述音圈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多音圈发声单元中,相邻的两个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连接固定,使得发声单元中的多个音圈构成一整体式结构,令相邻的音圈相互牵引,从而有效改善发声单元在振动时,各音圈振动不同步现象,进而改善发声单元失真、频响低、滚振等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发声单元的音质,提升了发声单元的声学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发声单元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发声单元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结构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发声单元的局部区域的剖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盆架;
2、磁路组件;21、避让槽;
3、振膜组件;31、环状内固定部;32、环状折环部;33、环状外固定部;34、加强筋;35、球顶
4、音圈;
5、腔结构;
6、胶水;
7、阶梯互补结构;
8、凹凸互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和/或”为例,包括方案,或方案,或和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请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发声单元,可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AR/VR穿戴设备等电子产品中。
所述发声单元包括盆架1和分别设于所述盆架1上的振动组件与磁路组件2,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膜组件3和连接在所述振膜组件3上的多个音圈4,所述振膜组件3连接所述盆架1;所述磁路组件2形成有供所述音圈4活动的磁间隙;详细来说,所述音圈4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3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3包括球顶35以及连接所述球顶35与所述盆架1的音膜,具体来说,所述音膜包括由内向外依次相连的环状内固定部31、环状折环部32及环状外固定部33,所述球顶35连接在所述环状内固定部31上并封闭所述环状内固定部31的中空区域的顶部,所述环状外固定部33连接所述盆架1。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膜组件3仅具有所述音膜而不具有所述球顶也是可行的。
为提高振膜组件3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改善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可选的,所述音膜还包括加强筋34,所述加强筋34位于所述环状内固定部31的中空区域内,所述加强筋3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环状内固定部31,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相互靠近的侧边的顶面连接同一所述加强筋34。为便于加工制造,所述加强筋34与所述环状内固定部31为一体加工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可选的,所述磁路组件2具有用于避让所述加强筋34的避让槽21,所述避让槽21的设置可以让所述加强筋34设置得更宽一下,这样不仅可以方便所述音圈4与所述加强筋34的连接固定,还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所述振膜组件3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改善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
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实现连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成型,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通过所述漆包线表面的自粘层连接固定,和/或,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通过胶结构相连,所述胶结构包括但不限于胶水、双面胶纸等。
当所述音圈4由漆包线绕制成型时,且所述胶结构为胶水时,相邻的两个音圈4在结合面处形成的绕线缝隙填充有所述胶水,从而让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形成双重连接,所述音圈4的线材不仅通过漆包线表面的自粘层实现直接连接,还通过位于相邻的两个音圈4的结合面处的绕线缝隙中的胶水实现间接连接,有效提高了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的结合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绕制成型所述音圈4的线材不一定非要选用漆包线,选用其他线材绕制音圈4也是可行的,此时,相邻的两个音圈4通过胶结构相连即可。
用于绕制所述音圈4的线材的截面既可以是呈圆形的,也可以是呈多边形的,如矩形、六边形等。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中,一个所述音圈4由第一线材绕制而成,另一个所述音圈4由第二线材绕制而成,本实施例的发声单元中,所述第一线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圆形或均为矩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线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不同的,例如,所述第一线材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第二线材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线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截面形状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不难理解的,所述第一线材的线径与所述第二线材的线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具体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设置。
实施例二
请参照图4和图5,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是实施例一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相邻的两个音圈4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腔结构5。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位于所述音圈4的上部。
如图5所示,可选的,所述腔结构5中填充有胶水6。本实施例中,所述胶水6与振膜组件3接触。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还可以提高音圈4与振膜组件3的结合强度以及发声单元中振动组件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更大程度地改善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
具体来说,所述腔结构5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中的一个所述音圈4上,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中的另一个所述音圈4上。即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相互接触后形成所述腔结构5。
实施例三
请参照图6,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是实施例二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中的腔结构5的截面呈矩形,而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的截面呈凸字型。由此可见,所述腔结构5的截面的具体形状可以按需设置,无特别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内也可以填充胶水,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
实施例四
请参照图7,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是实施例二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腔结构5的全部区域均位于相邻的两个音圈4中的一个所述音圈4上。即此时所述腔结构5不存在实施例二中所说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内也可以填充胶水,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
实施例五
请参照图8,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是实施例二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腔结构5位于音圈4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内也可以填充胶水,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
实施例六
请参照图9,本发明的实施例六是实施例二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腔结构5位于音圈4的下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腔结构5内也可以填充胶水,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
位于所述音圈4的下部的所述腔结构5,不仅可以方便打胶,还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相邻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
实施例七
请参照图10,本发明的实施例七是实施例二的并列技术方案,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音圈4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腔结构5。
实施例八
请参照图11,本发明的实施例八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的两个音圈4的结合面处形成有阶梯互补结构7。
阶梯互补结构7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面积,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更好地改善相邻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阶梯互补结构7仅具有一个台阶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台阶部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大相邻的两个音圈4之间的结合面积。
实施例九
请参照图12,本发明的实施例九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相邻的两个音圈4的结合面处形成有凹凸互补结构8。
凹凸互补结构8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增大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面积,从而提高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4之间的结合强度,进而更好地改善相邻音圈4振动不同步现象。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凸互补结构8仅具有一个凹凸部,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更多数量的凹凸部可以更大程度地增大相邻的两个音圈4之间的结合面积。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膜组件;
多个音圈,所述音圈的顶面与所述振膜组件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相互靠近的侧边的外壁面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之间通过胶结构相连,和/或,所述音圈由漆包线绕制成型,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通过所述漆包线表面的自粘层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的结合面处形成有凹凸互补结构或阶梯互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的结合面处形成有腔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结构内填充有胶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结构的全部区域均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中的一个所述音圈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结构包括相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中的一个所述音圈上,所述第二部分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中的另一个所述音圈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腔结构位于所述音圈的上部、中部或下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所述腔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音圈中,一个所述音圈由第一线材绕制而成,另一个所述音圈由第二线材绕制而成,所述第一线材的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二线材的截面形状相同或者不同。
CN202310370740.3A 2023-03-28 2023-03-28 发声单元 Pending CN1162337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0740.3A CN116233707A (zh) 2023-03-28 2023-03-28 发声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70740.3A CN116233707A (zh) 2023-03-28 2023-03-28 发声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3707A true CN116233707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70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70740.3A Pending CN116233707A (zh) 2023-03-28 2023-03-28 发声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37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861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平面发声装置及改善其音质的固定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66861A (zh) * 2019-05-30 2019-08-23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平面发声装置及改善其音质的固定结构
CN110166861B (zh) * 2019-05-30 2024-04-02 江苏铁锚玻璃股份有限公司 单向平面发声装置及改善其音质的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33707A (zh) 发声单元
CN220234938U (zh) 发声单元
CN220732993U (zh) 发声单元
CN216362355U (zh) 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220307355U (zh) 发声单元
CN215300907U (zh) 发声器件
CN220234937U (zh) 一种发声单元及发声模组
CN212936185U (zh) 发声器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CN208258057U (zh) 扬声器及电子产品
CN220732995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732992U (zh) 发声单元
CN219876102U (zh) 发声单元
US10708695B2 (en) Vibration membrane
CN22096512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19876076U (zh) 振动组件及发声单元
CN220965142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20422031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307370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629565U (zh) 发声单元
CN220606062U (zh) 微型扬声器
CN220629564U (zh) 发声单元
CN218998277U (zh) 发声器件
CN219999594U (zh) 发声单元
CN220307364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
CN219999586U (zh) 发声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