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33154A -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33154A
CN116233154A CN202310150472.4A CN202310150472A CN116233154A CN 116233154 A CN116233154 A CN 116233154A CN 202310150472 A CN202310150472 A CN 202310150472A CN 116233154 A CN116233154 A CN 1162331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ation
configuration data
devices
control end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1504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岩
何辉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1504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331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331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331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可用于控制端,包括: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本申请涉及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Description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针对上线信息的高可靠场景中,上线信息可能需要在各个设备间同步,来保证任何一个设备异常时,流量可以无缝切换到其他设备,但是在大流量的场景下,数据下发同步过程中便会进行业务上线,但是不同系统间配置的下发同步完成时间不是同时的,可能会导致某台设备A上线后,在设备A同步数据到其他设备时,其他设备还没有完成配置同步,从而导致设备A同步信息丢失。
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在数据下发时,创建一个定时器,定时器到期后各个设备再进行同步。这种方式操作麻烦,同时定时器到期后需要所有的数据进行同步,若系统同步的配置量大时,会导致因为同步大量的数据,导致系统开销很大。同时在系统处于高负荷的情况下进行数据同步,可能会导致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可用于控制端,该方法包括: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端建立全局同步标识;在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后更新所述同步标识。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配置同步请求;根据所述配置同步请求将所述配置数据同步到所述设备中。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下发响应报文;根据所述下发响应报文更新所述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包括: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在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和设备的数量相同时,确定所述配置数据已经同步完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可用于设备端,该方法包括: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包括: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包括: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通过sync_inconsistent函数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由所述控制端获取同步完成报文;基于所述配置条目生成配置同步请求;基于所述配置同步请求获取配置数据并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可用于控制端,该装置包括:标识模块,用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下发模块,用于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位图模块,用于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报文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可用于设备端,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数据模块,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响应模块,用于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通过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的方式,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申请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申请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涉及的技术缩略语解释如下:
本案申请人通过研究发现,当处理大量业务时,数据同步过程中,会同时进行业务处理,由于多个设备同步完成时间不统一,导致各个设备间上线信息不一致。
在一个实际的应用场景中,针对IP白名单的在线用户信息,当A和B两个系统同步IP白名单时,两个系统虽然收到同步请求,但是由于两个系统对同步处理的时间不一致,导致同步完成时间不一致。由于两台设备一直在进行大流量的数据处理,当A设备有上线用户信息时,由于两个设备同步完成时间不一致,这段时间B设备还未同步完成,导致A同步上线信息时,B由于没有对应的配置导致B未能同步上线信息,最终两台设备上线信息不一致。
在一个实施例中,同步时,有四个设备对应的信息如下:
设备 1 2 3 4
配置数 0 0 0 0
同步500条数据时,某一时刻,同步0.01ms时,配置同步完成情况:
设备 1 2 3 4
配置数 223 232 256 254
另一时刻,同步0.015ms时:
设备 1 2 3 4
配置数 480 500 492 500
由于每个时间段内,各个设备同步的情况不一致,因此导致同步出现某个IP在一台设备上上线,但是同步时未在其他设备上查找到配置信息,从而丢弃同步的数据,导致在不同设备间该数据不同步。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是多系统下数据下发同步一致性的解决方案。该方法通过在多系统中选择一个主设备用于同步数据的确认和响应。在确认所有设备都同步完成之后,设备间再进行丢失数据的同步。
下面借助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可以包括设备端101、102、103,网络104和控制端105。网络104用以在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通过网络104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上均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报文处理类应用,用户配置平台、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均可以是具有数据处理功能并支持数据传输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控制端105可例如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105可例如将配置数据同步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控制端105可例如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控制端105可例如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控制端105可例如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控制端105还可例如建立全局同步标识;控制端105还可例如在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后更新所述同步标识。
控制端105还可例如接收来自设备的配置同步请求;控制端105还可例如根据所述配置同步请求将所述配置数据同步到所述设备中。
设备端101、102、103可例如获取来自控制端105的同步标识;设备端101、102、103可例如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105的配置数据;设备端101、102、103可例如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设备端101、102、103可例如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设备端101、102、103可例如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105。
设备端101、102、103还可例如由所述控制端105获取同步完成报文;基于所述配置条目生成配置同步请求;基于所述配置同步请求获取配置数据并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可以由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共同执行,相应地,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可以设置于设备端101、102、103和控制端105中。
在本申请中,可在多系统中指定控制器和设备。控制器用于完成配置同步的确认和回应所有设备,设备在配置同步完成后进行确认同时收到控制器的回应之后再进行丢失数据的同步请求。同时控制器也可以充当设备角色。控制器记录其他设备的配置同步情况,在所有设备配置同步完成后,通知所有设备配置同步已完成,其他设备在收到配置同步完成通知后,重新同步丢失的同步信息。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20可用于控制端,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S208。
如图2所示,在S202中,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其中,在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之前,控制端建立全局同步标识。
在S204中,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
在S206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位图是用每一位来存放某种状态,适用于海量数据,数据无重复的场景,通常是用来判断某个数据存不存在的。
在S208中,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可接收来自设备的下发响应报文;根据所述下发响应报文更新所述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更具体的,可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在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和设备的数量相同时,确定所述配置数据已经同步完成。
在S210中,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更进一步的,在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后更新所述同步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之后,还包括:接收来自设备的配置同步请求;根据所述配置同步请求将所述配置数据同步到所述设备中。在设备端可能会存在同步失败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设备端在全部设备同步完成后,会单独请求缺失的配置数据,控制端根据配置同步请求进行数据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通过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的方式,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流程30是对图2所示的流程中的详细描述。
如图3所示,在S302中,系统启动。
在S304中,分配同步标识并同步所有设备。
在S306中,等待用户设置同步数据。
在S308中,同步数据。
在S310中,根据同步标识和设备标识建立位图。
在S312中,判断所有设备是否均同步完成。
在S314中,向所有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控制器可事先建立一个全局的同步标识(同步ID),并在启动完成后对各个设备同步该同步ID,该同步ID用于确认当前对应同步的配置,每次同步时,该同步ID都会自增,以此来保证每次配置的有效。
当同步配置时,控制器可根据同步ID和设备号创建对应的位图,在本申请中,还可根据其他的规则或者策略建立位图或者表格来记录每个设备的同步完成情况,本申请不以此为限。
设备配置同步完成后向控制器报告配置同步完成,报文内容可为同步ID+同步标记+模块+设备号。
控制器收到报文后,根据同步ID和设备号置位相应的位图信息,同时统计收到的配置同步完成个数,当收到的配置同步完成个数和设备个数相同时,检查位图是否全部置位,当位图全部置位时,向所有的设备发送配置同步完成报文,报文内容可为同步ID+模块+完成标记。
应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申请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40可用于设备端,至少包括步骤S402至S410。
如图4所示,在S402中,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
在S404中,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
在S406中,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可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更具体的,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通过sync_inconsistent函数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在S408中,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
在S410中,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之后,还包括:由所述控制端获取同步完成报文;基于配置条目生成配置同步请求;基于所述配置同步请求获取配置数据并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数据同步过程中通过type、data记录丢失的信息,并在同步完成后主动同步丢失的信息,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同步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通过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的方式,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的流程50是对图4所示的流程中的详细描述。
如图5所示,在S502中,系统启动。
在S504中,接收并设置同步标识。
在S506中,获取同步数据。
在S508中,生成下发响应报文。
在S510中,是否有同步失败信息。
在S512中,发送同步请求。
在S514中,基于同步请求获取同步数据。
在S516中,是否同步成功。
在S518中,结束。
对于设备端而言,当数据配置同步时,由于数据仍然在进行处理和同步,因此在数据配置同步的过程,数据还是会和之前一样会有同步不一致问题,因此,在数据配置同步过程中,添加同步丢失接口。
同步丢失接口可例如为:sync_inconsistent(int type,void*data,int len)(其中,type为同步对应的模块,data为同步错误对应的标识,len为data长度);
在数据同步过程中,由于本地没有相应的配置而导致数据同步不成功时,可调用sync_inconsistent()函数,该函数可确认当前所属状态,若当前为配置同步进行中时,该函数根据type将data放到对应的链表中,若为配置同步完成后,则重新调用一次对应的同步方法。
当设备收到控制器的配置同步完成报文后,根据type搜索之前sync_inconsistent()函数调用时创建的链表,若链表不为空,则发送同步请求,重新请求对应的设备发送同步信息。
应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申请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60可用于控制端,包括:标识模块602,下发模块604,位图模块606,判断模块608,报文模块610。
标识模块602用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
下发模块604用于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
位图模块606用于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
判断模块608用于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判断模块608还用于接收来自设备的下发响应报文;根据所述下发响应报文更新所述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报文模块610用于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通过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的方式,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70可用于设备端,包括:获取模块702,数据模块704,同步模块706,响应模块708,发送模块710。
获取模块702用于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
数据模块704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
同步模块706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同步模块706还用于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响应模块708用于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
发送模块710用于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通过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的方式,能够简化了多系统的设备间数据下发同步的流程,降低了同步的开销,避免数据同步完成后数据的大批量同步问题,提升了系统的处理速度。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显示单元8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如图2,图3,图4,图5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所述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8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860可以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申请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1)

1.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可用于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
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
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
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端建立全局同步标识;
在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后更新所述同步标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之后,还包括:
接收来自设备的配置同步请求;
根据所述配置同步请求将所述配置数据同步到所述设备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包括:
接收来自设备的下发响应报文;
根据所述下发响应报文更新所述位图;
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以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包括:
根据所述位图统计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
在下发响应报文的数量和设备的数量相同时,确定所述配置数据已经同步完成。
6.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可用于设备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
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
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包括:
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包括:
在本地配置数据同步的过程中通过sync_inconsistent函数记录同步不成功的配置条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由所述控制端获取同步完成报文;
基于配置条目生成配置同步请求;
基于所述配置同步请求获取配置数据并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10.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可用于控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模块,用控制端为待同步的多个设备分配同步标识,所述多个设备分属于多个系统;
下发模块,用于控制端将配置数据下发至所述多个设备中;
位图模块,用于根据设备标识和同步标识为所述多个设备创建位图;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位图确定所述配置数据是否已经同步完成;
报文模块,用于在所述配置数据均同步完成时,向所述多个设备发送同步完成报文。
11.一种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装置,可用于设备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设备端获取来自控制端的同步标识;
数据模块,用于获取来自所述控制端的配置数据;
同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数据进行本地配置数据同步;
响应模块,用于更本地配置数据同步完成后生成下发响应报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下发响应报文发送至所述控制端。
CN202310150472.4A 2023-02-15 2023-02-15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62331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472.4A CN116233154A (zh) 2023-02-15 2023-02-15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150472.4A CN116233154A (zh) 2023-02-15 2023-02-15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33154A true CN116233154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0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150472.4A Pending CN116233154A (zh) 2023-02-15 2023-02-15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3315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49111B (zh) 电子票据标识分配方法、电子票据生成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61525B (zh) 重启分布式部署多服务的方法、装置、控制终端及介质
CN111698315B (zh) 针对区块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583931A (zh) 消息处理方法、消息中间件、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0129A (zh) 标识生成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38834B (zh) 数据存储方法和装置
CN110798495B (zh) 用于在集群架构模式下端到端的消息推送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15951923B (zh) 订阅事件管理方法、显示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233154A (zh) 用于多系统的配置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0545296A (zh) 一种日志数据获取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14449040A (zh) 基于云平台的配置下发方法及装置
CN113157461B (zh) 一种在执行任务单过程中传送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97339A (zh) 集中式架构下的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0661857B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12836201A (zh) 多平台信息互通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6778353B (zh) 用于保存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2306746A (zh) 在应用环境中管理快照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181772B (zh) 在线实时更新客户端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66437B (zh) 一种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2559001A (zh) 更新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2756B (zh) 用于缓存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11767B (zh) 用于tcp连接备份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20958B (zh) 一种基于众包模式的任务推送方法和装置
CN115378991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11850B (zh) 数字交付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