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8502B -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8502B
CN116228502B CN202310510734.3A CN202310510734A CN116228502B CN 116228502 B CN116228502 B CN 116228502B CN 202310510734 A CN202310510734 A CN 202310510734A CN 116228502 B CN116228502 B CN 1162285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ution source
grid
concentration
inspected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07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8502A (zh
Inventor
李亚林
罗勇
王洋
孙明生
易志安
马培翃
秦东明
张晗
鲁晓晗
杨朝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Provi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Provi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Provi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3Cle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Provin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3105107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85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8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85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85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85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能够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大气污染源清单编制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清单编制工作是厘清污染源底数、阐明大气污染成因机理的基础,同时也是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污染控制措施拟定的基础,获得较为准确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
可选地,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所述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包括:
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包括: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再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至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是否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步骤,直至在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或者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包括:
在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
可选地,所述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和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
根据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所述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网格化数据集;
将所述网格化数据集和所述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以获取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包括曲面响应模块,所述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偏差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偏差比例生成多个所述预设比例;
确定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通过所述曲面响应模块生成包括所述污染源标识,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模拟浓度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调整响应数据。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包括:
获取每个网格的所述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在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格为异常网格。
可选地,所述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包括:
将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预设数量个网格作为所述待排查网格。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
可选地,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再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至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是否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步骤,直至在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或者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和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
根据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所述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网格化数据集;
将所述网格化数据集和所述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以获取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包括曲面响应模块,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偏差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偏差比例生成多个所述预设比例;
确定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通过所述曲面响应模块生成包括所述污染源标识,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模拟浓度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调整响应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获取每个网格的所述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在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格为异常网格。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将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预设数量个网格作为所述待排查网格。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以上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这样,通过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所有获取信号、信息或数据的动作都是在遵照所在地国家相应的数据保护法规政策的前提下,并获得由相应装置所有者给予授权的情况下进行的。
在详细介绍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前,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以下说明,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例如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污染物浓度的订正过程,该污染物可以是粉尘/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一氧化碳等。目前针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订正与校验,相关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为: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中的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进行逐条核对,但是由于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涉及的污染源、污染物较多,排放量逐条核对工作极其繁杂,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另一种方式为:将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进行网格化,依据监测数据对所有污染源的排放总量进行订正,由于是对所有污染源的排放总量进行订正,无法对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异常值进行识别和订正,因此存在订正效率差,订正结果正确性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能够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这样,通过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其中,该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可以是待校验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也可以是每个企业、片区或污染源上报的大气污染排放数据,该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可以包括每个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污染物可以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氨、一氧化碳等。污染源可以是涵盖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工艺过程源、移动源、溶剂使用源、农业源、扬尘源、生物质燃烧源、储存运输源、废弃物处理源和其他排放源等。
步骤102,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本步骤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每个网格的所述污染物的监测浓度;在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格为异常网格。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一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大于或者等于预先设置的模拟浓度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该网格为异常网格。
步骤103,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本步骤中,可以将根据该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确定的网格化数据集和气象背景场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并利用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的标记模块将异常网格标记为受体网格,该目标区域内的所有网格均标记为贡献网格,以获取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对该异常网格的污染物浓度的贡献量。其中,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可以是CAMx(综合空气质量模式),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的标记模块可以是CAMx中的SA(标记)模块,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也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空气质量模式,现有技术中的空气质量模式较多,本公开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104,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本步骤中,可以将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预设数量个网格作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例如,将对该异常网格A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5个网格(例如为网格A1、网格A2、网格A3、网格A4、网格A5)作为该待排查网格。
步骤105,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其中,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可以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示例地,该重点污染源可以是排放量大于指定排放量阈值的污染源,也可以在待排查网格中有多个污染源的情况下,对多个污染源按照排放量由大至小的顺序排序,将排序靠前的污染源作为该重点污染源。
本步骤,可以按照每个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由大至小的顺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先对排放量最大的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在得到排查结果后,确定如果对该排放量最大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订正,该异常网格的污染物的模拟浓度是否依然存在异常,在确定依然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再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除所述最大的重点污染源之外的其他重点污染源中排放量最大的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直至该异常网格的污染物的模拟浓度不存在异常,或者排查完全部的重点污染源为止。也可以对每个重点污染源均进行排查,根据排查结果更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以得到该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图2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图1中步骤105所述的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可以包括:
步骤1051,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本步骤,可以通过图3所示步骤实施,图3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步骤1051可以包括:
S11,根据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偏差比例。
示例地,若该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为a,该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b,则该第二偏差比例可以是(a-b)/b。
S12,根据所述第二偏差比例生成多个所述预设比例。
示例地,若该第二偏差比例为60%,则该预设比例可以是小于或等于该60%的任一比例,例如可以是3%、5%、10%、12%、15%、20%、25%、27%、30%、31%、35%、40%、45%、50%、55%、56%、59%、60%等。
S13,确定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
其中,该污染源标识可以是每个重点污染源的名称、编号或者代码等。
S14,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通过所述曲面响应模块生成包括所述污染源标识,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模拟浓度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调整响应数据。
其中,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包括曲面响应模块,该曲面响应模块为现有的空气质量模式中已有的功能模块,本公开只是对该曲面响应模块的调用,不涉及对现有曲面响应模块的改进,故对该曲面响应模块不作限定,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一空气质量模式中的曲面响应模块;该调整响应数据可以是矩阵的形式,也可以是表格的形式,还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其他能够记录对应关系的数据形式。
示例地,以表格为例,若异常网格A对应的重点污染源为污染源1、污染源2、……、污染源m,该调整响应数据可以如表1所述,该C11为污染源1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12为污染源1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13为污染源1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该C1n为污染源1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4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21为污染源2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22为污染源2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23为污染源2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2n为污染源2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4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m1为污染源m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m2为污染源m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m3为污染源m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15%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Cmn为污染源m的指定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削减40%后,异常网格中该指定污染物的模拟浓度。
表 1
步骤1052,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步骤1053,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本步骤,可以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由多至少的顺序进行排序,也可以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由少至多的顺序进行排序。
步骤1054,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本步骤,可以按照图4所示步骤实施,图4是根据图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步骤1054可以包括:
S21,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本步骤中,在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为非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污染源的情况下,将所述污染源序中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的下一个作为更新后的待排查污染源;在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污染源的情况下,结束流程。
S22,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S23,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非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不对所述待排查污染源进行订正,并再次执行步骤S21,更新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S24,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本步骤,可以将第三模拟浓度作为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S25,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是否大于第一差值阈值。
本步骤中,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执行S26;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执行S27。
S26,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S27,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示例地,若某异常网格的指定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为C0,监测浓度为M,第一模拟浓度为C0和监测浓度为M的偏差比例(即第二偏差比例)为60%,多个重点污染源按照第一排放量由大至小的顺序得到的污染源序列为: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以及企业5;首先将企业1作为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然后获取企业1的排查结果,即得到企业1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在企业1的第二排放量与该企业1的第一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例如为10%),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10%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例如为表1中的C12),根据C12更新第一模拟浓度C0,即将C12作为该异常网格中指定污染物当前的第一模拟浓度,确定C12与监测浓度为M的差值,在确定C12与监测浓度为M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确定企业1是否为污染源序列中最后一个污染源,在确定企业1不为污染源序列中最后一个污染源的情况下,将企业2作为该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在确定C12与监测浓度为M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当前的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2作为该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的情况下,若原始的第一模拟浓度为C0和监测浓度为M的偏差比例(即第二偏差比例)为60%,在对企业1进行订正之后,该偏差比例会由60%减小为(C12-M)/M(例如为50%),即该第二偏差比例更新为50%,在对企业2排放量订正后,若该企业2排放量的排放量不变,则该偏差比例不变,再继续对企业3的排放量进行订正,若该企业3的排放量订正之后,第二偏差比例下降了45%,则更新后的第二偏差比例为5%,若允许的偏差比例大于或者等于5%,则对企业3的排放量进行订正之后,结束订正流程,将更新后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该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以上技术方案,通过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准确性更高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能够有效提升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订正效率,节约订正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所需的人力物力。
图5是根据图1所示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图1中步骤101所示的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可以包括:
步骤1011,获取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和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
其中,该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可以是待校正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该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可以作为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的气象背景场文件。
步骤1012,根据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所述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网格化数据集。
其中,指定空间分辨率可以是预先设置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该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输入排放源处理系统,生成空气质量模式所需的网格化清单文件(即得到该网格化数据集)。
步骤1013,将所述网格化数据集和所述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以获取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
以上技术方案,可以通过预设空气质量模式有效获取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能够为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的订正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01,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第二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第三确定模块60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第四确定模块604,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
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可选地,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所述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再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至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是否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步骤,直至在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或者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
在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被配置为:
获取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和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
根据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所述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网格化数据集;
将所述网格化数据集和所述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以获取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
可选地,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包括曲面响应模块,所述第五确定模块605,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偏差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偏差比例生成多个所述预设比例;
确定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通过所述曲面响应模块生成包括所述污染源标识,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模拟浓度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调整响应数据。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
获取每个网格的所述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在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格为异常网格。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602,被配置为:
将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预设数量个网格作为所述待排查网格。
以上技术方案,能够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这样,通过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进而能够有效提升得到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数据的准确性。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第一电子设备700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701,第一存储器702。该第一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703,第一输入/输出接口704,以及第一通信组件7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第一处理器701用于控制该第一电子设备7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第一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第一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第一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第一存储器7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7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第一存储器702或通过第一通信组件7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第一输入/输出接口704为第一处理器7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第一通信组件705用于该第一电子设备7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4G、NB-IOT、eMTC、或其他5G等等,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在此不做限定。因此相应的该第一通信组件7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等等。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第一存储器7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第一电子设备700的第一处理器7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第二电子设备8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8,第二电子设备800包括第二处理器8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第二存储器832,用于存储可由第二处理器8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第二存储器8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第二处理器8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
另外,第二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826和第二通信组件850,该电源组件8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第二电子设备800的电源管理,该第二通信组件8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第二电子设备8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第二电子设备800还可以包括第二输入/输出接口858。第二电子设备8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第二存储器832的操作系统。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步骤。例如,该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第二存储器8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第二电子设备800的第二处理器8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能够由可编程的装置执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具有当由该可编程的装置执行时用于执行上述的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的代码部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
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所述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包括:
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包括: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再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至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是否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步骤,直至在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或者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还包括: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包括:
在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的目标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二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待订正污染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包括:
获取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和指定时间段的气象数据;
根据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所述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网格化数据集;
将所述网格化数据集和所述气象数据输入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以获取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输出的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空气质量模式中包括曲面响应模块,所述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确定第二偏差比例;
根据所述第二偏差比例生成多个所述预设比例;
确定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
根据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的污染源标识,通过所述曲面响应模块生成包括所述污染源标识,所述预设比例和所述第二模拟浓度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调整响应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包括:
获取每个网格的所述污染物的监测浓度;
在所述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三差值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网格为异常网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包括:
将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最大的预设数量个网格作为所述待排查网格。
8.一种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目标区域内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确定指定空间分辨率下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的污染物的第一模拟浓度;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确定所述目标区域内的异常网格;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贡献量;
第四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每个网格对所述异常网格的所述第一模拟浓度的所述贡献量确定待排查网格;
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待排查网格中的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所述重点污染源为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污染物的排放量更大的污染源;
所述待排查网格中包括多个重点污染源,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待排查网格中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调整响应数据,所述调整响应数据用于表征对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量进行预设比例的调整之后,所述异常网格下所述污染物的第二模拟浓度;
确定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
按照每个所述重点污染源的所述第一排放量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序,以得到目标顺序的污染源序列;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和所述调整响应数据对所述多个重点污染源中的一个或多个重点污染源进行排查,以得到排查之后的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所述第五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
获取所述待排查污染源的排查结果,所述排查结果包括所述重点污染源对应的校对后的污染物的第二排放量;
在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与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第一偏差比例,从所述调整响应数据中确定所述第一偏差比例对应的第三模拟浓度;
根据所述第三模拟浓度更新所述异常网格的第一模拟浓度,以得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
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大于第一差值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中所述待订正污染源的第一排放量替换为所述第二排放量,以得到更新后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并再次执行所述根据所述污染源序列确定当前的待排查污染源至根据所述第一排放量,所述第二排放量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是否为待订正污染源的步骤,直至在确定所述更新后的第一模拟浓度与所述异常网格的监测浓度的差值小于第一差值阈值,或者确定所述待排查污染源为所述污染源序列中的最后一个的情况下,将当前的初始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作为所述目标大气污染源排放数据集。
9.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310510734.3A 2023-05-08 2023-05-08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62285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0734.3A CN116228502B (zh) 2023-05-08 2023-05-08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0734.3A CN116228502B (zh) 2023-05-08 2023-05-08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8502A CN116228502A (zh) 2023-06-06
CN116228502B true CN116228502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580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0734.3A Active CN116228502B (zh) 2023-05-08 2023-05-08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85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9191B (zh) * 2023-08-14 2023-11-07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热点网格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609928B (zh) * 2024-01-23 2024-04-05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电力数据的污染物排放量异常识别方法与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3562A (zh) * 2017-09-08 2018-01-09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化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658307A (zh) * 2019-10-12 2020-01-07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 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方法
CN11090948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格化数据的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校验方法
CN113284244A (zh) * 2021-04-20 2021-08-2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格点化扩散模拟的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
CN113393058A (zh) * 2021-07-14 2021-09-14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司 污染物管控方法、预测管控方法、实时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4742460A (zh) * 2022-05-07 2022-07-12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待管控企业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3579A (zh) * 2022-08-05 2022-11-04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规划院、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可获得恶臭污染治理目标的反演评估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46714B2 (en) * 2017-06-16 2020-08-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ir pollution source recognition based on dynamic pairing and comparis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63562A (zh) * 2017-09-08 2018-01-09 新奥泛能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格化城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658307A (zh) * 2019-10-12 2020-01-07 江苏省常州环境监测中心 评估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方法
CN11090948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格化数据的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校验方法
CN113284244A (zh) * 2021-04-20 2021-08-20 四川大学 一种基于格点化扩散模拟的大气污染物溯源方法
CN113393058A (zh) * 2021-07-14 2021-09-14 成都佳华物链云科技有限公司 污染物管控方法、预测管控方法、实时管控方法及装置
CN114742460A (zh) * 2022-05-07 2022-07-12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待管控企业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293579A (zh) * 2022-08-05 2022-11-04 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环境规划院、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 可获得恶臭污染治理目标的反演评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8502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28502B (zh) 重点污染源排放量订正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6227749A (zh) 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2899B (zh) 数据库脚本执行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554265A (zh) 桥梁检测方法、手持终端及云服务器
CN112505254B (zh) 一种大气污染来源的解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899817A (zh) 污染物源解析方法和装置
KR20190136232A (ko) 소프트웨어 취약점을 검출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9814894A (zh) 一种应用更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87421A (zh) 大气污染物监测溯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28499A (zh) 一种测试数据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228501B (zh) 排污超标区域行业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064473A (zh) 车机系统测试方法、系统、车辆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69414B (zh) 回归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6757366B (zh) 高污染排放污染源选址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JP2007233432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脆弱性検査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936311B (zh) 减排策略获取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5631332A (zh) 一种处理恶意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401635A (zh) 一种环境污染数据的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800114B (zh) 无组织排放源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5373710A (zh) 车辆ota升级的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238596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6307258B (zh) 污染源异常排放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610895B (zh) 重点污染源管控时间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626232A (zh) 一种检查服务器日志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07102938B (zh) 测试脚本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