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8499A -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8499A
CN116228499A CN202310457178.8A CN202310457178A CN116228499A CN 116228499 A CN116228499 A CN 116228499A CN 202310457178 A CN202310457178 A CN 202310457178A CN 116228499 A CN116228499 A CN 116228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es
association rule
global
transfer relationship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571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28499B (zh
Inventor
潘红丽
田雨
李慧超
孟长来
徐峥静茹
李旭华
蔡蕾
金丹
毛颖娟
杨梅
孙治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ICHUAN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3104571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8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8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8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28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8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03Query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二层关联规则;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共享关联规则;共享关联规则根据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共享关联规则通过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数据或将数据更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该发明可以有效对入侵地区的物种的威胁程度给出预警,并对物种的入侵库进行更新,方便更多未入侵地区的防患未然。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种入侵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就全球而言,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成为继生境破坏之后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危害因素。由于草海湿地的开放性和脆弱性,其危害的严重程度更为突出。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其他的入侵物种一样,互花米草的治理具有费时费力的特点,无论是化学方法、 生物方法,还是人工方法 , 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在生态学界已经形成了防范强于治理的观念;因此,预测各种入侵物种的潜在分布对于帮助决策者进行互花米草入侵的监测和防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当前环境治理过程中的物种入侵问题,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应用于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所述方法包括:
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之前,还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之后,还包括: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
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
本地二层关联规则,用于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用于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二层关联规则;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共享关联规则;共享关联规则根据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共享关联规则通过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数据或将数据更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该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有效对入侵地区的物种的威胁程度给出预警,并对物种的入侵库进行更新,方便更多未入侵地区的防患未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工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二工作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三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四工作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五工作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六工作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的第七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所请求保护的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根据规则所处理的变量的类型,关联规则可以分为布尔型关联规则和数值型关联规则;
布尔型关联规则处理的变量都是离散的、种类化的,它显示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存在与否;
数值型关联规则处理的变量都是量化的项或属性间的关系;这种规则中,项或属性的量化值
划分为区间,对量化型字段进行处理时,将其进行动态的分割或者直接对原始的资料进行处理;
基于规则中数据的抽象层次,关联规则分为单层关联规则与多层关联规则;
该实施例中,使用的为多层关联规则。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参照附图1,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应用于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所述方法包括:
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入侵预警规则集中包括多层关联规则,至少包括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
关联规则中至少包括了具体的物种基本特征信息、物种生存环境信息、物种天敌信息、物种实用价值信息;
一层关联规则包括物种向下方向的关联规则,至少包括物种食物信息、物种生存环境信息;二层关联规则则包括物种向上方向的关联规则,至少包括:物种天敌信息、物种实用价值信息。
关联规则还包括本地关联规则和全局关联规则,本地关联规则指代物种自身所向上向下扩展的关联规则;全局关联规则指代物种的相关物种所具备的相关向上或向下关联规则。
从关联规则定义可以看出,任意给出事务中的两个项目集,它们之间都存在关联规则,只不过属性值有所不同;如果不考虑关联规则的支持度和置信度,那么在事务数据库中可以发现无穷多的关联规则;于是,有必要对关联规则进行评价
关联规则的客观评价标准主要有三个:支持度、置信度和兴趣度;其中支持度和置信度能够比较直观地描述关联规则的性质;事实上,人们一般对满足一定的支持度和置信度的关联规则感兴趣;因此,为了发现有意义的关联规则,需要给定两个阈值: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兴趣度主要是评价关联规则的前件、后件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果关联规则的前件和后件是不相关的,即使规则的支持度和可信度很高也不能被用户接受为感兴趣的关联规则,只有那些前件和后件是强的正相关关系的规则即兴趣度大于1的规则,才被选择进行以后的处理。
例如,在该实施例中,设置物种为互花米草,物种基本特征信息包括:禾本科米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密集的单物种群落,其形态酷似芦苇,茎秆粗壮挺拔,平均株高1.5-3.5m,直径约在1cm以上;盐生植物,叶片上具有盐腺,由根部吸收的盐能够很快由盐腺分泌出体外;物种天敌信息包括:玉黍螺、麦角菌和光蝉;物种生存环境信息包括:河口、海湾等沿海滩涂的潮间带及受潮汐影响的河滩;物种实用价值信息包括:生产纸张,修建篱笆和大棚。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2,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其中,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玉黍螺、麦角菌和光蝉对互花米草的捕食入侵预警可以决策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即是否本地可以对互花米草形成入侵控制。
进一步地,参照附图3,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之前,还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参照附图4,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参照附图5,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参照附图6,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参照附图7,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之后,还包括: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参照附图8,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
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
本地二层关联规则,用于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进一步地,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用于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所披露的内容可以出现多种变型和改进。例如,以上所描述的各种设备或组件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固件、或者三者中的一些或全部的组合实现。
本公开中使用了流程图用来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的步骤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的进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种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的步骤可通过计算机程序来传递关系相关硬件完成,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公开并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除非另有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共同理解的相同含义。还应当理解,诸如在通常字典里定义的那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以上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对其的限制。尽管描述了本公开的若干示例性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新颖教学和优点的前提下可以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都意图包含在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范围内。应当理解,上面是对本公开的说明,而不应被认为是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例,并且对所公开的实施例以及其他实施例的修改意图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本公开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包括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所述方法包括:
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之前,还包括: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获取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之前,还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包括: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之后,还包括: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6.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共享关联规则及至少两个入侵预警规则集,每个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至少一个一层关联规则及二层关联规则;
本地二层关联规则,用于当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在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或更新数据时,获取直接访问关联规则物种传递关系,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为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二层关联规则,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包括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关联规则标识;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传递关系生成物种操作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通过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将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发送至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更新所述数据或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一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一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本地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一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一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发送物种捕食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捕食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发送第二捕食传递关系,使得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二捕食传递关系用于进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的数据合规性操作;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中的所有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并将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反馈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接收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的第二捕食入侵预警,根据所述第二捕食入侵预警确定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直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直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将数据更新至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并且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和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具有数据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回写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还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物种填充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并获取所述物种回写传递关系中的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物种填充传递关系,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包括所述数据,所述物种填充传递关系用于直接将所述数据更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当所述本地入侵预警规则集需要从所述全局入侵预警规则集查询数据,并且所述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系统不要求关联规则合规性时,所述物种传递关系为物种查询传递关系,所述物种操作传递关系为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种查询传递关系中的所述关联规则标识确定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生成捕食回写传递关系,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用于指示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从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查询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用于接收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
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捕食回写传递关系向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反馈第三捕食入侵预警,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全局二层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转发至所述共享关联规则;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捕食入侵预警生成物种查询入侵预警,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包括所述数据;
所述共享关联规则,还用于将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发送至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使得所述本地二层关联规则根据所述物种查询入侵预警得到所述全局一层关联规则的所述数据。
CN202310457178.8A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6228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7178.8A CN1162284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457178.8A CN1162284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8499A true CN116228499A (zh) 2023-06-06
CN116228499B CN116228499B (zh) 2023-08-04

Family

ID=86577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457178.8A Active CN116228499B (zh) 2023-04-26 2023-04-26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84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49049A (ko) * 2015-10-28 2017-05-10 성신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연관 규칙 은닉 장치 및 방법
CN114138857A (zh) * 2021-11-10 2022-03-04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流域水环境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CN114154428A (zh) * 2022-02-09 2022-03-0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目标物种潜在入侵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5206040A (zh) * 2021-04-12 2022-10-18 南方科技大学 核电取水口的生物入侵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049049A (ko) * 2015-10-28 2017-05-10 성신여자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연관 규칙 은닉 장치 및 방법
CN115206040A (zh) * 2021-04-12 2022-10-18 南方科技大学 核电取水口的生物入侵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138857A (zh) * 2021-11-10 2022-03-04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流域水环境的大数据挖掘方法及装置
CN114154428A (zh) * 2022-02-09 2022-03-0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目标物种潜在入侵风险评估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BECCA A. BUNN等: ""Do native and invasive plants differ in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ECOLOGY》, vol. 103, no. 6, pages 1547 - 1556 *
TALHA MAHBOOB ALAM: ""A novel framework for prognostic factors identification of malignant mesothelioma through association rule mining"",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AND CONTROL》, vol. 68, pages 1 - 13 *
朱玉等: ""基于免疫遗传算法的多维多层关联规则挖掘"", 《计算机工程》, vol. 35, no. 23, pages 181 - 186 *
李涛等: ""数据挖掘在压载水生物入侵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交通运输研究》, vol. 7, no. 2, pages 100 - 105 *
潘红丽等: ""攀枝花市入侵植物马缨丹群落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vol. 30, no. 6, pages 1178 - 1181 *
迟志浩等: ""基于有害生物集群的聚类分析在入侵生物定殖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植保导刊》, no. 01, pages 17 - 2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8499B (zh) 2023-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van Hengstum et al. Impact of plant invasions on local arthropod communities: a meta‐analysis
Schirmel et al. Impacts of invasive plants on resident animals across ecosystems, taxa, and feeding types: a global assessment
Turpie et al. Biogeography and the selection of priority areas for conservation of South African coastal fishes
Brito et al. Drivers of house invasion by sylvatic Chagas disease vectors in the Amazon-Cerrado transition: A multi-year, state-wide assessment of municipality-aggregated surveillance data
Bro et al. Demography and the decline of the grey partridge Perdix perdix in France
Gibson et al. Dealing with uncertain absences in habitat modelling: a case study of a rare ground‐dwelling parrot
Verberk Explaining general patterns in species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s
Steen et al. Snake co‐occurrence patterns are best explained by habitat and hypothesized effects of interspecific interactions
Espínola et al. Invasibility of reservoirs in the Paraná Basin, Brazil, to Cichla kelberi Kullander and Ferreira, 2006
Tambling et al. Estimating carnivoran diet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carcass observations and scats from GPS clusters
US20090157587A1 (en) Context aware system and context aware method thereof
Termaat et al. Strong recovery of dragonflies in recent decades in The Netherlands
Pasley et al. Family structure
Smith et al. Evaluating a multispecies adaptive management framework: must uncertainty impede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Cruz et al. Top‐down effects of repatriating Bald Eagles hinder jointly recovering competitors
CN116228499B (zh) 一种基于关联关系的物种入侵检测方法和系统
Vahidi et al. Trust as a proxy indicator for intrinsic quality of 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in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programs
Hovestadt et al. The control of emigr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survival of populations
Coccia et al. Partitioning the effects of regional, spatial, and local variables on beta diversity of salt marsh arthropods in Chile
Raine et al. Geographic profiling applied to testing models of bumble-bee foraging
Lunghi et al. Behavioural adjustments enable the colonization of subterranean environments
Matsuda et al. Is tuna critically endangered? Extinction risk of a large and overexploited population
Abbott et al. Silvicultural impacts in jarrah forest of Western Australia: synthesis, evaluation,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the Forestcheck monitoring project of 2001–2006
Amezcua-Castro et al. Effects of serial depletion on the fishery management of geoduck Panopea globosa
CN103038766A (zh) 逻辑运算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