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8098A -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8098A
CN116228098A CN202211738689.9A CN202211738689A CN116228098A CN 116228098 A CN116228098 A CN 116228098A CN 202211738689 A CN202211738689 A CN 202211738689A CN 116228098 A CN116228098 A CN 116228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stics
order
warehouse
articles
sa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868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蕾蕾
胡时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los N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los N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los N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los New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868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8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8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8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01Electronic shopping [e-shopping]
    • G06Q30/0633Lists, e.g. purchase orders, compilation or processing
    • G06Q30/0635Processing of requisition or of purchase or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包括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以及配送管理子系统,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用于生成订单,根据订单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入信息管理;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仓库的物品进行管理,并对物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数据分析;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基于快递分配算法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对物品进行配送。本申请通过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和配送管理子系统实现用户、服务端、仓库以及物流的集群运营,提升服务效率,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商购物非常普遍,涉及消费者、商家、仓库、物流等多个主体,每个主体对应一个或多个环节,目前,各主体之间相互独立,信息流通不畅,进而导致订单状态发生变化时无法及时处理。特别是对于某些没有实体仓库或者货物的电商来说,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实时的信息流,导致用户购物体验降低,发生客诉时也不能快速解决。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从技术角度各方数据相互隔离,接口不兼容,数据传输效率低下,标准不一致;
2、从业务角度因为数据无法归集,或归集不完成导致无法决策或决策不准确;
3、因为决策不准确进一步导致各方在数据获取上没有动力,在数据完善上缺乏依据。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包括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以及配送管理子系统,
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用于生成订单,根据订单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入信息管理;
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仓库的物品进行管理,并对物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数据分析;
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基于快递分配算法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对物品进行配送。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包括:
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对仓库的物品数量进行库存管理,并根据订单信息对物品进行配置;
工厂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的库存对工厂的生产、原料采购以及仓储调拨进行管理。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库存管理模块包括:
安全库存单元,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针对不同地区和物品销售量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根据销售预测值对仓库进行备货;所述销售影响因子至少包括销售区域、销售数量、销售时间以及销售活动中的一种;
效期管理单元,用于对物品的商品效期对物品进行管理,并对过期物品进行自动报警;
调度管理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以及销售预测值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多仓分配以及调度管理。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不同销售区域仓库的不同物品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并根据销售预测值对安全库存数量进行计算,并作为仓库备货的数值参考。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包括:
订单接收单元,用于生成并接收订单;
订单处理单元,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和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
物流分配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
优化配送单元,用于根据销售历史数据以及物流分配结果规划仓储配货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作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快递分配算法包括: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第一信息条件进行物流公司分配;所述第一信息条件包括消费者指定物流公司、商家指定物流公司以及服务端指定物流公司;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物流公司分配结果和第二信息条件进行物流报价;所述第二信息条件包括物品对物流的特定要求以及基于公斤段、目的地的物流报价。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方法,包括:
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生成订单;
物流订单子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订单信息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库和入库管理;
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或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
仓库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对订单配置相应的物品;
配送管理子系统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根据物流匹配结果以及销售预测值规划配送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通过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和配送管理子系统打通了电商业务各环节,实现各环节数据共享,同时实现用户、服务端、仓库以及物流的集群运营,提升服务效率,降低客诉和服务成本,实现行业各环节整合,提升信息产品的服务能力和数字化水平,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2、本申请通过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安全库存算法、效期管理单元以及快递分配算法对订单以及仓库中的物品进行管理,规划物品的多仓储分配,降低仓库间调货概率,并自动匹配最合适的物流公司进行配送,提高物流速度,进而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系统交互装置的仓库管理子系统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销售影响因子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多系统交互装置的配送管理子系统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方法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包括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以及配送管理子系统,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用于生成订单,根据订单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入信息管理;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仓库的物品进行管理,并对物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数据分析;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基于快递分配算法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对物品进行配送。
进一步的,所述快递分配算法包括: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第一信息条件进行物流公司分配;所述第一信息条件包括消费者指定物流公司、商家指定物流公司以及服务端指定物流公司;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物流公司分配结果和第二信息条件进行物流报价;所述第二信息条件包括物品对物流的特定要求以及基于公斤段、目的地的物流报价。
进一步的,物流分配单元在进行物流报价之后还包括:根据物品的发货地和目的地以及不同物流公司的覆盖范围对物流公司再次进行分配,并将物流分配的结果发送至优化配送单元对订单的物品进行配送。
具体地,物流分配单元根据订单信息判断用户是否有指定物流公司进行配送:若用户有指定的物流公司则采用指定的物流公司对订单所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
若用户没有指定的物流公司,则判断商家是否有指定的物流公司:若商家有指定的物流公司对订单所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
若商家没有指定的物流公司,则判断服务端即电商平台是否对物流公司有要求,若服务端对物流公司有要求,则采用对应的物流公司对订单所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
若服务端对物流公司没有要求,则判断订单所对应的物品对物流是否有要求,如特定的包装要求、特定的运输条件要求等,若物品有物流有要求,则采用对应的物流公司对订单所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
若订单所对应的物品对物流没有要求,则根据物流的公斤段以及目的地的物流报价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对订单所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
其中,在所述第一信息条件中,用户指定的物流公司、商家指定的物流公司以及服务端指定的物流公司所占的权重是依次减小的,在所述第二信息条件中,物品对物流的特定要求的权重大于物流的公斤段、目的地的权重,物品的发货地和目的地的权重大于不同物流公司覆盖范围的权重,即第一信息条件的优先级大于第二信息条件的优先级,第二信息条件的优先级大于物品的发货地和目的地以及不同物流公司的覆盖范围的优先级。
可选的,订单可以按照不同的条件进行合并,如按配送日期合并、按物品合并、按配送区域合并、按用户合并,进而确定最适合承接订单的仓库与物流。物流分配单元针对统一物品的多个不同订单根据拆单标准的分类进行同类并单,并单之后可在同一仓库,利用同一物流包装进行打包和配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系统交互装置通过物流订单子系统生成订单,并根据订单信息记录物品的出库或入库信息,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入信息管理,其中,订单信息包括物品信息、物流信息、寄件人信息以及收件人信息等;物流订单子系统通过将订单信息输出给仓库管理子系统,利用仓库管理子系统对订单信息配置相应的物品,并对仓库的物品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对物品的历史销售数据进行分析,最后配送管理子系统基于快递分配算法对订单匹配最合适的物流公司以及最佳配送路线对订单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配送管理子系统向物流公司发送配送订单,并获得物流公司确认回复,物流公司在配送过程中实时更新订单的物流状态,并反馈给配送管理子系统,提高物流配送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包括库存管理模块和工厂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对仓库的物品数量进行库存管理,并根据订单信息对物品进行配置;工厂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的库存对工厂的生产、原料采购以及仓储调拨进行管理。
库存管理模块根据订单信息配置对应的物品,并对仓库中物品的数量进行库存管理,工厂管理模块根据仓库中的物品数量对工厂的生产、采购以及调拨计划进行管理,避免仓库中的物品出现缺货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还包括补货管理模块,当仓库中的物品出现缺货情况时,通过补货管理模块计算得出对应的物品补货计划,及时提醒服务端对仓库中的物品进行补货。
进一步的,所述库存管理模块包括安全库存单元、效期管理单元和调度管理单元,安全库存单元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针对不同地区和物品销售量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根据销售预测值对仓库进行备货,其中,销售影响因子至少包括销售区域、销售数量、销售时间以及销售活动中的一种;效期管理单元用于对物品的商品效期对物品进行管理,并对过期物品进行自动报警;调度管理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以及销售预测值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多仓分配以及调度管理。
如图3所示,其中,销售影响因子还包括物品的销售季节、商圈、天气、快递成本、中央仓位置、前置仓位置、舆情等要素,安全库存单元进行阶段性相关性动态分析,选择相关性系数比较大影响因子作为需求预测机器学习算法的考量,提高预测准确性,通过需求预测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试剂销售数据和影响因子进行机器学习计算,得出基于区域和物品的销售预测值。
其中,效期管理单元包括通过对物品的批次管理、效期信息管理以及先进先出仓内管理等方法,确保仓库内物品的商品效期维持在健康水平。
具体的,所述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不同销售区域仓库的不同物品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并根据销售预测值对安全库存数量进行计算,并作为仓库备货的数值参考。当物品在不同的销售时间做不同的销售活动时,安全库存单元确保仓库中物品的数量能够在安全库存范围内,当物品数量小于安全库存范围时,及时反馈给补货管理模块进行补货,防止影响物品的销售;同时还能够通过效期管理单元对于宠物食品、婴幼儿配粉以及食品等有严格效期管理要求的商品进行安全效期管理,并且对于将要到期的商品进行自动预警,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利用调度管理单元根据订单信息以及销售预测值提前规划物品进行多仓分配,降低仓库间调货概率。
进一步的,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包括订单接收单元和订单处理单元,订单接收单元用于生成并接收订单;订单处理单元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和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其中,订单的物流状态包括未支付、已支付、已打包复核、已揽收、已妥投、已签收、退货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订单接收单元根据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服务端建立连接,生成订单信息,订单处理单元根据订单信息并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将用户订单内物品按照物品重量和体积等特性,自动拆分成多个物流订单或者自动合并成一个物流订单,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订单处理单元还可以根据配送管理子系统中订单的物流状态对订单物流状态进行实时更新,并通过电子设备反馈给用户,便于用户能够实时了解订单的物流状态。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订单的物流状态受各个节点主要操作人的行为而发生变化,例如,用户可以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修改,如支付、取消、修改、退货等;在每个物流节点,比如到仓库,仓库对订单进行操作会改变订单的物流状态;当物品被揽收时后,订单的物流状态也会随物流轨迹发生变化。多系统交互装置获取每个订单节点的实时信息,并呈现在用户的电子设备上。
具体地,所述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具体包括:
所述订单处理单元根据订单信息判断每个订单对应的物品件数;
根据物品件数与仓库的对应关系对订单进行拆分或合并;
根据拆分或合并后的订单对物品进行配置。
具体的,订单处理单元根据订单信息判断每个订单的物品件数:若订单件数为单件,则直接根据仓库的库存信息对订单配置对应的物品进行配送;若订单内包含多件物品,则执行下一步骤;
判断仓库中是否有所述订单对应的物品:若仓库中物品有库存,则执行下一步骤;若仓库中没有对应物品,则将订单拆分成多个子订单,并根据不同区域的仓库库存信息配置对应物品进行配送;
判断订单中的物品是否属于急速鲜物品:若订单中的物品为急速鲜物品,则反馈给配送管理子系统,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对订单进行优先配送;若订单中的物品为非急速鲜物品,则反馈给配送管理子系统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对订单进行配送。
具体的,当订单中的物品为急速鲜物品时,判断订单中是否含有赠品,并判断所述赠品是否需要与主品拆开配送,并将上述信息反馈给配送管理子系统,自动匹配物流配送速度更快的物流公司对订单进行有限配送,防止静电中的急速鲜物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损坏,避免影响用户体验。
可选的,订单处理单元还可以根据销售物品所在的仓库位置,进行订单的自动拆分或合并,提高订单配送效率。
如图4所示,进一步的,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物流分配单元和优化配送单元,物流分配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优化配送单元用于根据销售历史数据以及物流分配结果规划仓储配货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进一步的,根据销售历史数据以及物流分配结果规划仓储配货路线包括:
利用物品的销售历史数据,用大数据分析销售区域及消费者画像等销售特征预测日常、活动期、季节等不同阶段的销售数据;
规划仓库到配货区域的最优配送路线,达到最快速配送、库内货物流转加快、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在配送管理子系统中,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物流订单信息以及库存管理信息对订单自动分配物流公司,当物流分配单元收到物流公司确认信息并发送至优化配送单元,优化配送单元根据配置的物流公司对物品配送进行路线规划,并实时更新订单的物流状态,完成配送任务,同步给配送管理子系统和物流订单子系统,配送管理子系统将订单的配送状态发送给商家ERP系统和仓库WMS系统。
如图5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方法,包括:
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生成订单;
物流订单子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订单信息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库和入库管理;
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或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
仓库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对订单配置相应的物品;
配送管理子系统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根据物流匹配结果以及销售预测值规划配送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进一步参照图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系统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户通过服务端生成订单,即用户通过电子设备向商家下单,商家与用户存在购销关系,用户向商家提供邮寄地址及收件人信息,订单信息继续进入用户ERP系统,用户ERP系统讲订单信息发送至物流订单子系统,物流订单子系统接收订单,并根据订单信息对仓库中对应的物品进行出库和入库管理。
2、物流订单子系统的订单处理单元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或自动并单,具体为,物流订单子系统通过以下条件进行判定是否进行拆单或并单,该条件包括:1)仓库中对应物品是否有库存;2)物品是否为急派件;3)订单总重量;4)订单中单个物品的重量。通过自动拆单或并单可以降低仓库间的调货概率,并反馈给商家ERP系统。
3、物流订单子系统可以针对同一物品的多个订单不同根据拆单或并单标准的分类进行同类并单,并单后的物品可在同一仓库,利用同一物流包装进行打包和发运。
4、仓库管理子系统根据物流订单子系统拆单或并单后的数据配置对应的物品,并商品所在仓库及仓库库存进行比较,向配送管理子系统发起出库任务,并回传任务确认信息。
5-1、配送管理子系统收到仓库WMS系统确认信息后启动物品配送,通过快递分配依据不同物流公司报价、仓库库存数量、物流成本及时效等原因,对订单进行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向优化配送单元发送配送任务启动信息,优化配送单元根据预测销售值以及物流匹配结果对订单规划配送路线,提高订单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用户的购物体验。
其中,配送管理子系统的物流分配单元根据以下条件进行快递分配,该条件包括:a、用户指定的物流公司;b、商家指定的物流公司;c、服务端指定的物流公司;d、特定物品对物流的要求,如特定包装要求、特定运输条件要求等;e、基于公斤段、目的地的物流报价;f、产品发货地和目的地;g、不同物流公司的覆盖范围等。其中,上述条件的判断优先级为:最高优先级:a/b/c;中等优先级:d/e;基础优先级:f/g。
6、配送管理子系统实时更新订单的物流状态,并同步给仓库管理子系统。
7-1、配送管理子系统还包括状态同步回传模块,并通过状态同步回传模块将订单的配送信息发送给商家ERP系统和仓库WMS系统;
7-2、商家ERP将订单状态信息通过电子设备发送给用户。
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脑、大屏看板等,在此本申请并不对电子设备做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商家可以是任意商家,可以有自己的仓库,也可以没有仓库,多系统交互装置对商家屏蔽了供货方,对于商家而言,多系统交互装置就是供货方,多系统交互装置可以面对多个不同商家提供货物及配送。仓库是用户购买货物的实际提供方,商家屏蔽了货物提供方,对于用户而言,仓库就是货物提供方,因此,仓库可以向多个不同商家提供货物。物流是用户购买货物的配送方,对于仓库而言,仓库可以指定任意物流公司进行配送,物流公司也可配送任意仓库的货物。
各系统(ERP、WMS、TMS)单独与多系统交互装置交互,从而实现对各系统相互屏蔽,多系统交互装置对用多个商家ERP系统、多个仓库WMS系统、多个物流TMS系统,因此引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据整合与优化,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控制塔系统,所述控制塔系统应用上述多系统交互装置,控制塔系统用于对接上下游系统的数据,上游对接不同客户的OMS/ERP系统,获取订单、物品等信息;下游对接仓库的WMS系统及物流三方的TMS系统,这些数据实时传给控制塔系统,控制塔系统对数据进行计算同时根据业务需求,对数据进行业务决策,将决策信息回传给各上下游系统。例如,控制塔系统可以将不同ERP系统传下来的订单商品信息进行清洗、标准化以及校验;可以根据一定的业务逻辑,对每个订单的快递进行最优配置,并将配置好的信息传给下游的WMS系统及TMS系统,便于下游进行操作;上下游的库存核对也可以在控制塔系统中进行,并回传给上下游,让所有系统的库存信息同步等。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前述对本发明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发明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发明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流订单子系统、仓库管理子系统以及配送管理子系统,
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用于生成订单,根据订单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入信息管理;
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仓库的物品进行管理,并对物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数据分析;
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基于快递分配算法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对物品进行配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管理子系统包括:
库存管理模块,用于对仓库的物品数量进行库存管理,并根据订单信息对物品进行配置;
工厂管理模块,用于根据物品的库存对工厂的生产、原料采购以及仓储调拨进行管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库存管理模块包括:
安全库存单元,用于根据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针对不同地区和物品销售量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根据销售预测值对仓库进行备货;所述销售影响因子至少包括销售区域、销售数量、销售时间以及销售活动中的一种;
效期管理单元,用于对物品的商品效期对物品进行管理,并对过期物品进行自动报警;
调度管理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以及销售预测值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多仓分配以及调度管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库安全库存计算模型对不同销售区域仓库的不同物品的销售影响因子对物品的销售进行预测,并根据销售预测值对安全库存数量进行计算,并作为仓库备货的数值参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流订单子系统包括:
订单接收单元,用于生成并接收订单;
订单处理单元,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和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送管理子系统包括:
物流分配单元,用于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
优化配送单元,用于根据销售历史数据以及物流分配结果规划仓储配货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分配算法包括: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第一信息条件进行物流公司分配;所述第一信息条件包括消费者指定物流公司、商家指定物流公司以及服务端指定物流公司;
物流分配单元根据物流公司分配结果和第二信息条件进行物流报价;所述第二信息条件包括物品对物流的特定要求以及基于公斤段、目的地的物流报价。
8.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通过电子设备与服务端建立连接,并生成订单;
物流订单子系统接收所述订单,并根据订单信息对仓库的物品进行出库和入库管理;
基于自动拆单和并单算法对订单进行自动拆单或自动并单,并对订单的物流状态进行跟踪;
仓库管理子系统根据所述订单信息对订单配置相应的物品;
配送管理子系统根据订单信息和物品的库存信息自动匹配物流公司,并根据物流匹配结果以及销售预测值规划配送路线,对物品进行配送。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
CN202211738689.9A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16228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8689.9A CN11622809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8689.9A CN11622809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8098A true CN116228098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83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8689.9A Pending CN116228098A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809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311A (zh) * 2023-12-04 2024-03-12 朴道征信有限公司 物品库存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9311A (zh) * 2023-12-04 2024-03-12 朴道征信有限公司 物品库存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689311B (zh) * 2023-12-04 2024-05-17 朴道征信有限公司 物品库存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80370B (zh) 商品对象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902590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78950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ed global shipping and visibility
CN106779528A (zh) 一种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系统
CN104809553A (zh) 面向异构数据的多源电商数据处理平台及方法
JP2022095864A (ja) インバウンド購入注文のインテリジェントな調整による製品在庫の最適化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Sha et al. Fleet sizing in chemical supply chains using agent-based simulation
Luo et al. Physical Internet-enabled customised furniture delivery in the metropolitan areas: digitalisation, optimisation and case study
CN107944788A (zh) 一种用于全渠道零售的云仓系统
CN108665284A (zh) 供应链云平台系统
Xu et al. System for enhancing supply chain agility through exception handling
CN116228098A (zh) 一种基于订单状态变化的多系统交互装置及方法
Huang et al. Online-to-offline ecommerce operations management (EOM)
Trappey et al. Business and logistics hub integration to facilitate global supply chain linkage
CN111047245A (zh) 一种商品缺货时快速补货的方法
CN108416550A (zh) 供应链及应用供应链进行货物供应的方法
Watson et al. Remarrying Marketing and Logistics with Information SystemsTechnology
Oliver JIT: issues and items for the research agenda
Kawa Network cooperation in cross-border e-commerce: A conceptual model of a logistics platform
JP2003316862A (ja) 在庫計画方法
Hassaan et al. The digital economy of crowdsourcing: crowd shipping model as e-business
Ghomi Cross-Docking: A Proven LTL Technique to Help Suppliers Minimize Products' Unit Costs Delivered to the Final Customers
Soesilo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Strategy in the Packaging Industry
Nasutio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Joint Lot Size using the supply chain approach with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Method at PT. XYZ
Gallo et al. e-Fair: Aggregation in e-Commerce for Exploiting Economies of Sca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