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24835A -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24835A
CN116224835A CN202310398786.6A CN202310398786A CN116224835A CN 116224835 A CN116224835 A CN 116224835A CN 202310398786 A CN202310398786 A CN 202310398786A CN 116224835 A CN116224835 A CN 1162248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attack
module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9878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单丹
李思琪
高治军
邱明浩
英宇
蔡大地
张鑫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1039878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248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62248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248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7/00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 G05B17/02Systems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of said systems electr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无人机遥测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无法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2)无人机遥控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可以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但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该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对其体系结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建模仿真,实现仿真进程动态实时可更改,通过分析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构建目标仿真环境,设计了半实物接入模块和与系统相匹配的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根据实际攻击手段和效果实时动态地以指令控制的形式对无人机干扰攻击进行仿真模拟。

Description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信息攻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无人机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随后其凭借性能良好、行动灵活等特点,在军事领域中被广泛使用,军用无人机作为现代空中军事力量中的一员,具有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随着战争信息化加快,军用无人机进一步发展出无人机群协同作战路线,对其组网和通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尽管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发展迅速,但工作中其数据链路易受到干扰,导致无法正常执行任务,因此,无人机干扰与反干扰技术成为无人机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无人机数据链路及干扰攻击效果的仿真模拟可以为该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在对无人机数据链路的干扰攻击研究中,首先会考虑到理论分析和实物测试,但当无人机组网规模大、执行任务复杂度高时,理论分析存在计算量大、研制周期长等问题;实物测试存在投入较多、环境不稳定等问题,从而导致这两种方法难以投入使用,计算机仿真凭借其工作高效、成本可控和受环境影响少等优点,可以解决大规模仿真中理论分析和实物测试出现的部分问题,目前,主要有OPNET,NS-2,Qua l Net等主流仿真软件,可完成不同规模网络的模拟仿真,但在无人机大规模仿真过程中存在部分组件难以构建数学模型且易受到环境变化等的影响,导致计算机仿真难以满足测试需求时,利用半实物仿真可以将其中不易建模的部件以外部模型或实物替代,从而提高系统设计的可靠性,因此,大部分无人机相关技术研究过程中利用半实物仿真作为验证手段。
20世纪60年代,开发了无人机半实物仿真方法,无人机仿真从理论转为现实开展了多项飞行器研制相关的仿真测试,缩短了飞行器的研制周期,随着微机电系统相关技术的提升,无人机开始向小型化发展,无人机半实物仿真技术也随之受到科研人员更多关注,部分团队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下进行无人机控制算法验证,提高了对无人机姿态和位置的控制能力研究人员提出用于验证混合无人机容错控制方法的半实物仿真平台,验证飞行控制器在目标硬件上实现方法的正确性以及所用算法的实时性,减少了研制的成本,提高了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同时国内无人机的Wi ndows NT+RTX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综合复杂传播环境下的无人机通信信道理论模型以及无人机飞控半实物仿真系统,均为无人机飞控系统开发提供了支撑。
综上,无人机半实物仿真在国内外均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上述半实物仿真系统更多关注的是协同工作流程,对于其无线通信网络,未考虑或简化了数据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对无人机协同工作的影响,缺少“信息维”和“网络维”的深层次仿真,同时大部分半实物平台存在仿真进程不可动态实时更改的问题,因此,为了更精确地验证对无人机加载信息干扰攻击后对其通信网络效能的影响,本申请提出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具备更精确地验证对无人机加载信息干扰攻击后对其通信网络效能的影响等优点,解决了未考虑或简化了数据传输链路的传输性能对无人机协同工作的影响,缺少“信息维”和“网络维”的深层次仿真,同时大部分半实物平台存在仿真进程不可动态实时更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人机遥测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无法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
2)无人机遥控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可以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但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获得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
3)无人机接管控制攻击:信息攻击启动后,干扰机发送某种控制指令,任务无人机依照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相反的,地面站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但可以观察到任务机被操控并接收其遥测信息。
进一步,所述半实物测试架构将整个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系统划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模块。
进一步,所述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利用Qua l Net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是无人机系统仿真的基础,在仿真过程中,该模块能够提供信号衰减模型、信噪干扰模型、移动模型和无线传播模型,同时支持通信协议的开发,并且能够通过对各层协议的设计开发定制数据链网络模型。
进一步,所述想定规划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完成仿真场景设计,明确仿真模块部署、节点信息关系、仿真运行时间、仿真流程、通信网络的配置和业务应用,并细化各无人机的性能参数、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变化情况,形成想定脚本,下发给仿真参与模块。
进一步,所述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对无人机干扰攻击的动态加载,在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过程中,该模块能够以指令控制的方式对遥测干扰、遥控干扰和接管控制攻击的干扰攻击手段和效果进行仿真模拟,无人机仿真系统能实时对模块所加载的干扰攻击指令进行响应,并能通过三维态势展示模块进行实时展示。
进一步,所述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通过三维态势及模型实现对仿真中无人机态势的展示和标绘,可实时展示攻击加载效果,三维态势展示模块主要包括地形模型、环境模型和轨迹模型等,可以动态展示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具备目标坐标、高度和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功能。
进一步,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地面站对任务机的实时控制与状态监视,该模块将人在界面进行的操作构造成指定类型的消息并发送至通信仿真模块的仿真场景中,实现对无人机飞行仿真的干预,干预的手段包括使无人机进行左盘旋、降落和爬升等,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实时控制,同时无人机自身的状态信息,如实时坐标、姿态和速度等,将通过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回传给动态控制模块,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状态监视。
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中各模块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此接口,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可接收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发送的场景数据和模型状态数据并作出实时响应,干扰攻击加载模块依托该接口将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后对网络中的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作用,同时,动态控制模块也通过此接口将控制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对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动态实时控制,并依托此接口从虚拟通信网络中接收虚拟无人机节点自身遥测信息。
进一步,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具体为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以及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中,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基于Qua l Net软件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中,基于Qua l Net仿真软件构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Qua l Net仿真软件与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需要交互的数据分为:遥控数据、遥测数据、态势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干扰参数数据和仿真场景参数数据;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中,对交互数据的结构体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遥控数据、遥测数据和干扰参数数据。
进一步,所述架构中包括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接入模块设计,具体为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设计、动态控制模块设计;
所述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 l Net开发框架的干扰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干扰攻击模拟加载界面;
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同样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 l Net开发框架的遥控和遥测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动态控制界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以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为目标,对其体系结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建模仿真,实现仿真进程动态实时可更改,通过分析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构建目标仿真环境,设计了半实物接入模块和与系统相匹配的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实现在仿真过程中根据实际攻击手段和效果实时动态地以指令控制的形式对无人机干扰攻击进行仿真模拟,且分析了对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的信息攻击策略,并基于Qua l Net网络仿真器提出了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仿真测试架构,设计了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实现外部半实物接入模块与通信网络仿真模块的数据交互及数据的解析与处理,设计了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和动态控制模块,实现了基于指令交互的无人机遥控、遥测和接管控制干扰攻击的实时动态模拟,综上,该半实物测试架构通过设计和集成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来模拟实现对无人机的动态控制,状态信息显示及干扰攻击加载等,能够有效实现对无人机干扰攻击效果的模拟,且所设计的数据传输接口能够保证半实物测试中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实物设备接入测试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无人机信息攻击的半实物测试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的框架图;
图3为本发明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图;
图4为本发明遥控数据的结构体图;
图5为本发明干扰参数数据结构体图;
图6为本发明遥测数据结构体图;
图7为本发明干扰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遥控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遥测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无人机遥测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无法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
2)无人机遥控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可以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但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获得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
3)无人机接管控制攻击:信息攻击启动后,干扰机发送某种控制指令,任务无人机依照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相反的,地面站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但可以观察到任务机被操控并接收其遥测信息。
无人机信息攻击的半实物测试架构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贯彻以下原则:
1)该测试架构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高度的开放性,便于网络模型、无人机模型、对抗模型的不断发展和扩充,及时适应使用需求变化;
2)该测试架构应能够为数字仿真和半实物设备模型定义接口,并实现相互间数据交互,通过真实设备环境与模拟环境互为补充,互为验证,提高对抗仿真验证能力;
3)该测试架构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内容丰富、接口多样,设计与实现应遵循阶段性原则,首先完成测试架构本身的设计规划,以及典型模型的设计实现,解决急需,后根据实际需求逐步增加网络模型、半实物接口以及半实物接入模型;
4)该测试架构设计采用新一代面向服务架构,系统功能可重构,资源可动态分配;
5)该测试架构设计围绕系统集成和人机交互操作实现,加强通用设计,提高产品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中,需要满足干扰攻击的动态加载、三维态势中攻击效果的实时展示、对无人机的实时控制以及无人机自身遥测信息的实时显示。
半实物测试架构将整个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系统划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模块。
其中,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利用Qua l Net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是无人机系统仿真的基础,在仿真过程中,该模块能够提供信号衰减模型、信噪干扰模型、移动模型和无线传播模型,同时支持通信协议的开发,并且能够通过对各层协议的设计开发定制数据链网络模型。
其中,想定规划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完成仿真场景设计,明确仿真模块部署、节点信息关系、仿真运行时间、仿真流程、通信网络的配置和业务应用,并细化各无人机的性能参数、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变化情况,形成想定脚本,下发给仿真参与模块。
其中,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对无人机干扰攻击的动态加载,在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过程中,该模块能够以指令控制的方式对遥测干扰、遥控干扰和接管控制攻击的干扰攻击手段和效果进行仿真模拟,无人机仿真系统能实时对模块所加载的干扰攻击指令进行响应,并能通过三维态势展示模块进行实时展示。
其中,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通过三维态势及模型实现对仿真中无人机态势的展示和标绘,可实时展示攻击加载效果,三维态势展示模块主要包括地形模型、环境模型和轨迹模型等,可以动态展示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具备目标坐标、高度和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功能。
其中,动态控制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地面站对任务机的实时控制与状态监视,该模块将人在界面进行的操作构造成指定类型的消息并发送至通信仿真模块的仿真场景中,实现对无人机飞行仿真的干预,干预的手段包括使无人机进行左盘旋、降落和爬升等,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实时控制,同时无人机自身的状态信息,如实时坐标、姿态和速度等,将通过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回传给动态控制模块,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状态监视。
其中,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中各模块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此接口,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可接收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发送的场景数据和模型状态数据并作出实时响应,干扰攻击加载模块依托该接口将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后对网络中的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作用,同时,动态控制模块也通过此接口将控制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对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动态实时控制,并依托此接口从虚拟通信网络中接收虚拟无人机节点自身遥测信息。
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具体为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以及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
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中,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基于Qua l Net软件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
作为域参与者的各模块利用各自创建的发布者与订阅者通过中间件RT I-DDS进行信息与指令的交互,对于测试中每一种需要交互的数据类型,发布者和订阅者都分别创建一个对应的数据写和数据读来发送和接收该数据,三维态势展示模块的通信接口负责与通信网络仿真模块的数据交互,监听来自Qua l Net的虚拟节点态势信息,想定规划模块的通信接口负责向Qua l Net发布仿真场景参数数据,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的通信接口负责向Qua l Net发布干扰数据和通信参数请求,同时接收Qua l Net的应答,动态控制模块的通信接口负责向Qua l Net发布遥控数据,同时订阅Qua l Net发布的遥测数据,Qua lNet网络仿真软件的外部接口负责Qua l Net与外部模块的数据交互,接收来自动态控制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和想定规划模块的数据包,并对动态控制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的请求发送应答,同时向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发布数据。
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中,基于Qua l Net仿真软件构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Qua l Net仿真软件与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需要交互的数据分为:遥控数据、遥测数据、态势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干扰参数数据和仿真场景参数数据。
态势数据主要包括真实航迹数据、数据传输线数据、被干扰节点状态数据、干扰机状态数据和被遥控节点状态数据。
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中,对交互数据的结构体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遥控数据、遥测数据和干扰参数数据。
遥控数据的结构体名称为KjRemoteContro l,干扰参数数据结构体名称为UavJammerData,遥测数据结构体名称为KjRemoteMeassure。
架构中包括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接入模块设计,具体为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设计、动态控制模块设计。
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 l Net开发框架的干扰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干扰攻击模拟加载界面。
且通过干扰应用模型和干扰攻击模拟加载界面可实现在半实物测试过程中对任务无人机的遥测链路干扰、遥控链路干扰、接管控制攻击加载过程和效果的模拟。
干扰应用模型加载在干扰机节点上,模拟干扰机节点对任务机节点的干扰攻击效果,经过初始化后,干扰机节点上接收干扰攻击界面的指令,设置干扰参数,产生干扰攻击指令数据包并广播,同时经过接口将干扰攻击指令发送给三维态势展示界面,经过初始化后任务机节点接收被广播的干扰攻击指令数据包,解析指令数据包后判断干扰效能,如果干扰成功,则任务机节点根据指令修改遥控和遥测应用中对应标志位或航迹信息,同时将干扰结果发送给三维态势展示界面;否则丢弃该数据包,任务机节点不收到干扰攻击。
根据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界面,可以划分为4个对话框,各对话框功能如下:
1)干扰机参数设置对话框:功能分为干扰机参数查看和动态修改干扰参数数据两部分,干扰机参数查看功能可向Qua l Net端请求干扰机节点的干扰参数数据,并在面板上显示,帮助判断是否应该调整某些参数以获得更好的干扰效果;动态修改干扰参数功能可实现为干扰机节点配置新的干扰参数,并发送给Qua l Net端进行配置。
2)节点通信参数管理对话框:功能分为通信参数查看和动态修改节点通信参数数据两部分,通信参数查看功能可根据节点号向Qua l Net端请求节点通信参数数据,并在面板上显示;动态修改节点参数数据功能可在对话框中配置选定节点的新的通信参数,发送给Qua l Net端进行配置。
3)攻击节点管理对话框:功能为选择即将攻击的节点号后配置控制该节点的航迹,实现方法为读入外部已经配置好的航迹文件,后将节点移动轨迹数据发送到Qua l Net仿真程序中对该节点预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替换,以达到重新配置节点航迹的效果。
4)干扰效果显示对话框:功能为显示干扰机是否干扰成功,显示当前场景被攻击节点号以及控制状态。
动态控制模块同样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 l Net开发框架的遥控和遥测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动态控制界面。
其中,通过遥控、遥测应用和动态控制界面可实现在半实物测试过程中地面站对无人机的实时控制以及对无人机自身遥测信息的实时显示的模拟。
遥控应用加载在地面站节点、任务机节点和中继机节点上,在地面站节点上,经过初始化,通过接口获取动态控制界面的指令,将该指令数据包解析重构为遥控指令数据包后在子网内广播,在中继机节点上,经过初始化,接收子网内广播的遥控指令数据包,解析该数据包提取遥控目标类型标志位,并对其进行判断,如果遥控目标为中继机,则执行控制命令,并通过接口将遥控指令数据包重构后发送给三维态势展示界面;如果遥控目标为任务机,则由该中继机节点将数据包转发给任务机节点,在任务机节点上,经过初始化,接收广播的遥控指令数据包,并首先判断是否被接管和遥控干扰,如果被干扰,则丢弃数据包,任务机节点不被控制;如果没有被接管和遥控干扰,则解析该数据包并提取遥控目标类型标志位,对其进行判断,当遥控目标为任务机时,则执行指令,任务机节点被控制,并通过过接口将遥控指令发送到三维态势展示界面;否则丢弃该数据包,任务机没有接收到目标为自身的遥控指令。
遥测应用模型加载在地面站节点、任务机节点和中继机节点上,在任务机节点上,经过初始化后,周期性产生遥测数据包并广播,并通过接口将遥测数据发送到三维态势展示界面,同样的,在中继机节点上,经过初始化后,周期性产生遥测数据包并广播,并通过接口将数据包发送给三维态势展示界面,同时,接收任务机节点广播的遥测数据包,解析数据包并判断任务机是否被遥测干扰,如果没有被遥测干扰,则将中继转发标志位置为已被中继机转发,后将接收到的遥测数据包广播;否则丢弃该任务机遥测数据包,并将该节点被遥测干扰发送给三维态势展示模块,经过初始化后,地面站节点接收广播的遥测数据包,提取遥测数据包类型标志位进行判断,如果类型为中继机,则通过接口发送到动态控制界面显示;如果类型为任务机,则提取中继转发标志位判断是否经中继机节点转发,是中继机节点转发的任务机节点遥测数据包通过接口发送到动态控制界面显示,其余数据包丢弃。
其中,动态控制模块可模拟地面站对目标无人机的实时控制与监视,通过所开发的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动态控制模块可发送控制指令到网络仿真场景中的无人机节点,即任务机和中继机节点,同时动态控制界面可实时接收无人机节点的遥测信息和无人机探测到的目标位置信息,进一步,可获取与显示地面站节点和无人机节点的通信参数。
根据功能需求和设计原则,动态控制模块界面可以划分为遥控面板和遥测面板共2个面板,同时包含6个对话框,各对话框功能如下:
1)无人机控制参数对话框:功能为选择指定的无人机节点,发送无人机的控制指令,实现方法为界面将无人机控制指令数据包发送到Qua l Net端,Qua l Net端解析数据包后更改相应节点的运动轨迹模拟对无人机的控制,无人机控制参数主要包括无人机编号,水平飞行方式和垂直飞行方式等;
2)地面站通信参数:功能为对地面站进行通信参数查看,通信参数查看功能可根据节点号向Qua l Net端请求节点通信参数数据,并在面板上显示;
3)路径配置对话框:功能为为目标节点重新配置航迹,实现方法为读入外部已经配置好的航迹文件,后将带有节点号的移动轨迹数据发送到Qua l Net仿真程序中对该节点预置的运动轨迹进行替换,以达到控制无人机飞行轨迹的目的;
4)目标信息展示对话框:功能分为无人机自身状态信息显示和无人机探测目标显示两部分,无人机自身状态信息显示主要为接收Qua l Net端返回的无人机信息,解析后显示,无人机探测目标显示功能模拟无人机对周围目标的探测,在雷达图中显示所探测到的目标的大致位置;
5)无人机通信参数对话框:功能为对无人机进行通信参数查看,无人机通信参数查看功能可根据节点号向Qua l Net端请求节点通信参数数据,并在面板上显示;
6)状态信息打印对话框:功能为显示无人机所有探测到的目标的经纬度、干扰状态和无人机控制状态。
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以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为目标,对其体系结构、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建模仿真,实现仿真进程动态实时可更改,通过分析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构建目标仿真环境,设计了半实物接入模块和与系统相匹配的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实现在仿真过程中根据实际攻击手段和效果实时动态地以指令控制的形式对无人机干扰攻击进行仿真模拟,且分析了对典型无人机数据链路的信息攻击策略,并基于Qua l Net网络仿真器提出了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仿真测试架构,设计了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实现外部半实物接入模块与通信网络仿真模块的数据交互及数据的解析与处理,设计了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和动态控制模块,实现了基于指令交互的无人机遥控、遥测和接管控制干扰攻击的实时动态模拟,综上,该半实物测试架构通过设计和集成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来模拟实现对无人机的动态控制,状态信息显示及干扰攻击加载等,能够有效实现对无人机干扰攻击效果的模拟,且所设计的数据传输接口能够保证半实物测试中信息交互的准确性与实时性,为实物设备接入测试奠定了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无人机遥测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无法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
2)无人机遥控链路干扰:信息攻击启动后,地面站可以接收任务机的遥测信息,但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攻击结束后,地面站重新获得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
3)无人机接管控制攻击:信息攻击启动后,干扰机发送某种控制指令,任务无人机依照该指令执行相应的操作;相反的,地面站失去对任务无人机的控制,但可以观察到任务机被操控并接收其遥测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实物测试架构将整个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系统划分为六个模块,分别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和数据传输接口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利用QualNet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是无人机系统仿真的基础,在仿真过程中,该模块能够提供信号衰减模型、信噪干扰模型、移动模型和无线传播模型,同时支持通信协议的开发,并且能够通过对各层协议的设计开发定制数据链网络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想定规划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完成仿真场景设计,明确仿真模块部署、节点信息关系、仿真运行时间、仿真流程、通信网络的配置和业务应用,并细化各无人机的性能参数、运动轨迹以及随时间变化情况,形成想定脚本,下发给仿真参与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对无人机干扰攻击的动态加载,在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过程中,该模块能够以指令控制的方式对遥测干扰、遥控干扰和接管控制攻击的干扰攻击手段和效果进行仿真模拟,无人机仿真系统能实时对模块所加载的干扰攻击指令进行响应,并能通过三维态势展示模块进行实时展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通过三维态势及模型实现对仿真中无人机态势的展示和标绘,可实时展示攻击加载效果,三维态势展示模块主要包括地形模型、环境模型和轨迹模型等,可以动态展示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具备目标坐标、高度和速度等参数的计算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模拟地面站对任务机的实时控制与状态监视,该模块将人在界面进行的操作构造成指定类型的消息并发送至通信仿真模块的仿真场景中,实现对无人机飞行仿真的干预,干预的手段包括使无人机进行左盘旋、降落和爬升等,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实时控制,同时无人机自身的状态信息,如实时坐标、姿态和速度等,将通过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回传给动态控制模块,模拟地面监控系统对目标无人机的状态监视。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接口模块功能如下:该模块主要负责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中各模块间的数据传输,通过此接口,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可接收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发送的场景数据和模型状态数据并作出实时响应,干扰攻击加载模块依托该接口将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后对网络中的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作用,同时,动态控制模块也通过此接口将控制指令传送到仿真通信网络对虚拟无人机节点进行动态实时控制,并依托此接口从虚拟通信网络中接收虚拟无人机节点自身遥测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设计具体为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以及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框架设计中,通信网络仿真模块基于QualNet软件对无人机信息攻击网络模型进行建模;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数据交互关系中,基于QualNet仿真软件构建通信网络仿真模块,QualNet仿真软件与想定规划模块、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三维态势展示模块、动态控制模块需要交互的数据分为:遥控数据、遥测数据、态势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干扰参数数据和仿真场景参数数据;
所述无人机数据传输接口典型数据结构体设计中,对交互数据的结构体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遥控数据、遥测数据和干扰参数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架构中包括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接入模块设计,具体为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设计、动态控制模块设计;
所述干扰攻击模拟加载模块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lNet开发框架的干扰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干扰攻击模拟加载界面;
所述动态控制模块同样主要分为两部分:基于QualNet开发框架的遥控和遥测应用模型与基于Qt应用程序开发框架的动态控制界面。
CN202310398786.6A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62248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8786.6A CN116224835A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98786.6A CN116224835A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24835A true CN116224835A (zh) 2023-06-06

Family

ID=86573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98786.6A Pending CN116224835A (zh) 2023-04-14 2023-04-14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248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992A (zh) * 2023-11-21 2023-12-22 西安辰航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层面无人机系统组成的安全性测试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78992A (zh) * 2023-11-21 2023-12-22 西安辰航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层面无人机系统组成的安全性测试系统
CN117278992B (zh) * 2023-11-21 2024-03-01 西安辰航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多层面无人机系统组成的安全性测试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4166B (zh) 一种多节点综合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07728643B (zh) 一种动态环境下的无人机群分布式任务调度方法
CN112115589B (zh) 基于VR-Force和OPNET的联合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14063474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集群的半物理仿真系统的仿真方法
CN105915304B (zh) 一种面向卫星移动通信的系统级仿真演示验证方法
CN101118654B (zh) 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机器视觉计算机模拟仿真系统
CN111949523B (zh) 多星协同星载自主规划软件地面闭环仿真验证系统及方法
US8352223B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testbed
CN10486584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平台的空间信息网络综合评估演示方法
CN101382968A (zh) 一种先进综合式航空电子仿真系统及其仿真方法
CN106406327A (zh) 一种无人机任务架构快速验证平台
CN112904827B (zh) 一种面向多icu的无人驾驶虚拟仿真测试系统
CN116224835A (zh) 一种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架构设计方法
CN114697248B (zh) 无人机信息攻击半实物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5185631A (zh) 一种天地一体化孪生模拟系统及方法
Zema et al. The CUSCUS simulator for distributed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s: Architecture and use-cases
CN110674584B (zh) 多飞行器联合仿真系统
CN111993424A (zh) 一种异构移动机器人的互操作中间件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3813350B (zh) 一种农业物联网云通信系统性能仿真平台
CN109032128A (zh) 离散多agv非质点系统的三角编队控制方法
Miyachi et al. Extensions for wireless technology emulation to wire-based network testbed
CN117234107A (zh) 一种基于虚幻引擎的多无人机自组网仿真系统及方法
KR101396292B1 (ko) 전장 상황과 동일한 비행 환경을 구현하는 비행 시뮬레이터 장치
CN114063468A (zh) 一种适用于无线自组网半实物仿真系统的数据交互方法
CN103745049A (zh) 一种新型的多因素战术互联网连通可靠性仿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